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米團什麼時候開花
A. 米團花這種植物是有些什麼地方才有的
米團花是大灌木至小喬木,高1.5—7米,葉片多破碎,皺縮,黃綠色至黃褐色,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橢圓狀披針形,長10-22cm,幼葉兩面被絨毛;葉柄長1.5-3cm。
大灌木至小喬木,高1.5-7米,樹皮灰黃色或褐棕色,光滑,片狀脫落,新枝被灰白色至淡黃色濃密的絨毛,老枝淡棕色,被微柔毛或幾無毛。葉柄長1.5-3厘米,有時達4.5厘米,被淡黃色濃密的簇生絨毛;葉片紙質或堅紙質,橢圓狀披針形,長10-23厘米或以上,寬5-9厘米或以上,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鋸齒或鋸齒,有時幾為圓齒,幼時兩面密被灰白或淡黃色的星狀絨毛及叢捲毛,老時上面通常脫落至無毛或僅中脈被微柔毛,背面被濃密灰白或淡黃色的星狀絨毛及叢捲毛。花序為由輪傘花序排列成長10-13厘米或以上的頂生稠密圓柱狀穗狀花序;苞片大,近腎形,先端急尖,全緣或具不規則的齒,外被星狀絨毛,果時脫落,小苞片微小,線形,長約1毫米,外密被星狀絨毛;花梗短,長約1毫米,密被星狀絨毛。花萼鍾形,長6-8毫米,外面被濃密的淡黃色簇生星狀絨毛及粉囊狀小突起,內面無毛而明顯可見約15脈,萼齒5(-7),整齊,三角形,長1.5毫米或稍短。花冠白色或粉紅至紫紅,筒狀,長8-9毫米,外面被簇生星狀絨毛,冠筒內藏,冠檐二唇形,上唇頂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頂端平截,背面平滑,腹面具稀疏的半透明小突起,果臍小,位於果的基部,胚小,倒卵形,長為小堅果2/5,有胚乳。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3-5月。
生長環境
生於乾燥的開闊荒地、路邊及谷地溪邊、林緣、小喬木灌叢中及石灰岩上,海拔1000-1900米,沿河谷上升到2400-2600米。
分布范圍
中國雲南東南、中南、南部至西南部,四川西南部。
不丹,尼泊爾,印度東北部,緬甸,寮國,越南也有。
B. 廣東的特產是什麼
1、廣州特產—泮塘馬蹄糕、雞仔餅
慈姑糍是地方特色喜慶小吃,俗稱七仔糍或狗仔糍。有趣的是,慈姑糍的形狀是仿照小男孩的生殖器製作,象徵著添丁發財。
C. 各地的民風民俗
傣族的新年-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潑水節,一般為3至4天。第一天,傣語稱之為「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稱之為「惱日(空日)」,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互相開始潑水了。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斗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
"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
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
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 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 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 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 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訴拉, 拆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 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 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發,製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 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傣歷新年佳節,多數在傣歷的六月下旬,少數年份在七月初,傳統的過節時間, 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麥」相當於陰歷的除夕,各戶要打 掃衛生,准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內,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
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祝新年的來臨。傣歷新年(潑水節),是西雙版納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家家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盛裝。每個村寨都要製作高升、禮花、裝飾龍舟,開展劃船訓練,青年人還要排練節目,作歌舞表演。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做年糕,准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
傣歷新年又稱潑水節,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霉」(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發、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幹凈,要沐浴、洗頭、理發、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臟東西統統送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里,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傣家人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潑水節的高潮。要進行堆沙、賧佛、潑水、放高升、丟包、跳「依拉賀」舞、拜年等活動。解放後,除傳統的活動我,還加有文藝、體育、電影、物資交流等活動,十分熱鬧。
傣家人在潑水節,喜歡排成隊伍,敲著芒鑼,擂起象腳鼓,集體跳起「依拉賀」舞,挨家挨戶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依拉賀」,是一種邊舞邊歌的唱詞。具有傣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情感,在「拜年」、「潑水」、「賽龍船」、「放高升」 時演唱,十分有趣。如:
「拜年」詞:「攀枝花,紅艷艷,桑開傣(新年賀新),已來到。帕薩傣(傣族),盡開顏,糯米酒,密樣甜,共舉杯,賀新年,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潑水詞:「瀾滄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深情人,心中出,似潔泉,如甘露。銀水花,在飛舞,一個個,濕漉漉。透進心,是祝福,笑臉盤,是花朵。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賽龍船詞:「銅芒響,齊舉槳,團結緊,有力量。象蛟龍,譬波浪,昂起首,使勁劃,帕薩傣,賽龍船,依傳統,爭上游。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放高升詞:「做高升,放高升。學科學,練本領。火一點,黑煙噴,似利箭,沖入去。祝來年,好光景,願五穀,又豐登。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D. 櫻花幾月,什麼季節開花
櫻花,別名山櫻花。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
葉互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芒齒,先端尖而有腺體,表面深綠色,
有光澤,背面稍淡。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三
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花於3月與葉
同放或葉後開花。核球形,初呈紅色,後變紫褐色,7月成熟。
櫻花原產我國長江流域和日本。性喜陽光,亦喜濕潤,根系淺,對煙及風抗力弱。
櫻花花朵極其美麗,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是早春開花的著名觀賞花木。
櫻花是世界著名的花木,我國是櫻花主要原產地之一。早在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經用於宮苑之中。唐朝時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園。
「櫻花」一詞,最早見於唐李商隱的詩句:「何處哀等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以後也有詩人多次提及,如元朝郭翼有「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乾」,明於若瀛有「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等詩句,可知我國古時確有多種櫻花供人們栽培與欣賞,是深受人們愛戴的花木。
櫻花也是日本的國花,是日本人春的象徵,古代日本人把櫻花看成神木,因此在日本盛栽櫻花。日本人民酷愛櫻花,不僅是因為她的美貌而且櫻樹全身都是寶,皮、根、葉可入葯,木材是作傢俱、漆器、雕刻及圖板的上等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