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方氏最大宗祠在哪裡
❶ 十個億修建的全國陳氏最大宗祠在哪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8
❷ 方姓宗祠通用對聯
方姓宗祠通用對聯:
河南世澤;
無雙家聲。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宋·方閣,與兄方閎、弟方聞,同業太學。每試,迭為魁首。人稱「兩浙三方,天下無雙。」
一山衍派;
六桂聯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傳說中的方氏起源。相傳炎帝神農氏的八世孫帝榆罔的長子方雷氏,因協助黃帝伐蚩萬有功,被封於方山(今河南省嵩山一帶),成為方姓的始祖。下聯典指唐代固始人方廷范的六個兒子仁岳、仁載、仁瑞、仁逸、仁遜、仁遠相繼都中了進士,時人稱「六桂聯芳」,稱方廷范為「六桂之父」。
巨山名翰;
正學孤忠。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南宋祁門人方岳,字巨山,號秋崖,紹定年間進士,歷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趙葵的參議官、知南康軍、袁州知州。才鋒凌厲,詩文不拘於古律,時有妙語如天成,尤其工於駢體,著有《秋崖集》。下聯典指明代浙江省寧海人方孝孺,字希直,宋濂弟子,洪武年間任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聘他為世子師傅,命書屋為「正學」,人稱正學先生。惠帝時任領侍講學士、《太祖實錄》總裁。燕王(成祖)兵入京城南京,他不肯為成祖起草登極詔書,不屈被害,滅十族(九族加其學生),株連被殺八百餘人。著有《遜志齋集》。
源同一脈;
衍以三宗。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方姓的受姓始祖雷公開揖讓之風,促進了華夏的統一,其品德為後人樹立了楷模,故不少方氏譜牒的頁眉上印有「河南郡」、「崇讓堂」的標記,讓世世代代牢記吾族的地望和受姓始祖的崇讓風范。其後又派生為同氏兩姓,一支單姓方,一支單姓雷。至宋代在主姓中(廣東一支)又分出鄺姓,所以哪裡有雷、方、鄺,哪裡就有「溯源堂」,溯源堂遍及海內外各地,故三姓均有此聯的相傳。現有以廣東省台山溯源堂為依拓出版的三姓喉舌——《溯源月刊》(國家統一期刊號)就有近80年的歷史,發行於海內外,這就是很好的證明,也是雷、方、鄺三姓文明歷史的延伸。然而,這一切皆溯源於河南。
富文標榜;
元老壯猶。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莆田人方漸,重和年間進士,官梅州知州,清正廉潔。積書數千卷,都親手纂定,專置一閣藏書,標榜為「富文」。子孫個傳為「富文方氏」。下聯典指周宣王時大臣方叔,曾率兵三千輛進攻楚國得勝,又伐玁狁有功。《詩經·小雅·采芑》有句:「方叔元老,克壯其猶(猷)。」「壯猶」,謂宏大的謀劃或功績。
循良化魯;
顯允興周。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濟寧知府方克勤,字去矜,寧海人。在濟寧(屬山東)視事三年,以德化為治,戶口倍增。有《汗漫集》。下聯典指周朝元老大臣方叔。是興周的功臣。
大道母群物;
達人腹眾才。
——方孝儒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文學博士方孝儒撰書聯。
瀛奎律髓韻萬里;
鳳嶺點將紅百花。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初文學家方萬里的事典。下聯典指北宋著名農民起義軍領袖方臘之妹方百花的事典。
身後詩名傳宇宙;
