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娘惹在馬來西亞什麼族

娘惹在馬來西亞什麼族

發布時間: 2023-06-01 09:19:54

❶ 小娘惹是哪個國家的文化

小娘惹是馬來西亞的文化。

娘惹文化屬於馬來西亞。早期,旅居東南亞的華人與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男孩被稱作峇峇(baba),女孩被稱作娘惹(nyonya)。

鄭和七下西洋時曾5次到過馬六甲,船隊每次回朝時都有部分隨從留在馬六甲,這些留下的官兵和留居海外的商人娶了當地土著及其他民族的女子為妻,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則稱「娘惹」。如今,他們在馬六甲社會中仍占很大的一部份,統稱為土生華人。

相關簡介

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雖然他們不會講中文,但卻依然保留華人傳統的婚喪嫁娶等風俗和傳統禮儀。

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華族與馬來族的特色,無論在服飾或是飲食都獨樹一格。鮮艷的色澤與花紋,以及風情獨特的剪裁設計是娘惹服飾(Kebaya)的特色。一般上來說,峇峇的服飾包括中山裝與西裝,娘惹裝則大多啟迪自馬來傳統的沙龍服飾。

❷ 娘惹文化屬於哪個國家

娘惹文化屬於馬來西亞。

早期,旅居東南亞的華人與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男孩被稱作峇峇(baba),女孩被稱作娘惹。

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早閉稿雖然他們不會講中文,但卻依然保留華人傳統的婚喪嫁娶等風俗和傳統禮儀。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華族與馬來族的特色,無論在服飾或是飲食都獨樹一格。

鮮艷的色澤與花紋,以及風情獨特的剪裁設計是娘惹服飾的特色。一般上來說,峇峇的服飾包括中山裝與西裝,娘惹裝則大多啟迪自馬來傳統的沙龍服飾。



文化:

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

「娘惹」原本是指華人與馬來人婚配的後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陸孝,爾後演變成泛指華人與馬來人相融的文化,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

這也包態銀含飲食在內,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足。

❸ 什麼是娘惹

娘惹,是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

娘惹,是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早期馬來西亞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男性稱為巴巴(Baba),女性稱為娘惹(Nonya)。

據說在馬來西亞的中國女性後裔個個都是烹飪能手,娘惹把中國菜餚烹飪方式與南洋烹飪原料結合,做出的菜餚自成一派叫作「娘惹菜」。娘惹菜既有中國菜的內蘊,又有馬來菜的特色,集合兩地烹飪特點呈現出一種新的口味。是令人交口稱贊的南洋菜式之一,自成一派。

由來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或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

峇峇娘惹也包刮少數在寬冊掘唐宋時期定慎核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沒有來源證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

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

峇峇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

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並非單純的福建話,在使用漢語語法的同時,依地區不同,參雜使用馬來語與泰語詞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

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根據這句話的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但這句話沒有藐視的成分,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的緣故,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為「峇峇」的華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從中國來的移民。

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雖然現在的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專用自稱。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娶了一位馬來人為妻,他們的兒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兒。峇峇娘惹可謂當世產生的特殊民族。(特別註明:馬來西亞華人娶或嫁任何一位姿扒馬來人就必定要改用阿拉伯姓名,例:某某bin-Abllah和皈依回教。)

娘惹文化既有馬來族文化影響(如:膳食、衣飾、語言)也有華人傳統(如:信仰、名字、種族認同),形成獨有的綜合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空姐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娘惹女裝的baju-kebaya,腳上穿的嵌珠拖鞋是娘惹女鞋Kasut-Manek。

❹ 小娘惹是哪個國家的文化

小娘惹文化屬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
早期的中國移民與當地人的後代被稱為峇峇娘惹,是東南亞土生華人族群。峇峇娘惹保留了中華傳統習俗,同時也吸收了當地馬來人的文化,是中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馬來西亞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和珍貴文帆汪化遺產。
在思想上,峇峇人傾向於西方文化,特別是英國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這點與他們仍然保留古老的華人習慣、傳統及信慧唯仰,看起來挺矛盾的。實際上,早期的峇峇人屬於矛盾的一群,他們脫離華人的態碧仔社會,卻又不能真正融入馬來社會,成為兩頭不著岸的人。所幸這種情況後來有了改變,他們開始融入華人社會的體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入華小接受基本的母語教育,回歸族群,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

