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馬鈴薯有什麼特色
⑴ 土豆為何被稱為馬鈴薯
⑵ 土豆它為什麼又叫洋芋
土豆別名很多,洋芋之稱來源於陽芋,「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馬鈴薯又名山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
(2)馬來西亞的馬鈴薯有什麼特色擴展閱讀:
關於馬鈴薯的具體營養價值描述為每100 g馬鈴薯中含蛋白質1.6 ~ 2.1 g,糖類13.9 ~ 21.9 g,粗纖維0.6 ~ 0.8 g,鉀1. 06 mg,鈣9.6 mg,磷52 mg,鐵0.82 mg,胡蘿卜素1.8 mg,硫胺素0.088 mg,核黃素0.026 mg,尼克酸0. 36 mg,抗壞血酸15.8 mg。
馬鈴薯的營養成分豐富而齊全,其豐富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遠遠超過糧食作物;其較高的蛋白質、糖類含量又大大超過一般蔬菜。馬鈴薯營養齊全,結構合理,尤其是蛋白質分子結構與人體的基本一致,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幾乎高達100%。有營養學家研究指出:「每餐只吃馬鈴薯和全脂牛奶就可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元素」,可以說:「馬鈴薯是接近全價的營養食物。」
⑶ 馬來西亞各族傳統食物
馬來西亞的多元社會,在食物等方面同樣表露無遺。這里匯集了中國、印度、西方、馬來西亞本土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任君選擇。
馬來西亞人民的主要食物是飯米,但面類也相當普遍。華人食物從街邊小攤子到酒店中菜館,從小食到昂貴的酒席,不一而足,任君選擇。小食方面有釀豆腐、蝦面、炒猓條、加厘面、清湯粉、薄餅、海南雞飯、瓦煲雞飯、餛飩面、香港點心、肉骨茶、檳城辣沙等,種類繁多。
馬來人的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香噴噴的沙爹(雞肉、牛肉及羊肉串)、馬來糕點、竹筒飯、黃姜飯等。
印度人的食物也以辣為主味,最普遍的莫過於其拉茶及各類煎餅。其他印度食物還有查巴迪(capati)、打拜(tapai)、多屑(tosei)等。印度人的香蕉飯也是有名的。
除此之外,在馬來西亞也有不少西餐廳及快餐店。年青人最喜歡上的快餐店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快餐店、皮薩屋等等。
-------------------------------------------------
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飲食相比,口味更加濃重一些,喜歡放咖喱和辣椒。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潮濕,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體排汗會感到爽快些。由於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馬來人不吸煙,不吃豬肉、自死物或運動血液。馬來人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餐前必把手洗干凈,用餐時十分講究衛生和禮節。
馬來西亞民族眾多,多元文化豐富了馬來西亞的飲食傳統。馬來西亞的美食極為多樣。有人這樣形容,您可以每天更換一種佳餚,長達一年之久而不覺厭煩。總體來說,馬來西亞的馬來菜餚和印度菜餚比中國菜口味辛辣。同時您也會在這里發現有少數民族的美食及不同口味的國際美食。在馬來西亞,除了食物豐富以外,更吸引您的是食物的價格相當便宜。
沙爹(Satay):在馬來西亞、沙爹是最受歡迎的美味佳餚,系用切成塊並鹵上香料的羊肉、牛肉、雞肉,用細竹簽串起,拿到炭火上烘烤而成。沙爹配著米糕( Ketupat)和含有小黃瓜、鳳梨及洋蔥的生菜沙拉,另外可蘸上香甜的花生醬和肉汁一起吃。
椰漿飯(Nasi Lemak):即加了椰奶的米飯,配上小魚干、水煮蛋、烤花生和小黃瓜絲等,也是一道很受歡迎的早餐。
馬來煎餅(Roti Canai):在馬來西亞境內隨時都能叫到的早點。這是由小麥面團,加上打過的雞蛋和碎洋蔥包裹起來所做成的香脆餡餅。
手扒飯(Nasi Dagang):在吉蘭丹和丁加奴地區受歡迎的早點。裡面的主要填充物是長占米和咖喱魚。
炒飯(Nasi Goreng):即大火炒米飯。配料主要有少量的肉、明蝦、雞蛋和青菜。
扁擔飯(Nasi Kandar):其名稱來源於十年前檳城的小販將米飯和咖喱分別吊在棍子的兩端。這道菜的配料主要有豬肉、雞肉、魚肉和蔬菜。
馬來辣沙拉(Rojak):用鳳梨、小黃瓜、豆腐、切碎了的明蝦肉及煮好的雞蛋切絲後製成,用花生醬調好,味道非常好.