罵賊正氣壯山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方干,字雄飛,新定人。因缺唇,故有司不與科名,遂隱會稽鏡湖,終身不出。死後迫賜及第,私謚為玄英先生。下聯典指明代文學博士方孝儒(1357-1402),字希直,人稱正學先生,寧海(屬浙江省)人。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遷侍學士,後改文學博士。政事多咨詢之。修《太祖實錄》,命為總裁。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軍入南京,將即帝位,召他草即位詔書。他以喪服哭徹殿陛。成祖降榻勞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非先生草不可!」孝儒擲筆於地曰:「死即耳,詔不可草!」遂被磔於市。並誅其十族(九族及方的學生),死者達八百七十餘人。有《遜志齋集》等。福王時追謚文正。
四子超乎三家上;
十族願與一人榮。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末清初學者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桐城人,崇禎進士。官翰林院檢討。曾與陳曾慧、吳應箕、侯方域等主盟「復社」,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後,他出家為僧,改名弘智,字無句,潛研群籍,考核精審,所著《通雅》一書,超手楊慎、陳耀文、焦竑三家之上。下聯典指明代文學博士方孝儒。
桃水生香綿世澤;
鳳山毓秀振宗風。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浙江省象山縣溪上方村方氏宗祠聯。上聯「桃水」指當地的桃花溪,「鳳山」即飛鳳山,在溪上方村東,上有方孝孺祖墓。據考證,明永樂皇帝死後,方孝孺一案得到平反昭雪。正德二年(1507年),寧海知縣戴顯就在故里桃花溪畔建「方正學故里祠」,每年春秋二祭。知縣跋山涉水前來祭拜,甚感不便,後遷此祠至縣城躍龍山,於是海隅的孤祠也就荒蕪倒坍了。
敢擲一筆追文正;
何患十族聚精英。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文學博士方孝儒。
明世孤忠綿世澤;
周家元老衍家聲。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方孝孺。下出典指周朝方叔。
無事且從閑處樂;
有書時向靜中觀。
——方薰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書畫家方薰(1736-1799)撰書聯。方薰,字蘭士,浙江石門人。與畫家奚岡齊名,稱「方奚」。有《山靜居論畫》二卷行世。
歲月自消寒暑內;
榮枯盡在是非中。
——方干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方干《感時三首》(之三)詩句聯。
雲龍搏浪飛三級;
天馬行空載五華。
——方誌敏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1900-1935)自題聯。方誌敏,江西弋陽人。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記實》等。
教子成名,凝香留稿;
覽詩擇婿,懷蓼知音。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方用濟的母親柴氏,名靜儀,善寫詩,著有《凝香詩抄》。方用濟承母教,也有詩名,著有《方舟集》。下聯典指清代人方芷齋,字懷蓼,湖北巡撫汪新的繼室,工詩文,有鑒別人的眼光。父親為她擇婿時,曾拿汪、吳二人的詩給她看,她斷定二人必然顯貴,只是吳不長壽,汪大器晚成,便嫁給了汪新。後來果被她言中,她也被封為夫人。
克壯其猷,功勛赫赫;
不草禪詔,忠烈昭昭。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代方叔伐獫狁事。下聯典指明代文學博士方孝儒。
