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語言辣椒叫什麼

馬來西亞語言辣椒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6 08:24:57

① 馬來西亞檳城福建話比較接近漳州話嗎

當地人都清楚,,
其實是這樣的, 新加坡人講的福建話是福建章普和雲宵話70%加上潮州話30%, 他們自稱是"福潮話", 也稱為"福州"話, 其實不是真正的福州話, 而是福建加潮州話的意思,,!!
檳城呢, 那地方人就比較講究"潮州人"就一定要嫁或取回"潮州人", 福建人就一定取嫁回福建人,,
所以今天在檳城的潮州人講的潮州話是和當今國內普寧市和潮州市的潮州話是一樣的,包刮音調也一樣, 幾百年後一點都沒變,,!!
檳城福建人呢,聽說也和今天的章普和雲宵人講的話是一樣的!!
%%%%%%%%%%%%%%%%%%%%%%%%%%%%%%%%%%%%
%%%%%%%%%%%%%%%%%%%%%%%%%%%%%%%%%%%%
***這個問答題和我常在網路上的孫子沒有關系,是我寫的我來負責解釋,我在新加坡和檳城分別走過85載,可能我的學歷沒有現在的年輕人高,動不動就是什麼博士或博士後的,我們的時代講究的是EQ(道德+常識),我更聽說21世紀,最近10~15年,很多跨國大公司都非常注重EQ,IQ不是最重要的了,,!!
所以在這里我認為我有必要提醒某人多注意素質+EQ,現在是"網落時代",不是什麼"石器時代"了,火葯味還那麼濃,幸虧那某人不是在我身邊,要不然我想我就必定要被打死了,自己沒把字看懂還亂說別人胡說八道!!!***

樓主問的是,,,
1))"同一個字",,為什麼聽起來"發音"和"腔調"感覺或就是不一樣,,根本沒提到其他外來語的借詞和介入!!
2))請看清楚,,我還有說""聽說""(我沒說我非常肯定)新加坡的福建閩南話腔調,是和今天章普和雲宵(哪怕某人想換個大一點的城市比較有面子廈門和漳州)這兩個地方人說話時的發音+腔調,在加上潮州話的發音+腔調,簡單來說,10個字里,新加坡福建或閩南人說話時6~7個字的發音和腔調是來自章普和雲宵這兩個地方(或廈門和漳州),另3~4個字的發音就來自潮州話的發音+腔調!!
所以某人也自己承認的說了""在100年裡,新加坡的潮州人學會了很多閩南語的發音+腔調,閩南人也學了很多潮州話的發音+腔調,經過了一百多年的交流與互相影響,新加坡的福建閩南話和潮州話的距離被拉近了""
請問某人,所謂的"拉近了"是不是等於我說的福建話加潮州話嗎??!!
我也說了,"福潮話",不是今天真正的福州話,我剛從福州回來,今天中國福州人說的話發音+腔調實在是完全兩回事,我根本聽不懂,不過30年前外面的華人跟本進不了中國,所以也無法做研究工作!!
3))我想再加一句話,我已故三媽就是章普和雲宵這兩個小地方之間的農民,她說話,用的字+發音+腔調和今天在新加坡所能聽到的福建閩南話的發音+腔調(扣除那3~4句的潮州話,剩下的6~7句是一樣的),我爸爸和大媽是純粹100%潮州和普寧人,潮州和普寧我去過無數次,所說的話發音+腔調是一模一樣的,這點我很肯定!!
我也敢說新加坡的潮州話已經不純,渾進了福建閩南話的發音+腔調
何況今天馬來西亞的福建人多都集中在西馬來西亞的北部,西馬中部(吉隆坡)一帶多用粵語,西馬南部和東馬地區為客家人多講的是客家話!!
沒錢的話,我很樂意付"那某人"機票讓他自己去聽聽見識一下,而別在網上說我"誤導"讀者!!

多謝各位讀者留意!!

