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春節吃什麼食物
⑴ 春節去馬來西亞旅遊有什麼值得買的東西
出國旅遊的人是越來越多,對於資金預算不是很多而且護照又是白本的朋友,可以試試去馬來西亞旅遊。那麼馬來西亞有哪些值得買的東西呢?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黃金飾品
馬來西亞吉隆坡是購買黃金飾品的好去處,馬來西亞的黃金具有純度高、造型時尚、設計感強等特點,最重要的是價格實惠。
錫製品
馬來西亞的錫品質相當好,是具有相當價值的紀念物。錫製品也成了馬來西亞最出名的手工製品。其中最有名的是皇家雪蘭莪品牌的。錫制水杯或茶葉罐的保溫和保鮮性能特別好。
白咖啡
白咖啡是非常著名的馬來西亞特產,白咖啡並不是指咖啡的顏色是白色的,它以特等咖啡豆、特級脫脂奶精為原料,採用中輕度低溫烘培及特殊工藝精製而成。白咖啡保留原有色澤及香味,顏色清淡柔和,甘醇芳香。 淡淡的金黃色,味道純正。
醜醜巧克力
馬來西亞的醜醜巧克力,其實是提拉米蘇口味的,因為橄欖形狀,外面裹了一層厚厚的可可粉,看起來醜醜的,所以大家叫他醜醜。喜歡吃巧克力的朋友不要錯過,小朋友應該也會很喜歡的。
貓山王榴槤
為什麼叫「貓山王」?
馬來西亞人將熟透後自己從樹上掉到地下,但沒有裂開的完整榴槤,送到一隻困在籠里的「貓山」(馬來文「果子狸」musang的音譯)面前,由它聞香鑒別優劣,如果「貓山」聞完後興奮不已,這榴槤就是極品的「貓山王」。
「貓山王」榴槤的體積通常都較小,否則從成熟後樹上掉下來會跌成稀巴爛。成熟程度讓「果子狸」聞後都發狂的「貓山王」榴槤,能存放的時間自然非常短,馬來西亞人通常都是在榴槤果園里即撿、即鑒別,當天吃完。
榴槤號稱是「水果之王」,以馬來西亞出產的為冠,「貓山王」顏色像黃姜,味道甘甜,果肉擁有凝脂似的質感,嫩滑細致,外形,色澤,肉質近乎完美。
娘惹食品
「娘惹」原本是指華人與馬來人婚配的後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後來演變成泛指華人與馬來人相融的文化,這也包含飲食在內,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
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足著呢。
千里追風油
千里追風油在馬來西亞有口皆碑,葯料珍貴、功效快捷、氣味清純芬芳、不污衣服,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驅除疾病痛苦、迅速恢復健康,治療內科外科各症均無刺激不良之弊,實在是居旅常備之神奇特效良葯。
蠟染
巴迪蠟染布,馬來西亞的巴迪布有豐富的設計和顏色。製作巴迪布要經過一段非常特殊的過程。先以蠟打底,然後染色、晾乾、設計,再將布料煮沸。一次又一次的反復這個過程。
巴迪布可以製成服裝、桌布、窗簾、手提袋、圖畫及帽子等,價格也很實惠。
香水
馬來西亞盛產蘭花,當地產的"蘭"系列香水,品質甚佳,不亞於法國香水,但價格比法國香水便宜得多。
沙巴紅茶
沙巴紅茶雖比不上世界四大紅茶出名,但也有其獨特的風味。沙巴紅茶細膩,呈暗紅色,泡出來的湯色鮮紅明亮,猶如琥珀的顏色。在亞庇的超市和當地市場買紅茶是最便宜的,有各種分量的包裝,價格並不貴。
VINCCI鞋
VINCCI是馬來西亞家喻戶曉的時尚平價鞋包品牌,吉隆坡的大商場基本都有VINCCI的專櫃。VINCCI的涼鞋不僅款式漂亮時尚,而且做工好,價格也十分親民。
⑵ 馬來西亞的春節 馬來西亞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1、說到馬來西亞華人的春節特色活動,第一個當然是 「撈生」!撈魚生是南洋一帶大受歡迎的漢族新年風俗。尤其流行於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七彩繽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的好意頭,而「撈起魚生」這個名稱,又有「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意思。
無論是企業的收工宴、開工酒,親戚朋友的家庭聚會等,大家總是愛來 「撈」 一番!大夥兒在「撈生」時都會邊撈邊說吉祥話,並且越撈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撈得風生水起、好運連連。這項特色已經 「紅」 到大中華地區,成為介紹馬來西亞春節特色的第一招牌。
