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馬來西亞喳喳
❶ 馬來西亞吃的麻麻乍乍如何做
么么喳喳是一款來自東南亞的甜品,由於加入了健康的豆類、粗糧再加上可口椰汁調制而成,香滑潤口,而且製作相當簡單,不失為春夏午後的甜點佳品。據說在飯後來一碗這種香濃的甜點,既可以幫助消化,也可以去膩除油膩。「喳喳」來自馬來語,翻譯過來中文的意思也有說是「一顆顆、一粒粒」的,也有說是「雜撈」的,也不太明確,它是一種混合式糖水。
用料:
紅豆 50克
椰子 一個
芒果 一個
菠蘿 半個
香芋 一個(只用100克左右就行了)
西米 50克
白糖 一勺
牛奶 400毫升
1.椰子剁開,把椰汁倒入碗中,挖出少許椰肉,一起加入果汁中攪拌,濾渣成椰漿(我自己理解椰漿以此得來)。為此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椰殼太硬,挖椰肉的時候被堅硬的外殼扎傷右手大拇指,鮮血直流啊!不過卻絲毫沒有影響我對美食的熱情,嘻嘻,有點啰嗦了
2.芋頭去皮切菱形小丁上鍋蒸熟(這個方法做出來的芋頭面面的口感很好,如果不蒸就放奶汁中熬費時間,而且有凝固的風險),水果也改刀成規格差不多的丁,備用
3.紅豆事先用水泡一下,加入白糖煮熟,用微波爐也行
4.湯鍋加水燒開,把西米倒入並滑散,待西米外層成透明妝,裡面還有白芯時撈出過涼
5.把香芋和紅豆倒入湯鍋中,加入牛奶和椰漿一直攪拌煮沸,(其實我還研究出一個省事的方法,就是直接買聽裝的椰奶)
6.沸騰後把西米倒入,煮2分鍾左右(別忘了攪拌啊)
7.液體再次沸騰之後把水果倒入就ok了,可以熱飲也可以冰飲
❷ 朋友送了點馬來西亞的燕窩,怎麼燉煮燕窩呀求詳細的流程做法
食材
燕窩一盞大約5-7克、燉盅一台、冰糖、枸杞和紅棗
方法/步驟
第1步:挑選:取出的白燕盞一盞放入清水中,
第2步:浸泡
首先,將白燕盞置於清水內浸泡1小時,期間簡單清理其中的燕毛等雜物。由於我們的燕窩品質上乘,清潔度極高所以在挑洗時毫不費神。然後,將浸泡之水倒掉。然後加入清水再次浸泡1個小時,直到幾乎完全泡開。(若有燕角部分,可將燕角剪下單獨浸泡3—4個小時左右,直到可以將其撕剝為一片一片狀。)
第3步:撕開燕窩
由於在浸泡過程中燕窩並非完全散開。這時,我們可以用手順著燕窩天然的紋理將其撕成一絲一絲狀,燕角連接部位盡量撕得均勻些,以便燉煮。
第4步:清洗、過濾。
第5步:隔水文火燉煮
將撕好的燕窩放入燉盅或碗內,加入冰糖、枸杞和適量的清水,水位一般蓋過燕窩表面即可。隔水文火燉至30分鍾即可
第6步:燉好盛出
將燉好的白燕窩盛入器皿中。此時,我們可以看到燉好後的白燕盞色澤晶瑩透亮,絲絲分明,非常爽滑。沒有任何黏糊感,令人垂涎。
❸ 馬來西亞叉燒肉做法
我知道叉燒肉怎麼做算不
1.將梅肉洗凈,提前泡一下,主要是泡去血水
2.把泡好的梅肉改刀,放入大碗中
3.取適量叉燒醬,大蒜和黃酒一同放入大碗中,同梅肉拌勻,蓋上保鮮膜
4.將(3)放入冰箱腌制一天,然後取出
5.把腌制好的肉放入鋪有錫紙的碗中,再塗上一層叉燒醬
6.烤箱預熱,200°上下火,中層烤25分鍾左右
7.然後取出翻個面,用牙簽在上面扎一些孔,再塗上一層叉燒醬,繼續放入烤箱再烤25分鍾左右取出
8.待肉放涼後即可切片
9.吃的時候可以煮一些面搭配來吃
❹ 誰知道馬來西亞辣醬的做法.