② 馬來西亞氣候能種朝天椒嗎

能。馬來西亞氣候能種朝天椒,朝天椒也是辣椒的一種,是屬於辣椒的變種,這種辣椒比較特別,形態和普通的辣椒不太一樣,朝天椒的外觀看起來要更加的漂亮一些。

③ 馬來西亞能不能吃辣。有沒有川菜館

1.馬來西亞能吃辣,普遍的很。

2.有川菜館,吉隆坡的紅辣椒;怡保的四川餐館;等。

④ 辣子是什麼地區的方言

問題一:甘肅那邊方言「辣子把把」是什麼意思? 甘肅方言「辣子閥把」字面意思是指辣椒和辣椒苗連接部分,即辣椒柄;辣子是指辣椒,把把是指蒂、柄。
「辣子把把」具體是慶陽方言,表示沒有什麼用,什麼都不是等意思。
例句:你知道個辣子把把。意思是你什麼都不知道,或可理解為你知道的都沒用,你說的都不對等。

問題二:辣椒粑粑是哪的方言,是什麼意思 河北方言「拉拉巴巴」一般是指物體表面粗糙不光滑,摸上去不平整、感覺拉手。

問題三:辣椒是什麼地方的特產 最辣的產地:
中國辣椒之鄉 - 雲南文山州丘北縣
雲南省邱北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
邱北縣位於雲南、廣西結合部,有4997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居住著漢、壯、苗、回、瑤、白等42萬各施人民,有耕地58萬畝。
邱北縣種植辣椒始於明朝末年,至今已有350年的歷史。據1986年12月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檢驗,邱北辣椒果肉含有多種營養成份,維生素C含量高達98-185毫克、100克干椒,是茄子的29.6-61.6倍,番茄的11.2-23.2倍;每100克干椒含脂肪13.1克,蛋白質11.98克,辣椒素0.18克,胡蘿卜素3.21克,有機酸0.42克,色度2.87-3.83萬度。這些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遠遠高於椒類其他品種。因為邱北辣椒風味獨特,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而倍受國風外人們青睞,除佔領本省市場外,還遠銷四川、湖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及美國、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1983年12月就榮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優質出口產品榮譽證書。近幾年來,邱北縣委、縣 *** 加強對邱北辣椒生產的領導,成立了產業領導小組,組建了邱北辣椒研究所,開展邱北小椒提純復壯、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新產品開發研究。目前全縣種植超過5萬畝,總產量500多萬公斤,年產值3000多萬元,佔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25%,年征稅100多萬元。全縣從事辣椒種植、加工、流通的人員達10餘萬人。先後組建了江椒娘、一吃福、世霸辣等10多家辣椒產品開發企業,基本形成「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成為全縣的重要支柱產業。
中國辣椒之鄉――綏陽地處黔北腹地,境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了全國出口七大名椒之一的「綏陽朝天椒」。
綏陽辣椒種植歷史源遠流長,自明朝萬曆年間即上市交易。主要品種有大椒、朝天椒、皺椒、菜椒等,其中尤以「朝天椒」獨具特色,馳名海內外。具有色澤油亮、整齊均勻、濃辣芳香、皮薄肉厚等特點,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深受民眾喜愛,為佐餐調味佳品。從辣椒中提取的辣椒鹼、紅色素作為添加劑和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化妝、軍工等行業。
綏陽是中國朝天椒的主產區,「綏陽朝天椒」早在六十年代就榮獲「出口免檢產品」殊榮,遠銷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朝鮮、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綏陽在一九八三年榮獲國家對外經貿部頒發的「全國出口產品生產基地榮譽證書」,一九九九年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目前,綏陽「朝天椒」常年種植面積逾二十萬畝,年產量三萬噸以上;現有精深加工企業二十餘家,系列加工製品二十餘種,境內建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專業交易市場,已在全縣形成了「農、工、貿」、「產、加、銷」一體化的辣椒產業化發展大格局。