2、在大馬過春節,除了「撈生」外,大馬客家人或廣東人還會吃比較有特色的盆菜,盆菜必定要裝在一個圓盆里,代表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看似粗粗的盆菜實質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鹵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內里更有乾坤,由雞、鴨、魚、蚝、腐竹、蘿卜、香菇、豬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的宗親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
除此之外,大馬華人過年,和中國南方人一樣會吃魚(年年有餘)、蝦(意為笑哈哈。蝦在粵語里和「哈」發音相近)吃豬手(招財)和年糕(步步高升)等等。
3、到了初九,大馬的福建人會「拜天公」,這天,可以說是福建人最重要的節日。甚至比年三十更加熱鬧。鞭炮放得也比年三十更狠。也有人把它稱為「過小年"。在馬來西亞,春節期間不必到中國城或華人區。隨處都可聽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很有節日氣氛。年初九這一天,福建人拜天公儀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財神更熱鬧,更隆重。
⑶ 每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
1.韓國
韓國雖然在春節期間也貼春聯,但是韓國的春聯不同於我國的紅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國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貼春聯,而韓國在立春那天貼春聯;
除夕夜裡守歲,有別於中國用鞭炮震懾年獸的故事,韓國則是為防一種名為夜光鬼的怪獸,傳說這種怪獸喜歡偷走住戶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麼新的一年他的好運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歡數數,所以他們會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簍等眼多的物品來保護 「鞋子」;
韓國春節也會祭祀祖先,包壓歲錢等,但是不同中國統一紅色的紅包,韓國的紅包五顏六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
韓國春節會穿上傳統的韓服,喝年糕湯和辣白菜象徵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⑷ 急急急,過春節撈生的習俗,詳細一點!
據我說知,關於「撈魚生」的來源,其實說法不一。「撈魚生」在馬來西亞是被歸類為廣東菜,但是,過年時廣東人好像是不吃魚生的。其中 一個比較可以相信的說法是:「在人日當天,古人以七種菜為羹,作為七日的象徵。七彩羹源自六朝時代,也是今天七彩魚生的出處。吃了由七種蔬菜煮成的食物之 後,就意味著春節告一段落,從年初八開始,每個人得腳踏實地過日子。」而這其中七種菜,其實就是包含了各種好意頭的蔬菜。這七樣菜各有兆頭,取的是其諧音。芹菜是「勤」,吃了蒜,就會「算」,芫菜要取的便是「緣」,吃魚,年年有「餘」等,這道菜起了祈福則喜作用。
我們大陸很少進行這項習俗,現在基本上淡化的沒有了..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94.htm
⑸ 馬來西亞人過年是什麼時候
農歷新年就是春節。
馬來西亞農歷新年必吃年糕,因為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傳統的年糕是用糯米和白糖製成的,放在香蕉葉里蒸煮長達12-36小時。年糕的種類繁多,在馬來西亞最常見的年糕與廣東及香港的年糕相似,是橙紅色年糕,屬甜味,由糯米和白砂糖製成,通常切片用慢火將年糕煎軟才食用。
春節習俗:
農歷新年期間,長輩會給予晚輩紅包,以紅色信封包著,稱「壓歲錢」,統稱為「紅包」(粵語作「利市」)。紅包通常由已婚夫婦給予家庭中未婚的年輕子女。出於禮貌和習俗,晚輩會祝願長輩在來年幸福、健康和好運。
馬來西亞「粿加必」是類似雞蛋卷,原是馬來人和娘惹的傳統餅食,後來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華人家庭,成為華人新年必備的應節食品。「粿加必」是用傳統長柄圓形餅模,倒上薄薄一層的雞蛋面煳在餅模後趕緊合起來,慢慢用炭爐烘烤並不時翻轉以便兩邊都被烘烤均勻。
⑹ 馬來西亞的好吃食物有哪些
曼煎糕(Apam Balik) 曼煎糕是一款甜食煎糕,傳統口胃一般由糖、花生和玉米煎制而成,新口胃也在逐步構成。
印度炒麵(Mee goreng mamak) 印度炒麵是道味道很是出格的麵食,又有人稱之為馬來炒麵。一般的印度炒麵,材料有面條、雞肉、牛肉、蝦仁、醬汁、蔬菜、雞蛋等。