❺ 娘惹是哪裡人/(巴巴族是什麼地方的民族)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是居住數百年在馬來西亞,印尼
或新加坡的當地華人。這些華人都在指文化上受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所影響的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這些峇峇人,主要是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其並非單純的福建話,而是使用漢語的語法,依地區不同,參雜使用馬來語、泰語詞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
有些受華人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即所有指的華人已數典忘組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三代成峇』,根據這個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這個定義沒有藐視的成份,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峇峇」的華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n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從中國來的移民。
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現在的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n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自稱
在精神思想上,峇峇人傾向於西方文化,特別是英國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這點與他們仍然保留古老的華人習慣、傳統及信仰,看來相當矛盾。
實際上,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們脫離華人社會,卻又不能真正融入馬來社會,成為兩頭不著岸的人。所幸這種情況後來有了改變,他們開始加進華人社會的體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進華小接受基本的母語教育,回歸族群。
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在殖民地時代,峇峇人最集中的地區是荷蘭街,這里出了一些才華卓越的峇峇,如敦陳禎祿及敦陳修信。
峇峇人的性格耿直,在馬六甲的華人社會里,有一句形容他們這種秉性的話:「峇峇直」。顧名思義,可見他們一般上是「直」透了。
峇峇人到底有多少,很難做出統計。不過根據粗略估計,他們約占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百分之五,並不很多。相信隨著時代與局勢演變,他們的子孫,將會逐漸恢復華人的精神面貌。

❻ 娘惹文化屬於哪個國家

娘惹文化屬於馬來亞、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早期的中國移民與當地人的後代被稱為峇峇娘惹,是東南亞土生華人族群。峇峇娘惹保留了中華傳統習俗,同時也吸收了當地馬來人的文化,是中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馬來西亞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和珍貴文化遺產。

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6)娘惹在馬來西亞什麼族擴展閱讀

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這也包含飲食在內,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適中,嚼頭兒足著呢。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馬來亞,故當年大多數土生華人接受英語教育,懂得三種語言能夠同時接觸中國人,馬來人和英國人,也因為他們懂得三種語言的緣故,在英政府統治期間有大部分土生華人從事國家行政和公務員職位。由於長期和英國人交往,有很多土生華人皈依基督教。漸漸地土生華人也就成為了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響力的一個團體,並也被稱為「King's Chinese」 (國王的華人)同時也效忠英女王。

由於土生華人「土生土長」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經屬於富裕,故把後期到來的華人和華工區分為新客。

❼ 娘惹屬於什麼民族

娘惹不屬於哪個民族。

娘惹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當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華人女性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

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新加坡都比較多。男性稱為Baba「峇峇」,女性稱為團漏Nyonya「娘惹」。

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小娘惹是真實存在的嗎?

小娘惹是真實存在的。娘惹指的是中國人和馬來人所生的後代,基本上生活在馬六甲和新加坡,而且娘塌芹爛惹文化屬於馬來西亞,這里所說的娘惹是對女性的尊稱。

據悉明朝時期,有大陸人移民到馬六甲,繁衍了許多後代,既接受了當地文首局化熏陶,也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滿清入關後,這些人散居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等地方,男性被尊稱為峇峇,女性被尊稱娘惹,而且娘惹在南洋的地位頗高。

❽ 娘惹是什麼意思

娘惹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也是土生華人,在馬六甲、新加坡都比較多。

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時,有一部分隨行人員留在了當地,這些人定居後和當地馬來族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馬來語中把他們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後代則稱「娘惹」。有人稱他們為「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