問題四:濟寧嘉祥的方言:如辣子是什麼意思 濟寧嘉祥的方言沒有什麼特別;基本都是漢字本意組合,辣子辣椒的代名詞。

問題五:方言苦辣子是什麼意思 慶陽方言。普通話辣子果柄。形容人沒作用。

問題六:辣子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是個辣子,是這個用法么

問題七:西安話辣子 什麼意思 還有這是女孩說給我的 1.辣椒
2.陝西方言,文明點意思是你說的話和實施不否;粗獷點說是你說的是個P,
根本不對。
辣子粑粑 是辣子的進一步補充....你懂的

問題八:用方言說羊辣子的是什麼植物 怎麼感覺是在說辣椒的,不知道是不是,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九:辣椒是什麼地方的特產。 四川特產。

⑤ 馬來西亞的語言、文化與美食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馬來人占總人口56%、華人佔23%,原住民佔11%,印度人佔7%。近些年來,由於在節育、移民、經濟因素等原因的影響下,馬來西亞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歷史上,華人是馬來西亞經濟和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的社群,占檳城、怡保、吉隆坡、詩巫、芙蓉及新山大多數人口,而怡保和檳城也保留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印度人則在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現在的馬來西亞。

語言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准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但在1969年馬來西亞種族騷亂後(五一三事件),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即便如此,馬來西亞依舊是英語世界國家。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第二語言,而且在部分的公立學校,英語被使用為數學、科學、理科系和資訊科技系項目(數理)的教學語言。從2017年馬來西亞教育部的新課綱開始,中學中一的數學和科學被改為以國語教學,中學理科系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資訊科技系的電腦科學等依舊繼續以英語教學。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這個名稱除在教育有關的討論外,很少在正式場合使用。馬來西亞的企業也廣泛使用馬來西亞英語,以及大馬式英語(Manglish),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及淡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馬來語的錯誤使用,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馬來西亞也有華文學校,即課堂除了馬來語及英語教學之外,也會以中文(華語)作為教學語言,主要為當地華人而設。

馬來西亞其實存在許多其他語言,包括137種語言。西馬有41種語言,而東馬的原住民部族有自己的語言,與馬來語有關,但容易區別。在砂拉越,主要部族語言是伊班話,而在沙巴原住民則是說杜順語言。馬來西亞政府並沒有限制當地華人使用方言。馬來西亞華人多講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漢語,較常見的包括福建話(泉漳片閩南語)、粵語、客家話、海南話、潮州話和福州話(閩東語南片),以及1980年代後馬來西亞華社受新加坡講華語運動影響而推廣的華語。泰米爾語主要由泰米爾人所使用,占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多數。馬來西亞泰米爾語是一個顯著的方言,不同於在印度泰米爾語,加進許多來自馬來語的詞彙。其他南亞語言以及泰語也廣泛使用於馬來西亞[22]。另外,有一小群馬來西亞人具有高加索人種祖源,並說著克里奧爾語,例如以葡萄牙語為基礎的馬六甲克里奧爾語,以及西班牙語為基礎的查瓦卡諾語。

文化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和多元語言的社會。最早的文化源自於當地的原住民部族,隨後馬來人搬到這里。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所具有的實質影響力,可追溯到外國貿易開始活躍於這個區域之時。對於馬來西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文化,包括波斯、阿拉伯與英國文化,由於政府的政治結構,再加上社會契約的理論,對於少數族群產生了最低限度的文化同化。

1971年,政府創立一套「國家文化政策」。這項政策明確界定了馬來西亞的文化,指出它的基礎必須建立在馬來西亞土著的文化,它可能包括來自其他文化的適當元素,而且伊斯蘭教必須在馬來西亞文化扮演重要角色。這套政策也提升了馬來語言優於其他語言的地位。馬來西亞政府對於文化的干預,導致非馬來人的不滿,他們覺得自己的文化自由遭到減損。華人與印度人的社團組織都向政府提交備忘錄,指責政府制訂一個不民主的文化政策。

