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多少富豪是潮汕人
Ⅰ 潮汕人移民到馬來西亞最有錢叫什麼名字
你的回答太籠統了。馬來西亞的華人主要以三大類,廣東移民,海南移民,福建移民。其中,廣東人主要大多數現在居住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和雪州地區(其他地區也有,相對較少)和怡保,廣東移民一般日常多講廣東話,廣東移民里又有潮汕人和非潮汕人之分,潮汕人除了說廣東話之外,還說潮汕話;然後有一部分潮汕人還是客家人,所以他們除了講廣東話,潮汕話之外,又講客家話。福建移民和客家人現在基本居住在檳城為主,東馬也有不少,他們多講客家話和閩南語(台灣人也多講閩南語,而不是叫台灣話)。海南人是移民三大族裡人數最少,也是分布最廣的,各州都有一些。其實每個州都有來自中國不同省份的移民,但是在吉隆坡和雪州地區,廣東話多過閩南和客家,而在檳城,就是閩南和客家多過廣東。華人多會講廣東話和普通話,馬來語和英語。少數部分人除了本族語言外還,會講外簇語言。這主要是因為馬來西亞的商業經營基本於華人為主,而出於生活需要和商場往來很多人除了本語言之外都掌握了其它的語言。
Ⅱ 潮州普寧的名人求大神幫助
一、先賢 1. 唐宋潮州八賢 趙德:海陽(今潮安人),唐代宗大歷十三年(778年)戊午科進士,授推官,助韓愈在潮辦教育。 王大寶:海陽(今潮安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禮部尚書。支持抗金名將張浚北伐,彈劾抗金敗將汪澈,致力穩住抗金局勢。宋史有其傳。 許申:潮陽人,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進士,曾任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知府 張夔:海陽縣隆眼城都(今屬澄海區蓮華鎮)人,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進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劉允:海陽(今潮安人),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進士,歷任循州(今龍川)戶曹、程鄉(今梅縣)知縣、化州知州。體恤民苦,減免賦稅,革除弊政。 林巽:海陽(今潮安人),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進士。 盧侗:海陽(今潮安人),宋仁宗(1053年)癸已特奏進士,歷任宋朝善縣主簿、國子監直講、柳州知州、循州知州、太子中舍。 吳復古:揭陽人,字子野,布衣怪才。 2. 明戊辰八賢 指的是明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8位潮州府進士(時程鄉縣屬潮州府)。八進士在潮州太平路廣源街口獻建盛世元凱坊。 辜朝薦:海陽(今潮安人),明亡後投靠鄭成功,積極反清。 郭之奇:揭陽人,南明為君國而犧牲的最後一個重臣。 黃奇遇:揭陽人,官翰林編修,累官禮、兵二部尚書。 宋兆禴:揭陽人,揭陽人,官仁和縣令 李士淳:程鄉人,官曲沃翼城縣令,考選翰林院編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應龍:饒平人,官福建參議。 楊任斯:饒平人,官沁水縣令。 陳所獻:普寧人,官保定府推官。 3. 其他 翁萬達(1498年-1552年):明揭陽人,兵部尚書,有名軍事家。明史有其傳 薛侃(1486年-1545年):明揭陽縣龍溪都(今屬潮安縣庵埠鎮薛隴鄉)人,世稱「中離先生」,明大儒。明史有其傳。 林大欽(1512年-1545年):潮安人,明狀元。 蕭端蒙(1521年-1554年):潮陽縣廓都人(今棉城人),明大理寺卿,歷山東道御史、巡按貴州、浙江道御史、巡按江西。 林大春(1523年-1588年):明潮陽人,浙江提學僉事,後晉升提學副使,又奉詔預修世廟實錄,著浙江人物列傳,為吳越人士所景仰。 周光鎬(1536年-1616年):潮陽黃隴都峽山人(今屬潮南峽山桃溪)人,明陝西按察使,平寧夏之亂平定,次年晉都蔡院右僉都御史,任寧夏巡撫。 唐伯元(1540年-1597年):明澄海人,《明史·儒林傳》稱贊其為「嶺海士大夫儀表」 黃錦(1572年-1654年):饒平人,明崇禎禮部尚書。 鄭大進(1709—1782):揭陽人,清直隸總督。 黃武賢(1821-1898):潮陽直浦都廈林(今屬關埠鎮)人,清雲南提督 丁日昌(1823年-1882年):豐順湯坑人,中國清末洋務運動的愛國革新家、又系中國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 方耀(1833-1891):普寧洪陽西村人,清廣東水師提督。 二、工商界 1. 