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縣人有多少人去緬甸
⑴ 當今全球客家人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裡
客家地區分為純客家縣和非純客家縣,對於純客家縣和非純客家縣的定義,至今尚無衡量標准,比如純客家縣,客家人門應占總人口的多少,非純客家縣。應有多少客家人口或占總人口比例多少方能認定為非純客家縣。所以只能根據過去和近年各地學者的調查資料排列出來。下列縣市是中國客家人分布的縣市。由於屬於階段性研究,所以只能作現時的參考。
江西:
純客家縣市有:贛縣、南康、信豐、上猶、大余、崇義、安遠、龍南、全南、定南、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尋烏、石城和銅鼓等18個,非純客家縣市有:贛州、廣昌、永豐、吉安、吉水、泰和、萬安、遂川、井崗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修水、武寧、萍鄉、橫峰、鶩源等20個。
福建:
純客家縣市有: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建寧、將樂、泰寧等11個。非純客家縣市有:崇安、光澤、邵武、順昌、沙縣、永安、三明、漳平、龍岩、南靖、平和、詔安等12個。
廣東:
純客家縣市有:梅江、梅縣、大埔、焦嶺、平遠、興寧、五華、紫金、龍川、和平、連平、陸河、新豐等13個。非純客家縣市有:深圳、東莞、乳源、樂昌、豐順、博羅、連南、東昌、惠陽、惠東、揭西、惠來、普寧、陸豐、海豐、連山等16個。
廣西:
非純客家縣市:合浦、防城、欽州、博白、浦北、陸川、靈山、寧明、崇左、扶綏、邕寧、玉林、橫縣、北流、容縣、武鳴、貴港、賓陽、藤縣、桂平、平南、武宣、馬山、蒼梧、梧州、來賓、象州、全秀、柳州、柳江、紹平、蒙山、鹿寨、宜山、賀縣、鍾山、柳城、環江、河池、荔蒲、平樂、陽朔、羅城、融水、融安、三江、鳳山等47個。
四川:
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合江、瀘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岳、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溫江、金堂、廣漢、彭縣、什邡、西昌、會理等。
重慶
非純客家縣市:重慶、巴縣、合川、涪陵等。
貴州:
非純客家縣市:遵義、榕江。
湖南:
非純客家縣市:臨湘、平江、瀏陽、醴陵、茶陵、炎陵、攸縣、安仁、常寧、耒陽、酃縣、永興、桂東、汝城、江永、江華、郴縣、宜章等。
海南:
非純客家縣市:儋縣、澄邁、定安、臨高、瓊海、義昌、萬寧、三亞等。
台灣:
非純客家縣市:桃園、新竹、苗栗、南投、台中、屏東、嘉義、高雄、彰化、花蓮、雲林、台東、台北等。
香港與澳門:
香港與澳門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佔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香港的新界、元朗的老居民多數為客家人。
陝西:
陝南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區返遷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居住區,人口20萬,尚無法確定非純客家縣市。
河南:
豫南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地區返迂的客家人,還未確定那些是非純客家縣。
以上客家人數約7000萬人
海外客家人分布:
亞洲:
印度尼西亞 120萬人馬來西亞125萬人泰國60萬人新加坡60萬人菲律賓0.68萬人越南 15萬人緬甸5.5萬人柬埔寨1萬人印度2.5萬人寮國0.5萬人沙烏地阿拉伯0.22萬人日本 1.2萬人 汶萊0.9萬人 巴基斯坦 0.2萬人 尼泊爾 0.24萬人 斯里蘭卡0.17萬人 科威特 0.017萬人 朝鮮 0.1萬人 韓國 2萬人土耳其0.05萬人孟加拉國0.05萬人
美洲:
美國 28.4萬人 牙買加 10萬人 特立達尼達和多巴哥0.6萬人巴拿馬 0.5萬人 哥倫比亞0.01萬人 瓜地馬拉 0.01萬人 多米尼加0.12萬人加拿大8.1萬人 玻利維亞0.01萬人秘魯20萬人 巴西 0.24萬人 智利 0.12萬人 蓋亞那 0.6萬人 阿根廷0.05萬人 古巴0.81萬人 厄瓜多爾 0.02萬人 蘇利南 0.4l萬人 委內瑞拉 0.02萬人 墨西哥 0.01萬人
歐洲:
法國 3萬人 荷蘭 0.21萬人 俄羅斯0.12萬人 丹麥012萬人 挪威0.03萬人 英國 15.2萬人 德國 0.5萬人 義大利 0.1萬人 瑞士 0.1萬人 比利時 0.043萬人 葡萄牙0.05萬人 瑞典0.24萬人 前南斯拉夫地區 0.24萬人 捷克 0.01萬人 奧地利0.05萬人 冰島0.01萬人 西班牙 0.02萬人 盧森堡0.02萬人
非洲:
馬達加斯加0.02萬人 莫三比克 0.03萬人 奈及利亞 0.02萬人 獅子山 0.006萬人 尚比亞 0.006萬人 迦納 0.02萬人留尼旺 1.8萬人 模里西斯 3.5萬人 肯亞 0.01萬人 南非 2.5萬人 民主剛果 0.02萬人安哥拉0.02萬人 塞席爾 0.05萬人
大洋洲:
巴布亞紐幾內亞0.12萬人 諾魯 0.12萬人 臘色爾 0.12萬人 索羅門群島 0.12萬人 澳大利亞 4.3萬人紐西蘭0.1萬人塔希提1萬人 斐濟0.5萬人 馬紹爾群島0.05萬人西薩摩亞0.03萬人
7meb
⑵ 南方人是漢人嗎南方客家人是漢人嗎
《辭海》解釋說:相傳在四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廣東梅州、河源、惠陽等縣江西、四川、廣西、湖南、台灣、海南、福建部分地區,分布約120餘縣。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4世紀初)、唐代後期(9世紀末)因戰亂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滅亡後又遷至贛、閩、粵等地。自稱「客家」或「來人」,以區別於本地人。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之一,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山歌別具風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習俗傳統,婦女均天足,參加勞動生產,不受封建陋習約束,勇於進取。近代,太平天國之亂失敗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廣闊的地區,有的轉徙台灣、香港,或僑居南洋一帶。
關於「客家」,史學界一般認為:客家是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由於受到邊疆部族的侵擾,客家先民從中原輾轉遷
客家人到南方。以後,繼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遷徙,形成客家散布許多地區的局面。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遷移(公元317~879年間),是由五胡亂華侵擾割據所引起。為避難,自晉代永嘉以後,中原漢族開始南遷,當時被稱為「流人」。逐漸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後,遠的到達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則仍徘徊於潁水淮水汝水漢水一帶。