馬來西亞與鄰國存在著一些文化爭端,尤其是印尼。這兩個國家共同具有類似的文化資產,分享許多傳統,甚至馬來語與印尼語。然而在某些事情上常發生爭執,從烹飪菜餚到馬來西亞國歌。印尼對於保護本國的文化遺產,抱有強烈的感情。馬來西亞倒沒有這么強烈的感覺,在馬來西亞,大多數人認識到,有許多文化價值是共享的。

美食

馬來西亞的美食反映著其人口的多元族群成分,來自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對於美食有著極大影響。大部分的影響力來自馬來人、華人、印度、泰國、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文化,大多由於這個國家位於古代香料貿易路線上。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汶萊相似,而且相似於菲律賓美食。新加坡以潮州及閩南人為主,因此食物口味都偏向潮州和福建口味;馬來西亞方面,則以閩南、廣東、客家人為主,甚至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因此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有不同的菜餚,而且在馬來西亞,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有時在各族群的原有文化所看不到的食物,也融入馬來西亞這個族群文化的成分之中。例如,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餐廳,也供應馬來菜餚。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這意味著,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份,米飯常見於許多菜餚之中。馬來西亞的美食經常使用辣椒,但不見這些美食辣!

⑥ 馬來西亞的傳統食物

馬來西亞的傳統食物分為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的傳統食物三種,比較出名的有華人的雞飯,肉骨茶,馬來人的拉撒,千層糕,印度人的飛餅,拉茶等等。還有不懂可以問我哦