誰是萬人,頭上還應加一點;
我非孤女,身邊也有伴終生。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析「方姓」二字聯,上聯拆「方」字,下聯拆「姓」字。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
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方誌敏撰方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1900-1935)自題聯。
好山勢豈無一點靈,看虎尾盤雲、龜文篆月,形形色色,依然祖廟丹青,登眺問將來,大地精英何日吐;
賢子孫還待幾時出,緬江南書種、周季元勛,炳炳烺烺,都是吾家衣缽,流風今未艾,前人事業總期承。
——佚名撰方姓宗祠通用聯(39+39=78字)
此聯為安徽省望江縣五甲嶺方氏宗祠聯。上聯「虎、龜」指當地山名;下聯「江南樹種」,指清初桐城派首領方苞;「周季元勛」,指周宣王時大臣方叔。「炳炳烺烺」,謂光明顯赫的樣子。
❸ 方氏家譜的各地祠堂
敦睦堂:桂林方氏,南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進士方桷任溧陽令,卒葬溧陽,孫子紹宗來溧守墓,後世繁衍至今800餘年,總祠敦睦堂位於5A景區天目湖桂林村,後世分五房:貴一公後裔居桂林及周邊村莊、溧陽城南方家村、城東葛渚村、天目湖橋山下、石獅廟、馮家邊、宜興和橋北庄村、高塍新莊村、上海、西安、香港九龍、澳門等地,貴一公另有分支遷徙至南京、浙江湖州、安徽廣德、江西等地;貴四公後裔居桂林及周邊村莊、台中、高雄、美國等地;貴二公後裔居溧陽城北楊庄村、溧陽南渡姜笪村、黃山村等、金壇指前標方家村、溧陽戴埠趙墅村、戴埠集鎮、宜興張渚集鎮、鯨塘董渚村、徐舍灣梗村、歸徑蒲墅村、句容袁巷上桿村;貴五公後裔居下桂林村;貴三公後裔居宜興新建段庄村、楊巷王家圩、雲南昆明、宜興城內東撒珠巷、浙江杭州、丁家頭、溧陽南渡平陵村等。
敦義堂:始遷祖諭(智盳),宋太祖乾德間自睦州桐廬白雲源(或雲自江西新建縣白雲源)遷居祁門竹溪墩。建橋於水口山下,名赤橋,之後支分派別。
敦倫堂:始遷祖秩,明洪武間以武功尉州衛百戶,由茶陵改屯湘潭縣九十二都。
敦敘堂:始遷祖沉,北宋末年自淳安白雲源遷至義烏川塘。
敦厚堂:船溪方氏,始遷祖方台生(明)。該族散居太平、祁門、黟縣、石棣、貴池等地。
敦本堂:安徽歙縣府前方氏
雅趣堂:安徽歙縣瀹潭方氏,北宋靖康之亂遷至歙縣,始遷祖汴京方子華公。明萬曆年間,武英殿大學士許國立方氏宗祠,宗祠碑文為許國所親撰,寫碑者乃賜進士第嘉議大夫南京總督糧儲戶部右侍郎、詩人方弘靜,碑額篆文為武英殿供奉管理校正書籍事務中書潘緯。
敦雅堂:始祖干,晚唐詩人,世居桐廬白雲源。
滋本堂:江蘇常州毘陵芳茂里方氏
大訓堂:浙江奉化大橋方氏
六桂堂: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
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孫也姓方。
友慶堂:安徽桐城桂林方氏
立本堂:湖北黃岡方氏,始遷祖為方萬一(明初)。兄弟九人方萬二、方萬三、
方萬四、方萬五、方萬六、方萬七、方萬八、方萬九自江南豫章豐城
遷至黃州府,元至正十一年韓福通以紅巾倡亂,蘄黃等處盡為屠陷。
兄弟星散,萬一、萬二、萬七遂居於黃岡。其另六兄弟不知所蹤。此
為萬一子孫堂號。
永錫堂:浙江淳安,遂安。始遷祖煥,唐乾符間,避兵自桐廬白雲源徙居遂安南
墩,再遷縣城進士坊。
永思堂:浙江諸暨,暨陽。始遷祖度,世居諸暨花山白門里,南宋淳皊元年贅高
湖湯家塾湯氏,遂別為高湖支。暨陽盧家溪方氏始遷祖堂,明後期自諸
暨陡徙居本邑盧溪。
白雲堂:安徽歙縣瀹坑方氏。
玉粹堂:湖南,臨湘,湖北,嘉魚。始遷祖皅,吳越錢氏光祿大夫,避難攜族散居
鄂岳屬邑,皅自家於臨湘小源堡天井村。傳八世岳,遷居嘉魚。
發祥堂:浙江,淳安
