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沙巴為什麼不獨立
❶ 求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的原因
寫這段真實的歷史,還要從馬來西亞聯邦史開始。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宣告成立,馬來亞聯邦、新加坡、沙勞越和北婆羅州(即今天的沙巴)正式加入該國。只是汶萊王國,因得天獨厚的石油利益便拒絕並入,並在菲律賓與印尼的支持下得以獨立。分析這段歷史,需要結合當時的國際環境。是時,美蘇稱霸在即,而馬來西亞合並,就是出於美國反華反蘇的戰略需要。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反華包圍圈,既要防止東南亞華人輸進革命,又要孤立新中國。同時,在美國策劃下組建了東南亞條約組織,類似北約性質。時任新加坡州長的李光耀,是渴望加入「大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因為在他心裡有更美的政治構想需要實現。遺憾的是,合並後不到兩年,新加坡被逐出聯邦。原因是:時任新加坡州長的李光耀,在馬來西亞國會倡導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不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引起首相東姑的極度不滿。接著1964年新加坡發生種族騷亂,李光耀又指責聯邦政府正推行「種族沙文主義政策。本來,東姑等馬來西亞高層一直認為華人是他們國家的負擔,華人占居聯邦高達42%的人口後,使馬來西亞開始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所以,在即將全國大選的政治形式下,決定把新加坡正式踢出聯邦!這個決議,對躊躇滿志的李光耀不啻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在電視台的鏡頭前無奈地宣布獨立的那刻放聲大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街道上的馬來人已經憋得難受,開始放鞭炮慶祝同新加坡的脫離,股市翻番。更不可思議的是,李光耀沒有放棄努力,居然還爭取議會支持投票,哭著鬧著要求馬來西亞聯邦收回決議!……兩相比之,十分吊詭。我們都在疑問:獨立是件好事,李光耀為何悲痛欲絕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冷靜地分析。從新加坡的國土資源上來看,獨立後的新加坡,只是一個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國,在世界地圖上只是一個小紅點兒。簡單的算術就會知道,二十公里乘以三十公里,還沒有半個北京市區大!而且,新加坡沒有任何自然資源,連水都沒有!以後拿什麼生存?筆者料想,當年的李光耀一定是心裡茫然一片!再者,彈丸之地,兵力虛空,進攻無力,防禦不足,國力如此薄弱,隨時有傾覆之可能。李光耀的心理傷痛,最大的可能是為安全憂慮。再再者,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鄰國羨慕它,大國覬覦它,美英日垂涎於此已非一日。李光耀從民眾福祉出發,不斷尋求馬來西亞庇護,乃人之常情。再再再者,與馬來人分家了,以後他們間摩擦勢必也會加劇的,兩國能和平共存嗎?這些擔憂,也正如李光耀在《風雨獨立路》寫道:前途是渺茫的。新加坡和馬來亞只隔著柔佛海峽,由新柔長堤連接起來。兩地向來是由英國當作一個地區統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國的行政和商業中心。現在我們分了出來,一切都得靠自己。馬來西亞政府正准備教訓我們。他們可能不再讓我們扮演傳統的角色,繼續成為他們出入口貨物以及為他們提供種種服務的中心。所有新興國家都在推行民族主義經濟政策,一切都要自己干,直接同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買客和賣客打交道。在這樣的世界裡,新加坡沒有腹地,就連我們的飲用水也來自柔佛州,該怎麼生存下去?李光耀還補充強調當年被驅逐的感覺:那天,東姑是在副首相敦拉扎克提出一項議案一讀之後發言的,該項議案要求立即對1965年憲法與馬來西亞(新加坡修正)法案進行辯論。到下午一點半,二三讀辯論完畢,法案送交上議院。上議院的一讀從兩點半開始,到四點半三讀通過。最高元首當天就批准,完成了憲法所規定的程序。新加坡被正式逐出馬來西亞。按照馬來穆斯林的風俗,丈夫可以宣布「塔拉克」(我休了你)三次,做妻子的卻無權這樣。這期間我們可以重歸於好,他可以娶回我。不過,在他講了三次「塔拉克」之後,就不能再娶我了。馬來西亞「休」了新加坡的時候,國會上下兩院三讀法案,等於宣布「塔拉克」三次!李光耀的這種強烈地想返回馬來西亞的想法,在2007年舊事重提。當然,馬來西亞再次以時機尚未成熟,委婉予以拒絕。不過,想一想馬來西亞的做法,還是值得稱道的。雖然他歷史上逼迫華人選民占絕大多數的新加坡脫離聯邦獨立,但終比那些對華人實行種族清洗的東南亞國家好多了,譬如印尼。再說回來,馬來人如果當時不這么做的話,也很可能李光耀就是現在的馬來西亞資政了,那樣由主體華人主政的國家可能與現在的歷史大不同了(可惜,歷史不容假設)。好在獨立後的新加坡華人,每當面對不利局面時,共同的生存危機意識都能夠把全體新加坡人團結起來。他們勤儉高效,廉潔奉公,最終打造出為全球矚目的現代化國家。寫至此,忽然想起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有學生問筆者的問題:新加坡既然與我們同文同宗同種,為什麼不讓新加坡與中國建立親密關系,或直接並入中國領土?