炒稞條(Char Kway Teow):系用平板米條和切碎了的大蒜一起攪拌後,再加上新鮮的明蝦、豆芽和蛋絲,用醬油和辣椒醬調味而成。
雞飯(Chicken Rice):有許多花樣,但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是海南雞飯,系用香嫩多汁的雞肉配上已用雞湯烹調過的米飯,拌上大蒜辣椒醬,再加小黃瓜絲的Coriander葉子製作而成。
咖喱叻沙(Curry Laksa):即在面條上澆上咖喱醬,配料加上雞肉塊、豆腐和豆芽一起烹制而成,口味比較辛辣。
炒麵(Fried Noodles):所用的面條是用糯米粉製成的。炒麵由於做法不同,有各種不同口味,例如馬來口味、中國口味、印度口味和素食口味。
福建面(Hokkien Mee):華人的傳統佳餚。用寬寬的黃色面條搭配以明蝦、烏賊、豆芽,用口味很重的醬油膏調味。
印度煎餅(Murtabak):印度餅的一種。肉餡用碎牛肉、洋蔥和蛋絲混合烹製成成,通常以咖喱膏調味。
酸辣咖喱飯(Nasi Vlam):通常是在Ramadan禁食月吃的食物,但在吉蘭丹和丁加奴則是隨時可吃的食物。
椰漿牛肉咖喱(Rendang):一種需要花長時間烹調的佳餚美味,是用肉、椰子奶、辣椒、洋蔥及香料比如肉桂、苜蓿、肉豆蔻等用文火烹調而成,配上米飯、米糕或Lemang用椰子奶煮成的糯米),味道香甜而且鮮嫩爽口。
火鍋(Steamboat):與中國的火鍋相類似,基本上無甚差別。用餐者圍坐在中間放一隻盛湯的深鍋的圓桌旁,鍋底下有火加熱,保持滾燙。用餐者可以將生明蝦肉、雞肉、鵪鶉蛋、海參、雞肝或豬肝放入滾湯中享用。
印度糕(Thosai):一種用米粉製成的清爽的糕點,餡內包含有馬鈴薯和綜合蔬菜等,食用時一般再配以椰子及扁豆咖喱。
雲吞面(Wanta Mee):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的一種面條,是配上豬肉及蝦肉雲吞煮成的面條。
⑷ 馬玲薯的來歷,土豆為什麼叫馬玲薯
土豆就是因為長在土裡長得又像豆子··所以就叫土豆~~
原產於馬來西亞··所以叫馬鈴薯。又因為長的跟芋頭很像··所以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就叫洋芋了!~
⑸ 馬來西亞重要的出口礦產和農作物有哪些
馬來西亞的種植業和采礦業是重要的傳統產業。石油和錫,橡膠,棕油,是重要的出口物資,農作物重要有小麥,馬鈴薯,向日葵,亞麻。糧食以稻米為主。
⑹ 馬來西亞的美食有什麼
馬來西亞,一座聞名世界的美食天堂,在這里,您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如中國菜、印度菜和葡萄牙特色菜等隨處可見,琳琅滿目的佳餚美饌,令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到馬來西亞旅遊自然是要品嘗正宗的馬來菜及各地小吃,馬來人的主食以米飯和桑粑為主,然後加上蔬菜、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馬來菜主要以牛、雞及魚為主材料,加上辣椒及洋蔥一起烹調,味道較為辛辣,不同地區的烹調方式亦略有差別。馬來西亞著名的家常美食有:沙嗲、酸對蝦、椰漿飯、羅惹、酸辣魚等,其獨特的口味,也贏得了旅客鍾愛。
馬來西亞美食介紹:
1、暹羅米粉:一種幼細、多筋、容易消化的粉食,加上醬汁、羅望子汁、酸橙汁、雞肉和蝦等佐料,可以使得這道美食更加美味可口。
2、娘惹菜:混合馬來菜和中國菜的特色,風味別樹一格。
3、印度菜:以又紅又黃的咖喱及薄餅為主調,分為「南印度」、「北印度」及「印度-回教」三種不同的風格,著名的咖喱飯、干咖喱牛肉、印度煎麵包等,都是旅客最愛的印度美食。
(1)羅貼:是一種薄而長未經發酵的麵包,有牛角麵包的口感,通常配上咖哩一起食用。
(2)姆爾他葩:羅貼夾上蔬菜、烤肉串、蛋等的夾餡麵包。
4、椰漿飯:採用大米、肉以及各種蔬菜為原料製作而成,是當地著名的特色美食,您不可錯過。
5、羅惹:採用生果為主原料,摻以甜辣調味料拌成,味道非常棒,
此外,木薯糕和炸香蕉,是馬來人重要的餐後甜點。又香又甜的柑橘類、香蕉、鳳梨、西瓜等南國水果,則是主要的餐後水果。馬來西亞國家所銷售的酒類大多是進口,但是國產的啤酒味道也非常不多,旅客可以嘗嘗。
(一) 華人食物
1 咖哩叻沙
2 蝦面
3 吉隆坡福建炒麵/廣府鴛鴦
4 炒粿條
