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分南北
㈠ 為什麼馬來西亞被分為兩部分
1846年在英國政府軍支援下,布魯克打敗汶萊,把領土逐步擴張到今天整個砂拉越,同時英國政府取得了砂拉越「主權」,布魯克王朝撤銷自己的國號。接著英國繼續侵略汶萊,獲得了沙巴統治權,並把汶萊領土逐步蠶食為互不相連的兩部分。
二戰後,英國恢復對馬來亞、沙巴、砂拉越的殖民統治,組成馬來亞聯盟,但當地人要求獨立。
1948年英國又拋出馬來亞聯合邦,但是英國殖民當局仍然大權在握。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與脫離英國統治的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建立馬來西亞。
2年後新加坡被迫退出聯邦宣布獨立,這樣就形成了馬來西亞領土今天的樣子。
(1)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分南北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
沙砂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
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㈡ 馬來西亞國士被南中國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馬南部隔什麼和新加坡相望
馬來西亞,大體上被分割為兩塊區域。一部分位於占據馬來半島大部,而另一部分則位於與半島隔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島。兩邊之間的距離約600海里。
▲不僅僅是人口和經濟上宏觀的差別,在社會生活細節上也有不同。東西馬之間的互相通行,須持有當地特有的護照。
㈢ 馬來西亞國家介紹
國家概況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其土地約有4/5是熱帶雨林,盛產熱帶經濟作物,也盛產錫、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其石油儲量為30億桶,天然氣為1.5萬億立方米,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凈出口國。馬來西亞總人口1860萬。絕大多數新就業者受過初中以上文化的教育,馬來西亞的小學生入學率達98%以上。馬來西亞的國語是馬來語,英語的應用也相當普遍。馬來西亞籍華人的祖籍大都是廣東、福建。因此,華人之間粵語、閩南話也很流行,近些年來,由於許多民辦漢語學校的設立,漢語(即普通話)也越來越受到華人的重視。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位於馬來半島南部,馬來西亞坐落在印度洋與南中國海之間,位於亞洲大陸的搭纖信最南端,土地面積為33萬平方公里。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馬來西亞,其中東馬來西亞的豎納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西馬來西亞的面積13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南與新加坡,北與泰國交界,東臨甫中國海,西瀕里曼丹島北知輪部。西馬來西亞地勢北高南低,除沿海為平原外,全境大部分為山地,八條大體平行的山脈縱貫甫北,大漢山海拔2190米,為西馬來西亞最高峰。以吉保山脈為分水嶺,西側霹靂河最長,東側彭亨河最長。東馬來西亞由沙撈越及沙巴兩州組成,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島北部。沙撈越地區北部沿海為沖積平原,內地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山峰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沙巴州地區西部為平原,內地多森林覆蓋的山地,克羅河山脈縱貫南北,主峰基納巴盧山(又名神山)海拔4101米,是全國最高峰。東西馬來西亞兩部分最近處距離600公里,均位於北緯1度至7度。靠近赤道地帶。海岸線總長約4190公里,其中西馬來西亞2000公里,東馬來西亞2190公里(沙撈越740公里,沙巴1450公里)。
氣候特徵
馬來西亞位於赤道地帶,全年無明顯季節變化,屬熱帶雨林氣候。白天通常陽光普照,氣候溫暖,平均溫度為26~32c。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吹東南風,空氣潮濕,降雨量大,為雨季;5~9月則刮西南季風,降雨量小,為旱季。西馬來西亞平均降水量為2000~3000毫米,東馬來西亞在3000毫米以上。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因此,馬來西亞是個具有永恆夏天和永恆陽光的地方。全年氣溫變化很小。白天雖然較熱,但幾乎每天午後都有一場驟雨,雨後天氣轉涼,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之說,傍晚有季風吹拂,更是涼爽怡人。
