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什麼爬蟲
㈠ 緬甸蟒的飼養知識
雖然他在野外會捕食多種食物,例如:各種的兩棲類、爬蟲類、小型哺乳類等,但我們還是建議你投喂家養的小白鼠、大白鼠、葵鼠、兔子,因為如果你這樣做,可以避免你的蟒蛇感染寄生蟲,而且用哺乳動物作為食物,營養更為全面。
剛出生的緬甸蟒應該從投喂21天大的白鼠或小型爬蟲類開始。當你的蛇達到90cm,他就可以吞下剛斷奶的幼鼠。達到120cm,他就有能力制服成年的小白鼠了。如果你可以頻繁的給你的蛇投喂(每個星期1-2次),你的蛇就會快速的增長,並且可以確保他的健康。也許你想控制他的長度,那麼你可以減少投喂的頻率,他的生長也會變得緩慢,但起碼10天就要投喂一次。但你的蛇可以吃得下大的動物時,例如:兔子,那麼你就不需要再過於頻繁的投餵了。
很多被飼養的蛇類都可以適應攝食已死的或曾經冷藏後再化凍的動物,這樣的做法對於蛇來說是安全的,因為這樣可以讓蛇免於被活生的獵物傷害,例如:被老鼠咬。餵食後要避免捉起蛇,這樣會讓蛇感到有壓力,從而嘔吐。不要讓作為食物的活生老鼠留在蛇的籠舍,如果在半個小時內你的蛇沒有把老鼠吃下,請把老鼠拿走,因為老鼠可以對你蛇構成致命的傷害。決不要用曾經捉過老鼠或其他動物的手去觸摸你的蛇,他可能會誤會你的手是食物。 蛻皮的頻率是根據蛇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而定的,蛻皮開始是雙眼呈霧狀,然後變的清晰,接下來就要蛻皮了!
蛻皮有可能每3-6星期就發生一次,緬甸蟒在蛻皮期間會拒食。蛻皮期間如果環境乾燥可以往蛇身上噴一點水,這樣比較更容易蛻掉!
培養你的蛇有良好的攝食習慣,當你的蛇的長度超過1.8米,你可以在餵食的時候先把他移到一個蛇箱裡面,再投喂死的老鼠,並讓他發現自己的獵物,經過一段時間,你的蛇在籠舍裡面不再期望得到食物了。這樣就可以避免熱心投喂的你被蛇誤會為食物的事件了。
做一份關於攝食和健康情況的記錄。也許在晚上和沒有燈光的地方,你的蟒蛇更主動攝食,同時也許需要一個作為伏擊獵物、供隱藏的盒子。並嘗試投喂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老鼠。如果你的蛇拒食,並開始消瘦,你最好和當地的爬蟲獸醫或有經驗的爬蟲飼養者聯系,以尋求解決的方法。 食慾不振是絕大多數疾病的非特異性症狀。
病原 :
① 環境溫度過低(夜間);
② 捕捉、玩弄過度;
③ 餌料的品種變更太快,體積太大;
④ 處於蛻皮期或繁殖期;
⑤ 籠箱內有其它品種的蛇類存在;
⑥ 蜱虱等寄生蟲的寄生。
防治方法 :
蟒蛇屬於夜行性捕食動物,在野外捕不到食物時能耐飢餓,平時性情內向,人為地捕捉和玩弄會直接影響它的食.也可試用新的誘喂法,即在飼養環境中放入報紙、空瓶、小木箱等,殺死餌鼠,打開腦門,擠出腦汁塗在其它餌鼠的鼻孔處,或塗擦在鼠體表上,並把大的餌鼠切成兩半進行投喂,蛇一聞到鼠腦的味道時,一般會主動進食。北美東部有一種小蛇喜食避役類,常讓餌鼠體帶有避役類的味道後再投喂。此法也可試用。無毒蛇一般在夏末(8月底)進食,秋冬開始自然絕食,剛孵出的仔蛇可以2~3個月不進食,這是正常現象,不是食慾不振,無需防治。 (呼吸道感染)肺炎主要是由於氣候突變 而玩家又沒有及時的採取加溫設施,濕度過高 空氣渾濁 浸泡冷水澡 夏天窩內悶熱不透風這些都可以引發肺炎!肺炎的狀況看上去很鬧心 鼻子冒泡 而又時常張嘴不閉 打開嘴後發現顏色正常 且無任何創傷,不喜歡在自己的窩內呆著 爬行遲緩 大量喝水 頭部呈45度角呼吸,而呼吸時又有很擦拉擦拉的聲音 最後死於呼吸衰竭。
肺炎具有傳染性,所以在蛇不幸得上後 一定要隔離治療。肺炎是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入侵蛇的呼吸道,繁殖產生毒素,感染肺部,而導致。肺炎的治療可分為口服和皮下注射。