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1948叫什麼
『壹』 緬甸 英文
Myanmari。
緬甸是國家的名字。它的英文名字叫Burma。它位於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的西部。緬甸最初用英語命名為Burma,但在2003年,緬甸政府將其英文名稱從Burma改為Myanmar。大多數聯合國國家立即接受了緬甸的請求,並將其名稱改為新的英文名稱Myanmar,但一些歐洲和美國國家沒有這樣做。
從1886年到1948年,緬甸是英國殖民地印度的一個省份。英國人用Burma來指代緬甸。這個名字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於葡萄牙語名稱Burmese,並逐漸發展為Burma。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是Myanmar,它反過來又被用來指代緬甸的整個國家。
『貳』 緬甸為什麼叫緬甸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上緬甸」和「下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甸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 Aung 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1044年
形成統一的國家。
1886年
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37年
英國又將緬甸從英屬印度劃出,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
1942年
日軍佔領緬甸。
1945年
日本投降後,英國重新佔領緬甸。
1948年1月4日
建立緬甸聯邦。
1974年
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年9月23日
改稱緬甸聯邦。
1988年9月
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
1990年5月27日
緬甸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但軍政府不移交權力於政黨。
1997年11月15日
緬甸成立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取消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
2005年11月7日
緬甸政府突然宣布由仰光遷都至內比都。
2007年9月20日
緬甸爆發大規模民眾遊行示威要求民主改革,舉世注目。緬甸人口識字率達到93.8% 創新高。
2008年5月2日
緬甸遭受強熱帶風暴「納爾吉斯」襲擊。截至8日下午3時,約有13.3萬人遇難或失蹤,1.4萬人受傷。據知情人士推測,失蹤者大多恐難以生還,最後遇難者人數可能將超過5萬人。
『叄』 請介紹一下「緬甸」這個國家——
一、地理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二、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蘭里島)以及實兌南部諸島。據亞洲開發銀行能源評估報告,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塊,其中內陸開采區塊53個,近海開采區塊51個。根據測量結果,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2、森林資源
緬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1994年緬甸森林(包括43%的郁閉林和30%的疏林)總面積為3442萬hm2,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約為52.3%。
緬甸的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發現有1347種高大的喬木樹種、741種小喬木、1696種灌木、96種竹類植物,36種藤本植物和841種花卉植物。在2088種喬木樹種中,已有85種應用於多種用途的木材生產。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資源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於中國。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克欽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個省份,最後從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長2,200公里,總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為13,600立方米/秒。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雲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經過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和孟邦,最後由莫塔馬灣歸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寮國、泰國的邊境線。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在緬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業後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從此可以「成人」,受到社會的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種形式:單獨一家一戶做剃度;幾家幾戶聯合起來給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門、街道、學校或集市為單位給孩子做剃度。
2、語言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3、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
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4、習俗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吳昂基」。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稱「瑪丹敏」。
五、著名旅遊景點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塔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台,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萊湖
位於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場所,更是情侶談情說愛的熱門首選。
『肆』 緬甸古代叫什麼名字
緬甸古代叫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公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且建立蒲甘城。
『伍』 緬甸在古代什麼時候建國的
1948年1月4日緬甸聯邦共合國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控制,於1974年1月改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這個時候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控制,這個時候才成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所以1974年1月才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真正成立時間
『陸』 緬甸首都在哪裡
新首都彬馬那是緬甸中部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城市,地處仰光-曼德勒南北主國道中段,位於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彬馬那市雖屬中央平原地帶,但附近地區有丘陵和山脈,西側依託低矮的勃固山脈,東側緊鄰海拔千米的俗稱撣山脈,目前常住人口約10萬。彬馬那市除了兩家製糖廠外,幾乎沒有什麼工業,而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甘蔗和豆類。彬馬那有農業大學、林業大學和獸醫大學,但規模都不大。機場離市區約30多公里,工作日每天有一個航班往返仰光-彬馬那,周末增加一班。
緬甸舊首都仰光, 在緬語中有「戰亂平息」的意思,仰光故稱「和平之城」。它位於勃固山脈的末端、仰光河下游左岸,離莫塔馬灣(即馬達班灣)34公里。人口約500多萬(1999年)。仰光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在業工人的30%集中在仰光。
仰光原是一個莽草叢生的河畔漁村,古稱大光。18世紀中葉阿瑙帕雅時代,成為一個方圓約二平方英里的市鎮,改稱仰光。由於靠近仰光河口,海船進出方便,為溝通腹地物資的集散地。1852年成為下緬甸首府。1948年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
仰光四季常青,景色宜人。市內多佛教古跡,有許多金碧輝煌的寶塔,尤以仰光大金塔和聳立在班杜拉廣場上的白塔著稱於世。仰光大金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矗立在市區北部茵雅湖畔的一座小山上,居仰光的最高處。塔尖高聳入雲,金光燦爛奪目。塔高326英尺,塔底座周圍1400多英尺。塔是用磚砌成的,據傳內藏釋迦牟尼遺發。塔頂用黃金鑄成,上面鑲著4350顆鑽石和93顆寶石。塔的整體貼著純金箔。大金塔四周圍繞著68座小塔,壁龕里有著一尊尊大小不同的玉佛。大金塔是東南亞佛教徒朝拜的聖地,每逢節日,前來參拜的僧眾絡繹於途。大金塔內還有「達亞瓦底國王鍾」。
大金寺左方有一中國式廟宇──福惠宮,為清光緒年間華僑所捐建。仰光市內郊區還有許多幽美的湖泊。北郊燕子湖,湖面寬闊,周圍綠樹成蔭,湖水清可見底。擁有1萬多學生的仰光大學就坐落在湖畔。
仰光在爭取緬甸獨立的斗爭中有著光榮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緬甸人民在昂山將軍領導下,發動了英雄的武裝起義,首先光復了日本法西斯佔領下的仰光。為了紀念這位戰後被帝國主義殺害的緬甸民族英雄,在市中心建有烈士墓
『柒』 緬甸.泰國.寮國.分別成立時間是幾年
緬甸1948年1月4日成立,泰國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國的名稱是暹羅。1949年5月11日,泰國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把「暹羅」改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因當時的東南亞,只有泰國還是獨立的國家。寮國寮國歷史悠久,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征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寮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陣線。1946年西薩旺馮統一寮國,建立寮國王國,這是首次寮國君主統治一個統一的寮國。當年法國再次入侵,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簽署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法國從寮國撤軍,不久美國取而代之。1962年 寮國國家衛星地圖
簽訂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從寮國撤軍。寮國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1973年2月,寮國各方簽署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與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新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親王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1975年12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人民革命黨執政,寮國歷史上600餘年君主制的終結。1991年8月,寮國最高人民議會通過《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寮國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寮國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將被著名古建築物塔鑾圖案所取代。中心經緯(19.337874297668463,102.3190212249768
『捌』 巴西和緬甸分別被稱為什麼之國
巴西被稱為咖啡王國。緬甸被稱為萬塔之國。
原因:
1.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咖啡王國」之稱。
2.緬甸聯邦享有「佛塔之國」的美稱,4200多萬人口中有85%的人篤信佛教,在6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佛塔如林,寺廟如星,這正是緬甸燦爛佛教文化之魂。
兩國簡介:
巴西(Brazil),全稱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為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玖』 在中國古代稱什麼緬甸為什麼
緬甸稱為洪沙瓦底。
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9)緬甸1948叫什麼擴展閱讀:
緬甸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
公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漢書》稱諶離。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且建立蒲甘城。
蒲甘王朝是由阿奴律陀國王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阿諾耶塔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