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多少農民
㈠ 為什麼在馬來西亞很多中國貨的質量特別差
在馬生活幾年了,平時聽到很多本地人對中國貨的評價很差,一提到質量不好的東西,都說是中國的,甚至很多商家為了說明自己的產品很好,都會特別註明,不是中國生產的。但是我在國內很少遇到在這里的這么多質量問題。這邊超市裡面很多國產的質量低劣的東西,在我們家的超市都沒有。其中原因,在去了一次義烏之後,終於明白。馬來西亞人去中國進貨都挑最便宜的鄉下貨甚至假貨,在義烏和深圳那邊,基本都不把馬華當成外商的,因為他們進貨的價格和檔次甚至比內地的中小城市客商都低。其實一分錢一分貨是誰都知道的道理,這邊中國商品大部分都是馬華進口商要求中國那邊提供的廉價貨和假貨。 受很多小進貨商進口的低劣產品的連累,正規的中國城市居民使用的品牌在馬來西亞銷售量並不高。比如海爾,TCL等,無奈之下他們淡化中國品牌的宣傳,比如在馬電器銷量不錯的CMEDIA,就是中國的美的,盡管在國內排名不高,但是這邊賣的不錯,一分錢一分貨。lenovo的銷量也很好,也沒人說比其他品牌差。所以很多本地人總是喜歡那中國貨說事,但是他們在說中國產品質量不好的時候,我都會說,鄉下人用鄉下貨,誰讓你們在進貨的時候總是挑最便宜的,唯利是圖不顧質量,中國農村的產品你在馬來西亞城市裡賣活該。中國的運載火箭提美國發射商用項目,人家也沒說不好,你桌上的電腦,家裡的電器,高檔服裝,等等日用品。日本的牌子也好,美國的也好,絕大部分都是產自中國,電器即使不是中國組裝,大部分主板和電子元件也是產自中國。同是中國產,套個外國牌子,待遇大不相同,所以很多本地人的心態問題都很搞笑。我在和本地朋友說這些的時候,他們後來講,中國的勞動力便宜吖,所以都是中國產的,但是不一樣啊。我說為什麼不一樣,他們回答不上來。其實很簡單,知名品牌設廠在中國,不僅僅是勞動力價格便宜,而更看重的是中國擁有的龐大市場。而且現在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超過東南亞,珠江流域由於勞工荒問題很嚴重導致大批緬甸和越南勞工入境工作。所以,一方面是5億的城市人口造成的龐大市場,一方面是9億的農民提供的勞動力。這是真實的中國,二元化的中國。但是你把為農民生產的東西,拿到馬來西亞的城市裡來賣,就是純粹的奸商了,到頭來影響整個中國產品的聲譽,而這些,是那些馬來西亞進貨奸商從來不會考慮的。
㈡ 馬來西亞在新加坡獨立以前有想過新加坡會變得這么發達嗎馬來西亞現在後悔了嗎
回復「南無道1」:
抱歉,我在大學的本科念的就是歷史,馬新歷史也念了不少,我覺得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只要新加坡的領導人有基本常識的話,他們都不會考慮回歸馬來西亞的。
我真的從來沒聽過有哪個新加坡人甚至領袖很想回歸馬來西亞,恰恰就是因為我天天上網看馬來西亞的新聞,我覺得現在馬來西亞這樣朝種族主義方向的發展,還有哪個新加坡人想回歸馬來西亞,別忘了,新加坡人看到的馬來西亞新聞是沒有經過馬來西亞政府刪減的。
還有,幾年前新加坡資政李光耀說如果新加坡人不奮斗,未來可能需要回歸馬來西亞,這樣的言論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是反面激勵的話,不是李光耀很想回歸馬來西亞的
後悔死了。當初他們看死新加坡一個小島,沒有什麼天然資源,連自來水都沒有,肯定熬不過幾年就會回來求馬來西亞收回,誰知道李光耀第一招就是要英國人出面強逼馬來西亞供應自來水,然後第二招就是大力發展港口貿易,把新加坡從一個自由港轉換為一個轉口港,結果風生水起,甚至超越了馬來西亞,現在在東南亞里丟盡一切臉。
㈢ 發達或中等發達國家(美,日等等)農民與城市人口收入之比是多少,大體的數據
序號 城 市 國 家 人 口 GTP總量
1 東 京 日 本 3530萬 7848億美元
2 紐 約 美 國 2165萬 4070億美元
3 漢 城 南 韓 2135萬 1980億美元
4 墨西哥城 墨西哥 2095萬 1250億美元
5 聖保羅 巴 西 1990萬 728億美元
6 孟 買 印 度 1840萬
7 大 阪 日 本 1805萬 1910億美元
8 德 里 印 度 1750萬
9 洛杉磯 美 國 1690萬 1960億美元
10 上 海 中 國 1610萬 940億美元
11 雅加達 印 尼 1605萬
12 開 羅 埃 及 1530萬
13 加爾各答 印 度 1470萬
14 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根廷 1380萬
15 馬尼拉 菲律賓 1365萬
16 莫斯科 俄羅斯 1320萬
17 卡拉奇 巴基斯坦 1255萬
18 北 京 中 國 1210萬
19 里約熱內盧 巴 西 1205萬
20 倫 敦 英 國 1185萬 2847億美元
21 天 津 中 國 1155萬
22 德黑蘭 伊 朗 1115萬
23 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 1065萬
24 達 卡 孟加拉 1050萬
25 巴 黎 法 國 980萬 924億美元
26 芝加哥 美 國 940萬 1460億美元
27 拉各斯 奈及利亞 935萬
28 利 馬 秘 魯 800萬
29 華盛頓 美 國 785萬
30 聖達菲 哥倫比亞 780萬
31 曼 谷 泰 國 760萬
32 比勒陀利亞 南 非 755萬
33 重 慶 中 國 735萬
34 舊金山 美 國 730萬
35 馬德拉斯布 印 度 715萬
36 香 港 中 國 705萬 1640億美元
37 金薩沙 剛 果 670萬
38 台 北 中 國 670萬 709億美元
39 拉合爾 巴基斯坦 665萬
40 班加羅爾 印 度 645萬
41 費 城 美 國 630萬 823億美元
42 海德拉巴 印 度 625萬
43 埃 森 德 國 610萬
44 喀土穆 蘇 丹 600萬
45 波士頓 美 國 595萬
46 底特律 美 國 585萬
47 達拉斯 美 國 560萬
48 聖彼得堡 俄羅斯 555萬
49 貝洛奧里藏特 巴 西 520萬
50 艾哈邁達巴德 印 度 515萬
51 馬德里 西班牙 515萬 970億美元
52 名古屋 日 本 515萬 1060億美元
53 聖地亞哥 智 利 515萬
54 巴格達 伊拉克 505萬
55 亞歷山大 埃 及 500萬
56 休斯頓 美 國 495萬 1010億美元
57 多倫多 加拿大 495萬 1419億美元
58 廣 州 中 國 475萬
59 武 漢 中 國 475萬
60 仰 光 緬 甸 475萬
61 利雅得 沙烏地阿拉伯 455萬
62 亞特蘭大 美 國 450萬
63 哈爾濱 中 國 450萬
64 加拉加斯 委內瑞拉 445萬
65 沈 陽 中 國 440萬
