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有多少華文報紙

馬來西亞有多少華文報紙

發布時間: 2022-05-03 08:39:53

A. 認識馬來西亞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自然地理: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砂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或令吉。

軍事:陸軍的前身是1935年英國殖民地政府組建的馬來兵團。1958年馬從英國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軍輔助部隊,1963年正式改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馬來皇家空軍。馬最高元首是三軍最高統帥。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理任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是最高指揮官。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10年。

新聞出版: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台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尼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馬來西亞電視台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頻道,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另外還有第三電視台(TV3)、城市電視(METRO VISION)和國民電視(NTV)三家私營電視台。近年開辦了ASTRO衛星有線電視頻道。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建立東南亞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優先發展同東盟國家的關系,視東盟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視發展同大國關系。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不結盟國家關系。致力於促進東亞環境的穩定,加強與東北亞的聯系,繼續加強與其他國家良好的雙邊關系。將與鄰國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國家發展積極的關系;在處理雙邊關系時,將遵循互利的原則,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即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范圍內,馬來西亞將繼續堅定地提倡與中、日、韓合作。在多邊領域,馬來西亞將積極參與各種聯盟或論壇,致力於維護各種權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與中國關系: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2004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馬來西亞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 兩國聯合公報 兩國貿易額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262.61億美元。

B.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有幾個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沒有具體的數量統計。但是中文主要使用於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海外華人地區。

中文為我國的母語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除了中國是使用漢語以外,全世界還有一些地區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和文字。

全球只有兩個國家使用中文作為官方語言,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新加坡也只是把中文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在大約一百年前,越南、朝鮮半島等國家,都是使用中文並且是官方需要,後來的去中國化運動,他們創建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廣義上的中文(漢字)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范圍包括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2)馬來西亞有多少華文報紙擴展閱讀:

現在的中文大致可以按照字型分為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中國大陸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推行的規範字型均為簡體中文。而在中國港澳台地區、歐美地區,多使用繁體中文。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交流的廣泛,港澳台地區也開始出現簡繁同時存在的情況,但正式文書使用繁體。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政府推行簡化字,正式文書採用簡化字,但民間有時候也會使用繁體字。

同時,中國對周邊各國的影響也很大,包括韓國、越南等眾多國家,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些國家的文字都有漢字的影子,甚至一部分國家曾經使用的就是漢字。