第二次南遷(公元880~1126年間),由唐末黃巢起義引起。十幾年動亂,中國各地人民都分頭遷徙。這次遷徙,遠者,少數已達惠、嘉、韶等地,而多數則留居閩汀州,還有贛州東部各地。
第三次遷徙(公元1127~1644年間),宋時,由於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遷徙。這次由於文天祥等組織人馬在閩粵贛山區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處成為雙方攻守的重地。於是,先至閩贛的中原氏族再分遷至粵東粵北。而與此同時,流入汀州者也為數日多。
第四次遷徙(公元1645~1843年間),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內部人口已不斷膨脹,另一方面,滿洲部族入主中國。在抵抗清的入駐無力之後,民眾再次分頭遷徙,被迫散居各地。相當一部分人,遷入四川等遭兵火毀滅之地,重新開辟墾殖。是即第四次遷徙,「移湖廣,填四川」。康熙皇帝為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遷徙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在1866年以後),當在清後期。這可以說是一次世界范圍的遷徙。人口日多,山區條件差,不足養口。於是,客家人分遷往南至雷州、欽州廣州潮汕等地,渡海則出至香港澳門台灣南洋群島,甚至遠至歐美等地。
經過多次的輾轉遷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終至今日成為中華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自唐明皇開元年間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間,長汀都是州郡路府治所。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光龍洞等處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三千餘戶,又開福,撫二州山峒,奏請設置汀州,於九龍水源長汀置長汀縣。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汀州建置完成,州治在新羅,初轄長汀、新羅、黃蓮三縣。建置時,縣境東接沙縣,西接江西於都,東南接龍岩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包括現今長汀、武平、上杭、連城等縣及清流西南部分地區。唐天寶元年(742年)汀州改名臨汀郡,郡治遷長汀村。
大歷十四年(769年),福建節度使李承昭奏請遷州治於汀江上游長汀白石鄉東坊口,大歷二十四年(779年)又遷卧龍山陽,縣治一同隨遷。當時,汀州已成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宋代,大量南遷漢民進入閩粵贛邊。南遷的中原民眾一批一批涌來,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贛南到汀州寧化的石壁寨(現名石壁村)一帶,然後繼續移遷汀州郡各屬地。汀州寧化石壁,百姓先祖在此生息、繁衍、播遷、是漢人南遷的主要聚居地和播遷地。入汀的中原民眾與當地百越族的閩越及畲族逐漸融合。從而,同化了土著,形成了漢民族支系,成為閩西客家人。宋《臨汀志》載:「迨宋朝承平日久,生聚日滋,《元豐九域志》已載主戶66157,客戶15299,視唐既數倍。慶元舊志載主客戶218570,主客丁453231,視元豐又數倍……」。可見宋時南遷入汀者日多。經唐,宋,元歷代,汀州管轄區域和稱謂多次變更,至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汀州府管轄長汀、寧化、清流、歸化、連城、上杭、武平、永定八縣。清順治三年(1646年)11月清兵入閩,置府縣仍如明制,版圖如舊。故明清兩朝汀州府管轄八縣。民國初年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民國二十四年設第八行政督察區,後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長汀,管轄長汀、連城、清流、明溪、寧化、建寧、泰寧、武平八縣。長汀在漫長的歲月里,人文稱盛,不減江浙中州。汀州有優越的地理環境,有汀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有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故而成為客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各地紛紛在汀州建會館,如歷史上曾有廣東會館、湖南會館、杭永會館、江西會館、龍岩會館等,汀州八縣的生員到汀州考秀才,汀州仁人志士薈萃,商賈工匠雲集。由於這些歷史原因,汀州自然成為客家首府。
客家人「天下水皆東,唯汀獨南」,汀江是閩西最大河流,也是連接客家人南遷的兩個中轉站----福建閩西寧化和廣東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閩後,沿著汀江兩岸定居,汀江流域成為客家人的大本營。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發展壯大了客家民系。汀江流域,成了海內外客家人心中的「麥加聖地」!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廣東東部北部叫客話、客家話;在廣東西部和廣西東南部叫涯話、麻介話、新民話;在湖南瀏陽叫客姓話;在四川叫土廣東話。但通稱客家話。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一,客家人和非客家人都用,向來通行,是很好的說法。
方言的分布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於大陸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部分地區。其中主要的區域是廣東東部和北部,廣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粵閩贛邊區一帶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區,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區。在海外,台灣和香港有部分地區講客家話。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美洲華僑、華裔中也有不少講客家話的。
廣東的客家方言幾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粵東、粵北地區。其中純粹屬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為主的縣市有: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龍川、和平、始興、連平、新豐、河源、豐順、紫金、南雄、翁源、連南、英德、惠陽、曲江、博羅、寶安、惠東、揭西、仁化、樂昌、廉江、乳源。此外饒平縣、揭西、海豐、陸豐、龍門、從化、花縣、新會、化州、四會、陽江、鶴山、三水、高要、開平、信宜、珠海、深圳龍崗、東莞等廣東的其它地區的一些縣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話分布。據最新調查資料統計,在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三市約有190萬人講客家話,分布區域約為6400平方公里,具體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電白、陽西、陽春等縣。
