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在緬甸哪裡修建運河
Ⅰ 通過緬甸到印度洋的運河什麼時間建成
摘要 您好請稍等
Ⅱ 中國准備在南亞那個國家共同建造運河
泰國,克拉運河,只是意向
Ⅲ 在南亞打算開的那條運河是什麼有詳細資料嗎
泰國克拉運河
中國撇開馬六甲開鑿泰運河將震動南亞
2003-07-03 09:57:45 《經濟》月刊
南方網訊 中國石油裏海折戟,使得馬六甲海峽對於中國石油戰略顯得尤為重要,這也促使一度擱置的泰國克拉運河方案重新進入決策層視野。
世事難料
5月上旬,一度被認為勝算在握的裏海北部油田股權認購在最後關頭失敗,不僅使中海油與中石化長達兩年多的准備工作付諸東流,更是繼去年底,中石油收購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退標和中俄石油管道改線風波之後,中國石油「走出去」戰略遭受的又一記重創。
一位石油專家認為,失意裏海使得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中東仍將是我國原油進口最主要的基地,也使得對石油海運安全的考慮,需要重新強調。
但這或許會成為泰國克拉運河項目的一個契機。一位石油專家透露,一度擱置的克拉運河方案有可能重新納入決策層考慮范疇。
馬六甲隱憂
據統計,2002年中國進口石油近8000萬噸,占石油消費的比例已上升為32%。據專家預測,即使國內石油需求按下限估計,石油產量按上限估計,2010年時我國的石油供求缺口也將在1億噸以上,而且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會越來越大。
業內認為,當一國的石油進口超過5000萬噸時,國際市場的行情變化就會影響該國的國民經濟運行;進口量超過1億噸以後,就要考慮採取外交、經濟、軍事措施以保證石油供應安全。
而中國從中東和非洲地區進口的石油數量約占進口石油總量的70%,這些進口石油的運輸都必須經過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馬六甲海峽。
但馬六甲海峽卻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眼下的隱患就有兩個,一是海盜活動十分猖獗,對通行船舶構成嚴重威脅;二是海峽的交通秩序比較混亂,穿越海峽的客貨運輸以及隨意性極大的漁船已嚴重影響船舶航行安全。
從戰略風險的角度考慮,中國對於馬六甲海峽「過分依賴」就更值得擔憂了。
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已經取得了新加坡海、空軍基地的部分使用權,並援建馬六甲沿岸的一些軍事設施。
印度通過在孟加拉灣所擁有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入口處修建了海軍基地,並部署重兵扼守海峽西口,希望能夠控制整個印度洋。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制定的石油戰略,就不能不考慮規避馬六甲海峽現實及可能出現的風險。據參加過石油戰略制定工作的官員透露,中國21世紀石油戰略的重點之一,就是圍繞中國石油進口的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展開戰略布局。
撇開馬六甲
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中國在關心。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每年需進口的近4.5億噸原油,都要途經馬六甲海峽;巴西以及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煤等大宗礦產品運往東南亞市場,也要走馬六甲海峽,其安全與暢通對上述國家與地區同樣意義重大。
由於馬六甲海峽長約1100公里,船舶繞行距離較長,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尋找各種替代性的運輸方式及運輸通道成為遠東多個國家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有關方面提出的方案主要有三個:泰國南部沿海"海陸聯運陸橋"、泛亞洲石油大陸橋和開鑿克拉地峽運河。
中國有關部門曾組織能源研究所與綜合運輸研究所對上述方案進行了聯合研究。據參加過研究的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興珊博士介紹,這幾個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二個方案只能解決4000萬噸左右原油的運輸問題,這與遠東國家需從中東進口4億噸左右的原油相比,作用相當有限。並且第二方案也不具備經濟競爭優勢。
第三方案--在克拉地峽開鑿一條亞洲的「巴拿馬運河」--一直是「撇開馬六甲」設想中,最引人注目的方案。
