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歷史有什麼
A. 誰知道馬來西亞的文化世界遺產有哪些它的歷史。。。
2008年7月7日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檳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馬來西亞之旅,選擇了兩個世界文化遺產:馬六甲和檳城。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馬六甲河穿城而過。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王國的都城,1511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為荷蘭占據。馬來西亞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馬來西亞獨立,其儀式就是在馬六甲的草場舉行的。後因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檳城、新加坡的興起,城市地位下降。
檳城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候。科教文組織發表聲明的原文說:「馬六甲和喬治市已有500年的貿易歷史,亞洲和歐洲的影響力賦予她們有形與無形的特殊多文化遺產。這里的建築和城市景觀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比擬的。」
檳城由於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所以交通也比較擁擠,汽車,摩托,等在身邊疾馳而過,相比較我還是喜歡馬六甲的精緻小巧。
大馬繼檳城和馬六甲後,霹靂州的玲瓏谷成為大馬第3個世界文化遺產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6月30日為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添加7個新遺產,而該國的玲瓏谷就是其中之一。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B. 馬來西亞民族文化的馬來西亞歷史
馬來西亞歷史是歷史悠久的馬來亞-印度尼西亞歷史的一個近代分支。從文化上和語言上一直到近代今天的馬來西亞與馬來群島沒有多少區別。出於外部的影響這個地區今天分為六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東帝汶。
地理上馬來西亞位於重要的文化中心之間,在其西部是印度教的印度、伊斯蘭教的中東和基督教的歐洲,在其東北則是中國和日本。從印度、中東和歐洲去往中國的船隻必須經過馬來西亞地區,而最直接的海路就是經過馬六甲海峽。因此馬來西亞自古是各個文化相交的地區,是重要的商路,這個地理位置為馬來西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使得當地人一再淪入外國勢力的影響和支配。
馬來西亞獨立前馬來亞地區的歷史可以按照外界影響的主要因素分為四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中從印度來的印度教文化占支配作用,從蘇門答臘起家的三佛齊是這個階段的頂峰階段,從7世紀至14世紀它統治著 馬來文化的大部分地區。
第二階段從伊斯蘭教的到達開始。伊斯蘭教是於10世紀到達馬來亞地區的,並逐漸擴散到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的大多數地區。三佛齊覆滅後這個地區分裂為眾多小的蘇丹國,其中最重要的是馬六甲蘇丹國。伊斯蘭文化對馬來人影響深刻,但是同時也受到馬來人的影響。
第三個階段是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荷蘭和英國繼踵而至,建立了檳城和新加坡等基地。1824年的英荷條約分割英國與荷蘭在馬來亞地區的勢力圈,人為地將英屬馬來亞與荷屬東印度分開,後來荷屬東印度成為印度尼西亞。
歐洲殖民勢力同時也引入了第四個影響勢力:為了滿足其殖民經濟的需要大量中國和印度勞工移居到英佔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中國和印度移民成為經濟和職業上的支配勢力,對當地的馬來人(祖先也是外來民族)造成巨大的威脅,馬來人(祖先也是外來民族)甚至面臨在馬來半島上成為少數民族的危險。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給英國在東亞的勢力與以致命打擊。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的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和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獨立的、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成立。
1963年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加入聯邦,馬來亞更名為馬來西亞。1965年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被迫獨立(因為當時的馬來精英懼怕星加坡的華人人口會進一步的削弱馬來人佔大多數的人口比列)。馬來西亞克服了這個危機,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沖突的危機,但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1969年的種族沖突。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政治生活和國民自由受到限制,這個措施維持至今。從1970年開始馬來西亞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在華人和印度人領袖的協助下組成國民陣線,在馬來西亞幾乎達到一黨制的地步。
在巫統的統治下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巨大,1990年代幾乎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經濟的發展有助於削弱政治上的不和,但也掩蓋了政治上權利轉向馬來人的趨勢。在巫統不停的統治下華人對經濟的壟斷和印度人對職業的壟斷皆被巫人有系統地以行政權力打破。馬來人的商業和職業階層建立。馬來語成為學校里必修語言,系統的反歧視運動也對馬來人有利。雖然這些措施也導致了許多不滿,但是總的來說在這些偏向單方面的措施下一個只對某種族更有利的、一步一步邁向通化的社會產生了。
C. 馬來西亞的歷史沿革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著馬來西亞。從印度輸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導了早期馬來西亞的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從7世紀到14世紀,在蘇門答臘的三佛齊文明達到高峰,其影響力延伸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
伊斯蘭教早在10世紀傳至馬來西亞,但直到14世紀和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馬六甲蘇丹王朝。伊斯蘭文化對於馬來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同時它也受到馬來民族的影響。 馬六甲蘇丹王朝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馬來半島南端的民丹島,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柔佛蘇丹王朝。馬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互相爭戰不停的小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亞齊、汶萊、柔佛和霹靂。其它國家有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6世紀末,歐洲商人在馬來亞北部發現了錫礦,透過錫的出口,霹靂變得富強起來。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葡萄牙控制了對盛產香料的摩鹿加群島的貿易。1571年西班牙佔領馬尼拉。
1607年,亞齊蘇丹國興起,成為馬來群島最強盛富裕的國家。在伊斯干達.穆達(Iskandar Muda)統治下,這個蘇丹國控制的范圍延伸到蘇門達臘與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他征服馬來半島的錫礦產地彭亨,並將彭亨蘇丹擄往亞齊。他所向披靡的艦隊在1629年攻打馬六甲的戰役中瓦解,依據葡萄牙史書記載,當時葡萄牙與柔佛的聯軍設法摧毀他的所有船艦,殺掉19,000名戰士。然而,亞齊的軍力並未被摧毀,因為在同一年亞齊征服了吉打並把許多吉打人民遷到亞齊。這位蘇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後來成為他的繼承人。在Iskandar Thani統治期間,亞齊專注於鞏固內部及宗教上的統一。
