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出口什麼商品
『壹』 馬來西亞: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邊是馬來半島的南部,東邊是加里曼丹島的北部。
馬來西亞陸地面積330345平方公里,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佔69%,華人佔23%,印度人佔7.3%。
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但信仰印度教的人也很多。
馬來西亞的城市主要有吉隆坡、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等。
馬來西亞最大的湖泊是肯逸湖,這是一個人工湖,面積約369平方公里,湖中有島。
馬來西亞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
京那巴魯山是馬來西亞最高峰,海拔4101米。
馬來西亞地處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溫差大,雨量多。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①馬來西亞的棕油。
油棕又稱棕櫚,果實包括果肉和棕仁兩部分,有「世界油王」之稱。
※棕油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奈及利亞是世界三大生產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進口量佔世界棕油交易量的15%以上。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86%以上,且大多用於出口。
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以上。2005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520多萬噸。
※中國棕櫚油主要依靠進口,我國製造方便麵所使用的油都是棕櫚油。
②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
橡膠樹原產巴西,1904年引進中國,是天然橡膠的重要來源。
世界上天然橡膠種植和產膠大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度。
天然橡膠廣泛用於工業、國防、交通、醫葯衛生和日常生活領域。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出口國,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而中國則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市場。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五大天然橡膠消費大國,是天然橡膠導管、線程及醫用工具的最大生產國之一。
③馬來西亞的錫。
世界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巴西、玻利維亞、馬來西亞六國,其中馬來西亞曾經是世界錫產量最多的國家,但現在馬來西亞錫產量下滑,全球最大的三個錫礦生產國是中國、印度尼西亞和秘魯,馬來西亞已經跌出前三。
※我國精錫需求量大,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三國進口。我國精錫出口最多的國家是新加坡、美國、日本。
馬來西亞的錫、石油、金、鐵、鎢、煤、鋁、錳等礦產豐富。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主要出口到口本、韓國和我國的台灣。
馬來西亞的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可可、稻米、胡椒、煙草、菠蘿、茶葉等。
※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尼。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出口到中國。
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有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以及 汽車 製造等行業。
馬來西亞 旅遊 業發達,遊客主要來自中國、印尼、泰國、韓國。
馬來西亞對外出口市場主要是新加坡、中國和日本。
馬來西亞進口商品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和美國。
※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集成電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塑料製品、天然橡膠等。中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計算機及其零配件、集成電路、服裝、紡織品等。
附:馬來人的生活習俗。
①馬來人忌食豬肉、忌飲酒,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吃的。
②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
③馬來人禁煙,喜嚼檳榔,喜食咖喱牛肉。
④對於死者,馬來人哀痛在心,從不嚎啕大哭。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關系密切,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的主權爭議也完美解決。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於白礁島主權存爭議。
馬來西亞半島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部分,北接泰國,南連新加坡,東望蘇門答臘島,面積約130590平方公里。
馬來半島又稱克拉半島、馬六甲半島,屬於中南半島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屬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其中屬於馬來西亞的半島部分又稱為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半島南北長1127公里,最寬處322公里,最窄處僅56公里,面積約23.7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丘陵地區。
在馬來半島克拉地峽以南,生活著很多豹子,其中90%都是黑豹,這里是世界上黑豹數量最多的地方。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錫、棕櫚油、鐵礦石的重要出口國之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吉隆坡屬於一線城市。
馬來西亞的東部又名沙沙,位於中國曾母暗沙以南,面和」19.81萬平方公里,北瀕南海,南鄰印度尼西亞,中段是汶萊國,海岸線長2384公里。
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北部,是世界上第13大繁忙轉運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16大的港口。馬來西亞出口木材、棕油、橡膠的主要出口港,也是馬來西亞進口鋼鐵、化肥、砂糖、小麥、大米、石油及化工產品的轉運港。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早在2019年時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其經濟總量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三位。
※在2018年時,馬來西亞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目前,支撐馬來西亞經濟命脈的是資源,石油、橡膠、錫是它最重要的產業,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橡膠出口國,世界第二棕油出口國,尤其是橡膠手套,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而且世界上90%的避孕套的原料都來自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實行普及12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幾乎免費,全民醫保。
※馬來西亞的華人吃苦勤勞,在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中,有九位是華人,但華人在馬來西亞政冶地位不高。
馬來西亞是全球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之一,尤其是晶元封測行業,佔到全球總份額的13%!
馬來西亞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其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貳』 亞洲四小虎,誰的經濟實力最虎
亞洲四小虎,誰的經濟實力最虎?
