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舞蹈怎麼發展的
❶ 緬甸民間是以什麼舞蹈為主
緬甸民間舞蹈許多都以鼓舞為主,最常見的有瑞波大鼓舞、長鼓舞、兄弟鼓(雙鼓)舞、短鼓舞、象腳鼓舞、背鼓舞等,大多產生於農事活動和宗教活動之中。除此之外,民間還流行表現各種神獸偶像的舞蹈。
長鼓舞中使用的鼓叫「歐茲」,形狀似酒杯,是緬甸的民間樂器。它是用於慶祝節日,如豐收節的中心樂器。長鼓舞與瑞波大鼓舞先後誕生於公元9世紀到13世紀的蒲甘王朝,都是給稻農插秧時擊鼓助興的舞蹈。長鼓舞比瑞波大鼓舞多一支嗩吶伴奏,節奏比較舒緩。這種長鼓又稱兄弟鼓,據說是用深山裡兩棵兄弟樹的樹材製成的,也有人稱其為相思長鼓舞。由此衍生出的長鼓集體舞和長鼓戲成為一種民間戲劇舞蹈。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圍鼓上的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與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
圍鼓不能獨奏,因而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甸語為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藝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緬甸樂器中的一件珍寶。竹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因此,舞蹈中有延伸舒展、抒情的動作。
緬甸有傳統和現代的兩種擊鼓樂隊劇團。古老傳統的擊鼓樂通常在吉日表演。現代擊鼓劇團按其組織的地區而命名。毛扎、馬浩科和新墩鼓劇團都是緬甸最有名的。
❷ 緬甸舞蹈分為哪兩大類
緬甸舞蹈分古代戲劇舞蹈和民間舞蹈兩大類。古代戲劇舞蹈由兩方面因素構成,一是來源於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劇,另一部分則是來自暹羅的宮廷劇。緬甸民間舞蹈也豐富多彩,有長、短鼓舞和象腳鼓舞、背鼓等民間舞。
❸ 緬甸舞蹈有哪些種類
緬甸的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具體可分為宮廷舞蹈、戲劇舞蹈和民間舞蹈。
宮廷舞蹈是受古代緬甸的古典戲劇、傀儡戲以及阿迎舞等傳統舞蹈的影響,由一代代緬甸舞人傳承與創造而形成的。大部分宮廷舞蹈取材於民俗舞蹈,進入宮廷後加以改編創作,具有造型精緻、儀態萬千、端莊神聖的特點。由於對舞蹈演員柔韌性、節奏感的特殊要求,因此舞蹈講究手、眼、身、步的相互協調,同時對節奏感和動律的把握又近乎完美。
戲劇舞蹈早期的功能是祭祀,包括祭祀佛祖、天神、先祖,所接觸的人群是緬甸皇室的達官顯貴,舞蹈要求嚴格,結構嚴謹,雍容華貴。其中有一部分舞蹈素材來源於緬甸的佛教聖經——《本聖經》。《本聖經》又稱《佛本生經傳》或《佛本生故事》,佛教僧人用於講經,警示人們行善去惡,在緬甸流傳十分廣泛。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第4次佛教結集之時,開始以文字形式傳布於世,並傳播到所有信奉佛教的國家。以本生故事為題材的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作品大量涌現,極大地促進了緬甸的文化發展,也為緬甸的戲劇舞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戲劇移植出來的舞蹈有傀儡舞、隱士舞、拜神舞、拔羅舞等。
