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後門政府什麼意思
1. 馬來西亞軍事
陸軍
歷史
馬來西亞陸軍的前身是成立於1933年3月1日的馬來志願兵團(;),1938年3月1日,志願軍團被提升為馬來第一軍團(英語:First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馬來語:Batalion Pertama Rejimen Askar Melayu),並在1941年12月1日(二戰前夕)成立了馬來第二軍團(英語:Second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馬來語:Batalion Kea Rejimen Askar Melayu)。戰後不久,馬來亞半島陷入緊急狀態,陸軍部隊的規模擴大至7個軍團。1952年9月1日,第一支聯邦裝甲兵團(英語:Federation Reconnaissance Squadron;馬來語:Skuadron Kereta Perisai Persekutuan)成立。獨立以後,陸軍部隊開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軍團
目前馬來西亞陸軍分為4個師團,第1師團部署在東馬;第2、3、4師團部署在馬來亞半島;特種部隊(Grup Gerak Khas)、第10傘兵旅(10th Parachute Brigade)和陸軍航空兵部隊(Pasukan Udara Tentera Darat)則由陸軍司令直接指揮。
馬來西亞陸軍又分為17個軍團,這17個軍團被編為作戰部隊、作戰支援部隊和支援部隊三個部份:
作戰部隊
皇家馬來兵團(Rejimen Askar Melayu DiRaja)
皇家步兵團(Rejimen Renjer DiRaja)
皇家裝甲軍團(Kor Armor DiRaja)
特種部隊(Rejimen Gerak Khas)
作戰支援部隊
皇家炮兵團(Rejimen Artileri Diraja)
皇家傳令兵團(Rejimen Semboyan Diraja)
皇家憲兵部隊(Kor Polis Tentera DiRaja)
皇家工兵團(Rejimen Askar Jurutera DiRaja)
皇家電子與機械部隊(Kor Jurutera Letrik dan Jentera DiRaja)
皇家情報部隊(Kor Risik DiRaja)
國土防衛兵團(Rejimen Askar Wataniah)
陸軍航空兵部隊(Pasukan Udara Tentera Darat)
支援部隊
後勤服務部隊(Kor Perkhidmatan Am)
皇家軍醫部隊(Kor Kesihatan DiRaja)
皇家後勤部隊(Kor Perkhidmatan DiRaja)
皇家彈葯補給部隊(Kor Ordnans DiRaja)
陸軍宗教師部隊(Kor Agama Angkatan Tentera)
陸軍武器裝備
坦克和裝甲車輛 約1220輛。
1.坦克6輛。全部為輕型坦克:英制「蠍」式。
2.裝甲車輛1210輛。
①裝甲偵察車394輛:比利時制「西布邁斯」式162輛,法制AML—60型和AML
—90型140輛,英制「白鼬」式92輛。
②步兵戰車111輛:「韓國步兵戰車」式。
③裝甲輸送車705輛:美製「突擊隊員」式184輛,英制「突擊隊員」式25輛
,德制「禿鷹」式459輛,法制「龐阿爾」式37輛。
火炮 629門以上。
1.榴彈炮127門:105毫米意制M—56型馱載式75門,l05毫米美製M102A1型4
0門,155毫米德—英—意合制FH—70型12門。
2.迫擊炮300門:8l毫米。
3.無坐力炮150門以上:84毫米瑞典制「卡爾·古斯塔夫」型若干門,106、
毫米美製M40型150門。
4.高射炮52門:35毫米瑞士制「厄利空」式16門,40毫米意制L40/70型(雙
管)36門。
導彈
1.反坦克導彈若干枚:法制SS—11型(重型)。
2.防空導彈發射裝置60部:英制「標槍」式和「星光」式48部,英制「長劍
」式12部。
陸航飛機 直升機10架:法制SA—316型「雲雀」式。
