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
⑴ 亞洲的馬來西亞,究竟是怎麼形成如今詭異的國土形狀的
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產生了矛盾。
其次,它起到了浮渣的作用,從角度來看,馬來亞比印尼弱得多。因此,我們必須團結我們的殖民地來對抗印度尼西亞,實現平衡的局面,並防止印度尼西亞變得更大。由於汶萊選擇不加入馬來西亞,因此馬來亞和英國不得不尊重這個古老帝國的選擇。從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到1965年新加坡被驅逐出新加坡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情。1964年,新加坡發生嚴重的種族沖突,點燃了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情緒。新加坡的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也存在爭議,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概念顯然與馬來亞沖突。基於上述原因,聯邦議會決定以100%的選票將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驅逐出境,然後修改憲法。因此,相比之下,馬來西亞周圍有兩個小國。
⑵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1965年,新加坡退出。這是因為種族問題。馬來西亞是馬來人有優先權的。而新加坡華人多,不贊同,要求種族平等。所以,東姑阿都拉曼為了避免更多問題(如種族戰爭),決定將新加坡逐出。「逐出」這個詞是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用的。
(2)以前的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擴展閱讀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國家包括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勞越。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⑶ 盛裝之下的馬來西亞現狀,一起看看真實的大馬
或許提到馬來西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那次馬航 MH370的失蹤事件,似乎七年前的那一幕,仍然恍如眼前。
要知道,在此之前,新馬泰是我們國人出國 旅遊 的首選之地,特別是馬來西亞,因為在 1965年之前,新加坡也是屬於大馬的。
那麼,真實的大馬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來大馬都需要注意些什麼?朝鮮為什麼要和大馬絕交呢?下面,咱們就一起看看。
其實朝鮮遠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封閉,除了與中美等大國有來往,朝鮮的鐵桿朋友一點兒也不少,在國際外交舞台上,朝鮮並不孤立。
早在1973年,朝鮮就和馬來西亞正式建交,而且,馬來西亞曾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無需申請簽證即可入境朝鮮的國家。不僅如此,2000年,朝鮮和美國關於朝鮮導彈計劃問題的兩次會談在吉隆坡舉行。2002年10月,朝鮮與日本邦交正常化的談判也在吉隆坡舉行。後來到了2017年,因朝鮮公民金某在馬來西亞機場死亡,兩國開始相互驅逐大使,關系走向分裂。
而就在今年,更因馬來西亞決定將一名朝鮮公民強行引渡到美國,而觸怒了朝鮮。於是,朝鮮決定中斷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系。
馬來西亞,全稱馬來西亞聯邦,前身馬來亞,簡稱大馬。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
1、馬來西亞 美食 眾多,椰漿飯、肉骨茶、娘惹菜等,都是讓人流連忘返的 美食 ,所以來馬來西亞根本不用擔心吃不慣,因為唯一吃不慣的大熊貓已經回國了。
2、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是馬來西亞的大漢山國家公園,擁有1億3000萬年的 歷史 ,面積4343平方公里,相當於6個新加坡大小。
3、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從事醫生行業比例最高的國家,平均每400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醫生,而且在馬來西亞,看病只收1馬幣的掛號費。