先說口服:口服用葯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治療效果沒有注射來的快 口服用葯一般選為 土黴素 四環素 紅黴素 慶大黴素 如果是末狀,可用一個針管加上水將葯物稀釋後灌服,用量仍為人體的1/4~1/5 也就是一管水加葯可以分4次用 當然每天還是早晚各一次,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 因為肺炎一般是由於革蘭士陰性菌或革蘭士陽性菌引起 所以 葯物可選為青黴素或鏈黴素 也可用 慶大黴素或復方黃連素 及頭包注射液 青黴素或鏈黴素可選用10萬~20萬單位注射(視病情輕重而定)其他葯物的用量也是掌握在人體劑量的1/4~1/5 如果病情較嚴重首次用葯可在原有基礎上加重一些 注射的部位為 皮下或肌肉 先說皮下:帶寵物予自己身體平衡的時候 可用針頭從鱗片間斜下進 而後將葯物注射 肌肉:選擇寵物的中斷較厚肌肉的地方斜下沿脊椎骨兩側肌肉進針。注意 不管是皮下還是肌肉注射 都不可一次把葯全部推進去 應多點進行大約25平方厘米那麼大的地方就可以。肌肉注射的次數仍然是每天2次 例如扁虱。常常在捕於野生的蛇類身上發現,位於鱗片之間,吸取血液。輕微的可以泡水驅除!
情況嚴重時的治療方法:塗抹凡士林,直到寄生蟲在幾天之內死去,之後用手摘除。 尤其是捕於野生的個體。症狀:消瘦、嘔吐、拒食、少活動,常見的體內寄生蟲有裂頭蚴 鞭節舌蟲病 棒線蟲
(1) 裂頭蚴
裂頭蚴是絛蟲的幼蟲,蛇類是孟氏裂頭絛蟲的第二中間宿主。裂頭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對蛇類危害不大。若裂頭勘寄生在蛇體表皮下,可用利刀剖開皮膚取出,然後在傷口塗上1%一2%碘酐。裂頭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專門治療,可在治療其它寄生蟲時附帶治療。
(2) 鞭節舌蟲病
寄生於蛇的肺部和氣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對此種寄生蟲可用獸用敵百蟲溶液灌入胃中,按10 mg/kg體重給葯,連續灌胃3天。
(3 )棒線蟲
寄生於肺泡腔內,多時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爛而死。治療用四咪唑,0.1一0.2g/kg體重灌服。
㈡ 常見爬行動物有哪些
三)常見爬行類
無蹼壁虎 Gekko swinhonis (Günther ) (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壁虎科Gekkonidae
全長103—146mm。體背灰棕色,頭及軀干背面有深褐色斑,尾部背面具褐色橫斑。體腹面淡肉色。
棲息於建築物縫隙、岩縫、樹上等生境。夜間活動,行動敏捷。以昆蟲為食。7月產卵,每產2枚。
僅分布於我國淮河、秦嶺以北的黃淮平原及黃土高原。
變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 Strauch(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鬣蜥科Agamidae
體長約50mm,尾長58—70mm。體扁平而寬闊,頭長圓形。全身被細鱗,頭部無大鱗片。背部土灰色或鉛灰色。斑紋變化極大,眼前緣之間具一橫斑,眼後緣之間具長圓形橫斑,背部具2-5對左右對稱的暗斑,並雜有黃白色斑點或細紋,尾部腹面具黑色半環紋,與白色半環相間排列,尾尖黑色。腋斑棕紅色。
廣布於我國荒漠、半荒漠地區。在陰山山脈北部,4月份出蟄,5月交配繁殖,6月產卵,每產2-4枚,7月初幼蜥孵出。10月開始冬眠。棲息於灌叢、沙坡生境,掘洞而居,洞口扁圓形,洞道30cm左右。主要捕食昆蟲。
分布於新疆、甘肅、寧夏及內蒙古的西部,向東分布到內蒙古的蘇尼特右旗。模式標本產地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沙漠東部。
無斑沙蜥Phrynocephalus immaculatus KT Zhao(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鬣蜥科Agamidae
體長50mm。形態似變色沙蜥,但頭部無任何斑紋,體背斑紋也較簡潔明快。生物學習性似變色沙蜥。
分布於陰山山脈以北,賀蘭山以西,東至阿巴嘎旗,西至額濟納旗的廣大區域。
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Strauch(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鬣蜥科Agamidae。
