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人為什麼保護日本人墓

緬甸人為什麼保護日本人墓

發布時間: 2022-08-26 17:54:58

⑴ 日軍墳墓為什麼會出現中國的烈士陵園中

眾所周知,中國和日本在二戰的時候有過血海深仇,直到現在很多人都不待見日本人,而為了紀念這些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雄,中國各地也會修建烈士陵園來讓大家緬懷!但是讓人意外的是,位於雲南的騰沖,有一處陵園裡面竟然還有幾個日軍陵墓,這樣做真的合適嗎?其實很合適,因為他們留下來是給犧牲的軍人贖罪的,甚至墓碑上連名字都沒有,只有簡單的兩個字「倭冢」!據悉當時槍斃這些日本人的時候,他們都是跪著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贖一輩子的罪!

當時很多的戰士為了打開日軍防守缺口,直接扛著炸葯包就沖了上去,慘烈情況可想而知,好在最後勝利了,但是中國卻有10萬軍人因此犧牲,其中還有2000名的高級軍官!而被俘虜的日軍將領當場就被槍殺了,因為死了這么多的同胞。很少有人能冷靜的下來!之後建國後在騰沖建設烈士陵園, 這幾位日本軍官也埋在這里,生生世世的贖罪!中日建交後,日本大使不止一次的提到這個問題,希望能把這幾位軍官的骸骨帶回去,但是中國每一次都拒絕了,並且表示沒得商量!用這種方式來銘記英雄,估計這些烈士也可以安息了!

⑵ 為什麼東南亞國家從來不抗議日本侵略

為什麼東南亞國家從來不抗議日本侵略?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咱們中國人民和韓國人民就會跳出來抗議日本的侵略歷史,抗議日本不反省歷史,等等。我們滿腔熱血義憤填膺時,卻發現曾經同樣遭受日本侵略的那些東南亞國家都無動於衷,跟沒事人似的。以至於有時我們都懷疑,是不是咱們中國人和韓國人太小題大做了?人家東南亞人怎麼就能忍下這口氣呢?他們咋就這么想得開的呢?
既然這是個歷史問題,那麼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1943年大東亞會議左起:緬甸總理巴莫、偽滿洲國總理張景惠、汪精衛、東條英機、泰國代表萬外、菲律賓總統勞威爾、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領鮑斯)
咱們中國和韓國之所以「鬧的凶」是因為我們自古以來都是獨立國家,從來沒有被外族侵略殖民過(說什麼胡人南下,匈奴入侵,其實那還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不是這里所說的外族)。
雖然朝鮮半島那片土地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但我們是尊重他們的人民的,尊重他們的國王的,並且按照十分溫良恭儉讓的禮儀待之,並非入侵。朝鮮人民自然對我們無話可說,再說了每年送幾根高麗參就能換回去一大批黃金珠寶,嘴都笑得合不攏了。所以朝鮮歷史上也從來是在中國的庇佑下愉快地生活著。
可是突然來了日本人,要佔領你的國土,要奴役你的人民,甚至屠殺你的人民,這怎麼行,那還不奮起反抗?不僅以前奮起反抗,就是現在也得討要一個說法,以防曾經的歷史再次上演。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和韓國「鬧的凶」的原因。
再說東南亞,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西方殖民者殖民著,民族意識本就沒那麼強,家國領土意識也沒那麼強。他們的最高理想大概就是擺脫西方殖民。這時候日本人來了,說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要趕走西方殖民者,讓亞洲人自己當家作主。儼然一個高大上的解放者形象。
面對來「解放」他們的日本軍隊,東南亞人當然滿心歡喜,滿心歡迎了。我們看到一些老照片上顯示,東南亞人夾道歡迎日本兵,我想這應該是真的,是他們的真實表達。跟日本人非得強迫中國人夾道歡迎那種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體上東南亞人是比較歡迎日本人來「侵略」的,所以日本人對他們不那麼狠,跟對待咱們的那種殘忍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強烈反抗侵略,日本人就更加殘酷地鎮壓、殺害,這就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日本人一看東南亞人不怎麼反抗,那當然好,大家合作愉快。
當然,不是說日本人在東南亞就沒有干過大屠殺的事兒。殘忍是他們的本性,走到哪裡他們都會手癢搞血腥屠殺的。比如日軍佔領新加坡後就殺了很多人,這其中最多的是華人。
最讓日本兵感動的大概是菲律賓了。美軍撤出馬尼拉後,菲律賓人便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於是日軍兵不血刃的進入了馬尼拉。那情景直到現在日本和菲律賓想起可能還感動的眼淚直流。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那時候東南亞人民確實把日本人當成解放者了。
而且在日本侵略期間,東南亞各國很多領導人都是與日本有合作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領導緬甸獨立的昂山將軍,即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組建的緬甸獨立軍就是日軍訓練的,然後他們跟日本人一起與英軍作戰,與中國的遠征軍作戰。
現在在緬甸能找到很多日本軍人的墓碑,甚至緬甸人還把他們當作「再生父母」似的祭奠。而我們的遠征軍因為是幫英軍打仗的,在他們看來就是幫助殖民者奴役他們的。因此在緬甸你絕不會看到當地人祭奠遠征軍的情景。所以啊,有些事情,你真的很難說什麼,仔細想一想,似乎緬甸人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實事求是來說,日本人佔領下的東南亞確實比西方殖民者在的時候要好一點。至少日本人讓更多當地人來參政。如在印尼全部43名議員中,有41名是印尼裔。而在荷蘭統治時期,印尼裔議員只佔議會人數的一半。日本讓東南亞人自己組建政府,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度,除了少數高職位由日本人擔任外,大部分政府官員都是當地人。
你想,幾百年來受到殖民的東南亞人民何時擁有過這等「當家作主」的感覺?日本人一來至少讓他們嘗到了這種甜頭,不管說是真的還是假的,但他們確實實實在在感到了一些變化,感到了一些被解放的感覺。這都是客觀存在的!
我們真不能要求東南亞人民跟我們一起來罵日本,他們真心不那麼恨日本啊。我們與他們所處的位置和出發點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不恨日本很正常,我們恨日本也很正常。畢竟我們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老國家,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領土意識和家國情懷、文化認同。東南亞畢竟沒有這種高度,所以你不能要求他站在這種高度看問題。

