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馬來西亞客戶聊什麼區別
1. 有誰知道和馬來西亞人用什麼軟體聊天
視頻聊天或QICQ或郵件寫信,騰訊的國際版QQ貌似也行的,自動翻譯
2. 聽不懂馬來西亞人客戶說的普通話,該怎麼辦呀
因為馬來西亞人說的不是普通話,是馬來西亞式的華語。。
應該說更傾向於南方的普通話。。
3. 做外貿這些年,親身感受到的各國客戶采購特點
做外貿9年了,做過多種類型的產品,也接觸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每個客戶的特點都不同,總的來說,有一些統一的地區特色。根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總結一下各個地區客戶的采購特點。
其實, 這些統一的特點不適用於單一的客戶,在我們遇到客戶時,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所以,文章觀點只是個人體驗所得,不具備科學依據,僅供參考,不要完全套用。
前面有文章總結過了部分國家:印度及周邊、中東、非洲、部分發達國家。有需要查看的可以點擊鏈接:
外貿人,與這些國家的客戶做外貿,你需要知道的采購特點
這篇繼續總結其他國家。
上次提到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我將之歸為一類。其他國家我喜歡歸為另一類東南亞國家,因為合作誠意上來講,其他國家稍多一些。
接觸最多的是越南、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菲律賓、緬甸,我最喜歡和越南客戶合作。這幾個國家的客戶接觸的比較多,其他國家的偏少。
感覺有如下特點:
1. 規模不大:
即使自認為規模很大,其實大部分客戶采購量仍然有限,畢竟資金有限、市場有限、發展有限。
2. 質量要求一般:
這點很好理解,也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層次原因,他們的質量要求並不會很高。有時候為了節省成本,會要求次級品,只要能滿足使用就可以了。即使他們不斷強調質量,實際上仍然達不到發達國家的要求層次。
3. 誠意足:
和印度等多家不同,他們喜歡和中國人合作,中國就是他們的最大來源。所以,在合作誠意上就真誠了許多,尤其在先後接待完印度客戶和越南客戶後,會有非常明顯的感覺,一個油腔滑調,滿嘴的合作與價格;一個話少、笑得真誠,說一就是一的感覺。
這類國家的客戶,報價時採取低價策略。不提供次級品,但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比如裝飾板,一些讓表面更漂亮、邊緣更漂亮的加工流程,經過溝通後都去掉了,產品本身質量不受影響,但是去掉了虛無的成本,節省開支。
主要是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無論做哪種產品,這個市場基本都是最先開發的市場,也是我比較喜歡進攻的市場之一。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喜歡這個市場:
在我看來,這兩個國家的客戶:不像美國那樣,有很多變態的高要求,且對中國有些目中無人;不像窮國家那樣,各種小成本斤斤計較,屬於中庸的類型。
比起美國等比較典型的發達國家市場,澳洲和紐西蘭的客戶並不很排斥中國的供應商,應該說很多還是非常歡迎中國工廠的。而且畢竟距離沒那麼遙遠,很多澳大利亞客戶喜歡來中國尋找單一合作的加工廠,指定為自己加工,還喜歡來中國建廠。所以,可以從這點看到他們對中國工廠的歡迎。
還有兩個特點是:
1. 質量要求比較硬性,尤其對穩定性、特定認證的要求高:
對質量要求雖然高,但是基本能滿足,而且要求屬於復雜、但很合理的范圍。客戶要求合格的產品,而不是超優質的產品。當然,除非你的工廠生產的是低端品。
舉個例子,他們國家對某產品的要求標準是X級防火、環保、無化學揮發,那麼澳大利亞客戶會按照這些標准采購,只要滿足了標准要求,就會考慮。但是,如果滿足不了,則會沒有轉圜餘地,他們不會接受不合格產品。
他們要求產品質量穩定,不要合作了之後就降低質量,這在他們看來很沒有信譽。
對認證的要求有時候比較偏執,這也是國家特點決定。他們國家對認證有硬性的要求,很多時候必須擁有認證,才可以銷售。所以,我做了這么多年澳大利亞市場,總是遇到客戶要求做認證,配合客戶做過好幾次認證了。
這樣的要求有利有弊,弊端在於有時候客戶會直接放棄,尋找有認證的工廠;利處在於,一旦認證達到,客戶會非常認同你,只要你別降低質量,他們會慢慢將訂單轉移給你。
2. 價格接受度比較高
不是最高的,但也絕對不低。接觸過的澳洲和紐西蘭客戶,好多都是直接給我理想價格區間(前提是已經比較認可質量),然後讓我決定是否可以滿足。 這時候其實是掙錢的好時機。他們的目標價格並不低,很多甚至可以有很好的利潤空間。
所以,給他們報價時,利潤空間可以偏高一些,而且談判時可以主動問他們目標價格區間。
這是我最喜歡的另一個市場。
南美市場這些年是新興市場,尤其近10年。10年前,南美市場給人的感覺是:閉塞、進出口復雜、支持力度小、客戶難找、語言不通......etc。
但是最近幾年,我反而更喜歡將之作為首選。我的幾個大型客戶,就是南美的,真的是:量大、事少,超優質的。
巴西、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等,這幾個是我最喜歡先進攻的國家。
我感覺,他們有如下幾個特點:
1. 事少:
也就是奇葩要求很少,不怎麼斤斤計較。只要你的產品合格,那麼付錢、生產。單據上可能有點復雜,有時候要求比較細致,因為有的產品清關比較麻煩一點,但是熟悉了也就沒什麼了。
很有意思的是,我最先合作的兩個巴西客戶,恰巧都是規模很大,但事情很少的。他們兩人有個非常好的統一特點:經常一聲不吭地把錢付了,等我收到款才告訴我,有時候甚至不需要我給做合同,他自己計算好了,把錢付了,再通知我補合同。超級贊的!
