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馬
A. 作為一個聯邦制國家,為什麼稱馬來西亞為大馬
作為一個聯邦制國家,馬來西亞「大馬」一詞出現在1963年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合並之後。稱呼「大馬」是為了區分以前的「馬來亞」(現稱西馬)和沙巴和沙撈越(現稱東馬)合並形成的新「馬來西亞」。當時媒體將中文音譯為「馬來西亞」,或直譯為「泛馬來亞」或「大馬來亞,」簡稱「大馬」,就是為了與「馬來亞」區分開來。「大」就是「泛」(Great,Pan-)的意思。
馬來西亞是一個經濟多元化的新興國家。90年代經濟突飛猛進,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屬於資本主義國家。如今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極具吸引力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的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B. 馬來西亞是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國家。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首都吉隆坡。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被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南部(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人口3270萬(2022年),其中馬來人69.4%,華人23.2%,印度人6.7%,其他種族0.7%。
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吉隆坡介紹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吉隆坡是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因許多在東南亞召開的外交會議都會在吉隆坡和新加坡舉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視為是東南亞外交的兩大中心之一,吉隆坡也被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命名為「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
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230萬名外國遊客到訪,超越了北京、羅馬、台北、上海等,在最吸引外國遊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十名。此外,吉隆坡也是許多本國大學與國外大學分校的所在地,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國首位的馬來亞大學(UM)位於吉隆坡市。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布,吉隆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來西亞
C. 「馬來西亞」冷知識,帶你看看真實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全國面積有三十三萬平方公里,人口組成主要是馬來人和華人,國土分為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
馬來西亞首都是吉隆坡,擁有世界上曾經最高的建築---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的塔之一。
馬來西亞的國花是朱槿花,又名木槿,這種花卉象徵生命力強大,生生不息,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馬來西亞因為有很大佔比的華人,所以很多當地人擁有華人血統,馬來的美女也有很多有著東方人的特徵。
馬來西亞絕對是一個美女環繞的國家,最近一位馬來小姐姐火爆網路,她完美的身材曲線十分迷人,更是萬千少女羨慕的存在!
馬來西亞的宗教色彩十分厚重,外國遊客必打卡的地點就是清真寺,極具特色的建築體現了異國文化,體現當地人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
馬來人喜歡比較辣的食物,真是無辣不歡,日常餐食中都會添加香料和辣椒醬料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椰漿飯。
開齋節是當地十分重要的節日,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換上新衣服,敞開大門,等待親朋好友的拜訪,隆重程度堪比我國的春節。
盛大節日時,各種演出活動自然是不能少的,專業演員會穿著帶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服飾進行演出,舞蹈類節目也多是當地是民族舞。
馬來文化是多個國家的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包括華人、印度人、葡萄牙人以及當地人等等,華人的生活習慣及民俗特點得到很好的傳承。
本土的馬來文化比較偏向於伊斯蘭教特點,在舉行各種儀式時,當地百姓會穿著傳統服飾,女士穿長袍、戴頭巾。
在馬來西亞,還流行著皮影戲,用於演出的玩偶是用牛皮製成,伴隨著音樂進行表演,當地文化有著很好的傳承。
屠妖節源於印度,因為馬來西亞有著大量的印度人,所以在馬來西亞每年也會舉行屠妖節,並且十分隆重,在節日前一個月就開始准備。
屠妖節是具有印度特色的節日,所以海娜彩繪自然是不會缺少的,這種紋身圖案多種多樣,通常畫在女性的手部,是一種短暫的紋身。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在節日時會穿著自己民族的服飾,莎麗就是最有特點的服飾,使用上好的絲綢,從腰部圍到腳踝,再搭在肩上,十分漂亮。
由於文化的交融,華人的服飾和生活習慣也逐漸影響著馬來人,旗袍在當地十分受歡迎,並演變為一種特色,只有在重要場合出現。
馬來西亞的青年在節日上為觀眾獻歌,表情十分放鬆,洋溢著快樂,更有很多伴舞小姐姐穿著漂亮的衣服隨著音樂起舞。
每年文化節時,少女們會一起翩翩起舞,大家歡聚一堂,燈光絢麗,演員們的妝容十分精緻,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
不僅是女人們會精心打扮自己,男子們也會表演很多節目,他們頭上插上長長的羽毛,盡顯男人的英勇和威猛!
