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行政單位是什麼

馬來西亞行政單位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16 20:48:56

『壹』 馬六甲州(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詳細資料大全

馬六甲(英文Malaa,馬來文Melaka)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首府馬曾是馬六甲王國所在地,鄭和下西洋6次在此停靠,如今為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布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正在修建馬六甲皇京港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馬六甲
  • 外文名稱 :英文Malaa;馬來文Melaka
  • 別名 :麻六甲
  • 行政區類別 :州(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 所屬地區 :馬來西亞
  • *** 駐地 :馬六甲市
  •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半島南部
  • 氣候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
  • 機場 :馬六甲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 :M
建制沿革,概述,馬六甲王朝,被殖民時期,地理位置,人口民族,政治,經濟,交通,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概述

馬六甲在漢代至唐代稱為哥羅富沙。唐永徽( 650年-655年)中,曾獻五色鸚鵡。明永樂三年(1406年,酋長西利八兒速喇遣使上表,願為屬郡。永樂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監鄭和封西利八兒速喇(即拜里米蘇拉)為滿喇加王,從此不隸屬暹羅。永樂九年(1412年),拜里米蘇拉繼王位,率領妻子和隨從540人來朝,進貢麒麟,明成祖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賜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蘇拉王辭行,明成祖賜宴於奉天門,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並賜黃金一百兩、白金五百兩、鈔四十萬貫。此後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貢。 《榜葛剌進貢麒麟圖》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曾以馬六甲為大本營,建立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鄭和船隊開往占城、爪哇等國都先在馬六甲停泊;由暹羅、忽魯莫斯等國回程時,也在馬六甲聚集,打點錢糧,入庫保存,等候信風駛返中國。 馬六甲保存了諸多鄭和遺跡,三寶山為鄭和船隊在馬六甲扎營的地點。在山腳仍有一間三寶廟及一口相傳為鄭和下令挖掘的三寶井。三寶廟左邊有座抗日紀念碑,上面留有蔣中正題的碑文「忠貞足式」四字。近代的有著名的華人岡州會館館址。

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的建立者是拜里迷蘇拉,一位在1396年為了對付敵人麻偌巴歇帝國而離開蘇門答臘的三佛齊(巨港)王子。按照流行的傳說,拜里迷蘇拉打獵時在一棵樹下休息,他的一條狗將一隻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絕境。為了自衛,鼠鹿反身背水一戰將獵狗踢入河裡。拜里迷蘇拉對鼠鹿的勇氣印象深刻,決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個帝國。他就問他的隨從說「這顆樹叫什麼名字?」隨從說道:「陛下,這棵樹叫馬六甲樹(Pokok Melaka)」 ,從此拜里米蘇拉決定以在下面休息的這棵樹的名字將這里命名為"馬六甲"。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第二國產車舊車標也有隻鼠鹿。 拜里迷蘇拉在1414年皈依回教,並改名"Iskandar 沙蘇丹"(但按照明史書的記載,拜里米蘇拉在1414年去世,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開始從漁村成長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的商人,作為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拜里迷蘇拉統治時期,中國帝國和商人的船隊,中國人的居留地在中國山鄰近地區--馬六甲風水(占卜)最好的地方。蘇丹沙死於1424年,由其子Sri Maharaja繼位。不幸,馬六甲的繁榮引來了暹羅的入侵。1446年到1456年,首領Tun Perak試圖抵擋。馬六甲這時發展和中國的關系,是抵擋暹羅攻擊的一項戰略決策。 由於它的戰略位置,馬六甲成為鄭和壯觀的遠航船隊一個重要的前哨基地。為了加強聯系,漢麗寶公主帶500名隨從到達馬六甲,嫁給蘇丹曼蘇爾沙(統治從1456年到1477年)。她的隨從嫁給當地人,主要住在Bukit China(中國山)。 活躍的貿易導致Peranakan人的擴張,擴散到該地區其他重要居留地。

