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菊石叫什麼名字
A. 菊石的菊石詳細資料
頭足類動物,運動的器官在頭部。體外有一個硬殼,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菊石類殼體的大小差別很大,一般的殼只有幾厘米或者幾十厘米,最小的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農村的大磨盤還要大,可達到2米。
殼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的、錐形的和旋轉形。總體來說有外卷圓形殼、內卷圓形殼、桿形殼、塔形殼、外卷三角形殼、不規則旋卷殼等等。圓形內、外卷的殼在菊石中占絕大多數。菊石的殼也分前、後、背、腹。這一點與現代鸚鵡螺是一樣的,開口的一方為前方,原殼處為後方。旋環的外部為腹,與腹部相對應的面為背。 菊石的殼體是一個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錐形管。殼管的始端細小,通常呈球形或桶形,稱為胎殼。絕大多數菊石的殼體以胎殼為中心在一個平面內旋卷,少數殼體呈直殼、螺卷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平面旋卷的殼體的每一個殼圈稱為旋環,其外圍為腹部,包圍內部旋環的一面是背部,腹部和背部之間的殼面為側面。
菊石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周期性地向前做升階式的移動,在其後方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用以支持動物體,增加浮力和加強殼體。因此殼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動物體棲居而沒有隔壁的部分,稱為住室;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氣殼,被相鄰兩個隔壁所分隔的空間叫做氣室(圖1),隔壁是一個曲面,通常具有復雜的形狀,尤其是在近殼壁處褶皺十分強烈。隔壁與殼壁的接觸線叫做縫合線,是菊石分類中十分重要的標志。每一個隔壁有一個圓形隔壁孔,為體管所在位置。體管可能起聯系軟體與殼體和調節浮力使殼體沉浮的作用。它通常位於腹部邊緣,但少數類別的體管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
菊石殼體的旋卷程度很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松卷、觸卷、外卷、半外卷、半內卷和內卷。殼體外形也多種多樣:由薄板狀至圓球形,有的呈三角形旋卷,有的呈直桿狀或呈環形,腹部尖形,平板狀或圓形等。
殼體表面有時平滑,有時有不同類型的裝飾,常見的裝飾有生長線紋、縱旋線紋、橫肋、瘤、刺、溝、脊等,這些裝飾又因粗細、強弱、密度、方向及相互組合而有許多變化。此外,殼體表面有不同類型的色帶,但絕大多數色帶都不能在化石上保存下來。
菊石的殼口覆以口蓋。口蓋有的單瓣(單口蓋),有的雙瓣(雙口蓋),也有的由雙瓣融合而成(合蓋)。通常口蓋與菊石殼體分離保存。帶有口蓋的菊石化石十分稀少。