66 胡志明市 越 南 430萬
67 阿爾及爾 阿爾及利亞 425萬
68 柏 林 德 國 420萬 1017億美元
69 瓜達拉哈拉 墨西哥 415萬
70 浦 那 印 度 415萬
71 悉 尼 澳大利亞 415萬 712億美元
72 邁阿密 美 國 410萬
73 阿比讓 象牙海岸 395萬
74 吉隆坡 馬來西亞 390萬
75 阿雷格里港 巴 西 390萬
76 巴塞羅納 西班牙 380萬
77 米 蘭 義大利 380萬 860億美元
78 釜 山 韓 國 380萬
79 達爾貝達 摩洛哥 375萬
80 蒙特雷 墨西哥 375萬
81 累西腓 巴 西 375萬
82 西雅圖 美 國 375萬
83 成 都 中 國 365萬
84 平 壤 朝 鮮 365萬
85 菲尼克斯 美 國 360萬
86 安卡拉 土耳其 355萬
87 蒙特利爾 加拿大 355萬 1131億美元
88 雅 典 希 臘 350萬
89 墨爾本 澳大利亞 350萬
90 新加坡 新加坡 350萬 941億美元
91 吉大港 孟加拉 345萬
92 麥德林 哥倫比亞 345萬
93 吉 達 沙烏地阿拉伯 335萬
94 薩爾瓦多 巴 西 335萬
95 羅 馬 義大利 330萬 814億美元
96 巴西利亞 巴 西 325萬
97 福塔雷薩 巴 西 325萬
98 蘇拉特 印 度 325萬
99 基 輔 烏克蘭 320萬
100 開普敦 南 非 310萬
101 卡 諾 奈及利亞 310萬
102 明尼阿波利斯 美 國 310萬
103 南 京 中 國 310萬
104 羅安達 安哥拉 305萬
105 亞的斯亞貝巴 衣索比亞 300萬
106 安 曼 約 旦 300萬
107 巴 東 印 尼 300萬
108 長 春 中 國 300萬
109 克利夫蘭- 美 國 300萬
110 庫里蒂巴 巴 西 300萬
111 坎普爾 印 度 300萬
112 那不勒斯 義大利 300萬
113 蘇臘巴亞(泗水) 印 尼 300萬
114 聖地亞哥 美 國 295萬
115 特拉維夫—雅法 以色列 295萬
116 西 安 中 國 295萬
117 大 連 中 國 290萬
118 里斯本 葡萄牙 290萬
119 聖多明各 多米尼加 290萬
120 卡托維茲 波 蘭 285萬
121 丹 佛 美 國 280萬
122 高 雄 中 國 280萬
123 哈拉雷 辛巴威 275萬
124 伊巴丹 奈及利亞 275萬
125 內羅畢 肯亞 275萬
126 青 島 中 國 275萬
255
㈣ 論社會中間層
中產階級
關於中產階級的流行定義是這樣的:他們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這是一個貌似明晰,實則含混的定義。
就是這樣含混的定義,也仍舊有人表示不同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職業(職務)和經濟收入,而作家王朔就說,「中產階級不見得要從經濟收入上劃分,安於現狀的,尊重既有社會等級和道德規范的都可在觀念上列入中產階級。」對王朔的定義,當然同意的人就更少。按王朔的說法,中國最大數量的中產階級應該出現在10來億安分守己的農民中間,眾所周知,中國農民中的大多數,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中產」,而是溫飽和小康。
自十六大報告提出未來若干年在我國要大力發展中等收入階層,一些政治嗅覺靈敏的經濟學人就將中等收入階層與時髦的中產階級劃上了等號。這樣的倡論,其作秀成分多過嚴肅的學術探討。
一篇文章提出中產階級的十大標志:1、年收入20萬元以上。2、持有已經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權,至少有希望於近期內上市。3、有度假小屋或別墅以及一輛看上去不錯的車,跟人合買的也算。4、有豐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總會或者打麻將,通常是商務談判或者聽音樂會。5、有外國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國呆過三年以上。6、對一些時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興趣,但對於古老文化非常感興趣,對各個國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識,特別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識。7、知道各種禮儀,風格是美式的,但心裡崇拜歐洲。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劇和芭蕾舞劇。9、談話中經常夾雜外語單詞,聽眾不懂再用中文解釋。10、著裝隨便,但不是普通的隨便,而是一種非常刻意的隨便。文章很有意思,提出的中產標准也很明確,但字里行間,暴露出作者臆淫成分居多。
這幾年中產階級吵得很熱鬧,但究竟什麼是中產階級?哪些人屬於中產階級?至今沒有幾個人能夠清楚定論。社科院專家陸學藝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農歷馬年底發表《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研究報告》,「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佔有狀況為標准」,將當代中國劃分為10大社會階層。在這份聽名字極容易令人聯想起毛澤東寫於1926年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陸學藝及其研究小組基本沒有提到「中產階級」這個詞,似乎有些諱言。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通常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職業區分中產階級,存在較多爭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並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別墅開洋車,一些人則只能天天吃泡麵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惟一標准或主要標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標准區分誰是中產階級,誰不是中產階級,也仍舊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於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於中產階級。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標准應該在2.5萬美元至10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而論,美國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 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
