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訪問馬來西亞提到了什麼時候
⑴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的2013年危機
2013年9月27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把持)通過了一個避免政府關門的臨時預演算法案,發給眾議院(共和黨把持)表決,剔除了此前共和黨提議的禁止給奧巴馬美國醫療保險改革撥款的內容。但是,眾議院當然不會輕易就範。
2013年9月29日凌晨,美國國會眾議培行遲院投票通過為期兩個半月的臨時撥款議案,議案同時要求將奧巴馬美國醫療保險改革延期一年實施。
2013年9月30日下午2點,美參議院以54比46票否決了眾議院要求把奧巴馬美國醫療保險改革延遲一年,並取消用於實施醫改而徵收醫療器械稅的臨時撥款議案,這表明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10月1日關門的風險增大。
當前的局面是非常的微妙,共和黨議員們表示不能接受參議院版本,眾議院議長博納說會在30日再發一個修正案給參議院。共和黨人也承認說,眼下還拿不出修正案,畢竟在是否要給奧巴馬醫改法案提供資金支持這個方面上,驢象兩黨的立場是很難調和的。
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在年度財政預算沒有獲批的條件下,參眾兩院必須通過完全相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並送交奧巴馬簽署生效,方可保證聯邦政府免除關門危機。參議院預定30日復會,留給兩黨的協商時間已經不多。
2013年9月30日,奧巴馬在白宮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如果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在10月1日停擺,馬上就會給美國民眾的生活和美國經濟增長帶來真實的沖擊。雖然軍隊、邊防、公共安全、獄警等核心部門的運營不會受此沖擊,郵局還會照常運營,退配李休人士的社會保險福利金也會照常發放,醫療保健項目的享有者依舊可以去醫院看病,但是數十萬文職政府雇員將會停工,所有的國家公園將會關門,私營部門申請政府貸款的進程將被迫延期。 當晚,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西爾維婭·伯韋爾宣布,由於聯邦政府本財年的預算已經耗盡,而國會尚未批准新財年的預算或臨時撥款議案,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她敦促國會應當盡快批准臨時撥款議案,使得政府可以正常運轉,並盡快通過新財年的政府預算。
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的2014財年開始,由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尚未解決新財年的政府預算分歧,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此次聯邦政府「關門」風波將持續多久取決於兩黨何時能解決預算分歧。 奧巴馬對軍隊發表電視講話時說,盡管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美國在國內和國外的軍隊將正常運轉,國會兩院都已通過議案讓軍人可以在政府關門期間按時領取工資。造成本次美國兩黨分歧無法彌合的關鍵原因在於即將全面推行的奧巴馬美國醫療保險改革法案。同時美國各州的健保交易所也將開張,該交易所是美國醫療保險改革法法案中擴大醫保覆蓋面的核心舉措,旨在為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提供政府補貼的醫保產品。
美國政府關門已使兩黨「戰火」迅速燒至美債。奧巴馬和財政部輪番發難,均稱如果美債半個月後違約,將引發甚帶州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屆時,美國政府已有73萬多人被迫休假。
2013年10月2日,美國白宮通報,受政府關門所迫,奧巴馬決定取消訪問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2013年10月3日,奧巴馬總統呼籲眾議院議長博納立刻將參院通過的臨時預演算法案發眾院全院投票表決,從而結束眼下這場鬧劇。 同日,著名股神巴菲特接受美CNBC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他相當擔心政治僵局,認為情況將會惡化到「極度白痴」(extreme idiocy)的程度,痛斥共和黨不惜以國家倒債為要脅,否定推行美國醫療保險改革,但預言這種招數無法持久。
2013年10月4日,據外電報道,印度尼西亞稱,由於美國聯邦政府關門,美國總統奧巴馬將缺席將於巴厘島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
奧巴馬急簽軍方支薪案:五角大樓9成員工或復工
據香港《文匯報》10月7日報道,美國政府停運令國防部文職員工被迫無薪放假,不過司法部研究過停運前由總統奧巴馬緊急簽署生效的軍方支薪法案後,認為法案適用於直接支持軍人的後勤職員,因此防長哈格爾前日已下令五角大樓大部分文職人員,於本周起重返崗位。負責審計的副防長黑爾表示,暫時未能估計確實復工人數,但大概超過90%。他表示,國防部受影響文職員工數目約為35萬,少過報道指的40萬,按此推算,復工人數約為31.5萬,相當於全體被迫放無薪假的公務員的40%。
結束聯邦政府關門
2013年10月16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議案結束聯邦政府關門。
美國會達成預算協議
2013年12月16日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眾議院通過為期兩年的財政預算協議,而協議也即將在參議院表決,以避免政府關門重演。