頭體長約48mm,尾長55—68mm。體型似變色沙蜥。背部沙黃色,具對稱的縱列橫斑。成體尾下白色,幼體棕紅色。腋斑棕紅色。
棲息於乾草原、荒漠草原、黃土高原等生境。生境中植被稀疏,土壤疏鬆。在陰山山脈以南,活動季節從3月下旬到11月上旬,而在陰山山脈以北,則活動季節從4月初到10月中下旬。主要以昆蟲為食。5月交配,6-7月產卵,每產2-4枚,孵化期約1個月。
分布於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北部、青海省東部及內蒙古中部。
麗斑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蜥蜴科Lacertidae
頭體長約58mm,尾長56—80mm。體型圓長而略偏平,頭稍扁而吻端圓鈍。背部黃褐色,具兩列黑緣白色眼斑。尾細長,易斷。頭部具大型對稱的鱗片,腹鱗長方形。
4月出蟄,5月交配,6月產卵,每產2-4枚,7月幼蜥孵出。10月進入冬眠。以昆蟲為食。通常活動於草叢,行動敏捷,掘洞而居,洞口扁圓形,洞深20-30cm。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和青海省東部,向南到安徽省和江蘇省的北部。
密點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 Günther(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蜥蜴科Lacertidae
體長44—77mm,尾長56—112mm。體色與斑紋變異甚大,背麵灰黃色或褐黃色,配以4條淺色縱紋或由其斷裂形成的白斑。四肢背面飾以繁多的白斑。腹面黃白色。
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和荒漠。10月入眠,3—4月出蟄。5月繁殖,卵胎生。以昆蟲為食。
分布於東起松遼平原西經陰山山脈北部荒漠草原、鄂爾多斯高原、河西走廊至新疆的廣大地域。
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 ) (圖板 )
蜥蜴目Lacertiformes,蜥蜴科Lacertidae
體長150—310mm。尾長,超過體長的2倍。背面棕綠色,腹麵灰白或灰棕色,體側具不規則的深色斑。尾鱗具強棱,尾基部背面的棱形成非常硬的脊。
棲息於山地草叢。5—8月產卵,每產2—-6枚。
分布地域廣闊。
黃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rs)(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游蛇科Colubridae
體長400—580mm,尾長150—190mm。體細長,背部棕褐色,中央有一條鑲黑邊的淺黃色縱紋。腹面黃白色。
棲息於草地、灌叢,行動敏捷。以昆蟲、鼠類、蜥蜴、蛙及小鳥等為食。
分布於我國淮河以北地區。
白條錦蛇Elaphe dione (Pallas) (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游蛇科Colubridae
體長500—800mm,尾長85—200mm。背麵灰褐色或棕黃色,具3條淺灰色縱紋。頭部具暗褐色鍾形斑,後緣分叉折向頸部,形成枕紋。腹部黃白色綴以黑色斑點。
棲息於各類生境,以小動物為食。8月產卵,每產5-16枚,9月孵出。10月進入冬眠。分布於長江以北地區。
紅點錦蛇Elaphe rufodorsata (Cantor)(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游蛇科Colubridae
體長450—600mm,尾長90—130mm。體背棕褐色而稍泛黃,頭部具3條棕褐色「人」字形斑紋,其中第1條分別貫穿眼睛而直達尾部,背部則具4條棕黑色縱紋。
喜居於近水之草叢生境,善游泳。4-5月交配,卵胎生,6-8月幼蛇出生,每產4-25條。以魚類、鼠類等為食。10月進入冬眠。
分布於內蒙古中部、華北、長江下游南北各省及東南沿海各省。
虎斑頸槽蛇 Rhabdophis tigrinus (Boie) (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游蛇科Colubridae