菊石的系統分類標志有殼體形狀、旋卷程度、殼表裝飾、體管位置和縫合線的特徵等。 其中,縫合線的特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每條縫合線可以分為外縫合線和內縫合線。外縫合線是殼體外表面的一段縫合線,內縫合線是背部表面的一段縫合線。縫合線的基本要素是葉和鞍(圖2)。葉是縫合線向後彎曲的部分,鞍則是向前彎曲的部分。按照葉和鞍分布的位置,分別稱為腹葉(或腹鞍)、背葉(或背鞍)、側葉(或側鞍)等。縫合線在側面未完全變成獨立的鞍和葉的一系列褶曲稱為肋線系;位於腹葉和第一側葉之間的一系列次生鞍和葉稱為偶生鞍和葉。
葉和鞍的增生有兩種方式:①鞍裂式,由鞍部分裂,形成獨立的葉和鞍;
②葉裂式,由葉部分裂,產生新的葉和鞍。按照葉和鞍的形態,
可以將菊石縫合線歸納為 4種基本類型:
①無棱菊石式:葉和鞍完整,數量少,側面只有1個寬圓形的葉,見於泥盆紀菊石;
②棱菊石式:葉和鞍完整,數量較多,葉較尖,見於泥盆紀至三疊紀菊石;
③齒菊石式:鞍完整,葉呈鋸齒狀,見於石炭紀至三疊紀菊石;
④菊石式:葉和鞍強烈分叉或齒化,見於二疊紀至白堊紀菊石。
縫合線的特徵是劃分目和亞目一級的主要標志,也是劃分超科、科、屬,以至種的重要標志。胎殼、體管的位置和方向(前向或後向)在劃分目和亞目一級上也有意義。殼表裝飾對於確定屬和種,以及某些科有重要作用。殼體形狀和旋卷程度是劃分屬和種的標志。
總體來講, 菊石跟鸚鵡螺在殼體方面的區別在於: 菊石的殼體要稍微薄一些, 體管相對簡單, 隔壁向殼口方向延伸, 此外最重要的是菊石有復雜的縫合線, 而鸚鵡螺沒有! 縫合線是菊石隔壁跟殼壁內面接觸的線。其他頭足動物的縫合線呈簡單的弧線或者直線, 但菊石的縫合線則是相當復雜, 任何對菊石的描述、分類必須建立在討論其縫合線的基礎之上。縫合線向殼口方向彎曲的部分成為鞍, 向其反方向的部分成為葉, 然後根據所處在殼圈之內不同位置分別命名為腹鞍、腹葉、背鞍和背葉, 據此縫合線類型有一下幾種:
A.由一些簡單的鞍和葉組成, 稱之為棱菊石式縫合線, 為大多數古生代菊石動物所具有。
B.由鋸齒狀的或者有飾邊的葉以及圓形的不間斷的鞍組成, 稱為齒菊石式縫合線。齒菊石是具有這種類型縫合線的典型例子, 它們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佔主導地位。
C. 由葉和鞍都有飾邊並分化出許多小葉的縫合線, 稱為菊石式縫合線, 大多出現在在侏羅紀和白堊紀。
B. 菊石是什麼請各位漂亮姐姐和帥氣哥哥作答吧!急用!!!
其實菊石很弱智的,根本不可怕,只是他的化石樣子比較怪異。他們比恐龍更古老,是比較小的軟體動物,很早就滅絕了,
菊石因其旋繞的形狀而有「阿蒙角」之稱,巫師們利用它使「沉睡的神靈顯聖」。中世紀的人們把菊石稱為「蛇石」,說它們是被7世紀的聖女希爾達砍了頭的小蛇。為了符合傳說,揀到菊石出售的人,會在其上刻一個蛇頭,使它們「恢復原樣
菊石的化石被人們賦予了可怕的意義而以
狀如蜷曲公羊角的菊石(Ammonites)
菊石因其旋繞的形狀,而有「阿蒙角」之稱,這是因為一位埃及的神只阿蒙(Ammon),長有捲曲的羊角。巫師利用菊石,使「沉睡的神靈顯聖」。中世紀時,人們視菊石如盤曲無頭的蛇,尾巴在當中。菊石在英國和德國都稱為蛇石。英國約克郡的懷特比城(Whitby)有則傳說,說菊石在古代是小蛇,7世紀的聖女希爾達(Hilda)砍了它們的頭。為了符合傳說,撿到菊石出售的人,曾在其上列一個蛇頭,使它們「恢復原樣」。
C. 堪察加半島發現4億年前的金屬齒輪,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遺物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下面這個圖片,你會認為這是什麼?