這樣的想法,思索起來讓人凄涼。因為國際關系的基本常識就純粹利益關系,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很多國人總有種模模糊糊的感覺,覺得全世界猶太人都向著猶太人,那全世界華人也該都向著華人。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就應該並入版圖。如果這樣的分析,朝鮮、越南早該回歸中國了。它們過去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而新加坡與中國沒有淵源,它並不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新加坡,她只是個世界上除兩岸四地以外,華人人口佔大多數的唯一國家罷了。也正因如此,雖然兩國人民有同祖同文的認同感,但新加坡與中國存在親華與反華的雙面性.其親華性表現在人性方面.在筆者看來,單憑聯合早報就能看出,該報總是對中國內地的報道,以正面為主。而且每天都登載著中國政治和經濟建設成就的消息,這一點,公平地說,比台灣做的好多了。
人性化的親華色彩,新加坡並不輸於世界上任何一地的華人。台灣的9。21大地震,中國大陸百年未遇的洪水災害,汶川5.12特大地震,新加坡人對母親國的感情與行動,都是感人肺腑的。而其反華性,完全是出於其歷史上被英帝國殖民統治的西化心態.為此,她政治上與台灣保持互動關系,可以疏遠大陸.新加坡早就聲稱,自己要當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1990年建交後仍然跟台灣保持軍事合作關系。且,李光耀、吳作棟在各種場合的講話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國的增長是世界最大的挑戰,將來亞洲的穩定取決於美國如何對待中國的崛起之類的話。
❷ 亞洲的馬來西亞,究竟是怎麼形成如今詭異的國土形狀的
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產生了矛盾。
其次,它起到了浮渣的作用,從角度來看,馬來亞比印尼弱得多。因此,我們必須團結我們的殖民地來對抗印度尼西亞,實現平衡的局面,並防止印度尼西亞變得更大。由於汶萊選擇不加入馬來西亞,因此馬來亞和英國不得不尊重這個古老帝國的選擇。從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到1965年新加坡被驅逐出新加坡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情。1964年,新加坡發生嚴重的種族沖突,點燃了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情緒。新加坡的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也存在爭議,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概念顯然與馬來亞沖突。基於上述原因,聯邦議會決定以100%的選票將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驅逐出境,然後修改憲法。因此,相比之下,馬來西亞周圍有兩個小國。
❸ 馬來西亞是如何獨立的
我是馬來西亞的華人,馬來西亞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當年馬來西亞被日本鬼子佔領後不久美國投放原子彈在日本。日本鬼子投降後,馬來西亞交還給英國。在英國讀法律的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獨立之父)就在英國申請獨立。最後成功了,他在馬六甲體育廣場宣布獨立消息。之後就在吉隆坡國家廣場(現在稱為獨立廣場)宣布正式獨立。
❹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是主動還是被迫無奈。
應該是被迫獨立的。
歷史上,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大家庭的一員。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新加坡即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二次大戰期間,新加坡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
當年,作為英國自治邦的新加坡面臨困境無法獨立生存,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所在的人民黨,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並,當時的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經反復權衡,於1961年5月27日提出成立「馬來西亞」的計劃。該計劃把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和馬來亞合並成一個新國家,即馬來西亞。該計劃獲得以上各方的熱烈贊同。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正式並入馬來西亞。
