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難民來自哪裡
1. 馬來西亞發動戰爭中國有必要管哪裡的華裔嗎
題主問題的是華裔,華裔是一般指的是華人後代,並不是華僑。這里要區分華人和華僑的區別。
華人是加入了所在國國籍,是所在國家的公民。
華僑是保留了中國國籍,但是僑居在所在國。
這兩個的最大區別就是國籍不同,其中華僑還持有中國國籍,是中國公民,收到中國法律保護。而華人持有所在國國籍,並不是中國公民,是所在國公民,中國法律是無權管轄的。
但是如果馬來西亞這個華人和華僑大量聚集的地區發生戰爭,中國政府在先期撤離華僑後,如果有能力也會盡量撤離當地願意撤走的華人的,畢竟都是中國人後代,有一定血緣關系。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前十的難民接收國,但是中國對難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規定,那就是我們只要華人難民。中國在廣東,福建沿海有大量農場接收了印尼華人難民(只能算難民他們都持有印尼護照或者印尼身份證明,算是印尼公民,也有很多人沒法證明是中國國籍)。中越邊境有大量越南華人難民(都沒有國籍身份證明),一些難民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四五代人,這些人有中國戶口,身份證但是國籍一欄都是空的,難民農場或者村莊有學校,課程與國內一樣,課本也一樣,但是學校沒有旗桿。
2. 關於馬來西亞的知識
馬來西亞啊,沒有四季,都是夏天,30°C 左右,這個不怎麼變。近來幾乎每天都有雨,偶爾傾盆而降,偶爾灑灑小雨。但是天氣還是悶熱啊,要呆到晚上天氣才涼爽些,今晚有點兒冷,我都穿外套了。呵呵~
這里的國語是馬來語,是馬來人的語言,注意,是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後來為了要讓各大民族團結起來,就改稱馬來西亞語。年輕的一輩固然會講,國語畢竟是必修的,管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長輩們,就算沒念過書,也能說上一兩句不那麼正統的,打招呼八卦八卦沒問題,要談深入的話題就不行了。至於英語能力呢,只能說水準不一吧,但是一般會比中國人好些,因為實踐機會比較多。從小就學,而且數理科用英語教,大學也是英語授課,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學的很出色。
馬來西亞有3大民族,馬來人(至少60%),華人(30%左右),印度人(少過10%)。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他們和馬來人一樣是土族,但是待遇實在差很多。就如我所說,馬來人講馬來語,但是馬來語,好像漢語一樣,分成普通話和方言。華人呢,基本上都會講華語,加上一兩種華人方言,有些華人呢是因為祖先是潮州來的,所以他會說潮州話,有些則是因為地方關系,所以會說某種方言,例如住在首都吉隆坡的都會說粵語,住在檳城州的都會說福建話。很少華人只會說馬來語和英語,但是還是有的。印度人就印度話啊。不少旅行,是念書,工作嗎?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我看我那些中國朋友自在的很,沒什麼約束。
環境呢,還好啦。只是我覺得掠奪匪太多了,這個真的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馬來人全是回教徒,所以這里6成以上是穆斯林,每天的5次祈禱都在各個清真寺用大喇叭播出,而且沒什麼地方你是看不見清真寺的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兒不體諒。這里有種族紛爭的問題,華人老是埋怨政府偏袒馬來人,什麼獎學金,津貼,工作機會,都是馬來人的,怎麼華人繳稅最多,反而都沒份。馬來人就說,你們是二等公民,非土族,讓你們來住都要感恩了,還吵。無奈~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老一輩的,當年從中國來馬來西亞的,都離開了,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年輕的,只能說都沒受過苦啊,都不是太極端,不是太在乎,沒獎學金嘛,爸媽肯給就好了,沒津貼嘛,我錢夠用啊,就是沒想這問題太多,可是爸媽那一倍還是會有些意見的。只是政治家經常圍繞在這些話題上,但是有時候他們說的也未嘗不是道理。
消費嘛,要跟地區了,鄉間小鎮還是可以吃到便宜到笑的東西,城市呢,也不會要命啦,一般吧,不稱得上是高消費的國家,這樣吧,咱們比麵食吧,首都一碗叫價4元馬幣左右,小鎮2元,略有裝潢的餐館8元,再高級點的16元,有些實在難得你會看見20多元的,但是這些都是賣氣氛多過賣食物的。就是這樣。還有,一份報紙1元3毛馬幣,搭一次公車5毛到4元不等。你自己看看兌換率好好想吧。對,馬幣是Ringgit Malaysia,簡稱RM,華語是「令吉」,1令吉馬幣大概,我是說大概噢,2元人民幣吧。
好了,就這樣。
3. 二戰後東南亞難民產生原因
您好,二戰後東南亞難民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殖民主義:英國、法國、荷蘭和日本等殖民主義國家在東南亞地正檔旅區曾經殖民,這導致當地人民的社會經濟狀舉凳況惡化,從而導致了大量的難民蠢簡流動。
2.戰爭:在二戰後,英國、法國、荷蘭和日本等殖民主義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發生了大量的戰爭,這導致當地人民的社會經濟狀況惡化,從而導致了大量的難民流動。
3.經濟: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社會經濟狀況惡化,從而導致了大量的難民流動。
4.政治: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狀況混亂,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從而導致了大量的難民流動。