亞洲四小虎是指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 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由於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呈現高速發展,並且經濟實力上僅次於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因而得名。
根據統計數據,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四個地區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如下:
上半年「四小虎」經濟概況: 1)泰國,上半年完成GDP約為77089.3億泰銖,摺合1.72萬億元人民幣,實際下降6.9%;2)馬來西亞,上半年完成GDP約為6337.06億林吉特,摺合1.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7%;3)菲律賓,上半年完成的實際GDP為85998.17億比索,摺合1.194萬億元人民幣,GDP同比下降9%;4)印度尼西亞,上半年完成的實際GDP為5292.67萬億印尼盾,摺合3.6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6%。
由於全球受到嚴重的疫情影響,四個國家的GDP都呈現負增長。往昔的的「亞洲四小虎」是亞洲經濟發展速度最為迅猛的國家,生龍活虎,引人注目,時至今日,無論是四小龍和四小虎都沉寂多年,四小龍倒略好,畢竟在亞洲最為發達,而四小虎不復當年之威。
無論是印尼,馬來西亞還是泰國,菲律賓從本質上講,在體量上,都十分有限。下面通過一些數據來透視一些四小虎的經濟現狀。
從「四小虎」經濟總量上對比觀察(IMF數據): 2019年,印度尼西亞1.10萬億美元;泰國5166.6萬億美元;,馬來西亞為3734.5萬億美元;菲律賓3566.8億美元。 其中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總量是最大的,是泰國的2.12左右,是最後一名菲律賓的3.08倍左右。
從」四小虎「的人均GDP上對比觀察(IMF數據): 人均GDP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比GDP總量更具有實際意義。
2019年,」四小虎「人均GDP分別為:馬來西亞為11689美元;泰國7421美元;印度尼西亞為4068美元;菲律賓為3299美元。(以上為IMF數據)。
馬來西亞排名第一,比印度尼西亞多出了7621美元。雖然印度尼西亞在經濟總量上最大,比經濟總量排名第三的馬來西亞多出了約7265億美元左右, 這個差額數字超過菲律賓(3566.8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的2倍多了 但經濟總量一平均立即排到第三。可見馬來西亞在生活水平及質量表現更好。菲律賓無論是經濟總量上還是人均GDP上,都處於墊底的位置。
馬來西亞的11689美元比中國略高一點。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10276億美元,增長6.95%,尚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
從人均收入對比觀察: 馬來西亞人均收入大約9650美元、泰國人均收入大約在5950美元、菲律賓大約在3660美元、印度尼西亞大約在3540美元。可見馬來西亞在人均收入上是最高的,這與馬來西亞人均GDP在四小虎排名中最高有一定關系,印證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質量,生活水平質量在四國中是最好的。
從東南亞華人佔比觀察 :東南亞華人佔比最高的五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佔比約74%,馬來西亞佔比約24%,泰國佔比約14%,菲律賓佔比約1.5%,印尼佔比約1.3%,其他國家華人相對較少。根據這個比例出現很有意思的現象,恰好符合東南亞依次排序為經濟最發達的五個國家,華人佔比越高的國家,人均GDP越高。新加坡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了5萬美元。
新加坡人口:563.87萬(2018年)
馬來西亞人口:3152.86萬(2018年)
泰國人口:6942.85萬(2018年)
印度尼西亞人口:2.68億(2018年)
菲律賓人口:1.07億(2018年)
在東南亞,比如馬來西亞,大約70%的中小企業被華人所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可見, 華人人口佔比越大,人均GDP越高 。從一個層面充分說明了華人的勤奮與優秀。評價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及質量,人均數據非常重要。
從四小虎國家概況來看: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大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 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種族;國家憲法規定 伊斯蘭教 為國教。馬來西亞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現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 旅遊 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 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 ,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印尼人口超過2.68億(2018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1967年,印尼與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成立了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簡稱「東盟」)。
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9.440平方公里
泰國: 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泰國舊名暹羅,1949年5月11日,泰國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把「暹羅」改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泰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躋身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 泰國是亞洲唯一的糧食凈出口國,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 汽車 業是支柱產業,是東南亞 汽車 製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 汽車 市場。
