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顫音曲怎麼唱
⑴ 顫音怎麼唱出來啊
歌唱中的顫音是通過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而產生的。
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當氣息通過聲帶發出聲音,歌唱者有意識地將之震動,便會形成顫音。發出顫音時,喉部肌肉會劇烈跳動,尤其男性的喉結較凸顯,更易令人察覺。
顫音易於掌握而效果又顯注,特別是處理延長音方面,純粹的拉長,會使聲音又直又呆板,用顫音則可令聲音鬆弛、活潑生動,令樂曲的色彩更豐富,音色更圓潤悅耳;若能配合其它腔體的共鳴,會產生餘音裊裊,繞梁三日的動人歌聲。
(1)緬甸顫音曲怎麼唱擴展閱讀:
顫音的有無存在個體差異,由於基體功差沒有練習、出於演唱風格考慮不喜歡用等原因,有些歌手演唱時有顫音,而有些沒有。顫音是可以控制的。顫音的成因並不一樣,「一般民族唱法整個過程都有,通俗的只是尾聲有。」這是顫音成因不同的表現形式。
民族和美聲唱法的顫音是通過長時間的氣息和方法練習自然產生的,說不清在哪一天起自然就有了,不需要專門去練習,只要方法對了就出現了。由於這種顫音的根源在呼吸上,所以「一般民族唱法整個過程都有」。
⑵ 怎樣唱出顫音
當氣息通過聲帶發出聲音,歌唱者有意識地將之震動,便會形成顫音。
發出顫音時,喉部肌肉會劇烈跳動,尤其男性的喉結較凸顯,更易令人察覺。 學習顫音需要喉嚨肌肉鬆弛,才能做出有效自然的震動。
可以以相差半度的兩個音階,用 [a]聲進行練習。例如C大調中E和F(即m和f)剛好相差半音,嘗試不斷[a]出mfmfmfmf……,且越唱越快,便能產生以m為中心的顫音。
(2)緬甸顫音曲怎麼唱擴展閱讀:
顫音的快慢(手指運動的頻率)要根據樂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顫音有很多種類,如周華健的顫音幅度適中,不大不小;齊秦愛用小顫;鄧麗君,張學友則以大顫見長;
而日本歌曲的特點是「先直後顫」,即先唱一段直音,再開始顫,幅度由小到大,頻率由慢到快,這需要功夫。
⑶ 顫音怎麼唱啊
關於唱歌的技巧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動力,是由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胸腔、膈肌(又稱橫膈膜)、腹肌等組成。氣息從鼻、口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布到左右肺葉的肺氣泡之中(肺中由兩個葉狀的海綿組織的風箱構成,它包含了許許多多裝氣的小氣泡);然後經過相反的方向,從肺的出口處分支的氣管(支氣管)將氣息匯集到兩面三刀個大氣管,最後形成一個氣管,再經過咽喉從口、鼻呼出。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各肌肉群,他們的運動也關繫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動力和能量的保證。我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樂句,氣息就必須堅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
2、 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即發出聲音的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呈水平狀左右並列的、對稱的又富有彈性的白色韌帶,性質非常堅實。聲帶的中間又稱聲門,聲帶是*喉頭內的軟骨和肌肉得到調節的。吸氣時兩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吸入氣息;發聲時,兩聲帶*攏閉合發生聲音。聲帶在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是放鬆並張開的,以便使氣息順利通過。聲帶發聲,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聲帶周邊的肌肉群協助進行發聲運動。我們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還有喉嚨的上部與舌根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軟骨,叫會厭。會厭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起到聲門的保護作用,當我們吞咽食物和飲水的時候,它本能地自動蓋住氣管,讓食物通過時避免進入氣管,我們往往有時不小心喝水「嗆」了氣,就是會厭動作不協調所致。第二個作用是歌唱的時候,會厭豎起,形成通道讓聲音流暢地輸出。
3、 共鳴器官
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於音商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閃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歌唱運動的感覺遠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鋼琴、小提琴訓練那樣的肌體運動來得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歌唱者要有敏銳的自我感覺,並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 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學為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是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體的運動都受到心理的指揮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願望及舞台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候心理的制約因素甚至比發聲技術更重要地左右著我們的訓練,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歌唱時,尤其在台上表演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體器官的位置及活動狀態上。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 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 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
3、 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 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如何練習顫音RR
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舌尖閃音要*人用神經指揮肌肉去讓舌尖運動。 伯努利效應使飛機機翼產生升力,可以飛上天。或者說,機翼上表面的流線型比下表面的流線型長,飛機前進的時候,空氣流過上表面比流過下表面快,於是氣流壓向機翼上表面的負壓力大於下表面的負壓力,飛機就獲得了上升的力量。兩條船挨得太近會相向*攏或碰撞,也是那種負壓力作用的結果。 聲帶所以能夠振顫,主要是伯努利效應和彈性力的結果,不是神經脈沖指揮的。 補充一點。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緊*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松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 2、音節末尾的顫音比較難發,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隨意增加一個母音,之後再把該母音弱化。 千萬別控制,也不要企圖從閃音、捲舌音過度到顫音,一定別控制尤其是舌頭,多想一想疾風中的旗幟。
要練習顫音,先要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無非兩種辦法.一,兩個相差較小音程的音交替出現;二,氣息控制,使得同一音高間歇性重顯."抖喉結"比較接近第二種,不過不是氣息,而是聲門的閉與開實現,這樣控制起來難度極大.因為每次開與閉的度要高度一致,要不然音高無法控制.中低音還好說,但高音的時候,聲帶閉合度很高,留下的間隙十分狹小,要控製得如此精細就不太現實,很多時候是顫兩下,聲帶閉死,憋得沒聲音,要不就是放得太開,跑調了.
