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紅毛猩猩犀牛吃什麼

馬來西亞紅毛猩猩犀牛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23 10:51:55

A. 什麼動物吃草

1.食草動物:偶蹄目,如牛、羊、鹿、駱駝、羊駝、河馬;馬;白犀牛;兔類;大熊貓(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是竹子);袋鼠;部分嚙齒目:如天竺鼠、豪豬、水豚、旅鼠、草原犬鼠;陸龜;蚱蜢。爛悄

2.食葉或春動物:
潛葉蟲以樹葉組織為食、黑犀牛、長頸鹿科、象、樹懶、無尾熊;部分靈長目,如大猩猩和狐猴;麝雉、鴞鸚鵡;部分爬蟲類:如陸龜和綠鬣蜥;廣腰亞目:毛蟲、潛葉蟲、多數蝸牛、蛞蝓。

3.食果動物:
部分靈長目,如紅毛猩猩、鬼夜猴;狐蝠;部分鳥類,如鸚鵡、犀鳥、鵎鵼;果蠅;椰子飢團渣蟹。

4.食谷動物:
部分嚙齒動物,如倉鼠、松鼠、鼯鼠;象鼻蟲;雀類。

5.食蜜動物:
蜜蜂;蜜蟻;蝴蝶;天蛾;花金龜;蜂鳥;吸蜜鳥;部分雀形目:如太陽鳥和啄花鳥;長吻負鼠;部分蝙蝠:例如厄瓜多長舌蝠、索熱爾長舌蝠、長舌果蝠。

6.食汁液動物:
蚜蟲以植物汁液為食:蚜蟲、劃蝽;頸喙亞目。

7.食樹液動物:
兜蟲;鍬形蟲;蟬。

8.食花粉動物:
蜂族;長腳蜂;食蚜蠅;薊馬;部分蟎。

9.食木動物:
海狸;白蟻;天牛;小蠹;木虱;船蛆。

B. 世界上有哪幾種快要滅絕的動物

中文名 學名 保護級別
單孔目 Monotremata
長吻針鼴 Zaglossus bruijni EN瀕危
袋貂目 Dasyuromorphia
沙漠袋貂 Sminthopsis psammophila EN瀕危
袋狸目 Peramelemorphia
條紋袋狸 Perameles bougainville EN瀕危
袋鼠目 Diprotodontia
澳洲毛鼻袋熊 Lasiorhinus krefftii CR極危
尖尾兔袋鼠 Onychogalea fraenata EN瀕危
短鼻大袋鼠 Bettongia tropica EN瀕危
翼手目 Chiroptera
菲律賓果蝠 Acerodon jubatus EN瀕危
白胸狐蝠 Pteropus insularis CR極危
瑪利安娜狐蝠 Pteropus mariannus EN瀕危
西太平洋卡洛島狐蝠 Pteropus molossinus CR極危
金狐蝠 Pteropus phaeocephalus CR極危
靈長目 Primates
金竹狐猴 Hapalemur aureus CR極危
闊鼻馴狐猴 Hapalemur simus CR極危
白頸狐猴 Varecia variegata EN瀕危
光面狐猴 Indri indri EN瀕危
指猴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EN瀕危
白耳狨 Callithrix aurita EN瀕危
黃頭狨 Callithrix flaviceps EN瀕危
金獅狨 Leontopithecus rosalia EN瀕危
雙色獠狨 Saguinus bicolor CR極危
棉頂狨 Saguinus oedipus EN瀕危
紅面吼猴 Alouatta pigra EN瀕危
捲毛蜘蛛猴 Brachyteles arachnoides EN瀕危
紅背松鼠猴 Saimiri oerstedii EN瀕危
黛安娜須猴 Cercopithecus diana EN瀕危
獅尾獼猴 Macaca silenus EN瀕危
鬼狒 Mandrillus leucophaeus EN瀕危
長鼻猴 Nasalis larvatus EN瀕危
塔那河紅疣猴 Procolobus rufomitratus CR極危
白臀葉猴 Pygathrix nemaeus EN瀕危
黃冠葉猴 Trachypithecus geei EN瀕危
冠葉猴 Trachypithecus pileatus EN瀕危
白眉長臂猿 Bunopithecus hoolock EN瀕危
銀長臂猿 Hylobates moloch CR極危
黑長臂猿 Nomascus concolor EN瀕危
山地大猩猩 Gorilla beringei EN瀕危
大猩猩 Gorilla gorilla EN瀕危
倭黑猩猩 Pan paniscus EN瀕危
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EN瀕危
紅毛猩猩 Pongo pygmaeus EN瀕危
貧齒目 Xenarthra
巴西三趾樹懶 Bradypus torquatus EN瀕危
毛犰狳 Priodontes maximus EN瀕危
兔形目 Leporidae
阿薩密兔 Caprolagus hispis EN瀕危
墨西哥兔 Romerolagus diazi EN瀕危
嚙齒目 Rodentia
墨西哥草原松鼠 Cynomys mexicanus EN瀕危
巢鼠 Leporillus conditor EN瀕危
中澳粗尾鼠 Zyzomys penculatus CR極危
短尾絨鼠 Chinchilla brevicaudata CR極危
鯨目 Cetacea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CR極危
恆河江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EN瀕危
太平洋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CR極危
鰮鯨 Balaenoptera borealis EN瀕危
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EN瀕危
長須鯨 Balaenoptera physalus EN瀕危
北露脊鯨 Eubalaena glacialis EN瀕危
北太平洋露脊鯨 Eubalaena japonica EN瀕危
食肉目 Carnivora
亞洲豺犬 Cuon alpinus EN瀕危
達爾文狐 Pseudalopex fulvipes CR極危
紅狼 Canis rufus CR極危
島嶼灰狐 Urocyon littoralis CR極危
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 EN瀕危
小熊貓 Ailurus fulgens EN瀕危
海獺 Enhydra lutris EN瀕危
智利水獺 Lontra provocax EN瀕危
大水獺 Pteronura brasiliensis EN瀕危
長島長尾狸貓 Cryptoprocta ferox EN瀕危
獺狸貓 Cynogale bennettii EN瀕危
瘦小齒蒙 Eupleres goudotii EN瀕危
西班牙猞猁 Lynx pardinus CR極危
安第斯山貓 Oreailurus jacobita EN瀕危
虎 Panthera tigris EN瀕危
雪豹 Uncia uncia EN瀕危
地中海僧海豹 Monachus monachus CR極危
夏威夷僧海豹 Monachus schauinslandi EN瀕危
長鼻目 Proboscidea
亞洲象 Elephas maximus EN瀕危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非洲野驢 Equus africanus CR極危
