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會什麼蟲子

馬來西亞會什麼蟲子

發布時間: 2022-05-05 04:05:11

A. 有點像蝸牛的蟲子是什麼蟲,但是沒有殼

鼻涕蟲

鼻涕蟲由蝸牛轉變而來,現生種類廣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和北非。一般黃綠相間,在馬來西亞沙巴地區海拔1900多米的山區森林中多有發現。

鼻涕蟲主要吃食植物的嫩葉嫩芽,為蔬菜、果樹、煙草、棉花等的敵害。所以它對我們的農作物構成了威脅,需要及時滅殺。

(1)馬來西亞會什麼蟲子擴展閱讀:

防治鼻涕蟲的方法:

①及時中耕,清潔田園,防治雜草叢生。

②提前預防:在田間和作物基部撒施生石灰或草木灰。

③晚上進行誘殺,於傍晚在苗地及周邊撒一些幼嫩的萵筍葉、白菜葉,清晨揭開葉片,進行人工捕殺。

④葯劑防治:用阿維菌素有機肥代替雞糞和地下殺蟲劑,每667平方米用阿維菌素有機肥450千克,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6%密達顆粒劑每667平方米用500克,進行撒施。或用樂斯本每667平方米40毫升,加敵殺死20毫升對水40千克,於傍晚噴霧。噴霧時,要將植株莖基部的表土層噴濕。

鼻涕蟲的葯用價值:

主治

1、蜈蚣咬傷。用蛞蝓生搗敷塗。

2、痔熱腫痛。用大蛞蝓一個搗中泥,加龍腦三分、胭脂坯子半錢,敷患處。敷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3、腳脛爛瘡。用蛞蝓十個,瓦上焙乾,研為末,調油敷患處,立效。

網路-鼻涕蟲

B. 請問這是什麼昆蟲

鍬甲(qiāo jiǎ )是鞘翅目(Coleoptera)鍬甲科(Lucanidae)約1000種甲蟲的統稱(四川地方叫夾夾蟲)。雄蟲的上齶發達,形似牡鹿的角。
許多種的角上有更細的分支和齒,角長和體長相當,人手可被夾出血來。

C. 這是什麼昆蟲呀

眼睛枯葉螳螂,,,眼鏡蛇枯葉螳(Deroplatys truncata Guerin-Meneville, 1843;synonym Deroplatys siccifolium Saussure, 1870;synonym Deroplatys shelfordi Kirby, 1903),來自馬來西亞,外形酷似一片枯葉。屬於昆蟲綱、有翅亞綱、螳螂目,是一種中至大型昆蟲,頭三角形且活動自如,復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體色棕色,有模仿枯葉的深色和淺色斑點。

D. 這是什麼蟲子

蛞蝓(Limax maximus),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中的一種肺螺。
資料參閱:http://ke..com/view/43620.htm
圖片參閱:http://image..com/i?fr=bk&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F2%D2%F2%F5

E. 誰知道這都是什麼蟲子 是不是蟑螂 今天在家裡發現的好怕 我在馬來西亞留學

飛蛾種,喜歡燈光

F. 最恐怖的十大昆蟲都有哪些

1、茸毒蛾

茸毒蛾
茸毒蛾學名「Calliteara pudibunda」,廣泛分布於丹麥山毛櫸樹林。這種昆蟲在丹麥繁殖後代,6月份在天空中飛舞的暗灰色的蛾便是這些另類的傢伙。據悉,每隻雌性茸毒蛾可產下300-400枚卵,孕育母蛾的蛹就位於產卵地非常近的地方。茸毒蛾幼蟲長有大量毛發,很容易被風吹走。待到晚秋時,幼蟲已經發育成熟,此時的體長達到5厘米左右,體色非常漂亮。化蛹過程在樹葉上進行,它們首先努力作繭,最終化蛹為蛾。

2、魔花螳螂

魔花螳螂
魔花螳螂學名「Idolomantis Diabolica」,有時也被人們稱為「螳螂之王」。獲得這一頭銜的理由很簡單:魔花螳螂外表美麗、體型獨特、數量稀少,是所有模擬花朵的螳螂種群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3、蜻蛉

蜻蛉
蜻蛉俗稱「豆娘」,學名「Ischnura heterosticta」。「蜻蛉」是一個通用名稱,指的是任何帶有蜻蜓目均翅亞目特徵的肉食昆蟲。這種昆蟲體型細長,復眼較大且間距較寬,同時長有強壯而透明的翅膀——典型特徵為折疊在腹部之上或在腹上微微張開。通常情況下,蜻蛉會在交配時一前一後地飛行。
在很多國家的文化中,蜻蛉都在藝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飽受各國藝術家喜愛。蜻蛉外觀優雅,通常帶有令人心動的體色以及獨一無二的交配方式,所有這些特徵使其成為自然界最美麗的生靈之一。