海軍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RMN)是由英國殖民時期1934年4月27日在新加坡成立的具有僱傭軍性質的「海峽殖民地海軍志願兵預備隊」發展而來,現主要由水面艦艇部隊、海軍陸戰隊及海軍航空兵部隊等組成,編有東、西兩個海軍軍區。其中,東部海軍軍區司令部駐扎在納閩島,西部海軍軍區司令部駐扎在關丹。另外,在宜蘭角也建有海軍基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根據《軍隊20年(1990至2010年)發展計劃》,按照「質量優先」的原則,加速推進海上力量建設,力爭到2010年建成一支在東南亞地區處於領先地位的現代化海軍。近年,為了提高其完成使命的能力,馬海軍不斷從國外引進先進武器裝備,努力提高其現代化水平,馬海軍實力建設可以說一點也不含糊。
2001年10月11日,馬來西亞同英國簽約采購「海上大鷗」反艦導彈系統。據悉,該導彈系統將配備馬海軍的6架「超級大山貓300"型艦載直升機。這些「超山貓」將部署在新近人役的「萊庫」級護衛艦上。「超山貓」直升機可攜帶大量的「海上大鷗」反艦導彈,並能夠進行單枚發射,或迅速地在一個短間隔內,將導彈全部發射出去。「超山貓」直升機是馬來西亞國防部在1999年同英國簽約訂購的,合同價值總額為1.67億美元。英國奧古斯塔·威斯特蘭直升機製造廠於2003年開始向馬海軍交付6架「超山貓」艦載直升機。「海上大鷗」和「超山貓」的加盟,大大提升馬海軍的反艦作戰能力。
2002年6月5日,馬來西亞同法國艦艇建造局(DCN)和西班牙Izar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約10.8億美元的軍購合同,購買由這兩家公司合作生產的2艘「鮋魚」(Seorpene)級常規潛艇和一艘經過大修的法國「阿戈斯塔」一70型潛艇。根據合同,第一艘「鮋魚」級潛艇將在法國瑟堡船廠建造,而第二艘則在西班牙卡塔赫納造船廠建造。據DCN稱,這兩艘排水量1 700噸的「觸魚」級潛艇上,將安裝SUBTICS綜合指揮、武器控制和聲納系統,武器方面將安裝6具533毫米魚雷管,共可裝載18枚武器(「黑鯊」重型魚雷、SM一39「飛魚」反艦導彈)。另據透露,兩艘「蚰魚」將暫不安裝AIP動力系統,待今後改裝時視情重新安裝AIP模塊。據最新報道,第一艘「鮋魚」將在2009年初交付使用,6個月後交付第二艘,這比最初計劃的日期晚了約2年。「鮋魚」可執行包括反潛、反艦、特種作戰和情報收集在內的多種任力,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它可以說是近年馬海軍裝備建設的一大亮點。
2005年4月,人們開始注意到有一艘新型巡邏艦現身馬六甲海峽,只見馬來西亞國旗在艦上迎風飄揚。它是馬海軍最新裝備的德國造近海巡邏艦「吉打」號(KEDA)。原來在1998年,馬來西亞政府與國內檳榔嶼海軍造船廠簽訂了建造6艘近海巡邏艦的合同。後來該船廠又於1999年2月轉包給以布洛姆·福斯公司為主體的德國海軍船舶集團公司,擬訂購6艘德國MEKO—A100型近海巡邏艦,轉包合同金額14億美元。合同規定,6艘中的頭2艘由德國方面製成模塊,並舾裝,然後運到馬來西亞組裝和海試,最後4艘將在布洛姆·福斯公司或德國海軍專家的指導下,由馬來西亞檳榔嶼海軍造船廠建造。2003年4月,首艘MEKO—A100型艦「吉打」號由德國運抵馬來西亞。目前,該型艦已建成2艘,餘下4艘正在建造中。
MEKO是德文「多用途標准艦」的縮略語。MEKO系列艦由德國布洛姆·福斯公司設計,1980年到今已發展了4代,其最大特點是採用模塊化開放式體系結構。馬海軍MEKO—A100艦長91.1米,滿載排水量1 650噸,採用COSYS一110M1指揮控制系統,武器裝備包括4枚MM40反艦導彈,以及可以兼容模塊化的RAM短程防空導彈系統。
目前,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擁有兵員1.5萬人左右,裝備有肋余艘作戰艦艇和10多艘輔助艦船。其中,主力戰艦有「萊庫」級護衛艦2艘、「卡斯圖利」級護衛艦2艘、「拉克薩瑪納」級輕型護衛艦4艘、「吉打」級近海巡邏艦2艘。
海軍武器裝備 海軍各型艦艇約250艘。
水面作戰艦艇14艘。
1.導彈驅逐艦2艘。
——「萊吉爾」級,裝備「飛魚」式反艦導彈8枚,16單元「海狼」式艦對空
導彈垂直發射系統l座,324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
2.護衛艦4艘。
——「卡斯圖里」級(滿載排水量1330噸)2艘,裝備雙聯裝反潛深彈發射炮2
門,雙聯裝「飛魚」式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100毫米艦炮1門,英制「黃蜂」式
反潛直升機1架。