中國大陸 馬化騰:潮南成田家美家一人,廣東深圳騰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黃光裕:潮陽銅盂鳳壺村人,祖籍西臚波美村,中國聞名企業國美電器的創始人,現任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主席,2003年被列入《福布斯》中海內地富豪榜,排行第27,2005年被中國《胡潤百富》雜志列為中國首富,2006年則排行第2。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5 09:31:36 引用1 樓 朱孟依:豐順留隍人,合生創展老總。黃茂如:惠來周田鎮前湖村人,深圳百貨業大王,茂業集團老總。周澤榮:潮南峽山人,僑鑫集團老總。蔡東青:澄海人,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 港澳李 ... 朱孟依:豐順留隍人,合生創展老總。 黃茂如:惠來周田鎮前湖村人,深圳百貨業大王,茂業集團老總。 周澤榮:潮南峽山人,僑鑫集團老總。 蔡東青:澄海人,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 港澳 李嘉誠:潮州人,香港企業家,香港首富,亞洲首富,大紫荊勛賢。 陳偉南:潮安沙溪人,著名潮籍慈善家。 林百欣:潮陽棉城人,香港製衣業及地產商人,創辦麗新集團,亞視永遠榮譽主席。 庄世平:普寧燎原鎮果隴村人,傑出愛國僑領。 林世鏗:惠來葵潭鎮玄武村人,著名潮籍慈善家, 林建名:潮陽棉城人,東方足球隊主席,林百欣的長子。 林建岳:潮陽棉城人,香港商人。已故商人林百欣的次子,近年主力投資娛樂事業。 潘迪生:潮州人,香港商人,旗下業務包括鍾表、百貨公司與著名品牌時裝零售。 蔡志明:揭東新享鎮仙美村人,香港玩具大王。 蔡陳葆心:香港證券商人,香港證券商協會副主席及永遠名譽會長,前香港聯合交易所副主席,聯交所理事會成員,中潤證券主席。 3. 泰國 Low Khiok Chiang 陳弼臣:潮南峽山人 謝易初:澄海人 謝國民:澄海人 吳玉音:饒平人 廖漢渲:潮安人 陳有漢:潮南峽山人 李智正:澄海人 鄭午樓:潮南隴田人 黃子明:普寧人 胡玉麟:潮安人 蘇旭明:澄海人,現泰國華人首富。 李石成:潮南兩英鎮古溪人 吳宏豐:潮南臚崗鎮臚溪人 4. 新加坡 陳旭年(1827-1902):又名毓宜,海陽縣上莆都(今潮安縣彩塘鎮)金砂鄉人 佘有進:澄海縣月浦村(今屬汕頭市金平區)人. 林義順:澄海人 連瀛洲:潮南司馬浦鎮大布人 董俊競:饒平人 5. 馬來西亞 鍾廷森:潮南兩英鎮新圩人,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一。 張泗清:潮南臚崗鎮人 翁烈強:潮安人 林森桂:潮安人 劉玉波:潮安人 6. 越南 郭琰(or郭潭?):潮安人,越南著名僑領。 7. 法國 陳克威:普寧軍埠大長隴人,法國華人首富。 陳克光:普寧軍埠大長隴人, 8. 加拿大 澳大利亞 三、文化學術教育媒體 1. 中國大陸 曾習經:揭西棉湖人,嶺南大詩人 溫廷敬:大埔人,著名學者文獻學家,在整理潮州文獻方面其付出很多心血! 翁輝東:潮安人,編寫潮州鄉土歷史、地理、文化教科書第一人。 吳貫因:澄海人,著名史學家、語言學家、民主主義者。多所大學教授,擔任過華北大學校長。 許心影:澄海人,著名女詩人。 楊邨人:潮安人,被歷史遺忘的"第三種人"。 許地山:揭陽人,著名作家。 碧野:大埔人,著名作家。 薛汕:潮安人,著名作家。 黃雨:澄海人,詩人。 馮鏗:潮安人,左聯五烈士之一。 張競生:饒平人,哲學博士,性學博士,文妖。 蔡楚生:潮陽銅盂集星人,中國現實電影奠基人,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 鄭正秋:潮南成田鹽汀人,中國電影事業奠基人,影響中國電影十人之一。 秦牧:澄海人,散文大家。 詹安泰:饒平人,嶺南詞宗。 杜國庠:澄海人,著名哲學家,主要代表作《中國思想通史》。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 許滌新:揭西棉湖人,著名政治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並擔任過汕頭大學首任校長. 陳平原:潮安人,著名學者,北大教授。洪子誠:揭陽人,著名學者,北大教授。梅益:潮安人,著名翻譯家,主要翻譯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趙汀陽:汕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大陸著名哲學家 洪子誠:揭陽人,著名學者,北大教授。 梅益:潮安人,著名翻譯家,主要翻譯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趙汀陽:汕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大陸著名哲學家。 郭任遠:潮陽銅盂人,原復旦大學代理校長、浙江大學校長,中國心理學開拓人。 鄭麐:潮陽人,中國政治學開創者之一,精研古代歷史哲學、英譯先秦古籍。