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什麼族為主
『壹』 馬來西亞的組成是
馬來西亞由馬來亞(現稱西馬來西亞)、沙巴和沙撈越三個地區組成。馬來西亞商標法於1983年9月1日正式生效。這部商標法廢除馬來亞、沙巴和沙撈越三地區各自的商標法規和申請程序使馬來西亞有了一部統一商標法。馬來西亞有關商標的法規還包括1983年9月1日同時生效的《1983年商標法實施細則》。
『貳』 求教下,馬來西亞為何是伊斯蘭國家
因為馬來西亞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統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於普通法。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而政府首腦是首相。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2)馬來西亞什麼族為主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國家主要分布在中東、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亞洲的其他一些區域。如伊朗、阿富汗、葉門、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的法律一般都只是參考《古蘭經》和聖訓而不會全面地執行。
有些國家實行政教合一政策,但大多被認為是「政教合一」政權(家族式統治是伊斯蘭法律所反對的)對伊斯蘭法律都只是依據其政治利益選擇性地執行,所以伊斯蘭法律被局限於民事訴訟上。
『叄』 馬來西亞有哪些民族
馬來西亞民族:
1馬來族
2華族
3印度族
4土生民族
5原住民: 馬來西亞半島原住民、砂拉越州原住民、沙巴州原住民
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根據2010年的馬來西亞人口普查,統計的人口為28,334,135人。其中本國公民佔91.8%,外國人佔8.2%。在本國公民中,土著(馬來族及原住民)佔67.4%、華族佔24.6%、印度民族佔7.3%、其他民族佔0.7%。[1]
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習慣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是馬來西亞憲法定義下的土著(bumiputera),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在整個馬來西亞半島中,馬來人口佔到63.1%。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人和沙砂兩州的原住民,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2],其中最多的是伊班人(占砂拉越州人口的30.3%[1]);非馬來土著在沙巴超過2/3[3],其中最多的是卡達山-杜順人(占沙巴州人口的24.5%[1])。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這些土著在馬來西亞是享有房屋折扣等優惠的。雖然華人、印度人同為馬來西亞人,卻因為不同膚色而無法享有這項權利。
『肆』 馬來西亞有幾種民族或者種族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民族:馬來人、華人、印裔。
1、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1948.36萬(61.54%)。馬來西亞華文通常又稱為巫族。主要居住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東部及南部、婆羅洲沿岸、泰國南部。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2、華人共664.8萬(21.00%),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3、印裔共199.2萬(6.29%),是對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的稱呼。印度裔馬來西亞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屬馬來亞時期從印度移居馬來半島的後裔。這可能發生在在印度人在東南亞第一波遷徙時期──阿育王對卡林加的南征和之後沙摩陀羅·笈多對東南亞各地的入侵,勢力遠及爪哇和馬來半島,從此開始有印度人移居於此。如今,它們成為了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族群,人口規模在馬來人和馬來西亞華人之後。
4、其他人口佔28.14萬(0.89%),非國民325.56萬(10.28%)。
(4)馬來西亞什麼族為主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此外,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伍』 馬來西亞是一個什麼樣民族的國家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建國於1957年,在1963年邀請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和汶萊加入組成馬來西亞,後來汶萊臨時退出。然後1965年新加坡也退出。
因為受英國殖民地統治,所以大量帶進中國人和印度人在那裡工作,進而定居。馬來西亞成立以後,加上沙撈越的伊班族和沙巴的卡達山族,加上馬六甲的葡萄牙跟當地人混血兒後裔及跟泰國邊境地區的泰裔,造成馬來西亞擁有多元民族的存在,也造成當地多元文化社會的人文景觀。