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閩西的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寧化、明溪等縣。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縣的九峰、長樂,詔安縣的秀篆、官陂,龍岩西北部萬安(舊名溪口鎮)等地說的也是客家方言。
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贛南的興國、寧都、石城、瑞金、會昌、尋鄔、安遠、全南、龍南、定南、信豐(不包括縣城嘉定鎮和城郊的部分農村)、大余、崇義、上猶、南康、贛縣、於都等十七個縣和西北部的銅鼓縣、修水縣的大部分鄉鎮。此外,萍鄉、廣昌、永豐、吉安、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高安、武寧、橫峰等縣市的部分鄉鎮均講客家方言。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較為集中的一個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區東山一帶、新都、金堂、廣漢、什方阝、彭縣、雙流、新津、簡陽、仁壽、資中、威遠、安岳、富順、瀘縣、合江、宜賓、廣安、儀隴、巴中、通江、達縣、西昌等縣市的局部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方言分布全區90個市縣中的79個市縣,占所有市縣的87.78%。就鄉鎮而言,全區1364個鄉鎮中,583個鄉鎮有客家話,占所有鄉鎮的42.74%。廣西客家方言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陸川、博白、浦北南部與合浦東部;其次是防城、欽城與靈山相連的一片地區;以貴縣為中心,沿鐵路東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賓陽地區;此外還有來賓、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陽朔等。
湖南省的客家方言主要通行於攸縣、茶陵、酃縣、汝城、桂東等縣的某些鄉村,還有瀏陽、平江縣的某些鄉村。江永、江華等地也有少數人說客家方言。
台灣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園以南各鄉鎮和中壢、新竹、竹東、苗栗一帶鄉鎮以及屏東縣一部分鄉鎮、高雄縣的美濃鎮。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為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五個地區。其中亞洲講客家方言的共有350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非洲的客屬華僑華人共有5.4萬人,分布在模里西斯、留尼旺、南非等12個國家。在美洲約有46萬人講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魯、美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歐洲、大洋洲的客屬華僑華人有16萬和4.4萬人。
(以上內容都是從有道網路擇錄而來。詳細內容還請查詢有道詞典。).
⑶ 桂陽縣的歷史名人
蔡倫(約63~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者(註:一說為桂陽縣人。一說為今耒陽人,此出自《水經注》,作者是北魏北朝人,並沒有來過南朝,對南方水系記載多有誤)。
胡騰,字子升,桂陽人,東漢尚書。從小師從漢桓帝竇妙皇後之父竇武,初任荊州部南陽從事,靈帝時任竇武大將軍府掾,坐受黨錮,解禁後官至尚書。
趙雲(?-229),字子龍,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第52回趙子龍計取桂陽的經典故事使桂陽成為三國名城。趙子龍還就任桂陽太守3年,。
劉昭禹,字休明,五代桂陽人,楚國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曾任嚴州刺史。
李思聰,桂陽和平人,明洪武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緬甸,清慎自敕,重義輕利,蠻中百夷敬服,還朝後著《百夷傳》上於朝,朱元璋賞其功,賜衣一襲,擢升江西布政司右參政,食二品俸。
羅以禮,桂陽人,明永樂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塞外,其清介品格為當地人所敬畏。
韓寶英,桂陽人,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義女」,民間傳說中一個文武雙全、忠孝兼備、愛憎分明、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陳士傑(1824~1893),桂陽泗洲人,深受曾國藩賞識和倚重,與晚清名士王闓運交情頗深並結為親家,官至浙江、山東兩省巡撫。
夏時(1839~1906),桂陽蓮塘人,陳士傑的外甥,官至江西、陝西巡撫,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御賜一品封典,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
夏壽田(1870~1937),夏時之子,高中榜眼,與齊白石、楊度均為至交知己。
徐連勝(1881~1918),字名淵,號捷卿,桂陽太和人,1911年任廣東新兵巡防營管帶,參加循城起義, 投奔革命。
李木庵(1884年~1959年),桂陽正和人,中國當代著名法學家,曾任司法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革命戰爭年代在延安文藝界享有很高文名,被推舉為懷安詩社社長。
劉放吾(1898~1994),原名劉繼樞,號不羈,桂陽仁義人,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原型人物,1942年率領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取得緬甸仁安羌大捷,解救了7000多名英軍和500名美國記者、傳教士,因戰功卓著,榮獲陸海空甲種一等獎章,後晉升少將軍銜。
陳久長(1934~),桂陽清和人,湖南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並留校工作,1964年調入外交部,歷任美洲大洋洲司美國處副處長,駐美國使館二等秘書,幹部司綜合處處長、參贊、副司長,駐古巴和駐秘魯大使。
謝豐亨(1936~2010),桂陽流峰人,畢業於空軍第四高級專科學校,曾任南京軍區空軍航空工程部、裝備技術部部長,南京軍區空軍黨委常委,199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鄧祖選(1944~),桂陽青蘭人,畢業於南京高級陸軍學校,1996年6月任武警廣東省總隊政委,1998年晉升武警少將警銜,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宋楚瑜(1942年~),台灣唯一民選省長、親民黨主席。