沒有成交之後再增加各種要求,也沒有故意為難你,反而比較依賴你。 你能辦理的都讓你辦理,你能幫忙采購,那就都找你采購,只要價格滿意就行了,管你是不是生產商呢。
當然,非常有可能是我和我的同事比較幸運,碰到的都是好人吧。
2. 采購穩定
因為他們比較新來供應商,往往選定了之後,不會輕易換掉,所以采購比較穩定。
接觸的這些客戶中,我感覺南美的客戶比較穩定,歐洲、大洋洲都很難穩定,因為他們附加的要求太多,標准也總是在增加。
和上個特點相呼應,南美的客戶選定固定合作的供應商後,比較信賴供應商,這也是采購穩定的一個原因。
所以,南美市場一旦遇到優質客戶,我會盡力抓住。
3. 市場緊湊
還有個很好的特點,南美市場比較緊湊,拿下一個大客戶,往往代表著你的產品能夠占據大部分南美市場。
因為他們市場整體比較統一,一個國家的暢銷品也適合推廣到周邊市場,所以基本上大、中規模的客戶,都會出口到周邊國家,甚至主攻周邊國家,尤其是像巴西、智利這些和中國進出口來往很多的國家。即使小規模的客戶,也會涉及到周邊國家的市場。
所以,別看南美地區國家小,市場又是新興的,卻不乏大客戶,也不乏想做代理的大客戶。 一旦成交大客戶,是個占據南美市場的大好時機。 往往一個客戶,就可以為你打開南美市場,這是其他地區的客戶達不到的效果,南美獨一無二的特色。
其實在我看來,歐洲地區的每個國家都具備單獨的特點,沒法統一成為歐洲地區,接觸過很多,這種感覺最強烈。盡管歐洲地區都有錢,但是給我的印象並不是最好的。
總結以下幾點:
1,排斥和優越感:
因為國際地位高,歐洲客戶給我們的感覺是高高在上,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工廠的。幾個我喜歡的市場:荷蘭、波蘭、法國、土耳其(我喜歡將他們歸到歐洲地區)、英國、奧地利、比利時。差不多這些國家是被我歸為一類的,沒有那麼的排斥國內工廠,也不是特別挑刺。義大利、德國等被我單獨列出,屬於次要地位。
盡管義大利客戶比較多,也比較喜歡從中國進口,但是客戶的性格本人不太喜歡。。。很無理取鬧?那沒辦法,感覺這東西是沒法控制的。 不喜歡他們的傲慢、磨嘰、事多單子小、很難信任人。 德國客戶更不用說了,他們精湛的製造技藝,讓他們對其他國家都不太看得上眼,所以更不用說made in China了,要求太煩人了,實在嚴謹得很。
2,不大氣:
雖然他們有錢,卻不是最大方的。要免費樣品,且不付運費,讓國內的一些工廠給慣壞了。
到目前為止,不止一個歐洲客戶趾高氣昂地和我說:
言外之意,他給我個機會,花錢給他寄樣品,我應該感激涕零嘍?