不過按照人口的比率,馬來人占國家總人口約六成五,華人二成六、印度人不到一成加上其他少數民族。
因此馬來民族佔主導地位。不過按照人種學的角度,其實並沒有「馬來族」的存在。
馬來族是東南亞一個大族群的總稱,當中包括爪哇族、亞齊族、武吉斯族等。所以馬來西亞憲法規定,只要是說馬來語、日常生活奉行馬來民俗及信奉伊斯蘭教者,經國家登記局的認定,就是馬來人。
華人主要是中國人的後裔,祖先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南方的省份如福建、廣東、海南等。因為馬來西亞的法律規定娶嫁穆斯林者皆強制入教,因此鮮少有異族通婚現象。當地華人自力更生建設了華文教育,尤其是華文小學,得到政府部分的資助,其他都是華社自身贊助。
印度人主要是來自印度南方省份的泰米爾人。不過他們之間也有種姓之分而沒有華人社會那麼團結。至今大部分印度人屬於馬來西亞社會中貧困階級。
『陸』 馬來西亞有多少個種族
馬來西亞有三個種族,分別是馬來人,華人,印度人。
1,馬來人
馬來族(馬來文:Orang Melayu;英文:Ethnic Malay),也稱為馬來人(狹義),馬來西亞華文通常又稱為巫族。主要居住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東部及南部,婆羅洲沿岸,泰國南部。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
2,華人
華人(Ethnic Chinese),即中華人的簡稱,在古代是指漢族,至近代改指已經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華是中國的古稱,中國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鄉的華人稱為僑人和僑士,外籍華人之稱謂從華僑演變而來。
3,印度人
馬來西亞印度裔,英文:Malaysian Indian,是對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的稱呼。印度裔馬來西亞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屬馬來亞時期從印度移居馬來半島的後裔。
(6)馬來西亞什麼族為主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各族人口佔比:
統計局2016年數據顯示,總人口3166.07萬。以族群來看,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1948.36萬(61.54%),華裔共664.8萬(21.00%),印裔共199.2萬(6.29%),其他人口佔28.14萬(0.89%),非國民325.56萬(10.28%)。
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在沙巴超過2/3。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柒』 馬來西亞主要以什麼人種為主
馬來人是黃種人,和中國古代南方的越人有關,公元12世紀隨著和阿拉伯商人交往的加深逐漸信仰了伊斯蘭教。
『捌』 馬來西亞民族有哪些特色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即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在這塊風光綺麗、物產富饒的大地上,各族人民匯聚形成了奇異獨特的風土民情。馬來西亞民族文化融合了馬來族、印度族、華族等多種族的文化特色,其中人口最多的當屬馬來族,因而馬來族文化的影響也是最為顯性的。據統計,馬來西亞有三十多個民族,以馬來族、華族、印度族人為主,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0%。
1.原住民是馬來半島最早的居民,其餘的民族都是外來移民的後裔。原住民的馬來語為OrangAsli,音譯為「奧朗·阿斯利人」,意為「原住民」、「原住民族」。盡管他們都居住在馬來半島,但無論是西馬原住民還是東馬原住民,他們在文化習俗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膚色近似,但語言不同。生活在沙撈越的各民族的傳統節日與舞蹈更是別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沙撈越州的男子舞蹈——大東朱落舞還保留著馬來族原始舞蹈的風貌。
2.馬來西亞人口最多的民族便是馬來族了,雖是由三支移民組成的,但他們的信仰相同,語言相近,生活習性也差別不大,因而被統稱為馬來人。馬來人自幼信奉伊斯蘭教,馬來語屬南島語系,主要是居住在西馬的吉蘭丹州和登嘉樓州的產稻平原地區、太平市到泰馬邊界的沿海地帶,以及馬六甲市以南至柔佛州的廣大地區的居民常用。馬來人大都從事農業,種植橡膠、椰子、水稻、可可等,還有少部分人從事漁業。在這片蕉風椰雨的地方,舞蹈的發展也受其環境、民族文化的影響,具有輕快流暢、婀娜多姿的特點。