鄧小剛(1967~),桂陽人,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先後任北京市計劃委員會委員,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2005年6月任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助理,2006年7月任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2011.11 當選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
李萍(1988~),桂陽敖泉人,在2005年、200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多哈亞運會和第十屆、十一屆全運會等重要賽事屢獲53公斤級女子舉重冠軍。
廖芊芊,桂陽歐陽海人,東江師范畢業後到深圳闖盪,簽約廣東新時代音樂有限公司。
范齊英,汝城人,成名前在桂陽縣湘劇團工作,現為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獨唱演員。1998年獲湖南省青年歌手大獎賽金獎,1999 年在東南電視台銀河之星擂台賽上蟬聯 9 關擂主,曾演唱《都說桂陽美》。
易思玲(1989年5月6日-),原名易夏紅,湖南桂陽城關人,中國女子射擊隊運動員,2012年7月28日,易思玲在倫敦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上以502.9環的成績獲得女子十米氣步槍比賽金牌,亦是該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
⑷ 哪些地方的人是客家人
福建是客家人的聚集地而且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客家土樓。另外廣都的梅州和河源也有一部分是客家人應該是客家的分支,是從古代遷至廣東的。希望能幫助你
⑸ 客家話發源地在哪、人口主要分部在哪裡、話語音分為幾種、語音一樣的是哪個地方跟哪個地方
客家人,又稱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勛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答案補充 一、概述 客從何來?客家民系是在中國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漢民族內一個特別民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擴展。中國自秦漢以後一千多年間,由於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天災戰禍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漢人向南遷徙,數量超百萬之眾。南下漢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進入贛南、閩西、粵東北山區的中原漢人,與古越族後裔畲、瑤等土著居民雜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創造出一支與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稱為「客家文化」。這些南遷漢人,操一種濃厚中原古音,並雜夾江淮官話的語言,稱為「客家話」,講這種話者稱 「客家人」。 如今,海內外客家人約有一億二千萬之眾,其中客家人在香港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台灣佔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國內、除閩、贛、粵三省外,湖南、廣西、四川等省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在海外如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都有很多客家人。梅州是客家人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地,現有人口500多萬,號稱 「世界客都」。
⑹ 請問客家人都分布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
客家人(客家民系),是漢民族八大民系中的一支。自東晉開始,中原漢人幾度南遷至今天的贛粵閩三省交界地區以後,經過長時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風俗的客家民系。爾後,客家人又從贛粵閩三省交界地區遷徙到國內另外 16個省(市、區)和港澳台乃至漂洋過海,流布於世界各地。
客家人有其極富魅力的風俗。客家保留的傳統風俗,大多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帶來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地域廣大,形成了 " 十里不同風 , 百里不同俗 ", 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萬象紛呈。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人是遷徙到南方的漢人
說到客家人,人們馬上會問:何謂「客家」?
「客家」一詞,在客家語與漢語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戶」之意。《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相傳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見,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贛南、閩西、粵東,那裡有29個縣是「純客縣」。在宋末以前,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應州(現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為軸心向中國南方逐漸擴展並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6次大規模的南遷: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游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據統計,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5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5%。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和奧地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00萬之眾。
⑺ 客家人是純正血統的漢人嗎
何謂"客家" (之一)
"客家"是漢族民系其中一支的名稱。這支稱為"客家"的民系,是南遷漢人,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畲瑤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它以漢人為主體,同時包合經融合有"客化"的畲瑤等少數民族。
