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環城路什麼時候動工
1. 武漢到昆明多少公里
駕車大約:19小時16分鍾,1560.0公里。
途經:杭瑞高速、滬昆高速。
武漢市
從武漢市到沿江大道,行駛70米
左轉,進入沿江大道,行駛430米
左轉,進入三陽路,行駛990米
左轉,進入解放大道,行駛4.9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解放大道到江城大道,行駛2.4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江城大道,行駛1.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二環線,行駛3.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墨北西延線,行駛1.4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墨北西延線到仙女山路,行駛18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仙女山路,行駛2.2公里
左轉,進入琴台大道,行駛1.2公里
請直行,進入漢蔡高速,行駛27.0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滬渝高速,行駛169.9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滬渝高速到二廣高速,行駛50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二廣高速,行駛156.2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杭瑞高速,行駛20.4公里
請直行,進入長張高速,行駛21.0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杭瑞高速,行駛221.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吉首樞紐,行駛940米
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行駛152.7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江黔高速,行駛82.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安江高速,行駛2.1公里
請直行,進入江都高速,行駛58.4公里
請直行,進入銀百高速,行駛70.0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銀百高速到銀百高速,行駛49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銀百高速,行駛17.4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貴陽繞城高速,行駛36.0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滬昆高速,行駛362.2公里
請直行,進入杭瑞高速,行駛76.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杭瑞高速到G85,行駛67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G85,行駛1.0公里
請直行,進入嵩昆高速,行駛51.9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汕昆高速,行駛1.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汕昆高速到石龍路,行駛1.1公里
向右前方行駛,進入石龍路,行駛2.7公里
請直行,進入環城東路,行駛290米
請直行,進入石龍路,行駛4.9公里
進入環島,進入彩雲中路輔路,行駛35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彩雲中路,行駛840米
請直行,進入彩雲南路,行駛570米
左轉,進入朝雲街,行駛560米
右轉,從朝雲街到昆明市,行駛200米
昆明市
位置境域
昆明位於中國西南雲貴高原中部,位於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3'~26°22',市中心位於北緯25°02'11",東經102°42'31"。
南瀕滇池,三面環山,滇池平原。昆明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門戶,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總面積21012.54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昆明
2. 緬甸首都如何搬遷
2005年11月,緬甸政府突然遷都中部山區的內比都,此後,這座城市就充滿了神秘,外界也很難進入。昨日,中國外交部詳細披露了緬甸遷都的前前後後。
突然宣布遷都消息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工作人員介紹說,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正是在那天,吳貌敏副外長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他說,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有利於政府施政。同時,這也代表了緬甸人民的意志。
3個月後,緬方再次約請使節宣布:已在新首都為外國駐緬大使館專門規劃出一片區域,以供各國未來建設新館。
「內比都」更大氣
有趣的是,緬甸遷都後,仰光的媒體報道緬國家領導人和政府要員在新首都活動的電頭並未使用「彬馬那」,而是使用了一個新的名稱「內比都」。這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對於這個稱呼,緬有關官員的解釋說,「彬馬那」原本就是個小城鎮,新首都不可能沿用此名。同時,考慮到緬甸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應加以大力弘揚。把新首都命名為「內比都」,可體現緬甸文化,也更顯得大氣。不過,緬官方表示,最終還要在未來新憲法通過並頒布實施後,才能正式確認使用。