——「漢都亞」級1艘,裝備3聯裝「地獄」式反潛深彈發射炮1門,雙聯裝l
02毫米艦炮l門,英制「黃蜂」式直升機起降平台1座。
——「拉瑪」級1艘,裝備3聯裝反潛深彈發射炮l門,114毫米艦炮1門,帶直
升機起降平台。
3.導彈艇8艘。
——「角宿一星」級(滿載排水量230噸)4艘,裝備「飛魚」式反艦導彈4枚,
57毫米艦炮1門。
——「柏達那」級(法制「戰士」E級,滿載排水量430噸)4艘,裝備「飛魚」
式反艦導彈2枚,76毫米艦炮1門。
兩棲戰及掃布雷艦艇200餘艘。
1.坦克登陸艦3艘。
——「邦基」級(美製LST—511級)2艘,載士兵200名,坦克16輛。
——「英德拉普拉」級(美製LST—1192級,滿載排水量8450噸)1艘,裝備雙
聯裝76毫米艦炮2門,直升機起降平台l座,載士兵400名,坦克10輛。
2.登陸艇33艘:機械化登陸艇5艘,通用登陸艇13艘,人員登陸艇15艘。
3.突擊登陸艇165艘。 』
——「達曼」級(屬陸軍)。
4.近海掃雷艇4艘。
——「神山」級(意制「萊里齊」級,滿載排水量500噸),裝備20毫米「厄利
空」艦炮1門。
其他艦船33艘。
1.外海巡邏艇2艘。
——「穆斯塔里」級,裝備loo毫米艦炮1門,直升機起降平台1座。
2.近岸巡邏艇27艘。
——「食人鮫」級:6艘。
——「基達」級3艘。
——「沙巴」級4艘。
——「克利斯」級14艘。
3.輔助船4艘:補給油船2艘,情報偵察船l艘,潛水供應船l艘。
海航飛機 反潛直升機12架:英制「黃蜂」式。
空軍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 馬來西亞聯邦武裝力量軍種之一。主要擔負防空、支援陸海軍作戰、提供作戰勤務和後勤保障等任務。
前身為1958年6月2日成立的馬來亞聯合邦空軍。1963年9月成立馬來西亞聯邦,改稱馬來西亞空軍。成立初期,組織指揮、行政管理和教育訓練等都山以英國為主的外籍人員控制。進入70年代,馬空軍推行「馬來化」,至1975年,軍官全部由馬來西亞人擔任。70年代中期開始,馬空軍加緊擴編部隊,至1989年底,兵力達到1.3萬人,擁有飛機250餘架。之後,馬空軍加強質量建設,重點是更新裝備,加強訓練,陸續從英國、美國、俄羅斯聯邦購買「隼」式、F/A—18、米格—29等型戰斗機,並引進防空導彈和防空預警系統,組建相關部隊。1993年9月,馬空軍組建空降部隊。2003年8月,俄羅斯與馬來西亞兩國簽署了購買18架蘇-30MKM多功能戰機,這是目前馬來西亞擁有的最先進戰機。
空軍司令部是空軍最高指揮機構,駐吉隆坡。空軍總長是空軍最高指揮官。空軍司令部以下按照戰時和平時分為兩個系統。戰時系統按照職能劃分,下設4個空軍師,師下設大隊,平時不配備飛機,戰時或執行任務時,根據需要臨時部署相關中隊,平時系統按照地理位置劃分,下設第l空軍區(駐關丹)、第2空軍區(駐拉布安),分管西馬和東馬的各個空軍基地。屬平時管理編制。空軍師和空軍區編制等級相同,不存在隸屬關系。此外,還下轄空軍飛行訓練中心(駐亞羅士達)、防空司令部(駐吉隆坡)、空軍通信控制中心〔駐關丹)。
截至2001年,空軍兵力1.25萬人。編有3個攻擊機中隊、4個戰斗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裝備各型飛機31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98架,主要為米格—29、F/A—18D、 108/208等機型,機載武器為AIM—7、AIM—9、AA—10、AA—11、AA—12等型空空導彈,AGM—65、AGM—68D等型空地導彈。運輸機73架,空中加油機2架。地面防空部隊裝備「西北風」式地空導彈。
目前,由於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生產管理混亂,馬空軍的18架蘇30MKM長期得不到零部件供應,所以正打算轉向中國尋求維護幫助。
空軍武器裝備 空軍各型飛機230餘架。
作戰飛機68架。
1.強擊機27架:英制「隼」式。
2.戰斗機39架:F—5型13架,蘇30MKM18架,MDF/A—18D「黃蜂」式8架
。
3.戰斗偵察機2架:RF—5E型。
支援保障飛機 166架。
1.海上偵察機7架:C—130HMP型3架,B200T型4架。
2.空中加油機8架:A—4型6架,KC—130型2架。
3.運輸機82架。
①固定翼飛機39架:C—130型11架,DHC—4型13架。BAe—25型2架,「隼」
—900型2架,「塞斯納」—402B型飛機11架。
②直升機43架:S—61A型33架,法制SA—316型「雲雀」式10架。