體形中等。體背翠綠色或草綠色,也有的黃褐色。體前段兩側具粗大的黑色與橘紅色相間的斑塊,向後逐漸消失。
棲息於水草繁茂的生境,以蛙類為食。7月產卵,每產10枚以上。
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
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 (Strauch)(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蝮蛇科Crotalidae
體長約350mm,尾長50—66mm。背面沙黃色,具眾多深褐色橫斑。頭略呈三角形,有頰窩,為紅外線感受器。眼後具暗褐色縱紋。
棲息於植被較稀疏的生境,常盤伏於灌叢、鼠洞,行動遲緩,受驚時尾部急速抖動,不主動襲擊人。以小型動物為食。卵胎生,8月幼蛇出生。為劇毒蛇種,其毒腺分泌物中含血循毒素和神經毒素,人被咬後中毒症狀嚴重,應注意防範。
分布於寧夏、陝西和甘肅兩省的北部、新疆及內蒙古大興安嶺以西的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地帶。
岩棲蝮 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圖板 )
蛇目Serpentiformes,蝮蛇科Crotalidae
身體粗壯,長50 cm左右。頸部細窄,頭呈明顯的三角形。背面棕褐色,具40條左右淺色橫斑。
棲息於礫石間、岩縫或稀疏的灌叢。靜伏時,盤曲身體,形似牛糞,以蜥蜴和鼠類為食。4月出蟄,10月入蟄。卵胎生,每產3-7仔。
國內分布於東北三省及河北、山東、內蒙古東北部。
㈢ 緬甸蟒怎麼養
緬甸蟒
緬甸蟒主要生活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比如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在中國南部的一些地區,人們也發現緬甸蟒的存在。熱帶雨林是最易發現緬甸蟒的地方,因此要捕獵緬甸蟒的人都會去熱帶雨林尋找它們的蹤跡。因為對水源的依賴,捕獵者還會到水源附近以求更快地找到它們。
野生緬甸蟒的活動范圍會根據其年紀及體型的變化而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幼年緬甸蟒不僅會在地上活動,還會在樹上活動。不過當它們體重變重、體長變長之後,它們可能就不太適合在樹上活動,所以這時候它們便不會再往樹上去。此外,緬甸蟒跟水的關系密切,它們的游泳水平很高,即便在水中活動30分鍾對它們來說也是小菜一碟。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飼主最先要保證的是飼養緬甸蟒的空間足夠大,因為緬甸蟒本身就是巨型蛇類,所以如果你沒有合適的空間,還是不要飼養緬甸蟒了。而為了保證緬甸蟒擁有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主人還要定期為它們清理蛇籠,不過清理蛇籠任務艱巨,主人需要做好心理准備。
緬甸蟒對於生活空間的高度倒是沒什麼特殊要求,它們本身就不是很愛爬。同時,天然墊料的准備需謹慎,因為寄生蟲等可是也會感染緬甸蟒的。除了上面所說的幾點外,主人還需要注意兩點:1.記得給緬甸蟒准備一個可以躲藏的地方;2.一個可以讓緬甸蟒泡水的容器也是必需品。
㈣ 緬甸蟒的馴化``
很簡單,先戴手套捉它玩,咬手套的話不要馬上拉掉,不然會口腔炎,就讓他咬,過一段時間對你的手沒興趣了再把手套脫掉,每天不要時間太久,一會會就好了,房間溫度不易太低,不然在箱子里玩也是可以的,緬甸屬於比較好上手的,按照我的爬蟲血淚史裡面記載,一般苗容易盤熟,我幫朋友的兩米多的野東西都盤好過,雖然我很慘痛,但是結果還是可以的,如果對你哈氣,那是正常現象,但是頭對准你的話就要花點心思了,動作一定要輕,慢慢來,你可以的
㈤ 緬甸有哪些蛇類
眼鏡蛇、眼鏡王蛇、黑曼巴蛇、蝰蛇、蝮蛇、尖吻蛇、金環蛇、銀環蛇、太攀蛇 、沙漠王蛇、裂須海蛇、白帶海蛇、白頭蛇、魔鬼蛇、響尾蛇、金剛蛇、幽靈蛇、碧頭蛇、老虎蛇、沙漠潛蛇、眼鏡蛇孟加拉亞種、納米比亞沙漠測行蛇 ......
如還有不明白的,補充!
㈥ 緬甸陸龜問題,高手進!!