男子和猩猩的合照引人大笑,兩只猩猩好奇地看著這個光頭哥,男子也是忍俊不禁,不知所措。
馬來西亞臨海,自然吸引各國旅客來打卡,一家人齊心協力終於把好朋友埋進沙子里,值得拍照紀念一下。
氣候適宜的地區就少不了很多小動物的參與,這頭熊熊能有什麼煩惱呢,可能是在思考明天的午餐吧。
這匹馬肯定是還沒有成年就出來工作了,終究是它自己承受了所有壓力,馬背上的大哥是有些看輕自己的!
在馬來西亞,這種布滿鮮花的小車隨處可見,坐在上面,就會感覺自己是個公主吧。
當地的海水十分清澈,一眼望到底,每年都會有很多人不遠萬里來這里度假,享受這愜意的時光。
素有「馬來西亞林志玲」稱呼的美女模特,果然是長相甜美,身材高挑,走在馬來街頭,回頭率肯定很高。
同樣也是模特的cheeryquahst長相溫文爾雅,在生完二胎後,身材依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精緻!
城堡靠海而建,伴隨海浪輕拍礁石的聲音入睡是多少情侶嚮往的浪漫,每天早上,看陽光從海岸線緩緩升起。
俯瞰馬來西亞,景色讓人陶醉,綠植覆蓋范圍很廣,這個島嶼充滿了神秘色彩。
具有當地特色的海上建築,絕對是打卡拍照的最佳選擇,藍天白雲相呼應,這才是最自然的景色。
D. 馬來西亞為什麼叫大馬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大馬」一詞出自1963年東馬和西馬合並後出現的。稱「大馬」是為了區別以前的「馬來亞」(Malaya,現稱西馬),和沙巴州與砂勞越州(現稱東馬)合並後組成的新「馬來亞」(Malaysia)。
當時的媒體將中文音譯稱「馬來西亞」,或字面翻譯是「泛馬來亞」或「大馬來亞」簡稱「大馬」以區分本來的「馬來亞」。「大」既是「泛」(Great, Pan-)的意思。「大馬」這比較順口的稱呼就一直沿用至今,馬來西亞人也覺得比較親切。
反觀馬國,因為不自一個以馬字開頭的國家(馬其頓,馬爾地夫等等),簡稱方面稱為馬國會引起混淆,好像不久前台灣報章標題:「台灣與馬國斷交」,很多人都會以為是馬來西亞,但其實指是馬其頓。國際上還是有很多國家稱馬來西亞為馬國。
(4)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馬擴展閱讀;
同家族的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為稱呼用途。馬來人名字的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兩者之間隔著「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時會省略。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擁有馬來西亞封銜(常見的如拿督、丹斯里等)的人可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
E. 馬來西亞簡介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並存的國家。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1957年8月31日,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中南半島(東馬)。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宗教雖然為伊斯蘭教,但國民於馬來西亞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政府系統密切仿照了英國的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而政府首腦是首相(總理)。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
(5)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馬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
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馬六甲、巨港(今屬印尼)、泗水(今屬印尼)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跡。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
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馬六甲重要的一個民族。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滿清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系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
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但依然保留了各種華人的風俗儀式。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簽署《北京條約》,清廷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
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這時期馬來半島的華人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大量的華人下南洋,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人挪活,哪裡有生存的機會,就應該去往哪裡。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二戰後,由於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來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此後華人參與了馬來亞獨立運動與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F. 馬來亞 ﹦馬來西亞﹖
馬來亞(Malaya),是馬來西亞聯邦西部土地即位於馬來半島的部分的舊稱,又稱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當地使用「半島馬來西亞」名稱以取代「馬來亞」。
馬來亞是馬來西亞的核心地區,絕大部分人和經濟活動位於馬來亞。馬來亞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海洋性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年平均溫度約26℃―30℃,雨量充沛。