4.教練機69架。
①固定翼飛機56架:意制MB—339型9架,瑞士制PC—7型37架,MD3—160型1
0架。
②直升機13架:法制SA—316型「雲雀」式8架,貝爾47G型5架。
馬來西亞不是君主制,但是部隊名稱上經常加上皇家兩字,如皇家海軍,皇家空軍,皇家裝甲兵團,大概是被英國人統治了幾百年之後,產生了奴性。
2. 馬來西亞的拿督是什麼官職
馬來西亞拿督是馬來西亞一省或一個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相當於中國一個省的省長,或美國的一個州長。
在馬來西亞,如果你是拿督的話,會是一個非常至高無上的光榮。那麼到底這是個什麼職位呢?下面我們來說說馬來西亞拿督是什麼職位。
01
馬來西亞拿督是馬來西亞一省或一個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相當於中國一個省的省長,或美國的一個州長。
02
拿督制度沿用至今,這個稱號仍是一些有功的人士受封而得到的頭銜,但必須要有人推薦。受封儀式是在皇宮進行的。拿督的妻子就順理成章的被稱為拿汀(Datin)。因此也有人戲稱馬來西亞的“拿汀”好比中國古代的一品誥命夫人。
03
拿督是馬來西亞的一種封銜。由最高元首(馬來西亞最高統治者)、蘇丹(馬來州屬世襲的最高統治者)、州元首(非世襲、輪任制的州屬最高統治者)授勛。早在英國殖民時代,殖民政府就開始在馬來聯邦和海峽殖民地實施授勛制度,以獎勵那些在社會上有名望地位、對英國王室效忠及有貢獻的人士,隨後在1886年7月31日,柔佛王室仿效英國王室頒發了第一枚勛章,及後其他馬來土邦也分別設立了自己的授勛與嘉獎制度。在當時是由英國駐英屬馬來亞總督代表英國統治者授勛和表揚嘉獎,直到1941年才全面停止。
3. 拿督在馬來西亞是什麼意思
拿督在馬來西亞是爵位的意思。拿督是馬來西亞一些有功人士得到的一種頭銜,冊封的標準是對國家有傑出貢獻,但必須要有皇室成員以及政府推薦。
拿督是馬來西亞的一種封銜。由最高元首(馬來西亞最高統治者)、蘇丹(馬來州屬世襲的最高統治者)、州元首(非世襲、輪任制的州屬最高統治者)授勛。早在英國殖民時代,殖民政府就開始在馬來聯邦和海峽殖民地實施授勛制度。
在馬來西亞,拿督是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推薦,過往的受勛者會向首相提名適當的人選,而外交部也可以向首相提名外籍公民接受名譽嘉獎,凡是長期為國家服務的國民皆有資格獲得提名與其地位及貢獻相匹配的勛章,唯曾經獲受嘉獎的人士,在短時期內不會再被考慮成為候選者。
4.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
南洋置業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專業團隊為您解答: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
是馬來西亞政府為吸引外國資金、促進旅遊、發展經濟而出台的一項政策,目的是鼓勵外籍人士在馬來西亞較長時間居住。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自實施以來,以其較低的門檻、較簡易的程序和較優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國外人士到馬定居,為馬來西亞吸引外來投資開辟了一條蹊徑,也成了馬來西亞旅遊業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馬來西亞MM2H計劃並非移民,而是一種長期有效簽證,辦理完後,原有國籍沒變。
在馬來西亞居住滿18個月,可以申請華僑身份,華僑子女在中國大陸讀書可以享受加分等政策。
【 MM2H 】的發展歷史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起源於1996年馬來西亞旅遊部對外國退休老人實施的一項較長時間居住計劃即「銀發族項目」,鼓勵外國的退休老人帶著自己的退休金到馬來西亞旅遊並長期居留生活。
由於該項目實施後效果良好,2002年政府決定把「銀發族項目」正式更名為「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申請對象不再局限於退休老人,而是擴大到21歲以上的外籍人士。第二家園項目一經實施就得到了申請者的熱情響應,僅2003年一年,申請量就達到了1996~2002年的總和。截止2009年底,馬政府累計批准32063個符合條件的外籍個人或家庭到馬來西亞安家落戶。