樣品運費自付,這是國際通則,起碼的生意往來規則,不是代表著你是歐洲人就可以傲慢地要求我們求著你合作。我們不是在begging for cooperation,而是looking for cooperation。
3,悠閑自在:
還有一個特點:慢,或者可以稱為悠閑。這是他們的工作模式,和美國的悠閑不同, 他們是連工作也很悠閑,感覺不到他們的緊迫和焦急, 回復郵件慢、處理事情慢,慢悠悠地、悠閑自在地工作。這應該和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去過歐洲 旅遊 的應該都能深刻感覺到他們享受生活的那種愜意,在街頭文化中的感覺更深刻。所以我在想,這種愜意也融入到了工作中。
So,總而言之,南美市場是真愛,歐洲市場是備選。
先說美國:
我剛入行的前兩年,就是專做美國市場。後來的幾年,美國市場也是主要市場之一。
比起歐洲的傲慢和深深的優越感,美國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有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絕對排斥中國的產品,堅決杜絕;一部分人,絕對歡迎中國的產品,因為成本低 。
所以我在開發美國客戶時,遇到第一類客戶,慢慢地學會了「惹不起,但我躲得起」,沒希望的就不招惹,別浪費太多精力。一根筋沒那麼容易扭轉。
第二類客戶,往往是嘗到過好處的,知道從中國進口獲得的利潤空間。他們有這么幾個特點:
1,采購量大,要求復雜。
他們的采購規模比較大,要求也蠻高的,找到理想的供應商之後,就會開始按照自己的有標准,來「培訓供應商」。一些大客戶,喜歡讓咱們不斷打樣、確認樣品、測試,達標之後,給予一部分試訂單,慢慢增加訂單量。
有時候,需要很久再能將他的訂單量拿下大概,全部拿到是不太可能的,他們一定會將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里。
不過大客戶的「一籃子雞蛋」也夠你吃很久的。
2,工作認真,緊迫,專業:
雖然他們的工作時間很規律,非工作日一定會好好享受,但是工作起來也會很努力,很認真,很嚴謹。他們急於盡早抓住自己的市場,所以在產品溝通上,絕對沒有歐洲人的那種悠閑愜意。
他們會提出很多很多問題、要求、標准,這也就導致另一個特點: 越專業的工廠,越能吸引住他們。越專業的業務員,越能引起他們談下去的興趣。
不知你們遇見的美國客戶如何,我遇見的基本都是比較專業的客戶,問出來的問題也很專業,往往需要請教技術人員。
有一次遇到一個特別專業的客戶,和我們的工程師聊對口了,兩個多小時,我翻譯得口乾舌燥,一口水也沒顧上喝,客戶最後非常激動地感慨終於遇到對手了。回去後就開始各種繁瑣的打樣、測試、標准確認,然後慢慢確認訂單、擴展訂單量。典型的美國客戶作風。
3,再說說加拿大和墨西哥:
比起美國,他們兩個國家的客戶容易對付一些。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幾個加拿大的大客戶,反而往往遇見的都是些小客戶,不乏一些新公司,以及大品牌的下遊客戶。
所以,開發加拿大客戶時,尋找下遊客戶,這也是我的一個主要思路之一。
盡管我說了很多,侃侃而談了這么多各國特點,但是每個客戶我都是單一對待、單一分析的,不會用這些條條框框將他們限定。
做外貿的一個大忌就是讓條條框框限定了自己的思路。 外貿一定要靈活變通,沒有固定的開發思路,沒有固定的的回復思路,不能背誦下來哪種客戶用哪種思路開發,哪裡的客戶就固定有哪些特點。講思路打開了,客戶源才會豐富多彩,成交率才能提升。
最後,預祝想做外貿的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你的外貿第一桶金!
4. 我剛才跟一個馬來西亞的人聊天。說馬來西亞曾經幫助過中國。這是真的嗎
馬來西亞是個"蚊子小窮國",拿什麼"蛋"幫中國--大富國?那個馬來西亞朋友吹牛吧!
<<<(吉隆坡30日訊)中國留馬同學會會長黃斌說,該會在網上看到中國網民和藝人對我國政府謾罵、批評甚至是發起抵制運動...他勸告發起煽動性言論的中國藝人,應該注意本身言行,不要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自行作出判斷和進行煽動。
黃斌也指出,馬、中雙方的關系源遠流長,而馬來西亞更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中捐出許多款項。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馬來西亞僅有2千萬人口,但所捐出的款項數目卻是全球第二,參與程
度令人感動,甚至連炒粿條小販也將他某一天的所有收入用以捐款。2013年雅安大地震時,我們也在馬華公共服務及投訴局主任拿督斯里張天賜的幫助下,向各
高校和華人企業籌得了約5萬令吉。」
「我們來到這里的目的,便是要以留馬中國人的角度,告訴中國人這是個甚麼樣的國家,我相信這些
網民是極少數的。我們也要勸告中國藝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沒有任何事實證據下妄自評斷馬來西亞是個甚麼樣的國家,這不僅對馬、中關系造成負面影響,更是傷害了兩國人民的感情。」>>>
5. 給馬來西亞外貿客戶,送什麼禮物最合適,有無禁忌
先了解下馬來西亞客戶的特點,就知道送什麼禮物了~
1、馬來西亞風土人情
(1)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
(2)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3)在馬來西亞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
(4)馬來西亞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隨便閑談他人的家務事。
2、馬來西亞客戶接待注意事項
(1)馬來人無姓氏,稱呼時叫他們的名字就可以。
(2)馬來人見面會以握手的方式進行問候,並在握手後把右手停靠在心上。注意對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3)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會被認為對他們不敬。
(4)馬來西亞人整體上比較保守,因此見馬來西亞客戶時注意穿著得體。
3、馬來西亞客戶喜歡什麼禮物
(1)茶葉。可以送馬來西亞客戶比較受歡迎的鐵觀音,顯得大方。
(2)有中國特色的紀念品、手工藝品,如中國風的扇子。
(3)字畫。送字畫讓客戶覺得自己有品味的同時,還可以傳達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