客家民系是以漢人為主體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徵及表現出繼承中原漢族文化,所以應肯定為漢族的一個支系。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就應該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但並非種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何謂客家先民 (之二)
客家先民,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生活在民系形成地區的客家人的祖先。
客家先民,概言之,本應該就是客家人的祖先,但情況比較復雜。客家人的祖先除當地"客化"的少數民族之外,都是南遷漢民,但南遷漢人中,不少在輾轉大江南北數百年之久,數代之後才遷入閩粵贛客家民系形成的地區,進入客家形成區的南遷漢人有的已經不是離開中原的第一代,甚至不是第二代、第三代……,他們有的定居於別的民系形成區,成為其他民系的成員。所以如果把客家人的祖先統稱為客家先民,那?quot;客家先民"這一稱謂就沒有特殊內含,或說概念雜亂,因此必須用時空加以限制。時間就是民系形成之前,空間是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區。也就是直接產生客家的祖先,方稱客家先民。
何謂客家人(之三)
客家人,是客家民系的成員。凡是有客家血統、客家文化素質和客家認同意識三項條件中的任何兩項條件的人,便是客家人。
客家血統,不要誤認為就是漢族血統。因為客家民系雖然是漢族的一支,但它是以漢族為主體,同時包容了"客化"的畲瑤等少數民族。也就是說,客家民系是漢族客家先民(主體)與非漢族客家先民(即客家民系孕育時期居住孕育區的畲瑤等少數民族)共同孕育的。所以,客家血統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各族成員血統的總稱。文化素質主要表現在語言和生活習慣方面。客家認同意識,即是自我承認是不是客家人。鑒別是否客家人的三要素中,更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素質和自我認同意識,而不是血統。
何謂客家後裔 (之四)
客家後裔可以解釋為客家後輩,但如果其後輩仍然是客家人,就沒有必要冠以"客家後裔",因為客家人的前輩是客家先民,之所以稱其"先民",是因為他還不具備客家人的素質。如此推論,客家後輩,應是具有客家血統而無客家文化素質和客家認同意識的人。比如遷離客家社區時間較長,而已不會講客家話,自己也不認為是客家人的原客家人或客家人的兒孫。客家後裔應是現已不是客家人的客家後輩。若不這樣區分,何謂客家人、何謂客家後裔?總不能說,父親是客家人,兒子就是後裔,如果兒子仍然是客家人,那又為什麼稱"後裔"?因為客家民系至今並未終止,如果有一天客家民系消失了,那麼到達其消失之後,客家人的後輩則可稱為客家後裔。此說是否合適。請專家指教。
客家名稱的由來(之五)
「客家」的字面概念是外來的住戶。作為民系的稱謂,「家」的含義應是「人」,而不是「戶」,如「店家」、「船家」。「客家」是客家民系、客家人的簡稱。但是,「客」不是簡單的相對「主」而言的外來者,如廣府系、福佬系,他們也都是中原南遷的漢人,也是「外來者」,為何又不稱客家?其中緣由還在學界討論之中。從歷史的現象看,漢族南方各民系的形成時間都比客家民系早,基本都在同一個行政區域之內(有的也只有部分外延),而客家民系形成時間較遲,而且不在同一個行政區域內,是在三省的連結地區。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這方連結地區,原本的土著或稱主人,除了極少數的古越族之外,有「山客」、「木客」、「畲客」。他們大多也是「外來人」。這些「客」和後來的「漢客」混居一地,長期融合,孕育出一種獨具個性的語言、文化特徵,(可以認為此時民系初步形成,但沒有正式的名稱)然而這些獨具特徵的人外遷他鄉,如遷至福佬系、廣府系的聚居區,被當地主人稱為客人、客戶、客家。而且這一稱呼是在福建沿海和廣東沿海不同民系中「叫」出來的,這在文化內含上,應該可以認為是對同一文化特徵(即後來確定的客家)人群的一種「共鳴」。這是否同閩粵贛三省連結區原住民的「客」有關,或者說這些地方的居民已有「客」的說法(雖然未見文字記載),現尚難定論。 客家名稱的來由,現在比較共識的觀點是由「他稱」到「自稱」。「他稱」的時間是在明末清初。自稱的時間起始於清中葉。但這絕不等於客家民系這時候才形成。「他稱」首先是在福建沿海福佬人和廣東沿海廣府人,「稱」出的。「自稱」便是自我認同。因客家在民系形成之前的歷史一直是作客他鄉的遷移史。人家對自己的稱謂並無貶意,同時符合自己的歷史;也就認同了。
何謂客家精神(之六)
「客家精神」一詞,有的學者認為不確切,提出用民性、品格、民風、特性、風尚、品德、品質,氣質等詞的見解。見智見仁,何詞恰切,姑且不論,權以「精神」解說。 客家精神是由客家歷史打造出來的。客家歷史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創業史。為了生存、發展,長期的遷徙、流浪,顛沛流離,逐步地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保守觀念的束縛,樹立起「四海為家」的新思想。
也就是長期的顛沛流離,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而必須奮力與自然、與社會抗爭,努力拚搏,勝利者,就是這些敢於拼搏、敢於冒險進取的強者,他們終於到了彼岸,獲得新生和發達。
客家先民在中原老家受到儒學的傳統教育,宗族、家族觀念根深蒂固。離開中原背井離鄉,長期的流浪生活,更體會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更加鞏固和加強了宗族家族觀念,於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觀念顯得十分突出,扌背父骸,聚族而後,修族譜,修宗祠十分突出。 客家先民在飽嘗長期離鄉背井痛苦之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家不知娘辛苦,出外方知慈母情」,「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於是更加戚戀家鄉,並深刻體會到家、鄉、國命運一體,榮辱與共的關系,使愛國愛鄉的思想強烈地表現在各個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客家精神的表述有繁有簡,有長有短,可以函益意識和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最為突出,最為本質的可以歸納為「四海為家,冒險進取,敬祖睦宗,愛國愛鄉」十六個字。
中國客家地區分布(之七)
客家地區習慣稱呼是純客家縣和非純客家縣,但至今尚無衡量標准,比如純客家縣,客家人口應占總人口的多少,非純客家縣,應有多少客家人口或占總人口比例多少方能認定為非純客家縣。所以只能根據過去和近年各地學者的調查資料排列出來。隨著客家學研究的深入,這種排列將會有些出入,可能尚有些新發現的客家縣還未列上,而不該列上的卻列上,所以只能作現時的參考。
江西:純客家縣市有:贛縣、南康、信豐、上猶、大余、崇義、安遠、龍南、全南、定南、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尋烏、石城和銅鼓等18個。非純客家縣市有:贛州、廣昌、永豐、吉安、吉水、泰和、萬安、遂川、井崗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修水、武寧、萍鄉、橫峰、鶩源等20個。
福建:純客家縣市有: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建寧、將樂、泰寧等11個。非純客家縣市有:崇安、光澤、邵武、順昌、沙縣、永安、三明、漳平、龍岩、南靖、平和、詔安等12個。