緬官方的數據顯示,「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屬緬甸中部地區。全市總面積2724.75平方英里(包括下轄彬馬那縣、達貢鎮和雷威鎮),人口924608人。
主要建設投入使用
實際上,緬新首都的建設工程始於2003年。經過幾年努力,「內比都」目前已初具規模,總理府、政府各部辦公樓、市政廳、公務員住宅等已陸續建成使用,氣勢不凡的聯邦議會大廈主體框架工程初步完成。
市內主要路段及通往機場和軍事首腦機關的6車道主幹線已基本完工,接下來還將修建環城公路。
首都機場建設工程目前仍在進行之中,內比都和主要城市之間的國內航班已經開通,但近期尚不具備開通國際航班的條件。
鐵路方面,去年中國贈送的130節客車車廂,已大部分投入仰光至內比都鐵路客運。在通訊方面,雖然已經開通國際長途服務,但手機暫時無法使用。
在社會服務方面,已建成一所公立醫院,兩所職業學校,六家小型飯店(均為度假別墅式)。另外還陸續建成了四座高爾夫球場。
社會服務設施在建
按照規劃,新首都的行政、軍事、商業、生活等不同區域將相對獨立,相隔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新首都規劃面積要比原首都仰光大出9倍。
不過,由於新首都建設仍處於十分初級的階段,因此,社會服務設施很少,社會功能遠未形成。
各國駐緬外交機構,以及在緬承建項目或進行其他經貿活動的外國公司在搬遷方面產生問題。駐緬大使館表示,一些經貿公司為辦理業務不得不往返於仰光和新首都之間。而每天僅有兩班小飛機可乘。萬一趕不上飛機,只能搭乘汽車,由於路況較差,單程就要跑7個小時左右。
不過,緬甸領導人已表示,國家將不斷加大對內比都的建設投入,爭取新首都教育、衛生、經濟、社會發展等狀況盡快得到明顯改善。
3. 緬甸是否遷都遷哪兒了
彬馬那———一個神秘小城
近千輛軍車駛入仰光
緬甸政府11月4日下達命令,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能源部、農業部、衛生部、第一工業部、第二工業部、林業部、商務部等10個政府部門開始遷往緬甸中部新建的行政首都彬馬那。一夜之間,近千輛軍車駛入首都仰光,每個准備搬遷的部門前均有數十輛軍車排成一字長龍,工作人員不斷將辦公傢具、設備、文件搬上車,現場秩序井然,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忙碌著。各政府部門忙於搬遷的同時仍照常辦公,上下班等班車的公務員依然排成長隊,只是人群中多了不少議論。據記者了解,雖然遷移的風傳早就有了,但遷都令還是讓很多人感到「十分突然」,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都不清楚事情的背景。命令要求首批10個部的副部長立即前往彬馬那,為本部遷移做准備,部長暫時留在仰光辦公,最後督促所有人員搬遷,做收尾工作。此外,命令還規定,除畜牧水產部外的所有政府部門必須於12月中旬前全都遷往彬馬那。據有關政府官員透露,為防止公務員辭職,內政部已宣布將對因不願搬遷而辭職的公務員處以3年監禁的懲罰。
這幾天,各國駐緬使團均高度關注形勢發展,紛紛向緬甸高層了解情況。11月7日,緬甸外交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緬政府將行政首都遷往彬馬那。緬甸副外長吳覺都稱,1948年緬甸獨立以來,仰光一直是首都和行政中心,為緬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出於未來發展的長遠考慮,國家的行政中心應該選擇交通和通訊的中心地帶,占據戰略要地,所以緬甸政府決定自11月起,分三階段逐步將各部委由仰光遷往緬甸中部城市彬馬那。同時,緬政府決定暫時不要求各國使館搬遷,有關部委將安排人員留在仰光,與各國使館保持正常聯絡。各使館與外交部的正常文書往來仍將按慣例遞送處理。實際上,政府搬遷後,日常的公務將面臨新問題,比如,一位外交官就表示,今後不知道該如何去拜會政府各部的部長和高官,日常的聯絡和商談可能會更困難。不少在緬居住的外國人紛紛表示,目前馬上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到哪裡去申請簽證延期和居留許可。一旦沒有合法居留許可,就意味著不得不離開緬甸了。一些政府公務員也有抱怨,一名政府官員告訴記者,此次遷移不準帶家屬,意味著他將兩地分居,即使允許帶,也不知道彬馬那有沒有地方住,如何生活,他曾經想過辭職,但要被判3年刑,現在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彬馬那———一個神秘小城
彬馬那屬於緬甸中部的曼德勒省,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其在錫當河岸邊的一個小盆地內,西倚勃固山,東對本弄山,周圍都是叢林山區。從軍事角度看,彬馬那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它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地,緬甸已故領導人奈溫將軍在那有別墅,一些將領也經常去那裡。
緬甸政府醞釀遷移行政首都由來已久。據內部消息,政府3年前已著手准備,分期對彬馬那進行擴建,每期投入數千億緬元(約合數億美元),現已完成三期工程,包括領導人辦公和住宿設施、政府各部辦公樓及住宅樓、巨大的地下及山中掩體、飛機場、火車站、醫院等,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彬馬那目前已初具規模,環城公路將其與主要公路連接起來,從仰光坐車7個小時即可抵達,而且有鐵路相通,每天有列車往返,據說,緬甸航空公司已准備開通往返於彬馬那和仰光之間的航班。在通訊方面,彬馬那的程式控制電話交換設備已安裝完畢,可直通世界各地,但未建設移動通訊網,手機不能使用。據記者了解,緬甸政府採取向各大私營公司攤派任務的方式進行城市建設,政府投入與實際的建設投入並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彬馬那的具體建設規模尚無法估計,但據實地施工的人員透露,其工程建設規模十分巨大,容納緬甸政府數量有限的公務員綽綽有餘。
安全考慮居首位
盡管緬甸高層早就看上了彬馬那,但對於到底要不要搬,什麼時候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緬甸政府比較猶豫。而推動此事向前發展的是緬甸最高領導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大將。