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 旅遊 勝地之一。泰國是佛教之國,大多數泰國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九成以上。泰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和創始國之一,同時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歐會議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泰國國土面積:513,120平方公里
菲律賓: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1565年,西班牙侵佔並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國佔領。1942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
菲律賓是東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
菲律賓國土面積:299,764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為:330,257平方公里。菲律賓為299,764平方公里 泰國為513,120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為1919.440平方公里。
國土面積:顯然印度尼西亞排名第一,泰國第二、馬來西亞第三、菲律賓第四。
國家人口:印度尼西亞排名第一,菲律賓第二,泰國第三,馬來西亞第四。
綜上所述,印度尼西亞經濟總量最高、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但仍然屬於」大而不強「,因為在人均GDP上、人均收入上落後於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在四小虎中,雖然GDP總量上排名第三,國土面積第三、人口排名第四,但人均GDP、人均收入上都是領先的,說明經濟富裕程度更好。其他如泰國、菲律賓相對馬來西亞和印尼較弱,尤其是菲律賓在四小虎中是最弱的。
馬來西亞的工業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 機電產品是馬來西亞的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佔比高達43.6% ,這些具備較高技術含量的工業品佔比大約在55%左右,明顯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優秀。
馬來西亞對外輸出技術和勞動力,不是輸出能源、資源,其可持續發展潛力相對不錯。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有超過20%多的人口是華人、華僑,並且在馬來西亞的國民經濟中占據了較高的位置。據統計,馬來西亞的中小企業中大約70%都和華人、華僑分不開,涉及農、商、工、科等各領域。 馬來西亞的前50富豪中,大約60%是華人或華僑。
、
馬來西亞公共投資銀行有限公司研究(PublicInvest)預計馬來西亞的GDP正在恢復之中。在一份報告中:「馬來西亞價值2500億令吉(佔GDP的17%)的大規模刺激計劃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2020年的增長,這是我們 歷史 上最大的刺激方案,也是該地區最大的刺激方案之一。
東南亞最發達國家新加坡原來隸屬於馬來西亞。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了贊成票。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新馬合並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 社會 狀況足夠的預算。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中央政府歧視他們,沒有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利益,反而對他們實行固打制。
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0%增加到60%後升溫。當時馬來西亞財政部長說這是因為印尼的對抗活動而導致軍備預算案增加。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尤索夫·賓·伊薩克出任首任總統。建國以後,新加坡人民的集體危機感成經濟奇跡原動力,依靠大智慧及勤奮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新加坡。
A、四小虎的經濟總量: 根據IMF數據,2019年,印度尼西亞1.10萬億美元;泰國5166.6萬億美元;,馬來西亞為3734.5萬億美元;菲律賓3566.8億美元。把亞洲四小虎經濟總量相加:大約為2.34萬億美元左右;
B、四小龍的經濟總量 :根據IMF數據,在2019年, 新加坡3728.1億美元,韓國為1.66萬億,中國香港:3817.2億美元,中國台灣:6014.3億美元,把亞洲四小龍2019年的GDP總量相加:大約3萬億美元;
根據IMF數據,新加坡人均GDP為64229美元;中國香港為51333美元;中國台灣為25298美元;韓國為32341美元;四小龍人均GDP數據全部相加:173201美元;
根據IMF數據,馬來西亞為11689美元;泰國7421美元;印度尼西亞為4068美元;菲律賓為3299美元。四小虎「人均GDP數據全部相加為26477美元。
根據比較,四小虎全部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四小龍的全部經濟總量的大約78%左右,但四小虎在全部人均GDP相加後僅相當於四小龍全部人均GDP相加後的大約15%左右。
亞洲金融危機回顧:發生在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危機。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了泰國。不久這場金融風暴波及到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出現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了亞洲國家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 社會 經濟蕭條,迅速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開始出現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動盪。金融危機中,泰國,印尼和韓國是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
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則影響有限。