格利威斑馬 Equus grevyi EN瀕危
山斑馬 Equus zebra EN瀕危
中美貘 Tapirus rdii EN瀕危
山貘 Tapirus pinchaque EN瀕危
蘇門犀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CR極危
黑犀 Diceros bicornis CR極危
爪哇犀 Rhinoceros sondaicus CR極危
印度犀 Rhinoceros unicornis EN瀕危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侏儒野豬 Sus salvanius CR極危
草原猯豬 Catagonus wagneri EN瀕危
喀拉米豚鹿 Axis calamianensis EN瀕危
印度豚鹿 Axis kuhlii EN瀕危
智利駝鹿 Hippocamelus bisulcus EN瀕危
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CR極危
弓角羚羊 Addax nasomaculatus CR極危
歐洲野牛 Bison bonasus EN瀕危
爪哇野牛 Bos javanicus EN瀕危
考布利牛 Bos sauveli CR極危
水牛 Bubalus bubalis EN瀕危
短角水牛 Bubalus depressicornis EN瀕危
菲律賓水牛 Bubalus mindorensis CR極危
西里伯斯野水牛 Bubalus quarlesi EN瀕危
螺角山羊 Capra falconeri EN瀕危
湯姆森瞪羚 Gazella cuvieri EN瀕危
鹿羚 Gazella dama EN瀕危
細角瞪羚 Gazella leptoceros EN瀕危
阿拉伯羚 Oryx leucoryx EN瀕危
藏羚 Pantholops hodgsonii EN瀕危
武廣牛 Pseudoryx nghetinhensis EN瀕危
大鼻羚 Saiga tatarica CR極危
[編輯本段]鳥類
中文名 學名 保護級別
信天翁目 Procellariiforme
飄泊信天翁 Diomedea amsterdamensis CR極危
紐西蘭海燕 Oceanites maorianus CR極危
全蹼目 Pelecaniformes
阿波特鰹鳥 Papasula abbotti CR極危
安德魯軍艦鳥 Fregata andrewsi CR極危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日本白鸛 Ciconia boyciana EN瀕危
大䴉 Thaumatibis gigantea CR極危
朱鷺 Geronticus eremita CR極危
日本冠朱鷺 Nipponia nippon EN瀕危
雁鴨目 Anseriformes
馬島麻斑鴨 Anas bernieri EN瀕危
列山島野鴨 Anas laysanensis CR極危
夏威夷鴨 Anas wyvilliana EN瀕危
白翼木鴨 Cairina scutulata EN瀕危
白頭硬尾鴨 Oxyura leucocephala EN瀕危
鷲鷹目 Falconiformes
加州禿鷹 Gymnogyps californianus CR極危
西班牙帝雕 Aquila adalberti EN瀕危
東方白背禿鷹 Gyps bengalensis CR極危
印度禿鷹 Gyps indicus CR極危
鉤嘴鳶 Chondrohierax wilsonii CR極危
食猿雕 Pithecophaga jefferyi CR極危
獵隼 Falco cherrug EN瀕危
鶉雞目 Galliformes
營冢鳥 Macrocephalon maleo EN瀕危
紅嘴官鳥 Crax blumenbachii EN瀕危
角官鳥 Oreophasis derbianus EN瀕危
白翼官鳥 Penelope albipennis CR極危
黑胸鳴官鳥 Pipile jacutinga EN瀕危
鳴官鳥 Pipile pipile CR極危
愛德華雉 Lophura edwardsi EN瀕危
婆羅洲孔雀雉 Polyplectron schleiermacheri EN瀕危
鶴形目 Gruiformes
美洲鶴 Grus americana EN瀕危
丹頂鶴 Grus japonensis EN瀕危
白鶴 Grus leucogeranus CR極危
羅德哈威秧雞 Gallirallus sylvestris EN瀕危
卡古鳥 Rhynochetos jubatus EN瀕危
大印度鴇 Ardeotis nigriceps EN瀕危
鷸目 Charadriiformes
愛基斯摩杓鷸 Numenius borealis CR極危
細嘴杓鷸 Numenius tenuirostris CR極危
黑嘴端鳳頭燕鷗 Sterna bernsteini CR極危
諾曼氏青足鷸 Tringa guttifer EN瀕危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紅肛鳳頭鸚鵡 Cacatua haematuropygia CR極危
小葵花鳳頭鸚鵡 Cacatua sulphurea CR極危
帝鸚鵡 Amazona imperialis EN瀕危
黃頭亞馬遜鸚哥 Amazona oratrix EN瀕危
紅額鸚鵡 Amazona rhodocorytha EN瀕危
紅冠亞馬遜鸚哥 Amazona viridigenalis EN瀕危
波多黎各鸚鵡 Amazona vittata CR極危
灰綠金剛鸚鵡 Anodorhynchus glaucus CR極危
紫藍金剛鸚鵡 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 EN瀕危
李爾金剛鸚鵡 Anodorhynchus leari CR極危
紅頰金剛鸚鵡 Ara rubrogenys EN瀕危
藍金剛鸚鵡 Cyanopsitta spixii CR極危
佛氏黃額長尾鸚鵡 Cyanoramphus forbesi EN瀕危
紅藍吸蜜鸚鵡 Eos histrio EN瀕危
角鸚鵡 Eunymphicus cornutus EN瀕危
黃腹長尾鸚鵡 Neophema chrysogaster CR極危
黃耳長尾鸚鵡 Ognorhynchus icterotis CR極危
金肩鸚鵡 Psephotus chrysopterygius EN瀕危
厚嘴鸚哥 Rhynchopsitta pachyrhyncha EN瀕危
貓面鸚鵡 Strigops habroptilus CR極危
深藍吸蜜鸚鵡 Vini ultramarina EN瀕危
鵑形目 Cuculiformes
蕉鵑 Tauraco bannermani EN瀕危
鴟鴞目 Strigiformes
馬島草鴞 Tyto soumagnei EN瀕危
雨燕目 Apodiformes
栗腹蜂鳥 Amazilia castaneiventris CR極危
聖馬刀翅蜂鳥 Campylopterus phainopeplus EN瀕危
黑星額蜂鳥 Coeligena prunellei EN瀕危
綠喉毛腿蜂鳥 Eriocnemis godini CR極危
彩毛腿蜂鳥 Eriocnemis mirabilis CR極危