觀察家們認為,彬馬那將成為緬甸的行政和軍事中心,而行政和軍事中心遷移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軍政當局內部要非常穩固。今年8月前後,外界一度盛傳緬甸內部要發生政變,在最終被證實此事純屬謠言後,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認定:目前緬甸政權還是相當穩定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9月份,緬甸召開了全國緝毒會議,政府和軍隊領導人全部與會。會後,緬甸官方下了遷移行政首都的決心。事實上,無論知情人士還是研究緬甸的學者,都認為安全考慮是緬甸政府把行政中心和軍事統帥部從仰光遷到彬馬那的主要原因。
2005年5月7日,仰光發生了3次炸彈爆炸,11人死亡,162人受傷。緬甸政府發言人、新聞部長覺山准將對媒體說,「一個超級大國的著名機構」以救濟緬甸難民為名,在「一個鄰國邊境地區」對涉案人員進行爆炸培訓。其目的是破壞緬甸安定和人民安寧。在這種安全形勢下,仰光不僅是緬甸多年的首都,同時還是緬甸最大的港口城市,它面對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緬甸現在的軍事政治領導人對仰光存有安全憂慮:一旦外敵從海上入侵,仰光的地理位置十分脆弱,沒有任何戰略上的防衛縱深。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緬方的這種擔憂大大加深,因為軍事打擊直接來自海上已經有了活生生的戰例。遷移行政和軍事中心到彬馬那,安全上就可靠多了,有了300多公里的戰略縱深和周邊的叢林山區,應對外敵攻擊和突發事件的迴旋餘地增大了許多。在歷史上,彬馬那也確實在緬甸抵抗英國殖民侵略的斗爭中起到過重要軍事作用。
為政治改革鋪路
從政治上看,緬甸領導人把行政和軍事中心遷移當成應對未來的一步棋。仰光仍然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政府雖然搬離了仰光,但仰光軍區司令卻「按兵不動」。
目前,緬甸國內的政治改革是一種趨勢。今年12月5日,緬甸將召開制憲國民代表大會,這意味著緬甸軍人政府2003年向國際社會承諾的民族和解路線圖「七步走」行動開始付諸實施。雖然這是在緬甸軍人政府主導下的政治改革,但通過制憲、全民選舉議會、議會選出政府,最終會組成一個民選的文官政府。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民選政府很可能繼續定都仰光,在這個過程中,戰略中心和軍隊統帥部在彬馬那,和政府保持一定距離,這對政治改革有利。當然,議會和文官政府都放在彬馬那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那樣的話,這次行動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遷都」了。緬甸將形成政治、軍事中心在中部山區,經濟、文化中心在南部沿海的格局。新的首都在一段時間內將基本上只能接受政府官員和公務員,而他們背後的多種政治勢力將被留在仰光,這無疑有助於保持軍方在未來政府中的影響力。以彬馬那為軍事和行政中心,從地緣上看,更便於控制緬甸全境的局勢。緬甸多山、多民族,軍隊統帥部和行政部門坐鎮中央,其力量覆蓋到一些偏遠地區的能力會得到加強。分析家們指出,這也許不是這次搬遷的動因,但搬遷的結果一定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4. 成都是怎樣變化的
(1) 成都的變化:
成都是我的家,我的家最近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越來越大,城市規劃越趨合理,沙河綜合治理初見成效,城市道路交通的改建已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總之,成都——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已深入人心。
成都越來越大,現已形成了七個衛星城鎮與市中心緊密協調發展,即七星拱月的布局。中心城有三個區,一環路以內為市中心,面積28平方千米,一環路與三環路之間為主城區,面積128平方千米,主城區至環城路為外環城區,面積為424平方千米,成都越來越像大都市了。
成都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更有生機,更有魅力了。
單就我家居住的一環路來看,變化真不小。道路由原來的四車道改為了六車道,中間增加了綠色隔離帶,路燈明亮整齊,交通標識清晰明顯,來往車輛和行人遵守秩序,各行其道。過去常堵車的中醫學院路口,路面加寬了,還修建了下穿隧道,現在就是上下班高峰、南郊公園不再收取門票,向市民開放。幾個路口還修建了休閑廣場,添加了鍛煉器材,還有美麗的鮮花和綠草,人們在這里鍛煉、跳舞、打太極拳,整個城市充滿了生機。
成都,我們的家鄉在變化,變得更有氣派,更可愛,更有魅力,我更加喜歡了。
(2)成都景色的變化:
「天府之國」四川的省會成都位於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東部,現轄5個城區、2個郊區、8個縣,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900多萬.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來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宮、孟知祥墓、朱悅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彭大將軍紀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橋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園,有以引種一百多種竹子、被稱作「竹的公園」――望江樓;裝飾、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舉辦「燈會」「花會」的文化公園;以飼養和繁殖大熊貓著名的成都動物園、以錦江綠化帶為背景的濱江公園和以「人和水」為主題的活水公園。這些分布在市區和城郊的游覽參觀點各具特色、涉獵面廣,人們在此游覽之餘不僅可以欣賞到眾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長知識和情趣,耳目為之一新.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黃河與長江共同哺育著這片風光奇絕的土地。從神秘幽美的九寨溝,到碧波萬頃的竹海;從風清月白的大寧河,到那跑馬溜溜的群山;樂山大佛做不到的治水業績,李冰父子早己做到了;古人慨嘆的六龍回日之高標,已被西昌發射的航天衛星越過。到處是絢麗的自然風光,到處是淳美的風土人情……