被殖民時期

1511年8月24日,馬六甲被葡萄牙在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擊敗後征服(馬六甲圍城戰),並成為葡萄牙人在東印度群島擴張的戰略基地。馬六甲最後一位蘇丹Mahmud沙往內地避難,在陸地和海洋打打停停的襲擊葡萄牙人,讓葡萄牙人吃盡了苦頭。最後在1526年,一支由Pedro Mascarenhaas率領的強大的葡萄牙艦隊,摧毀了蘇丹的基地,蘇丹和全家渡過馬六甲海峽到蘇門答臘的Kampar,兩年以後死在那裡。 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於1545年、1546年和1549年在馬六甲停留了幾個月。1641年,荷蘭人擊敗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得到柔佛蘇丹的幫助。 1511-1641 葡萄牙人佔領 1641-1824 荷蘭人佔領 1824-1957 英國人佔領 加入馬來西亞 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13州屬之一。

地理位置

馬六甲位於馬來半島西南面,與蘇門答臘遙望相對,北部與森美蘭州交接,東部則與柔佛州相連。 馬六甲唐人街

人口民族

馬來人:50%; 華裔:40%; 印度裔:為數相當大的少數民族,包括稱為遮地(Chitty)的族群; 其他:娘惹族(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為土生華人),少許葡萄牙後裔和當地人民通婚的後代族群。這些歐亞混血兒仍然使用稱為Kristang的古葡萄牙語。 主要城市為馬六甲市、亞羅牙也縣市(Alor Gajah),馬日丹那(Masjid Tanah),野新(Jasin),萬里望(Merlimau),普羅斯邦(Pulau Sebang)及愛極樂(Ayer Keroh)。 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馬來人、華人(華人中基本為福建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等,多通曉數種語言。

政治

盡管第一位馬來 蘇丹來到馬六甲,但是該州已經沒有蘇丹。州的元首是州長。 馬六甲由州議會和執行委員會(EXCO)管理。州議會是州的最高機關。執行委員會由議員組成,任期五年,並對州議會負責。州議會由州長(Yang Di-Pertuan Negeri)領導。 首席部長是州 *** 的行政支柱,管理全州一切的行政。出於管理需要,馬六甲州分為三個司法區:馬六甲、亞羅牙也和野新。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經濟

旅遊業及製造業為馬六甲州兩大經濟支柱。馬六甲的口號為「觀光馬六甲就如觀光馬來西亞」。她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及許多歷史古跡。除了旅遊業,馬六甲也是一個製造業中心。

交通

淡邊或稱淡冰(Tampin),離開馬六甲市區以北約30公里,是最靠近馬六甲的火車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淡邊與馬六甲有鐵道相連,可是已被日本人的軍隊在戰時破壞以建造惡名昭彰的死亡鐵路。雖然這條鐵路的遺址仍然可見,可是自從戰後還沒被重修。 馬六甲的公共巴士車站有定時班車開到吉隆坡(Kuala Lumpur)、新山(Johor Bahru)及馬來半島其他地點。她也有一個位於峇株安南Batu Berendam 的機場,多數為區域內的包機服務。 馬六甲 愛極樂(Ayer Keroh)是馬六甲銜接南北大道的主要出口,馬六甲境內其它兩個大道出口是亞羅牙也(Alor Gajah)及野新(Jasin)。

文化

馬六甲以飲食聞名,華、巫菜色交融的僑生美食更是辣的讓人垂涎欲滴。 甚至許多自從葡萄牙佔領以來的古代傳統儀式還在進行,例如Intru(標志天主教四旬期齋戒開始的水節)、branyu(傳統舞蹈)和聖cruz(一年一度街頭慶祝的節日)。 馬六甲娘惹的房子馬六甲的私立醫療服務於甚至遠自印尼和新加坡的病人。Mahkota醫療中心、Pantai Ayer Keroh醫院、馬六甲醫院和南方醫院是四家主要的私立醫院提供的服務達到先進國家水平。州 *** 是南方醫院的主要股東。 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國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瑞獅門扣,鑲龍嵌鳳,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馬六甲風光 市內匯集有多國風格的文化遺產。華人領袖鄭芳楊於1567年建造的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早的廟宇,供奉有觀音菩薩、關帝、王母娘娘,是華人宗教活動的中心。中國之上是一座大山岡,是馬來西亞保留中國史跡最完整、最豐富的地方。此外還有紀念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三保山 、三保井、三保亭等。葡萄牙式古跡有聖地亞哥古城門和聖保羅教堂等。荷蘭式建築有史達特斯教堂(現為市政廳 ),以及由荷蘭民宅改建的馬六甲博物館,館內陳列有國王(蘇丹)曼蘇爾·沙建國構想圖、鄭和與公主漢麗寶朝見國王的圖文、古代兵器、農村用具等。郊外的東奎那教堂為蘇門答臘型式建築,內有柔佛蘇丹的陵墓。