黑胸毛腿蜂鳥 Eriocnemis nigrivestis CR極危
藍頂蜂鳥 Eupherusa cyanophrys EN瀕危
鉤喙蜂鳥 Glaucis dohrnii EN瀕危
皇領蜂鳥 Heliangelus regalis EN瀕危
青腹蜂鳥 Lepidopyga lilliae CR極危
叉扇尾蜂鳥 Loddigesia mirabilis EN瀕危
紫喉輝尾蜂鳥 METAllura baroni EN瀕危
佩里輝尾蜂鳥 METAllura iracunda EN瀕危
火冠蜂鳥 Sephanoides fernandensis CR極危
灰嘴慧星蜂鳥 Taphrolesbia griseiventris EN瀕危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斑嘴犀鳥 Penelopides mindorensis EN瀕危
啄木鳥目 Piciformes
帝啄木 Campephilus imperialis CR極危
象牙喙啄木鳥 Campephilus principalis CR極危
燕雀目 Passeriformes
帶斑傘鳥 Cotinga maculata EN瀕危
白翅傘鳥 Xipholena atropurpurea EN瀕危
科茲美鶇鳥 Toxostoma guttatum CR極危
泰國八色鳥 Pitta gurneyi CR極危
魯克氏仙鶲 Cyornis ruckii CR極危
白胸綉眼鳥 Zosterops albogularis CR極危
黑冠黃雀 Gubernatrix cristata EN瀕危
金雀 Carelis cucullata EN瀕危
長冠八哥 Leucopsar rothschildi CR極危
[編輯本段]爬行類
中文名 學名 保護級別
龜鱉目 Testudines
泥龜 Dermatemys mawii EN瀕危
大頭龜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EN瀕危
巴達庫爾龜 Batagur baska CR極危
鹽水龜 Callagur borneoensis CR極危
金頭閉殼龜 Cuora aurocapitata CR極危
黃緣閉殼龜 Cuora flavomarginata EN瀕危
黃額閉殼龜 Cuora galbinifrons CR極危
百色閉殼龜 Cuora mccordi CR極危
潘氏閉殼龜 Cuora pani CR極危
三線閉殼龜 Cuora trifasciata CR極危
周氏閉殼龜 Cuora zhoui CR極危
亞洲山龜 Heosemys depressa CR極危
巴拉望龜 Heosemys leytensis CR極危
太陽龜 Heosemys spinosa EN瀕危
三線鋸背龜 Kachuga dhongoka EN瀕危
孟加拉鋸背龜 Kachuga kachuga CR極危
阿薩姆鋸背龜 Kachuga sylhetensis EN瀕危
緬甸鋸背龜 Kachuga trivittata EN瀕危
蘇拉威西葉龜 Leucocephalon yuwonoi CR極危
柴棺龜 Mauremys mutica EN瀕危
馬來西亞巨龜 Orlitia borneensis EN瀕危
鋸緣攝龜 Pyxidea mouhotii EN瀕危
沼澤箱龜 Terrapene coahuila EN瀕危
緬甸星龜 Geochelone platynota CR極危
安哥洛卡象龜 Geochelone yniphora EN瀕危
緬甸陸龜 Indotestudo elongata EN瀕危
印度陸龜 Indotestudo forstenii EN瀕危
靴腳陸龜 Manouria emys EN瀕危
星叢龜 Psammobates geometricus EN瀕危
扁尾珠網龜 Pyxis planicauda EN瀕危
克萊馬尼龜 Testudo kleinmanni CR極危
納吉夫陸龜 Testudo werneri CR極危
赤蠵龜 Caretta caretta EN瀕危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EN瀕危
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CR極危
肯氏龜 Lepidochelys kempii CR極危
欖蠵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EN瀕危
革龜 Dermochelys coriacea CR極危
印度鱉 Apalone ater CR極危
紋背鱉 Chitra chitra CR極危
小頭鱉 Chitra indica EN瀕危
黿 Pelochelys cantorii EN瀕危
馬達加斯加大頭側頸龜 Erymnochelys madagascariensis EN瀕危
南美巨側頸龜 Podocnemis lewyana EN瀕危
羅地島蛇頸龜 Chelodina mccordi CR極危
澳洲短頸龜 Pseudemyra umbrina CR極危
鱷目 Crocodylia
揚子鱷 Alligator sinensis CR極危
奧利諾科鱷 Crocodylus intermedius CR極危
菲律賓鱷 Crocodylus mindorensis CR極危
古巴鱷 Crocodylus rhombifer EN瀕危
暹羅鱷 Crocodylus siamensis CR極危
恆河鱷 Gavialis gangeticus EN瀕危
馬來長嘴鱷 Tomistoma schlegelii EN瀕危
蜥蜴目 Sauria
剎泰路侏儒變色龍 Bradypodion setaroi EN瀕危
史密夫侏儒變色龍 Bradypodion taeniabronchum CR極危
斐濟帶紋鬣蜥 Brachylophus fasciatus EN瀕危
斐濟冠狀鬣蜥 Brachylophus vitiensis CR極危
牙買加鬣蜥 Cyclura collei CR極危
藍岩鬣蜥 Cyclura lewisi CR極危
辛氏蜥 Gallotia simonyi CR極危
蛇亞目 Serpentes
窩瑪蟒 Aspidites ramsayi EN瀕危
島螣 Casarea ssumieri EN瀕危
歐西尼斯蝮蛇 Vipera ursinii EN瀕危
魏氏蝮蛇 Vipera wagneri EN瀕危
[編輯本段]兩棲類
中文名 學名 保護級別
無尾目 Anura
巴爾胎生蟾蜍 Altiphrynoides malcolmi EN瀕危
巴拿馬金蛙 Atelopus zeteki CR極危
非洲胎生蟾蜍 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 CR極危
紅帶箭毒蛙 Dendrobates lehmanni CR極危
厄瓜多三色箭毒蛙 Epipedobates tricolor EN瀕危
金色箭毒蛙 Phyllobates terribilis EN瀕危
金色曼蛙 Mantella aurantiaca CR極危
蒙面彩蛙 Mantella crocea EN瀕危
綠彩蛙 Mantella viridis CR極危
紅犁足蛙 Scaphiophryne gottlebei CR極危
有尾目 Caudata
鈍口螈 Ambystoma merilii CR極危
大鯢 Andrias davidianus CR極危