緬甸是傳統的農業國家,緬甸國旗上的稻穗是稻文化的象徵,緬甸內陸地區的舞蹈具有農耕文化的特徵。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沿海地區的人們的舞蹈又具有海洋文化的標志。緬甸的舞蹈因各民族的風俗禮教、生活習慣而異。民間舞蹈可直觀地體現各族人民的生活、喜好、審美、感情。緬甸民族眾多,風俗多樣,因此不同民族的婚喪嫁娶、慶賀豐登的歌舞形式各有不同。民間流行表現各種神獸圖騰的舞蹈。緬甸的民間舞蹈大都以鼓作為道具,用來慶賀豐收、舉辦婚嫁、喪事等活動。緬甸的民間舞蹈有祭祀神佛的油燈舞、瑞波大鼓舞、象腳鼓舞、背鼓舞、鈸舞、神舞、多那耶神獸舞等。它們大多產生於農事活動和宗教活動之中。
緬甸的舞蹈動作以精緻、靈敏、動靜相稱為特點。緬甸各民族的舞蹈各具特色,並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每逢喜慶節日,如緬族、撣族的潑水節,除專業團體的演出外,城鄉普遍舉行群眾性的歌舞比賽或慶祝表演活動。又如克欽族的木瑙盛會和克倫族過新年,村民都要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緬甸的舞蹈歷史悠久,具有古老的傳統。自11世紀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在緬甸推崇佛教以來,被稱為「萬塔之城」的蒲甘,每建一塔即舉行歌舞儀式慶祝。
❹ 緬甸舞蹈受到過哪些文化的影響
緬甸位於古柬埔寨、古泰國之間,這兩個國家均為歷史上的強國,兩國的文化藝術均對緬甸產生了極大影響,因此,緬甸舞蹈帶有柬埔寨和泰國的舞蹈韻味。
❺ 緬甸民間舞蹈有什麼特點
緬甸民間舞蹈也豐富多彩,有長、短鼓舞和象腳鼓舞、背鼓等民間舞。民間舞蹈表演時,常把說、唱、舞結合在一起,有時加進一些雜技表演。民間舞蹈形式活潑,情緒熱烈。
❻ 緬甸舞蹈有哪些特徵
一、舞蹈藝術特徵與風格
(一)傳統舞蹈
緬甸傳統舞蹈是從古典劇、羅摩劇、阿迎戲中派生的。古典舞劇表現佛陀前生修行的《本生經》的故事,具有下緬甸方型舞姿造型的獨特色彩。「羅摩」劇專演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片段,受到古代暹羅舞的很多影響。其舞步舒緩,舞姿修長,含蘊秀逸,嫵媚動人。
緬甸傳統舞蹈具有非常嚴格和傳統的形式和內容,傳統舞蹈動作柔軟、優雅、細膩、精緻。緬甸是佛教國家,佛教供奉蓮花,表示聖潔之意,因此手指的動作是模仿蓮花的形狀,手指的開合模仿蓮花開放的盛狀。在訓練此舞蹈時,基本站姿:腳跟相對,兩腳腳尖寬約半尺,挺胸塌腰翹臀,手掌彎折放於腰後,肘部平行,目視前方。傳統舞蹈有非常嚴格的訓練體系,有40多個基本動作和步伐,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舞蹈表演時強調眼睛、頭部的方向和身體的配合,同時腰部要求靈活,腿部和腳要保持固定距離,手、頭、腿、腳要相互平衡和協調。
宮廷舞蹈受古代緬甸的古典戲劇、傀儡戲以及阿迎舞等傳統的舞蹈影響,由一代代緬甸舞人傳承與創造而形成的。大部分的宮廷舞蹈取材於緬甸的民俗舞蹈,進入宮廷後加以改編創作,具有造型精確、儀態萬千、端莊神聖的特點。由於對舞蹈演員的柔韌性、節奏感有特殊要求,因此舞蹈講究手、眼、身、步的相互協調,同時對節奏感和動律的把握又有近乎完美的結構。
緬甸人大都是佛教徒,因此緬甸舞蹈與印度舞和泰舞中的特點較為相似,其最重要的三個特點是手指動作限制嚴格,動作雜技化,腳部動作有力。緬甸的傳統舞蹈的動作大多源自古代的傀儡戲,因此有些動作有逗趣、詼諧的感覺,但也有表現女性柔美溫婉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