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准,隨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准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 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60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恐怕連吃口飽飯都成問題,就別提什麼「中產」不「中產」了。美國商業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場之一的時候說,印度目前的中產階級已經達到了1.75億人左右(比印度有關機構的估計幾乎少了一半),在未來,這些印度中產階級每人至少還要購買一台電視機、一台錄音機、一個壓力鍋、一個吊扇、一輛自行車、一塊手錶;他們中2/3的人還要購買一輛輕便摩托車、一台彩電、一個電熨斗、一個食品攪拌器和一台縫紉機;一半以下的人要買一台冰箱……「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消費市場!」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美國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於中產階級,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韓國人均年收入約1萬美元,都可算是中產階級,但在韓國,很多人沒有房子,且韓國工人人均負債1萬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己估計,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60%,約18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約在1萬美元左右。可見標准都不一樣。
可資比較的是,2001年美國研究顧問公司曾進行過一項中產階級生活費調查,以住房費、交通費及娛樂費等作為基準,依據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3人美國家庭在美國底特律的生活開支,比較了全球22個城市的生活指數。
一個3人的美國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人均3.3萬多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美國只是一個中產階級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說頂多隻能算是一個美國的下中產,但要在北京達到美國底特律下中產家庭的生活水平,則一年需要78萬港幣,也就是約80萬人民幣。這是許多中國家庭一輩子也不敢夢想的一個數字。可見彼也中產,此也中產,彼中產與此中產不可相提並論。
所以,包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在內,有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現階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中產階級。中國目前的狀況是,有中產,而無「階級」。
另外一些學者則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標准莫衷一是。有學者主張,在中國年均收入達到1萬至4萬人民幣的,就可歸入中產階級。年均收入1萬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大概只夠勉強糊口,想買房買車絕無可能,而擁有私人的住房、汽車是中產階級的兩項硬指標。以北京現有的房價水平,年收入1萬元,在北京四環旁邊買套建築面積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
確認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標准不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水平,但也不能隨心所欲,為獲得一個較好的外部形象,或為了討領導歡心,隨意將標准拔高或降低。中國近20年來,在經濟上和社會文化上確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於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00 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4%強。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專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內中產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幣左右。只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產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產階級就只能是「脫貧」或 「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中國有多少中產階級
倘若中國真的有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那麼中國的中產階級有多少?哪些人群構成了中國的中產階級人群?