C. 要去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工作三年,需要注意什麼

加里曼丹島
網路名片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也譯作婆羅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中國海。面積為743,330km2。人口907萬(1980)。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

中文名稱: 加里曼丹島
所屬地區: 馬來西亞
面積: 755,000平方公里
人口: 12,305,000(1990年),

目錄

簡介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地勢
歷史
人口
文字
自然
地理
氣候
山脈
河流
政治
經濟
生物
禮節
衛生
景點坤甸
馬辰城簡介
黑暗的森林
華人史簡介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地勢
歷史
人口
文字
自然
地理氣候山脈河流政治經濟生物禮節衛生景點坤甸馬辰城
簡介 黑暗的森林華人史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地 加里曼丹島地形圖
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還有鋁土、鎂、硫、鐵、金、銀、石英砂、石灰石、浮石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金剛石儲量居亞洲前列。西谷粉、胡椒產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開采與加工日益重要。早期加里曼丹受印度文化影響,加里曼丹出土過5世紀末的梵文碑文及一些不同時期的佛像,另外也發現了11世紀時爪哇式的佛像與印度教的神像。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婆羅洲島被分為三國領土,分別屬於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即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印尼部分面積539,460平方公里。馬來西亞行政區為沙巴與砂朥越二州,及納閩聯邦直轄區。(面積第二) 北部中間為汶萊國,汶萊全境都在婆羅洲島內包括臨近島嶼。(面積最小〕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婆羅洲島位於東南亞,且處於島嶼東南亞的中心部分。四面接觸之海: 婆羅洲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km。東北部是蘇祿海(英文:Sulu Sea) , 東部有蘇拉威西海(英文:Celebes Sea)及加錫海峽(英文:Makassar Strait)。 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馬塔海峽 (英文:Karimata Strait)。西部,北部是南中國海。
編輯本段地勢
婆羅洲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km。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這個島印尼佔了很大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很少有人進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裡。加里曼丹島許多地
方都被原始森林覆蓋著,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森林外,就要數加里曼丹島的熱帶森林最大了。該島正位於地球的赤道,氣候炎熱,這里熱帶動植物應有盡有,如巨猿、長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種爬行動物和昆蟲。因此,印尼在這里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植物園,園里收集了各種熱帶植物品種,同時附設了供人參觀的旅遊區。
編輯本段歷史
有關婆羅洲的敘述最早見於西元150年托勒密(Ptolemy)所著《地形指南》。此地發現的羅馬人購物用的珠子,以及印度-爪哇人工製品,證明西元前2~前3世紀這里文明發達。在庫泰河(Kutai)發現的三塊經過精加工的基石,上有銘文記載向婆羅門僧侶送禮的過程,這些西元5世紀初年的石頭,證明東加里曼丹曾有過一個印度王國。西加里曼丹卡普阿斯(Kapuas)河及其他河流域亦發現具有笈多(Gupta)王朝藝術風格的佛像。加里曼丹的後期統治者很可能是臣服於東爪哇麻喏巴歇帝國(Majaphitempire,1293~1520)的諸侯。16世紀初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此地建立了若干穆斯林王國,其中包括馬辰(Banjarmasin)、三發(Sambas)、蘇卡達納(Sukadana)和蘭達克(Landak)等。蘇卡達納統治者效忠於爪哇的穆斯林馬打藍(Mataram)王國。 加里曼丹島
現代歐洲人對婆羅洲的認識始於14世紀時經過東南亞的旅行者。第一位歐洲來客是方濟會修士玻代諾內的奧多里克(OdoricofPordenone),他於1330年從印度去中國時到過塔拉馬西姆(Talamasim)。16世紀初葡萄牙人在島上建立起貿易關系,西班牙人緊隨其後。17世紀初,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貿易壟斷被荷蘭人打破,後者透過干涉諸穆斯林王國的事務,成功地取代了馬打藍的影響。中國南海和蘇祿海沿岸狹長地帶一向傾向菲律賓,並常常遭蘇祿海盜襲擊。英國勢力,特別是在北部和西部的勢力,削弱了荷蘭人的勢力。汶萊蘇丹國這個伊斯蘭教王國,曾一度控制整個島嶼,但到19世紀時,統治范圍僅限於北部和西北部。西南的沙勞越脫離而成獨立王國,爾後淪為英國殖民地。東北部的北婆羅洲(即後來的沙巴)被一家英國公司據為促進貿易、鎮壓海盜的基地。其界線亦於1912年畫定。這些損失使成為英國保護國的汶萊國土大為減少。 早期華人與婆羅洲的接觸。大約在西元414年(晉安帝隆安14年),中國憎侶法顯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根據史家的意見,認為此地是現今的婆羅洲。中國和婆羅洲最早的通航紀錄是出現在《梁書》里,西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原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被稱為渤泥、婆利、或婆羅,後來演變成婆羅乃,也就是現在通用的汶萊一名。 在梁、隋、唐三朝里,婆利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了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著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14、15世紀時華人曾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居住,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Rajah),當時約西元1375年(明洪武8年)。 18世紀末業,華人活動逐漸轉移到婆羅洲的西部,主要集中在一些金礦開采地區,如坤甸(Pontinak)和三發,大約在西元1772年(清朝乾隆37年),有近百名客家人抵達坤甸,可說是開發此地的先軀者。估計在西元1820年(清道光元年),大約有三萬六千名華人居住在此礦區內,此後至西元1823年(清道光四年)已達十五萬人之多。 在荷蘭殖民勢力進入南婆羅洲之後,他們開始忌妒華人在金礦區的利益,並使用權力限制華族移民和貿易,爾後逐漸減少,不少礦工也被迫遷徙至沙拉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入侵婆羅洲(1941~1942),島上象性地駐扎的英國和荷蘭軍隊被迅速消滅,直到1945年該島才被重新奪回。1946年7月,沙勞越和北婆羅洲均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在荷屬婆羅洲,由於荷蘭人試圖重建其統治,一般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逐漸發展,並最終導致印度尼西亞軍隊和荷蘭軍隊之間的戰爭。1949年,婆羅洲的主權被移交給印度尼西亞,第二年,新憲法宣布荷屬婆羅洲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 加里曼丹島