馬來西亞辣醬做法如下:
材料:辣椒、蒜、鹽、高度酒(注意,必須是高度的)、瓶子
注意:整個製作過程中一定不能用有水或者油的東西!而且材料也不能帶有水!
准備工作:將辣椒和蒜洗干凈,晾乾水!(一定要晾乾!)菜刀和砧板也洗干凈,晾乾!
辣椒和蒜的比例可根據個人的喜好。然後將辣椒和蒜分別剁碎。打碎到自己覺得滿意的程度就行了。
將打碎的蒜和辣椒拌一下,然後撒鹽。 加高度酒。 不用放太多,放多了辣椒醬的汁就比較多一點,適量放一點就可以了。 將辣椒醬拌勻就可以了!做的時候記得戴上一次性手套,不然手會被辣椒辣的很難受哦!
最後,就裝到瓶子里,封好!封存一個月就可以吃了!記住中途可別打開瓶子哦!
做好的辣椒醬,放在櫃子里保存就行了,不用放冰箱。吃上一年都不會壞的!時間越長還會越香呢!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每次取食辣椒醬的器具,也不能沾有水或者油,不然碰到水或油的辣椒醬會變質的。瓶子一定要比較密封,我還特地加了層保鮮膜呢!
1、辣椒醬:選成熟新鮮、紅色辣椒為原料,剪去蒂把,倒入清水中,用竹桿不斷攪拌,洗去粘附的泥紗等污物,撈起裝蘿瀝干,倒入電動剁椒機剁碎,加鹽腌制。鮮紅大椒每100kg加鹽10-15kg,明礬0.1kg混勻,裝入泡菜壇,約10d後即可食用。另外在辣椒裡面還可加入花椒、五香粉、麻油、姜丁味精、豆鼓等,其味道更加獨特。
2、辣椒油:選辣椒果鮮紅的干椒為原料,去蒂和籽,用水洗凈瀝干,按干辣椒和植物油1∶10的比例取油入鍋內,加熱,待油冒濃煙時將鍋從火上撤離,約涼3min左右,將瀝干水的干辣椒倒入鍋內,用筷子翻動,使其受熱均勻。等油涼後,撈出辣椒,剩下的油即為辣椒油。
3、醬青辣椒:選無蟲傷,無腐粒的青辣椒洗凈,涼干表水後放入缸中,一層辣椒一層鹽,最後用重物壓緊辣椒(100kg鮮辣椒加鹽16kg),腌制3d後,將鹽鹵水瀝出,煮沸後攤冷,再連同辣椒裝入壇內封閉,放陰涼處約5-10d即可食用。
4、油紅辣椒:(1)方法:將辣椒洗凈,去除蟲傷、腐爛的,將白糖調入醬油內;將辣椒放入缸內,一層辣椒一層鹽,再將醬油從上方淋下,辣椒上方用重物壓緊,2-3d後,將醬油鹵水瀝出,煮沸攤涼,連同辣椒一塊裝入壇內,5d後即可食用。(2)原料配比:大紅辣椒100kg,食鹽10kg,上等醬10kg,白砂糖2kg。
辣椒醬
文章來源: 新桐 於 2001-9-11
新鮮紅辣椒洗凈,摘去梗,晾乾水份,加辣椒量三分之一的蒜,一起打碎,加適量鹽和白酒(要用50度以上的,做出來的辣椒醬會很香),用干凈瓶子或罐裝好,在面上倒一層酒,密封十天左右即可。
吃的時候注意用干凈湯匙舀出,不可沾油,否則會發霉。
或者在鍋里倒油,把辣椒醬煮過再用瓶裝好,隨吃隨取。
糟辣椒的做法
文章來源: XiaoChong 於 2001-10-31
糟辣椒在貴州很流行,做上一罐罐糟辣椒是秋季每個家庭里一個重要的節目,從采購好的紅辣椒,大蒜,買一袋袋的鹽,到准備必備的用具象大如鏟子的專用剁刀和大木盆,忙碌之中透著難言的喜悅。
