馬來西亞多民族怎麼相處
⑴ 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怎麼樣人民怎麼樣友好嗎
你是去上學還是去旅遊呢?上學我不太清楚,抱歉了。
旅遊的話,大馬的人民總體來說還是很熱情的,問個路,說個話都很願意幫助你;治安方面總體感覺還好,但是從攻略中看到時而有飛車搶奪的事情發生,當地華人也好心提醒在坐地鐵的時候要留心小偷,貌似很多,另外晚上最好不要獨自走動。
⑵ 在馬來西亞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在馬來西亞生活是一種慵懶的體驗,生活節奏太慢。
剛來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安裝寬頻,我用了一個月時間,催也沒用;房東給個車位的位置編號,也要催3次拖一個星期;買房簽個合同要兩個月才能返的回來。不過慢慢適應會發現,可能不能用咱中國的效率來衡量,我們畢竟用20年的時間做了人家60年做的事情。
簡介
在這里生活,因為是華人,什麼權益都會比原住民少。但這並沒有帶給我們多大的影響,反而造就了比較獨立靠自己的人民。個人覺得這是好事。
各民族的相處都很好融洽,如果你看到一些什麼新聞,民族糾紛之類的,都是政治的陰謀論。真正的平常生活,不論你是馬來人印度人華人,大家都是人。
華人新年,馬來人來祝賀。印度人結婚,大家捧場。華人打架,馬來人勸架。遇到小偷,媽蛋,管你什麼人,大家一起上!不能說沒有那些歧視其他宗族的人,可是真的不多,現在是文明的世界。對待人民不公,給與不平等待遇的,不是普通人民,是那些政府人員。
⑶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文化,他們聚集在馬來西亞那片富庶神奇的土地上,構成了多元化獨特的國家風土人情。我們在馬來打工或者旅遊的時候要客隨主便,尊重別人的文化,這既展現了中國人的素質,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難堪,下面給大家列舉了一些關於馬來西亞的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01見面禮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宴在女方家舉辦,不斷一周,包含男性帶彩禮到女方家迎親、較長為新手誦經祝願、舉辦新手淋浴典禮和合婚典禮等,關鍵典禮均在晚上進行。七日後,新郎官即可偕新婚人妻和陪嫁回自己家。
接親時,男性走一半路,女性走一半路;男性要穿著打扮得像官員顯要,打著雨傘開開心心去迎接新娘子;女性則凸顯悲傷的模樣,由於要遠離親朋好友,因此心情郁悶。
06社交禁忌
問好時看待女性不能先伸出手規定揮手,不能隨便用無名指指著別人,這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頭被他們稱之為神聖的位置,覺得捂頭應該是人的一種侵害和污辱,在親密少年兒童時,不可觸碰它的頭頂部,否則會造成不悅。
同時除開教師和宗教人士以外,任何人不能隨便觸碰馬來人的背部,假如背部被別人觸碰過,那將代表著厄運來臨。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你還知道馬來西亞的其他習俗和禁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⑷ 馬來西亞各民族的傳統習俗(希望你們幫我做個總結,=感想,急!!!)
馬來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注意舉止,尊重長者。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進屋後,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摸一下,然後把手放... 馬來西亞民風民俗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在這塊風光綺麗、物產豐富的大地上,辛勤勞作,創造了繁榮興盛的社會,也創造了燦爛奪目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奇異獨特的風土民情。 馬來人的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互相摩擦一下對方的手心,然後雙掌合十,摸一下心窩互致問候。 馬來人忌諱摸頭,認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犯和侮辱。在馬... 馬來西亞的民俗風情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這塊風光綺麗、物產豐富的大地上,各族人民匯聚形成了奇異獨特的風土民情。獨特的姓名 馬來人的姓名十分特別,通常沒有固定的姓氏,而只有本人的名字,兒子則以父親的名字作為姓,父親的姓則是祖父的名,所以一家幾代人的姓都不同。他們的姓名中,名排在前,姓排在後,男子的姓與... 繽紛多彩的節日慶典 馬來西亞有許許多多的節日。這些節日反映了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想更深入了解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節日和慶典約有上百個,其中政府規定性節日約十個左右。這些節日反映了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
⑸ 馬來西亞各民族的拜訪禮儀和禁忌
只找到這些,非常抱歉。
馬來西亞人的禮儀與禁忌:
1.一般而言,男女可互相握手問好,然而,一些信奉回教的女性可能只會以點頭和微笑來代替握手,向新相識的男性表示友好。故男方應等女方伸手出來才與她握手。而傳統的「Salam」問好方式亦已相等於握手禮,即雙手互相合掌但勿緊握;男性會伸出雙手輕觸朋友伸出的手,然後雙手指向自己胸口,即表示「我衷心歡迎您」,對方便應以「Salam」式問好來回應。
2.拜訪別人之前,禮貌上要先致電對方。
3.進入馬來西亞人的屋子之前須先脫掉鞋子。
4.主人通常會奉上飲品,接受是禮貌的表現。
5.用手吃飯;或給予及接受物品時使用右手。
6.在指示地點、物品或他人時通常不可使用右手的食指,反而應用右手的拇指且另外四指緊握,才是正確的指示方法。
7.進入祈禱和參拜地方,如清真寺和廟宇時均必須脫掉鞋子,一些清真寺還會供應長袍和頭巾給女性參觀者。在這些場所通常是可以拍照的,但應事先請求批准及同意。
8.敬酒並非馬來西亞人一般習慣,因其國民多信奉回教,不喝含有酒精的飲品。
⑹ 馬來西亞應該如何促進民族之間的關系