1963年,沙巴和沙勞越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時,英國政府放棄了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權。而印度尼西亞游擊隊襲擊邊境地區的敵對活動卻從此開始。1966年雙方達成協議,襲擊才停止。除日本佔領時期以外,汶萊自1888年至1983年一直處於英國保護之下。1984年元旦始獲完全獨立。
編輯本段人口
人口稀少(按亞洲標准),將近3/4居民在印度尼西亞境內。民族成分復雜,有非穆斯林的達雅克人(Dayak)、伊斯蘭教馬來人、華人和少數歐洲人。 加里曼丹島
沙巴的人種結構特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多元民族大熔爐,每一個族群都擁有各自的文化、衣著服飾、傳統習俗和節慶。沙巴人口兩百八十六萬,是由超過三十種說八十多種語言的族群,和睦相處共存建構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生活習俗的多元社會,這些不同的族群,都能各自保存和襲傳本身的傳統文化、語言、生活習俗和慶典節日,令許多國家稱羨不已。 馬來人與原住民族群(其中以嘉達山杜順、巴夭、毛律為三大族)占沙巴人口的大多數,其次為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沙巴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是聚居在內陸平原及西海岸和北部一帶的嘉達山杜順族(Kadazan Dusun)。他們都是傳統的耕作者,以種稻為生,不過已有許多在城市工作居住。巴夭族 (Bajau) 一般上都是捕魚高手,而居住在西海岸的,則大多數依賴耕作為生,精於騎駒策馬,素有東方牛仔之稱。居住在東海岸的巴夭族群,則是一生討海的刻苦漁夫。毛律族 (Murut) 群大多聚居在沙巴西南部內陸偏遠山區如根地咬或砂拉越及印尼的邊疆地帶,主要是以捕獵和游耕為生。毛律人過去一直讓人心生畏懼,因為他們的祖先擁有獵人頭的風俗背景。華裔則是最大的非原住民族群人口,有逾三十萬人,大多聚居在亞庇、山打根、斗湖、古達等主要城市以及其他小鎮,經商、種植或從事小型工業營生 。
編輯本段文字
馬來西亞語是政府的官方語言。英語和華文廣泛使用。在沙巴, 華人以及當地人從小學開始都可以學習到華文, 因此中文教育很普及。許多華人生活在城市地區, 客家、福建和福州話是主要方言。年輕一代的華人都能以華語(普通話)交談和略懂粵語。通常華人遊客在市區內不會遇到語言障礙。許多設施、景點、大型商場和餐館等都有中文指示。但大部分本地華人只知道地點的英文名字。如果您想問路, 您將需要說出目的地的英文名稱。
編輯本段自然
島上大部分地區河流可通航,為貿易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生命線,常常也是唯一命脈。北方島形趨狹,河流通航里程很少超過160公里(100哩),常常比這更短,故島北腹地直到最近仍與世隔絕。赤道氣候,炎熱、潮濕,全年明顯分為兩季,10~3月為季風期,其餘為較乾燥、平靜的夏季。年平均降雨量約3,800公釐(150吋)。動植物種類極多,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屬拉弗爾斯花);猩猩和長臂猿、雲豹、象、犀牛和許多昆蟲。 有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不多。19世紀初以來,曾有私人對金礦、鑽石、銻、鎂、石膏和鐵礦等進行過小規模開采。汶萊丹戎巴里把板(TanjungBalikpapan)及婆羅洲北岸大陸棚上有十多處地點有油田。東海岸開發集中於阿塔卡(Attaka)地區。1958年以來,達圖角(西南)已開發鋁土礦,西南部有煤礦開采。 一般而言,除少數肥沃的火山地區以外,婆羅洲土地貧瘠。居民主要食物為稻米,另有玉米、木薯、黃瓜、南瓜、原住民小規模種植橡膠,華人居民大規模種植胡椒。近來,婆羅雙屬樹種及糖膠樹膠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沿海地區出口西米、椰子乾、卡奇染料(cutch,自紅樹皮提取)及水產。高地種植煙葉,運銷低地地區。現試種咖啡、可可和大麻。
編輯本段地理
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婆羅洲島內有東南亞第一高峰,處於沙巴州的京那峇魯山(又名「中國寡婦山」,俗稱神山),海拔4095.2m 婆羅洲島位於東南亞,且處於島嶼東南亞的中心部分。四面接觸之海--婆羅洲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km。東北部是蘇祿海(英文:SuluSea),東部有蘇拉威西海(英文:CelebesSea)及加錫海峽(英文:MakassarStrait)。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馬塔海峽(英文:KarimataStrait)。西部,北部是南中國海。臨近的陸地島嶼:東北部為蘇祿群島;東部是蘇拉威西島;南部是爪哇島;西部是馬來半島;北部為南沙群島及納土納群島。 馬來西亞第一高峰在婆羅洲島上,即在島的東北端,沙巴州境內的哥打京那峇魯山(馬來文:KotaKinabalu),海拔4095.2公尺。
編輯本段氣候
盛行赤道氣團,為赤道多雨氣候。平均氣溫24-25℃,赤道在島中間穿過,若以赤道將婆羅洲島分南北二部份,會發現面積剛好差不多。 加里曼丹島
雖然在赤道上,卻不幹燥,連降雨量最少的地區Sangkulirang,年降雨量也有1625毫米。11月到次年3月是降雨多的月份,7-8月少雨。依統計,越往島的東部,降雨量越少;內陸地區的降雨量比沿海地區多。
編輯本段山脈
馬來西亞第一高峰在婆羅洲島上,即在島的東北端,沙巴州境內的昆達山(馬來文:ms:Kundasang),海拔4095.2米。 婆羅洲島上有幾條山脈。 從東北端的京那峇魯山(神山)開始,往西南延伸出一組連接的各山脈,另一端在島的西南端,西加里曼丹境內。整組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穿過島的中部。 1.京那峇魯山(神山)開始 2.先是伊蘭山脈(Iran)。 加里曼丹島
3.接著是馬勒山脈(Muller):為西加里曼丹與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線。 4.然後是斯赫瓦納山脈(Schwaner):也是西、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線,此山脈上有加里曼丹地區第一高峰Gunung Bukit Raya,高2278米,在中加里曼丹境內。 在馬勒山脈與斯赫瓦納山脈交接處附近,向西延伸出一條卡普阿斯胡盧山脈(Kapuas Hulu),是西加里曼丹與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的天然交界。 在婆羅洲東南部,南加里曼丹境內有一條Meratus山脈。
編輯本段河流
自古以來,婆羅洲島內陸地區的交通主要靠河流運輸,有些內陸地區河運更是唯一對外交通方式。婆羅洲島北部的河流可通航里程很少超過160公里,許多河運不通的內陸地區仍與現代社會隔絕。 以下為婆羅洲重要的河流。 中文 英文 馬來文 長度(公里) 介紹
卡普阿斯河 KapuasRiver SungaiKapuas 1010 婆羅洲最長河流,在印尼西加里曼丹境內。
馬哈坎河 MahakamRiver SungaiMahakam 715 婆羅洲第二長河流,於東加里曼丹境內
巴利多河 BaritoRiver SungaiBarito 650 婆羅洲第三長河流,於中加里曼丹境內
拉壤江 RejangRiver SungaiRejang 563 在砂勞越州,是馬來西亞最長河流,但低有下游150公里於航運。
京那峇連岸河 KinabatanganRiver SungaiKinabatangan 483 馬來西亞沙巴州最長河流。
峇南河 BaramRiver SungaiBaram 402 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第二長河流。
魯巴河 LuparRiver SungaiLupar 229 馬來西亞砂勞越州境內。
林夢河 LimbangRiver SungaiLimbang 196 位於砂勞越州,分隔汶萊領土的林夢省境內。