爬蟲類拒食的情形對兩爬族來說是個揮之不去的夢囈。一般人總認為龜類應該都是又耐命又好養的,然而陸龜卻最常發生拒食的問題。 (陸龜陣亡前幾乎都會經過這個階段。事實上(一般草食性爬蟲都一樣),它們對於不當的環境或食物都是十分敏感的。
陸龜的拒食並不是一種病症,而是一種症狀。表示一定有某種問題造成,必須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才能改善。只用強迫灌食絕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專業的獸醫診治。並且提供龜龜日常的活動細節協助獸 醫找出病因。如果懷疑是寄生蟲的原因就要順便准備龜龜的尿液和糞便做顯微鏡檢驗。大量養殖陸龜的人不妨 自行購置顯微鏡定期做寄生蟲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以免對整個族群造成嚴重的損失。
地中海型陸龜拒食的原因對於地中海型陸龜而言更為復雜,因為它們都會冬眠,而冬眠對經驗不足的飼主來說是有潛在危險性的。如果龜龜醒來後發生拒食現象,要馬上檢視兩種情況:
1。 龜龜體重是否嚴重減輕。
2。 在冬眠期間是否遭遇不正常的低溫。
大約有75%"冬眠後拒食"的案例都是這兩種原因造成的。嚴寒的冬天通常都會導致霜害。 但大多數人都不注意檢查溫度,因此也就不會在溫度太低時及時把龜龜移到比較溫暖的地方放。只要經歷三兩分鍾攝氏零度以下的低溫,就足以對冬眠中龜龜的眼睛造成嚴重而且通常都是永久性的傷害。龜龜會遭受視網膜血液和水晶體被凍結後又溶出的劇烈痛苦。這就如同自來水管結冰的情形一樣。遭受這類傷害的龜龜通常都會失明,而視覺有障礙的龜龜幾乎都不會進食。這樣的龜龜會失去方向感也可能常繞圈圈。
體重嚴重減輕的問題最好要以預防重於治療。(龜龜冬眠前一定要確定它有足夠的進食且體能良好)。但如 果不幸發生(龜龜會無力進食),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就是先補充水份,然後再補充養份。無論如何,只要有生病或拒食的龜龜,一定要先找獸醫做正確的診斷,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充份補充好水份之前最好不要做進一步的治療。兩爬族都知道有關爬蟲類的醫學專業知識並不普及,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力而為。千萬不要隨便打針維他命過幾天再看看。要盡可能要求獸醫檢查出確實的病因並且要了解診斷的根據和治療的方式。如果對醫生的說法不滿意的話,就再看另外一家。因為很可惜的是有很多原本可以存活的龜龜都因為錯誤的診斷或治療而喪失生命。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造成拒食,而其中"流鼻水癥候群"算是最陰險的一種。它起先也是因不良的環境所引起,特別是把原產於北非的歐洲陸龜(Testudo graeca)養在又乾燥又高溫的環境中,大多數都會造成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出現這種癥候群。特別是在大量多種類混養時經常發生,對族群的傷害也最大。預防重於治療是不二法門。不要把不同種類(包括亞種在內)的陸龜混養也不要混合餵食,否則將會互相傳染病毒或寄生蟲。養殖任何爬蟲類,良好的環境衛生是第一要務。Necrotic stomatitis(爛口病)就是一種高傳染性低治癒率的病症。最好定期做口腔檢查。
感染性疾病就是地中海型陸龜拒食的第二種主因。第三種就是營養失調,這一項需要另外專題討論。
折背龜類
折背龜類拒食絕大多數是因為環境失當所引起的。這種龜類對太乾燥的環境十分敏感,如果飼養環境稍有 不對它們就會拒食。環境因素同樣也是引起折背龜類其他常見病症如耳部濃腫,眼睛感染,或是流鼻水的主因。其他較常見的拒食原因包括尿道及腸道寄生蟲,可以經由驗尿和驗糞便判定。
豹龜,紅腿和黃腿陸龜
詳細內容可以看http://www.kupet.cn/index.php/post-98-31-112-4096.html
㈦ 爬蟲類受保護的種類
中國受保護的爬行類:一級:揚 子 鱷 四爪陸龜 黿 鱷蜥 巨蜥 蟒。 二級:三線閉殼龜 大鯢 綠海龜 凹甲陸龜 玳瑁 大壁虎 山瑞鱉 細痣疣螈 鎮海疣螈 地龜 細瘰疣螈 虎紋蛙 雲南閉殼龜 太平洋麗龜 貴州疣螈 大涼疣螈 棱皮龜 。受世界保護的爬行類:鱷目 Crocodylia
揚子鱷 Alligator sinensis CR極危
奧利諾科鱷 Crocodylus intermedius CR極危
菲律賓鱷 Crocodylus mindorensis CR極危
古巴鱷 Crocodylus rhombifer EN瀕危
暹羅鱷 Crocodylus siamensis CR極危
恆河鱷 Gavialis gangeticus EN瀕危
馬來長嘴鱷 Tomistoma schlegelii EN瀕危
蜥蜴目 Sauria
剎泰路侏儒變色龍 Bradypodion setaroi EN瀕危
史密夫侏儒變色龍 Bradypodion taeniabronchum CR極危
斐濟帶紋鬣蜥 Brachylophus fasciatus EN瀕危
斐濟冠狀鬣蜥 Brachylophus vitiensis CR極危
牙買加鬣蜥 Cyclura collei CR極危
藍岩鬣蜥 Cyclura lewisi CR極危
辛氏蜥 Gallotia simonyi CR極危
蛇亞目 Serpentes
窩瑪蟒 Aspidites ramsayi EN瀕危
島螣 Casarea ssumieri EN瀕危