4、刻克羅普斯蠶蛾

刻克羅普斯蠶蛾
刻克羅普斯蠶蛾學名「Hyalophora cecropia」,也被稱之為「羅賓蛾」,它們是在北美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蛾,翼展經常可達到6英寸(約合15厘米)。羅賓蛾棲息地覆蓋了從北美大陸東部三分之二的地區到落基山脈的廣大區域。它們是天蠶蛾或巨型蠶蛾家族成員之一。有記錄顯示,雌性羅賓蛾翼展可達到130毫米以上。羅賓蛾幼蟲通常生活在楓樹上,但有時也會在野櫻桃樹和樺樹上看到它們的身影。

5、白帶天蠶蛾

白帶天蠶蛾
白帶天蠶蛾學名「Eupackardia calleta」是天蠶蛾家族成員,同時也是唯一的Eupackardia蛾,主要生活在墨西哥、瓜地馬拉和美國最南部地區。白帶天蠶蛾的幼蟲主要以白蠟樹苷、紅玉花芙蓉、墨西哥跳豆以及蠟燭木(一種類似仙人掌的樹)為食。

6、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是花螳螂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從名字我們不難猜出,蘭花螳螂的外形看上去像是一朵蘭花。它們會躲藏在與自己外形類似的花朵上,靜候美味可口的昆蟲主動送上門來。

7、大力士甲蟲

大力士甲蟲
大力士甲蟲學名「Dynastes Hercules」,俗稱「獨角仙」,是一種犀牛甲蟲。這種生活在南美地區的昆蟲包括尖角在內的體長可達到6英尺以上(約合15厘米)。從名字我們便可以看出,令大力士甲蟲著稱昆蟲界的絕非它們的體長,而是驚人的力量,它們的外殼可承受相當於自身體重850倍的重量。這種甲蟲只以蔬菜為食,並不具有攻擊性。但到了交配季節與其它雄蟲上演「奪妻大戰」時,平時不具有攻擊性的大力士甲蟲也會成為兇猛的鬥士。

8、巨駱駝蜘蛛

巨駱駝蜘蛛
如果不是參加波斯灣戰爭的美國士兵拍攝照片並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將其帶回美國,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奇特的動物或者很少聽說它們的存在。據說,當時一隻巨駱駝蜘蛛爬進一名士兵的睡袋,並趁著他熟睡的機會狠狠地咬了一口。幸運的是,原產自伊拉克的巨駱駝蜘蛛並不是一種有毒昆蟲。
巨駱駝蜘蛛會用爪子捕獲體型不及蜘蛛綱動物的獵物。它們素以移動迅速著稱昆蟲界,移動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0英里(約合每小時16公里)。巨駱駝蜘蛛學名「Arachnid Solifugae」,「Arachnid」在拉丁語中意為「避日」。

9、田鱉

田鱉
田鱉學名「Belostomatidae」,「大水蟲」或者「咬趾蟲」是其更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字。田鱉家族絕大多數成員體型通常較大,與世界上一些體形最大的昆蟲較為接近。所有田鱉都是兇猛的捕食者,暗中追蹤和攻擊水生甲殼類、魚類以及兩棲類動物。它們經常靜靜地潛伏在水底並且將不同的偽裝物附在身上,只等獵物靠近。一旦進入「射程」,它們便會發起攻擊,咬住獵物並向其體內注射可怕的消化唾液,而後吸食被融化的獵物屍體。
被田鱉咬上一口所能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它們的唾液能夠讓肌肉液化。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被田鱉咬上一口也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盡可能不要在喝醉時將面部靠近這些可怕的昆蟲。有時候,在遭遇體型更大的捕食者或侵略時時——例如人類——田鱉則會上演「裝死」的逃生伎倆。它們從肛門噴射出一種液體,讓自己看上去非常惡心,令捕食者喪失胃口。

10、豹蛾

豹蛾
體型巨大的豹蛾或虎眼蛾學名「Hypercompe scribonia」,其翅膀上生有獨特的黑環圖案,好似美洲豹身上的豹紋。圖片中這只豹蛾翅膀上的清晰圖案是一種警戒色,形象地說就是在做廣告,警告潛在捕食者「我們並不好吃」。

G. 馬來西亞甲蟲

一般馬來西亞的甲蟲都長這樣

H. 這是什麼昆蟲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有著較為極端的性二態,成年雌性大約6-7厘米長,而雄性只有大約2.5厘米。和雌性比起來,雄性極為矮小,雄性和雌性也有不同的外觀,它們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