小規模的製做用普通的菜刀和菜板即可,當然將辣椒切碎費些功夫。原料中紅辣椒可用各種品種,大的燈籠椒或小的普通辣椒都可,當然辣度不同由個人喜好而定,都應去籽。大蒜也要切碎,但都不必太碎,主要為攪拌均勻容易進味。剝蒜是一項辛苦活,得有極大的耐心和不計名利的精神。將切好的辣椒和蒜粒混和均勻,然後加鹽,加時逐步地加,一邊攪勻,嘗到鹽味合適才停止。然後倒入國產白酒,一可加香,二可使辣椒和蒜吃起來很脆。另外可加的東西如少量花椒和糖都可酌情而定,主要是增加不同的口味。
最後的工序就是裝入容器密封保存,帶蓋的pickle玻璃罐子是個不錯的選擇。注意這個製作過程中的每樣東西都要避免沾油,至少做之前要用洗滌劑洗凈擦乾。每次用專用的勺舀出來,蓋好蓋子。
其實做好的糟辣椒馬上就可以吃,但味道還沒有浸透,而且蒜還很辛辣,要等上三五天才會好吃。辣椒會漸漸變酸,開胃可口,可以當小菜直接吃,也可以做一種特殊的辣醬用來炒生菜等蔬菜,還有炒魔芋豆腐,或者做炒飯,嫩黃的雞蛋,鮮紅的辣椒丁,潔白的米飯,很好吃的。
再寫:自製辣椒油
文章來源: 糖糖馬 於 2002-2-18
蒜頭一磅去皮打六成爛,但不要打成蓉了.放到油里炸,油要多多.
(我每次用1L的玉米油,橄欖油最好,但成本高了些.)加入干蝦仁,
和干貝(干貝不要整塊).小火!干尖椒用烤箱烘脆後碾碎加入,熄火.
加入鹽和蔥白.蓋上蓋子,讓其自然涼即可.
微波爐制辣椒油-怎一個好字了得
文章來源: 香椿 於 2002-3-20
這可是我獨創的方法喲. 用一小碗, 放上幾勺油. 以一碗底為例, 在微波爐里加熱2-3分鍾. 拿出來, 放入辣椒面. 這時如果油沸騰(別怕, 一點泡泡, 不會濺出來) 就合適了, 如果沒有沸騰, 再加熱1,2 分鍾.
優點: 現做現吃, 辣椒油格外香; 不用鍋, 省的浪費油和洗鍋; 不用擔心辣椒炸糊.
使辣椒油更辣——我的體會
文章來源: 老饞貓 於 2002-3-31
我也是噬辣不要命的,經常因吃辣,胃口疼的我直翻白眼,可還是沒記性,每當辣癮上來,我就刻苦鑽研、挖掘辣味, :(
後來從水煮肉的過程中發現,要使辣椒油更香更辣,不論用辣椒面還是碎辣椒,最好都先在燒熱的干鍋中,把辣椒(面)先稍炒一下(火別太大,防止炒糊),然後再放在容器中。另在火上燒辣油……照sunny12的方子操練。
廚房體會
文章來源: sunny12 於 2002-3-31
我是四川人,嗜辣,做菜求簡單,為了不污染環境,常吃燉的和涼拌菜,熟油辣椒是關鍵。我的熟油辣椒做法是:選用極細的辣椒面,有點象做韓國泡菜的那種,可加入芝麻放入容器。把植物油燒辣後用勺子舀入容器中,要一邊攪拌,僅僅以淹沒辣椒為度,然後把鍋里余油晾溫,再一起倒入容器中,這種做法辣椒不會糊,顏色也好看。常吃涼拌芹菜,(開水中一焯去掉生味即可,個人認為是芹菜最簡單,最好吃的做法,一定要加點醋)涼拌黃瓜,粉絲豆芽涼拌,土豆絲涼拌,拌涼粉。而拌葷菜,比如肚絲,雞肉,肘子肉,一定加上少許由姜,蒜,花椒粒剁碎的絨,加上蔥絲,淋上辣椒油,資格!