國內被人遺忘的精研古代歷史哲學、英譯先秦古籍的學者。 鄭壽麟:潮陽人,著名學者,中國最早的德國研究專家。 蕭灼基:潮陽棉城人,著名經濟學家,北大教授。 黃際遇:澄海人,學貫中西,兼長文理卻,善書法楹聯棋弈無不精通的博學之才。曾任多少大學院長,並擔任過河南中山大學校長。 柯柏年:潮安人,中共早期黨員之一,馬克思主義著名著作翻譯家。 方漢奇:普寧人,著名新聞史學家,人大教授。 饒芃子:潮州人,著名文藝理論家。2006年被《人民畫報》選為「中國20世紀125個有影響的女性」之一。 郭啟宏:潮安人,著名劇作家 李新魁:澄海人,著名語言學家 2. 港澳 饒宗頤:潮州人,著名全球的漢學家,大紫荊勛賢。 劉遵義:潮陽谷饒鎮新陂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麗松:揭陽人,原新加坡南洋大學、香港大學校長。 蔡瀾:潮州人,電影製片人、作家、食家。 林行止:澄海人,香港作家、報人。 哈公:一說泉州人,香港作家、報人。 3. 台灣 趙秋農:潮南仙城鎮仙門城人,台灣著名畫家,師從劉海粟。 非馬(1936-):潮陽人,原名馬為義,台灣台中市出生,童年回潮陽生活,台灣著名詩人。 新加坡 劉英舜:汕頭人,新加坡義安學院首任院長。 蓉子:潮安人,原名李賽容,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 4. 泰國 司馬攻:潮南成田人,原名馬君楚,泰國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夢莉:澄海人,原名徐愛珍,連任泰華作協四屆副會長。現任中國文聯《四海》雜志編委、暨南大學出版社編委、暨南大學台港海外華文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鄭若瑟:潮南隴田鎮人,筆名清鑼,泰籍華人微型小說作家。 子帆:潮陽人,泰國著名詩人、作家,原名鄭鏗豪,出生於泰國泰南宋卡府,是泰國著名作家夢凌的丈夫。 四、書畫雕刻舞蹈 1. 中國大陸 孫裴谷:揭陽人,嶺東畫派先驅。 劉昌潮:揭東人,嶺東畫派宗師之一。 范昌乾:揭陽人,嶺東畫派代表人物。 林天均:揭陽人,嶺東畫派代表人物。 王蘭若:揭陽人,嶺東畫派代表人物。 佃介眉:潮州人,嶺東畫派代表人物。 賴少其:普寧人,曾任安徽省政協主席,中國書協名譽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及安徽大學,汕頭大學名譽教授等職。 黃獨峰:揭陽人,中國美協會員,廣西美協主席。 楊之光:揭西人,廣州美院教授,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林墉:潮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 鄭餐霞:潮陽人,原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 王璜生:揭陽人,原廣東美術館館長。 王鼎新:澄海人,嶺東著名教育家、書法家。 陳運彰:潮陽銅盂人,民國著名書法家。 陳大羽:潮陽人,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許欽松:澄海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黨組書記、副院長 唐大禧:澄海人,廣州雕塑院名譽院長。雕塑創作在國內具有廣泛影響。 陳翹:潮安人,國家一級編導,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廣東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 2. 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大猷:潮陽和平下寨人 蔡翹:揭陽縣新亨鎮仙美村(今屬揭東縣)人 楊遵儀:揭陽洋淇鄉寨內村(今屬揭東縣登崗鎮)人 陳運泰:潮陽銅盂人 侯祥麟:揭陽縣鳳江鎮(今屬揭西縣)人 林勵吾:潮陽人,汕頭長大 吳國雄:潮陽棉城人 林尊琪:潮陽人 王鐵冠:澄海人 鄭儒永:潮南成田鹽汀人,金融家鄭鐵如之女 周國治:潮南峽山人 郭慕孫:潮陽銅盂人,民國財政部中央造幣廠廠長郭承恩之子,祖父郭信臣原上海灘潮幫富商。 曾毅:揭西五經富人 庄育智:饒平人,出生於潮安 鍾香崇:潮安人,出生於汕頭 3.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予元:潮陽銅盂人 周福霖:潮南峽山人 佘畯南:潮陽人 唐希燦:潮陽人 范上達:潮陽人 黃旭華:揭東玉湖新寮人 吳佑壽:潮安楓溪人,出生於泰國 4. 其他院士 孫大文 (Da-Wen Sun):潮安人,國際著名食品工程專家,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獲得者,英國皇家農業工程院院士 林垂宙:潮陽人,瑞典皇家工程院士、亞洲太平洋材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 林琿:汕頭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Ⅲ 東南亞有哪些著名華商這些人的祖籍是中國哪裡的
