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多少周年

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多少周年

發布時間: 2023-08-04 05:41:13

Ⅰ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建交時間表

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78個)(更新於2018年8月21日)

一、亞洲國家(46個)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亞美尼亞(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亞塞拜然(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國(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汶萊(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普勒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東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喬治亞(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約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薩克(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寮國(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馬來西亞(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馬爾地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緬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爾(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鮮(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賓(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韓國(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蘭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敘利亞(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國(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庫曼(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烏茲別克(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葉門(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二、歐洲國家(43個)

阿爾巴尼亞(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爾(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奧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羅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時(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亞(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羅埃西亞(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麥(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愛沙尼亞(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蘭(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國(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國(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臘(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島(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愛爾蘭(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義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脫維亞(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盧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馬其頓(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9日;2001年6月18日—今

馬爾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爾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納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蘭(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蘭(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羅馬尼亞(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羅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聖馬利諾(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爾維亞(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維尼亞(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烏克蘭(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國(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三、非洲國家(53個)

阿爾及利亞(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貝南(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波札那(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1]

蒲隆地(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麥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維德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查德(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葛摩(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剛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剛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地(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利垂亞(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衣索比亞(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彭(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甘比亞(Gambia):1972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迦納(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

幾內亞(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亞(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賴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賴比瑞亞(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亞(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馬拉維(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模里西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三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納米比亞(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奈及利亞(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盧安達(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內加爾(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席爾(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獅子山(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蘇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蘇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尚尼亞(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西亞(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烏干達(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尚比亞(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辛巴威(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四、北美洲國家(15個)

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貝多(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2]

多米尼克(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薩爾瓦多(El Salvador)[3]2018年8月21—今

格瑞那達(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買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巴拿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國(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五、南美洲國家(11個)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維亞(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倫比亞(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蓋亞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魯(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蘇利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烏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內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六、大洋洲國家(10個)

澳大利亞(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庫克群島(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濟(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羅尼西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紐西蘭(New Ze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紐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薩摩亞(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湯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萬那杜(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註:以上國家排序按英文字母順序。

(1)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多少周年擴展閱讀:

一、亞洲區

1990年南北葉門合並後,同中國建交時間被確定為1956年9月24日。該時間是中國同北葉門(時稱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系的時間。

中越建交於1950年,當時越南正在進行抗法戰爭。二戰結束後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萬人慶祝大會上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誕生。然次年妄圖重塑殖民輝煌的法國卻公然撕毀和平協議而大舉入侵,在南方佔領區「綏靖」,在北方厲行「蠶食」、「掃盪」和「封鎖」。中越建交後,中方做出了全面援越的決定。

二、歐洲區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體稱為「外交核爆炸」。當時戴高樂政府奉行獨立自主政策,寄希望用緩和、諒解與合作替代對抗,以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尋求適應性和靈活性。

中國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建交時間分別是1949年和1972年。1990年10月兩德以東德並入西德方式實現統一,如此中德建交以1972年為准,今年則是兩國建交45周年。

而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1月分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後,均同中國商定繼續沿用1949年10月6日為雙方建交日期,且中方同捷斯聯邦簽署的條約及協定繼續有效。

三、非洲區

非洲可謂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埃及的建交揭開了新時期中非關系發展的新篇章。非洲些許國家同中國建交的變遷較「頻繁」,如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建交時間即為1975年-1997年和2016年末至今;與賴比瑞亞建交時間則為1977年-1989年、1993年-1997年和2003年至今……

四、大洋洲區

其中紐埃和庫克群島屬准主權國家。所謂准主權國家,是指已高度自治,並被部分國家承認為主權國家的地區。除以上兩者外另包括科索沃和馬爾他騎士團。

Ⅱ 中國和馬來西亞是什麼時候正式建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馬來西亞於1974年5月31日建交,並開始派遣駐馬來西亞特命全權大使。