我覺得自己從中國帶的最好的廚具是沙鍋,新式的,直火不裂的那種,用不同肉料熬底,羊肉,雞肉,排骨都可,再加入白菜,豆腐,蝦,小香腸,土豆片,粉絲,漁丸等等,各來一些,有菜有肉有湯,再做一碗由醬油,味精,辣椒油,鹽,老乾媽組成的蘸水蘸
著吃,巴適。
辣椒油——涼拌必備
文章來源: 哇嗚 於 2002-5-21
鍋中放入300ml植物油加熱至冒煙,倒入干凈無水空碗
待油溫稍降(扔進一根姜絲沒有立即炸焦即可),加入少許姜絲,十多顆花椒,辣椒粉(或辣椒碎),邊加邊攪動
放涼即可用,放有蓋瓶中不冷藏也可存放一兩個月
涼拌菜時加入兩勺,非常美味
試試傣家油辣椒吧!!!
文章來源: 冰點 於 2002-7-2
這是從我一個朋友那偷學來的,他可是如假包換的傣族.記得第一次他給了我一大瓶,一個星期後我咳了一個多月才緩過勁兒來,因為我一個星期二十幾餐全是開水泡飯就辣椒啥菜都沒吃過.到了北美就可以放心大吃特吃了. 不過還是請大家注意適量,身體要緊!!!
材料:
辣椒面, 花椒粉少許, 蒜半個切粒(也可以多放點,香!), 鹽和雞粉適量
做法1:
將辣椒面, 蒜粒和鹽一起放如冷油中攪勻, 開中火, 待油滾後一分鍾(聞著沒有生味就行),放入花椒粉和雞粉, 熄火,靜置到涼即可.
做法2:
先將油燒倒八成熱把蒜粒和鹽炸香後,改小火放入辣椒面慢慢攪動至無生味, 放入花椒和雞粉熄火即可. 這種做法的特點是: 蒜粒(可以切大一點,多放一點)吃起來又香又酥脆,我通常都是用這個方法.
注:
1> 辣椒和油的比例 1(辣椒): 3(油), 油的多少隨個人喜好而定
2> 在熄火後辣椒油,依然會持續滾一段時間,所以請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發生以外燙傷事件,尤其是離小孩子遠一點!!!
油辣椒做法
文章來源: netfish 於 2002-7-1
備料:上好的辣椒粉,胡椒粉,五香粉,芝麻,鹽,混合後放到一個不怕燙的容器里。肯定是辣椒粉最多,其它是配料,酌量,怎麼酌量,只能靠自己摸索,五香份里是有花椒的,不過我喜歡多點花椒。
製作:燒一鍋熱油(油要冒煙),關火,靜置1-3分鍾(降溫,關鍵)。之後將熱油徐徐倒入配好的辣椒粉里,邊倒邊用筷子攪拌辣椒粉(關鍵,容器下墊抹布,可防止容器隨著動),務求均勻。油寧多勿少,製作完後應完全淹沒辣椒粉。
❺ 《小娘惹》中的娘惹菜
娘惹菜
「娘惹」不是一道菜,而是一類菜的通稱,也叫「爸爸娘娘」。來自馬來人和土生華人通婚的後代之手,綜合了甜、酸、香、辛辣等多種風味,自成一派,成為馬來西亞最特別、最精緻的佳餚之一。在馬來西亞,你可以找到很多有娘惹標記的餐館。無論蔬菜還是水果,放上姜、紅辣椒、鹽、米醋、醬油、芥末等經妙手調理,就變成與眾不同的娘惹腌菜。代表菜有蟹肉丸子湯、鹹菜鴨湯、甲必丹雞、拉沙以及摻有酸辣湯汁的馬來炒米粉。馬來西亞很多餐廳都不提供豬肉,但娘惹菜中的一些可以讓你嘗到家鄉的味道,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足著呢。
喳喳