葛拉布飯(nasi kerabu) 葛拉布飯是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的一種美食,米粒是被特朗花(telang flowers)染成藍色的,拌上芽菜、椰子和調味料。
印尼烤雞(Ayam percik) 印尼烤雞與一般烤雞的分歧的地方在於它的上面塗有效辣椒、蒜汁、薑汁和椰奶會合的醬汁,吃起來味道很是出格。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是指會合著椰奶的米飯,其他材料還包羅雞蛋、花生、蔬菜、咖喱羊肉/雞肉/牛肉和海鮮,本地人們一般將其作為早飯。
Roti john三明治 這款三明治是在麵包的中心夾碎肉和雞蛋,你可以選擇的蘸醬有蛋黃醬、番茄醬和辣椒醬。
仁當咖喱(Rendang) 仁當咖喱以牛肉加椰奶、噴鼻料,慢火小燜,直到肉質嫩滑、鹵汁進味為止。仁當咖喱本來只在慶典場所食用,如回教開齋節或宴席上,但此刻已經是隨時可見。
娘惹糕(Kuih) 娘惹糕是一款馬來西亞點心,有多種色彩,外形嬌小,一口便可以吞下往。
咖喱飯(Nasi kandar) 咖喱飯就是米飯和你所選的加料,包羅咖喱、魚肉、雞蛋和秋葵。咖喱飯餐廳遍及馬來西亞,並且年夜大都都是24小時營業的。
新穎春卷(Popia basah) 春卷具有地區風味,馬來西亞春卷裡面的材料有蕪菁(又叫年夜頭菜)、炒洋蔥和芽菜。
叻沙(Laksa) 叻沙又稱喇沙,凡是用作面條的湯底,年夜致分為兩種:咖哩叻沙及亞三叻沙。亞三叻沙就是用魚熬出來、略帶酸味的濃湯。在上海和泰國的曼谷也有供給此類美食的餐廳。
稀飯(Bubur) 建造稀飯並沒有固定的食譜,按照小我偏好,可以添加蔬菜、肉、丸子和椰奶等。
網卷餅(Roti jala) 網卷餅因其外形像網而得名,可以與咖喱雞肉一路享用。
印度煎麵包(Murtabak) 印度煎麵包內含碎肉、洋蔥和辣醬,其怪異的.酸辣風味會讓吃過的人意猶未盡。
馬來西亞有哪些好吃的就為您介紹到這里了,現在您知道到馬來西亞旅遊吃什麼了吧!我提醒大家,出門旅行要提前了解一下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他們的風土人情,行李箱可以放一些擦傷的葯品和創可貼,以免不時之需。
⑺ 春節中國人要吃年夜飯,其他國家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
在我國,除夕之夜,家裡都會張羅一桌菜式多樣的年夜飯。一家人圍桌而坐,說說笑笑的,非常熱鬧,胃口彷彿都變好了。而這也成為了過年不可缺少的習俗。其實,其他國家,也會在新年之際吃年夜飯,只是吃的與我們不同。那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吧。
美國
美國人是在感恩節吃年夜飯,美國將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稱為感恩節。如同中國一樣,他們也會提前好幾天購買准備年夜飯需要的食材,一家人在節日當晚團聚吃年夜飯。烤火雞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如同北方的餃子一樣重要。另外還有南瓜派、蘋果派、碧根果派、蔬菜、蔓越莓醬、肉汁土豆泥、火雞填料等美國食品。
簡單介紹了一下幾個國家的年夜飯,讀者們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年夜飯特色?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⑻ 馬來人的傳統美食
1,椰漿飯
椰漿飯(Nasi Lemak)是在汶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很常見到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大米、椰汁等,輔料有椰漿絲、雞蛋等,口味偏清淡。
2,沙嗲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
3,竹筒飯
竹筒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香米」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炭火中綠竹烤焦即可。
4,黃姜飯
黃姜飯(NasiKuning),是印尼喜宴上常見的主食。當地人在祭拜或重要節慶、家庭聚會時,一定會煮黃姜飯,並且會把它做成寶塔造型,代表誠心及期許好運來臨。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齋月期間,教徒從日出到日落禁絕飲食甚至清水,開齋時也必然會有黃姜飯這樣的食物。
5,烏達
烏達是一個用魚肉泥和其它香料混在一起烤的魚餅。這是馬來西亞眾人所周知的麻坡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