報道稱,這份由共和黨眾議員萊恩(Paul Ryan)和民主黨參議員默里(Patty Murray)協商而成的預演算法案模糊且不夠具體,對較為存在困難和分歧的問題採取迴避做法。然而國會明年的議程全都是一些具體問題,包括提高舉債上限、政府各項目的資金提供、移民政策改革以及通過一項農業法案。 美國政府關門迫使幾十萬聯邦雇員下崗回家,許多政府服務項目受限或關閉,並引發了一系列的民眾抗議。抗議者對國會議員表示不滿,並呼籲他們結束預算僵局。
2013年10月1日美國進入新的財政年度後,預算方案遲遲沒有通過,國家公園關閉,負責調查食品引發的疾病的工作人員下崗,政府停止公布有關經濟狀況的報告。 這些影響讓人們走上大小城鎮的街頭抗議。14日,在首都華盛頓大草坪,在保守的茶黨組織下,好幾百人拆掉了搭建在被關閉的國家紀念碑和紀念園周圍的隔離障礙。他們把一些障礙物帶到白宮,還打出批評總統奧巴馬的標語。
在芝加哥、波士頓、特蘭大市以及德克薩斯州的普拉諾、新澤西州的紐頓和賓西法尼亞州的斯普林蓋茨波里等地,聯邦雇員都走上街頭抗議。
⑵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所涵蓋的地區包括南亞嗎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所涵蓋的地區包括南亞。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質是,拉攏和綁架南亞各國,與中國作對。
A、自2009年執政至今,奧巴馬政府在全球戰略布局上最突出的一項動作便是實行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其內涵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從全球范圍內調整力量配置,收縮美在歐洲的力量部署,並將其轉移到亞洲地區。
二是在亞洲地區內的力量分配,即從原先主要力量集中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區脫身,並將這部分力量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實現區域內美國力量的均衡分布。
三是美國國內政策與國際戰略的再平衡。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便在國內經濟振興與國際戰略推進之間尋求平衡。奧巴馬總統在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明確強調,美國國際戰略的基礎在於國內。此外,美國國內精英對於美國大戰略的討論,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持國內政策與國際戰略的平衡性。
四是美國亞太戰略各要素之間的再平衡,即政治、經濟、安全、外交等要素之間的再平衡。美國有學者認為,再平衡戰略經歷了兩個階段,即2011—2012年軍事為主的階段和2012年底之後經濟與外交為主的階段。
B、奧巴馬政府進行如此大力度的戰略調整,其意圖至少包括兩個方面。
1、首先是戰略意圖。這主要包括兩點:
其一是應對中國崛起對地區乃至全球政治格局所帶來的震動效應,尤其是對美國全球優勢地位所帶來的沖擊。盡管美國對於中美力量對比的差距有著十分清晰的認知,但中國實力增勢之迅猛依然令美國不安。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未來發展前景巨大。
其二是確保對亞洲盟友的安全承諾真實有效。冷戰後,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美國同盟體系不時面臨著嚴重的信任危機,這主要是因為明顯的外部威脅消失、美國與部分盟友的政策立場相左、盟友自主性增強以及美國國力相對式微所致。在亞洲地區的盟友,尤其是日本,對於發展日美同盟,其意願是十分強烈的。但因為美國自身所面臨的財政、黨爭、外交等困境,日本對於這個「老大哥」的安全承諾也產生了質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須要做出明確的姿態性表示,即美國對亞洲盟友的安全承諾將繼續有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2013年11月20日在喬治城大學發表題為「美國的未來在亞洲」的演講,明確了美國亞太政策的方向。她指出:「對亞太的再平衡仍然是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個基石。無論其他地區出現多少熱點,我們都將繼續深化我們對這個至關重要地區持久的承諾。」2014年4月23日至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亞洲四國,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堅定亞洲國家對美國履行義務的信心。
2、其次是經濟意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2012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率達到7.5%,而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2.2%。這一地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如果擴展到整個亞洲地區,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了50%。另外,世界銀行2014年4月份發布的報告預計,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約為3%,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將保持7.1%的經濟增速,該地區仍將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引擎。與此相反,美國整體的經濟形勢仍不穩定,2014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竟為-2.1%。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取得了近年來的最好成績,達到4.6%,但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又有所放緩,為3.9%。