⑶ 二戰時日軍在緬甸

1、日本的海外投資廣泛。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日本的海外資產,緬甸也不例外,因此日本對緬甸有一定的經濟發言權,因此,在緬甸境內存有日本「印記」也不足為奇了。
2、政府及國民的關注。日本雖然是二戰戰敗國,但日本政府及國民對陣亡士兵仍十分關注,在緬甸境內的日軍紀念碑大部分都是戰後日本國民的私人行為,我曾看過一篇報道,日本人對陣亡士兵的記錄十分詳細,在一些紀念碑上,甚至連戰馬的名字都有詳細記載。反觀在緬甸的中國陣亡士兵紀念碑及陵園,由於缺乏資金與管理,大部門都被埋沒在荒草中了。(不知為什麼,不由的想起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隱去」)

⑷ 緬甸為什麼和中國關系一直很鐵

「緬甸」音似「麵店」,中國人愛吃面條,自然離不開「麵店」,緬甸當然會供應中國面條了。「緬甸」又音似「靦腆」,緬甸人很靦腆,中國人比緬甸人開放,緬甸人巴結中國。

⑸ 雲南騰沖一墳墓,五個日本軍官呈下跪姿態被埋葬,墓碑只刻了倆個什麼字

戰爭是殘酷的,它不止能讓人拋頭顱灑熱血,更是更讓人家破人亡,無論是戰爭方還是被戰方,都會因此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就會有犧牲。但他們死的慘烈、死得悲壯,他們的事跡將永遠留在歷史的光榮榜上為後人銘記。



日本認為這兩個字有侮辱的性質,雖然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古代的時候,日本就有倭的稱號,據記載,日本倭的稱號還是漢光武帝劉秀賜給他們的,所以這樣的字樣,沒有任何問題。

這都是前人所做的愛國,勿忘國恥的事,我們也不能過多評價,唯一能做的,便是記載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鑒明得失吧。

⑹ 緬甸人臉上塗的白色是干什麼用的

緬甸人臉上塗的白色粉末名為特納卡。特納卡的作用:

1、防止蚊蟲叮咬。

2、防止曬傷。

3、保護皮膚。

4、散發好聞的氣味。

5、吸汗、減少狐臭。

6、緬甸人生活中,特納卡常被賦予美好浪漫的意味。比如男人親自為妻子、孩子研磨。就是模範丈夫的直接體現。

特納卡這種粉末塗在身上,不僅幽香沁人,而且有防止蚊蟲叮咬、消毒祛病、保護皮膚之奇效。

緬甸氣候炎熱,氣溫常常在攝氏30度到40度,人經常會出汗,容易產生體臭、狐臭,蚊蟲也很多,用「特納卡」抹在身上,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苦香味,並能起到驅趕蚊蟲的作用。

(6)緬甸人為什麼保護日本人墓擴展閱讀:

「特納卡」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除美容的功效外,還有許多防治疾病我功能。如在腋下及身上一些不常裸露的部位上抹上一些黃香楝,可以減輕和除去狐臭、體臭,使身體保持清香。