⑦ 世界上的哪裡人最能吃辣椒

世界10大最能吃辣的國家:
菲律賓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民主國家。與其他的南亞國家一樣,菲律賓也是個只有夏季的國家。到菲律賓旅遊,感受的就是那熱情的陽光,沙灘,熱帶風情。
菲律賓的口味喜香辣,常用香醋、糖、辣椒、番茄醬等調味品。菲律賓的飲食獨具特色。新鮮美味、香濃多汁、色彩繽紛、充滿異國風味的美食成為遊客的盛宴豐筵。無論你擠身於街頭食檔(當地稱為Kainan)或進入高級餐廳進食,都有地道的菲律賓食品以及歐洲菜式供你選擇,令遊客回味無窮,稱心如意。
中國成都
成都平原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 「天府之土」。從都江堰分流而出的府河和南河(錦江)環繞成都而過。因此,成都具有典型的平原城市的特色。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川菜以辣聞名天下,卻不僅僅止於辣味。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其強勁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鴨子、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川菜中最具革命性的是火鍋,火鍋以其包羅萬象、熱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點迅速的、地毯式轟炸般的征服了全中國人民的脾胃。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是突尼西亞的首都,也是第一大城,人口160萬,分為新市區和舊城兩部分。突尼西亞的景觀與一般國際都市一樣,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網路密集的有軌電車、以及銷售時尚流行的精品店,使她成為北非最現代化的都市之一,有「日內瓦第二」和「非洲的巴黎」等美稱。
墨西哥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國,曾蘊育了瑪雅、阿滋特克、托爾特克、奧爾梅加和特奧蒂華坎等古印第安文化。瑪利雅奇音樂和薩巴特奧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樂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墨已有21處古跡被聯合國宣布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墨西哥是辣椒的發源地,全球約一半辣椒都生長於墨西哥境內,紅的、黃的、青的、綠的應有盡有。墨西哥不僅是天下第一辣國,而且它的辣椒是世界上第二辣的辣椒,過百種的辣椒,新鮮同曬乾的名稱各有不同,炮製方法亦多不勝數,如用於腌肉、煲湯、燒烤、沙律、糖果、飲品都有,真可謂是無所不辣。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制而成。
阿根廷
華麗高雅、熱烈奔放的「探戈」舞源於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視為國粹。華麗高雅、熱烈奔放的「探戈」舞源於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視為國粹。阿足球以其自由灑脫的風格而風靡世界,多次獲世界盃冠亞軍。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聲名遠揚。
阿根廷人吃牛肉以烤食為主。無論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還是內地小城鎮,烤肉店隨處可見,許多家裡也裝有烤肉爐或備有活動烤架,甚至郊區一些公園森林裡都設有專門的烤肉架。在市中心區的大型烤肉商店門口,立著黑色或棕色的牛肉標本,栩栩如生。落地大玻璃窗內,熊熊花堆旁架著幾十斤一塊的牛肉,烤肉師傅身穿 「高喬人」的服裝:黑的氈帽、緊身上衣和綉腿馬褲,脖了上系著紅圍巾。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菜系中,Assam Laksa最負盛名。馬來菜,以辛辣馳名,椰子是主要配料。季度菜也以辛辣為特色。
馬來西亞人的主食除米飯外還有桑粑,桑粑是將蝦發酵後做成蝦醬,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搗碎,澆上酸橙汁使之略帶葯味。米飯、桑粑加蔬菜是最基本的飯菜,若再加上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
阿富汗
阿富汗人每逢民族節日都愛跳阿坦舞,舉行風趣的叼羊活動,以示慶祝。3月21--23日是波斯歷法中的新年,也是阿富汗最重要的民族節日——瑙爾斯節,穆斯林要去阿里巴德聖地朝拜,同時舉行賽馬,演奏樂器,並由當地的最高長官和知名人士主持隆重的春耕儀式。
阿富汗人的主食是大餅的抓飯,大餅是用小麥、大麥、玉米和曬乾的桑葚及豌豆磨成面烘烤而成。餅有帶餡和不帶餡兩種。但不管是哪一種,烤熟的餅香氣撲鼻,撕著吃功夾烤羊肉吃都別具風味。抓飯是將油倒入鍋內燒熱,加胡蘿卜絲和蔥末煸炒,加水、羊油、鹽、燒開後放大米,熟後裝盤,拌上檸檬汁、辣椒或其他調料。
印度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獨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
世界上最令人上癮的辣醬之一,其中較受歡迎的是芒果,羅望子和堅果,紅辣椒酸辣醬。其他口味的還可以用甜菜根,蝦,咖喱葉和茄子等製作。用於搭配烤肉,煎餅等,味道獨一無二。
韓國
韓半島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山脈與江河,因而韓國人時常稱之為「錦綉江山」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北部韓中邊界的白頭山(即長百山),海拔二千七白四十四米;這座死火山充滿神秘氣氛。山頂有一個火山口,叫做天池。韓國歷史上大約五千年以前的第一個王國,就建於白頭山一帶。此山還以野生動植物的寶庫著稱。
天氣濕膩膩,無精打采之餘,胃口也打折扣,此時最想吃點酸辣提神醒胃。一向以酸辣醒神味道著稱的韓國菜立即被提上日程。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世界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韓國廚房必備品。它看起來有點像番茄醬,但味道不一樣,成分也不同,主要由糯米粉,發酵大豆和紅辣椒製成。與烤牛肚,米飯等一塊吃,幾乎是一個完美神聖的結合。
泰國
泰國(微博)菜以色香味聞名,第一大特色是酸與辣,泰國廚師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餚。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麼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這里還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一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分之分,則由靠近牆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⑧ 哪個國家的人最喜歡吃辣椒

不辣不過癮 全球最喜歡吃辣的六個國家
1.爽辣辣的泰國
泰國菜以色香味聞名,第一大特色是酸與辣,泰國廚師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餚。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麼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這里還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一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分之分,則由靠近牆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國人的傳統用餐方式自由隨興,是以芭蕉葉盛飯,再以手取飯菜進食。而今日的泰國餐具也十分簡單,基本餐具為一隻湯匙和一雙筷子,以及一個圓盤。進餐時將飯盛進圓盤中,並用湯匙取有湯的菜餚吃飯,而筷子則是用來夾菜
怎樣吃泰國菜
由於不習慣用盤子吃飯,很多人剛吃泰國菜時會有一點不習慣。只要懂得正確的方式,就沒什麼困難了。吃泰國菜時正確的進餐方式是:就座先舀適量的白飯在盤中,再以湯匙將菜餚與飯拌勻,用湯匙以西餐喝湯的方式,由靠身體的內側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飯。由於菜餚種類多,所以不要一次盛太多的飯,以免各種菜餚混在一堆吃起來五味雜陳也不方便。另外,吃飯時不要為了圖方便將盤子端起來往嘴裡倒,既不雅觀也很失禮。