美國失業率繼10月份降到了5.8%之後,11月份保持不變。可見,美國的經濟走勢在呈現出一定向好的同時,也體現出未來趨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經濟狀況直接關繫到普通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從而也觸動了華盛頓最敏感的神經。如何盡快帶領美國經濟走出困境尤其是降低失業率,成為奧巴馬政府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說,民主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遭受重創,其主要原因不在於共和黨的選舉策略或政治主張多麼具有吸引力,而是美國選民對奧巴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亞洲地區與美國的經濟振興息息相關,亞洲地區的經濟快車對於美國經濟復興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
C、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前景:
一是美國國內的財政狀況十分糟糕,2013年10月出現的政府關門事件便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二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安全狀況。從本質上講,再平衡戰略是力量的重新配置,這種調整是存量調整,而非增量調整。
三是亞洲區域內國家的態度。亞太再平衡戰略給亞洲區域內國家帶來了雙重心理反應。一方面,它們歡迎美國介入亞洲事務,並將其視為平衡中國崛起的重要外部力量。但另一方面,亞洲國家又需要保持並發展好與中國的關系,這不僅是希望享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而且也有地緣戰略的考慮。大多數亞洲國家極不願意在中美兩個巨人之間選邊站隊,平衡外交或等距離外交是它們的優先選擇。可見,美國希望通過加強與區域內國家關系,甚至是「拉幫結派」的方式來達到其戰略目標並不容易。
四是中國發展的狀態,又是美國亞太戰略最重要的影響變數之一。從根本上來說,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目的是實現美國在亞洲的最大國家利益,這決定了美國在戰略推進中必須處理好與中國的關系,從而也決定了美國在實施其亞太戰略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中國的戰略關切,必須把握好戰略防範與戰略接觸之間的「度」。
D、毋庸諱言,美國亞太戰略的調整對中國形成了重大外部壓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美國對華軍事壓力增大。
二是中國的周邊環境更加復雜。近期,部分與中國存有領土、領海爭議的鄰國借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之機向中國發難,影響到中國周邊的安全和秩序。其中,中日釣魚島問題,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南海問題升級,其背後都可見到美國的身影。
三是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受到挑戰。近年來,中國通過參加亞太地區的各種機制建設,如東盟10+ 3、中日韓首腦峰會、中國—東盟自貿區、東亞峰會等合作機制,提升了中國在地區制度建設中的影響力。但是,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目的之一便是恢復其在亞太地區的制度塑造力,從而對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構成挑戰。
四是中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意識形態挑戰。奧巴馬政府在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明確提出「價值觀利益」是美國的一項持久利益,而其重點區域之一便是亞太地區。2014年7月10日,美國國務卿克里與財長雅各布·盧在參加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美兩國之間在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著分歧,「美國將繼續捍衛我們的價值觀念,倡導普世人權以及所有人都應享有的自由。這些權利和自由對穩定與繁榮極其重要」。可見,美國對華進行價值觀滲透的可能性明顯增加。
中國在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戰略定力與戰略耐心。
⑶ 簡述奧巴馬執政至今的外交政策
貝拉克·奧巴馬在外交方面採取了一種謙卑的論調並開始接觸那些宿敵,但這種改變形式多於內容。
顯而易見的是,奧巴馬政府正在展示利用多邊外交解決歷史問題的全新的開放性———同時並未改變布希的大部分外交政策。
在執政的頭100天里,奧巴馬政府不斷強調為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和解決阿富汗、伊朗、中東和朝鮮等棘手問題而傾聽盟友及其他國家意見的必要性。
奧巴馬政府還宣布將按茄盯下美俄關系的「重啟按鈕」。
在對亞洲、歐洲、中東和拉美的一系列訪問中,奧巴馬和他的首席外交官希拉里·柯林頓很乾脆地承認華盛頓曾犯下諸多錯誤,並且坦言,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美國將無法解決問題。
但分析亮桐人士彼得·貝納特說,與上屆政府相比發生的改變可能沒有那麼多,因為布希本人後來也開始更多地強調多邊外交而不是軍事干預。
與上屆政府不同的是,奧巴馬政府致力於對阿富汗和巴基斯敬納坦坦採取一種綜合策略,它希望擊敗「基地」組織而不是試圖使阿富汗民主化。
然而,從短期來看,奧巴馬政府似乎正在接手布希未完成的工作,向這兩個國家增兵,並為它們提供更多的援助。按照時間段陸續撤兵!基本上還是美國人的慣性思維,霸道,太霸道!