編輯本段政治
分為三國領土:分別屬於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 北部為東馬來西亞全境,行政區為沙巴與砂拉越二州,及納閩聯邦直轄區。(所佔面積第二,地圖橘色部份。)東馬來西亞地區原稱北婆羅洲,是前英國殖民地,在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 在沙巴、砂拉越中間為汶萊,全境均在婆羅洲島內,包括臨近島嶼。(所佔面積最小,地圖綠色部份。〕 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及汶萊合稱「北婆三邦」,簡稱「砂汶沙」。面積共有196,500平方公里。 南部為屬於印尼的加里曼丹地區,面積有539,500平方公里,分東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四省。加里曼丹1949年以前是荷蘭殖民地。(所佔面積最大,地圖黃色部份。)
編輯本段經濟
島上經濟以林木業為主,另外有藤等森林資源,礦物有黃金、鑽石、煤、石油、鈾等。
編輯本段生物
世界最大的花,馬來西亞的大花草婆羅洲象,馬來西亞的國鳥犀鳥。 婆羅洲猩猩:猩猩是地球上體形最大的以水果等為食的動物,它的皮毛長短和顏色差別很大,臉形也各不相同。它們所吃的水果種類多達300多種,味道很難聞的榴槤果是它們最愛吃的水果,它們還吃樹皮、蜂蜜和各種花卉。除了幼小的猩猩會哭叫著要它們的母親外,這些性情孤獨的猩猩一般很安靜,不會發出什麼聲音,它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臉部表情和身體語言或是手勢語言。 加里曼丹島
長鼻猴。這種主要以樹葉為生的猴子看上去十分滑稽可笑,它們有著十分突出的長鼻子以及被太陽曬得黧黑的皮膚,它們在樹枝間穿越飛縱,尋覓著進餐的隱蔽地方。長鼻猴是世界上體重最重的猴子。長鼻猴是以家庭為單位集體生活,而長鼻猴的「單身漢」們則聚在一起生活。雄猴經常會大聲叫喊,而雌猴則較少出聲。 婆羅洲上有著世界上最長的蛇,世界上最大的飛蛾,世界上最小的松鼠,世界上最小的蘭花……要想證明所有這些說法當然不那麼容易,但能有幸一觀世界上最大的大花草的風采。這是一種寄生植物,會散發出有毒的氣味。雖然最終並沒有遇到這種寬度達1米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大花草,但我的婆羅洲之游還是不虛此行,讓我見識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繽紛多樣的生態環境。這里的一切都那麼奇異,從顏色像成熟的番木瓜果的「唇膏棕櫚」到千奇百怪的大眼鯛和各種熱帶魚等。婆羅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說,自二OO五年七月到二OO六年九月,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國分管的婆羅洲總共二萬二千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核心區,共發現三十種魚類、兩種樹蛙、十六種姜科植物、三種樹木和一種闊葉植物。 加里曼丹島
其中身長僅八點八毫米的魚,是世界上已知排名第二小的脊椎動物。此外,一種牙齒突出、能依靠腹部緊緊吸附岩石的鯰魚、六種暹羅斗魚等物種,也是前所未見的。新發現的姜科植物比迄今發現的整個姜科茴香砂仁屬植物的數目還要多一倍。 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四月公布,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婆羅洲共發現了三百六十一個新物種,平均每個月至少新發現三個物種,且該地區尚有上千個物種還沒得到研究。 世界自然基金會「婆羅洲之心」項目國際協調員斯圖爾特?查普曼說:「這些發現再次證明了婆羅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隨著農業開墾和種植經濟作物,島上的原始森林目前只剩下一半,當地生物急需保護。 婆羅洲生活著十種靈長類動物、三百五十種鳥類、一百五十種爬行及兩棲類動物以及一萬五千種植物。這里還是紅毛猩猩、馬來熊、犀牛等瀕危物種的家園。
編輯本段禮節
和其他國家一樣,這里也有自己的風俗。 進入回教徒住家、清真寺、寺廟時請先脫鞋,參觀寺廟時請別穿著短褲、短裙或過於暴露的服裝。在祈禱時,不要在人前走過。 回教徒(穆斯林)不吃豬肉,且視左手為不潔(只有如廁時才用左手),因此和他們握手和遞東西(尤其是食物)時記得要用右手。 用食指來指人和任何東西是不禮貌的。以右手姆指(握緊其餘四根手指)才是比較合宜的方式。 請不要隨意觸摸女性的肩膀,更不可隨意觸摸他人頭部和可蘭經。 一般上,沙巴人都了解遊客由於習俗文化的差異而無心冒犯他人,但最好是入鄉隨俗吧。