南洋還有好多讓人琢磨不定的東西,加多加多可以解釋為類似中國的涼拌菜,但喳喳是什麼,問過好多人,都沒有得到答案。喳喳是馬來當地民間菜,不知具體來歷。它可熱可冷,但從口感上感覺它不應該屬於通常的熱菜或冷盤。么么喳喳的湯汁通常是充滿了濃濃的椰漿味道,裡面的材料有芋頭、甜番薯等澱粉類的食物,煮出來的味道是比較香甜的,加上其糯軟細膩的口感,通常被人們當作飯後的甜點。也可以隨便添進去一些水果和清爽的碎冰,再淋上濃濃的煉乳和椰漿,作為冰點,這樣的喳喳被叫做水果喳喳。例如以新鮮的芒果做主要材料的芒果喳喳,就是由香純濃稠的芒果冰沙和新鮮的芒果切塊,加上波霸珍珠共同組成的。在品盡了南洋的諸多美味之後,吸一口煉乳似的濃湯,吃一塊入口即化的香芋,可以慢慢回味這次旅行的美妙滋味。
加多加多
在印尼餐館的菜單上還有一道爽口悅目的冷盤,被稱做「加多加多」。這是印尼語言,意思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拌菜」。大拌菜的內容是什麼,沒有確定,各家有各家的拌法,各店有各店的拌法。它通常是由各種蔬菜搭配組成,但也要調和花生醬食用。最常見的材料是將圓白菜切絲,長豆角切段,豆腐切小塊,水煮雞蛋切片與黃瓜片共同搭配墊底,裡面還通常添加印尼的炸土豆片,與我們吃的薯片不同,這種土豆片炸得不幹、不焦,有點像烤出來的,香而不澀。大家簇成一盤,十分豐盛。旁邊還有一小籃印尼特產龍蝦片或者苦果片,你可以用這些材料來蘸醬吃,也可以把醬一股腦地倒進盤中攪拌食用,更爽快些。花生醬是甜辣的,裡面有印尼特產的蝦膏、蒜頭、椰奶、花生碎以及一點點椰糖,很香的。禁不住只顧吃醬,忘了吃菜,這類事情對於饞嘴的人也是十分可能。
沙嗲
有人說,沒吃過沙嗲就等於沒去過東南亞。去任何一家印尼或馬來西亞餐廳,服務生大多會向你推薦他們的招牌菜——沙嗲。最早認識沙嗲是從南方產的小食品的包裝袋上,還以為是廣東話,也不明白那到底是什麼,只知道味道辛辣,有點咖喱的感覺。當幾個肉串和一個燃著炭火的小爐子端到眼前,還在問沙嗲到底在哪兒?服務生善意地笑笑,不就在這兒擺著么!這才明白原來沙嗲就是烤肉串。別看它模樣和咱這兒街頭巷尾的烤羊肉串差不多,味道卻大不相同。沙嗲的主材是牛、羊、雞肉和大蝦,也是要先將其腌過並穿成串兒,但其肉塊兒比較大,且不能烤得焦硬,要烤成鮮嫩的,吃時要蘸上一層厚厚的沙嗲醬。沙嗲醬由幼蝦、食鹽和菜油等製成的,裡面添了花生碎,甚是香辣過癮。一般都是烤熟了之後再服務上桌,但餐廳也為客人准備炭火以便加熱。另外,沙嗲還講究配搭黃瓜、洋蔥和米粉粽子,這些都可以使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椰漿飯
把米飯用椰漿蒸煮,佐以咖喱雞、牛肉或魷魚,搭配黃瓜、炒江魚籽和辣椒醬,再放在香蕉葉里用勺舀著吃或乾脆用手抓著吃的一種傳統小吃。
魚湯面
面條的湯是用鮮魚小火熬成的,配上切得細細的蔥絲、黃瓜絲、黃梨絲、辣椒絲,清涼透明。
咖喱魚頭 整整1公斤半的魚頭腌後,加上咖喱、椰漿、薑末,經過幾十分鍾的燉煮,鮮香濃烈。
馬來風光 用當地特產的馬來醬和蔥油炒的空心菜,清脆香甜,蝦香濃郁。
家常釀豆腐
餡料是大地魚干或魚膠,陪辣椒醬吃。
椰子海鮮盅
椰子汁燉的紅辣椒絲、咖喱、蝦仁、魷魚,酸甜香辣。
印度鮮嫩燒烤
一整隻抹了蒜泥、加上辣椒粉、肉桂粉、丁香、月桂等香料烤透的羊腿。
碳多拉烤嫩雞
去外皮後的嫩雞腿放在乳酪里,加入番紅花、豆蔻、熟茴香等香料,再以蒜泥、鹽、薑末等調味品腌幾小時後經過烤爐炭烤。