辛辣辣的馬來西亞
2.辛辣辣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菜系中,Assam Laksa最負盛名。馬來菜,以辛辣馳名,椰子是主要配料。季度菜也以辛辣為特色。
馬來西亞人的主食除米飯外還有桑粑,桑粑是將蝦發酵後做成蝦醬,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搗碎,澆上酸橙汁使之略帶葯味。米飯、桑粑加蔬菜是最基本的飯菜,若再加上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
特色推薦
特色菜沙爹是經過燒烤烹調後搭配好吃的辣醬,風味十足。份量足夠兩人食用,12馬元。腌熏鮭魚和蘆筍沙拉新鮮綠蘆筍搭配腌熏的冷鮭魚片,口味清淡,20馬元。海鮮湯以新鮮的蝦、花枝、牡蠣等製成的湯,滋味鮮美、酸中帶辣,10馬元。海鮮炒河粉加進一種特殊的醬料,滋味較豐富,當做主菜16馬元。
此外,酸對蝦、椰漿飯(用大米、肉及各種蔬菜作成)、羅惹(用生果摻以甜辣調味料拌成)和酸辣魚等,都是頗受遊客喜愛的馬來食品。
將雞蛋、豆類、大豌豆、蝦、魚、牛羊雞肉放在火上炒,這就是馬來西亞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餐後點心有木薯糕和炸香蕉等。餐後水果有又香又甜的各種南國水果,如柑橘類、香蕉、鳳梨、西瓜等;季節性水果,如水果之王榴槤、奇異果等。飲料主要有椰汁。穆斯林禁酒,但馬來西亞國產啤酒,一向頗受好評,如果要點這種啤酒,一定要向店家說清楚,因為進口啤酒品牌很多。
特色食物:Murtabak是在印度薄餅中進肉片及蛋皮;Roti Canai是直接把薄餅沾咖喱醬再加肉片一起吃。
海鮮:檳城匯集了許多海鮮餐廳,是吃海味的理想地點。馬來西亞的特色水果主要有榴槤、山竹、紅毛丹、芒果、香蕉、木瓜、楊桃等。
3.酸辣辣的韓國
天氣濕膩膩,無精打采之餘,胃口也打折扣,此時最想吃點酸辣提神醒胃。一向以酸辣醒神味道著稱的韓國菜立即被提上日程。牛腸、牛肚韓國人愛吃牛腸和牛肚到什麼地步?「地膽」吉先生說:請韓國人吃魚翅鮑魚都不會有很大反應,但若你說請他們吃烤牛肚牛腸,保證口水「嘩」一下就出來,立即噴飯答應的多!在韓國,牛腸牛肚可是由專門燒烤店來賣的,其中最老資格的一家是奧邁吉(是韓語小草屋的音譯,可不是「oh my god」的英文音譯哦,因為開始燒烤牛腸牛肚是在韓國路邊的小草屋裡賣的),這也是韓國第一家做牛腸牛肚燒烤的專賣店,在釜山起家到現在足有60年歷史。
牛肚的吃法
雖然韓國人和我們一樣吃牛肚牛腸,不過他們可不像我們這樣全部都一鍋端。要知道,牛肚其實就是牛胃,每頭牛都有4個胃,韓國把牛的第一個胃稱為特級牛肚,也就是我們本地俗稱的牛肚領,它是牛肚中最厚一部分,脂肪少,沒有膽固醇,而且含有較多骨原蛋白,是女士心頭最愛。不過這個部分,一頭牛頂多有 400克左右,金貴非常,在韓國,餐廳要買這個部分就得全副內臟一起買下,所以菜式價格高得叫人咋舌。幸好在我們這邊可以按部分買,而且因為中國人不懂吃這個,所以價格就比韓國便宜了一大截,一份220克的才78元,韓國人圈內傳開,大家紛紛飛撲來吃!
至於牛的第二個胃,也就是表面蜂窩狀的、我們稱之為金錢肚的東西,韓國人是不吃的。他們吃的是第三個胃和第四個胃。第三個胃叫千葉,我們這邊叫牛柏葉的,韓國人喜歡蘸醋醬或香油、辣醬生吃,不過奧邁吉這里暫時還沒有。第四個胃,韓國人稱為小牛肚,比第一胃要多一點脂肪,烤起來特別香口,入口爽脆彈牙,比特級牛肚更多了一份嫩嫩的半流漿感覺。
特色推薦
世界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韓國廚房必備品。它看起來有點像番茄醬,但味道不一樣,成分也不同,主要由糯米粉,發酵大豆和紅辣椒製成。與烤牛肚,米飯等一塊吃,幾乎是一個完美神聖的結合。