中國一直排在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10大來源地之首,累計達到了4111家,申請者主要來自沿海省份和東北三省氣候比較寒冷的地區。緊隨其後的是孟加拉、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除英國之外,處於前10位的均為亞洲國家或地區。
——1996年,馬來西亞政府推出銀發族計劃,鼓勵外國退休人士到大馬居住養老。
——2004年,「銀發族項目」正式更名為「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
——2009年,進一步完善,每次批准簽證5年變成10年。並允許終身有條件延續。
——2010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項目放寬給馬來西亞國籍人士的外國配偶申請。
——2011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管理中心」遷往新首都太子城。
——2012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管理中心對部分申請文件進行規范
擁有第二家園身份者可以享有很多優惠
1、出入境自由
可以享受長達10年入境免簽,無時間地獄限制,來回自由。
2、子女教育
若申請者子女小於21歲,便能經受撫養人的身份一同申請,並且可以享受到馬來西亞優質的教學體系。
3、稅務
擁有第二家園身份者個人所得源自外國的收入,都可享有免稅優惠。
4、購置汽車
可以購買進口免稅車一輛,地方消費稅以及銷售稅等優惠。
5、購置房地產
申請者可以直接投資房地產,甚至獲得永久地契的地產,無需經過FIC外國人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准。在房地產銷售後獲得的資金免除增值稅。而且第二家園申請者可以獲得銀行高達85%以上的房產按揭貸款,時間長達15至30年的房貸。
同時還可以搜索馬來西亞mm2hplan
5. 馬來西亞的國中是什麼
國中就是指由政府創辦的政府,裡面馬來人居多。英文學校也是有的,不過現在越來越少了,英文學校顧名思義就是基本數理課史地課都是用英文教導的,但其實普通交談還是用馬來語的。
如果是馬來西亞公民,國中是不會收學費的哦,連書本都是可以跟學校借而不用買的,很方便。可是外國人要讀就很麻煩,我小學UPSR拿7A,但同樣要交一大筆錢,語與其這樣還不如讀獨中。而且一般來說讀獨中比較好是因為獨中的學習層次比較深,我在獨中初二學的數學,國中高二才學,會有點慢。差不多就是這樣,希望能幫到你~
6.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怎樣稱呼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成為「最高元首」
馬來西亞是個君主立憲的國家。她的象徵性統治者稱為馬來西亞國家元首(Yang Di-Pertuan Agong),即最高元首,由七個馬來州屬——柔佛、雪蘭莪、吉打、霹靂、吉蘭丹、彭亨、登加樓的蘇丹(Sultan),加上森美蘭的嚴端和玻璃市的拉惹中輪流擔任,每任為5年。另外四個州屬由象徵性州元首(Yang Di-Pertuan Negeri)統治。
7. 馬來西亞皇室是怎_回事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的嗎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因此馬來西亞有皇室的存在。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國家最高法律是馬來西亞聯邦憲法。聯邦憲法將國家的最高權力分成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個部分。
三權分立既出現於在聯邦層面,也出現於在州的層面,各州都在聯邦憲法之下擁有自己的州憲法。 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而政府首腦是總理。君主即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形式上擁有國家最高權力,但實權在馬來西亞內閣。