總之,二戰後東南亞難民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殖民主義、戰爭、經濟和政治等因素造成的。
4. 世界難民國家有哪些
全球輸出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其次是阿富汗和索馬里,來自這三個國家的難民數量佔到全球總難民數的一半以上。
難民的含義最初強調政治因素,以後內容日趨廣泛。在國際法上,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將難民的定義規定為:「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國之外」的人,同時加以時間和地區的限制。
1967年的《難民地位議定書》取消了這些限制。
1969年的《非統組織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特定方面的公約》對非洲難民的定義除保留以上內容外,又加上「由於外來的侵略、佔領、外國統治或嚴重擾亂公共秩序事件」而離開本國的人。
隨著難民問題的產生,國際上建立了處理難民問題的國際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成立了國際難民署,任命挪威人F.南森為第一任難民高級專員。
他為無國籍難民提供身份證明,以便使難民受到國際保護,這就是「南森護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曾從事救濟歐洲 800萬無家可歸者和其他地區難民的工作。1951年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成立,負責全世界的難民工作。
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則由1949年成立的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負責 。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認為,持久解決難民問題的方式有自願遣返、就地安置和重新安置三種,其中第一種是最理想並且常常是唯一可行的方式。此外,還需要促成難民逐步實現自給自足和向難民所在國提供發展援助。
這些措施雖然對解決難民問題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因為沒有觸及到產生難民問題的根源,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世界上的難民數量仍在繼續增加。事實證明,要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必須從解決具體問題和消除根源兩個方面著手。
這就要求在對難民提供救助和進行妥善安置的同時,制止國際上的侵略擴張活動和結束種族主義統治,使各國人民在和平中得以安居樂業。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世界難民問題
5.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嗎誰可以回答我這個問題謝謝您哦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主導政治的馬來民族占總人口的大多數。根據憲法規定,馬來族都是穆斯林,但其他種族並不受這條例的約束。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的華裔在經濟及貿易領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馬來西亞公民占總人口的大約8%,其中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及佛教徒。大約85%的印裔是泰米爾裔,其他則是格拉拉裔,錫克裔及雀替爾(chettiar,即放債者之意)裔等。據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統計,馬來西亞人口中約有55%屬於穆斯林、35%屬於佛教徒、5.5%屬於基督徒(包括新教),1%屬於天主教、3.6%屬於印度教徒、1.5%屬於道教徒、其餘屬於錫克教徒、巴哈伊教徒、萬物有靈等。
超過一半的砂拉越居民及66%的沙巴居民是非馬來土著。一小部分的非馬來土著也居住在馬來半島。非馬來土著包含數十種族群,但他們都由某個程度上的共同點。直到二十世紀,大多數土著還抱有傳統信仰,但許多土著已轉為穆斯林、基督新教徒及天主教徒。
其他的馬來西亞人民是歐裔、中東裔、柬埔寨裔及越南裔等等。歐裔及歐亞混血人民包括英國殖民者後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後裔。中東裔人民則大多是首先將伊斯蘭教傳至馬來西亞的阿拉伯人後裔。一小部分的柬埔寨及越南以國民作為越戰難民遷至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約兩千萬的國民居住在馬來半島。
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爆發了主要是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種族沖突,史稱513事件。
6. 究竟難民是怎麼形成的
難民一般是在天災頻發的時候容易形成,古代如果遇到洪水或者干模帶旱,災民得不旦橘蘆到及時的救濟的話就會形成難民,為了生存就要去外地乞伍凳討,遇到一些不公或者有心人挑撥,容易形成一股螞蟻過境一樣,寸糧不剩,而當地人沒有了糧食也只能跟著難民去乞討,這樣就越滾越大。主要的根源還是當時國家的宏觀調控,官員的執行力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