風景名勝

馬六甲 地圖 1.馬六甲行政中心:位於聖保羅丘陵廣場。行政官邸系荷蘭式建築,建於1660年。在行政官邸的左邊,有一道高牆,上面裝飾有古戰船。行政中心附近有馬六甲志願團紀念碑,紀念在二次大戰中陣亡的將士;另外還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大理石紀念碑、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匾額等。 2.聖保羅教堂:位於市中心聖保羅山上,1521年建成,是葡萄牙人在馬六甲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3.馬六甲博物館:位於市區東部、馬六甲河畔,建於1641-1660年間,是東南亞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之一。原為荷蘭總督的居所,因為其牆、木門均為紅色,當地人稱它為「紅屋「。館內收藏有馬來西亞、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歷史文物。紅屋附近有建於1912年的馬六甲俱樂部,屬哥德式建築,之後是獨立陳列紀念館。 4.青雲亭:位於市區Jalan Tokong,是馬來西亞是古老的中國寺廟。建於1946年,為紀念中國明朝使節而建,供奉天後娘娘及觀世音菩薩,又稱"觀音亭"。整座寺廟全部楠木結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5.三寶山:又叫中國山,位於Jalan Temenggung街尾,是明代三寶太監鄭和的軍隊駐扎地,也是明朝公文下嫁馬六甲時的居所。山上的寶山廟供奉著鄭和的戒裝塑像。廟右側的三寶井,是馬六甲最古老的水井,相傳是1409年鄭和率軍到此為尋找飲用水而挖掘的。 葡萄牙城山: 葡萄牙城山(Porta de Sangtiago)在馬六甲市西南,靠近馬六甲河口,是馬六甲蘇丹拜里米蘇拉將中國明成祖贈送的金龍文箋勒石樹碑之處。明成祖曾封此山為"鎮國山"。此山後又稱"聖保羅山"。山上有一個古堡,又稱"聖地亞哥碉堡",是當時的葡萄牙殖民者為防範被擊敗的馬六甲王國軍隊的反攻而修築的。能看到的是一片殘牆斷垣,只有古堡城門樓依然屹立在門頂。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樓,壁上雕刻著當年葡萄牙軍隊的許多圖案。城堡內幾塊石碑保存完好,給人類留下了若干歷史史實。在馬大甲郊區的海邊,葡萄牙建築風格的村落仍保存完好,住在那裡的是葡萄牙人的後裔。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仍說著16世紀的葡萄牙語。 葡萄牙城山 在聖保羅山的山頂上有一座聖保羅教堂,是葡萄牙總督阿伯於1511年建立的,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幾經戰亂被毀,但教堂前全身潔白的聖芳濟百雕像,雖歷盡滄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見。 法摩沙城堡: 葡萄牙人1511年建造,荷蘭入侵期間結構被破壞。由於1808年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摧毀它的計畫。 聖約翰城堡: 荷蘭人18世紀末重建,城堡的火炮指向大陸,因為當時對馬六甲的威脅主要來自內陸而不是海上。 聖伯多祿堂: 1710年荷蘭管理時期建造,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立面和裝飾是東西方建築風格的混合。大鍾是1608年來自果阿。 基督堂: 1753年建造,反映荷蘭建築風格。該建築收藏手工製作的教堂長凳,無縫天窗,一個聖經的銅復製品,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 ,一件《最後的晚餐》的復製品。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的石雕方濟各·沙勿略堂:這座哥德式教堂由法國的Paderi Fabre神父建造於1849年,紀念16世紀來到東南亞的天主教傳教士,「東方使徒」方濟各·沙勿略。 紅樓: 1650年建造,荷蘭統治者的官邸,反映荷蘭建築風格,已變成"歷史與人種博物館"。該博物館展覽傳統結婚禮服和馬六甲製品,帶人們回到從前光榮的日子。 雞場街(Jalan Hang Jebat): 以古董聞名。 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馬六甲,州 *** 建造不少博物館收藏豐富的文化遺產。 馬六甲 三保廟: 在馬六甲附近的三寶山腳下有一座寶山亭,原是一間大伯公廟。它是為了紀念1405年至1435年間七次下西洋的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的。鄭和曾七次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掀開了中國與馬來西亞友好交往的歷史。馬六甲人為紀念鄭和,稱該廟為"三保廟"(Cheng Hoon Teng/Temple of Bright clouds)。 當時馬六甲王國首領曾25次到中國訪問。