從運輸成本考慮,大型油輪明顯的經濟優勢,決定了石油遠距離運輸利用海運的必然性。但該工程巨大的投資額,以及對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關系可能產生的影響,使得各方一直舉棋不定。
在泰國,克拉運河計劃已討論超過100年。泰國政府對此項目相當熱心,多次進行論證。但是由於投資過大,單憑泰國自身力量難以承擔,泰國一直在爭取其他國家合作共建。
2003年初,泰國政府授權一家香港公司負責進行可行性研究。該香港公司預計,工程費用將高達250億美元。另有2002年的一項研究認為,開鑿工程應在2005年正式開始,整個工程可提供3萬人就業,用10年時間完工。
根據相關研究,運河開通之後,航程至少縮短700英里,可節省2-5天航行時間,大型油輪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18萬英鎊左右。
泰國參議院委員會主席布拉基特說,政府已經成立了12個委員會,包括日本、中國和馬來西亞內在多個國家已經表示願意資助研究其可行性。
「東盟+ 3」新格局
如果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實現,肯定會是21世紀最龐大的工程之一,不但歐亞貿易路線將因此改變,也為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及安全戰略帶來巨大變化。
日本是克拉地峽運河的另一個熱心者。朱興珊介紹,日本多次主動提出各種避開馬六甲的建議,並希望得到中國的積極回應。
日本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田邊敏憲說,中國未來從中近東大量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其規模將與日本從中近東進口的規模相匹敵。他認為,在能源問題上,"東盟+3(日中韓)"必須要友好地開展合作。
田邊還認為,歐洲之所以能夠建立歐盟,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建立了煤鋼共同體。日中兩國,視情況可以加上韓國甚至天然氣資源豐富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應該建立一個能源共同體。
日方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圍繞泰國克拉地峽運河的施工,以及將來的經營管理,將周邊地區作為東亞能源儲備流通基地,以「東盟+3」的方式共同經營。
而中國之所以始終對這個工程猶豫不決,一個重要原因是考慮到對新加坡利益影響太大。一位石油專家表示,中國與泰國、日本等合作修建完成克拉地峽運河工程,這在技術上、財政上並無多大困難,一旦實現也可減少受制於人的風險,經濟上對中國、泰國都有好處,但必將對新加坡的航運業大大不利。
這位石油專家認為,SARS肆虐期間新加坡對中國的態度,讓很多中國人大感意外;再加上北裏海石油項目失敗,中國有可能重新考慮自己在東南亞的利益。朱興珊也認為,單從克拉地峽運河本身看,該項目對中國石油安全是有好處的。如果項目變為現實,中國可能選擇參股的方式進入這一新的戰略通道的建設。但由於投資數額巨大,加上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對於項目何時會進入實際操作層面,他表示不好預測。
不會放棄裏海
即使克拉運河開工,裏海對中國石油戰略仍屬至關重要的地區。石油經濟和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克雨說,裏海是任何一個大石油公司都肯定會尋找機會的地區。中國三大石油公司近年幾次出手海外市場被看作是代表中國政府的石油戰略考慮。為了擺脫對中東地區的依賴,中國石油進口源開發的重點開始轉向俄羅斯及中亞地區。這一戰略意圖不會輕易放棄。
日前中國與哈薩克簽訂的輸油管道協議,總投資額將達30億至35億美元,建成後每年將可輸送1000萬噸至2000萬噸的原油至中國。這項協議與已經簽訂的中俄管道的協議合起來,可以解決相等於中國現時原油需求量的16%,大大減低內地對中東原油的依賴性。
此外,中國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6月4日與亞塞拜然石油公司Socar簽署一項價值1.4億美元的合約,將共同重整一處陸上油田。中海油總會計師邱子磊也表示,中海油還會在裏海繼續尋找收購機會。
朱興珊說,三大公司失意裏海的教訓需要總結,「走出去」戰略仍應堅持,可能有一天我們會在裏海以更優惠的條件買到股份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
「撇開馬六甲」三大方案
1、泰國在其南部沿海與日本合資興建「海陸聯運陸橋」,該項目由一套包括鐵路、公路、原油輸送管線組成的綜合性運輸系統,連接處於泰國地峽沿岸的深海港口和工業場區。通過管道輸送,可以減少海上航行距離1000多公里。