以泰國為例,昔日亞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國,其經濟曾經被稱為東南亞發展最快的經濟,一夜之間突然陷入金融危機之中,成了這次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發源地。
到1997年9月4日為止,泰國在匯率、股市雙雙重挫下,其經濟體質在東南亞各國中目前可能是最差的。出口不振,經常項目赤字不斷擴大,外匯儲備急劇下降,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銀行不良資產膨脹。僅房地產公司這塊的銀行壞賬就已達155億美元。
綜上所述,亞洲金融危機對於四小虎國家經濟打擊很大。
『叄』 馬來西亞有什麼特產
馬來西亞的特產有:東革阿里、馬來西亞榴槤、馬來西亞錫器、馬來西亞紅毛丹、馬來西亞沙嗲等等。
『肆』 馬來西亞重要的出口礦產和農作物有哪些
馬來西亞的種植業和采礦業是重要的傳統產業。石油和錫,橡膠,棕油,是重要的出口物資,農作物重要有小麥,馬鈴薯,向日葵,亞麻。糧食以稻米為主。
『伍』 在馬來西亞做什麼生意好
你是想做什麼生意呢?除了大型的生意以外,中國人在馬來西亞做的比較多的是小商品的買賣,和餐飲業。馬來西亞有很多產品都是中國生產的。比如電器,空調,電腦配件,機器,電單車配件,傢具,日常用品,翻版DVD,衣服,鞋子,食品,罐頭,干糧。。。包羅萬象, 看你做什麼行業。最重要的是有買家。從馬來西亞出口的有橡膠,油棕,咖啡等。你想進口食品/土產到中國,你可以去香港和澳門的超市看看和了解。不是所有食品中國市場可以接受的!東馬的原著民比較多,而且交通,通訊都不發達(內陸)。華人聚集地都在沿海一帶,有市場,可是要有耐心。西馬多數都是追求品牌/品質的地方(華人),可是要忍受一竹竿打翻全船人的批評。至於歧視我覺得男士比較不會女士有點,因為有些大陸女性來馬做的都是比較不光彩的工作。可是基本上不會歧視啦,因為做那些工作的人都看得出啊。受歧視這個問題我覺得要這樣來看,中國現在發展得很好,中國人比以前要受歡迎,這是事實。但同時,自身的素質也是很重要。例如在公共場所很大聲的講話,或者隨地扔東西之類的情況,這是會引起別人對你的不喜歡,所以,做好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馬來西亞人很注重成績,成績好就不會怎樣了。英語在這邊肯定會比在中國好學一點。因為你隨時隨地要和馬來人或印度人講話。但是這邊的教育非常的緩慢。在你學習英文和馬來文的時候。你的華語和數學一定會大幅度下跌。客家話、印度話、福建話、廣東話你都要會一點。不然你是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的。基本就是這樣。
『陸』 馬來西亞的主要進出口貿易有
截止到2004年,中國對馬來西亞出口的主要產品為穀物、機電產品、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服裝及衣著附件、鋼材、原油、鞋、蔬菜等;來自馬來西亞進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棕櫚油、塑料、天然橡膠、原木、成品油、鋼材、原油等。
馬來西亞不僅是石油、橡膠、棕櫚油等產品的傳統輸出國,而且業已成為電器及電子產品如半導體、視聽產品、電腦等的主要出口國。從出口大類商品看,2004年電器及電子產品是馬來西亞最主要的出口創匯商品,出口額4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占馬來西亞整個出口總額的34.8%。
同中國的關系
中馬關系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商人就去馬來半島從事商業活動。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馬成為東盟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中馬建交以來,兩國不斷拓展和深化雙邊關系,給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繁榮與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廣泛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安全、和諧與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商務部-2004年馬來西亞對外貿易基本情況
『柒』 馬來西亞農作物生產第一的是什麼
棕油是馬來西亞農作物的第一生產。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及相關製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產量和出口量佔全球總量的45%左右。油棕主要品種是TENERA。
農業是馬來西亞重要產業部門,70年代以後,隨著工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農業在馬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農業佔比18.72%,1995年銳減為10.27%,2006年實現農業產值499.3億令吉,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14%,農業就業人口138.7萬人。
2006年,馬來西亞農業耕種面積626萬公頃(不含林業),其中糧食作物佔地84.1萬公頃,棕油種植面積410萬公頃,橡膠種植面積125萬公頃,可可、胡椒等6.9萬公頃。
馬來西亞農業主要分支產業有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糧食及相關工業。主要產品有油棕、橡膠、可可、椰子、胡椒、木材等。
農產品是馬來西亞第三大類出口商品。2006年農產品出口464.1億令吉,同比增長了12.7%,占馬當年出口總值的7.9%。主要出口產品有棕油、橡膠、木材等。
種植業是馬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左右。主要產品為棕油、橡膠、可可、木材、胡椒。2001年以來,種植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行業發展穩定。
『捌』 馬來西亞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最可能是什麼
馬來西亞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最可能是電氣和電子產品。最新的特定國家數據顯示,電氣和電子產品36%、化學品7.1%、石油產品7.0%、液化天然氣6%。超過四分之三77.1%從馬來西亞出口的產品是由以下國家的進口商購買的:中國大陸佔全球總量的15.5%、新加坡14%、美國11.5%。
『玖』 馬來西亞原油出口量
馬來西亞原油出口量65.4萬桶/日。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截止到2016年10月8日,馬來西亞2015年的石油日產量達69.3萬桶,過去五年的日均出口量達65.4萬桶。馬來西亞政府已經開始著手使本國戒除對大宗商品的依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今年4月表示油價每下跌1美元,馬來西亞的年收入就會損失4.5億林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