1411年,馬六甲國王拜里米蘇刺偕夫人及540名隨員到中國南京進行友好訪問,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門設宴歡迎,並贈給他許多珍貴的中國特產。他在中國住了一年半之外。臨行時,明朝 *** 特地建造了一艘大船贈予他。1943年馬六甲國王麻利訪問中國,也受到熱情的款待。 三保廟 三保廟四周大樹環繞,林蔽樹蔭,十分清涼寧靜。廟的大門繪有兩個身披戰袍、手執刀斧的將軍的畫將,威嚴英武。門柱兩旁寫著一幅對聯:"五百年前留勝跡,四方界內顯英靈"。廟內中央一尊戎裝佩劍的鄭和像,上掛"鄭和三保公"橫幅,兩旁排列著許多文官司武將的神像,這表達了後人對鄭和的頌揚和懷念。 這座廟建於1673年。整個建築飛檐翹角,紅柱粉牆黛瓦,富含中國民族建築風格。據說,所有建築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磚一瓦,都是從中國運來的。 寺內香火甚盛。廟門口有一對金色的獅子,周身金光耀眼。只有獅子的頭頂部,金色已脫落。原來信徒們認為:走過獅子身旁,撫摸它的頭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三保山: 三保廟後不遠處有一小山,名"三保山"(Bukit China),又稱"中國山"。相傳鄭和當年常到此登山散步,遠眺海天,於是後人就在鄭和駐足之處修建了一座"三保亭"。關於三保山,流傳著一位中國公主和一口神奇的井的故事。相傳在15世紀中葉,馬六甲的統治者是一位年輕聰慧的滿蘇沙時蘇丹。有一天,一艘中國船駛抵馬六甲,船內到處插滿了金針。船長給蘇丹送去一封信,聲明他奉中國天子之命,語告蘇丹:"每一根金針代表我的一個巨民,要是你能數得清有多少根,你就會知道我的權力有多大。"蘇丹接到信後,思索片刻,命人送去回信,並在船上裝了好幾袋穀米。信中寫道:"要是你能數得清這艘船上的穀米,就能准確地猜出我有多少的臣民,也就會知道我有多大的權力。"中國皇帝知道後,十分欣賞蘇丹的聰穎,決定把自己的女兒漢麗寶(Hang Li Po)嫁給他為後。中國公主遠嫁南洋時,隨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而且個個如花似玉。蘇丹大悅,在一塊65公頃的山地上專門為漢麗寶公主和她的侍女們修建了宮殿,並把這座山命名為中國山,聲稱她們居住的地方永遠歸她們所有。如今這座山丘仍然屬於馬六甲的華人社團。蘇丹還為漢麗寶公主在山腳下挖掘了一口井,稱為"漢麗寶井"。這井不僅水質清冽甘美,而且不論天氣有多麼乾旱,永不枯竭。當地居民為保護這口神奇的井,特築起護井圍欄,井水清澈純凈。 三保山 關於這口井的由來,另有一說是鄭和下西洋時開鑿,而且自從三保公喝了這口井的水,井水才變得如此清澈。傳說喝了這口井的水,出門遠游或下海捕魚,遇到風浪會逢凶化吉。如今,它被譽為"許願井",據說只要將一枚銅錢投入井內,以後將會重遊此地。 荷蘭紅屋: 荷蘭紅屋是荷蘭殖民時期所遺留在馬六甲的紅色建築物,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寬闊的石級,她是東南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 荷蘭紅屋 跨過馬六甲河橋,在河的東岸有一個整潔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紅色的針塔和維多利亞時代所建的噴水池。廣場四周都是荷蘭式的紅色建築物。它們是荷蘭人在東方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大約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築物就是正對廣場的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Studthuys)。它在三百多年來一直是 *** 機關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為馬六甲博物館。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有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門前是寬闊的石級。館內保留了馬六甲各個時期的歷史遺物,包括荷蘭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的婚嫁服飾,金、銀、珠寶等手工藝品,以及在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法摩沙城堡: 由於1808年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摧毀它的計畫。荷蘭入侵期間結構被破壞。荷蘭從1641年到1795年統治馬六甲,但對將其發展成貿易中心不感興趣,作為治理中心的重要性被印尼的巴達維亞(雅加達)取代。 馬六甲依照1824年英荷條約割讓給英國以換取蘇門答臘島上的Benkoelen。從1826年到1946年馬六甲先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後來是直轄殖民地。和新加坡和檳城一起組成 海峽殖民地。在直轄殖民地取消後,馬六甲和檳城成為馬來亞聯邦(後來的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貳』 馬來西亞屬於什麼國家