編輯本段衛生
沙巴到處設有醫院和診所。沙巴醫療設備和服務都有受國際肯定的水準。大型商場和商店區皆有葯劑行售賣普通民用葯劑和衛生品。 請勿飲用未煮沸的自來水。飯店會供應清潔的飲用水。商店亦有出售瓶裝的飲用水。 沙巴的氣候溫濕,因此別讓食物擺放在室溫下太久,以免促使細菌滋長。如食物已有異味,請勿進食以免導致腸胃不適,影響旅遊。准備稍後才吃的食物,可把它暫存放在冰箱內。 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前,抹上防曬霜/太陽油以防曬傷。 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多出汗時,不妨多喝水補充水份,以避免熱天令身體缺水所造成的不適。 在森林或野外活動,悶熱陰暗的地點可能會有蚊群,可用驅蚊劑或穿長袖衣長褲防蚊蟲叮咬。
編輯本段景點坤甸
加里曼丹島的一些沿岸地區人口較多。如坤甸,是正處在赤道線上的一個城市,華僑最早來到這個地方,現在華人也很多,市上大部分商店是華人開設的,因此中國風情很濃。因為是平原,這里的河道四通八達,漁業發達,椰子樹也很多,椰干用於出口。這里天氣很熱,人們成天揮汗如雨。
編輯本段馬辰城
簡介
馬辰城,是加里曼丹的運輸中心。島上出產的橡膠、木材、藤條、椰乾等物產,通過這里運出去。馬辰漁產豐富,鱷魚也很多,漁產品和鮮魚皮也是重要的輸出物品。
黑暗的森林
加里曼丹島的中部地區,向內陸就是原始森林,那裡面一直是個危險的地方,被人們稱為「黑暗的森林」。森林裡面住著一個令人生畏的土著族,這就是專門獵取人頭的達亞克族人。達亞克族人機智勇敢,在原始森林裡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男人種稻、打獵,女人在家飼養家畜和料理家務,不願與外界人多接觸,更不允許外界人進入他們的住地。但是也有些探險的人到過他們的住地。但當人們真進入他們的地區時,他們會熱情地歡迎。達亞克人住處是建造的長屋,每個長屋裡居住上百人,長屋的「頭人」是他們推選出來的,負責管理長屋裡的人們。在長屋外面掛著過去獵來的人頭骨和其它的一些獵獲物,如各種野獸的頭骨等,每一長屋的人可能是有親緣關系的一個部落的分支。
編輯本段華人史
大約在西元414年(晉安帝隆安14年),中國憎侶法顯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Ye-po-ti),根據史家的意見,認為此地是現今的婆羅洲。中國和婆羅洲最早的通航紀錄是出現在《梁書》里,西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原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被稱為渤泥(Poni)、婆利(Poli)、或婆羅(Polo),後來演變成婆羅乃(Brunei),也就是現在通用的汶萊一名。 在梁、隋、唐三朝里,婆利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了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著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14、15世紀時華人曾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Sungai Kinabatangan)居住,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Rajah),當時約西元1375年(明洪武8年)。 18世紀末業,華人活動逐漸轉移到婆羅洲的西部,主要集中在一些金礦開采地區,如坤甸(Pontinak)和三發(Sambas),大約在西元1772年(清朝乾隆37年),有近百名客家人抵達坤甸,可說是開發此地的先軀者。估計在西元1820年(清道光元年),大約有三萬六千名華人居住在此礦區內,此後至西元1823年(清道光四年)已達十五萬人之多。 在荷蘭殖民勢力進入南婆羅洲之後,他們開始忌妒華人在金礦區的利益,並使用權力限制華族移民和貿易,爾後逐漸減少,不少礦工也被迫遷徙至沙拉越。 蘭芳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但該國最初在加里曼丹島上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制建立時, 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 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 蘭芳大統制名稱取之於此。