自古詩人多入蜀。地靈人傑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從這里杖劍遠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蘇東坡、陸放翁、張大千怕如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託孤;諸葛亮六齣岐山;唐玄宗劍閣聞鈴;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悲歡,都留在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字之間,留給了風雨樓台、暮鼓晨鍾……當然,到成都旅遊別忘了品嘗這里的小吃。
作為我國歷史名城之一,成都的歷史猶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樣有起有落。
從2300年前蜀王遷都於此,漫漫千載,星移斗轉,成都有過「五大都會」、「揚一益二」的輝煌,也有過「十室九空」、「斗米數十金」的凄涼。然而,它千古不徙,遭歷劫而不衰,從容地吐納萬物,化育生機,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晉代詩人左思曾由衷地禮贊「既崇且麗、實號成都」。不論是中國「詩仙」李白,還是「詩聖」杜甫都無限深情地謳歌過這座風姿獨具的城市。
成都,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寧又繁榮,既有很深的文化積淀,又有很強的商業意識的城市,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作為中國四川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經形成機械、電子、醫葯、冶金、化工、棉紡、食品等門類的工業體系;農業則是中國重要的糧油和農副產品基地;商業已成為中國西南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樞紐。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開放性格的城市。遠在北方開辟「絲綢之路」的紀元前,成都人就已經入雲南,經緬甸,到印度,至中亞,轉歐洲,即史稱的所謂「南絲之路」,譜寫了對外開放的歷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氣度恢宏、兼容並包的傳統,正意氣風發地走向世界。
(3)成都近幾年的變化:
一條路,艱辛走過;一條路,風雨兼程;一條路,見證的是滄海桑田的巨變;一條路,記錄下的是成都交通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與成都市共同的發展之路……
六十年斗轉星移,六十年揮汗如雨。
1949年到2009年,從上千個村不通公路到村村通水泥路,從全市沒有一條高等級公路到縣縣通高速公路,從只能靠僅有的30餘條公交線路出行到快速公交、地鐵、輕軌、城際鐵路紛紛進入人們生活,從市區到近郊區縣需要整整走大半天到全域成都1小時交通圈的形成……60年來,成都交通的面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密如蛛網、寬廣通達的高等級公路遍布在城市的東西南北,綿延於川西平原的四面八方。
成績固然可喜,但成都交通人深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在區域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只有將成都率先打造成為西部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才能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占據先機;只有著力構建起一個既覆蓋「全域成都」又輻射中西部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才能為實現「新三最」目標提供最有力的交通保障。
於是,成都交通人又勇敢地挑起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主樞紐的重擔,按照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城鄉統籌發展思路的指引下,扎實推進成都交通事業的全面建設。
一場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大會戰正在悄然打響, 一張讓人充滿無限遐想的「全域成都立體交通網路」正在逐漸形成……西部最大的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必將崛起在四川成都!
一個故事
過去:只有一條老路 到趟都江堰就要半天時間
回顧60年成都交通的發展歷程,就不得不提到成(都)灌(縣)路——成都歷史上的第一條公路:從坑窪不平、行車困難等外路到現在正在改造的6車道快速通道,60年來,成灌路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成都市交通志》記載,建於1925年冬的成(都)灌(縣)馬路,是成都市的第一條公路。但由於當時的公路均是在各地軍閥把持下修築,多數為土路,路面凹凸不平,行車困難,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說法。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包括成灌路在內的成都市主要公路仍然處於等級很低、通而不暢的狀態。「那時候,我們到都江堰去一趟就需要整整半天時間,清早就要出發,中午才能到,」說起成都公路的發展歷程,與公路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市交委建管處處長高月謹感慨萬千,他說,成灌路雖然大大拉近了成都與都江堰的距離,但遠遠不是現在所想像的方便與快捷。