馬 來 西 亞 概 況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萊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榔嶼、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

『叄』 關於馬來西亞的知識

馬來西亞啊,沒有四季,都是夏天,30°C 左右,這個不怎麼變。近來幾乎每天都有雨,偶爾傾盆而降,偶爾灑灑小雨。但是天氣還是悶熱啊,要呆到晚上天氣才涼爽些,今晚有點兒冷,我都穿外套了。呵呵~

這里的國語是馬來語,是馬來人的語言,注意,是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後來為了要讓各大民族團結起來,就改稱馬來西亞語。年輕的一輩固然會講,國語畢竟是必修的,管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長輩們,就算沒念過書,也能說上一兩句不那麼正統的,打招呼八卦八卦沒問題,要談深入的話題就不行了。至於英語能力呢,只能說水準不一吧,但是一般會比中國人好些,因為實踐機會比較多。從小就學,而且數理科用英語教,大學也是英語授課,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學的很出色。

馬來西亞有3大民族,馬來人(至少60%),華人(30%左右),印度人(少過10%)。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他們和馬來人一樣是土族,但是待遇實在差很多。就如我所說,馬來人講馬來語,但是馬來語,好像漢語一樣,分成普通話和方言。華人呢,基本上都會講華語,加上一兩種華人方言,有些華人呢是因為祖先是潮州來的,所以他會說潮州話,有些則是因為地方關系,所以會說某種方言,例如住在首都吉隆坡的都會說粵語,住在檳城州的都會說福建話。很少華人只會說馬來語和英語,但是還是有的。印度人就印度話啊。不少旅行,是念書,工作嗎?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我看我那些中國朋友自在的很,沒什麼約束。

環境呢,還好啦。只是我覺得掠奪匪太多了,這個真的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馬來人全是回教徒,所以這里6成以上是穆斯林,每天的5次祈禱都在各個清真寺用大喇叭播出,而且沒什麼地方你是看不見清真寺的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兒不體諒。這里有種族紛爭的問題,華人老是埋怨政府偏袒馬來人,什麼獎學金,津貼,工作機會,都是馬來人的,怎麼華人繳稅最多,反而都沒份。馬來人就說,你們是二等公民,非土族,讓你們來住都要感恩了,還吵。無奈~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老一輩的,當年從中國來馬來西亞的,都離開了,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年輕的,只能說都沒受過苦啊,都不是太極端,不是太在乎,沒獎學金嘛,爸媽肯給就好了,沒津貼嘛,我錢夠用啊,就是沒想這問題太多,可是爸媽那一倍還是會有些意見的。只是政治家經常圍繞在這些話題上,但是有時候他們說的也未嘗不是道理。