4、馬來西亞沒有一年四季,只有夏天,因為靠近赤道的原因,馬來西亞是一個完完全全只有夏天的國家,所以去馬來西亞之前,不要帶厚衣服或者外套。
5、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剛好避過了地震帶,而菲律賓和印尼又正好幫馬來西亞擋住了海嘯和台風,所以馬來西亞幾乎沒有天災。
6、據說馬來西亞人不喜歡穿黃色的衣服,但是對於我個人的見識而言,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只是知道大馬和我們國內一樣,在婚喪嫁娶的時候,要符合場合而已。
7、馬來西亞是打工人的天堂,這里擁有一年58天的假期,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每個信仰種族都有各自的假期節日,因此馬來西亞是全球假期最多的國家之一。
8、其實,馬來西亞原本不叫馬來西亞,而叫做馬來亞聯合邦,簡稱馬來亞。後來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共同參組馬來西亞聯邦,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 「馬來西亞」。
9、在馬來西亞, 頭是被認為最神聖的部位,所以 任何人都不可以觸摸馬來人的頭部,而如果背部被觸摸,會被認為會帶來厄運。
10、馬來西亞擁有100多個榴槤品種,而且蝙蝠也非常多。因此,只有在晚上盛開的榴槤花,也只有晚上才出來活動的蝙蝠,簡直就是絕配。據統計,經由蝙蝠授粉的榴槤花,不但可以結出高品質的榴槤,而且產量也會大幅度提高。
11、馬來西亞遍地都是24小時的嘛嘛檔,不管是中國菜、印度餐、南亞菜還是西式菜餚,這里應有盡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唐人街夜市、小印度夜市和金三角的阿羅街夜市等。
12、馬來西亞的 subang 是世界上閃電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年大概有240天不是在發生閃電,就是在發生閃電的路上。
13、馬來西亞人喜歡在家光腳不穿鞋,其實這樣的習慣不只是在馬來西亞而已,還有很多國家也是這樣,比如 韓國、泰國、越南、新加坡等。
14、自1957年獨立後,有九個州都是由當地的世襲蘇丹家族統治。於是,這九位蘇丹便共同組成了「統治者會議」,都有機會出任馬來西亞的最高元首。
15、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原本東馬比西馬的時間要快30分鍾,後來1982年聯邦政府將西馬的時間也調快了30分鍾,統一了全馬的時間。
16、不是所有馬來西亞人都是馬來人,其實馬來西亞有四大種族,其中20%是華人,50%是馬來人,10%是印度人,20%是原住民。
17、馬來西亞有兩個國慶日,分別是8月31日和9月16日,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據我所知馬來西亞就只有一個國慶日,那就是8月31日,也就是獨立日。至於9月16日是馬來西亞日,是為了紀念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的成立,但它並不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
18、以前,西馬和東馬之間的交通很麻煩,需要國內護照,並且不能停留超過3個月。而這條政策在2006年後被政府正式撤除了,西馬人民只需持個人身份證便允許進入東馬。
19、據說馬來西亞的高速公路可以繞地球一圈半,如果將馬來西亞的所有公路全部加起來的話,有65877千米,比地球周長40075千米還多出了20000多千米。
20、馬來西亞的大多數建築,電梯內都沒有帶4的按鈕,很多公寓和寫字樓的電梯內,沒有4樓和14樓,而用3A或者13A代替。
21、馬來西亞擁有世界最大的交通圈,就在布城。直徑達3.7公里,約有15個出入口,可能很多小夥伴看到這會很驚訝,但確實如此。
22、拉茶是馬來西亞的獨創飲品,源自於馬來西亞的印度人,也是印度奶茶的一種。在沖泡時,使用兩個杯子遠距離拉來拉去,故又名為拉茶,是大馬人去麻麻檔經常點的飲品之一。
23、馬來西亞柔佛州的丹絨比艾,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那裡有一塊碑石,標注著這里是亞洲大陸的最南端,凡是到訪的遊客都能向公園管理局申請一張證書作為紀念。
24、馬來西亞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但是吉蘭丹州卻有一尊長 41.2 公尺、高 10.7 公尺的卧佛,它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卧佛,同時也是世界排名第二大的卧佛!
25、成立於1971年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遍布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法國等國家,它不僅是亞洲有名的五星級連鎖酒店,同時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豪華連鎖酒店,最重要的是,它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旗下的產業!