廣東:純客家縣市有:梅江、梅縣、大埔、蕉嶺、平遠、興寧、五華、紫金、龍川、和平、連平、翁源、始興、南雄、陸河、河源市區、新豐等17個。非純客家縣市有:韶關、曲江、乳源、樂昌、英德、豐順、博羅、連南、東昌、惠州、惠陽、惠東、饒平、汕頭、揭陽、揭西、潮陽、惠來、普寧、陸豐、海豐、龍門、深圳、寶安、佛岡、清遠,從化、花縣、增城、東莞、中山、珠海、斗門、連山、陽山、廣寧、三水、高安、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台山、鬱南、封開、羅定、陽春、陽江、信宜、茂名、廉江、四會、化州、電白等54個。
廣西:非純客家縣市:合浦、防城、欽州、博白、浦北、陸川、靈山、寧明、崇左、扶綏、邕寧、玉林、橫縣、北流、容縣、武鳴、貴港、賓陽、藤縣、桂平、平南、武宣、馬山、蒼梧、梧州、來賓、象州、全秀、柳州、柳江、紹平、蒙山、鹿寨、宜山、賀縣、鍾山、柳城、環江、河池、荔蒲、平樂、陽朔、羅城、融水、融安、三江、鳳山等47個。
四川(含重慶):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巴縣、陪陵、重慶、合江、合川、滬縣、滬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岳、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溫江、金堂、廣漢、彭縣、什加、西昌、會理等32個。
貴州:非純客家縣市:遵義、榕江。
湖南:非純客家縣市:臨湘、平江、瀏陽、醴陵、茶陵、炎陵、攸縣、安仁、常寧、來陽、酃縣、永興、桂東、汝城、江永、江華、郴縣、宜章等18個。 海南,非純客家縣市:儋縣、澄邁、定安、臨高、瓊海、文昌、萬寧、三亞等8個。
台灣:非純客家縣市:桃園、新竹、苗栗、南投、台中、屏東、嘉義、高雄、彰化、花蓮、雲林、台東、台北等13個。
香港與澳門:香港與澳門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佔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
陝西:陝南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區返遷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住區,人口20萬,尚無法確定非純客家縣市。
河南:豫南有不少從閩、粵、贛客家地區返遷的客家人,還未確定那些是非純客家縣。
世界客家人的分布(之八)
亞洲:
中國 7000萬人 印尼 120萬人 馬來西亞 125萬人 泰國 60萬人 新加坡 60萬人 菲律賓0.68 萬人
越南 15萬人 緬甸5.5萬人 柬埔寨 1萬人 印度2.5萬人 寮國 0.5萬人 沙烏地阿拉伯 0.22萬人
日本1.2萬人 汶萊0.9萬人 巴基斯坦 0.2萬人 尼泊爾0.24萬人 斯里蘭卡0.017萬人 科威特0.017萬人
朝鮮0.1萬人 韓國 2萬人 土耳其 0.05萬人 孟加拉 0.05萬人
美洲:
美國 28.4萬人 牙買加 10萬人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6萬人 巴拿馬0.5萬人
哥倫比亞 0.01萬人 瓜地馬拉 0.01萬人 多米尼加 0.12萬人 加拿大8.1萬人
玻利維亞 0.01萬人 秘魯 20萬人 巴西 0.24萬人 智利 0.12萬人
蓋亞那 0.6萬人 阿根廷 0.05萬人 古巴 0.81萬人 厄瓜多 0.02萬人
蘇利南 0.41萬人 委內瑞拉 0.02萬人 墨西哥 0.01萬人
歐洲:
法國 3萬人 荷蘭 0.21萬人 俄羅斯 0.12萬人 丹麥0.12萬人 挪威 0.03萬人 英國15.2萬人
德國 0.5萬人 義大利 0.1萬人 瑞士 0.1萬人 比利時 0.043萬人 葡萄牙 0.05萬人 瑞典0.24萬人
南斯拉夫0.24萬人 捷克 0.01萬人 奧地利隊0.05萬人 冰島 0.01萬人 西班牙 0.02萬人 塞席爾 0.05萬人
盧森堡0.02萬人
非洲:
馬達加斯加 0.02萬人 莫三比克 0.03萬人 奈及利亞0.02萬人 塞納里昂 0.006萬人
尚比亞 0.006萬人 迦納 0.02萬人 留尼旺1.8萬人 模里西斯3.5萬人
肯亞0.01萬人 南非2.5萬人 扎伊爾0.02萬人 安哥拉 0.02萬人
大洋洲: 新幾內亞.0.12萬人 諾魯0.12萬人 臘色爾 0.12萬人 所羅門 0.12萬人
澳大利亞4.3萬人 紐西蘭 0.1萬人 塔希提 1萬人 斐濟 0.5萬人 馬紹爾 0.05萬人 西薩摩亞 0.03 萬人
以上列的 82個國家,若把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單列,則為85個國家和地區。這是普遍認同的數字。但近年也有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一百有餘。總人口有8千多萬、一億左右、1.2億等不同數據。按上述數計算,應為8000萬左右較為確切。但各有根據,孰是孰非,尚難確定。
⑻ 「客家人」主要是指的哪一類人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廣東梅州、河源、惠陽等市,江西的贛州地區18個縣市區、福建西部,四川、廣西、湖南、台灣、海南、香港部分地區,分布約120餘縣。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4世紀初)、唐代後期(9世紀末)因戰亂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滅亡後又遷至贛、閩、粵等地。自稱「客家」或「來人」,以區別於本地人。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之一,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山歌別具風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習俗傳統,婦女均天足,參加勞動生產,不受封建陋習約束,勇於進取。近代,太平天國之亂失敗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廣闊的地區,有的轉徙僑居南洋一帶。
2007年8月20日在河南省洛陽偃師市結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出發地」國際學術研討會確認,客家先民首次大規模南遷紀念地在我省偃師市。
客家是中華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來,他們從中原向外遷徙,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和海外各地。參加研討會的代表們認為,客家的第一次遷徙發生在東晉年間,位於河洛之間的漢魏洛陽故城為當時的國都,正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客家先民首次南遷紀念地的標志性景觀遺存多集中在偃師市,以偃師市為中心的伊洛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區,因此是客家文化的源頭。
[編輯本段]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廣東東部北部叫客話、客家話;在廣東西部和廣西東南部叫涯話、麻介話、新民話;在湖南瀏陽叫客姓話;在四川叫土廣東話。但通稱客家話。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一。