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於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廣東、四川、甘肅、遼寧等8個省(直轄市)採取多相抽樣的方式抽取大、中、小城市3997戶居民家庭作為有效樣本戶,進行了中國首次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調查結果截止2002年6月底,我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 22.83萬元。考慮到這是戶均財產總值,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驚人的數字了,所以,報告一經發表,就引發了眾多質疑。然而,更為驚人的數字出現在今年2月,北京市統計局公布,北京城鎮居民平均家產達47.5萬元,比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水平22.83萬元高出1倍有餘。這個數字一公布,一時輿論嘩然。
統計局數據的真假,其可信度,我們不想討論。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途徑衡量中國到底有多少中產階級。2003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統計報告,截至 2003年2月末,我國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達到10.03萬億元。另一組數據,也就是社會上傳說的,國內51%的居民儲蓄存款集中於20%的少數富裕個人和家庭手中。換句話說,這意味著20%的富裕個人和家庭佔有了我國1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中的一半還多。為計算方便,假若我們將每一個存款賬戶都看做是一個家庭,而每個家庭人數以標準的3口人計算,中國13億人口,可分為4.3億個家庭,其中的20%,也就是不到9000萬個家庭,擁有國內1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中的5萬多億,戶均將近6萬元,若其中又有1/3,可歸入所謂的中產階級,則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到不了1億人,最多也就是幾千萬人。我們還可以看看另一組數據。有消息說,截止2002年底,北京擁有私家車超過90萬輛,如果我們假設每一輛私家車背後都站著一個「中產階級」,則北京有中產階級超過90萬人。假若全國各省市都達到北京這個水平,全國則有將近3000萬人的中產階級。另外,還有一說,中國目前有1000個億萬富翁,有300萬個百萬富翁,如果此說可靠,那麼就很難相信一些「專家」所樂意張揚的,當前中國中產階級超過2億人的說法。事實上,我們相信,中國目前擁有 3000萬人左右的中產階級是一個較為可靠的數字。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中產階級,是比較「高標准」的中產階級,即在經濟上,人均年收入達到1至5萬美元。眾目所睹的事實是,中國中產階級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少部分城市,只有達到如此收入,才有可能在這些地方買得起一套象樣的「中產階級標准」的商品房,滿足中產階級至少有一套房子,多數有一輛車子的隱性標准。
哪些人構成了中國中產階級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的調查,目前國內城鎮居民的收入標准呈現階梯狀分布的特徵。
有一個說法,當代中國社會最富裕的10類人分別是:1、私營企業主和個體戶;2、國有企業承包或租賃經營人員;3、股市上的成功者;4、三資企業的高級員工;5、有技術發明的專利人員;6、演藝界、體育界的明星;7、部分新經濟的CEO;8、部分律師、經紀人和廣告人員;9、部分歸國人員;10、部分學者、專家。這一說法與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的調查基本相符,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這一「民間傳說」的可靠性。中國中產階級最大量的應該產生於上述 10類人群。其中,尤其值得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私營企業主以及三資企業的高級員工。近年來,隨著私營企業的飛速發展和部分國企的變相私有化,私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中產階級的製造機。同樣,如摩托羅拉等類的跨國公司也都像流水線似地替中國復制著「稀缺」的中產階級。
關於中國中產階級的未來,有許多說法。國家信息中心某人士去年在深圳說:「未來五年,中國將有兩億人口進入中產階級消費群。」此人士將其所指的中產階級,定義為「擁有穩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買房買車,能夠將收入用於旅遊、教育等消費的人群。」其信心之爆棚,令人瞠目,只是不知其講話的根據何在。著名的美林公司也預測說,未來10年內,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將達到3.5億。但美國法院去年的一項判決告訴我們,即使是像美林這樣的國際公司,有時候為了利益的需要,也是經常會說謊話的。所以,對這樣的「悅耳」之言,我們需要兩面來聽。