《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排行榜前10名
其中這些都是客家人和潮汕人(5蘇宵明 6李成偉)
排名 名字 凈資產(美元) 國籍 年齡 企業
1 郭鶴年(華裔) 53億 馬來西亞 82 郭氏集團
2 阿南達 51億 馬來西亞 67 明訊通訊公司
3 郭令明(華裔) 40億 新加坡 64 豐隆集團
4 黃志祥(華裔) 32億 新加坡 77 信和集團
5 蘇旭明(華裔) 30億 泰國 60 TCC集團
6 李成偉(華裔) 27億 新加坡 74 華僑銀行集團
7 林梧桐(華裔) 26億 馬來西亞 87 雲頂高原賭場
8 郭令燦(華裔) 24億 馬來西亞 64 豐隆集團
8 黃祖耀(華裔) 24億 新加坡 76 大華銀行集團
10 黃惠忠(華裔) 23億 印尼 64 Djarum香煙集團
一代接一代的華商成為東南亞的財富引擎。
上百年來,華商彷彿是永不知疲的發動機,為東南亞的繁榮起著關鍵作用。在9月發布的「《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排行榜」中我們看到,上榜40人中有近30位華人,占據近3/4席位,而前十名中更是有九位都是華人。
他們中有郭鶴年這樣影響東南亞經濟走向的商界豪賈,也有他信這樣推動亞洲和諧發展的政界精英;有陳永栽這樣征戰沙場多年的老企業家,也有林愛蓮這樣年輕有創造力的新晉後輩。
華商初期進入東南亞主流社會的道路極為艱辛,能長期留存並打入國際舞台的更是鳳毛麟角。我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各選擇一位有代表性的華裔富豪傳奇故事呈現給讀者,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功,一方面緣於吃苦耐勞、勤奮努力和對歷史機遇的准確把握,另一方面也緣於嚴格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崛起,與中國血脈相聯、語言互通的東南亞華商也將有更大的舞台來表演。他們也是一支啟發中國內地企業更快、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商業社會的力量。
Robert Kuok
郭鶴年
東南亞首富
年齡:82歲
企業:郭氏集團董事長
財富:53億美元
華裔背景:
郭鶴年祖籍中國福建福州。父親郭欽鑒1909年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白手起家。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成長的郭鶴年繼承了中國人刻苦耐勞、節儉簡朴、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郭鶴年多次強調:「母親對我今天的成就功勞甚大,也是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郭鶴年把投資重點放到了故土中國,同時熱心公益,向「希望工程」捐贈5000萬元。他曾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
創富傳奇:
從25歲開始創業到現在依然「退而不休」的郭鶴年,一手創建了一個集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保險、傳媒一體的龐大商業王國,橫跨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和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擁有香格里拉酒店和香港《南華早報》這些著名品牌。他被形容為最廣為國際社會認識的馬來西亞人。郭鶴年經歷了上世紀商界所有的風雲變幻,其間既有難得一見的發展契機,也有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對此,郭鶴年的看法是:「危機就是機會。一名生意人必須保持對時勢的敏感與警覺。」
上世紀40年代後期正值二戰後百廢待興的復原期。1948年郭鶴年自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不久後,便在新加坡創辦了利克務公司,主要是經營輪船航運及一般商務,自此他與船務業結下了終身不解之緣。