D. 把草當作美味佳餚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把草當作美味佳餚的動物是食植物動物,以植物為食的叫植食性(即食植物動物)。

植食性生物交互作用之一,通常指動物以植物為食的現象。幾乎找不到一種植物是不被動物所取食的,而在動物中,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都有許多專門以吃植物為生的種類。

動物吃植物的方式是多種多察迅樣的,有的動物把整個植物吃掉,有的吃掉植物的大部分,有的動物因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而導致植物死亡,有的動物鑽進植物的葉內、果實和木質部取食,也有的是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為食。

但大部分的動物都只吃植物的非要害部分和營養器官,因此不會對植物造成重大損害,甚至完全不影響植物生長,所以植物界的進化和動物界的進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4)馬來西亞紅毛猩猩犀牛吃什麼擴展閱讀

食性分類:

1、食草動物:

偶蹄目,如牛、羊、鹿、駱駝、羊駝、河馬;螞沒盯馬;白犀牛;兔類;大熊貓(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是竹子);袋鼠;部分嚙齒目:如天竺鼠、豪豬、水豚、旅鼠、草原犬鼠;陸龜;蚱蜢。

2、食葉動物:

潛葉蟲以樹葉組織為食、黑犀牛、長頸鹿科、象、樹懶、無尾熊;部分靈長目,如大猩猩和狐猴;麝雉、鴞鸚鵡;部分爬蟲類:如陸龜和綠鬣蜥;廣腰亞目:毛蟲、潛葉蟲、多數蝸牛、蛞蝓。

3、食果動物:

部分靈長目,如紅毛猩猩悶和、鬼夜猴;狐蝠;部分鳥類,如鸚鵡、犀鳥、鵎鵼;果蠅;椰子蟹。

4、食谷動物:

部分嚙齒動物,如倉鼠、松鼠、鼯鼠;象鼻蟲;雀類。

5、食汁液動物:

蚜蟲以植物汁液為食:蚜蟲、劃蝽;頸喙亞目。

6、食樹液動物

兜蟲;鍬形蟲;蟬。

7、食花粉動物

蜂族;長腳蜂;食蚜蠅;薊馬;部分蟎。

8、食木動物

海狸;白蟻;天牛;小蠹;木虱;船蛆。

E. 跪求馬來西亞有哪些特有植物與動物要快!明天就要用!!謝了!

馬來西亞虎

馬來西亞虎
爪哇野牛
大猩猩
長鼻猴
亞洲象
犀鳥
阿特拉斯飛蛾
螳螂
綠海龜 小海龜

豬籠草
萊佛士花
「國寶」馬來貘、眼鏡猴、紅毛猩猩、毛鼻水獺、獺狸、馬來麝貓、小爪水獺、巽他臭獾、滑毛獺、斑紋麝貓、果子狸、白胸苦惡鳥等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