(7)馬來西亞的後門政府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君主立憲制國家,君主主的權力多少受到限制,有一些君主的權力被限制到僅僅作為國家的代表,而沒有實際的權力,稱為「虛位元首」——英國、日本等都是此類例子,但君主依然很受人民愛戴和尊重。
如今也依然有一些立憲的、擁有很大權力比如組織或解散政府、指揮軍隊的君主,例如位於中歐的列支敦斯登。君主的權力被限制到僅僅作為國家的代表者,往往前身是走向「軍國主義」之「帝國主義」卻先勝後敗之君主。
8. 聊一聊東南亞國度之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Malaysia)一個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上的國家,一個既具有濃郁的熱帶風情也同時兼容著多民族文化的國度,使眾多的外國遊客為之嚮往。
在中國,如果走旅行團的話,大部分 旅遊 公司制定的 旅遊 目的地線路都是常提的「新馬泰」。這個 旅遊 線路在北京被惡搞稱之為「新馬太」,這也已經算是老梗了,新街口、馬甸、太平庄三個北京地名的簡稱與「新馬泰」同音。
玩笑歸玩笑,言歸正傳,新馬泰這條 旅遊 線路也算是備受中國旅客喜愛的線路,首先是比較廉價,其次就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具有豐富的 旅遊 資源,無論是自然景觀或者是人文景觀。在這三個國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馬來西亞。本人也有幸地曾在那邊學習生活了半年,那邊的自然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主頁君就從自然環境、人文 歷史 ,教育環境,當前情況等若干方面闡述下我對馬來西亞這個東南亞國度的一些看法,並且希望與各位朋友進行看法上的交流,同時也希望給彼此帶來或多或少的啟發與幫助。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分為東馬來西亞及西馬來西亞兩部分,中間隔著南中國海,其中為我們所周知的吉隆坡(馬來西亞首都&最大城市)就位於西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氣候為熱帶雨林及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夏,較為炎熱,且降水充沛。當年本人從北京首都機場乘坐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航班剛降落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時候,剛出飛機艙門,一股熱浪迎面而來,心裡想熱帶氣候果真名不虛傳啊。但是沒多一會就發現馬來西亞的熱跟我們北京夏天的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北京夏季7月底到8月初那幾天最熱的時候,體感溫度非常高,會使人非常難受,備受煎熬。但是馬來西亞熱帶氣候屬於那種乾熱,只要是降雨天氣或者太陽落下後將會非常舒適。
馬來西亞本國有三大民族,分別是馬來人族群(主體民族)、華人族群、印度人族群。馬來人屬於當地土著,占馬來西亞國民總數的多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掌握著國家的行政大權,運轉著國家機器,所以馬來西亞政府無論是高層還是地方政府大部分官員出身都是馬來人族群。
華人族群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僅次於當地土著馬來人,大概占國家總人口數的22% ,絕大部分都是明清時期及民國初期從中國廣東福建等地下南洋的勞工及經商而定居的人,從而形成了今天的華人族群。華人靠著勤奮與聰明的頭腦牢牢控制著馬來西亞工商業,當地很多知名企業家都是華人。當然也有知名的 體育 明星及 娛樂 圈明星比如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著名歌手梁靜茹,光良等。當年我到了馬來西亞,發現華人很多,在很多鬧市區華人幾乎隨處可見,所以不存在語言交流問題。通過與當地華人族群的深入接觸,發現了幾點有意思的細節。