C. 馬來西亞的經濟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上世紀70年代前,馬來西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啟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基本恢復並保持中速增長。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令吉和600億令吉刺激經濟措施。2009年納吉布總理執政後,採取了多項刺激經濟和內需增長的措施。如今經濟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0年公布了以「經濟繁榮與社會公平」為主題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並出台「新經濟模式」,繼續推進經濟轉型。
國際貿易,促進了航線在相鄰的馬六甲海峽,與製造的關鍵環節。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馬來西亞曾經是錫的最大生產國,橡膠在世界棕櫚油。製造業在國家的經濟影響很大,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經開始遠離它。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
吉隆坡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維持在或低於3%的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其充足的外匯儲備及較小的外債使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在馬來西亞的可能性變得非常小。
馬來西亞主要的股票市場是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碟驅動器生產國。 普騰汽車在國內外的銷量也與日俱增。 鋼鐵等重工業仍然是馬來西亞的經濟支柱之一。 膠乳和橡膠工業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強項。 2013年馬來西亞主要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3166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53美元通貨膨脹率2.1%對外貿易總額4401億美元外匯儲備1349億美元匯率1美元≈3.2林吉特(表格數據資料參考資料來源於: )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2006年製造業銷售收入5113億令吉,增長11.2%,;就業人數108萬。馬來西亞的工業主要是原料主導型的加工工業,近些年來,在電子,汽車以及鋼鐵方面發展非常迅猛。馬來西亞工業發展很快,從事工業的就業人數也逐漸增多。如今,馬來西亞將出口導向型作為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將工業發展成為技術密集型工業,增加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築業,製造業和電子業都取得長足發展。
馬來西亞是生產及出口半導體、視聽器材、空調、橡膠產品及人造油產品,並居於領導地位的國家。馬來西亞工業經過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馬來西亞工業以汽車、電子、機械製造等比較發達。國產小汽車在東亞一帶享有盛譽。馬來西亞也把重點放在推介資訊科技上,它以多媒體超級走廊宏願計劃大舉開放通訊市場、網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數碼廣播科技。 馬來西亞製造業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生產部門,近30年來,馬來西亞製造業發展迅速,2010年製造業總產值約為2641.7億美元,增加值為539.1億美元,佔GDP的比重達22.5%。馬來西亞製造業以食品製造、電子電器業、木製品業、煉油業、橡膠產品業和非金屬礦產品業為主。
在製造業各行業中,精煉石油產品、化工產品、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和動植物油脂製造(主要指棕油製品)是2010年馬來西亞GDP的主要貢獻行業。這四個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為238.7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達到44.2%。
電子製造業
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主要涵蓋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製造、計算機和周邊設備、通訊設備製造等領域。2010年,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總產值539.7億美元,增加值為96.4億美元,占製造業的比重為17.9%,從業人員31.4萬人。其中,電子元件和電路板製造產業總產值為284.1億美元;消費電子產品製造產業總產值為125.8億美元;計算機和周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94.1億美元;通訊設備製造產業總產值為35.7億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導體是在馬來西亞的檳城裝配的,眾多的電子供應商、采購商和製造商聚集在檳城,使今日的檳城有「東方矽谷」之稱。
汽車產業
在馬來西亞,汽車工業被認為是最重要、最具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2011年,馬來西亞汽車銷量達到60萬輛,位居印度尼西亞、泰國之後,是東盟第三大汽車市場。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韓國KIA。其中,寶騰是馬來西亞民族汽車工業的標志,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而派洛多是馬來西亞於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發、豐田合作,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汽車品牌。馬來西亞汽車市場是由馬來西亞民族汽車控制著,寶騰和派洛多每年占據該國90%的汽車市場份額,這是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一大特點。此外,馬來西亞汽車市場的另一特點是乘用車銷量遠高於商用車,2011年馬來西亞乘用車銷量達53.5萬輛,而商用車僅為6.5萬輛。數據顯示,2010年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總產值達到70.3億美元,其中乘用車總產值為69.7億美元,商用車總產值為0.6億美元。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油棕、橡膠、熱帶水果等。糧食自給率約為70%。2010年農業總產值為1046億林吉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3%,就業人口147.5萬。盛產熱帶林木。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2011年魚類捕撈量為52.6萬噸。
2006年9月,馬政府向國會提交2007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總收入1348億令吉,總支出1594億令吉,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債總額512億美元。截至2007年3月,馬外匯儲備為873億美元,是短期外債的9.1倍,可支付進口8.1個月。 稱呼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時並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而女士則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
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見面禮