火辣辣的墨西哥
4.火辣辣的墨西哥
墨西哥是辣椒的發源地,全球約一半辣椒都生長於墨西哥境內,紅的、黃的、青的、綠的應有盡有。墨西哥不僅是天下第一辣國,而且它的辣椒是世界上第二辣的辣椒,過百種的辣椒,新鮮同曬乾的名稱各有不同,炮製方法亦多不勝數,如用於腌肉、煲湯、燒烤、沙律、糖果、飲品都有,真可謂是無所不辣。
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制而成。
特色推薦
喬盧拉辣醬是世界上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也是墨西哥的一大品牌。主要材料是紅辣椒和各種調料。墨西哥的西多美食都是與喬盧拉辣醬的搭配而味傳天下的。
牛扒:通常在餐館里吃的牛扒,多數人是不加任何調料的,有時頂多加一點鹽。不過墨西哥的牛扒卻不一樣,它是先用辣椒、鹽等調料腌制好的,煎好後,即使不澆汁也非常夠味。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通常認為紐西蘭的牛肉是上品,其實墨西哥的牛肉與紐西蘭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當然,配上辣醬就更過癮了!

龍舌蘭酒:龍舌蘭對於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龍舌蘭葉可以造紙,而龍舌蘭的花朵十分尖銳,據說可以當作武器。而如今,龍舌蘭最重要的作用是製造龍舌蘭酒(T equila)。用龍舌蘭葉釀製成的龍舌蘭酒是墨西哥一大特產。龍舌蘭酒的度數比較高,喝起來會有一些辣辣的而帶香甜的感覺繞於舌尖,纏綿於喉。因為曾被西班牙統治過,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響,菜式均以酸辣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
海鮮:墨西哥菜餚的特色就是口味濃厚、色彩絢麗。拿ceviche來說,它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墨西哥美味。當地人把剛捕撈的各種海鮮浸泡在胡荽汁和酸橙汁中,用純天然的方法腌制而成。還有一種口味獨特的pipianes,它的調味汁取自花生、南瓜子和辣椒。也許想像不到,一種叫莫力的調味香辣醬,完全繼承了十七世紀的一個復雜的異域菜譜,它需要混和100多種原料才能製成它那特有的口味和誘人的深棕色,因而製作美味的莫力醬成了廚師們一顯身手而又頗費氣力的工作。
5.烤辣辣的阿根廷
阿根廷人吃牛肉以烤食為主。無論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還是內地小城鎮,烤肉店隨處可見,許多家裡也裝有烤肉爐或備有活動烤架,甚至郊區一些公園森林裡都設有專門的烤肉架。在市中心區的大型烤肉商店門口,立著黑色或棕色的牛肉標本,栩栩如生。落地大玻璃窗內,熊熊花堆旁架著幾十斤一塊的牛肉,烤肉師傅身穿「高喬人」的服裝:黑的氈帽、緊身上衣和綉腿馬褲,脖了上系著紅圍巾。一些烤肉店特意將烤爐裝到顯眼的位置,讓顧客聽著滋滋的聲音,看著紅紅的炭火,吃起來更有滋味。
吃烤牛肉時,各人根據口味自選佐料。如涼拌生菜,西紅柿、蔥頭等可去油膩,也有人愛加上油炸土豆條,同時吃長條麵包,喝紅葡萄酒。在食客等待進餐時,侍者會先送上一個烤肉大餃,下開胃酒。如在家請客,則先上一段麵包夾肉腸,然後才是烤肉正餐。
特色推薦
烤肉隨處可以吃到,可是與阿根廷的奇米丘里辣醬搭配就打不一般了,奇米丘里辣醬也是世界上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Chimichurri是阿根廷和烏拉圭常用的肉用腌料。大多數阿根廷人只要一聽這個名字就流口水。主要成分包括切碎的香菜,蒜末,油,醋,辣椒片。