很難。在利益分配上,膚色永遠是個問題 - 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永遠會被人利用。
⑺ 和馬來西亞人說話應注意些什麼忌諱什麼
忌談豬、狗的話題。
馬來西亞禁忌:
1、勿用食指指人,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被認為是對人的辱罵)。
2、在馬來西亞,頭是被認為最神聖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
3、馬來西亞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會被視為不禮貌。
4、馬來西亞人的禁忌的數字是:0、4、13。
5、忌用黃色,一般不單獨使用黑色。
6、馬來西亞人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不能用左手為別人傳遞東西,在不得不用左手時,一定要說聲「對不起」。
(7)馬來西亞多民族怎麼相處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餐飲禮儀:
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飲食習俗禁酒,喜歡飲用椰子水、紅茶、咖啡等,但要避免點豬肉做的菜餚。馬來西亞人一般十分好客,所以他們認為:客人在主人家裡若不吃不喝,等於不尊敬主人。
馬來西亞人喜歡用手抓食食物,只有在正規的宴請中,馬來西亞人才以刀叉進餐。平常用餐時用右手,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禁用其取食物或飲料。
⑻ 怎麼和馬來西亞人交流 他們對什麼感興趣 說什麼話呀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別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數族群。
不同種族必須用馬來語或英語相互溝通交流 ,
請問你朋友的對象是馬來人嗎?那隻好用英語或馬來語交流,除非那馬來人會說中文。
馬來西亞華裔普遍都可以說流利的中文。
回答者: kfc368 - 二級 2010-2-12 22:39
馬來西亞的什麼種族呢。
因為馬來西亞有很多種族的人哦。就像樓上說的一樣哦。
有馬來本地人,華人,印度人。以及少數其他人種。
malaysia是個多元化的國家。
可以很好的交流啊,可以問問他們國家的一些事情啊,例如生活,文化,購物,旅遊,明星,教育模式等等都是可以交流的。
具體得看您的朋友是多大年紀的啊,性格等等的。
只要您的朋友是馬來西亞華人的話,那麼華語都是交流沒有問題的。
除了華語之外,馬來西亞華人有的基本交流使用粵語,一些部分使用客家,福建話(這些是相對上了一點年紀的,當然有的年輕人也是會的哦。)相對還有馬來文,英語。厲害的馬來西亞華人是會5種語言哦。
如果您的朋友是馬來西亞本地人的話,基本就是會馬來文和英文。
印度基本也是會英文,馬來文,印度語。
教您一句馬來話「你好」
「阿巴卡巴」
您學到了嗎?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⑼ 馬來西亞人的生活習慣喜歡或忌諱什麼
一、生活習慣
馬來西亞穆斯林較虔誠,每天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通常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諱
馬來人忌食豬肉;馬來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左手被馬來人認為是骯臟的,因此在接、遞物品時應用右手。
馬來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翹二郎腿,不得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馬來人禁酒,也忌諱在物品上印有動物或人像的圖案。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
(9)馬來西亞多民族怎麼相處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人的服飾習慣:
馬來男女服飾五彩繽紛。馬來人有其傳統的服飾,稱禮服。正式場合和隆重節日均著禮服。較流行的服飾是「巴迪」(蠟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
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
⑽ 馬來西亞的風土人情
1、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2、傳統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
3、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
4、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菜餚類似,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調味。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干咖喱牛肉、馬來糕點、竹筒飯、沙律啰惹、咖喱雞、印度拋餅、黃姜飯、叻沙、海南雞飯、Rojak、肉骨茶等。
5、馬來西亞是個以農立國的民族,因此維持著許多原始信仰,特別是各民族濃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響尤為深遠。由於多民族的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多元的文化特色。
(10)馬來西亞多民族怎麼相處擴展閱讀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 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 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
二次大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 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