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

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

發布時間: 2023-03-13 07:08:13

『壹』 印度的絕大多數人是信仰什麼教的

信奉印度教。

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大於擁有3億信徒的佛教。

(1)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擴展閱讀

印度教形成於2世紀左右,奧義書集大成,六派哲學體系漸成,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而在2世紀之前又被稱為是婆羅門教並且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

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

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奴、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奴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

『貳』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馬來西亞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是一個多宗教並存的國家。馬來西亞的國教是伊斯蘭教,其它宗教還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原始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道教有「三清」-- 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道教天師道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拉薩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0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會

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4個月,他把一塊土地贈送給倫敦宣教會。5個月後,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在最初的數十年裡,一些不同的團體,對新加坡的基督教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它們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馬六甲的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以及印度與中國的基督徒移民。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也隨著成立。

『叄』 馬來人的宗教信仰

馬來人的宗教信仰是伊斯蘭遜尼派沙斐儀(Shafii)教派的教義,遵守穆斯林宗教節日。某些印度教禮儀依然存在,如婚禮的第二部分和國家各種慶典活動之中,猶有其遺風。農村地區的馬來人也保持了土地、叢林有靈的古舊信仰,部分可溯源於印度教;他們常靠巫醫或薩滿教徒治病。
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漢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

『肆』 馬來西亞信仰的宗教是什麼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

根據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約61.3%的人口信回教[128];19.8%人口為佛教徒;9.1%基督教徒;6.3%人為印度教徒;1.3%人為儒家、道教和其它傳統的華人民間宗信仰追隨者。其它則是包括幾種信仰,包括泛靈論、民間宗教和錫克教;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大民族,即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和一部分原住民。在西馬的幾乎所有的馬來人都信仰伊斯蘭教也有少部分原住民是基督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在東馬也有少部分馬來人信奉基督天主教的,和當地的原住民有一大部分是基督天主教。印度人有極少部分信清真教,大部分信印度教。

(4)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國教是馬來西亞的政治價值所在。馬來西亞的國教就是馬來西亞信仰。在通常情況下,有馬來西亞就有馬來西亞宗教。所謂馬來西亞宗教,是以特定的政治理念或政治信仰為核心,以特定的政治典禮為表現形式,

全體國民為教團成員,以馬來西亞行政組織為宗教組織,以馬來西亞道德為宗教道德,以特定的歷史文獻為經典的文化形態。歷史發展的宏觀過程看,馬來西亞宗教非但無害,反而有益而且必要。沒有政治信仰,政治倫理和政治秩序將失去終極價值的支持,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伍』 馬來西亞人信仰什麼宗教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

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馬來西亞人口3268萬,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

(5)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擴展閱讀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

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陸』 馬來西亞信仰的宗教是什麼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

根據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數據,約61.3%的人口信回教[128];19.8%人口為佛教徒;9.1%基督教徒;6.3%人為印度教徒;1.3%人為儒家、道教和其它傳統的華人民間宗信仰追隨者。其它則是包括幾種信仰,包括泛靈論、民間宗教和錫克教;而1.1%的人沒有任何宗教或沒有提供任何訊息。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大民族,即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和一部分原住民。在西馬的幾乎所有的馬來人都信仰伊斯蘭教也有少部分原住民是基督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在東馬也有少部分馬來人信奉基督天主教的,和當地的原住民有一大部分是基督天主教。印度人有極少部分信清真教,大部分信印度教。

(6)馬來西亞印度教信什麼神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國教是馬來西亞的政治價值所在。馬來西亞的國教就是馬來西亞信仰。在通常情況下,有馬來西亞就有馬來西亞宗教。所謂馬來西亞宗教,是以特定的政治理念或政治信仰為核心,以特定的政治典禮為表現形式,

全體國民為教團成員,以馬來西亞行政組織為宗教組織,以馬來西亞道德為宗教道德,以特定的歷史文獻為經典的文化形態。歷史發展的宏觀過程看,馬來西亞宗教非但無害,反而有益而且必要。沒有政治信仰,政治倫理和政治秩序將失去終極價值的支持,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