產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很多不同種類的蘭花都會生長著各種的蘭花螳螂,它們有最完美的偽裝,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蘭花螳螂應該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搶眼的一種了。它們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可以在蘭花中擬態而不會被獵物察覺,最適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野生蘭花螳螂生活在在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是晝行性的昆蟲,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類,也一樣互相捕食。幼體也會自相殘殺。初生幼體呈現特殊的紅黑二色組合;在第一次蛻皮之後才會轉變為白色和粉紅色相間的蘭花體色;到成蟲之後,粉紅色會消失而出現棕色的色斑,體色也會由乳白色轉變為淺黃色。

伴隨著雌性蘭花螳螂逐漸變大,它們將能捕獲更多類型的昆蟲獵物。螳螂進化的第一階段是形成深綠色體色,從而使它們很難被掠食者發現。下一階段將出現在雌性蘭花螳螂,它們體色趨向於黃色、白色和粉色。這意味著雌性蘭花螳螂體形較大,體色更鮮艷,通過模擬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蟲。相比之下,雄性蘭花螳螂體形較小,很容易偽裝隱蔽起來,從而使它們可以避開掠食者的攻擊,更好地尋找交配對象,伏擊獵物。

蘭花螳螂從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蟲,如蒼蠅、蜘蛛、蜜蜂、蝴蝶、飛蛾等它們都會捕食。因為蘭花螳螂主要是在蘭花上等待獵物上門,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多半也是圍繞花朵生活的小型節肢動物、爬蟲類或鳥類。

I. 這是什麼蟲

綠葉蟲,
螽斯,外表粗看很像蝗蟲,別稱蟈蟈、螽斯兒,看稍仔細便可以發覺,它們的身甲遠不比蝗蟲那樣堅硬,更重要的是,它們有著細如絲,長過其自身的觸角.而蝗蟲類的觸角又粗又短,螽斯的叫聲具有金屬的感覺,比蟋蟀的更響亮、尖銳而更加刺耳.
有些螞蚱也有擬態。

可以參看網路 http://ke..com/view/48214.htm
1、貝茨氏擬態
可食性物種模擬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種的擬態現象,大多見於鱗翅目昆蟲.1862年,英國博物學家H·W·貝茨首次以假警戒色假說來解釋巴西叢林中一些親緣關系很遠的蝶類之間在色斑上的相似性.他發現有些不可食蝴蝶與另一些分類地位相距甚遠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而這些色斑在被擬者所屬的屬中是典型的,在擬者所屬的屬中則是不典型的,這說明擬者的警戒色是假的,被擬者的才是真的,這種擬態現象後來就被稱為貝茨氏擬態.
貝茨氏擬態中的被擬者分布廣、數量眾多、顯眼並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護方式.被擬者的色斑通常是其所屬分類群的典型色斑,而擬者的則相反.擬者和被擬者經常生活在同一地區和時間,這樣捕食者便難以將兩者分清.擬者與被擬者必須非常相似,否則易被自然選擇所淘汰.擬者和被擬者的相似性僅限於可見的形態結構、色斑和行為等,不涉及解剖學特徵.擬者的進化從一開始就需要一個大的表型的變化,所以大多數擬態圖案是由單基因控制的.擬態發生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原模型的存在和恰當的突變的產生,也取決於模擬同一原模型的擬態種的數目,在沒有其他擬態種時,擬態容易建立.
2、米勒氏擬態

兩種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種互相模擬的擬態現象.1878年,由德國動物學家弗里茲·米勒提出,故名.如,幾種均不能吃的蝴蝶,彼此之間外形相似.米勒解釋說,因鳥類必須通過親身嘗試才能得知某種昆蟲不適口,幾種均不適口的蝴蝶形色相似,這樣便可減少因被嘗試而犧牲部分個體的機會.
米勒氏擬態常見於一組無親緣關系且均有毒、不能吃並具同樣鮮明的警戒色的物種之間.這樣的組稱為擬態環,常伴有貝茨氏擬態現象.當環中所有成員均採用同一信號時,所獲得的保護最多,這便是信號標准化原則.米勒氏擬態所涉及的所有物種都具有警戒色或其他保護方法.各個物種都是廣布種,數量差異不會太大.具有米勒氏擬態的物種很少是多態的.物種間的相互模擬不必象貝茨氏擬態那樣精確,因為模擬

J. 馬來西亞現錘頭狀蠕蟲在無獵物時會吃自己

據報道近日有媒體成馬來西亞現發現了一種錘頭狀蠕蟲無獵物時會吃自己,但是分離的部分在十天內長出新的頭。

據介紹,這種動物沒有呼吸系統,沒有循環系統,也沒有骨骼,它的嘴也是肛門,網友們評論稱,這是世界上最怪異的渦蟲之一,不看視頻的時候好奇,看完真心吃不下去飯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8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8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