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馬來西亞華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發布時間: 2022-04-12 04:19:50

Ⅰ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鄭和那個年代就去了,明清時期,民國初年,二戰時期陸陸續續的下南洋。最早其實就是做茶葉跟瓷器貿易的,從中國南方船運去馬六甲,馬六甲運去印度的加爾各答,然後再一路向西。近代都是躲避戰亂才去的。所以他們存在很久了。

Ⅱ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麼樣的存在(全文)

於是,我突然有一個想法,想有意識地運用校內的這種影響力,讓大家更好地認識馬來西亞華人這個群體。當然,以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我的朋友,請幫忙轉載,當幫我一個忙;大馬同胞,也請幫忙轉載;不認識的朋友,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稍有可取之處,也請幫忙轉載~謝謝大家啊! 先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歷史背景來做開場白。 1840以來,中國進入了一個動亂的時期。一方面,好些中國人想往外逃竄;另一方面,西方列強想捉苦力到東南亞地區為他們服務。於是,大量的中國人(尤其是福建、廣東一帶)就散布到東南亞各個地區,其中就包括了馬來西亞。尷尬的存在 從遷居到馬來西亞,我們的先賢就特別重視中文的教育,通過私塾、宗祠等單位教授三字經、四書五經等教材,後來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而改革。這個時期,我們的祖先基本上還是以中國人自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華僑、抗日戰爭時期全體華僑出錢出力、著名的華僑陳嘉庚創辦廈大、集美大學。。。。。。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後來,隨著居住馬來西亞日久,我們的命運漸漸在這片土地上生了根。從馬來西亞(大馬)方面來看,我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大馬的政治,與馬來族、印度族聯手爭取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中獨立。從中國方面來看,周恩來總理提出:華僑應在其居住地生根發芽。但是,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母語教育。 在印尼,由於當地華僑沒有組成統一的陣線,於是他們不能擁有中文名字、不能慶祝農歷新年;在中國人普遍認為完好地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總理主動地消滅了中文教育,關閉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為教學媒介的南洋大學,全體人民學習英文,於是目前多數新加坡人的母語是英語。如今,隨著中國的崛起,中文的經濟價值日益提高,許多東南亞國家才掀起了漢語熱。唯一的例外是馬來西亞,因為我們的先賢從頭到尾就沒有以經濟作為考量,而是從民族文化出發。 那麼,難道馬來西亞就沒有遭遇當地政府的阻撓嗎?有!而且很大!馬來西亞教育終極的目標是:以馬來語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換言之,華語、淡米爾語的中小學遲早都得消滅。60年代,大馬政府規定:只有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學校才能獲得政府的津貼,於是許多中文中學紛紛改制,變為政府中學。這時,我們的先賢,以林連玉先生為代表,明確地提出:學習母語是每個民族的天賦人權,即使不要一分錢的津貼,我們也要辦獨立中學! 於是,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保留了下來,華小以及民辦的獨立中學、學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體系,甚至創立了全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統一考試,受全球各高校承認(除了馬來西亞的大學),我們基本上就是以這張文憑為基礎考進北大的。在這個過程中,多少先賢拋頭顱、灑熱血,林連玉先生被褫奪公民權、好多人被大馬政府關押、無數的民眾以自己的血汗錢支持獨立中學。 當我來到北大的圖書館文學圖書時,看著滿目的美國文學、印度文學。。。。。。當我看到新加坡文學,而沒看到馬來西亞文學時,我更感到十分凄涼,以至於諷刺。我們浴血抗戰,創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有完整的馬華文學,而這一切在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是得不到承認的。反倒是曾經廢除過南大的新加坡,由於其更為強大的國勢,反而被認為是在海外完整地傳承了中華文化的國家。 尷尬之處就在於此:努力地捍衛中華文化,不為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亦不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這就是馬來西亞華人第一種存在:尷尬的存在。 第二、獨立的存在 獨立的存在,另一個說法是孤立的存在。馬來西亞華人這個詞兒意味著: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但不是馬來人(中國朋友最大的誤會~囧);我們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於是,一種特殊的群體和文化產生了,獨立於世界之林。 我們跟其他馬來西亞人(例如馬來人、印度人)的差別很明顯,黃皮膚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額外顯眼,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相處得十分融洽-------馬來人其實真的是很好相處的,什麼種族沖突全是政府搞出來的-------整個群體都受到馬來族極大的影響,這就鑄成了我們好多的共同點,而與他們的這些共同點恰恰就是我們和中國人的相異之處。 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口頭表達。首先是口音,我朋友總說:看你的時候一點都不像外國人,但你一說話我們就馬上知道了。在辯論賽場上時,我的一口馬來腔更是顯得極為突兀。所謂馬來西亞口音,大概就是廣東腔+福建腔,翹舌少、輕聲較少(個人認為)、沒有兒化、語調趨平。其次是詞彙,以中文詞彙為主體,再加上各種方言、馬來語、英語的詞彙,各種語氣詞啦、咯、哄層出不窮。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網路打馬來西亞VS中國,馬上就能找到許多具體的例子。 但是,我以為:更深層的差距不在嘴巴,而在腦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藝峰師兄領著我們留學生辯論隊討論一個辯題,他最感嘆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國學生討論,第三個衡量標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建設’。看看中國同學的課就知道,什麼思修、毛概、鄧小平思想、軍事理論,這些似乎都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遠。冷戰時期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分家就決定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不同。 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即使同樣都繼承了中華文化,兩地的繼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無神論。但是,我們那裡好多人都還信仰觀十八羅漢、觀音娘娘、關公、濟公、齊天大聖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廟,我們還保留了大量的宗祠、會館,並且還在華人社區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由於我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我驚訝,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中國風氣的開放。校內校外,情侶相擁親吻的情況無所不在,這還真不是我想像中的中國。當然,我們那裡也有很開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馬來西亞的華人普遍上要比中國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鄉相比)。 此外,許多大馬華人一致公認的是:中國學生真的很多學術牛人,大體上比我們那兒的人要勤勞的多。中國人多競爭大,我所認識的每位同學一個個都是從高考的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英雄豪傑,他們那股永不言倦的沖勁著實讓我們折服。相較而言,馬來西亞人則比較慵懶,更傾向於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玩起來比較放浪形骸,比較不顧形象,大聲吵、大聲笑、大聲鬧。 既不是馬來人,也不是中國人,我們彷彿就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混血兒,所以或許我們有點孤單。但是,這或許就是我們獨特的優勢:既