「公路通過的場鎮特別多,有的時候過一個場鎮就要半小時一小時;再加上交通秩序混亂,車輛擁擠,事故頻繁,堵車嚴重……通行能力的確是十分有限,」高月謹說,不僅是成灌路如此,事實上,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時候全成都一、二級公路總共才只有17公里,僅占公路總里程的0.4%,整個成都公路網的通行能力都十分有限,「那個時候都江堰、蒲江、邛崍這些三圈層郊縣的同志到成都來開會,為了能夠確保趕得上,都是頭天下午就要出發,晚上住在成都。」
高月謹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時候,我市公路部門依靠群眾,採取民工建勤和民辦公助的方法,對全市的公路進行過一次大面積的拓寬改造,成灌路也成為了我市第一條通過機械化方式進行路面鋪築的公路,「原來那些老路上鋪的瀝青,重車一壓、太陽一曬就軟了,這次改造後這樣的情況就不存在了。」不過,盡管路面狀況在上世紀80年代末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由於整個公路路網的密度依然很低,且在路網中「佔大頭」的仍然是三級路、四級路,甚至等外路,「出行還是很不方便,開車需要半天才能到三圈層的情況依然存在。」
現在:走高速走快速通道 半天辦完事還可以打來回
「清早出門、中午才到」的局面終於隨著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等高等級道路的大量修築而徹底打破:1993年5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成都至簡陽段通車,結束了四川、成都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此後,成綿、成雅、成樂、成南、成灌、繞城……一條條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大大拉近了成都與周邊區(市)縣的聯系,直到2004年10月1日,隨著成溫邛、成彭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成都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網的形成,成都交通的發展也走上了「高速時代」。
「現在我們通知早上9點開會,最遠的都江堰、蒲江、邛崍、金堂的同志都完全趕得上,再也不用提前一天來了,」高月謹說,成灌高速公路於2000年7月建成通車後,都江堰到成都40多公里的距離,最多隻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加上進城也就是1個小時多一點,「吃過早飯再走,剛好合適。如果會結束得早,能開車回都江堰吃午飯。」
未來:坐地鐵快鐵 30分鍾到青城山耍
現在,隨著成灌快速路、成郫灌幹道(IT大道郫灌段)、國道317線老成灌路的等一系列交通建設項目的相繼上馬,從成都前往都江堰將不再只有成灌高速一條「獨木橋」可以選擇,而是將形成「多通道、多方式」並存的局面。「成灌快速通道最快今年年底就可以通車,成郫灌幹道明年通車,老成灌路的改造也將在明年上半年完工……到那個時候就又是另一種局面了,」說起近幾年來成都公路建設的「大步流星」,高月謹抑制不住的激動,他說,道路的建設,不僅是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環境;更重要的是,它給沿線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對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作用。
更讓人興奮的是,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運鐵路,這一我市首條連接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市)縣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從去年開始動工興建,更是給沿線群眾帶來了無限憧憬。到明年5月全線建成通車後,乘坐最高時速達200公里的電動車組列車從青城山來到中心城區,耗時不超過30分鍾。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生活中將隨時出現這樣的情形:一個周五的下午,結束了一周繁忙工作的你就近「鑽」入地下,通過換乘地鐵來到地鐵2號線郫縣犀浦站,無須出站便直接登上成都至都江堰的城際列車,不到30分鍾的時間,便已經來到美麗的青城山腳下,淡淡清風中,與三朋四友喝著夜啤酒,吃著冷淡杯,擺擺龍門陣……「大餐」過後,「洗」去一身疲憊的你再坐夜班動車原路返回市區家中,不過才晚上十一、二點而已……
一串足跡
□1963年,全省第一條黑色路面——川藏公路成都至新津段告成,繼後成阿、川陝、成渝、成溫邛、成彭等公路也由泥結碎石路面改鋪築成黑色路面。
□1979年,全省第一條一級公路——川陝公路梁家巷至天回鎮段加寬改造工程完工,成都市高等級公路實現零的突破。
□1993年5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成都至簡陽段通車,結束了四川、成都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2001年12月16日,全長85公里、總投資43億元、當時全國建成的通車里程最長的城市繞城高速公路——成都繞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宣告我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狀+放射」的高速公路網。
□2004年7月,累計投資18.5億元,全市新改建6700餘公里的村村通水泥(瀝青)路工程宣告完成,成都在西部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這一戰略目標。
□2004年10月1日,伴隨著成溫邛、成彭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成都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
□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06年5月29日,隨著命名為「成都號」的荷蘭皇家航空波音777—200大型客機順利降落在雙流國際機場,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區第一條直飛歐洲的國際定期客運航線正式開通。