雖然噬菌體長相非常類似機器人,但它們卻是實打實的地球生物,據科學家介紹說,之所以噬菌體擁有如此奇異的結構,是因為正多面體是多面體之中最簡單的結構,搭建起來非常簡單。而且,正20面體是最接近球形的結構,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製造正20面體需要的材料更少。
由此可見,一些造型奇特,不像地球生物的生物在地球上也真實存在,而且它們的存在都遵循著地球的演化規律。
D. 這是什麼螺類化石學名叫什麼
學名叫菊石
E. 菊石是海蝸牛科的嗎
海神石刻吧,菊石屬軟體類化石,它是已滅絕的頭足類動物,最早起源於4億年前的泥盆紀至1億3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全盛時期分布於各大海洋,近代發現於海相沉積岩中。中生代(白堊紀)是菊石的全盛時期,因此它也是中生代化石的指標。
菊石屬軟體類化石,它是已滅絕的頭足類動物,最早起源於4億年前的泥盆紀至1億3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全盛時期分布於各大海洋,近代發現於海相沉積岩中。中生代(白堊紀)是菊石的全盛時期,因此它也是中生代化石的指標。
由於菊石為億萬年之化石,在大自然的沖擊變化下凝聚了天然的能量,也儲存了不少磁場與振動能,所以它能強化人體氣場。
F. 為什麼說只要琥珀中有動植物,它的價格就會飆升
因為琥珀可以使他們保持原貌。
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國科學院院報的封面上,是一張菊石的圖片,而其所屬的論文作者,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博,論文題目是《緬甸琥珀中的菊石》而在以後,這位收藏者不能將這塊琥珀轉賣給私人,只能捐贈或出售給博物館,同時在專業研究人員研究這塊琥珀時需提供方便。
王博表示,對於研究者而言,他們更看重的還是琥珀的科學價值,為了保護這塊琥珀,他們也與琥珀的擁有者簽了協議,未來這塊琥珀不能夠再出手,只能由這位藏家收藏,或者贈送、出售給有資質的博物館,同時,有專業研究者或研究機構想要對這塊琥珀進行研究,擁有者也要便利。
G. 鸚鵡螺化石也叫菊石嗎
不是,菊石和鸚鵡螺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鸚鵡螺是海洋軟體動物,屬頭足類(與章魚、烏賊是同一類),最早出現在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它們具有與脊椎動物接近的發達的腦、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是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之一。因為鸚鵡螺的螺旋外殼光滑如圓盤,形狀很像鸚鵡嘴,所以得名「鸚鵡螺」。
↑鸚鵡螺的縫合線(左)和菊石的縫合線(右)
最後,整體判斷,鸚鵡螺的殼比菊石的殼厚,而且菊石更加扁平。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H. 常見觀賞石概述
(一)礦物晶體類觀賞石
1.水晶
水晶(圖8-33)是結晶完好的石英晶體,化學組成是氧化硅(SiO2)。晶體狀態是由六方雙錐和六方柱構成的帶錐頭的六方體。其顏色多種多樣:無色透明的或乳白色半透明的稱水晶,紫色的稱紫晶,煙灰色的屬煙晶,茶褐色的為茶晶,黃色的稱黃水晶,玫瑰色的為薔薇水晶(芙蓉石)等。
水晶大多呈單晶晶簇(圖8-33)產出,有時還可能和其他礦物晶簇(如螢石、重晶石、辰砂或鏡鐵礦等)共生。與其共生的鏡鐵礦往往呈花瓣狀集合體。水晶晶簇本身常組成形如菊花的放射狀集合體,很受人們的喜愛。
2.方解石