⑷ 為什麼馬來西亞被分為兩部分
1846年在英國政府軍支援下,布魯克打敗汶萊,把領土逐步擴張到今天整個砂拉越,同時英國政府取得了砂拉越「主權」,布魯克王朝撤銷自己的國號。接著英國繼續侵略汶萊,獲得了沙巴統治權,並把汶萊領土逐步蠶食為互不相連的兩部分。
二戰後,英國恢復對馬來亞、沙巴、砂拉越的殖民統治,組成馬來亞聯盟,但當地人要求獨立。
1948年英國又拋出馬來亞聯合邦,但是英國殖民當局仍然大權在握。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與脫離英國統治的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建立馬來西亞。
2年後新加坡被迫退出聯邦宣布獨立,這樣就形成了馬來西亞領土今天的樣子。
(4)以前的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
沙砂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
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⑸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馬來西亞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也許提及馬來西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還是那一次馬航MH370的失蹤事件,好像七年前的那一幕,依然恍若面前。要記住,在這以前,新馬泰就是我們中國人出國旅行的最佳選擇的地方,尤其是馬來西亞,畢竟在1965年以前,新加坡是屬於大馬的。
7-11控投頂尖法官嘉利布朗說,公司旗下7-11在馬拉松有超出2100間便利店,現階段馬拉松有超出2000間分店已經在5月12日廣泛使用支付寶付款系統軟體。
但根據最新動態,馬來西亞版手機微信「令吉錢包」將會在6月份開賽!到時候馬來西亞的消費者將能把她們當地銀行帳戶與微信付款關聯,以馬幣對商品或服務開展支付。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起的多樣化經濟發展我國,20世際90時代經濟發展飛速發展,變成亞洲「四小龍」之一。馬來西亞中國公民被稱作「世界上最有的天賦教育學家」,在這兒,任何人都可以應用最少三種或者更多語種,包括英語、馬來語、漢語或印度語。除此之外,馬來西亞人也應用3-6種少數民族語言。大家都知道,馬來西亞是一個旅遊業發展十分發達我國,這是很多人出國旅行的最佳選擇。
⑹ 相隔南海,馬來西亞為何會被分為東西兩個部分
據歷史記載,馬來西亞曾經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但是因為大航海時代的殖民時期的到來,使得馬來西亞不得不分為兩個國家,一個東馬來西亞,一個西馬來西亞。而這兩個國家正好被南海所劃分。成了真正的隔海相望的國家。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他們兩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大不相同。
其三,荷蘭在戰爭期間曾大肆屠殺英國士兵。這原因也導致了馬來西亞被劃分為東西兩個國家。因為在戰爭期間是以屠殺英國百姓,荷蘭跟英國就開始結仇了,他們兩家互不來往,互不幹擾。平時也不會進行交流,於是馬來西亞東西部分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國家。
綜上所述,這就是馬來西亞為什麼會被分為東西部的原因,雖然遙隔南海,但是他們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風俗不同,人情也不同,雖然通叫馬來西亞,但是他們卻是不同的兩個國家。
⑺ 馬來西亞曾經是中國的嗎
沒有的事,下面是馬來西亞的簡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⑻ 馬來西亞以前靠礦產資源發展,為何如今卻主打旅遊
因為隨著馬來西亞生產結構的轉變,主打旅遊業比依靠礦產資源更能讓馬來西亞獲得長遠的發展。馬來西亞不僅農產品豐富,而且礦產資源儲存量也是非常的大的,而且開采起來的難度也不大,依靠發達的海上交通運輸業讓以前的馬來西亞利用出口礦產資源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隨著馬來西亞國內情況的變化,如今馬來西亞主打旅遊業的發展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馬來西亞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比較適合發展旅遊業,而且旅遊業比礦產資源還能促進馬來西亞的發展。由於馬來西亞的島嶼很多而且景色優美,所以馬來西亞發展旅遊產業有著天然的優勢,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最重要的是旅遊業能帶動馬來西亞很多行業的發展,在促進就業、發展社會經濟方面有著很積極的作用。