Ⅲ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總人口2800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這三大民族構成了馬來西亞人的主體。其中,馬來人並非馬來西亞人的簡稱,而是馬來西亞的一個主要民族,又稱巫族,信奉伊斯蘭教。華人約六百多萬,是僅次於馬來人的第二大族群。二戰結束時,馬來亞殖民地(馬來西亞舊稱)500萬總人口中,馬來人佔50%,華人佔38%,印度人佔11%(該統計數字不含新加坡)。因華人普遍比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但是因為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華人在總人口中已經降到24.6%。

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類似,在馬來西亞,不到總人口25%的華人占據著經濟金字塔的頂端。在馬國十大富豪排行榜上,華人佔八席。長期以來華人普遍比其他的民族富裕的情況,無形中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馬來西亞政府曾推行明顯具有歧視性的政策,如曾規定每家公司都至少要僱用30%的土著。在教育上,大學要保留一定的份額給土著。對中文教育採取打壓態度,規定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都領不到政府的津貼。

另外,作為華商在大馬做生意要面對一些問題,比如「公司上市的時候30%的股權要賣給馬來人,我自己佔35%,所以只剩下35%可以賣出去,這就造成很多馬來華裔家族企業的發展會受到這種不公平的阻礙」;馬來人在貸款買房的時候會有優惠,華人拿不到另外的5%優惠。

馬來西亞華人在夾縫中求生存,沒有被同化掉,也沒有丟掉華語,在堅持自己文化根的同時又能相對較好的理順與主體民族的關系,他們重商輕政同時又抱團維權,頑強的開創了一片天地。

Ⅳ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樣的存在

很多做對外漢語教師的,在馬來西亞做對外漢語教師是很有發展的,但是需要持有一定的教學資質才可以任職。由國家人社部認證證書是國家級的最高資格證書,比起其他證書都更具有法律效益,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大量的對外漢語行業的熱衷者,大學生,中青年在職者都學習並報考該證書。

Ⅳ 在馬來西亞,華人在當地的地位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華人在當地的地位並不算是太高,甚至只能說是二等公民。雖然在馬來西亞華人非常的多。而且華人也是馬來西亞經繼領域的主力軍和佼佼者。然而,與奉行各族共榮的新加坡相反,在奉行「馬來人至上」的馬來西亞,華人處境尷尬。大馬華人雖然富有、受教育程度也高,卻處處受到不公對待,地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其實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強盛,海外的華人也會多多選擇來到中國發展。很多馬來西亞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中國,並且在中國進行投資為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一份很大的努力。當然我們也應該多多幫助這些在海外受到歧視的華人,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留著炎黃子孫的血。

Ⅵ 馬來西亞華人是怎樣的存在

馬來西亞的華人祖先都來自於中國,下南洋聽過吧? 上個世紀中國很窮啊,部分中國人為了養家糊口都到處打拚,那時聽說下南洋能賺錢,就出來了啦。。馬來西亞就是其中一個地點,結果那麼一出就落地生根了。。久而久之就形成馬來西亞華裔的存在了

Ⅶ 請問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樣的

馬來西亞華人會多種語言,馬來西亞語、英語、粵語、普通話都會講。跟中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飲食習慣等。當然也有一些差異,比如說中文的時候表達方式有點不一樣