塗抹於面部或四肢,可防止皮膚被烈日灼傷,它還起到清除體內不良血液,使血液保持清潔的作用,經常使用能防治疔瘡、疙瘩。婦女月經剛完時全身抹上它,可以免除淤血,使血液暢通清潔,防止各種子宮疾病,發燒時還可以當作退燒葯來使用。

緬甸婦女和兒童塗抹在臉上的「特納卡」常常是用心勾繪的,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塗擦。比較常見的圖案有圓形的、方形的,還有很多塗繪成好看的樹葉形狀。栩栩如生的一片漂亮的黃色樹葉覆在臉上當真是非常的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特納卡

⑺ 緬甸為什麼把中國遠征軍公墓鏟平

關於這一點,一方面是緬甸官方的行為。具體的說,就是跟緬甸當年實行的「土地國有化」運動有關。1948年緬甸獨立,華人在緬甸不再享有政治地位。1964年,奈溫政權實行「國有化運動」,僅在仰光一地就有700家華人企業被收歸國有,致使許多華人、華僑在傾刻間家破人亡。華人的勤奮,在東南亞地區大多富甲一方,在緬甸也是如此,可華人的財富受到許多當地人的嫉妒。這就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緬甸反華的重要背景之一。
緬甸政府的所謂「國有化」運動,不僅波及到緬甸當地的華人華僑,就連在緬甸境內的中國遠征軍墓地也難以倖免,不少遠征軍墓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緬甸官方破壞、鏟平,土地被轉作其它用途。
另一方面,是某些緬甸人個人的行為:
關於部分緬甸當地人搗毀中國遠征軍墓地的時間和原因說法不一。大體上有這樣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上世紀50年代,在解放軍的追擊下,盤踞在雲南的國民黨李彌殘部逃往緬甸,而緬甸政府不想接納這支殘余部隊,因此派出上萬人的部隊,試圖剿滅他們,結果卻被打得大敗。部分緬甸當地人就拿在緬甸各地的中國遠征軍墓地撒氣,派人搗毀墓地。
另一種說法是,上世紀60年代中國爆發了文革,緬甸受到波及,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緬甸華人華僑情緒激昂,和當地人發生了沖突,從而導致了中緬兩國交惡,緬甸當地人於是用搗毀中國人墓地的方式來實施報復。

⑻ 緬甸為什麼鏟平遠征軍墓

東南亞國家為抹殺中國人民為東南亞解放所作出巨大犧牲 經常從事破壞兩國深厚友誼罪惡行徑 緬甸不過是其中之一

⑼ 忘恩負義的國家!為了自己發展,將我國十幾萬烈士的陵墓夷為平地,為什麼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遙想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時,我國強大的國力曾令四海賓服。只不過,隨著明代的初步海禁,以及清代的閉關鎖國,我國開始關起國門閉門造車,最終與時代脫節,被世界列強所超越。

進入近代以來,在清政府腐敗無能的統治之下,舊中國遭受了世界帝國主義列強的輪番入侵。大量的戰爭賠款以及列強對貿易的壟斷都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因為在最初被列強入侵時就選擇打開國門向西方學習,最終從被侵略者逐漸變成了侵略者。




位於緬甸的中國遠征軍烈士陵園

緬甸的忘恩負義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情感。但無論他們怎麼做,中國遠征軍的貢獻是誰都無法抹去的,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為我們銘記,他們無私無畏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⑽ 日本人町的歷史