上世紀60年代是狂飆突進的時期,郭鶴年把父親時代留下來的糖貿易生意發揚光大,贏得了「亞洲糖王」的美譽。他看準時機,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製糖廠,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種植甘蔗,並迅速建立遍布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形成「原料—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體制。1970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及投資白糖期貨。至此控制馬來西亞80%的原糖市場,並在世界白糖市場佔有10%的份額。
上世紀70年代是開疆拓土的時期。從1971年開始,郭鶴年正式進軍酒店業,投下一億馬幣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後,他更分別在不少國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建立據點,從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濟等一路延伸至中國內地。「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現在已成為國際著名的五星級酒店品牌。
上世紀80年代世界性經濟不景,航運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貨輪的貨運量大減,使郭鶴年蒙受嚴重虧損。但80年代末投資中國的決定卻為他創造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埋下了伏筆,他成為馬來西亞企業進軍中國內地的開路先鋒,今日終得以分享最豐厚的回酬。15年來他累計投入了超過50億美元,在北京投資建造最高檔的寫字樓國貿大廈、嘉里中心和世界貿易中心,並在中國內地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上世紀90年代是錦上添花的時期,郭鶴年將觸角伸及傳媒及影視業。他在香港的旗艦嘉里集團收購了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後又入主香港無線電視,使他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傳媒大亨。
可以說,郭鶴年的成功之道是能捕捉到各個時代的經濟增長熱點,幾乎每一個10年,郭鶴年都進軍一個新的領域,不斷地擴充他的商業帝國。郭鶴年過人的膽識、才能以及超強的判斷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都使他成為了老一輩企業家的傑出代表。
Lucio Tan
陳永栽
菲律賓首富
年齡:71歲
企業:菲律賓聯合2銀行、菲律賓航空公司的董事長
財富:19億美元
華裔背景:
陳永栽1934年出生於福建晉江,3歲跟著父母到菲律賓謀生。雖出身貧寒,但自幼秉承母訓,喜愛鑽研中華文化,從小就養成了學習中國詩詞典籍的習慣,可以整篇背誦《孫子兵法》和《論語》,並常運用這一寶庫中的哲理去處理面對的商業疑難,為他如今成為一名成功的儒商打下深厚的基礎。目前中國內地是陳永栽的主要投資區域,分別集中在房產、金融、啤酒三大產業。他對海外華文教育傾注無數心血,近5年來,他已資助兩千多名菲律賓華裔學生來華短期培訓。
創富傳奇:
陳永栽自小抱負非凡,立志自己創業。一邊在煙廠當雜役,一邊半工半讀修完馬尼拉遠東大學化學工程系學業後,20歲就牛刀初試創辦了一家澱粉加工廠,這次嘗試雖然失敗,但他很快又站起來,借錢開辦了一家化學製品公司,這後來成為陳永栽龐大事業的基石。
1964年,陳永栽創建福川卷煙廠,定位在受眾廣泛的中等香煙市場,並大膽把世界最先進的制煙生產流水線引進菲律賓。70年代末,福川卷煙廠已發展成為全菲最大的煙廠。從此,陳永栽把目光投向到與國計民生有關的實業,憑著非凡的商業觸覺和縱橫捭闔的大手筆,建立起自己的煙草、啤酒、銀行、航空、地產、煉油、旅遊、建築等產業王國,在東南亞、歐美、中國等地擁有百餘家企業和物業,總資產近百億美元。
陳永栽深謀遠慮,敢於承擔風險,善於在別人不注意的地方抓住商機。他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機會與風險同在,危機中蘊含無數商機。」1987年,香港回歸談判之際股市暴跌,不少香港工商界人士或觀望或將資金轉移到歐美。恰逢裕景花園地皮拍賣,陳永栽毫不猶豫斥資5億港元投標中的,1994年,裕景花園價值已高達百億港元,令商界同仁嘆服。之後,他又相繼在香港投資飯店、寫字樓、商場、高級住宅、九龍城等項目,雪球越滾越大。
陳永栽個性豪爽,經常有出人意料的大決定。他常說:「人家不敢摸的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幹則已,干必干好。」1995年,陳永栽收購連年虧損的菲律賓國有航空公司,他說,「菲航」代表菲律賓,不能垮,我要辦好「菲航」,為菲律賓爭光。此後陳永栽大刀闊斧地進行管理改革,注資40億美元,陸續更新了40架飛機,並開辟了多條國際新航線,菲航終於從2000年開始扭虧為盈,陳永栽此舉深受菲律賓人敬佩。