方解石(圖8-34)是一種分布廣泛的常見礦物晶體(簇),化學組成是碳酸鈣(CaCO3),主要為無色或白色,有時因含其他元素而呈淺黃、淺紅、紫、褐黑色等。無色透明的方解石晶體稱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學材料。方解石晶體一般發育完好,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柱狀體、菱面體、板狀體、三角面體等。單晶大小可以從幾毫米至數十厘米不等。因此,方解石晶簇(圖8-34)形態豐富多彩,造型美觀。有時,方解石晶簇可和金屬硫化物晶體(如黃鐵礦、閃鋅礦)共生,形態更為美麗。筆者在湖南水口山鉛鋅礦考察時,曾見過巨大壯觀的以方解石晶簇為主的晶洞,其中可容納數十人之多,局部可見到菱面體狀方解石晶簇和半透明的棕色閃鋅礦晶體共生產出,構成美麗的圖案。
圖8-33 鏡鐵礦中的水晶晶簇
圖8-34 淺紅色層狀方解石晶簇
3.螢石
螢石(圖8-35)是一種鈣的氟化物。礦物晶體大多為半透明至透明,在紫外線照射下出現極強的熒光。礦物常呈現多種誘人的顏色,包括紅色、綠色、藍色、褐色、黃色、橙黃色和紫色等。晶體通常為立方體,兩個立方體常相互穿插構成雙晶,其次為八面體及菱形十二面體。單晶大小可由數毫米至幾十厘米。
4.綠柱石
綠柱石(圖8-36)是一種含鈹的鋁硅酸鹽礦物。晶體常成六方柱和六方錐體,具玻璃光澤。由於所含鹼金屬和微量元素的不同,可呈現不同顏色,有無色、綠色、藍色、玫瑰色和紫紅色等。其中祖母綠是綠柱石家族中最珍貴的成員和寶石。其所呈現的鮮艷綠色,歸因於礦物中含有鉻和釩。祖母綠青翠悅目,使各個時代的人都為之著迷,它有「綠色之王」的美譽,特別為東方民族所酷愛。自古以來,祖母綠一直同鑽石、紅寶石和藍寶石共同列為世界四大珍貴寶石。
圖8-35 淡綠色螢石晶簇(http://jpkc.cug.e.cn)
圖8-36 祖母綠(尚比亞卡夫布礦區)(中國地質博物館,2010)
5.剛玉
剛玉的化學組成為氧化鋁(Al2O3),其硬度為9,僅次於鑽石(硬度為10)。天然剛玉一般都含有微量元素雜質,主要有鉻、鈦、錳、釩等,使剛玉帶有不同顏色,如黃灰、藍灰、紅、藍、紫、綠、棕、黑色等。剛玉的晶體形態常呈桶狀、柱狀或板狀,晶形大多都較完整,具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
(1)紅寶石
紅寶石(圖8-37)是指含鉻的具鮮艷紅色的透明到半透明的剛玉,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寶石,目前市場上優質的紅寶石比鑽石還珍貴,紅寶石的著名產地是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巴西和越南。它主要產於侵入岩體外接觸帶的白色粗粒大理岩中,呈浸染狀斑晶產出。其必要的生成地質條件是高溫、富鋁、缺硅並有鉻的來源。我國西藏和雲南等地也已發現類似成因的紅寶石礦床。
圖8-37 紅寶石晶體(郭克毅等,1996)
(2)藍寶石
藍寶石(圖8-38)是泛指除紅色以外的任何顏色色調的寶石級剛玉。它們的顏色有白、黃、青、藍、紫、玫瑰等色,但以藍色者最為常見。藍色是由於剛玉晶體中含有鈦和鐵所致。藍寶石的主要產地的巴西、緬甸、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地。
6.輝銻礦
輝銻礦(圖8-39)屬於銻的硫化物(Sb2S3),鉛灰色,金屬光澤。單晶呈長柱狀或針狀,柱面有明顯的縱紋。晶體集合體常呈放射狀或束狀。單晶大小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
圖8-38 藍寶石晶體(郭克毅等,1996)
圖8-39 輝銻礦晶簇
7.雄黃與雌黃
雄黃與雌黃(圖8-40,圖8-41)是非金屬礦物,是形影不離的共生礦物,在我國被稱為「鴛鴦礦物」。與其共生的礦物還有辰砂、輝銻礦、方解石、石英等,可組成異常漂亮的共生組合。
雄黃,橘紅色,故得雅稱「雞冠石」;雌黃呈略帶A色的檸檬黃色。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顏色來區分雌雄,但雄黃長時間受光照射後會直接轉變成雌黃。