G. 馬來西亞的特點是什麼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 米詹·扎因·阿比丁 (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選為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H. 馬來西亞的東馬和西馬如何區分
馬來西亞東馬和西馬的城市分為東馬和西馬,東馬西馬之間隔了一大片南海,打開地圖就能知道如何區分了。西馬北銜泰國北部,南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相望,屬於亞洲板塊延伸出來的部分,更確切來說是一個半島。東馬在婆羅洲北部,南部則是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的部分;實實在在一個非常大的島嶼。
吉隆坡、檳城、怡保、新山、蘭卡威等城市都分布於西馬的西海岸,靠馬六甲海峽,都是馬來西亞華人分布廣的城市;熱浪島、刁曼島、停泊島、浪中島等,靠南海。東馬分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熱門的旅遊城市包括亞庇和仙本那,離岸的島嶼景色都十分漂亮,其中以亞庇華人人口多。
(8)馬來西亞是什麼樣子的馬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大部分生產工作都在西馬,主要港口也都在西馬西海岸。因此大部分物資運到東馬時會略貴,成本提高物價自然就會比較高了。
吉隆坡是全國人口多的城市,也是商業都市,越中心的位置物價會比較高。以大商場的餐館來說,一碗面RM15-RM40,一杯飲料RM7-RM30左右。但到吉隆坡時還是找一些大排檔劃算+有特色,例如在吉隆坡市中心武吉免登區的亞羅街吃飯,5個人吃才不到RM100。檳城以街頭美食著稱,所以在吃方面,檳城。
I. 馬來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馬來西亞國家介紹
被譽為亞洲「第五小龍」的新興工業國家馬來西亞,屬於英聯邦成員國家,在擁有西方文明的同時,還擁有一份濃郁的東方文化氛圍。馬來西亞美麗富饒,氣候宜人念慎豎,森林覆蓋率達80%,被人們譽「寬松的日本」、「遼闊的新加坡」。
馬來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2千多萬。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文化的國家,馬來人佔50%,華人佔30%以上,其餘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印尼人等。馬來語為國語,馬來文及英文是官方語言,工商教育界通用英語。目前,馬來西亞政治穩定,國家安逸,工業及經濟迅速發展,近年來旅遊業也蓬勃崛起成為支柱產業,據統計年人均收入約6000美元。
馬來西亞政府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致力於將馬來西亞建設成為東南亞區域教育中心,涌現出一批治學嚴謹的高等院校,按照英式教育制度和學術要求,首創「雙聯課程」,將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等國大學的部分或全部課程移植在馬來西亞院校。該課程使中國學生順利銜接到相應的西方高等教育,比在中國國內更容易申請並獲得國際名牌大學學位。
留學馬來西亞優勢
1.
馬來西亞實行一種獨特的國際化教育方式-課程轉移。實質就是將美、英、澳、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的課程部分(2+1)或全部(3+0)轉移至馬來西亞分校或合作學校,畢業時獲得的是由美、英、澳、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頒發的學歷文憑和學位證書,並為國際公認。
2.
留學生轉簽第三國手續簡便,是各國學生進入世界著名高等學府的最佳途徑。馬來西亞多所院校與美、英、加、澳、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建有雙聯課程或學分轉移制,可以方便地轉入第三國大學學習。(例:當選擇3+0課程後,你可以在馬來西亞完成海外合作大學學仔大位課程,同時也可以選擇將第二年或最後一年放在美、英、加、澳、紐西蘭等國本校完成學業。相當於用最少的費用赴上述國家留學。)
3. 健全的教育監督機制。馬來西亞學術鑒定局(LAN)、海外合作大學及教育監督機構定期對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監察、審核,以確保優質的教學質量。
4. 純正的英語教學,優越的教育體制,國際化的教學方式,清馨美麗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大量中國、新加坡孝燃、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等三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同時也是中國政府推薦和鼓勵中國學生選擇自費留學的國家。
5. 費用低廉、無需經濟擔保。在馬來西亞就讀美、英、澳、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學士學位的費用(包括學費及食宿)約為人民幣4-5萬元/年;而赴美、英、澳、紐西蘭等國攻讀同類課程所需費用約為人民幣7-15萬元/年;學生可節省留學費用50%-70% 。
6. 學業完成後可繼續深造美、英、澳、加、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碩士或博士學位;作為國際人才,你也可以選擇在世界范圍就業;同時可以更輕松的移民澳、新、加等發達國家。
大學入學條件
高二肄業或高中會考六科成績70分以上,申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紐西蘭「雙聯課程」大學學位。
專科升本科入學條件
兩年或三年專科畢業(包括五大生),無需工作經驗,一年半完成學士學位。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有條件申請MBA,MIT碩士學位。
碩士學位入學條件
本科畢業,無需工作經驗,可申請MBA、MIT碩士學位,一年半完成。
費用估計
大學:學費:人民幣25000元/年,生活費:人民幣15000元/年,完成三年學士學位共需人民幣15萬元左右
碩士:學費:6-7萬元人民幣,生活費:2.5萬元人民幣,一年半共需10萬元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