□2008年11月4日,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運鐵路開工建設,這是西南地區首條城際快速客運專線,也是我市首條連接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市)縣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2008年12月29日,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新建成都鐵路東客站雙雙開工,標志著穿越成綿樂片區的城際客運專線正式動工興建,也意味著全國鐵路六大樞紐客站之一、西部最大的鐵路客運站——成都東客站進入正式建設階段。
□2008年12月31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工程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後,這一西部最大的航空樞紐港和客貨集散地,年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將超過2008年的2倍。雙流機場第二跑道建成後,成都也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國內第四個擁有機場第二跑道的城市。
一些變遷
道路建設翻天覆地:
60年 從沒有高等級公路到縣縣通高速
翻開成都公路交通史,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一段文字記載:1949年,成都市有公路497.3公里,路面大都破爛不堪;有橋梁118座,總長3329.8米,除少數石拱橋為永久性橋梁外,區域都是半永久或臨時性橋梁。到上世紀70年代末,全市公路總里程僅有4763公里,且沒有形成公路網,斷頭路多,從成都市區到區縣的公路更是彎多、路窄、等級低,混合交通流量大。全市有5個鄉和1015個村不通公路,四級路和等外路佔了公路總里程的4/5,等外路中又有2/3是土路,雨季不能行車,全市沒有一條高等級公路,更談不上快速直達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而不暢」已影響到城鄉之間的聯系和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著成都經濟的發展。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則是這樣的數據:2007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8982.8公里,高速公路438.8公里,一級公路647.6公里,二級公路1697.7公里;到2008年底,成都市域公路總里程已達到19472.617公里,公路密度157公里/百平方公里,不管是路網密度還是道路等級,成都的公路水平在全國都處於一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不斷深入推進和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市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和「縣縣通高速公路」兩大宏偉目標,從而徹底改變了成都交通「通而不暢」的面貌,「出門還要看天氣」,「天晴就通、下雨難行」的歷史一去而不復返。
「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想回家,開車1個多小時就回去了,想想我剛來成都那會兒,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一次得走上半天時間,」對於「縣縣通高速」和「村村通水泥路」帶來的巨大變化,老家在大邑農村的老王禁不住嘖嘖稱贊,他說十幾年前回一趟家那可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轉公交車、坐中巴車、走路、坐拖拉機,實在是「麻煩得很」,遇到下雨更是只有打消回家的念頭。而現在,高速公路通車了,水泥路更是通到了家門口,「管它天晴下雨,開車帶老婆孩子回老家看爺爺奶奶,說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方便得很哦。」
人們出行暢通快捷:
60年 從轉車半天到公交車通達城鄉各地
從中心城區前往周邊二、三圈層區(市)縣,不用到客運站買票坐車,而是在最近的站點坐公交車,也無需久等,票價還非常便宜——即便是在10年前,這都還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從縣城坐中巴車到成都,不堵車,不要等太久,那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就是這想都不敢想的事,卻在我市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很快實現:2003年4月28日,隨著我市連接中心城區與郊區的第一條城市公交線路——百花中心站到溫江公交站的309路公交車的正式開行,「坐便宜快捷的城市公交到郊縣」這一廣大群眾心中的美好願望終於變成現實。僅僅到2004年底,我市便已開通中心城區直達郫縣、龍泉驛區、溫江區的城市公交線路12條,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初見成效。說起公交車開出城開進區(市)縣,沿線群眾總會樂呵呵地說,「出門就有公交車坐,我們和城裡人沒啥兩樣了。」
從2005年開始,全市交通部門加大了工作開展力度,依託城鄉路網優化、重點鎮建設等有利因素進一步推動了城鄉公共交通客運一體化進程,到2007年底,我市已實現公交化改造以及新增公交線路和准公交線路共141條,龍泉、新都、郫縣、溫江、雙流、華陽六個相鄰組團開往中心城區的所有客運線路全部實現了公交化改造,二圈層及全市30個重點鎮實現鎮鎮通公交,全市三個圈層的城鄉公共交通客運市場一體化的網路體系初步形成,市域范圍內的公交出行條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隨著一條條通往二、三圈層的城市快速通道相繼建成通車,一個覆蓋「全域成都」的快速路網體系的逐漸形成,更是進一步方便了廣大城鄉居民的便捷出行。「根據快速通道的建設規劃,快速通道在建成以後都規劃要開通公交線路,很明顯,開行於快速通道上的公交線路肯定都是『快速』的,」市交委負責人高興地說,在「全域成都」的快速路網之上,還同時覆蓋著一張快速公交網,「快速路通了,快速公交跟著上。」這樣,市民在市域內就可以坐著快速公交走快速通道,速度提上去,票價降下來,實現便捷、愜意地在全市范圍內輕松穿行。