客家方言的分布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於大陸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部分地區。其中主要的區域是廣東東部和北部,廣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粵閩贛邊區一帶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區,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區。在海外,台灣和香港有部分地區講客家話。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美洲華僑、華裔中也有不少講客家話的。
廣東的客家方言幾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粵東、粵北地區。其中純粹屬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為主的縣市有: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龍川、和平、始興、連平、新豐、河源、豐順、紫金、南雄、翁源、連南、英德、惠陽、曲江、博羅、寶安、惠東、揭西、仁化 、樂昌、廉江、乳源。此外饒平縣、揭西、海豐、陸豐、龍門、從化、花縣、新會、化州、四會、陽江、鶴山、三水、高要、開平、信宜、珠海、深圳龍崗、東莞等廣東的其它地區的一些縣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話分布。據最新調查資料統計,在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三市約有190萬人講客家話,分布區域約為6400平方公里,具體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電白、陽西、陽春等縣 。
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閩西的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寧化、明溪等縣。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縣的九峰、長樂,詔安縣的秀篆、官陂,龍岩西北部萬安(舊名溪口鎮)等地說的也是客家方言。
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贛南的興國、寧都、石城、瑞金、會昌、尋鄔、安遠、全南、龍南、定南、信豐(不包括縣城嘉定鎮和城郊的部分農村)、大余、崇義、上猶、南康、贛縣、於都等十七個縣和西北部的銅鼓縣、修水縣的大部分鄉鎮。此外,萍鄉、廣昌、永豐、吉安、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高安、武寧、橫峰等縣市的部分鄉鎮均講客家方言。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較為集中的一個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區東山一帶、新都、金堂、廣漢、什邡、彭縣、雙流、新津、簡陽、仁壽、資中、威遠、安岳、富順、瀘縣、合江、宜賓、廣安、儀隴、巴中、通江、達縣、西昌等縣市的局部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客家方言分布全區90個市縣中的79個市縣,占所有市縣的87.78%。就鄉鎮而言,全區1364個鄉鎮中,583個鄉鎮有客家話,占所有鄉鎮的42.74% 。廣西客家方言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陸川、博白、浦北南部與合浦東部;其次是防城、欽城與靈山相連的一片地區;以貴縣為中心,沿鐵路東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賓陽地區;此外還有來賓、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賀州、蒙山、荔浦、陽朔等。
湖南省的客家方言主要通行於攸縣、茶陵、炎陵、汝城、桂東等縣的某些鄉村,還有瀏陽、平江縣的某些鄉村。江永、江華等地也有少數人說客家方言。
台灣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園以南各鄉鎮和中壢、新竹、竹東、苗栗一帶鄉鎮以及屏東縣一部分鄉鎮、高雄縣的美濃鎮。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為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五個地區。其中亞洲講客家方言的共有350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非洲的客屬華僑華人共有5.4萬人,分布在模里西斯、留尼旺、南非等12個國家。在美洲約有46萬人講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魯、美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歐洲、大洋洲的客屬華僑華人有16萬和4.4萬人。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344.htm?fr=ala0
5回答者: Bai
⑼ 有誰知道客家人的歷史以及他們的分布,他們算是少數民族嗎
首先 不是少數民族 是漢族的一個分支
客家人是中華民族一個獨特的漢族支系。隨著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妥朝到太平天國末期的1500年的五次大遷徙,一代代深受戰亂之苦的中原人遠離故土,成為流落他鄉棄國的客家人。據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組委會統計,目前全球現有8000多萬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的8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大陸佔6800多萬,東盟各國佔1200萬以上。
下面是舊的客家人口分布
(一)中國國內容家人口分布情況
1、內地客家人口分布
廣東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市15個:梅縣、興寧、大埔、五華、蕉嶺、平遠、連平、和平、龍川、紫金、新豐、始興、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純客縣65個:韶關、南雄、曲江、樂昌、乳源、連南、連縣、連山、陽山、寶安、惠陽、河源、東莞、花縣、清遠、佛岡、從化、惠東、揭西、陸河、海豐、陸豐、饒平、潮州、揭陽、豐順、潮陽、惠來、普寧、珠海、斗門、龍門、深圳、南海、曾城、博羅、廣州、中山、新會、廣寧、三水、高要、雲浮、封開、高明、新興、鶴山、開平、台山、鬱南、羅定、德慶、陽春、陽西、陽江、遂溪、海康、徐聞、電白等縣市。總人口2100萬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市18個:寧都、石城、安遠、興國、瑞金、會昌、贛縣、於都、銅鼓、尋烏、定南、龍南、全南、信豐、南康、大余、上猶、崇義等縣市、非純客住縣有20個:廣昌、永豐、吉安、吉水、蓮花、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萍鄉、宜豐、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橫峰、武寧等。