⑷ 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什麼沒有訪問中國
他訪問的鋒旁這幾個國家是美國的盟國,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的鞍前馬卒,與中國有著不相融的國際准則,尤其是日本、菲律賓,同中國有著領海爭扮擾端,美國正拿這說事,製造事銀缺橡端,因而決定了美國這次不會訪中國。
⑸ 奧巴馬在任時來過中國嗎
奧巴馬在任時過兩次中國。
第一次型禪是2009年10月15日-10月18日就任總統後的首次訪華。
第二次是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在北京期間,奧巴馬還前往故宮、長城參觀。此次亞洲四國之行,奧巴馬只在中國安排了參觀項目。美聯社評論說,「參觀到訪國的名勝古跡,體現了一位領導人對這個國家文化的尊重」。
(5)奧巴馬訪問馬來西亞提到了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奧巴馬表示,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正以嶄新的發展面貌步入21世紀,在國際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回顧美中關系的發展歷程,建交肆租罩30年來,兩國關系取得了長足進展,裂鬧雙方交往與聯系日益緊密。
兩國都致力於發展積極合作全面的關系,這為雙方在解決重大全球性問題上開展合作打開了大門。這些問題包括經濟復甦、清潔能源開發、應對氣候變化、核不擴散以及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等。美中關系正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巴馬訪華
⑹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資料
貝拉克·海珊·奧巴馬,1961年8月4日出生,美國民主慎數黨籍政治家,第44任美國總統,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1991年,奧巴馬以優等生榮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而後在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寬叢首長達12年(1992年-2004年)。2007年2月10日,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08年11月4日正式當選為美國總統。
2009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11月6日,第57屆美國總統大選中,奧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
貝拉克·奧巴鄭敬馬於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4年12月,奧巴馬參加了由非盈利組織Code.org舉辦的編程大會。會上,奧巴馬熟練地習得一小段JavaScrip代碼,並成功地畫出了一個正方形。使得他成為了美國史上首位會編程的總統。
2015年3月11日,貝拉克·奧巴馬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一位。2015年5月,奧巴馬基金會確認「奧巴馬總統圖書館(Obama Presidential Library)」將落戶於他曾經長期執教的芝加哥大學。2015年10月,美國財經雜志《彭博市場》公布了第五屆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美國總統奧巴馬排名第六。2015年11月4日,奧巴馬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三位。
⑺ 奧巴馬的資料
個人資料
全名:巴拉克·海珊·奧巴馬(小)(Barack Hussein Obama Jr.)(台灣地區譯為歐巴馬)
黨派:民主黨
身高:186cm
年齡:47歲
公職:第44任美國總統(第56屆、第43位)(任期:2009年1月20日——2013年1月20日)
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2004年首次當選)
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1997-2004)(2005年1月3日–2009年1月3日)
職業背景:1993-2004,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生日:1961年8月4日
出生地:夏威夷檀香山
居住地: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教育背景: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敏擾逗婚姻狀況: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大女:瑪麗亞Malia,生於1999年;小女:娜塔莎Natasha,生於2001年)
宗教信仰:聯合基督教會(新教)
著作:《希望無畏:開墾美國夢的思考》(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2006];
《橋賣父親留下來的夢想:種族與傳統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1995]
[編輯本段]生平簡介
奧巴馬出生於夏威夷。父親是肯亞一名黑人經濟學家,母親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父母在奧巴馬兩歲的時候分手,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亞死於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奧巴馬跟著母親和姥姥姥爺長大。