首先馬來西亞華人相當一部分都對中國及中國文化有一種深深的親切感與嚮往感,換言之他們從內心深處不想割裂與中國的聯系,內心深處還住在一顆中華之心,盡管國籍是馬來西亞。大部分華人都能講漢語普通話,當然還可以講粵語,閩南語等。當地華人可以說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見過一個華人小伙會講普通話、粵語、閩南語、馬來語、英語、日語、德語等八種語言。可以說華人在語言方面是神一般的存在啊。而且不但能說還能用簡體漢字及繁體漢字進行書寫,走在馬來西亞街邊隨處可見中文漢字的廣告招牌與標識。這主要歸結於當地華人較為抱團,對中國文化認同感強,華人族群都把自己子女送到由馬來西亞華人企業家贊助的華校接受教育。所以說這些馬來西亞華人從小接受的是中文背景的系統教育,用的語文, 歷史 ,乃至數理化的教材都是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綜上所述造就了馬來西亞定居下來的華人族群保留了很多傳統的中華文化元素,甚至不遜於中國。其次感覺有意思的細節就是馬來西亞華人不願意甚至很反感外國人叫他們馬來人,我當時初來乍到,稱呼馬來西亞華人朋友為馬來人,這令他們很無語面露不快,因為當時我鬧不清馬來人與馬來西亞人的概念,混淆一起了。其實他們邏輯關系就是馬來人肯定是馬來西亞人,但是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國籍)不一定只有馬來人,因為馬來西亞有三大族群。但是從馬來西亞華人不願意被外國人稱他們為馬來人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些細節來,比如說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人(馬來西亞主體民族&統治階級)始終心存芥蒂,源於馬來人對華人的種種壓迫及區別對待政策。華人從政為本族群爭取權益是非常困難的,馬來人給華人設置了一個「種族隔離天花板」,幾乎斷絕了華人走向政壇的可能性。甚至華人考馬來西亞頂級的國立大學也被設置了阻礙,可以說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很多人從事商業,但是政治地位低,沒有什麼話語權,在他們口中經常將「二等公民」掛在口中,也的確透露出他們的無奈委屈和憤恨吧。再說說當地華人族群的特色 美食 吧。因為當地華人大部分都是從廣東福建遷移來的,所以當地 美食 好多都以粵菜,閩菜為主,偏愛吃魚。我比較喜歡當地的特色小吃,比如魚丸粉,雲吞面等。
馬來西亞除了馬來人族群,華人族群還有就是少量的印度人族群了。在馬來西亞街邊可以看到那些穿著印度民族服飾,皮膚黝黑的印度人,印度族群與華人關系還算融洽,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在華人開的餐廳吃飯,也可以看到華人在印度餐廳熟練的用手吃著咖喱。這一切都像是一種無聲的磨合,兩個文化不同的族群都能夠適應並融入到彼此不同的文化與飲食習慣中。
聊完了馬來西亞的自然氣候與人文飲食,下面再聊聊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教育文化中心。東南亞地區最大城市之一。身處熱帶地區,降雨充沛,綠化環境較好,標準的熱帶地區城市。下面推薦幾個我自己認為不錯的 旅遊 景點。
高大聳立的雙子塔矗立於吉隆坡市區,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上個世紀90年代作為亞洲四小虎之一的馬來西亞經濟開始飛速發展,雙子塔也於那時候成為了吉隆坡乃至整個馬來西亞坐標性建築,成為一張馬來西亞對外宣傳的明信片。雙子塔無論是白天游覽還是晚上游覽都十分瑰麗,尤其是晚上伴隨城市燈光。
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著馬來西亞經濟快速發展,吉隆坡城市發展很快,高樓大廈紛紛拔地而起,但是吉隆坡老式建築風格也得到了保留,與新建起的現代化建築遙相呼應。 歷史 感與現代 時尚 感襯托著吉隆坡乃至馬來西亞的獨特魅力。位於吉隆坡老城區的茨廠街也稱吉隆坡唐人街,面積雖不大,但十分熱鬧繁華,無論是白天或晚上。尤其是晚上,更像是過節一般,是當地著名的夜市。在茨廠街可以吃到各種特色小吃,比如說腸粉,鹵鴨,雲吞面等此外還有就是隨處可見的中餐廳。對路邊攤情有獨鍾的朋友來這里保准你可以大飽口福。除了 美食 在茨廠街還可以看到各種中式牌樓,各種中式樓宇,中式風格的沿街售貨攤。這里的店鋪基本上由馬來西亞華人所開,掛著醒目的用繁體漢字書寫的中文招牌及廣告。置身於其中,讓人沉醉於獨特的 歷史 文化氛圍中。茨廠街也是一個購物的好去處,不但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工藝品,特色的文化創意品還能在特色華文書店買一些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著作,文學類,時事評論類的都很不錯,當地有一個流派就叫「馬華文學」。