這段期間,馬來亞各蘇丹國的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從印度尼西亞東部來的布吉人海盜經常襲擊馬來亞海岸地區。1699年他們刺殺了柔佛最後一位馬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蘭莪。從蘇門達臘來的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最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暹羅的大城王國部分填補了這個空缺,將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柔佛覆滅也讓霹靂成為馬來亞蘇丹國之中的領導者。
18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快速成長。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茶貿易,增加了對馬來亞的高質量的錫的需求,錫用在茶葉箱的內襯,具防潮作用。馬來亞的胡椒在歐洲也享有盛譽,而且在吉蘭丹和彭亨有金礦。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人的世界,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華人定居在城鎮並很快掌控了經濟活動。這建立了往後200年的馬來亞。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馬來亞被日本佔領。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懼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以及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沙巴)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獨立,並與馬來亞聯邦以同等夥伴身份(即國家身份)於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聯邦。隨著以華人為主導的新加坡的加盟,整個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數量也持續增長,當時華族約占馬來西亞人口的42%,和馬來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後來「馬來人至上」的觀念越來越強烈,他們認為馬來族是馬來西亞或馬來亞的主人或特權者,華人和印度裔被認為是承蒙馬來族的恩惠。馬來族精英也開始懼怕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會削弱他們佔多數的人口比例,並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
1965年8月8日,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利用其國會優勢通過決議,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政府的目標是「2020宏願」,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然而,這留下了未解的問題,究竟馬來西亞會在何時且如何充分實現第一世界的政治體系(多黨民主制、自由的媒體、獨立的司法審判,並恢復公民與政治自由),以齊頭趕上它的經濟成熟。
D. 馬來西亞有幾年歷史
馬來西亞有兩千年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拉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迫使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
E. 馬來西亞建國歷史
馬來西亞的建國歷史:
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國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也分別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
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
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
(5)馬來西亞歷史有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坐落於東南亞地區,這個被國人親切稱為大馬的東南亞國家,有著迷人榴槤香和垂延欲滴的各色美食,也有著無數島嶼、絕美風光的招搖誘惑。
是國人每逢寒暑期,春節假期等欽點旅行地。基於馬來西亞坐落在重要策略的地理位置,從東方和西方國家的貿易路線中都能受惠。
其中西馬位於馬六甲海峽,就是全球船運航線中對經濟效益和政治而言最為重要的地點。成為全球最大錫、樹膠和油棕的生產商和出口商之一,也有能力進行經濟轉型。
從早年依賴原料和農業領域,轉向成為相對具高科技和競爭力的國家。吉隆坡或巴生谷地區,被定義為馬來西亞經濟轉型計劃下的國家重點開發區。作為一國之都,吉隆坡成為馬來西亞的商業中心,是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F. 馬來西亞的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G. 殖民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分別受到哪幾個國家的統治
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在太平洋戰爭中還被日本佔領,解放後還曾經被英國繼續殖民統治。
1、葡萄牙佔領期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沙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數度意圖收復馬六甲不果,1641年,荷蘭聯合柔佛攻下馬六甲。
2、西班牙佔領期
在17世紀初,荷蘭建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島的貿易,隨後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隨後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馬來群島。
3、英國佔領期
英國人於18世紀開始向東南亞擴張,1786年英國佔領檳榔嶼,1819年佔領新加坡和馬六甲,1826年英國將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合並成一個省,總稱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4、日本佔領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占據了馬來西亞。
(7)馬來西亞歷史有什麼擴展閱讀:
16世紀,西方海上霸權興起,馬六甲因其交通及戰略地位重要,引起西方列強覬覦和入侵,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
1867年4月海峽殖民地脫離英屬印度管轄,成為皇家殖民地,到20世紀初,馬來西亞完全淪為英國殖尼地,英國在侵佔馬來半島的同時,還入侵沙撈越和沙巴。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馬來亞經濟呈現明顯的畸形發展,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橡膠園,英國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得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又恢復對馬來亞的殖民統治,一年後,英國組成馬來亞聯盟。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H.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
馬來西亞是誰的殖民地?馬來西亞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被任何國家所殖民。
但歷史上馬來西亞或現有的領土的一部分曾被幾個國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蘭
1785年:英國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國
1957年:馬來亞(西馬)(馬來半島)獨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脫離英國的殖民,加入馬來亞,並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馬來西亞(馬來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1]。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馬來西亞人口3268萬,[1]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1]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1]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1]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1]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