馬來沙拉
用花生醬、椰奶、辣椒、蝦膏、香料等調成的特製醬汁,拌蔬菜水果。
巴厘式香炸雞
雞肉去除了大骨,切得大小合適,外焦里嫩,一點兒沒有油膩感,上面覆著點點椰絲,口重的人也可以蘸醬吃。
印尼蕉葉包窩打魚餅
幾只竹節似的綠色芭蕉包整齊地碼放在盤內,烤過的芭蕉葉飄著清香,剝開之後,裡面是白色的魚餅,嫩得像少女的肌膚。
❻ 馬來西亞的喇薩怎麼做
馬來西亞叻沙做法:
芽菜用滾水略燙,切勿煮太久。瀝乾水份,備用。
在一深鍋中,用少許油爆香蒜蓉和乾蔥蓉。把叻沙醬和滾水拌勻,倒進鍋子。加入椰汁,用大火煮滾。
加豆包,再滾後,加茄子,轉小火,繼續煮至茄子軟稔。加四季豆,煮熟後熄火。加魚蛋和芽菜。
與此同時,跟包裝紙上的指示,把米粉用滾水略煮至軟身。撈起瀝乾水份。福建面用滾水煮熟,並去油份(不用煮太久,以免糊爛。)把米粉和福建面盛入幾個大碗中。加入煮好的叻沙湯料,即成。趁熱享用。
❼ 馬來人的傳統美食
1,椰漿飯
椰漿飯(Nasi Lemak)是在汶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很常見到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大米、椰汁等,輔料有椰漿絲、雞蛋等,口味偏清淡。
2,沙嗲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
3,竹筒飯
竹筒飯,用山蘭稻(一種旱稻)「香米」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炭火中綠竹烤焦即可。
4,黃姜飯
黃姜飯(NasiKuning),是印尼喜宴上常見的主食。當地人在祭拜或重要節慶、家庭聚會時,一定會煮黃姜飯,並且會把它做成寶塔造型,代表誠心及期許好運來臨。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齋月期間,教徒從日出到日落禁絕飲食甚至清水,開齋時也必然會有黃姜飯這樣的食物。
5,烏達
烏達是一個用魚肉泥和其它香料混在一起烤的魚餅。這是馬來西亞眾人所周知的麻坡美食。
❽ 馬來喳咋怎麼樣
南洋置業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專業團隊為您解答:很不錯,這是馬來西亞的特產。
成份編輯
麥米、綠豆、紅豆、眉豆、紅腰豆、三角豆、芸豆、豇豆、黑豆、黃豆、紅小豆、貓眼豆等
喳咋
。
2煮法編輯
1.將所有材料洗凈,浸水1小時,然後瀝干水份。
2.將所有材料放入適量水中,用大火煮滾,再轉用慢火煮約2小時。
3.加入適量冰糖,待溶,即成可口喳咋糖水。
4.可隨意加入椰汁或淡奶,倍添美味。
3烹調訣竅編輯
1、煮豆子時應該和冰糖一起煮,讓甜味滲透;
2、要耐心煮豆子;
3、最好加入煉乳;
4、可加入蜂蜜。
含義編輯
也叫么么喳喳或摩摩喳咋:是用紅豆\眉豆\大花豆\小花豆\雲豆等各種豆子熬煮而成的一種甜品,
類似於紅豆沙但不象紅豆沙那麼爛(因為豆子的大小不同),也可以加香芋、番薯和西米等。
取意:豆子很多,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