峇峇娘惹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他們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差磨攜、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幾百年過去,這些在當地出生的混血兒大部分已不會說漢語,他們講的是一種綜合中國福建方言與馬來語的混合式語言。

娘惹的文化認同:

一般具有較強烈中華意識的人士經常批評峇峇娘惹「數典忘祖」,然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禎祿本身是誕生於馬六甲的土生峇峇華人,但他也曾經有如下想法:

「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失掉自己虛伏文化熏陶的華人,絕對不會變得更文明。一個人的母語,就像一個人的影子,不能夠和他本身分離。」

陳禎祿逝世後,他的墓碑上刻著「1960/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當時距離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遷台已經十年之久。

加上馬來西亞已於1957年獨立,馬來西亞華人普遍上為了避免其他種族質疑效忠程度已採用公元紀年。陳氏家族採用民國紀年為正朔,也證實峇峇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具有中華意識。

馬六甲三保山墓地達二十五公頃,有一萬兩千個墳墓,許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國三代遺存的。其中一塊墓碑以明朝為正朔刻了「皇明顯考維弘黃公妣壽姐謝氏墓。壬戌年仲冬穀旦、孝男黃子、辰同立」,這一墓碑受不少學者在馬六甲研究上引用。

對於中國籍先祖留下來的禮儀,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雖不懂涵義卻保留下來,讓三保山成為中華風格濃厚游帆的地方。

❾ 娘惹是什麼意思,這是哪個國家的詞

很多人認為「娘惹糕和娘惹菜餚是娘惹文化的精髓。

娘惹糕是南洋特產。糕點晶瑩剔透、碧綠清翠,同時也有著嚼勁十足、香味濃郁的口感,是娘惹菜中最富盛名的甜品。

△娘惹祖屋會客廳

娘惹文化百年傳承不忘中華祖根

其實峇峇娘惹們對中華文化是有著非常強烈的認同感。曾經一位土生土長的峇峇說過這樣一番話: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馬來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

對於峇峇娘惹這個群體來說,有種無法斷掉的牽扯,那就是文化的認同感。

回溯百年,他們的祖根在中國。

了解這么多「娘惹文化」後想不想一起回望,那段戰火紛飛的南洋往事?三個華人家族的興衰浮沉

一段大時代的烽火兒女情等你開啟,還能感受「舌尖上的娘惹」哦~。

關於「娘惹」的科普,很多時候其實並非大家真的不了解,而是有些新的名詞大家從來都沒有聽過,現在大家對於「娘惹」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❿ 娘惹是哪裡人/(巴巴族是什麼地方的民族)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是居住數百年在馬來西亞,印尼 或新加坡的當地華人。這些華人都在指文化上受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所影響的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這些峇峇人,主要是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中國傳統婚禮。
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其並非單純的福建話,而是使用漢語的語法,依地區不同,參雜使用馬來語、泰語詞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
有些受華人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即所有指的華人已數典忘組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三代成峇』,根據這個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這個定義沒有藐視的成份,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峇峇」的華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n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從中國來的移民。
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現在的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n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自稱
在精神思想上,峇峇人傾向於西方文化,特別是英國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這點與他們仍然保留古老的華人習慣、傳統及信仰,看來相當矛盾。
實際上,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們脫離華人社會,卻又不能真正融入馬來社會,成為兩頭不著岸的人。所幸這種情況後來有了改變,他們開始加進華人社會的體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進華小接受基本的母語教育,回歸族群。
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在殖民地時代,峇峇人最集中的地區是荷蘭街,這里出了一些才華卓越的峇峇,如敦陳禎祿及敦陳修信。
峇峇人的性格耿直,在馬六甲的華人社會里,有一句形容他們這種秉性的話:「峇峇直」。顧名思義,可見他們一般上是「直」透了。
峇峇人到底有多少,很難做出統計。不過根據粗略估計,他們約占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百分之五,並不很多。相信隨著時代與局勢演變,他們的子孫,將會逐漸恢復華人的精神面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5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1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6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9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1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