香辣辣的突尼西亞
6.香辣辣的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的海岸線綿長,擁有富饒的海產品資源,所以海鮮和魚在人們的餐桌上是很常見的。小麥以庫司庫司形式烹飪是突尼西亞的主要特產,蔬菜像紅辣椒,番茄,青椒,茄子和南瓜在烹飪過程中也被廣泛使用。由於突尼西亞的牛羊都是在芳香的草地上放養的,因此像羊羔肉,小牛肉還有山羊肉都別具風味兒。百里香,迷迭香和草本調料的用法已經普及到了烹飪中。

突尼西亞的開胃菜往往選用乾果,橄欖或是章魚,烏賊與紅辣椒或其他調料拌在一起,加入檸檬汁或橄欖油味道更佳。你還可以用麵包抹上橄欖油品嘗經典的紅辣椒Harissa,要不就試試經典的牛肉乳酪布丁Tajines。
很具代表性的一頓突尼西亞飯是在主食亮相之前的一碗湯和一小盤沙拉,主食一般由烤肉,或其他家禽類肉當然還有魚或是燉菜與庫司庫司一同烹飪而成。新鮮的水果,酥皮糕點,由松籽和薄荷葉沏成的薄荷茶通常在飯後食用。
特色推薦
哈里薩辣椒醬,由番茄和辣椒製成,世界最令人上癮的辣醬之一,在北非甚至單獨作為一個開胃菜,尤其是在突尼西亞,在那裡每餐必吃。

⑨ 求印尼、馬來的各種蔬菜名翻譯,如馬鈴薯,還有大蒜、生薑......

樓主,您好!我是馬來西亞土生華人,對於一些普遍的菜名還算非常熟悉~再加上我父親是名20多年經驗的菜販~
馬鈴薯在馬來語叫做:kentang
生薑:halia
(在馬來西亞我們沒有叫大蒜的菜,但有蒜米、大蔥等)
蒜米:bawang putih
大蔥:bawang besar

另外,馬來語和印尼語基本上是一樣的。就像台灣和中國~
兩地都說馬來語,但是腔調不同~
印尼比較偏僻的地方也有自己的語種,目前不知名。

越南有自己的語言,泰國也是,緬甸的官方語言為緬甸語和英語~
所以中文在東南亞的部分國家幾乎說是一種天外語言~不能作生意上的溝通或者是文字上的來往用途~
除非是當地的華人,就是祖先來自中國而自己又在當地生長的人。
也能和從中國、台灣、香港等地過來東南亞行商的人用中文溝通。

請問菜名方面,還有其他的疑問嗎?

我的回答就到這里,如有不圓滿希望樓主和廣大網民多多包涵。
希望能被採納,謝謝樓主!
祝: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