所以要用氣息控制,因為那時你的聲帶可以一直保持著相似的狀態,不用去理會它,並且氣息間隙性沖擊聲帶,就有了讓聲帶休息的時間,所以保持的時值反而更長.但這種方法要求氣息控制較好,停多長時間,起多長時間,保持多長時間要求相當准確.練習的時候可以放慢速度,先慢慢練,等穩定了,再提速.顫音。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很多人都會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其實不然。
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比如「劉德華」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的「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 所以,還是那句話, 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於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一種悄悄話, 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 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裡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但是你一定記住,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把它做好的話,那你最好就不要現去模仿,特別是在錄音的時候。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多聽聽劉德華的歌。他的顫音我覺得很舒服,我就是從模仿他開始的。也可以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一樣,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
不過你也可以這樣想,我覺得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也許再過5年後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 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 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 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願意喜歡聽
⑷ 怎樣才能唱出顫音
學會用氣來掌握聲音強弱也可以實現顫音,當然,調子的顫音要靠多多練習。唱歌的顫音是通過氣息發出的.如果只是嗓子的顫動形成的所謂顫音,就會非常難聽了.而氣息的顫音,是一種基於丹田的氣以強弱的不同給予聲帶不同力度的沖擊形成的顫音.所以歌唱的顫音是由氣息形成的. 關於歌唱時的氣息問題,是聲樂學中的基本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如果氣息問題學好了,聲樂就不會太難.偶從學唱幾年來的一些粗淺經驗,談幾點: 1.勤練習.唱歌時的呼吸決定著氣息運用的如何.所以呼氣和吸氣很重要.在沒有專業教師的情況下,建議樓主多練習呼吸.練習呼吸需要用意念來控制,吸氣時找"聞花香"的感覺,呼氣時找"嘆氣"的感覺.自始至終呼吸的問題都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靠你自己的體會. 2.善理解.對於歌曲本身意境的理解是唱好一首歌的另一個關鍵.正確理解一首歌的主題及其想要表達的思想\精神,找准正確表達這種思想或精神的感情.加入自己的感情去唱這首歌.通俗點講,如果一首悲傷的歌,你去唱以哭的狀態去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哭的狀態是唱歌最好的狀態). 3.對伴奏的理解.顫音如果不是自由的拍子的話,就要適當把握伴奏的內涵了,正確掌握伴奏進行的拍子和速度,很重要. 4.練習時可多練習"羊聲"和"咽音".所謂"羊聲"就是像羊一樣的叫聲,這種聲音主要是練習顫音的,以鼓動肚皮來控制氣息(比如你找一下哭時抽泣的狀態),如果你唱歌時感覺不光是喉嚨在動,肚皮深處也在隨氣息動的話,說明你"羊聲"練到家了.但要注意,"羊聲"並不是一種好的演唱方法,刻意追求羊聲,聲音不會好聽.切記.咽音的練習很簡單,每天早上起床前,在躺著的時候張嘴,讓聲帶發出"啊"的聲音(聽起來啊不是太連貫,有啊啦啊拉一樣的效果),就是讓嗓子打泡泡.泡泡打得越稀,咽音效果越好.找准那種狀態,運用到唱歌當中.會事半功倍的. 5.找專業的老師來手把手地教.但聲樂這玩意,關鍵還得自己體會的. 6.提示:從一些音調變化和情感變化相對簡單的歌曲練起.比如<嘎答梅林>,<送別>,<伊梨河的月夜>.通俗歌曲也找些相對簡單的,如彎彎的月亮,小草等.千萬別一開始就練習難度大的歌. 7.建議:在空腹時練習唱歌.不要在吃飽了以後練.因為空腹有助於找腹部也就是丹田運氣的感覺.而飽了,氣息容易上提,不能沉下來,根基淺的氣息,高音是上不去的. 8.切記:唱完歌後千萬不要馬上喝水,盡量不要抽煙和過度飲酒,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希望這些能幫你解決一些問題.