3.華人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民族,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一世紀前便有華人進入馬來半島做買賣,此後,便相繼有大量的華人前來發展,迄今為止,馬來西亞的華人大約有600萬人,華人數量在馬來半島、沙巴和沙撈越等地都是人口較多的。至今,華人對馬來西亞的藝術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4.印度人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族群,大約於公元初年就有印度僧人赴馬來半島傳播印度教,比華人更早來到馬來半島。在當時,馬來西亞深受印度教的文化影響,從印度傳來了王權的觀念以及法律、文學等。目前,馬來西亞的印度人主要分布在西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巴生港—馬六甲,以及吉打州的河谷地區。印度人主要從事一些種植業,只有少數人在城市做生意或做專業的技術工作。他們由於經濟實力不強,因此在全國性事務上的影響上相對較弱。在宗教信仰上,仍保留著傳統的印度教。因此,馬來西亞藝術的發展也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以舞蹈為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身體語言很豐富,尤其是手語符號語言的變化。
5.除了以上的種族之外,馬來西亞還有少量歐洲、中東、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等地移民過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馬六甲、沙撈越等地區。
從以上民族構成來看,馬來人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民族,其他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一般而言,主體民族往往具有與生俱來的文化、政治優勢,一般被視作國家的主體或代表,對國家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馬來西亞民族呈多元化,其民族結構也十分復雜,各民族在歷史淵源、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習俗風尚等方面均存在諸多差異,因此,人們習慣上認為馬來西亞各民族之間的沖突和對立應屢見不鮮。但縱觀馬來西亞歷史,除個別時期外,其民族關系基本上處於和諧共處狀態,被國際社會贊譽為「民族和諧的典範」。也正是在如此和諧的民族關系中,藝術的發展才蒸蒸日上。
『玖』 馬來西亞有哪些民族
馬來西亞分東馬和西馬,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的社會,許多種族保持著獨特的文化身份,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在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還有許許多多其他族群。
馬來西亞的三大族群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沙巴和砂拉越住著各種原住民,各自有獨特的文化和遺產。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族群,占總人口的60%以上。在馬來西亞,馬來人是指祖先是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和馬來傳統,並且說馬來語的人。馬來西亞華裔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族群,約占總人口的 25%。他們大多是清朝移民的後代。馬來西亞印度人是三大族群中數量最少,約占總人口的10%。
原住民是對馬來半島本地族群的統稱。他們主要包括三個部落:尼格利陀族(Negrito)、色諾族(Senoi)和原馬來族(Proto-Malay)。東馬的沙巴州最大的本地族群有卡達山杜順族(占沙巴人口的30%)、巴瑤族(15%)和毛律族(3%)。伊班族是砂拉越最大的少數民族,占砂拉越州人口的30%。烏魯族人大約占砂拉越人口的5.5%,砂拉越還有一個比達友族。
『拾』 馬來西亞有多少個民族以什麼民族為主
截止2015年,馬來西亞總人口30638600人。其中馬來人55%,華人24%,印度人7.3%,其他種族0.7%。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一、馬來人:
馬來人的祖先大約在公元前3000 年和公元前1000 年先後分兩批 ,自亞洲大陸遷移而來 ,經與土著融合 ,先後形成原馬來人和新馬來人 ,成為今日馬來人的直系祖先。馬來人屬蒙古人種 ,馬來語屬南島語系 ,他們信奉伊斯蘭教。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二、華人:
華人大多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的漢族人。早在唐代 ,就有商人和僧侶僑居此地 ,但大批移入是在19 世紀以後。20 世紀 40 年代末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 ,新的華人幾乎不再移入。今天 ,80%以上的馬來西亞華人都是當地出生的華裔。華人屬蒙古人種 ,華語屬漢藏語系 ,華人大多信奉佛教和道教。
三、印度人:
印度人移入馬來西亞也很久了 ,自公元初年起 ,伴隨著印度教的傳播 ,就開始有印度僧侶移居馬來半島 ,但大批印度人遷入是在19 世紀以後。其中 80%以上的印度人屬於泰米爾人 ,他們屬於歐羅巴 - 尼格羅混合人種類型 也稱達羅毗荼類型 。泰米爾語屬達羅毗荼語系。
四、其他種族:
馬來西亞真正的土著民族是今天仍生活在西馬叢林中的尼格利陀人和塞諾伊人 ,屬於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他們的語言屬於南亞語系馬六甲語族 ,這些土著民族早自石器時代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了。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