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裡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對他們不敬的舉止。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准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雖然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英語也廣泛使用在企業,並使用大馬式英語(Manglish),這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范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根據馬財政部統計,截至2003年8月,馬個人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58%,年增長率6%。根據馬能源、通訊和多媒體部統計,截至2004年6月,固定電話用戶454.7萬人;行動電話用戶1240.8萬人,城市和鄉村中的固定電話擁有率為23%和12%,行動電話擁有率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馬電腦用戶420萬人,互聯網使用人數佔40%。
馬來西亞房價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卻是第9位,相對於新加坡高昂的開銷,馬來西亞不僅地理位置理想還有眾多優惠政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以其較低的門檻、較簡易的程序和較優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國外人士到馬來西亞置業定居、購房投資。2011年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每月4025令吉。 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32979名醫生,137所醫院。1986年馬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馬共發現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壽命男性為71.9歲,女性為77歲,嬰兒死亡率6.8‰。
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統計,2003年,全國平均每1377人1名醫生,共有病床34089張。2006年人均壽命74.1歲。 馬來西亞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使者報》《每日新聞》《祖國報》《馬來前鋒報》;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華文的《星洲日報》《光華日報》《南洋商報》等。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屬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電台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英語、印度尼西亞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台屬官辦,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公共無線電視頻道(國營電視台)TV1、TV2,無線電視TV1使用馬來語播放節目,而TV2則使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各個族群的觀眾服務。另外還擁有四家私營無線電視台的首要媒體集團。旗下包括使用華語和英語的八度空間電視台(8TV)、國民電視(NTV7)、以及使用馬來語的TV3與TV9。首要媒體集團和馬來西亞電視台並沒有開辟以中文節目為主的免費電視頻道,馬來西亞現有的6個免付費電視頻道所播出的節目都需要和馬來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馬來西亞也在1996年開辦了Astro集團,該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務於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費電視服務,電台廣播服務等等。 馬來西亞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2007年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91.9%,入學率71.5%。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1130萬冊.
小學學校分為三種。第一是以馬來文為主的國民小學;然後還有以華文或淡米文為主的國民型小學。而中學則分為兩種,既是國民中學5年制和以華文為教育體系的華文獨立中學6年制。國民中學普遍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學預備班與大學先修班。等級分為初和高中。初中時報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為理,商和文科,高中報考SPM,國民大學先修班則分為兩種即中六和Matric預科班。中六報考STPM,預科班以學期鑒定。大馬現有61所獨中,每所獨中皆分為高、初中等級,並於初中三及高中三報考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及高中統一考試初中學生統一課程,而高中則分學科班級上課。學科班級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條件的獨中也開辦技職教育班。從中學至大學,可通過不同途徑即私立學院所開辦的A-Level,大學基礎班,專業文憑。
1997 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馬來西亞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學,4 所外國大學分校,652 所私立學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學院提供 3 + 0.2 + 1 等雙聯課程) .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 (LAN),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督和調控。馬來西亞著名公立大學有馬來亞大學,2013QS亞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等2013QS亞州大學前100強,五所馬來西亞高校列於其中。 馬來西亞羽毛球項目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強國之一(丹麥、中國大陸、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歷代皆有人才出,李宗偉,華裔,男子單打選手。從1998年開始代表馬來西亞出外參加比賽,在2003年在大馬衛星羽球賽贏得首個冠軍。常被拿來與中國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麥的皮特·蓋德並列為四大天王。李宗偉如今仍然是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的有力對手。
馬來西亞至今未獲得過奧運金牌,羽毛球是大馬唯一贏過奧運獎牌的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拉昔夫與耶萊尼兄弟奪得男雙銅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謝順吉與葉錦福贏得男雙銀牌,拉錫德摘取男單銅牌。李宗偉與林丹,兩人在2008年與2012年連續2屆奧運會雙雙闖入男單決賽,李宗偉連續2次都遺憾獲得銀牌。
馬來西亞選手曾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17枚銀牌和17枚銅牌,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都創造了該國代表團亞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上述8枚金牌分別來自保齡球(3枚)、羽毛球(1枚)、武術(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馬來西亞足球協會在2004年正式推展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並希望能夠藉助有關的足球聯賽提高馬來西亞的足球水平。 馬來西亞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經營,有飛機110餘架,開辟有航線113條,其中80條為國際航線。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公司投入運營。全國共有機場37個,其中有5個國際機場: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浮羅交怡、哥打基那巴魯和古晉。 馬來西亞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大馬的國家航空公司是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籍的航空公司飛航。