㈣ 馬來西亞領土分為哪兩部分
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東馬來西亞,南接印度尼西亞,汶萊國夾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㈤ 馬來西亞分為西馬和東馬,東馬共有幾個州屬
馬來西亞東馬是由沙巴、砂拉越兩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納閩組成的。
沙巴砂拉越(馬來語:Malaysia Timur),簡稱沙砂,舊稱東馬來西亞或東馬,是馬來西亞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的北半部領土,
沙巴砂拉越與馬來西亞半島以南中國海相隔。它南鄰印度尼西亞,北濱南海,北岸中段和汶萊接壤,東北臨蘇祿海,東臨蘇拉威西海,海岸線總長2384公里。
東西最長1120公里,南北最寬256公里。土地面積19.81萬平方公里,占馬來西亞總土地面積的60%。盡管沙巴砂拉越的人口密度和發展指數低於馬來西亞半島州屬,然而卻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
(5)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分南北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馬來西亞屬於亞洲東南亞國家之一。該國共有13個州及3個聯邦直轄區,其中2州(沙巴和砂拉越)和1個聯邦直轄區(納閩)就坐落此,其餘11州及2個聯邦直轄區則在馬來西亞半島上。
納閩原是沙巴州的一部分。1984年納閩成為聯邦直轄區,直接由聯邦政府管轄。特殊的身份使它成為岸外金融中心,並擁有自己的稅務及關稅系統。
在馬來西亞聯邦中,相較馬來西亞半島州屬,沙砂兩州享有更高度的主權,譬如馬來西亞半島州屬國民倘若要進入沙砂,需要持有護照(如今正試驗性採用備有IC晶元國民身份證進入砂拉越)。
主要城市:
沙巴:亞庇、山打根
砂拉越:古晉、美里、詩巫、民都魯
㈥ 既然馬來西亞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那它為什麼不分裂成2個國家
按照這樣的邏輯,中國大陸以外的島嶼不就可以分裂成更多的國家?用心點看書看材料吧,問問題的人還好,樓上第一位答題的可遜逼啦!
㈦ 馬來西亞國土分為兩個部分,東馬與西馬,哪個經濟更發達哪個人口更多
西馬發達 首都在西馬 東馬還沒完全發展 海島比較多也漂亮 適合旅遊 西馬也有海島 比如蘭卡威
㈧ 馬來西亞的東馬和西馬如何區分
馬來西亞東馬和西馬的城市分為東馬和西馬,東馬西馬之間隔了一大片南海,打開地圖就能知道如何區分了。西馬北銜泰國北部,南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相望,屬於亞洲板塊延伸出來的部分,更確切來說是一個半島。東馬在婆羅洲北部,南部則是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的部分;實實在在一個非常大的島嶼。
吉隆坡、檳城、怡保、新山、蘭卡威等城市都分布於西馬的西海岸,靠馬六甲海峽,都是馬來西亞華人分布廣的城市;熱浪島、刁曼島、停泊島、浪中島等,靠南海。東馬分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熱門的旅遊城市包括亞庇和仙本那,離岸的島嶼景色都十分漂亮,其中以亞庇華人人口多。
(8)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分南北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大部分生產工作都在西馬,主要港口也都在西馬西海岸。因此大部分物資運到東馬時會略貴,成本提高物價自然就會比較高了。
吉隆坡是全國人口多的城市,也是商業都市,越中心的位置物價會比較高。以大商場的餐館來說,一碗面RM15-RM40,一杯飲料RM7-RM30左右。但到吉隆坡時還是找一些大排檔劃算+有特色,例如在吉隆坡市中心武吉免登區的亞羅街吃飯,5個人吃才不到RM100。檳城以街頭美食著稱,所以在吃方面,檳城。
㈨ 馬來西亞處於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地處兩大洲、兩大洋相交的十字中心。南北連接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則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處於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特畢答別是馬來半島西臨著名的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上重要通道,從北緯6度延伸到北緯1度。北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南與太平洋的南海相連,全長1000公里。