⑼ 給我一點關於馬來西亞的歷史資料謝謝
馬 來 西 亞 由 馬 來 半 島 的 西 馬 及 位 於 北 婆 羅 州 的 東 馬 所 組 成 。 在 英 國 統 治 的 時 期 ,西 馬 都 被 稱 為 馬 來 亞 。
馬 來 西 亞 是 東 南 亞 這 個 地 區 其 中 一 個 最 早 有 人 類 居 住 的 地 方 。 大 約 50,000 年 前 , 東 馬 沙 撈 越 州 的 古 老 尼 亞 (Niah Cave〕 洞 里 , 已 經 開 始 有 人 類 居 住 了 。
在 西 馬 , 即 馬 來 半 島 , 內 陸 山 區 的 原 住 民 比 馬 來 人 更 早 就 在 這 里 居 住 了 。
位 於 柬 埔 寨 的 Funan 王 朝 , 於 公 元 初 期 曾 經 延 伸 其 影 響 力 到 馬 來 半 島 。 到 了 第 七世 紀 , 蘇 門 答 臘 的 室 里 弗 遜 (Sri Vijaya〕 王 朝 則 在 南 中 國 海 的 區 域 崛 起 成 為最 大 的 王 朝 。 第 十 三 世 紀 後 半 期 , 滿 者 伯 夷 (Majapahit〕 王 朝 取 代 室 里 弗 遜 ,馬 來 半 島 也 跟 著 落 入 滿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掌 控 中 。
室 里 弗 遜 王 朝 的 王 子 拜 里 米 蘇 拉 , 於 大 約 1403 年 逃 出 滿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勢 力 范 圍後 , 落 腳 在 馬 來 半 島 的 馬 六 甲 , 並 在 這 里 建 立 了 歷 史 上 聞 名 的 馬 六 甲 王 朝 。 也 是在 這 個 時 候 , 大 約 於 十 五 世 紀 初 , 回 教 被 引 進 馬 六 甲 王 朝 。
馬 六 甲 王 朝 在 全 盛 時 期 , 是 個 聞 名 於 世 的 港 口 及 經 貿 中 心 。 由 於 其 位 置 處 於 航海 及 經 貿 的 中 心 , 又 有 良 好 的 深 水 港 口 , 東 去 資 源 豐 饒 的 東 方 文 明 古 國 ,西 接 印 度 、 阿 拉 伯 世 界 及 歐 洲 西 方 列 強 , 使 到 馬 六 甲 不 僅 成 為 繁 榮 一 時 的 商 業中 心, 它 也 同 時 成 為 東 西 方 多 種 文 化 互 相 碰 面 及 交 流 的 地 方 。 中 國 明 朝 的 鄭 和就 曾 在 七 度 下 南 洋 的 時 候 , 到 過 馬 六 甲 。 為 了 促 進 兩 國 之 邦 交 , 明 朝 的 公 主 漢麗 寶 更 是 被 遠 嫁 到 馬 六 甲 來 。
西 方 列 強 於 十 六 世 紀 相 繼 而 來 , 葡 萄 牙 人 於 1511 年 消 滅 了 馬 六 甲 王 朝 , 開 始 了馬 來 半 島 的 殖 民 史 。 葡 萄 牙 統 治 馬 六 甲 到 1641 年 , 被 荷 蘭 人 所 擊 敗 , 馬 六 甲 又由 荷 蘭 人 所 統 治 。 英 國 人 於 十 八 世 紀 開 始 展 延 它 對 馬 來 半 島 的 控 制 。 1786 年 ,萊 特 首 登 檳 城 , 1819 年 萊 佛 斯 占 領 新 加 坡 , 1819 年 英 國 人 和 荷 蘭 人 交 換 殖 民 地 , 使 英 國 人 也 獲 得 了 馬 六 甲 , 並 於 較 後 成 立 了 馬 六 甲 海 峽 殖 民 地 。
英 國 人 和 馬 來 蘇 丹 於 1895 年 簽 署 的 邦 咯 島 協 約 , 使 英 國 人 的 勢 力 進 一 步 從 馬 六 甲 海 峽 殖 民 地 延 伸 到 內 陸 的 馬 來 州 屬 。 通 過 律 政 司 (Resident System〕 的 制度 , 英 國 人 逐 漸 全 面 的 控 制 了 整 個 馬 來 半 島 及 新 加 坡 。
在 英 國 人 殖 民 的 時 期 , 英 國 人 為 了 大 量 開 發 錫 礦 及 樹 膠 園 , 從 中 國 及 印 度 大 量的 引 進 勞 工 , 使 到 馬 來 西 亞 的 多 元 種 族 的 社 會 特 征 開 始 形 成 。
1942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 日 本 軍 入 侵 馬 來 亞 , 把 英 殖 民 政 府 擊 潰 並 統 治 了 馬 來 亞 三 年 零 八 個 月 。 日 本 投 降 後 , 英 軍 回 歸 馬 來 亞 繼 續 其 殖 民 。 1948 年 , 英 殖 民 政 府 宣 布 全 國 進 入 緊 急 狀 況 以 對 付 馬 來 亞 共 產 黨 。