D. 馬來西亞有幾種華文報紙

現在剩五家,集團的:
中國報,星洲日報, 南洋商報, 光明日報, 東方日報。

欲知詳細情形:
http://nccur.lib.nccu.e.tw/bitstream/140.119/33231/7/103107.pdf

星檳日報,建國日報,新明日報 和 通報 都收盤了。

E. 馬來西亞有那些綜藝節目或者媒體

綜藝節目不同語言有不同的吧!但是搞得一般般咯!

傳統報業

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主要報紙有:

  • 馬來文的《每日新聞》《祖國報》《馬來前鋒報》

  • 英文的《新海峽時報》《星報》《馬來郵報》

  • 華文的《星洲日報》《光華日報》《南洋商報》

網媒

《當今大馬》《透視大馬》《砂拉越報告》

國家新聞社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馬新社)是一個半官方的通訊社。

電台(官辦)

官辦廣播電台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

電台(私營)

也有不懂語言的

電視台(官辦)

官辦電視台建於1963年,設有兩個公共無線電視頻道(國營電視台)TV1、TV2,無線電視TV1使用馬來語播放節目,而TV2則使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各個族群的觀眾服務。

電視台(私營)

另外還擁有四家私營無線電視台的首要媒體集團。旗下包括使用華語和英語的八度空間電視台(8TV)、國民電視(NTV7)、以及使用馬來語的TV3與TV9。首要媒體集團和馬來西亞電視台並沒有開辟以中文節目為主的免費電視頻道,馬來西亞現有的6個免付費電視頻道所播出的節目都需要和馬來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

另外馬來西亞也在1996年開辦了Astro集團,該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務於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費電視服務,電台廣播服務等等。

有用請採納,謝謝!

F. 想知道國外發行的中文報紙有哪些譬如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泰國

馬來西亞-光明/光華日報 南洋商報 中國報 民生報 等等我看的只有這些。。。

G. 說中文的國家有哪些

1、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

H.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都說中文

因為馬來西亞有很多華人,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馬來西亞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

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8)馬來西亞有多少華文報紙擴展閱讀

自18世紀起至20世紀初華人南來馬來西亞以來,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華人社群認為是傳承中華文化和凝聚華人民間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華社三大資產或華社三大臂膀。

馬來西亞執政當局長久以來一直堅持單一語文和文化的政策。對於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延續,華人社會普遍上須靠本身的努力。 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已經是深入華人社會的共識並經常被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引用。

通過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多年努力的推廣,馬來西亞華人三大支柱也漸漸為海外華人世界重視及報道。由於執政當局認識到三大支柱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很大,執政黨長久以來試圖取得華文報章來宣揚所謂的國家政策。這可從兩起政黨收購華文報章事件來了解。

I. 馬來西亞政府官員一般看什麼報紙

【新海峽時報】(THE NEW STRAITS TIMES PRESS[MALAYSIA])。馬來西亞最大的英文報紙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成立於1845年。1972年8月收購新加坡《海峽時報》在馬來西亞的業務。199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IT PUBLICATIONS SDN BHD(ITP)。目前發行刊物包括日刊(《NEW STRAITS TIMES》、《THE MALAY MAIL》、《BERITA HARIAN》、《HARIAN METRO》、《BUSINESS TIMES》)、周刊和IT特刊。普遍被認為是政府喉舌。

【馬來西亞先鋒報】(UTUSAN MELAYU MALAYSIA)。 成立於1967年5月7日。20世紀90年代起有較大發展。1994年列入吉隆坡股交所第一板股。1996年成立多媒體部,是馬第一家在互聯網上刊載報道的馬來文報刊。該報有較強的政府背景,被認為反映執政黨巫統的聲音。

【星洲日報】(SIN CHEW DAILY)。《星洲日報》是由著名的虎標萬金油老闆,即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於1929年1月15日在新加坡創刊。日軍佔領期間,《星洲日報》一度停刊。 1966年該報在吉隆坡購報社館址。馬新分家後,政府切斷馬新兩地報章間的聯合運作,《星洲日報》便脫離新加坡的總社另起爐灶。1982年,馬來西亞政府頒布新令,不準外國人控制本地報紙。《星洲日報》的控制權遂由胡家轉到馬來西亞人拿督林慶金手中。1987年10月至1988年4月8日曾一度停刊。1988年,木材業巨子拿督張曉卿,投下巨資,終於使《星洲日報》復刊。