但合並並沒給新加坡帶來富裕、穩定和安全感。首先,新加坡原以為在加入馬來西亞後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始料不及的是,印度尼西亞並不滿意身旁突然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居。在馬來西亞成立後,印尼便斷絕了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系,禁止馬來西亞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產。
合並也沒有理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政黨關系及緊張的種族關系。新加坡兩次爆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種族騷亂,使馬來西亞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系日趨緊張。為緩和矛盾,1965年8月初,雙方達成分家協議。8月9日,新加坡宣告脫離馬來西亞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同年9月,新加坡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但直至今日,新加坡國徽右側仍保留著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
據報道,新馬分家成為李光耀一生的憾事。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馬來亞、沙巴和沙撈越許許多多的人……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在居住著1億多馬來回教徒的群島上,我們華族人口簡直微不足道。新加坡是馬來海洋中的一個華人島嶼。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里如何生存呢?」
希望能幫到你!
❺ 馬來西亞沙巴島為什麼不獨立
、、、、屬於馬來西亞一部分!
❻ 新加坡曾經作為馬來西亞的屬地為何後來會被迫獨立
20世紀末期,得益於發達國家的行業轉移,新加坡的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國家之一,如今的新加坡早已邁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全年人均GDP將近6.4萬美元,高居世界第八位。
近代以來,如同大部分亞洲國家一樣,新加坡也曾經飽受列強屈辱和戰火的摧殘。從新航線開辟時代開始,因為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自身又是優質的橡膠產地,在遠洋貿易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到了1824年,新加坡又正式的成為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隨後英國人又以此為基礎向東南亞擴張。
雖然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分手」,但是關於淡水資源的供應,馬來西亞又總想背棄先前協議調高水價,也使得二者之間頻有矛盾。另外,關於僅僅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白礁島也是雙方領土爭奪的一個焦點。
❼ 既然馬來西亞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那它為什麼不分裂成2個國家
按照這樣的邏輯,中國大陸以外的島嶼不就可以分裂成更多的國家?用心點看書看材料吧,問問題的人還好,樓上第一位答題的可遜逼啦!
❽ 為什麼馬來西亞被分為兩部分
1846年在英國政府軍支援下,布魯克打敗汶萊,把領土逐步擴張到今天整個砂拉越,同時英國政府取得了砂拉越「主權」,布魯克王朝撤銷自己的國號。接著英國繼續侵略汶萊,獲得了沙巴統治權,並把汶萊領土逐步蠶食為互不相連的兩部分。
二戰後,英國恢復對馬來亞、沙巴、砂拉越的殖民統治,組成馬來亞聯盟,但當地人要求獨立。
1948年英國又拋出馬來亞聯合邦,但是英國殖民當局仍然大權在握。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與脫離英國統治的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建立馬來西亞。
2年後新加坡被迫退出聯邦宣布獨立,這樣就形成了馬來西亞領土今天的樣子。
(8)馬來西亞沙巴為什麼不獨立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
沙砂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
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❾ 馬來西亞是如何爭取到獨立(請附上照片)
古以來,來往中國,印度及其他更遙遠國度的商船穿航馬六甲海峽,使馬來半島崛起成為東南亞主要的貿易中心。在托勒密的地圖上,馬來半島被稱為「黃金半島」,馬六甲海峽則為Sinus Sabaricus。歷史上最古老的馬來王國在公元10世紀時發展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吉打州的龍牙犀角國(Langkasuka)及布秧谷(Lembah Bujang),霹靂州的木歪(Beruas)及Gangga Negara,以及吉蘭丹州的盤盤。伊斯蘭教在14世紀傳至登加樓州。15世紀初,拜里米蘇拉創立馬六甲王朝(滿剌加)但馬六甲王朝的繁榮卻迎來了葡萄牙在1511年的入侵。之後荷蘭與英國相繼以馬六甲為殖民中心,並控制馬六甲海峽。