父親貝拉克·奧巴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書的肯亞留學生。母親安·鄧納姆是一個白人,原本來自肯薩斯州。當鄧納姆與老奧巴馬結婚時,她剛好18歲。這一段婚姻很短暫,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念經濟學的博士學位,就把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巴里(那時他才兩歲)拋下了,他沒有錢帶上妻兒同去。畢業後,他更是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肯亞,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因為在家鄉他早已娶了一任妻子。
父親離開了,奧巴馬跟著母親長大。鄧納姆後來嫁給了一名印尼石油公司的經理羅羅·素托羅,素托羅由於工作的關系需要去雅加達,於是,鄧納姆帶著6歲的奧巴馬去了印尼。奧巴馬在印尼度過了四年的童年時光。
10歲時,母親與繼父離婚,奧巴馬回到了夏威夷,大部分的時間他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當時,鄧納姆生活十分困難,她自己在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還省吃儉用供兒子讀書。奧巴馬老少兒童時期奧巴馬一家擠在一個很小的公寓裡面。奧巴馬的外祖父換過多份工作,先做過傢具推銷員,還當過一名很失敗的保險經紀。外祖母在一家銀行工作。但奧巴馬竟然進了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這說明小傢伙很會念書,但家裡負擔不輕。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是夏威夷乃至全美最優秀的私立學校,具有百年歷史,學費昂貴,但凡有點錢財地位的人無論如何都是要把孩子往裡塞的。一旦進去了,父母臉上有光,小孩前程似錦。
一談到這件事,鄧納姆總是半帶自豪地認為,奧巴馬繼承了他父親的智慧,沿著他父親成功的道路在走。 在此期間永年第一實驗學校的楊國英曾經十分齷齪;坑學生錢兒,誘騙學生家長上門送禮;打敗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希拉里,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
在2004年7月,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表,1988年做李鎮「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
45歲的奧巴馬演說極具魅力,燦爛的笑容更虜獲許多民眾的心。與過去有意競選總統的黑人前輩相比,奧巴馬是首位在初選前民調獲得全國性支持的明日之星,打敗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希拉里,成為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象」拿來與前總統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並論。
奧巴馬編年史
1961年8月4日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198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獲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結婚,育有二女;
1993-2004,Miner Barnhill &Galland律師事務所律師(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1996年,首次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
2004年在伊利諾伊州首次當選為國會參議員。
2007年2月,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8月27日,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2008年當選美國第44
翻譯
奧巴馬的就職演說
同胞們:
今天我站在這里品嘗到了我們面前的任務,感謝您的信任恩賜,考慮到所承擔的犧牲我們的祖先。我感謝布希總統對他的服務,我們的國家,以及慷慨和合作,顯示了他在整個過渡。
44名美國人已經採取了總統宣誓。一語中已經談到上漲潮汐的繁榮與和平仍然水域。然而,每一個這樣的誓言往往是由於採取愁雲慘霧和肆虐的風暴。在這些時刻,美國進行了不只是因為技術或設想中的高級職位,而是因為我們的人民仍然忠實於我們的理想forbearers ,並忠實於我們的基本文件。
因此,它一直。因此,必須與這一代的美國人。
我們正處於危機現在是很好的理解。我們國家現在處於戰爭狀態,對一項影響深遠的網路暴力和仇恨。我們的經濟是嚴重削弱,因此貪婪和不負責任的一部分一些,但我們的集體失敗也使艱難的選擇,並編寫全國的一個新時代。已經失去家園;工作棚;企業關門。我們的衛生保健費用太高,我們的學校不能太多;和每一天帶來了進一步的證據表明,使用能源方面,我們加強我們的對手和威脅著我們的星球。
這些指標的危機,但數據和統計資料。不到衡量但同樣深刻的是削弱了信心通過我們的土地-一個揮之不去的恐懼,美國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下一代必須降低其景點。
今天我要告訴你,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真實的。他們是認真的,他們是很多的。他們不會輕易滿足或在很短的時間內。但知道這一點,美國-他們將得到滿足。
在這一天,我們聚集,因為我們選擇了希望的恐懼,統一的目的了沖突和矛盾。
在這一天,我們來到宣布結束零用冤情和虛假的承諾,指責和破舊的教條,這太久扼殺我們的政治。
我們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在聖經的話,現在時機已到,留出幼稚的事情。現在時機已到,重申我們持久的精神;我們更好的選擇的歷史;弘揚這一珍貴的禮物,這一崇高的理念,通過一代又一代:上帝賦予的承諾,人人平等,一切都是免費的,所有應該有機會實現其充分的幸福。
在重申我們的偉大民族,我們的理解是,偉大的是從來沒有特定。它必須是收入。我們的旅程從來沒有一個捷徑或解決以下。還沒有的路徑膽怯-為那些誰更喜歡休閑的工作,或尋求唯一的樂趣財富和名聲。相反,它一直是冒險的事,製造商的事情-一些慶祝但更多的是男人和女人在他們的勞動掩蓋,我們誰也進行了長期,道路崎嶇的繁榮和自由。