⑸ 顫音唱法
第一節:如何掌握顫音 顫音(Vibrato)是指歌聲呈波浪式的活動,又稱為音波。當氣息通過聲帶發出聲音,歌唱者有意識地將之震動,便會形成顫音。發出顫音時,喉部肌肉會劇烈跳動,尤其男性的喉結較凸顯,更易令人察覺。 學習顫音其實並不困難,只要喉嚨肌肉鬆弛,便能有效作出自然的震動。我們可以以相差半度的兩個音階,用 [a]聲進行練習。例如C大調中E和F(即m和f)剛好相差半音,嘗試不斷[a]出mfmfmfmf……,且越唱越快,便能產生以m為中心的顫音。 第二節:顫音帶來的效果 顫音易於掌握而效果又顯注,特別是處理延長音方面,純粹的拉長,會使聲音又直又呆板,用顫音則可令聲音鬆弛、活潑生動,令樂曲的色彩更豐富,音色更圓潤悅耳;若能配合其它腔體的共鳴哂茫�閱墚a生餘音裊裊,繞梁三日的動人歌聲。 對於歌唱者而言,顫音大大增添了樂曲的層次感,令較平凡的樂句亦不置顯得僵硬,是相當實用的歌唱技巧。不過有數點是必須注意的: 1. 喉部震動不是口 / 唇的震動。初學時可用手指輕觸唇部,避免錯誤的搖動。 2. 千萬別把似是而非的 「 喉嚨抖動 」 當作顫音。抖動是束緊喉嚨發聲,用壓 力強迫咽喉肌肉抖震,這對聲帶的傷害很大,故練習時應以輕松自然為大原則,否則將錯誤習以為常就不易糾正了。 3. 聲樂家會進一步講究顫音的振頻與振幅等方面,但不用拘泥於小處,只要 「 唱者自然,聽者舒服 」 便可以了。一般而言,獨唱者不妨多用顫音,強化聲音質感;合唱時則要彼此相互配合,不應振顫過頻、過大,以免聽眾感到 煩厭。 顫音掌握方法: 1. 發出長音 , 並活躍地抖動雙手 . 抖動雙手時需溫柔、松馳,從上到下或兩邊運動。再以快速溫柔的節奏抖動雙手. 2. 不抖動雙手,繼續發聲並嘗試延續顫音的效果。 3. 如果顫音有所流失,再抖動雙手,作感覺。
⑹ 如何唱顫音
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很多人都會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其實不然。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多聽聽劉德華的歌。他的顫音我覺得很舒服,我就是從模仿他開始的。也可以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一樣,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如何練習顫音 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舌尖閃音要*人用神經指揮肌肉去讓舌尖運動。 伯努利效應使飛機機翼產生升力,可以飛上天。或者說,機翼上表面的流線型比下表面的流線型長,飛機前進的時候,空氣流過上表面比流過下表面快,於是氣流壓向機翼上表面的負壓力大於下表面的負壓力,飛機就獲得了上升的力量。兩條船挨得太近會相向*攏或碰撞,也是那種負壓力作用的結果。 聲帶所以能夠振顫,主要是伯努利效應和彈性力的結果,不是神經脈沖指揮的。 補充一點。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緊*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松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 2、音節末尾的顫音比較難發,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隨意增加一個母音,之後再把該母音弱化。 千萬別控制,也不要企圖從閃音、捲舌音過度到顫音,一定別控制尤其是舌頭,多想一想疾風中的旗幟。 下面介紹一下適合自己練習顫音的有效方法: 1.開始平坐椅子上,口中自覺發出一個音或是一口氣(輕的),前期可用嗓子顫動長聲或氣顫動,漸漸的再帶動腹部顫動,類似於京劇的拖長音,最後也就開成了聲樂中的腹式呼吸練習了。以後無論唱任何歌,都會在不經意中發現每一句歌詞的結尾都有個漂亮的屬於自己的確顫音。這種方法可以隨時練習,上課時,休息時。當然肺活量很重要,我肺活量就曾經達到過5000,所以很適合練這個。 2.