法蘭西斯·萊特在1786年開拓並發展檳城為軍事及商業中心。但很快的檳城就被斯坦福·萊佛士爵士在1819年開拓的新加坡取代。1824年,英國在《英荷條約》簽訂後從荷蘭手中獲得馬六甲。1826年,英國設立了歸駐在加爾各答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所管轄的海峽殖民地,並漸漸的在馬來半島擴展影響力。初期的海峽殖民地包括檳城、新加坡及馬六甲。1867年,設於倫敦的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
同時,許多馬來州屬的統治者為了解決州內的紛爭而向英殖民者求助。在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的十年內,一些馬來半島西海岸的馬來州屬也同時被英殖民者控制。海峽殖民地的商人都希望英國政府介入馬來半島產錫州屬的內政。華僑黨派的紛爭及內戰使英政府採取了有利於商人的炮艦外交。1874年的邦咯條約最終導致英殖民者的權力擴張。在20世紀之前,由彭亨、雪蘭莪、霹靂及森美蘭州組成的馬來聯邦(非馬來亞聯邦)為英總督們所管轄。這些總督聽令於駐在新加坡的最高專員兼海峽殖民地總督。最高專員則直接向倫敦的殖民廳報告。
其他的馬來半島的州屬被稱為馬來屬邦。雖然他們不直接屬於英殖民者,但州內都駐有英國參政司。四個北部州屬:玻璃市、吉打、吉蘭丹及登加樓曾經被泰國統治。英屬北婆羅洲(現為沙巴州)曾被蘇祿王朝統治,英籍的布洛克家族則管轄擁有大片森林的砂拉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的統治及戰後馬來亞共產黨的叛亂促使越來越多人支持馬來亞的獨立。戰後英國政府成立馬來亞聯邦的計劃招來了強烈的抗議。馬來族群要求一個更有利於他們的制度,並且強力反對新加坡的加入。同時他們也不允許雙重國籍制度,因為這將使不少的移民族群持有馬來亞及祖國的國籍。馬來半島最終在1957年8月31日成為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這個新的國家並不包括新加坡。
一個名為馬來西亞的聯邦國家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她納入了馬來亞聯合邦,英屬新加坡,北婆羅州(改稱沙巴)及砂拉越州(後兩者處在婆羅洲上)。汶萊蘇丹者雖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後因為石油利益糾紛而放棄。馬來西亞在獨立初期所面對的危機包括印度尼西亞欲佔有馬來西亞的意圖,新加坡在1965年的退出及1969年5月13日種族沖突(史稱五一三事件)。菲律賓也曾在這時期聲稱擁有沙巴州的主權因汶萊蘇丹在1704年把其東北的領地讓給蘇祿蘇丹。這個問題尚未全面解決。
1969年之後,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推展的意在增強土著在經濟領域控制的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遭到其他族群的反對。至此以後,馬來西亞維持種族政治的均衡並發展其獨特的有利於馬來民族(稱bumiputra 「土著」)及中庸伊斯蘭教的經濟及政治制度。
自1997年開始,在馬來西亞承受著亞洲經濟危機的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面對一系列的抗議,一些來自民族主義分子及一些提倡更嚴厲伊斯蘭教教規者。
❿ 馬來是是從印尼分裂出來的嗎
不是。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馬來亞被日本佔領。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懼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1957年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沙巴)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獨立,並與馬來亞聯邦以同等夥伴身份(即國家身份)於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聯邦。隨著以華人為主導的新加坡的加盟,整個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數量也持續增長,當時華族約占馬來西亞人口的42%,和馬來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後來「馬來人至上」的觀念越來越強烈。馬來族精英也開始懼怕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會削弱他們佔多數的人口比例,並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1965年8月8日,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利用其國會優勢通過決議,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政府的目標是「2020宏願」,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然而,這留下了未解的問題,究竟馬來西亞會在何時且如何充分實現第一世界的政治體系(多黨民主制、自由的媒體、獨立的司法審判,並恢復公民與政治自由),以齊頭趕上它的經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