消費嘛,要跟地區了,鄉間小鎮還是可以吃到便宜到笑的東西,城市呢,也不會要命啦,一般吧,不稱得上是高消費的國家,這樣吧,咱們比麵食吧,首都一碗叫價4元馬幣左右,小鎮2元,略有裝潢的餐館8元,再高級點的16元,有些實在難得你會看見20多元的,但是這些都是賣氣氛多過賣食物的。就是這樣。還有,一份報紙1元3毛馬幣,搭一次公車5毛到4元不等。你自己看看兌換率好好想吧。對,馬幣是Ringgit Malaysia,簡稱RM,華語是「令吉」,1令吉馬幣大概,我是說大概噢,2元人民幣吧。

好了,就這樣。

『肆』 馬來西亞是怎樣成立的

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導著馬來西亞,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輸入該國。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國、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王國覆滅後,末位蘇丹兒子建立了柔佛王國。當時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小國家,包括亞齊、汶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6世紀末以後,歐洲商人在馬來西亞發現發現了不同的資源,如錫礦、胡椒和金礦等,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各蘇丹國國勢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殺了柔佛末位馬六甲血統蘇丹,控制了柔佛和雪蘭莪,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並建立了森美蘭。

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霹靂成為蘇丹國中的領導者。暹羅的大城王國將北部的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

18世紀,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西亞,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

1942年至1945年,馬來亞被日本佔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西亞共產黨在英軍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軍,進行抗日游擊戰。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系日益緊張。

1948年6月,霹靂和豐有三名歐洲籍的園丘主管被殺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馬共等多個左冀政黨為非法組織並展開取締,馬共從和平斗爭轉為武裝斗爭,再次走進森林展開游擊戰,全馬進入緊急狀態。

1949年,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後改名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成立,游擊戰一直堅持到1960年代,之後漸漸退守於馬泰邊境的森林之中。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加上中國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糧食支援。失去了中國的援助之後,馬共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

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4)馬來西亞行政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歷史

18世紀,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 但英國採取不幹預政策, 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後, 英國開始改變政策,趁著各馬來土邦的政治紛爭, 將其影響力滲透至霹靂、雪蘭義、森美蘭和彭亨, 派駐參政司(Resident)協助管理。

1893年,霹靂參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議把四州組成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 以劃一行政, 節省費用, 並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經濟資源來解救彭亨的財政困難。 1896年,馬來聯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為首府, 俗稱「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於1942年1月11日佔領吉隆坡。盡管戰斗損傷極少,但在日軍僅在佔領吉隆坡幾周內的時間,屠殺了超過五千名華人,並將數千名印度人當做苦力強制去修緬甸鐵路,造成大量人員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軍將領板垣征四郎向英軍投降,吉隆坡結束了44個月的日佔時期。

1957年,吉隆坡成為剛從英國獨立的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當時,首任總理東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宣讀獨立宣言。

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伍』 馬來西亞行政劃分誰知道,就像國內:多少省,每個省下面多少個市。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東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特拉再也(簡稱布城,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陸』 馬來西亞十三個洲的名字都是什麼

馬來西亞十三個洲分別為: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沙巴和砂拉越。

馬來西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城。首都吉隆坡面積達243平方公里。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

(6)馬來西亞行政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第一級行政區劃為州和聯邦直轄區,現時在馬來西亞共有13州和3聯邦直轄區 。

州(Negeri)

州擁有獨立的立法權和行政權,州內的3個主要機構為州議會、州行政議會或州內閣,以及州政府秘書處 。

州議會(Dewan Undangan Negeri):

州的立法機構,每個州屬將根據人口和發展程度的不同區劃若干州選區,通過選舉制度直選州議員,獲得最多議席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組織州行政議會或州內閣,州議會的最高負責人為議長。