1940 年 代 末 期 及 1950 年 代 所 掀 起 的 爭 取 獨 立 運 動 , 終 於 使 英 殖 民 政 府 讓 馬 來 亞 於 1955 年 進 行 了 第 一 次 的 全 國 選 舉 , 由 代 表 馬 來 人 的 巫 統 、 代 表 華 人 的 馬 華 公 會 及 代 表 印 度 人 的 印 度 國 大 黨 所 組 成 的 聯 盟 ( 現 在 稱 為 國 陣 〕 , 橫 掃 了 52 議 席 中 的 51 席 。
1957 年 8 月 31 日 , 聯 盟 主 席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宣 布 馬 來 亞 獨 立 。 馬 來 文 成 為 國 語, 回 教 成 為 國 教 。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出 任 第 一 屆 的 首 相 , 並 被 稱 為 國 父 。
在 北 婆 羅 洲 方 面 , 沙 巴 從 1882 年 就 被 英 北 婆 羅 公 司 統 治 , 直 到 日 本 軍 隊 在 第 二次 世 界 大 戰 攻 入 占 領 為 止 。 砂 勞 越 則 是 英 人 查 爾 斯 布 洛 克 和 汶 萊 蘇 丹 協 議 下 所建 立 起 來 的 白 人 拉 惹 布 洛 克 的 天 下 。 從 1840 年 直 到 1942 年 , 它 都 由 布 洛 克 家 族所 控 制 。 在 世 界 大 戰 過 後 , 沙 巴 及 砂 勞 越 正 式 成 為 英 國 殖 民 地 。
1963 年 , 馬 來 亞 聯 同 新 加 坡 、 沙 巴 及 砂 勞 越 組 成 了 馬 來 西 亞 聯 邦 。 但 1965 年 ,由 於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及 李 光 耀 的 政 治 分 裂 , 新 加 坡 宣 布 退 出 馬 來 西 亞 。
1969 年 的 全 國 大 選 成 績 , 顯 示 人 民 對 聯 盟 的 支 持 急 劇 下 降 , 反 對 黨 所 獲 得 的 席位 劇 增 。 雖 然 聯 盟 仍 然 控 制 聯 邦 政 府 , 但 失 去 了 吉 蘭 丹 州 政 權 , 並 在 多 個 州 議會 里 面 對 強 大 的 反 對 黨 勢 力 。 1969 年 5 月 13 日 , 反 對 黨 的 勝 利 游 行 在 不 同 種 族的 相 互 嘲 諷 及 挑 釁 的 過 程 中 , 演 變 成 種 族 沖 突 及 流 血 事 件 , 造 成 百 多 人 喪 失 生命 , 無 數 財 產 被 摧 毀 。 此 歷 史 事 件 被 成 為 513 事 件。
1970 年 , 馬 來 西 亞 宣 布 實 施 為 期 廿 年 的 新 經 濟 政 策 , 其 目 的 是 要 消 除 貧 窮 , 重組 社 會 , 以 拉 近 貧 富 的 鴻 溝 。 但 這 項 政 策 所 實 行 的 固 打 制 , 也 使 到 非 馬 來 人 社會 非 常 不 滿 。
1972 年 , 第 二 任 首 相 敦 拉 薩 改 變 了 外 交 政 策 , 開 始 和 共 產 國 家 接 觸 , 並 致 力 使東 南 亞 成 為 和 平 、 自 由 及 中 立 的 區 域 。 1974 年 , 敦 拉 薩 訪 問 中 國 , 兩 國 的 邦 交自 此 一 直 密 切 發 展 至 今 。
1970 年 代 , 馬來 西亞開始其工業化計劃 。 新 經 濟 政 策 廿 年 的 成 果 , 已 經 使 到 馬來 人 的 經 濟 地 位 大 大 提 升 。 1991 年 , 第 四 任 首 相 馬 哈 迪 醫 生 宣 布 推 行 為 期 三十年 的 2020 宏 願 計劃 , 致 力 使 馬 來 西 亞 在 2020 年 成 為 先 進 國 。
直到目前為止 ,馬 來西 亞仍 然以 每 年 超 過 8% 的 成 長 率 發 展 , 成 為 其 中 一 個 世 界上 成 長 得 最 快 的 國 家 。
目前馬來西 亞共有 十三個州,兩個聯邦直轄區。 其首都為吉隆 坡,是其中一 聯邦直轄區
⑽ 走進「吉隆坡」帶你看看真實的馬來西亞首都現狀,和想像中不一樣
每年的3月、8月和12月都是馬來西亞的「購物嘉年華」,會有許多遊客專程趕到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來 旅遊 和購物,居住在吉隆坡當地的華裔人口佔比超過36%,馬來語、英語和華語也是當地主要的交流語言,而且當地大多數居民也基本會說兩種語言,甚至三種語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243平方公里,人口179.52萬,在這里,因東西方文明的融合,也造就了這座多元化的繁華大都市。
在很多國家,我們去到當地的唐人街,會發現那裡的商品和國內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都是華人在那邊聚集,然後開設的店鋪和售賣的商品,基本上都是關於「中國符號」的商品,好像回到國內逛街一樣。
吉隆坡也分為新城和老城,新城多是些現代化的建築,如高樓大廈和寬闊的馬路,而和老城相比就缺少了一點人情味。