Olivia Lum
林愛蓮
年齡:45歲
企業:新加坡凱發集團總裁
財富:2.4億美元
華裔背景:
1961年生於馬來西亞的林愛蓮是個華裔孤兒,一位好心的華裔老婦人收養並用愛培養出熱愛生活、堅強好學的她。直到今天,林愛蓮仍保持著簡朴的生活,最大的開銷,是在資助退休老人、兒童和教育方面的慈善事業。她領導的凱發集團也在不斷推進中國內地資源型缺水城市的水資源再生項目。從最初讓婆婆住上大房子單純的願望到如今推動「水資源再生」的宏景,齊家濟世的華人企業家情結在林愛蓮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創富傳奇:
出身貧苦、富有遠見、以2.4億美元資產總額被《福布斯》評為東南亞第一女富豪……這一系列的關鍵詞使林愛蓮的故事迅速在全球華人圈子裡被演繹成勵志傳奇。扭轉逆境、把握機遇、刻苦專注成就了她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轉機。
隨著世界多個地區對水處理解決方案擁有的強勁需求,如今,林愛蓮親手構築的「水處理」公司凱發(Hyflux)已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水處理公司之一,自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一直成為股市熱捧股。其實,所有的成功,在林愛蓮看來,全然是一次「遠見」賭未來的孤注一擲。
半工半讀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後,林愛蓮進入當地一家荷蘭葯劑公司當葯劑師,拿著優厚的薪水也有著可以預見的職業未來。工作3年後,眼光敏銳的林愛蓮認定廢水再生市場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毅然放棄了年薪4萬美元的穩定工作,賣掉房子和汽車,以1.2萬美元創立了以提供凈化廢水系統為主要業務的凱發集團。「我當時並沒有什麼商業計劃,但我知道水是一個好生意。」或許是童年儲蓄雨水的艱難記憶更堅定了她的行動決心。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3人,而當時在新加坡該行業有20家公司。為了突圍,林愛蓮決定專注於利用膜技術的廢水凈化。她親自騎著摩托車,頂著炎炎烈日,奔波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挨家挨戶、逐個工廠推銷自己公司的過濾器和水處理柔化劑。
1992年,林愛蓮意識到公司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以謀求發展,憑借自身作為華裔的背景和出色的中文,她聰明地開始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當時,包括大學讀書時候的導師的10位朋友都向她投了無比堅定的信任票,每人約出資10萬新幣支持她的開拓。而事實再次證明了林愛蓮的卓越遠見,公司於1998年開始贏利。在過去8年裡,集團公司的營業收入以55%的平均速度增長,今年,他們的預計收入將翻4倍達到1.8億美元。而公司股票也一路看漲,每股報價從2001年的19美分上升到最近的2美元。
如今,公司的業務已經擴展到了中國、印度、中東以及非洲等地,而凱發更憑借獨到的眼光成為業內唯一一家提供完整的適用水解決方案的企業。「未來5年以30%的速度持續發展,2010年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7億美元。」這是林愛蓮的目標承諾,也是她專注把公司發展成為液體處理專家的夢想,成就一個不僅是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水王國」。
Thaksin Shinawatra
他信
泰國連任總理
年齡:56歲
企業:創立西那瓦電腦公司,擁有泰國最大電信企業
財富:13億美元
華裔背景:
他信中文名叫丘達新,是泰國第四代華裔。曾祖父1908年從潮州遷徙而來,母親是梅州客家人,幼年到泰國。談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說:「其中靠的就是客家人經商的良好品德,靠誠信發家。這是客家上祖傳下的最寶貴遺產。」他還說自己崇尚儒家的忠和孝,忠於國家、人民,孝敬父母祖宗。作為華裔,他信非常重視對華關系,近幾年來,他信一直致力於推動地區合作,並希望加快東盟—中國自貿區談判進程等。
創富傳奇:
泰國人喜歡用「溫文爾雅」、「學識豐富」、「能謀善斷」、「長於交際」等詞彙形容總理他信·西那瓦。
巨大的個人財富對於他信構築一個全國政治網路是個關鍵的優勢,那麼他雄厚的資金從何而來?在他信剛從政時,很多人猜測他出身名門富豪之家,實際上他白手創業,10年間實現了從一個優秀警官到電信大亨,再到運籌帷幄的政治家的三步跳。