【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章之一,由陳嘉庚先生於1923年9月6日創辦於新加坡。在1975年,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脫離新加坡,成為一份馬來西亞本地化中文報章。1989年該報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的中文報章。在1991年,《南洋商報》加入豐隆集團,成為豐隆旗下的一員。目前發行量近20萬份,發行范圍遍布全國。2001年5月,馬華公會下屬公司與南洋報業集團達成收購協議,全面收購報業集團屬下的南洋商報與中國報。因擔心兩報被政黨收購後將變成政黨工具,無法反映華社心聲,馬華人社團普遍反對此項收購。

【中國報】(CHINA PRESS)。系馬來西亞發行量僅次於星洲日報的第二大華文日報。1946年創刊。二次大戰結束後,吉隆坡的商界和社團領袖李孝式感到當時的兩家華文報刊《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均在新加坡出版,而唯一在吉隆坡出版的《民生報》屬左派報紙,遂籌措資金創辦《中國報》。該報曾於1969年五一三事件期間因一則法庭新聞被迫停刊30天。目前該報發行量約22萬份,主要讀者群體是中下層華裔人士。主要發行范圍是吉隆坡及雪蘭莪地區。2001年5月被馬華公會下屬公司收購。

【光華日報】(KWONG WAH YIT POH)。於1910年由孫中山創刊。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主要發行范圍為檳城和北馬地區。每天發行超過10萬份,目前是馬來西亞北部最暢銷華文報。光華日報的歷史傲視東南亞,同時也是世界僅存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

【光明日報】(GUANG MING RIBAO SDN.BHD)光明日報其前身是星檳日報,占前由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創辦,與星洲日報同屬星系報業。1986年一度停刊。當時,被遣散的星檳日報員工獲得北馬華社領袖大力支持,並在民政黨全國主席拿督斯里林敬益醫生的協助下取得出版准證,光明日報便在1987年12月創刊,取代星檳日報繼續為北馬華人社會服務。常青集團於1992年出資收購,光明日報和星洲日報結為姐妹報。光明日報的發行范圍主要是北部馬來西亞,日發行量約10萬份。

【星報】(THE STAR )。1971創刊,發行量28萬余份,是馬來西亞發行量最大的英文日報。馬首任總理拉赫曼退位後曾任職該報集團董事會。該報原系北馬的一份地方性英文報,1976年開始向全國發行。1995年成為亞洲地區第三個發行網路版的報紙。目前該報由執政國民陣線成員黨馬華公會擁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黨的聲音。

J. 為什麼馬來西亞比新加坡更重視中文教育

============================================
主要原因: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
============================================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華文雖然成為國家官方語言之一,但是國家領導者並不注重華文教育,從商的人民也為了方便與西方國家溝通,所以打從上世紀60年代,大家便朝向英語教育方面發展。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曾經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受到阻撓和打壓;獨立後,華文不被列入國家官方語言並受到馬來族的壓逼,再加上眼見鄰國印度尼西亞(印尼)的排華事件,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的華人便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奮力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保留在這個國家裡,這項舉動使到馬來西亞華人逐漸成為海外華文比較強的華人族群。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布《1920年學校注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布《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頒布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60所獨立中學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

初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祖國的聯系,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著橋梁的角色。http://huaxia.moonlightchest.com/malaysian_chinese.asp

在馬來西亞捍衛母語教育的中國人:

林連玉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出生於中國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他堅持「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信念,致力維護華文母語教育和積極爭取把華文列為馬來西亞官方語文之一。1935年,他在吉隆坡尊孔學校任教一直到1961年8月被馬來西亞政府驅逐離校為止,期間致力於維護華文教育,主張民族、語言平等,推動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的成立。由於處處與政府的政策相左,終於被教育部長取消教師注冊。同年,他被馬來西亞內政部通知將要褫奪他的公民權。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09/default.asp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