大多數遊客到吉隆坡旅玩,都會選擇去老城逛逛,老城面積蠻大的,雖然發展落後和道路狹窄,但道路兩旁那些幾十年前留下的老房子和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都很值得參觀和欣賞,在老城,馬來西亞的傳統 美食 和衣著也隨處可見。
從中央商場到清真寺一帶是吉隆坡的老城區,這里的建築匯集了馬來、西洋、日本和印度等不同的風格,既有古老的清真寺和早期的兩層樓房,也有高大氣派的現代化辦公大樓。這里是欣賞吉隆坡以至整個馬來西亞風光的第一步。
吉隆坡地區的月平均薪資為9000令吉,摺合人民幣13550元,很多人月平均工資都在6000令吉到8000令吉之間。
吉隆坡的房價並不算便宜,住宅的平均單價摺合人民幣在2萬元到4萬元之間,主要看位置和配套。老城的房價要比新城低很多,人口也較為集中。 在吉隆坡的房子大都是精裝修,配備家電廚衛,買房還贈車位。
很多去過吉隆坡的人對於這座城市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吉隆坡的發展僅為表面,實際上還不如國內的一些二線城市,走在吉隆坡的街頭,雖然是發達的首都城市,但在老城區的街頭到處呈現著「臟亂差」的氛圍。
馬來西亞的勞動力大多是以僱傭外國勞工為主,比如:印尼、孟加拉、尼泊爾、印度等。在吉隆坡經常能夠看到這些異國他鄉的打工者,他們攜家帶口的生活在老城區,住著簡陋的出租房,說著不太流利的英語和馬來語。
吉隆坡的主要經濟支柱是服務業,從事服務業的很多人看著很像 馬來人,但其實都是印尼的,小商小販看似華裔,但實際卻是緬甸或者越南的,吉隆坡有條著名的唐人街叫 茨廠街 ,但走走就會發現,這里其實叫「外勞街」更合適,因為里里外外,華裔就三四個,剩下全是外勞在做生意,在忙前忙後。
大紅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也叫扶桑和朱槿, 於12世紀前經貿易傳入 馬來半島 的,馬來西亞的 令吉 ,無論是紙鈔或硬幣上都印有大紅花的 圖案 。而大紅花也是 馬來西亞當地 華人對馬來西亞 國花 ,即其中一種紅色朱槿的稱呼。
吉隆坡有許多高樓大廈,被譽為「東南亞第一高塔」的吉隆坡塔,塔身凈高421米,1996年4月完成,位於 市區 咖啡山, 其抗風式結構足以抵擋時速90英里的風力, 整體令人嘆為觀止, 堪稱吉隆坡的象徵。
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52米,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它被譽為馬來西亞第一高樓, 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米,故又名「雙峰大廈」,下面還有一個4500輛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生活在吉隆坡的居民以前大多選擇乘坐公交出行, 近幾年雖然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但線路的規模非常有限,一般出行都是自己駕車,或者乘坐計程車。
居住在吉隆坡的人大多會選擇自己購買私家車,這里的油價和養車成本都比較低,雖然在上下班期間路面經常會發生擁堵,但當地人開車發生佔道和隨意鳴笛的情況很少。
吉隆坡是個「不夜城」,你半夜十二點去大排檔、食攤和甜品店,可能都找不到位子坐,這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路邊一頓豐富的大排檔大概就能抵消你思鄉的憂愁。小夥伴們可以腦補一下國內的夏天遍布的街邊燒烤攤和大排檔,大概就能想像到吉隆坡的夜晚。
吉隆坡是多點發展的城市,不一定要住在市中心才方便,基本上每個區域都有購物商場和眾多餐館,以及學校和醫院等生活設施。
平時有個感冒發燒這種小病,當地人一般都去公立醫院看,整個過程只要支付掛號費就可以了,一般是2塊錢(人民幣),當然這項福利是針對大馬人的,不過如果外國人擁有了第二家園身份也可以享受同樣的待遇。
由於處在赤道附近,吉隆坡幾乎是常年天氣溫和,所以在這里幾乎是不用准備厚衣服,如名牌運動T恤,如果在國內的話大概需要400多元人民幣,但是在吉隆坡只需要100元人民幣左右就能買到。
吉隆坡的飲食價格水平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在吉隆坡平價餐廳吃飯人均只要16元左右,中等餐廳大概需要42.9元,普通人民均可以消費得起。
在吉隆坡市區有四條免費的巴士,分別是紅線、紫線、藍線和綠線,這四條路線能夠到達的 旅遊 景區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乘坐這些免費的巴士,而且乘坐這四條免費巴士 旅遊 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幾乎所有的 旅遊 景點都可以到達。
有很多網友都說,吉隆坡的華人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並不是特別的熱情,甚至不如馬來西亞的當地人熱情,其實馬來西亞的華人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