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代表民居有什麼
『壹』 馬來群島上居民的住宅被稱為什麼為什麼
【樂哉糊塗仙】馬來群島上的傳統民居被稱為「船形屋」,因為高高的屋頂外形像一艘巨大的木船,故名。馬來群島的氣候以熱到雨林氣候為主,全年溫度高,降水量特別大,且潮濕,並且雨林內多野獸出沒,所以這種民居的結構一般是兩層的「干欄式」建築(俗稱高腳屋),屋的上層住人,下層無牆,只有數根木樁,用於放置傢具和其他物品。這種建築的特點頂高坡大,有利於散熱、通風、防潮、排水、防澇、防止動物來犯。下圖是加里曼丹島的船形屋:【樂哉糊塗仙】
『貳』 馬來西亞傳統的民居被稱作吊腳樓對嗎
不對。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重慶、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於干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築。
『叄』 馬來西亞有什麼著名建築
馬來西亞著名建築有:
一、吉隆坡塔
在吉隆坡市區,聳立著海拔515米的吉隆坡塔。其塔身凈高421米,令人嘆為觀止,堪稱吉隆坡的象徵。塔的表面為豎條型拱肋,塔重100,000公噸。塔基沒有打樁,而是直接使用了一片獨立式的土地。吉隆坡塔可以說是東南亞第一高塔,也是世界排名第四的通訊高塔。
塔的建造歷時4年,於1996年4月完成。其抗風式結構足以抵擋時速90英里的風力,是世界名塔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Great Towers)的成員之一。
二、蝴蝶公園
蝴蝶公園(ButterflyPark)是馬來西亞的一座公園,與雀鳥公園毗鄰,有120多種蝴蝶,蔚為壯觀,公園模仿蝴蝶生活的自然環境,有100種共15000多棵植物。創造出馬來西亞的雨林環境。設施有停車場、餐館、陳列室和昆蟲博物館,也有托兒中心和蝴蝶繁殖場。
三、馬來西亞極樂寺
馬來西亞極樂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佛寺。它依山而建,佔地12公頃,也是東南亞最大、最宏偉的佛寺之一。
極樂寺,位於馬來西亞的西北部檳城的白鶴山麓,檳城亦稱檳榔嶼、檳州,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檳城,距吉隆坡近400千米。該寺結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三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寺內五彩繽紛的建築鱗次櫛比,無論是當地華人還是遊客都樂於前往。
(3)馬來西亞的代表民居有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中南半島(東馬)。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花園國度,純凈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雨林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組合成了馬來文化的發源地。
『肆』 馬來西亞民居特點
早期馬來西亞人的住房與海、河密切相關。為了捕魚、喝水、運輸的方便,就在海邊河畔搭屋成家,漁村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一些連接起來的小橋。
在首都吉隆坡,到處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和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築群,但在鄉村或城郊,馬來西亞人卻喜歡住在傳統的浮腳樓里。
這里所謂的馬來民居,主要是指馬來民族(也包括沙巴和沙撈越原住民)的傳統民居,而不是指華人、印度人,或殖民而來的歐亞裔人的住宅樣式。
早期的馬來人為了適應環境,滿足生存的需要,逐步創建出多種不同樣式並具有獨特傳統風格的馬來屋宇,整個建築大都就地取材,使用木材、竹藤與樹葉編制而成。傳統的馬來民居,或置身於幽靜的樹林中,建造獨體的單層木屋,或集建形成村落;或就近在海邊或河畔搭屋成家,有的漁村就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一些連接起來的小橋;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原住民族,在河源地帶放木排的人們常常生活在寬寬的木筏上,搭建一種竹製的茅屋;在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有許多船上人家,終生居住在船上。
馬來西亞民居的最大特點,是建造者十分重視民居的通風性和耐熱性,窗戶開的特別大,有的採用屋頂與牆身稍稍離開,以保持房間的涼爽通風。為了防潮以及防範熱帶蛇蟲,房子的全部結構都建在離開地面的支柱上,屋前搭出一個長方形的涼台,一個可隨時取下的梯子就是上樓進門的唯一通道。
馬來人:早期的住房與海、河密切相關。為了捕魚、喝水、運輸的方便,就在海邊河畔搭屋成家,漁村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一些連接起來的小橋。在馬來西亞北部,常常可以見到放木排工人的村莊,寬寬的木筏上有竹製的茅屋。在馬來亞的港口城市,有許多船上人家,他們終生在船上居住。
塞諾伊人:塞諾伊人的村寨一般分兩類:一類是兩三戶有親戚關系的人家組成的建在水邊的高腳屋村寨,這是今天最普遍的一類;另一類是由一個或幾個如同加里曼丹達雅克人那樣的長屋組成的村寨,長屋最里邊的房間屬於頭人(頭人這個職位是世襲的),這類長屋已較少見了。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塞諾伊人喜歡住在河源地帶,他們蓋房子更隨便。
塞芒人:塞芒人的住房非常簡陋,是用棕櫚葉搭的窩棚。棚子一端觸地,另一端用兩三根木棍支起,有時他們把小屋建在樹上。
海達雅克人:在沙撈越州,海達雅克人集體住在長屋裡。長屋是一種與浮腳樓相似但很長的房子(長達數十米,甚至有200米長),長屋中間有一通道,通道兩旁是住戶。
陸達雅克人:居住在離沙撈越州首府古晉58千米的甘蓬加猶山區,他們住的「長屋」是用椰子葉覆蓋的,屋內的地板、樑柱,特別是高架木樁,用的都是上等硬木,牆壁則竹木兼用。
『伍』 馬來群島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
馬來群島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啊?馬來群島住的是土住房都是那種用樹木啊什麼搭建起來的房子,現在的馬來群島已經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也有好多建築,比如說中國的好多建築企業都去馬來群島給建造了好多的住宅。