世恩堂:河南方氏
壯猷堂:安徽,潛山。始遷祖淵,元至正間陳友諒屯兵鄱陽,避戰火,由江西鄱
陽之瓦屑壩渡江,遷安慶?山車輞坂。
克猷堂:安徽蒙城。始祖方杲字東升,大明員外郎。明嘉靖元年(1522)由河南永城謝家湖遷蒙定居瓦埠。至今480餘年族史。子孫繁衍22代,人口已逾二萬,戶數達六千餘。
觀禮堂:浙江淳安山路口方氏
陽牧亭:浙江臨安,於潛
倫敘堂:1、浙江,寧波。始遷祖季仁,世家慈溪金川鄉,南宋淳皊間入贅四明孫氏,
因家焉。
2、湖南寧鄉方氏始遷祖孔成,原姓李氏,明宣德間由江西永新縣徙居
楚南寧鄉一都三區趙家河,傳至四世,值明清鼎革之際,以李姓差
徭繁重,乃改姓方。
光遠堂:
光啟堂:醴西黃崗方氏
孝恩堂:桂林方氏
河南堂:1、福建湄州、台灣(彰化芳苑)河南堂方氏始遷祖方義。
2、福建平和、台灣嘉義始遷祖方民敬(五世來台祖)、方苞(十五世)
3、長沙柞山方氏始遷祖竹泉,先世居江西浮梁縣,明朝中葉徙居長沙。
4、岳陽方氏之始遷祖澄,五代後唐同光二年,由南昌播遷岳陽;至六
世別而?沙陂、潼溪、楊林三派。
松柏堂:湖北新洲縣綠化鄉謝店邨
忠孝堂:江南方氏統宗譜。該宗望出河南,遠祖弦,官吳中,避王莽亂,因家歙
縣東鄉(即後世之淳安)。孫儲,三子,遂啟嚴、衢、徽、滁、婺、九江、
宣、池、秀州及莆田等諸派。
忠恕堂:始遷祖軫,北宋徽宗時以劾蔡京貶官鄞縣令,後謝事,挈家由閩之莆田
遷居慈溪北鳳浦;傳至十一世復由鳳浦遷居堰頭。又十世,應鳳公遷鎮
海庄市。
忠貞堂:始遷祖萬鎰、禾(一名嘉禾),明清之際由歙縣羅田鄉同遷江陰周庄鎮。
誦芬樓:始遷祖李,明洪武初年自蜀地以軍職隨西平侯沐英入滇,後釋甲歸農,
卜居晉寧州治西之?睢廠。
思福堂:安徽休寧珊溪方氏分支
重慶堂:安徽河南方氏,該族散居歙縣、涇縣等地。
恩誠堂:安徽績溪城南方安灣方氏
積慶堂:浙江臨安唐昌天水方氏
乘裕堂:浙江慈溪慈東方堰方氏
萃渙堂:安徽歙縣,浙江淳安,兩地方氏十二派
崇孝堂:湖北黃岡方氏
崇讓堂:湖北方氏,始遷祖方萬一(明)
崇本祠:
逸河堂:始遷祖彰德,南宋景炎中,見國危勢蹙,遂由杭州移家上虞縣清潭裡。
歷世既長,支分派衍,進而擴散至虞、嵊二縣各地。
敬義堂:始遷祖鳽,元朝初年自淳安梓桐源徙居壽昌城後街。
敬投堂:安徽歙縣歙西拓源方氏
聚遠堂:始遷祖景珍,北宋初年自嚴州桐廬白雲村遷至永康長安鄉化街。
聚樂堂:安徽懷寧,始祖睴,明洪武初由豫章領部頒印照下屯池州東流縣八都鄉;
傳十數世至諱德先者,復於清雍正元年由東流徙居懷寧縣西門,別為懷寧
始祖。
德馨堂:浙江淳安,遂安,始遷祖瓊,北宋咸平間自桐廬白雲源徙居遂安鳳林鄉罛
霄里大墅。
德盛堂:安徽歙縣瀹坑方氏仙源德盛堂,街川吳公嶺仙源支方氏
榴耕堂:先族為蘇州人氏,明朝洪武年間為除害平遼,引起本地為戰場,兵荒馬亂,
加之黃水奪淮,遍地無收,人逃散與傷亡。被洪武趕散於全國各地。傳至
十六世,由於文化大革命,譜牒被焚,遂亡其先世記載。1998年乃公議從
安徽的龍崗,江蘇的卞塘、崗坂、南望三地始緒,簡要分三大門重修家譜
世德堂:江蘇常州、揚州、高郵、安徽天長方氏
風雅堂;浙江蘭溪女埠前方村
方正堂: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鎮上吳方村
永同公祠:浙江開化縣蘇庄鎮唐頭村
正學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葛塘街道東方村
❹ 方氏族譜
方氏族譜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 根據公元1924年(民國十三年)湖北黃岡籍方本仁將軍倡議創修之《方氏聯宗統譜》,1995-1997年湖北孝感方××、方××等發起編纂之二修全國《方氏聯宗統譜》為線索,參考福建省雲霄縣雲陽聯誼會方福林、方建寅、方賦水等編纂之《雲陽方氏譜牒》,福建福清市龍田方氏宗祠理事會、方氏宗親聯誼會方守祥、方友彬、方家章等根據明代方元會重修《莆陽金紫方氏族譜》及福州十邑方氏宗親聯誼會提供的各地譜牒世系等編纂的《六桂方氏源流》,河南固始《金紫方氏族譜》,河南禹州河南堂《方氏源流總圖》、湖南平江《方氏光源族譜》、湖南郴州桂東文房《方氏族譜》、江西廣昌致申公支系《方氏六修族譜》、《南昌方氏支譜》以及幾十個省市有影響力的《方氏宗(族譜》若干套等為骨架,加上此次參與之支系提供的本支《方氏宗譜》,按統一要求整理到位之譜料為主要內容,上溯至清代方祖善、方大成等編纂的《歙淳方氏柳山真應廟會宗統譜》、宋代方桂森公纂修之《漢歙丹陽河南方氏衍慶統譜圖譜》、西晉方藏公纂《西晉詔定方氏歷代譜志》,等歷朝欽定的《方氏宗譜》,並依據史籍、方誌和參考國家珍藏的吾族歷史資料編纂而成,全書約400萬字。 