總人口1250萬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8個:永定、上杭、長汀、連城、武平、寧化、清流、明溪等縣;非純客住縣17個:龍岩、漳平、詔安、平和、南靖、雲霄、沙縣、永安、順昌、泰寧、將樂、邵武、浦城、建甌、建陽、福鼎、福安、福州等。總人口約500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沒有純客住縣,非純客住縣76個,佔全區縣市總數的90.5%:邕寧、武嗚、賓陽、上林、馬山、橫縣、隆安、大新、抉綏、崇左、寧明、龍州、憑祥、合浦、欽州、防城、溥北、靈山、上思、玉林、北流、容縣、陸川、博白、貴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來賓、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蒼梧、藤縣、岑溪、賀縣、鍾山、富川、昭平、臨桂、陽朔、平樂、恭城、荔浦、永福、靈川、龍勝、河池、宜山、羅城、環江、南丹、都安、大化、東蘭、鳳山、巴馬、百色、田陽、田東、平果、靖西、那坡、凌雲、田林、隆林、西林等。總人口約有460多萬人。
四川省:無純客住縣,非純客住縣市有35個:成都(市郊)、新都、涪陵、金堂、廣漢、什邡、彭縣、溫江、雙流、新津、簡陽、仁壽、樂至、安岳、威遠、內江、榮昌、隆昌、資中、宜賓、合江、滬縣、儀隴、巴縣、通江、廣安、西昌、木台、德陽、綿竹、梓潼、會理、華陽、新繁、灌縣等縣市。總人口約380萬人。
湖南省:非純客住縣有個:汝城、郴州、桂東、酃縣、茶陵、攸縣、瀏陽、平江、江永、新田、江華等。總人口約200萬人。
浙江省:非純客住縣有19個:雲禾、松陽、青田、麗水、宣平、龍泉、遂昌、景寧、縉雲、泰順、金華、江山、衢州、龍游、常山、開化、建德、淳安、長興等縣市。總人口100萬人。
海南省:非純客住縣有2個:紅安縣、麻城縣,總人口約15萬人。
貴州省:非純客住縣有榕江縣。總人口約10萬人。
雲南省:客家人約2萬人。
江蘇南:客家人約2萬人。
安徽省:客家人約2萬人。
陝西省:客家人約0.5萬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客家人約0.3萬人。
其他:客家人約300萬人。
2、台港澳地區客家人分布
台灣省:非純客住縣有19個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粟縣、屏東縣、彰化縣、高雄市、花蓮縣、台中縣、台中市、台北縣、台南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東縣、宜蘭縣等,總人口460萬人。
香港特區:客家總人口約125萬人;
澳門特區:客家總人口約10萬人。
以上統計,中國境內純客住縣41個,非純客住縣246個,純客住縣非純客縣合計287個。
(二)海外客家人分布情況
1、亞洲
旅居亞洲的客家人共約380萬人,分布在2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印尼約為150萬,其主要居住地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蘇拉威西、摩鹿加群島;馬來西亞125萬,居住在馬來西亞各州,尤以馬六甲、檳榔嶼、霹靂、吉打、柔佛、雪蘭莪、沙巴、沙撈越為多;泰國55萬,主要居住在曼谷、清邁、北攬坡、萬侖、普吉、合艾等城市;新加坡20萬;緬甸約10餘萬,主要居住在仰光、曼德勒、土瓦及墨爾階等地;越南約15萬,以西貢(胡志明市)和堤岸為多;菲律賓約6800人,多集中在馬尼拉;印度約2.5萬人;日本約1.2萬人,集中在東京和大坂。
2、大洋洲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約6萬人,分布在1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澳大利亞4.3萬人,主要居住在墨爾本、悉尼、新威爾士、維多利亞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亞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譯作塔希堤)、斐濟、紐西蘭、所羅門、馬紹爾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瑞魯、西薩摩亞也有客家人聚居。
3、美洲
旅居美洲的客家人約46萬人,分布在2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約28、4萬人,主要居住在檀香山、三藩市、紐約等地;加拿大約8.1萬人;中南美洲的秘魯與牙買加是客家人較集中分布、人口也較多的國家,分別有15萬人和10萬人。在古巴、蓋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蘇利南、巴拿馬、巴西也有較多的客家人。此外,阿根廷、厄瓜多、委內瑞拉、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多米尼加、玻利維亞也有少數客家人居住。
4、歐洲
旅居歐洲的客家人約有20萬,分布在1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國最多,約有15萬人,法國約有3萬人,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也有數千人至上萬客家人。
5、非洲
旅居非洲的客家人約8萬人,分布在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模里西斯較多,約3.5萬人,留尼旺約1.8萬人,南非約2.5萬人。
以上總計,海外客家人總數為454.629萬人,分布在五大洲81個國家和地區。詳見下表:
表1 海外客家人分布 單位:萬人
國名 人數 國名 人數 國名 人數
印尼 150 法國 3 牙買加 10
馬來西亞 125 荷蘭 0.2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6
泰國 55 俄羅斯 0.12 巴拿馬 0.5
新加坡 20 丹麥 0.12 多米尼加 0.12
菲律賓 0.68 挪威 0.03 瓜地馬拉 0.01
越南 15 美國 28.4 玻利維亞 0.01
緬甸 5.5 加拿大 8.1 模里西斯 3.5
柬埔寨 1 所羅門 0.12 留尼旺 1.8
印度 2.5 巴西 0.24 塞席爾 0.05
寮國 0.5 秘魯 20 南非 2.5
沙特阿垃伯 0.22 蓋亞那 0.6 澳大利亞 4.3
國名 人數 國名 人數 國名 人數
日本 1.2 智利 0.12 紐西蘭 0.1
汶萊 0.8 古巴 0.81 塔希堤 1
英國 15.2 蘇利南 0.41 斐濟 0.5
新幾內亞 0.12 斯里蘭卡 0.017 盧森堡 0.02
諾魯 0.12 科威特 0.017 孟加拉 0.05
臘色爾 0.12 朝鮮 0.1 厄瓜多 0.02
巴基斯坦 0.2 韓國 2 委內瑞拉 0.02
德國 0.5 捷克 0.01 墨西哥 0.01
義大利 0.1 馬達加斯加 0.02 哥倫比亞 0.01
瑞士 0.1 奧地利 0.05 肯亞 0.01
比利時 0.043 獅子山 0.006 安哥拉 0.02
葡萄牙 0.05 奈及利亞 0.02 莫三比克 0.03
阿根廷 0.05 冰島 0.01 扎伊爾 0.02
尼泊爾 0.24 迦納 0.02 馬紹爾 0.05
瑞典 0.24 尚比亞 0.006 西薩摩亞 0.03
南斯拉夫 0.24 西班牙 0.02 土耳其 0.05
總計:454.629
資料來源:轉引自胡希張等:《客家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