Ⅷ 對馬來西亞華人的評價認識(被馬來西亞華人為害的可以來看看)

馬來西亞華人(或華裔馬來西亞人、馬籍華裔[注 1])指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西亞的移民後代[3]。華人為馬來西亞除馬來族以外的第二大族群,總人口618.7萬人(2005年),占馬國總人口的25.7%(2001年),主要分布於 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其中檳州華人63.55萬人,占該州總人口的42.5%(2006年),是唯一華裔人口占相對多數的州。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數據顯示,在1957年,華人人口比例約為全國總人口的40%,而到了2010年已下降至22.5%,預測到2020年將降至20.7%。原因之一是華人是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以應對未來挑戰,而不願因「多生粗養」來承受過多經濟的壓力。因此,相對富裕的階層或知識水平較高者都不願多生孩子,在鄉村地區,由於生活水平和教育水準不高,一般孩子較多[9]。 事實上馬來西亞華人長期在經濟和教育上的歧視待遇,始有能力者皆希望舉家遷往外地,另外馬來政權多年來基於選舉考量給予一百多萬印尼移民土著身份和公民權也是華人比例下降的原因,這些都是馬來當局密而不宣的事實。

大馬華族大多繼承上一代來自中國的傳統信仰如拜祖先,天公,土地公,大伯公,關公,媽祖,觀音菩薩也有混合本土信仰如拜那督公之類。大多數大馬華人信奉佛教和道教,也有一些信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年輕一代也有無神論或無信仰
1969年5月13日,華人不滿馬來特權的情緒終於在選舉中華人為主的民政黨大勝,馬華公會大敗,馬華公會宣布退出巫統為主的執政聯盟,不甘於失敗巫統激進份子和馬來至上極端份子,上街挑釁勝選慶祝的華人,利用種族暴動導致513事件的發生,在暴動中華人的生命財產無法獲得保障,馬華公會重新加入執政聯盟,但是緊急狀態以馬來人居多的臨時政府立的一連串獨厚馬來民族不公義的新經濟政策卻已成定局,從此馬來西亞的華裔和印裔國民成為被剝削的族群。

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身份(Non-Bumiputra),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等。馬來族人及馬來西亞土著是Bumiputra,也包括葡萄牙族,印尼族人等等,都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請看: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款和馬來人至上)。馬來西亞華人可以通過同化的方式獲取土著特權,也即是 (Bumiputra) 身份,這必須要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改變信仰伊斯蘭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為馬來伊斯蘭名字,同化後的子孫就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根據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NEP),由於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至上(馬來語: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種族主義信條,此信條的用意是要貶低非馬來人的身份讓他們無法享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等級制度,此信條把馬來西亞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的身份往下推成為『第二等公民』。(註明:所謂的第二等公民,是因為非土著受到明顯不公平的對待,故出現的用詞)

Ⅸ 華人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是怎樣的呢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該國最大的兩個族群就是馬來人和華人。其實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根本沒有馬來人這個民族。古代的馬來西亞一直是多國並立,在很長時間內都,這個地方都沒有民族觀念。

到公元16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相繼到達馬來群島,民族這個概念才逐漸被當地人所接受。而在此之前,這里的土著只知道自己是哪個部落的。

Ⅹ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馬來西亞華人,又稱馬來西亞華裔或為華裔馬來西亞人,簡稱大馬華人、大馬華裔及馬華,是馬來西亞籍的華族,大多自稱為華人或唐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移民。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近代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大馬華人已經減少很多。
大部分華人都信仰佛教和道教,其中馬來西亞的佛教還有細分,如:小乘(上座部),大乘 (禪宗與凈宗為主),金剛乘等等的,除此之外,華人信仰的宗教就以基督教和天主教
為主了,當然還有些信仰伊斯蘭教和其它的。
大部分華人所祭拜的神明都是早期南來時從中國帶入馬來西亞的,如媽祖信仰及觀音信仰。其中有些神明與當地神明融合,形成了拿督公信仰。拿督公被認為是當地類似中國土地神的存在。一般在早期金礦地區可以發現。
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身份 (Non-Bumiputra),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等。馬來族人及馬來西亞土著是Bumiputra,也包括葡萄牙族,印尼族人等等,都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款和馬來人至上)。 馬來西亞華人可以通過同化的方式獲取土著特權,也即是 (Bumiputra) 身份,這必須要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改變信仰伊斯蘭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為馬來伊斯蘭名字, 同化後的子孫就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根據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NEP),由於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至上(馬來語: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種族主義信條,此信條的用意是要貶低非馬來人的身份讓他們無法享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等級制度,此信條把馬來西亞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的身份往下推成為『第二等公民』。(註明:所謂的第二等公民,是因為非土著受到明顯不公平的對待,故出現的用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