Ⅲ 今年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建幾周年

今年是中馬建交35周年。
1974年5月31日同中國建交。
馬來西亞「馬來」在馬來語中意為「黃金」。全境被南中國海分隔為東西兩部分。馬來半島部分稱西馬來西亞,位於馬來半島南部;沙巴、沙撈越合稱東馬來西亞,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面積3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949.3萬(1994),馬來族佔58.1%,華人31.3%。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首都吉隆坡。農作物主要有橡膠、油棕、可可、胡椒、椰子、水稻等。已由一個農業和礦產品出口國成功地轉變為主要出口工業製成品的國家。近年來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350林吉特(1993年)。貨幣名稱林吉特。主要出口電子產品、石油、橡膠、棕油、錫、木材、可可、紡織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食品和燃料等。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崛起,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侵略。1919年淪為英國殖民地。二次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48年2月組成馬來亞聯合邦。1957年8月31日(國慶日),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9月16日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對外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以東盟為其外交政策基石,主張建立東南亞和平、自由和中立區。

Ⅳ 馬來西亞與中國經濟關系如何

1,中國與馬來西亞自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兩國關系總體發展順利。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馬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國與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不斷發展,雙方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呈現出良好勢頭。馬來西亞領導人曾表示,經貿往來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擁有廣泛的發展空間。
2,目前,馬來西亞是中國的第八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新加坡。據中國海關統計,2003年,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達201.3億美元;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6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0.5%。今年頭10個月,雙方貿易總額已經達到246億美元,今年雙邊貿易總額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增長基本上沒有懸念。
3,中國在中馬貿易中盡管面臨巨大逆差,但對馬來西亞的出口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增加。2004年,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出口總值達到80.87億美元,同比增長31.7%;今年頭10個月,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出口總值為84.7億美元,已經超過2004年的全年水平。今年中國對馬來西亞出口可望首次接近或突破100億美元大關。

Ⅳ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什麼時候建交的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與中國建交時間為:

越南:1950年1月18日

寮國:1961年4月25日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

泰國:1975年7月1日

緬甸:1950年6月8日

馬來西亞:1974年5月31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

汶萊:1991年9月30日

菲律賓:1975年6月9日

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5)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多少周年擴展閱讀:

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至今,仍有18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

1、亞洲(1個):不丹;

2、歐洲(1個):梵蒂岡;

3、非洲(1個):史瓦濟蘭;

4、大洋洲(6個):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

5、北美洲(8個):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6、南美洲(1個):巴拉圭;

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國家都與台灣保持著所謂的「外交關系」,與大陸無外交關系。

Ⅵ 「養不起」,1年60萬美元,馬方送還熊貓,馬來很窮嗎

12月28日下午,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大熊貓「暖暖」回國啦!暖暖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隔離檢疫,回到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網傳說是馬來西亞說暖暖一年要花費60萬美元,太貴了養不起所以送回來的。

中馬建交40周年之時,中國在2014年5月21日將「興興」與「靚靚」等兩只大熊貓送到馬來西亞,租借期是10年。這對大熊貓過後交配而在2015年8月生下大熊貓崽「暖暖」。

好吧,不管怎麼樣,貌似都是因為這只熊貓會帶來額外的費用,所以才把它送回來的。但網友說了,為啥別的國家養熊貓賺錢,而你的國家養熊貓這么費錢呢?

其實,如果國家經濟實力不錯的話,巴不得慶信把熊貓寶寶留下來呢,甚至巴不得從中國再租幾只過去呢!你們說是吧?

據說關注我的人,最後都活出了想要的人生。微信公眾號【媛來思語】ID: hengheng_doudou

Ⅶ 馬來西亞和中國關系是怎麼樣的

馬來西亞和中國的關系是良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於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建交後,兩國關系總體發展順利。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其它領域建立了友好和實質性的關系。 雙方之間的密切交往使這種關系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得到進一步加強。

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有著傳統的親密關系,馬來西亞將永遠做中國的好朋友,也將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的高質量建設。

中馬關系其他交流

兩國在科技、教育、文化、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順利發展。

1992年簽署《科技合作協定》,成立科技聯委會,雙方還簽署了《廣播電視節目合作和交流協定》。

1993年簽署《促進中馬體育交流、提高體育水平的諒解備忘錄》。

1995年,兩國互設武官處,軍事交往增多, 兩國海軍軍艦多次互訪。

1997年簽署《教育交流諒解備忘錄》。

1999年簽署《文化合作協定》。

2002年簽署《中馬航空合作諒解備忘錄》。

Ⅷ 馬來西亞和中國關系怎麼樣

中國和馬來西亞自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交以來,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在政 治、經 濟、文化、教育、防 務及其它領域建立了友好和實質性的關系。 雙方之間的密切交往使這種關系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得到進一步加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5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0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5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8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