16世紀至17世紀, 日本人的海外活動開始在東亞、東南亞等地區逐漸繁
盛。因此,當時一些日本人為了方便海外活動而逐漸移居他國,日本以外的日本人社區陸續出現,其中一些稍具規模的則被稱為「日本人町」。日本人町在當時這些地區的主要港口或政治中心常可以被發現,且對這些地區的政治和經濟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明朝政府對中日間的直接貿易往來實行海禁政策,因此東南亞成了日本商人的首選。1557年以後,中國取消了對東南亞貿易的禁令,一些因為觸犯次禁令而被視為海盜的商人因此開始合法活動,而中日間的直接貿易仍然是非法的。等等這些因素致使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間貿易往來的繁榮,這一時代被東南亞史研究者安東尼・雷德(Anthony Reid)稱為「商貿時代(the Age of Commerce)」。
當時的日本人在海外從事多種職業,其中大多數為商人、被僱傭者、船員、士兵、手工勞動者。1590年代由豐臣秀吉創設並在17世紀的德川家康時代繼續施行的朱印船制度,使這些海外貿易等活動達到了高峰。通過這些海上活動者及其海外社區,日本的轉口港貿 易在東南亞繁盛起來。很多活躍的港口都有港都首長(port master)或日本人町首長(head of the Japanese community);這些港都首長在馬來和印度尼西亞被稱為「沙班答(syahbandar)」,他們監督日本人町內居民的活動,是日本人町與當地政府 間的聯絡者,並負責協調該港口與非本地居民的日本人間的貿易活動。 阿育陀耶日本人町的人口最多時的1620年代曾達到1500人。當時的大城王國於1570年開始同日本進行正式的商貿往來,此時,其與日本南邊的鄰國琉球的商貿已進行了一百多年。1570年亦是阿育陀耶日本人町的始建年代。這些日本「冒險者」多數為離開日本尋求財富的浪人,他們被大成王國的統治者所歡迎,他們中的一部分被委以侍衛、軍人等職務。大城王國當時與緬甸常有交戰,這些出身武士的日本士兵常參加此類戰爭。大成王國與日本江戶幕府也存在正式的外交關系,並從日本運來武器彈葯。到1620年代,日本已經成為大城王國最大的商貿夥伴之一。
大城王國與日本之間良好的商貿和外交關系持續了約六十年,直到1630年的一系列政治丑聞導致了幕府與這個王國的關系開始緊張。宋當王(泰: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เจ้าทรงธรรม,英:Songtham)死後,巴薩通王(泰: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เจ้าปราสาททอง,英:Prasat Thong)通過政變取得王位,這個政變的一部分即為殺害日本人町首領山田長政,因為他也在朝廷有重要影響並擔任王室的日本人侍衛的首領。擔心來自日本人町的報復,巴薩通王下令燒毀阿育陀耶日本人町,並將其內的很多居民驅逐或殺害。很多日本人逃到了柬埔寨,一些年以後,他們中的一些人被國王特許返回大城王國。幕府將軍認為巴薩通王並非王位正統繼承者,並減少了與該國的聯系。此後的海外貿易被中國和荷蘭的商船所繼續。雖然正式邦交在納賴王(泰: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ารายณ์มหาราช,英:Narai)1657年繼位以後仍沒有恢復,但在一個日本人町發揮了較大作用的事件之後,王室開始逐漸批准對日貿易。
後來,日本人町再度恢復,並仍在對日商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7世紀末,它逐漸被暹羅人同化後消失。日本人町的大部分在該地1767年被緬甸人佔領之後遭到破壞,有一小部分當年的房屋存留至今。如今,該日本人町遺址已經成為了一項考古研究的課題。日本裕仁天皇和明仁天皇曾來此訪問。 離峴港(越:Đà Nẵng/沱灢)不遠的會安,是越南近代最大的港口。與阿育陀耶日本人町相比,會安日本人町規模相對較小,它的居民約有幾十戶,而當時在會安的中國人則約有數千。盡管如此,會安日本人町對當地的貿易還是具有很大的影響,當時日本國內對絲綢的大量需求,使得每年日本商船的來往都會引起市場價格的周期性變動。在「朱印船」時代(約1590年至1635年),平均每年來此的日本商船有10艘以上,這表明日本人在該地的貿易約占當時日本海上商貿活動的四分之一,並超過任何其他港口。
每年中的幾個月,當中國和日本的商船到達時,該地就會出現一些繁榮的商業市場,中國、日本和越南的商人便開始交易種類繁多的商品。會安作為一個中立港口的地位讓它得以繁榮,因為在此地交易的中國和日本的商人不被視為觸犯明朝的海禁政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日本人町的居民們則會在中國、越南商人中收集各種日本商人將可能購買的貨物。
第一批荷蘭商人於1633年來此,並受到了來自日本人町首領的歡迎。江戶幕府於1635年實施鎖國政策,直接禁止日本人的海外貿易行為,根據荷蘭人的記載,在這日本人與荷蘭人同在會安進行商貿的短短幾年中,日本人完全支配了這個港口的經濟。1635年以後,日本人與荷蘭人之間仍有少量經貿往來,但日本人從中國人那裡買來的絲綢卻鮮能滿足荷蘭商人的需求,後者不得不面對供不應求而導致的高價格。
17世紀以後,會安的日本人町逐漸消失,並被越南人同化。根據當時的書籍、墓碑等,不但日本人町的居民內部通婚,有名望的日本商人家族也與越南阮氏家族(當時越南南方阮氏政權的統治者)存在通婚。這些商人家族的後代,有的至今還保存著與越南有關的傳家寶。
會安是一個相對小而安靜的旅遊城市,其港口已經淤塞,這導致了其經濟和影響力的下日本人町的具體位置現在仍無從考證,雖然學者們不斷研究該課題,並使用當年的記錄和考古發現。現在城內的被稱為「日本橋」或「來遠橋」的古跡,向人們訴說著會安日本人町過去的繁榮。慣常的思維往往會認為這座橋標志著日本人町主街的入口,然而,實際上這座橋並非傳統的日本風格,這一點讓很多人對此觀點產生懷疑。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8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8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2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