這里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於船隻航行,是世界基兄上通航歷史最悠久、航運量最大、最繁忙的海峽之一,平均每日輪船穿行量至少在200艘以上,其中約50%為載油輪。可以說,馬來西亞所處的位置正好是扼兩大洋之間交通的咽喉,所以不僅有利於其經濟的發展,而且在戰略上也處於極其有利的位置。 馬來半島地勢北高南低。中部是山脈,山脈東西兩側逐漸降低,沿海是平原。8條大體平行的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縱貫馬來半島。其中以吉保山脈(又稱中央山脈)為主,有5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聳立其上。東部的大漢山海拔約2190米,是西馬的最高峰。這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錫礦資源,據稱這里是世界上錫的最大成礦帶。錫礦的開采是馬來西亞最早期的工業之一,在國民經濟生產中曾居極為重要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錫的產量雄居世界第一位,最高年產量曾達768萬噸,是最大的錫出口國,被譽為“錫的王國”。如今“錫的王國”的稱號已成為歷史。近年來,馬來西亞的錫礦業一直在走下坡路,由最大的錫出口國,變成了錫的進口國。據報道1991年的錫產量是207萬噸,1993年下降到104萬噸,1995年又下降到6402噸,1996年為5174噸,到了1997年則為5070噸,而馬來西亞本國的錫需求量為6586噸,供不應求,還需進口一些。自1993年起,錫的價格在節節下跌,這也是馬來西亞錫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此,馬來西亞已步出世界主要錫生產國的行列。不少昔日的采礦場已變成廢礦湖,有的已被開發建設成為休閑游樂場所,有的仍棄置那裡無人問津。
西部沿海是深厚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是主要的農作物產區。全境河流以吉保山脈為分水嶺,分別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側河流又稱為馬六甲海峽水系,以霹靂河為最長,約350公里,流域面積15萬平方公里。東南亞最大的明歌水壩和歷史較長的珍德羅水壩就建在該河上游。東側河流又稱南海水系,以彭亨河為最長,它是西馬最大的河流,全長434公里,流域面積29萬平方公里。
東馬地勢以伊班山脈和克羅克山脈為中心,從內地往沿海逐漸降低。沙撈越地區北部是沖積平原,內地多是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伊班山脈位於沙撈越東部,山峰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沙巴地區西部沿海為沖積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區,主要種植水稻。內地大多是森林覆蓋的山地。西部的克羅克山脈縱貫該區南北,其主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1米,是馬來西亞最高峰,也是東南亞最高峰。
東馬河流非常多,水深量大,極具通航價值。主要河流有沙巴境內第一大河基納巴甘河,長手鋒慧560公里,流域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河口寬960米,水深10米,可通航距離為320公里。此外,還有盧帕河、拉讓河、巴蘭河等。其中,盧帕河是馬來西亞最寬的河流,河口以上50公里一段,河面寬度達4~5公里,再向上溯20公里,還可以行駛吃水2米深的輪船。拉讓河是馬來西亞第一大河,全長592公里,流域面積39萬平方公里,該河最顯著的特徵是支流多而長,特別是在下游,岔流如網,有4個較大的河口,海潮能倒灌60公里之遠,其景甚為壯觀。
㈩ 馬來西亞的鐵路干線呈南北走向、沿海分布,分析其成因
1、地形:馬來西亞呈狹長狀,其境內山脈也是南北走向;
2、經濟:馬來西亞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對交通要求高;
3、人口:馬來西亞沿海人口稠密,客流量大。
馬來西亞的鐵路系統分布於半島(東海岸線、西海岸線)和沙巴州(沙巴州鐵路)。截至2003年,鐵路總長2267公里。半島的鐵路貫穿馬來半島,和曼谷及新加坡都有鏈接。2010年,馬來西亞公布興建隆新高鐵,將往返吉隆坡和新加坡的時間大幅降至90分鍾。
(10)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分南北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如今已成為東南亞的東盟成員國中鐵路方面投資最多,建設最積極的國家。其中,首都吉隆坡籌建的城軌建設工程與吉隆坡——新加坡國際高鐵線路尤為引人注目。
在政府大力支持和重點投資政策扶持之下,新建鐵路干線,即有線的電氣化更新及鐵路網線升級換代成為優先發展戰略,已獲得全國各階層廣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