州行政議會(Majlis Mesyuarat Kerajaan Negeri;半島州屬)或州內閣(Kabinet Negeri;沙砂州屬):

州的行政機構,一般稱為州政府,它是由州議會中佔有最多議席的政黨組成。州行政機構的最高負責人為州務大臣或首席部長,之下設有4至10個行政議員或部長職,州政府同時擁有土地資源和地方政府的支配權。

州政府秘書處(Setiausaha Kerajaan Negeri)

隸屬州政府,主要負責州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時也負責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以及州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工作。

除了州政府以下機構及官聯機構外,聯邦政府機構的人事調動是由公共服務委員會(Suruhanjaya Perkhidmatan Awam)負責。至於司法方面,馬來西亞半島州屬隸屬馬來亞高等法庭;馬來西亞沙砂州屬隸屬沙巴與砂拉越高等法庭,每個州屬皆設有一處高等法庭。

聯邦直轄區(Wilayah Persekutuan)

聯邦直轄區是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不設有獨立的立法機構,行政首長由聯邦直轄區部委任。

『柒』 馬來西亞屬於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屬於東南亞國家。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東南亞(SEA)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7)馬來西亞行政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及其介紹

馬來西亞坐落於東南亞地區,這個被國人親切稱為「大馬」的東南亞國家,有著迷人榴槤香和垂延欲滴的各色美食;也有著無數島嶼、絕美風光的招搖誘惑;是國人每逢寒暑期,春節假期等欽點旅行地。

基於馬來西亞坐落在重要策略的地理位置,從東方和西方國家的貿易路線中都能受惠。其中西馬位於馬六甲海峽,就是全球船運航線中對經濟效益和政治而言最為重要的地點。成為全球最大錫、樹膠和油棕的生產商和出口商之一,也有能力進行經濟轉型。

從早年依賴原料和農業領域,轉向成為相對具高科技和競爭力的國家。

吉隆坡或巴生谷地區,被定義為馬來西亞經濟轉型計劃下的國家重點開發區。作為一國之都,吉隆坡成為馬來西亞的商業中心,是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捌』 馬來西亞行政區劃的行政區劃詳表

州 State C2000 面積 首府 CC2000 馬來人% 華人% 馬獨立前 吉打 Kedah 1,649,756 9,425 亞羅士打 Alor Setar 186,524 75 14 暹羅屬國 吉蘭丹 Kelantan 1,313,014 14,931 哥打巴魯 Kota Baharu 252,714 玻璃市 Perlis 204,450 795 加央 Kangar 丁加奴 Terengganu 898,825 12,955 瓜拉丁加奴 Kuala Terengganu 255,109 95 2.6 檳榔嶼 Pulau Pinang 1,313,449 1,033 喬治市(檳城) George Town 180,573 40 44 英屬殖民地 森美蘭 Sembilan 859,924 6,643 芙蓉 Seremban 290,999 屬馬來聯合邦 彭亨 Pahang 1,288,376 35,965 關丹 Kuantan 289,395 78 15 霹靂 Perak 2,051,236 21,005 怡保 Ipoh 574,041 45 41 雪蘭莪 Selangor 4,188,876 7,956 莎亞南 Shah Alam 319,612 柔佛 Johor 2,740,625 18,985 新山 Johor Baharu 630,603 53.94 33.45 英國屬國 馬六甲 Melaka 635,791 1,794 馬六甲 Melaka 149,518 海峽殖民地 砂拉越 Sarawak 2,071,506 124,449 古晉 Kuching 423,873 21 29 英屬殖民地 沙巴 Sabah 2,603,485 73,711 哥打基納巴魯 Kota Kinabalu 305,382 英屬北婆羅洲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379,310 244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97,526 納閩 Labuan 76,067 98 維多利亞 Victoria 從屬多次變更 布特拉再也 Putrajaya * * 布特拉再也 Putrajaya 馬來西亞 Malaysia 23,274,690 329,845 吉隆坡 *2000年12月,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Putra Jaya)成為第三個聯邦直轄區。他的數據包含在雪蘭莪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