除了上述列舉的一些礦物晶簇外,在自然界還有不少礦物晶簇,如石榴子石、黃鐵礦、錫石、辰砂、藍銅礦、孔雀石、電氣石、石膏、角閃石、綠簾石、紅柱石、天青石、魚眼石等。限於篇幅,這里不能一一列舉。
圖8-40 雄黃晶簇
圖8-41 雌黃晶簇
(二)岩石類觀賞石
(1)太湖石
太湖石(圖8-42)又稱貢石,久負盛名,它是一種溶蝕後的石灰岩,以長江三角洲太湖地區的岩石為最佳。「漏、瘦、透、皺」是太湖石的幾大特色。
(2)大理石
大理石(圖8-43)既是一種建築材料,又是很好的觀賞石。它是一種變質岩石。大理石品種主要有雲石、東北綠石和曲紋玉。
圖8-42 蘇州博物館中的太湖石(舒良樹,2010)
圖8-43 大理石(http://222.66.109.201)
(3)菊花石
菊花石(圖8-44)是生長在280萬年前的一種天然岩石。它是由天然的天青石或異質同象的方解石礦物構成花瓣,花瓣呈放射狀對稱分布組成白色花朵;花瓣中心由近似圓形的黑色燧石構成花蕊,活似天工製作之怒放盛開的菊花,故名菊花石。它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美麗的圖畫;若精工雕琢成工藝品,更是錦上添花,精美絕倫。
(4)雨花石
雨花石(圖8-45)美在質、色、形、紋的有機統一,世界上諸種觀賞石以此四者比較,沒有能超過雨花石的。質,是指雨花石的質地。雨花石屬石英的隱晶質,堅硬細膩,晶瑩可愛。由於上述四者,雨花石在諸種觀賞石中「出類拔萃」,獨占鰲頭。
圖8-44 菊花石(http://222.66.109.201)
圖8-45 雨花石
(5)雞血石
雞血石(圖8-46)為印材中的霸主,價值不低於田黃石。雞血石要求血色要活,紅色處於其他顏色當中,要像「漸融」的一樣。其次紅色要艷、要正,淺色不行,發暗、發褐也不行。再次,血色成片狀,不能呈點散狀或線狀、條狀,最主要的是雞血石溫潤無雜質,色純凈而柔和。
(6)田黃石
田黃石(圖8-47)是目前印材中的珍稀、絕品石種。此石屬葉蠟石,產自福建省福州市壽山鄉,1000年前即有開采。至明、清兩代,田黃石更聞名於世。是歷朝帝王、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競相搜求的寶物。田黃石具有其他石材沒有的特徵,即半透明狀的石肌里,隱現蘿卜紋,或叫「瓜瓤紋」,其色外濃而淡,間有紅色水格紋,故有「無紋不成田」、「無格不稱田」之說。
圖8-46 雞血石
圖8-47 田黃石
(7)青田石
青田石(圖8-48)產於浙江青田縣。青田石的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為基色主調,壽山石則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燈光凍、魚腦凍、醬油凍、風門青、不景凍、薄荷凍、田墨、田白等。
圖8-48 青田石(http://222.66.109.210)
(三)古生物化石類觀賞石
1.筆石
筆石(圖8-49)是對筆石綱化石的統稱。筆石是一類已滅絕的海洋群體生物,通常隸屬於半索動物門,存在於中寒武世—早石炭世。其保存狀態是壓扁成了炭質薄膜,構成羽毛狀或鋸齒狀的群體,很像中世紀西方國家的鵝毛筆,因此被科學家叫做「筆石」。
2.菊石
菊石(圖8-50)是頭足綱的一個亞綱,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類似菊花的線紋而得名。
圖8-49 筆石
圖8-50 菊石
3.三葉蟲化石
三葉蟲(圖8-51)是古生節肢動物,屬三葉蟲綱,生於海底,其種類繁多,大小不一,從1厘米至1米,寒武紀至奧陶紀最盛,「三疊紀」晚滅絕。
(四)現代生物礁類觀賞石
現代生物礁類觀賞石主要指的是現代海洋中的珊瑚(圖8-52)。珊瑚雖非地質作用形成,但它的成分與性質類似於石質,可算是一種特殊的天然石質藝術品。它們大部分保存在淺海沉積物內,常與其他典型淺海生物伴生,其生活習性可能與現代珊瑚蟲一樣。
圖8-51 三葉蟲化石(http://222.66.109.201)
圖8-52 珊瑚盆景(http://222.66.1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