找個很適合自己音色的歌手,狂聽他的歌,並且反復模仿練習。俗語說「創新」來源於「模仿」,模仿後方能練出自己的獨特唱法。王菲曾經的模仿對象是愛樂蘭的小紅莓樂隊的主唱-Dolorse,近幾年通過選秀出來的歌手也都是從模仿起步的。 3.找個安靜的不打擾別人的地方,大聲拖一長音,邊唱邊抖動手臂,利用肢體的擺動帶動聲音的抖動,長期這樣,也可形成自然的顫音。(是我偶爾看見電視里一位歌唱家傳授的方法) 當然,剛開始會不自然,記得我剛開始練習時被別人偷聽到,被誤解為我在抽搐或哭泣,但是反復練習後的效果就出來了,練好後就可以在某一天大膽在KTV或是舞台上把它亮出來了,你會驚奇的發現你的「唱功」已經進了一大步。 任何事情非一朝一夕就可成效的,想要有副好嗓子,還是要經過長期的練習,這些我總結的方法也算是條唱好顫音的捷徑吧。專家解答: 唱歌的顫音是通過氣息發出的.如果只是嗓子的顫動形成的所謂顫音,就會非常難聽了.而氣息的顫音,是一種基於丹田的氣以強弱的不同給予聲帶不同力度的沖擊形成的顫音.所以歌唱的顫音是由氣息形成的. 關於歌唱時的氣息問題,是聲樂學中的基本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如果氣息問題學好了,聲樂就不會太難.1.勤練習.唱歌時的呼吸決定著氣息運用的如何.所以呼氣和吸氣很重要.在沒有專業教師的情況下,建議多練習呼吸.練習呼吸需要用意念來控制,吸氣時找"聞花香"的感覺,呼氣時找"嘆氣"的感覺.自始至終呼吸的問題都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靠你自己的體會. 2.善理解.對於歌曲本身意境的理解是唱好一首歌的另一個關鍵.正確理解一首歌的主題及其想要表達的思想\\精神,找准正確表達這種思想或精神的感情.加入自己的感情去唱這首歌.通俗點講,如果一首悲傷的歌,你去唱以哭的狀態去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哭的狀態是唱歌最好的狀態). 3.對伴奏的理解.顫音如果不是自由的拍子的話,就要適當把握伴奏的內涵了,正確掌握伴奏進行的拍子和速度,很重要. 4.練習時可多練習"羊聲"和"咽音".所謂"羊聲"就是像羊一樣的叫聲,這種聲音主要是練習顫音的,以鼓動肚皮來控制氣息(比如你找一下哭時抽泣的狀態),如果你唱歌時感覺不光是喉嚨在動,肚皮深處也在隨氣息動的話,說明你"羊聲"練到家了.但要注意,"羊聲"並不是一種好的演唱方法,刻意追求羊聲,聲音不會好聽.切記.咽音的練習很簡單,每天早上起床前聲帶發出"啊"的,在躺著的時候張嘴,讓聲音(聽起來啊不是太連貫,有啊啦啊拉一樣的效果),就是讓嗓子打泡泡.泡泡打得越稀,咽音效果越好.找准那種狀態,運用到唱歌當中.會事半功倍的. 5.找專業的老師來手把手地教.但聲樂這玩意,關鍵還得自己體會的. 6.提示:從一些音調變化和情感變化相對簡單的歌曲練起.比如<嘎答梅林>,<送別>,<伊梨河的月夜>.通俗歌曲也找些相對簡單的,如彎彎的月亮,小草等.千萬別一開始就練習難度大的歌. 7.建議:在空腹時練習唱歌.不要在吃飽了以後練.因為空腹有助於找腹部也就是丹田運氣的感覺.而飽了,氣息容易上提,不能沉下來,根基淺的氣息,高音是上不去的.8.切記:唱完歌後千萬不要馬上喝水,盡量不要抽煙和過度飲酒,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⑺ 怎樣唱顫音
顫音也分很多種吧!不知道你是怎麼個顫發?其實很多歌曲里都有用到顫音的時候,我建議你應該唱一些委婉的抒情類的歌曲,尤其是比較讓人感動或者傷心的。因為歌曲中的顫音大多表示的是主人公的情緒達到了一個非常激動的時候,而這時顫音恰恰能與歌曲的靈魂若融合給人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只是不知您是女士呢?還是先生?男生和女生在選歌的時候也要注意一點,要盡量選擇與自己相同或相近性格的歌手的歌,這樣才能把歌曲唱到最好。 若果你是女生的話我推薦你唱像:想你在零點零一分 勇氣(王者世界的歌) 狠狠哭 這種類型的! 如果你是男生的話我推薦你唱像: 如果我變成回憶 這種類型的! 總之其實還是要看個人的喜好,選歌雖然很重要但是也是憑借個人的性格以及喜好,別人只能給你一點建議,你自己好好把握吧,加油!