立本堂流傳字派湖北黃岡立本堂方氏,始遷祖為方萬一(元末)。兄弟九人方萬二、方萬三、方萬四、方萬五、方萬六、方萬七、方萬八、方萬九因避元末戰亂,自江南豫章豐城遷至黃州府。後因韓福通倡亂,屠陷蘄黃等處,兄弟星散僅萬一公、萬二公、萬七公之後人仍居於黃。萬一公支下流傳字派1至60世: 01世至10世:萬省元福鉅,志勝添鳳一; 11世至20世:應逢希世思,懋極道昌華。 21世至30世:大學先明德,繼之以新民; 31世至40世:其成在止善,宗緒乃克行。 41世至50世:物格後知至,身修必意誠; 51世至60世:齊家治國本,天下樂太平。 萬七公支下流傳字派: 01世至05世:萬召太人廣; 06世至12世:仕欲本紹目隱瞪, 13世至19世:仰獻觀之日從輪, 20世至26世:一恭志同修顯尚, 27世至33世:來遲進作四逢成, 34世至40世:衣冠疊侶天顏觀, 41世至47世:甲第聯綿海內名, 48世至54世:運會璇推尊道德, 立本堂方氏宗譜序1 古者設官以奠世族固合天下之公卿大夫士庶俾知尊祖敬宗收族其親睦化民一道同風之意至 深且厚也唐宋以來其法寢衰眉山蘇氏廣陵歐陽氏始以其族屬輯為一書一時士大夫效之各親 其親各祖其祖而宦籍表記較前代為尤詳我族 連源公元佑中御史代有才名 逢辰公保佑間 吏部尚書以忠直其顧紀載之寶亦必有比美歐蘇者惜乎南宋以後一攝於遼再逼於金終滅於元 戶口之存者百不獲一而昔年之記載亦寥匕無歲矣 元季萬一公由江右遷黃歷十餘世椒衍瓜 綿文人蔚起雖各有傳記而卷貼未成 明萬曆乙巳歲一仁公 一奇公劍修譜稿片十一世未編 之序一旦條分縷析洵可謂 萬一公之肖子賢孫而後世之指南寶鑒也然其遺亡散佚者已不可 復考矣國朝道光癸卯歲 極榮公重其事而未竟同治癸亥歲 道修公昌福公復續輯成卷圓紀井然似稱 明備然所載 萬一公遞至 福四公生四子 長辰鉅鐸居還和 次鉅監居九江 三鉅鉦不可 考 四鉅銓居夢義則可考者確有三支何但雲長之後生四子數 亮公 庸公 顯公 得公 亮公之後遷居松楊耶 庸公之後仍居楊泗沖 顯公之後遷居神角橋 得公之後居橋梓畈而 九江夢義二支竟一無所紀乎從可已時代雲遙播遷靡定遺忘乘誤在數公誠莫可如何而不行之 所以不果也況今去癸亥續輯之世近四十年其或謬必有甚於昔日者裔孫也晚敢不度德量力以 自取戾乎然偶念數公墨稿現有可憑乃逡巡畏縮不欲任咎更數十年後舉數公之說亦將付之烏 有矣其咎又將誰任耶愛不避還越逐支采輯取數公原稿參以各房舊紙與夫墓誌碑銘一切有裨 於譜事者無不旁搜而互證之其已安者筆之書其未安者關其疑難生卒葬所遺漏亡丁不無遺憾 然於古者敬宗收族之義數公承先啟後之心或不至大相刺謬也至一世為期遞傳而遠續之是又 望繼起之賢能者焉茲當譜牒告竣謹歷敘始末以示來茲雲 維皇清光緒二十七年歲次辛丑 仲春月 穀旦 三房經管采訪盍族人等重刊 2 學者生千載下往往論古人言行如目及事益其有歷史存焉故世家巨族鐫譜牒史者所以紀歷代 之王綱譜者所以編一姓之宗脈序尊卑分少長別同異定親疏前者創之後者因之繼繼繩繩俾累 世淵源可溯譜之關系豈不重哉考之貴分家乘光緒辛丑經一修迄今四十餘年支族丁繁生娶孔 多卒葬弗少若不鐫之譜牒年湮代遠文獻無徵且國體改更潮流變幻新政策者均以人民平等世 界大同長長親親之義廢然殆盡倫理之壤曷忍言哉茲者倭寇潛消國家初奠盍族諸公是以有滄 桑之慮歲丙戌入祠義刊俾榮甫公董率其事一時督理經費者玉田華炳柏山也司主稿任編修掌 文篇勤采訪嚴校對偉卿河清厚卿光華華謙子鳳指南仲敏月臣獻廷寶山暨各房執事諸先生各 精乃職各盡乃心越正月而投稿歲三月而譜成非諸公之力祖宗之靈曷能成之易也非敢謂蟬聯 有緒鱗次無訛上可告無罪於祖宗下可信無慚於族眾不過匯編眾稿續完成帙而已願於族讀斯 譜者得以知家約家規領茲家訓孝弟之心油然而生敬其所尊愛其所親倫理於焉勿墜孔子成春 秋而亂臣賊子懼則是譜也故孫總理開端日民族亦存以正人心維世道回敗俗挽頹風由民而國 由遠而遠黎民於變不獨為家族幸且為天下幸也是為序