一份展望
全域成都:形成1小時交通圈
讓人興奮的還遠遠不止這些。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響亮口號,為成都交通建設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也提供了重大機遇。隨著宏偉的《中西部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戰略規劃》的出爐,一幅「全域成都」內便捷穿行的美妙藍圖已躍然紙上……
根據市交委最新披露的「全域成都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09—2030)」,成都市域內將建設的軌道交通線路包括:全長323公里的9條地鐵線路,全長373.7公里的7條客運專線和全長111.9公里的旅遊鐵路。以此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全域成都」的交通構想更是讓人們對未來市域內的便捷穿行充滿期待:中心城與外圍8個城市之間,將形成由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4車道以上干線道路共同組成的快速度、大容量、多方式交通走廊;30個小城市及60個新市鎮與所在區域的中等城市實現以4車道以上干線道路連接,600個中心村對外通道實現雙向2車道連接。當這一美好藍圖全部變成現實的時候,就算從三圈層一些邊遠的鄉鎮出發,通過農村公交到最近的輕軌站或是城際鐵路站換乘,通過最快捷的軌道交通進城,也不會超過1個小時,市域內將實現1小時交通圈。
而在中心城區內,隨著9條地鐵線路的相繼建設,整個中心城區內將形成一個不超過30分鍾的地鐵網路;再加上城市公交的大力發展,「快速公交+干線公交+支線公交」三級結構網的形成,城市快速公交將與軌道交通協調發展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那個時候,中心城區的出行將變得迅捷無比,都市區半小時交通圈將宣告形成,」市交委負責人滿懷憧憬地說道。
暢行全國:8小時通江達海
市域范圍內道路建設密如蜘蛛網,人們出行暢通無比;走出成都,成都市民仍然可以享受到最快捷的出行服務。高速公路「兩環+12射」,鐵路「兩環+12射」——不管是公路,還是鐵路,成都對外交通的未來藍圖都讓人興奮無比。
盡管早在2004年就已經是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城市,境內已建成「一環+八射」共437公里的高速公路,但成都從來沒有因此而停下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步伐。根據規劃,未來成都還將新增環成都經濟區、成什綿、成自瀘、成南(巴)、成安渝、第二機場高速公路,實現從成都直接放射出去的高速公路達到12條,遠景形成「二環+十二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成都境內高速公路規劃總里程將達到約800公里。
隨著全省高速公路路網的逐漸形成,以成都為中心,將實現成、德、綿、樂高速公路2小時交通圈和成渝城市群經濟圈高速公路4小時交通圈,除西面的馬爾康、康定和南面的西昌、攀枝花之外,市民通過平均時速在1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前往省內各主要城市,都可以實現4小時之內互通。
鐵路方面,按照國家發改委確定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和四川省災後重建規劃,以及鐵道部和四川省簽訂的部省紀要,成都將在既有寶成、成昆、成渝、達成4條鐵路的基礎上,新增成西客運專線、成蘭鐵路、成貴客運專線、成渝客運專線、川藏鐵路、川青鐵路、成都—西寧—張掖鐵路和成昆鐵路新建雙線8條出川鐵路大通道,以成都樞紐為中心的放射線將達到12條。按照目前的規劃、建設進度,5年過後,這12條放射線成都段都將建成通車,成都便將形成一個內外兩環、連接12條出川大通道的「兩環+12射」鐵路路網格局。
隨著這一系列鐵路項目全部建成,成都至綿陽、樂山、內江等地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至重慶、廣元、宜賓、雅安等地形成1小時交通圈,至西昌、康定、西安、貴陽等地形成2小時交通圈,至蘭州、鄭州、武漢、長沙、昆明等地形成4小時交通圈,至北京、廣州等地形成6小時交通圈,至沈陽、上海、格爾木等地形成8小時交通圈,成都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交通樞紐的地位將得到全面鞏固和提高。
通達全球:15小時走世界
飛機,世界上最快速的交通工具。立志要打造成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成都,當然也會全力打造一個國際性的航空樞紐,使成都在區域競爭中佔得先機。
為滿足客流迅速增長的需求,從去年開始,我市便已經正式啟動了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的建設,按照2015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為目標設計,項目總投資為133.56億元。目前,第二跑道即將投入使用,新航站樓建設也已經全面開工,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成都作為西部地區最重要航空樞紐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而隨著航空業的迅猛發展、支線航班的愈發增多,成都的航空客流量必然還會大幅攀升。為滿足未來航空發展的需求,具有前瞻性戰略目光的成都交通人又按照國家規劃成都大型機場的初步定位,對成都第二機場的選址進行了多次深入論證,規劃在成都建設第二機場。規劃中的成都第二機場將預留5條以上的跑道,最大可滿足年客運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200萬噸的需求。同時,第二機場還將開通10條以上國際直達都市區航線,並加密半徑100公里的支線機場15點布局,從而打造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復合型樞紐機場,在成都最終形成「一市兩場」的布局。