他信1949年出生在泰北清邁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受到良好教育,1966年考入曼谷警官學校,4年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並獲政府獎學金,赴美攻讀,並獲犯罪學博士學位,30歲那年回到泰國警察廳工作。
1983年,他信在妻子協助下開創了自己的「西那瓦電腦服務和投資公司」。1986年,泰國政府允許私人經營電信業,公司成為最先取得執照的私營電信企業。他信決定辭去警察中校的公職,專心經商。利用他在警察局的關系,他信辭職前就為自己的公司聯系好了第一筆大生意—為泰國警察系統信息化改造提供電腦和軟體。
隨後,從傳呼機到手機再到通信衛星,他信的西那瓦公司越做越大。公司1990年上市,幾年後便基本壟斷了泰國的電視衛星天線和行動電話行業。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已擁有4家上市公司中超過50%的股份,成為泰國首富,也是《財富》雜志評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國人。
受父親影響,他信自幼抱負宏大,讀小學時就曾問老師「有沒有專修當總理的學校」。商界的巨大成功並沒有使他滿足,反而增強了他從政的信心。1994年到期年,他信歷任外交部長、副總理等職務。為在政壇有更牢固的根基,他信於1998年7月14日創立了泰愛泰黨,以優惠條件將其他政黨的許多骨乾和議員吸納到自己旗下,使泰愛泰黨的影響迅速擴大。2001年初,他信當選總理,並於2005年獲得連任,創造了1932年泰國制定第一部憲法後首位民選總理順利完成4年任期及同一政黨連續執政兩項紀錄。
在第一屆總理任期內,他信用商業辦法處理復雜的政治問題,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膽舉措,其中包括「亞洲合作對話」、「東南亞大陸發展經濟合作戰略」,及美國指定泰國為其「非北約主要盟國」,這些使他信成為了全球矚目的亮點。他在任期內還有很多與一般政治家不同的驚人之舉,比如率領4萬多民眾創造了集體健身操世界紀錄;為平息南部的暴力事件,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一項折紙鶴的祈求和平活動;在雞肉宴上率先吃雞肉幫助民眾建立戰勝禽流感的信心;為加快曼谷新國際機場的建設速度,在建設工地親自為工人們下廚炒菜等等。這些身先士卒、形式新穎的親民作風贏得了泰國民眾推崇。
由於之前成功的商界經驗,他信還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發展戰略,稱為「他信經濟學」。在他信領導下,泰國經濟走出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的蕭條狀態,正以年增長率6%的速度穩步增長。還提前兩年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3億美元的債務。
在他信主政期間,泰中兩國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全面、順利發展,並取得顯著成果。
東南亞華商的「贏」精神
1.善觀時變,把握機會。他們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善於在時代變革中預測發展方向,掌握住發展先機,並能將危機變成轉機,努力地拓展賺錢的機會。從而能夠在異常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借機來發展和壯大自己。
2.誠信為本,信義為先。東南亞華商多由閩南、潮汕遷徙而來,當地風俗提倡「利從誠中來,譽從信中來」。以誠為本,才能獲得信用;在信任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信任,這是華商能夠在商場中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
3.敢拼愛贏,永不滿足。華商在遷徙地初期往往一無所有,他們有著永不滿足的強烈的致富觀念,具有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並且敢於冒險犯禁、勇於進取和積極開拓。從而能夠開疆拓土,進入常人不敢涉足的高利潤領域。
4.穩扎穩打,重視理財。華商多是白手起家,往往從小本生意做起,一點一滴地賺錢,故能勤儉節約,有了一定積蓄,就及時擴大再生產,滾動發展建立起龐大的產業。
Ⅳ 潮汕人為什麼那麼有「錢」
說起潮汕人,大家對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錢。李嘉誠、林百欣、劉鑾雄、馬化騰等這些身家上千億的大富豪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而他們都是來自潮汕的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潮汕人那麼有錢呢?