中國未來需要更多的中產階級,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除上述10大富裕人群及一部分國家公職人員外,北大教授蕭灼基認為,未來中國中產階層將主要來自以下五類高級人才:其一,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的科研人員。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投入到企業中,如果該企業上市,他們就可獲得大量的分紅。其二,金融證券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不是指現行體制內的從業人員,而是指民營、外資企業的工作人員。其三,中介機構的專業人員,如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這些人的收入在中國加入WTO以後,將會大大提高。其四,外資企業中的中國中高層人員。在北京,已經有了所謂的「首代」階層,即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首席代表,他們與國外同類人員同工同酬,又享受國內的低廉消費。其五,一部分私營企業家。另外,股市的一些股民也有可能成為中產階級的一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提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形成足夠大的中產階層的五條標准,一,城市化率是否達到七成以上;二,「白領」社會勞動力是否大於或至少持平於「藍領」;三,恩格爾系數是否平均降到了0.3以下;四,基尼系數是否控制並保持在0.25至0.30之間;五,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否達到12年以上。
㈤ 留學馬來西亞(有去過馬來西亞者進)
我現在在這已經一年了,消費水平真的不高,如果在吉隆坡的話略高一點,和北京上海差不多吧,或者比北京上海還要低一點,如果不在吉隆坡的話,更便宜一些。
這邊一年的生活費平均就2萬人民幣左右,有的比較節約的話1萬也用不完,2-3萬就過的比較好了。
㈥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農民工的一般收入
吉隆坡馬西亞首都兼城市座東南亞文化、教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極影響力際都吉隆坡評世界級城市ALPHA級(Grade A)《外交政策》公布2010全球城市指數吉隆坡位居第48名經濟與社改革相關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數則位居第67
㈦ 馬來西亞強降雨持續致水災,他們的氣候具有怎樣的特點
馬來西亞強降雨持續水災,他們的天氣變化是非常常見的。這是因為他們處於熱帶地區,無論是一年四季都可能會受到雨季的干擾。他們不像我國會有明顯的春夏秋冬這四種季節,對於他們而言,在赤道的附近只會有炎熱的夏天或者是較為乾燥的春天和秋天。這是因為太陽在照射的時候,由於地球自轉以及公轉的原因,使得太陽的照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循環。因此無論如何,對於馬來西亞而言,這里的天氣都不會的寒冷。馬來西亞溫度最低的時候,也就是太陽的照射點在南半球的時候。這時候是太陽的直射點,距離馬來西亞是最遠的。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使得馬來西亞的國度雨水非常的豐盛,因此在這種國度當中,熱量與水量非常豐富能夠實現一年三耕的耕作方式,所以這里的農產品的出口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㈧ 馬來西亞的農村,和有些發達國家的農村一樣,是真的嗎
要說環境也差不多,區別就是發達國家即使是農村也有錢房子好生活好,馬來就差多了,看看國內農村就知道了,比我們這還慘
㈨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東南亞國家盡管已採取了減緩農業發展造成環境退化的有關措施,但是,由於經濟、社會、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護環境的成效並不樂觀。雖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採伐,但是執法不嚴,收效不大。為了增加外匯收入,有的國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隨之又放開,如寮國政府於1991年8月禁止一切採伐活動,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幾個外國公司租讓了伐木權。緬甸於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該國政府後來又同幾家泰國公司簽訂採伐木材的合同。印尼雖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幾十年來,印尼以擴大木材產品出口作為其經濟的增長點,開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後,又出口木材產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國,膠合板產品成為該國的非石油天然氣產品中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的產品。據官方統計,1999年印尼有105個膠合板工廠,1701個鋸木加工廠和6個造紙廠,膠合板出口創匯總計達85億美元。這些膠合板和造紙廠,均以木材為原料,膠合板、紙漿的生產和創匯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水質和土壤也帶來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見,如何減少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仍是擺在東南亞各國政府面前有待解決的課題。(njdk212)
㈩ 馬來西亞農村和中國農村那個富裕
中國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