對我們來說,他們收拾他們幾個世俗的財產和旅遊跨越海洋,尋求新的生活。
對我們來說,他們辛勤的血汗工廠和定居西方;遭受沖擊的鞭子和襲擊硬地球。
對我們來說,他們又打和死亡,在這樣的地方和諧和葛底斯堡;諾曼底和溪Sanh 。
一次又一次這些男人和女人奮斗和犧牲,並到他們的雙手被原材料,使我們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認為美國作為大於總和我們個人野心;大於所有的差異,出身或財力或派別。
這是我們繼續今天的旅程。我們仍然是最繁榮的,強大的國家在地球上。我們的工人不生產比開始時,這一危機。我們的腦海中也同樣的發明,我們的商品和服務也同樣需要比上周或上個月或去年。我們的能力仍然不減。但是,我們的時間不變,保護狹隘的利益,推遲不愉快的決定-當時已經肯定通過。從今天開始,我們必須選擇自己了,灰塵自己關閉,重新開始工作的重塑美國。
⑻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第幾次訪華
歷史的軌跡總有一些相似之處。37年前的冬日,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踏上中國國土就先到了上海,從這里,尼克松開始了他「改變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37年後的初冬,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首次訪華之旅,也在上海開啟,兩國關系史上新的一頁將從這里翻開。
首次國事訪問翻開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奧巴馬13日抵達日本,開始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他將先後訪問新加坡、中國、韓國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4個國家中,中國是奧巴馬訪問時間最長的一站。他將停留4天3夜,足見奧巴馬對中國的重視。
「兩國只有通過緊密合作,才能實現在氣候變化、經濟復甦及核不擴散等關鍵問題上的目標。這正是美中展開戰略合作的目的。因此,我的訪華之行將非常重要。」奧巴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奧巴馬此次訪問的重中之重是與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會晤,會晤議題將涉及全球經濟、自由貿易、地區安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防擴散、核安全等方面。」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這樣介紹奧巴馬的訪問。
「奧巴馬總統這次訪問,旨在鞏固美中關系,並將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洪博培說。
首位就職第一年內訪華的美國總統
2009年,邁入而立之年的中美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自奧巴馬今年1月就職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開局良好。奧巴馬將成為首位在就職第一年內就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與以往幾屆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中美關系都經歷先摩擦後合作的過程不同,奧巴馬就職以來,表現出了與中國合作的積極姿態,避免過去摩派山擦不斷、激梁起伏不定的情況。」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說。
兩國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
奧巴馬訪華前夕,中美貿易又起波瀾。先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油井管加征高額反傾銷稅的初步裁決,後有中國商務部對美國部分汽車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調查公告。
事實上,僅今年1至9月,美國就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4起,涉案總額達58.4億美元。
「摩擦僅僅是兩國關系的支流。」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說,對於雙邊貿易額已3000多億美元的美中兩國而言,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況且這些摩擦在兩國貿易中僅占很小的比例。
盡管中美在貿易、軍事等領域時有摩擦紛爭,盡管評價兩國關系的各種論調層出不窮,但中美關系卻在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向前發展。
茫茫太平洋,橫亘在中美之間,卻阻隔不了平均每天5000多人次來往於大洋兩岸,更阻隔不了現在一年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往來。
「今天,中美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兩國合作面不斷擴大,雙方互有需要。這決定著現在中美關系處於一個相對平穩時期。」周文重明羨運說。
⑼ 奧巴馬訪問過幾次中國
一次 奧巴馬於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對中國進行了訪問
⑽ 奧巴馬第一個訪問的是哪個國家
奧巴馬2009年1月就職後,第一出訪的外國是加拿大。
2009年02月19日,奧巴馬對加陵棚拿大進行為期一天的工作訪問,這是奧巴馬上任以來的首次出訪。輿論認為這彰顯加美特殊關系。
——奧巴馬與加拿大聯邦政府總理哈珀宣布將共同發展清潔能源科學和技術,建立尺握則「清潔能源對話」,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加拿大是奧巴馬上任美國總統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哈珀對此特別表示是「加拿大的榮皮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