最後要說的一點,就是潮汕的商人做生意十分誠實守信,能夠很好地遵守契約精神。所以要說潮汕人“富有”,他們的“富有”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實力上,潮汕人做生意時的誠實守信才是他們更加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不論是書面協議,還是商人們之間的口頭協議,潮汕商人都能夠很好地遵守,也正是因為潮汕人遵守契約精神的這一寶貴品質,才能讓他們在做生意的道路上更加順風順水。
大家的身邊有這樣會做生意、吃苦耐勞、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的潮汕人嗎?他們是不是也很有“錢”呢?
Ⅳ 富豪榜裡面潮州人有多少個
世 界 華 人 富 豪 榜
50超級富豪榜
排名 姓 名 財富(億美元) 籍 貫 排名 姓 名 財富(億美元) 籍 貫 排名 姓 名 財富(億美元) 籍 貫
蔡萬霖 72 台灣 台北 2 郭炳湘 70 香港 中山 3 李嘉誠 68 香港 潮安
4 李兆基 65 香港 順德 5 謝國民家族 60 泰國 潮州 6 林紹良 60 印尼 永春
7 黃奕聰 60 印尼 泉州 8 郭鶴年 60 馬來西亞 福州 9 林梧桐 55 馬來西亞 安溪
10 陳有漢家族 55 泰國 潮陽 11 李石成兄弟 55 泰國 潮陽 12 郭令明 50 新加坡 同安
13 彭雲鵬 50 印尼 陸豐 14 郭令燦 50 馬來西亞 同安 15 王永慶 49 台灣 台北
16 吳東進 46 台灣 台北 17 鄭周敏 45 菲律賓 石獅 18 陳永栽 40 菲律賓 晉江
19 黃祖耀 40 新加坡 金門 20 李福兆 36 香港 鶴山 21 霍英東 35 香港 番禺
22 鄭裕彤 35 香港 順德 23 伍捷朴 35 泰國 梅縣 24 辜振甫 33 台灣 彰化
25 龔如心 33 香港 上海 26 許寰哥家族 30 菲律賓 廈門 27 黃廷芳 30 新加坡 新興
28 蘇旭明 30 泰國 汕頭 29 蔡道行家族 30 印尼 福清 30 邱德拔 28 新加坡 福州
31 吳奕 25 菲律賓 晉江 32 廖漢渲 25 泰國 潮陽 33 李智正 25 泰國 澄海
34 馬陳茂 25 泰國 潮陽 35 鄭有英 25 泰國 海南 36 秦那越 25 泰國 不詳
37 猜育.干那戌 25 泰國 潮州 38 林天寶 25 印尼 福建 39 徐有庠 25 台灣 海門
40 吳光正 24 香港 上海 41 李文祥 23 泰國 潮州 42 鄭少堅 22 菲律賓 永春
43 施至成 22 菲律賓 晉江 44 蔡萬才 20 台灣 台北 45 張榮發 20 台灣 基隆
46 李成偉家族 20 新加坡 南安 47 陳廷驊 20 香港 寧波 48 何鴻桑 20 香港 寶安
49 黃子明 20 泰國 普寧 50 吳玉音 20 泰國 汕頭
表2: 富豪籍貫分析
籍 貫 人 數 總財富(億美元)
台 灣 83 495
潮 汕 60 821
閩 南 66 760
福 州 26 420
廣東省客家 12 124
江 浙 38 227
廣東省南、番、順 14 182
廣東省中山 6 81
廣東省五邑 18 146
海南島 6 38
山東省 6 16.5
廣東省其他地方 8 67.5
外 省 6 27
其 他 19 58.9
合 計 368 3463
表3: 富豪所屬地區
地 區 人 數 總財富(億美元)
台 灣 104 592
美 加 28 71.9
泰 國 50 764
印 尼 26 471
香 港 72 729
新加坡 20 238
馬來西亞 37 342
菲律賓 25 247
其 它 6 10
合 計 368 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