「今後,成都市民飛往世界各地,都不再需要像現在這樣,必須飛往北京、上海或廣州等地轉機,而是從成都直飛目的地。」根據規劃,未來成都將增強與世界各大主要城市的聯系,構築起一個國內的2小時航空圈,快速通往北京、上海、廣州、拉薩等東南西北各主要城市,一個亞洲范圍內的4小時航空圈,快速通往日本、新加坡、蒙古、巴基斯坦等東南西北周邊國家,以及一個世界范圍內的15小時航空圈,快速飛到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東南西北世界各地。
宏偉藍圖已然繪就,快馬揚鞭加快建設。市交委主任胡慶漢說:「當藍圖變成現實的那一天,我們通江達海的夢想就會實現,蜀道難行的歷史將一去而不復返,成都將真正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那時的我們,不管是上天,還是入地,不管是市內穿梭還是通達全球,都將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捷,生活在成都的我們,是最幸福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5.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6. 內比都的新都建設
新首都建設於2003年開始在一片荒原上破土動工。經幾年努力,初期建設工程已完工,總理府、政府各部辦公樓、市政廳、公務員住宅等已陸續建成使用,氣勢不凡的聯邦議會大廈主體框架工程初步完成。在交通方面,市內主要路段及通往機場和軍事首腦機關的6車道主幹線已基本完工。按計劃還將修建環城公路,與貫通南北的仰光—曼德勒—臘戍國道相連。機場建設剛完成基礎性工程,現僅建成一座貴賓候機樓,而普通旅客尚需在臨時搭建的簡易櫃台辦理登機手續。
目前,內比都已開通至仰光、曼德勒、東枝、密支那、臘戌等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班,近期尚不具備開通國際航線的條件。鄰近內比都的彬馬那原來就有鐵路客貨運營,為適應遷都需要,近來調整增加了客運列車編組,去年中國贈送的130節客車車廂,已大部投入仰光至內比都鐵路客運。通訊方面,市內一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已開通使用,並開通了國際長途服務。但是,新首都目前還未獲准建設公共移動通訊網路,手機暫無法使用。在社會服務方面,已建成一所公立醫院,兩所職業學校,六家小型飯店(均為度假別墅式)。另外還陸續建成了四座高爾夫球場。
緬甸新首都建設仍處於十分初級的階段,有關教育、醫療、商業、交通以及生活娛樂等相關社會服務設施很少,社會功能遠未形成,政府中下層公務員還無法把「家」一同搬來,他們既要在比較艱苦的條件下工作,又要暫時忍受「骨肉分離」之苦。在緬甸工作的外國人同樣受到很大影響。對於各國駐緬外交機構,不僅面臨未來是否搬遷和何時、如何搬遷問題,更重要的是形成與緬政府「隔離」狀態,與緬官方接觸、交往、辦事更加困難重重;對於在緬承建項目或進行其它經貿活動的外國公司,也要為辦理業務經常往來於仰光和新首都之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不知要比原來多出多少倍。如果安排得好,當天可乘僅有的兩班小飛機往返,如趕不及,就只好在內比都過夜,乘翌日中午班機返回。有時因事務緊急訂不上機票,就需乘汽車前往,但路況較差,單程要跑七個小時左右。這也讓很多人感到實在吃不消。
按照規劃,新首都的行政、軍事、商業、生活等不同區域將相對獨立,相隔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因此新首都規劃面積要比原首都仰光大出九倍。要在這片本無任何基礎的土地上最終建成一座功能和設施完善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無疑對政府是個嚴峻的考驗。緬甸領導人表示,國家將不斷加大對內比都的建設投入,爭取新首都教育、衛生、經濟、社會發展等狀況盡快得到明顯改善。然而,在當前緬國家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建設如此浩大的工程,還需要長期艱苦努力。 「我們終於也能打手機了!」緬甸首都內比都的一位飯店工作人員2009年10月24日說,「CDMA手機是10月22號那天開通的,其他模式的手機通信也在測試中。」這意味著,內比都已經成為全球最後開通手機的首都。
此前都靠對講機
據緬甸郵電部一名匿名官員透露,緬甸政府其實早在10月9日就允許內比都開通手機通信服務,但由於技術測試等原因,實質性的手機服務直到10月22日才開始提供。
此前,出於安全保密方面的考慮,內比都一直沒有開通手機,移動通訊主要靠無線電對講機。西方媒體因此將其稱之為「當今世界上唯一沒有手機服務的首都」。由於內比都地廣人稀,而政府、機構又分散在不同的山谷中,且相隔數公里,因此你想問個路都十分困難,至於其他地方隨處可見的公共電話在內比都也成了罕見之物。
就算在外國人住宿的旅館內,打電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是費用高昂—————打美國電話一分鍾7美元,打到緬甸其他城市的電話也要一分鍾1.5美元。另一方面是撥電話非常費勁,往往要撥六七次才能接通。
通信狀況仍落後
雖然內比都現在可以使用手機了,但對於普通的內比都居民來說,享受通信的便利還需時日。記者從緬甸郵電部得到的最新統計數字,緬甸現在全國有電話28萬部,電話局569個。與其他國家相比,緬甸通信狀況仍很落後。以電話普及率為例,每200名緬甸人才擁有一部電話。
不僅如此,高昂的手機費用也讓老百姓望而卻步。在內比都要想擁有手機,光是入網費就高達155美元,而一部非品牌手機售價也要120美元,這樣的消費讓那些即便在涉外飯店工作,月薪五六十美元的工作人員也感到有點吃不消。
內比都:全球最後通手機的首都。
7. 是否有環城路規劃
交通主管部門十分重視環城路的建設,抽調了精兵投入工程建設。多次到國家交通部、省交通廳匯報,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目前,有關部門已同意給予支持,幫助達州建設環城路。作為一名達州人,也請廣大企業、群眾用實際行動支持該項工程。
8. 黎川縣環城路什麼時候動工開建
來信人:東江米
來信主題:環城路浪頭-雞麻地什麼時候動工?受文單位:國土資源局
來信時間2011-09-26來信類型:咨詢辦理狀態辦理中
來信內容:如題,公告都貼了近一年了,我家要建新房,你們的路是建還是不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