最後再聊聊馬來西亞的教育吧。馬來西亞教育質量在發展中國家裡算比較高質量的,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裡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他們的高等教育。感覺馬來西亞教育體系挺適合咱們中國一部分學生前去發展的。如果中考時候感覺考不上中國的高中又不想去讀職業高中或技術學校的話可以考慮在自己15,16歲這個階段就前往馬來西亞,可以先選擇讀那邊華人經營的獨立中學。獨立中學是中文授課,教授的科目也包括數學,物理,化學,中國及世界 歷史 等,當然也有英語課程及馬來語課程。可以通過在獨立中學學習的契機,便於申請馬來西亞當地的大學,無論是國立大學或私立大學,教育質量都是不錯的。高三階段的中國學生可以直接去申請馬來西亞的大學,部分大學是需要英語雅思成績的,一部分不需要雅思成績,需要先去讀語言學習班也就是相當於預科班。好處就是減輕了部分學習壓力,在英語語言環境下可以提高自己英語水平。去馬來西亞留學讀大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以當地大學為跳板去申請澳洲及英國的高等學府,因為他們同屬英聯邦教育體系,關系密切。同等成績下去申請英國或澳洲的碩士研究生,以馬來西亞大學畢業生身份去申請拿到offer的幾率會更大一些,是跟在中國本地去申請相比。
各位朋友,由於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聊到這里,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
9. 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是什麼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君主,即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名義上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
議會是馬來西亞的最高立法機構,但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涉及統治者身份、特權和地位,以及馬來語作為國語地位等方面的立法權受到一定限制。
馬來西亞議會由三部分組成,即最高元首、上議院和下議院。議會在最高元首的召集下舉行會議。通常,會議召開的間隔時間最長不能超過半年。
(9)馬來西亞的後門政府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君主是馬來西亞的權力的形象,武裝力量的總司令,但這些僅是象徵意義。馬來西亞聯邦君主由統治者議會輪流選舉產生,任期為5年。
統治者議會是由馬來西亞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州、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州世襲蘇丹或拉惹,還有馬六甲、檳城、砂拉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雖然是世襲,但是由於是聯邦制,所以輪流做東,非常特殊。這有點像瑞士的聯邦委員會制度,只不過聯邦委員會成員並不是世襲。
10. 馬來西亞屬於什麼國家
馬 來 西 亞 概 況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萊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榔嶼、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