⑻ 顫音怎麼唱
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舌尖閃音要*人用神經指揮肌肉去讓舌尖運動。 伯努利效應使飛機機翼產生升力,可以飛上天。或者說,機翼上表面的流線型比下表面的流線型長,飛機前進的時候,空氣流過上表面比流過下表面快,於是氣流壓向機翼上表面的負壓力大於下表面的負壓力,飛機就獲得了上升的力量。兩條船挨得太近會相向*攏或碰撞,也是那種負壓力作用的結果。 聲帶所以能夠振顫,主要是伯努利效應和彈性力的結果,不是神經脈沖指揮的。 補充一點。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緊*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松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 2、音節末尾的顫音比較難發,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隨意增加一個母音,之後再把該母音弱化。 千萬別控制,也不要企圖從閃音、捲舌音過度到顫音,一定別控制尤其是舌頭,多想一想疾風中的旗幟。
要練習顫音,先要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無非兩種辦法.一,兩個相差較小音程的音交替出現;二,氣息控制,使得同一音高間歇性重顯."抖喉結"比較接近第二種,不過不是氣息,而是聲門的閉與開實現,這樣控制起來難度極大.因為每次開與閉的度要高度一致,要不然音高無法控制.中低音還好說,但高音的時候,聲帶閉合度很高,留下的間隙十分狹小,要控製得如此精細就不太現實,很多時候是顫兩下,聲帶閉死,憋得沒聲音,要不就是放得太開,跑調了.
所以要用氣息控制,因為那時你的聲帶可以一直保持著相似的狀態,不用去理會它,並且氣息間隙性沖擊聲帶,就有了讓聲帶休息的時間,所以保持的時值反而更長.但這種方法要求氣息控制較好,停多長時間,起多長時間,保持多長時間要求相當准確.練習的時候可以放慢速度,先慢慢練,等穩定了,再提速.顫音。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很多人都會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其實不然。
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比如「劉德華」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的「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 所以,還是那句話, 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於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一種悄悄話, 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 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裡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但是你一定記住,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把它做好的話,那你最好就不要現去模仿,特別是在錄音的時候。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多聽聽劉德華的歌。他的顫音我覺得很舒服,我就是從模仿他開始的。也可以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一樣,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
下面是一個人學顫音的心得~:
很喜歡唱歌,苦於沒有經濟能力去系統地學習,可我一直把唱歌視為自己最大的愛好,以前聽到歌曲中的顫音部分,真是很羨慕,可是自己又唱不出來.十分苦惱,就自己去刻意模仿,把手放在腹部,均勻地用力壓,可是太累,唱出來也不好聽,我又刻意用喉頭來上下伸縮(主觀上的)來學顫音,還是不行,我再用舌頭伸縮(像吐煙圈似的)來模仿顫音,再次失敗,看到我有個朋友天生就會用顫音,我特羨慕加嫉妒,但還是沒用,自己還是不會呀,我還是不死心,我不知道從哪本書上看到過練氣息有種學夏天狗出氣的樣子(我不知道這適合不適合大家,我記得也不太清楚),我就這樣練,時斷時續地可能有兩三年吧,有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發顫音了,(那時我已會打開喉嚨,但我不知道對不對哦,我自己認為是打開了的),我後來想想可能是學狗出氣的結果吧.只是我自己的一點小小體會,我希望大家將自己唱歌中的一些體會寫出來,供大家交流,也讓這里的老師及高手們指點指點,是對是錯,是否有可取之處,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等等.總之,大家的目標都是相互學習和提高,真正想成為歌手,甚至歌唱家的人可能還不是很多,主要是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自娛自樂而已,不過要是練得好加之有機會的話,當當歌手也未嘗不可,我的手機,13732277232呵呵!!不好意思!
樓主 你要練習聲帶振動么?
我也是學音樂的 我覺得你應該先去練下聲樂
多聽下好的碟 然後每天練聲 或者找個聲樂老師教你
只要堅持 然後自己去領悟 相信你很快就會顫音的!
練聲有很多方法,可以用
13531 烏母音
321321 藍色地大海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