『陸』 馬來西亞的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雙子星塔
『柒』 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建築是什麼
我認為是吉隆坡的SultanAblSamad大樓。這座建於1894年至1897年之間的建築物是由英國建築師A.C.NORMAN所設計,整棟大樓充滿了漂亮的維多利亞及摩爾式建築風格。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前,她是英國殖民政府的行政中心。獨立以後則被當作馬來西亞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幾年前法院已經搬遷,目前的用途不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因為她見證了馬來西亞近代史大部分重要的時刻,所以在吉隆坡雙峰塔還未建立之前,她才是吉隆坡的地標建築物。
『捌』 馬來西亞的建築物
=雙峰塔=
雙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或稱佩重納斯大廈、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大廈、國家石油雙塔、雙子塔),是兩棟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市區內的摩天大樓,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三高的大樓。樓高452米,共地上88層,由美國建築設計師西薩·佩里(Cesar Pelli)所設計的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鋼與玻璃等
根據高層建築暨都市集居委員會(CTBUH)在1997年7月10日所宣布的四種高樓評定標准:結構體或建築頂部高度、最高的使用樓層高度、屋頂高度、天線高度,一般認為最高的建築排名是指結構體或建築頂部高度而言。
馬來西亞的國家石油公司馬石油(Petronas)建造了世界最高大廈。雖然其它大廈譬如西爾斯大樓有更高的可使用樓地板,一個更高的天線,和一個更高的屋頂。但一般認為最高的摩天大樓是擁有452米(1483 英尺)的尖頂的佩重納斯大廈——直至被台北101超越。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馬來語:Menara Kuala Lumpur、英語:Kuala Lumpur Tower)是一座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高塔,塔高421米(1381英尺),1995年建成時是當時世界第四高塔,現在位居第五。與雙峰塔同是吉隆坡的地標之一。
吉隆坡塔位於咖啡山(Bukit Nanas)上,主要作為通訊塔用途,並開放供遊客參觀。
圖案去google搜就行了
『玖』 馬來西亞的傳統民居多為木製結構,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早期馬來西亞人的住房與海、河密切相關。為了捕魚、喝水、運輸的方便,就在海邊河畔搭屋成家,漁村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一些連接起來的小橋。
在首都吉隆坡,到處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和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築群,但在鄉村或城郊,馬來西亞人卻喜歡住在傳統的浮腳樓里。
這里所謂的馬來民居,主要是指馬來民族(也包括沙巴和沙撈越原住民)的傳統民居,而不是指華人、印度人,或殖民而來的歐亞裔人的住宅樣式。
早期的馬來人為了適應環境,滿足生存的需要,逐步創建出多種不同樣式並具有獨特傳統風格的馬來屋宇,整個建築大都就地取材,使用木材、竹藤與樹葉編制而成。傳統的馬來民居,或置身於幽靜的樹林中,建造獨體的單層木屋,或集建形成村落;或就近在海邊或河畔搭屋成家,有的漁村就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一些連接起來的小橋;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原住民族,在河源地帶放木排的人們常常生活在寬寬的木筏上,搭建一種竹製的茅屋;在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有許多船上人家,終生居住在船上。
馬來西亞民居的最大特點,是建造者十分重視民居的通風性和耐熱性,窗戶開的特別大,有的採用屋頂與牆身稍稍離開,以保持房間的涼爽通風。為了防潮以及防範熱帶蛇蟲,房子的全部結構都建在離開地面的支柱上,屋前搭出一個長方形的涼台,一個可隨時取下的梯子就是上樓進門的唯一通道。
『拾』 馬來西亞出名或代表的建築物
雙子塔,是吉隆坡的標志性城市景觀之一,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子樓和第四高的建築物。是馬來西亞經濟蓬勃發展的象徵。值得一提的特色是在第42層處的天橋。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橋似乎像一座登天門。雙塔的樓面構成以及其優雅的剪影給它們帶來了獨特的輪廓。其平面是兩個扭轉並重疊的正方形,用較小的圓形填補空缺;這種造型可以理解為來自伊斯蘭的靈感,而同時又明顯是現代的和西方的。
蘇丹阿都沙末建築物(SultanAblSamadBuilding)是吉隆坡的一個主要地標,可說是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攝影景點。雄偉堂皇的蘇丹阿都沙末建築物綜合了摩爾、莫卧兒和英國殖民地古典建築風格。此建築物的設計是採用"摩利斯風格"(Moorish-inspired)。那銅色的穹頂 和獨特的鍾樓讓遊人很容易就辨認出此建築物的"身份"。它是吉隆坡其中 一個最矚目的景點。每年都有不少的慶典活動在這里舉行,例如國慶日和 衛塞節的花車遊行等。該建築物是在19世紀末英國執政時期興建以作為政府部門辦公樓。該建築物頂部有一座41.2公尺寬的大鍾樓(至今仍顯示著大馬標准時間),以及3個閃爍的銅色拱頂。現今,蘇丹阿都沙末建築物已成為國家的司法系統建築物,當中包括包括聯邦和高等法庭。此外,這里也有一座馬來西亞手工藝術品中心。這座吉隆坡早期的地標建築物,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節慶如國慶日遊行和倒數迎接新年的首選場地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