5 粿條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6 肉骨茶
7 雲吞干撈面
8 碌碌 (Lok Lok)
9 豬腸粉
10 釀豆腐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11 瓦煲老鼠粉
12 大埔客家面
13 薄餅 (Po-piah)
14 馬來西亞式早餐 – kaya 牛油麵包和生熟雞蛋
15 雞飯 (海南雞飯和怡保芽菜雞飯)
(以上五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二) 馬來和印度食物
16 參巴馬來盞 Sambal Belacan
17 椰漿飯 Nasi Lemak
18 沙爹 Satay
19 印度煎餅 Roti Canai
(以上四種食物的詳細介紹在這里)
20 啰吔 Rojak
21 烏達 Otak otak
22 竹筒飯
23 馬來干牛肉咖哩Beef Rendang
24 印度炒麵 Mee Goreng
(三) 飲料和其他
25 果王和果後 (榴槤和山竹)
26 拉茶 (Teh Tarik)
27 各式馬來和娘惹糕點
28 馬來西亞式冰刨 (Ice Kacang 或 ABC)
29 白咖啡
30 煎蕊 Cendol
⑺ 洋芋、土豆、馬鈴薯三者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都是同一種蔬菜。只是各地叫法不同。
馬鈴薯一名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縣志》。中國東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葯蛋、中國西北稱洋芋、天津稱塞豆、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寧波)或芋艿(慈城),廣東及香港稱之為土豆,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
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稱為馬鈴薯(漢語、客語、台語)或荷蘭薯(台語)。其它還有過的稱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葯、山葯豆、陽(洋、楊)芋、荷蘭薯等等。馬鈴薯的名稱由來是長相如古代用的馬鈴。
英語potato來自西班牙語patata。據西班牙皇家學院稱,此西班牙詞彙由泰依諾語batata(紅薯)和克丘亞語papa(土豆)混合而來的。在拉丁美洲,「土豆」的西班牙語用papa一詞。
(7)馬來西亞的馬鈴薯有什麼特色擴展閱讀:
歷史——
土豆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發起的研究,通過在350種不同的土豆上使用遺傳標記,最終確定全世界的土豆都起源於今天的秘魯南部所在區域種植的土豆,從那裡逐漸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傳播出來。
隨著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土豆在16世紀下半葉被西班牙人帶回到歐洲傳播開來。然後再被歐洲的探險者和殖民者帶到全世界各地。在土豆被傳入歐洲的早期,它的消耗量並不是很大。土豆引到英國愛爾蘭時,甚至很長階段都作為奇花異草觀賞。
到了19世紀歐洲人口膨脹時期,土豆已經成為重要的食物和農作物。根據保守估計,土豆的引進在1700年至1900年間至少造成舊大陸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長以及促進了歐洲的城市化過程。
土豆從何時、何地傳入中國,目前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陝西省興平縣縣志和1700年修的福建省松溪縣縣志的記載,16世紀至19世紀時已分別由西北和華南通過多種途徑傳入中國。
根據明朝的記載和著述,也有學者認為早在16世紀的明朝萬曆年間,土豆就傳入中國。土豆在17世紀由荷蘭人傳入台灣,土豆在台灣的專業栽培約於1914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