❺ 最大黃氏宗祠在哪裡
黃氏宗祠是一處建於民國的漢族祠堂建築,屬於漢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艾葉黃氏宗祠位於自貢市貢井區艾葉鎮。
❻ 中國最大的袁氏祠堂在哪裡
袁氏大坡宗祠是指汝南袁氏的一支族人從湖北入川,聚居於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壽保鄉大坡村,並在大坡建立袁氏宗祠,史稱大坡袁氏宗祠。
袁氏祖先是洪武二年(1370年) 入川,一行壽童共二十七人,距今有640多年的歷史。據「雍睦堂」族人爛壩子袁光富收藏的《袁氏大坡族譜》記載,從入川第一代算起,老族譜記載了之前有一十六代無統一字輩,天字輩為17代。
初來川時先人在黃金溝一石包上刻有袁姓家族的地界,族人聚居在黃金溝、亂次溝、陳李溝一帶生息了三百多年。後為緬懷祖上,團結族人,興清明會,選點大坡建袁家廟,撰寫了袁氏族譜一本,編排了統一字輩,這期間又改廟為袁氏大坡宗祠,就是今大坡祠堂。
❼ 請問吳氏在中國最大宗祠在哪裡
北岸吳氏宗祠坐落於徽州歙縣北岸村,始建於明早期。清道光六年的時候,由吳氏族人吳應晟出資二十二萬兩,集資兩萬兩,共計二十四萬兩白銀重新擴建。時佔地約十畝,是目前中華吳姓現存最大的清代宗祠,1998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宗祠內的木雕圓潤而飽滿,宗祠內的磚雕細膩而大氣,宗祠內的石雕聞名中外——西湖十景圖,百鹿圖,特別是53件禮器更是中華祭祀文化的瑰寶。吳氏宗祠通過自身的建築形式和徽派三雕精品的奉獻,對徽州的祭祀文化,宗族文化,雕刻藝術,繪畫藝術及淵遠歷史做了無聲的描述,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具體體現。
吳氏宗祠是仿品官三進兩明堂五開間的建築規制而建造的,三進五間的祠堂在皖南仍屬罕見。
❽ 方氏最大宗祠在那裡
再安徽省績溪縣瀛洲鎮滸里村!
❾ 關於方氏宗祠的對聯大全
大全?連小全都沒有,方家後人沒有一個人在網上傳過一個方氏宗祠的對聯,說起方家人才濟濟,就是沒有一個對聯在網上流傳,我只好為你創作一個。
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歷史, 出自方雷氏。神農炎帝十一世孫即八代帝榆罔長子曰雷,黃帝伐蚩尤時,雷因功被封於方山(今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於方山後,稱方雷氏,子孫以地為氏,分為雷姓和方姓。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後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將軍,他智勇過人。奉命南征,平定過荊蠻的叛亂,為周室的中興立下了大功。因此,後世不少方姓宗譜採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後」之說。
上聯:方山英雄腹
下聯:孝孺忠義膽
上聯說方山這個方氏發源地是英雄的大本營,方叔將軍平定過荊蠻的叛亂立下了大功可以叫英雄。
下聯說明朝大忠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為了忠義二字受十族之誅殺,其忠義之心值得方氏後人紀念,同時也說明方孝孺對得起「方山」的祖宗先靈,在屠刀面前沒有當懦夫,沒有給方山的英雄抹黑臉。
❿ 馬來西亞檳城有方姓
有的,親!檳城有很多華人,祖先都來自中國,所以中國有的姓氏,同樣檳城都有,可能沒有中國來的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