歐西尼斯蝮蛇 Vipera ursinii EN瀕危
魏氏蝮蛇 Vipera wagneri EN瀕危
龜鱉目 Testudines
泥龜 Dermatemys mawii EN瀕危
大頭龜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EN瀕危
巴達庫爾龜 Batagur baska CR極危
鹽水龜 Callagur borneoensis CR極危
金頭閉殼龜 Cuora aurocapitata CR極危
黃緣閉殼龜 Cuora flavomarginata EN瀕危
黃額閉殼龜 Cuora galbinifrons CR極危
百色閉殼龜 Cuora mccordi CR極危
潘氏閉殼龜 Cuora pani CR極危
三線閉殼龜 Cuora trifasciata CR極危
周氏閉殼龜 Cuora zhoui CR極危
亞洲山龜 Heosemys depressa CR極危
巴拉望龜 Heosemys leytensis CR極危
太陽龜 Heosemys spinosa EN瀕危
三線鋸背龜 Kachuga dhongoka EN瀕危
孟加拉鋸背龜 Kachuga kachuga CR極危
阿薩姆鋸背龜 Kachuga sylhetensis EN瀕危
緬甸鋸背龜 Kachuga trivittata EN瀕危
蘇拉威西葉龜 Leucocephalon yuwonoi CR極危
柴棺龜 Mauremys mutica EN瀕危
馬來西亞巨龜 Orlitia borneensis EN瀕危
鋸緣攝龜 Pyxidea mouhotii EN瀕危
沼澤箱龜 Terrapene coahuila EN瀕危
緬甸星龜 Geochelone platynota CR極危
安哥洛卡象龜 Geochelone yniphora EN瀕危
緬甸陸龜 Indotestudo elongata EN瀕危
印度陸龜 Indotestudo forstenii EN瀕危
靴腳陸龜 Manouria emys EN瀕危
星叢龜 Psammobates geometricus EN瀕危
扁尾珠網龜 Pyxis planicauda EN瀕危
克萊馬尼龜 Testudo kleinmanni CR極危
納吉夫陸龜 Testudo werneri CR極危
赤蠵龜 Caretta caretta EN瀕危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EN瀕危
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CR極危
肯氏龜 Lepidochelys kempii CR極危
欖蠵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EN瀕危
革龜 Dermochelys coriacea CR極危
印度鱉 Apalone ater CR極危
紋背鱉 Chitra chitra CR極危
小頭鱉 Chitra indica EN瀕危
黿 Pelochelys cantorii EN瀕危
馬達加斯加大頭側頸龜 Erymnochelys madagascariensis EN瀕危
南美巨側頸龜 Podocnemis lewyana EN瀕危
羅地島蛇頸龜 Chelodina mccordi CR極危
澳洲短頸龜 Pseudemyra umbrina CR極危
無尾目 Anura
巴爾胎生蟾蜍 Altiphrynoides malcolmi EN瀕危
巴拿馬金蛙 Atelopus zeteki CR極危
非洲胎生蟾蜍 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 CR極危
紅帶箭毒蛙 Dendrobates lehmanni CR極危
厄瓜多三色箭毒蛙 Epipedobates tricolor EN瀕危
金色箭毒蛙 Phyllobates terribilis EN瀕危
金色曼蛙 Mantella aurantiaca CR極危
蒙面彩蛙 Mantella crocea EN瀕危
綠彩蛙 Mantella viridis CR極危
紅犁足蛙 Scaphiophryne gottlebei CR極危
有尾目 Caudata
鈍口螈 Ambystoma merilii CR極危
大鯢 Andrias davidianus CR極危
㈧ 緬甸蟒是爬行動物嗎,
緬甸蟒(學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也有人稱緬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岩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緬甸蟒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在亞洲緬甸蟒是第二大蛇,僅次於網紋蟒,緬甸蟒身長最高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但是大部分的個體多在五米以內。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頭較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熱感應器官)。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是爬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