2、日本三菱集團制定了一個計劃,修建一條8000公里長的泛亞洲石油大陸橋,經土耳其、烏茲別克、哈薩克,橫貫中國北方,由海底隧道直抵日本,估計投資280億美元。
3、在泰國南部克拉地峽開鑿一條橫跨泰國的運河,全長100公里,寬400米,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適合遠洋大船進出。船舶今後無須經馬六甲海峽,由南中國海經暹邏灣,再經運河穿過安達曼海,直出印度洋。
朱興珊談失意裏海的教訓
首先是石油交易不要排斥綜合手段。英國《金融時報》評論中海油收購受挫,第一句就說,「對大石油公司而言,摻雜政治敏感的商業交易總是與地盤之爭相伴隨。」為獲取石油利潤和保障石油供應,各國幾乎動用了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等一切手段,某些地區甚至出現行賄和暗殺。如果我們的石油企業把困難估計的充分一點,並盡早向政府匯報,通過政府把工作做在前頭,很可能就不會失敗,因為優先權交易要服從於哈薩克政府的批准。
其次,要知己知彼,揚長避短。這次阻止收購的殼牌、埃尼、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巨頭,與中國公司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是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這對他們充滿吸引力。但要把潛在的市場優勢變成真正的競爭優勢,還需要與具體項目掛鉤。中海油成功收購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天然氣項目上游油田,獲得合資實體25%的股權,還享有勘探參與權,是建立在中國LNG(液化天然氣)市場籌碼之上的。如果我們把裏海項目與通往中國的管道聯系起來,可能又是另一番情形。
第三,統一協調,形成合力。目前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尋找項目時還出現盲目競爭現象。三大公司「走出去」的機構也互不相同,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有中國國際勘探開發公司負責如蘇丹、哈薩克等地的業務,中國石油股份公司也有國際勘探開發公司開展其他地區業務,如收購赫斯公司在印尼的區塊;中國石化集團的海外勘探開發業務是歸集團公司負責,中海油是股份公司負責。這樣就更加顯得雜亂和分散,如何與西方跨國公司去競爭?建議國家要加大對我國石油走出去的研究、指導和協調力度,在現有的機構框架下起碼要做到在同一個項目上一個聲音對外。
Ⅳ 克拉地峽運河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
克拉地峽對中國的好處:減少海運與石油成本,增強中國的軍事戰略安全。
(2014年)12月24日,泰國克拉地峽運河開鑿國家研究委員會、泰國五軍集團與克拉運河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三方就合作研究、開發與建設克拉運河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談判,並進一步落實了後續工作的開展步驟。
目前,克拉運河投資(中國)有限公司運作方案是由中國財團市場化投資運河,與泰國政府的運河收入分成比可以分段降低。組織中國企業的投資財團,與泰國克拉地峽運河國家研究委員會建立了戰略性的合作。總的開發目標,是打通運河兩端的兩座新城,形成運河兩岸的產業帶,再造產業體。
Ⅳ 中國開挖克拉運河,尼加拉瓜運河都開工了嗎
尼加拉瓜運河已開始開發,規劃中的泰國克拉運河還早的很。因為此舉將涉及以馬六甲海峽為生的新加坡人利益,中國政府就此的動作還是比較慎重。不過大勢所趨,市場經濟中資金流動被「無形」的手操縱著,想必這也是早晚的事。
總體介紹:
尼加拉瓜大運河當地時間22日在尼加拉瓜里瓦斯市開工建設。尼加拉瓜大運河總體投資達到500億美元。中國一有限公司擁有100年獨家規劃、設計及運營並管理尼加拉瓜運河和其他潛在項目的權益;在相關的權威資料中,關於尼加拉瓜大運河的相貌是這樣描述的:運河線路從加勒比海側的蓬塔戈爾達河,沿杜樂河進入尼加拉瓜湖,再到太平洋岸的布里托河口,全長約276公里,是巴拿馬運河長度的三倍。航道規劃底部寬度為230米-520米,水深27.6米、航道的通過能力約9100艘/年,可通行船舶最大噸位達40萬噸,計劃5年內建成。40萬噸的大船,從委內瑞拉開往中國,將節約兩個月的航行時間;而從上海到巴爾的摩,走尼加拉瓜運河航線要比蘇伊士運河短4000公里,比繞過好望角短7500公里。修建期間預計創造5萬就業崗位,運營期間預計創造20萬就業崗位。尼加拉瓜大運河的正式名稱叫尼加拉瓜運河綜合開發項目,除了運河外,還包括港口、自由貿易區、度假村、國際機場和公路,總體投資達到500億美元。中國富商王靖成立的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簡稱HKND集團)擁有100年獨家規劃、設計及運營並管理尼加拉瓜運河和其他潛在項目的權益。
Ⅵ 中國要在泰國開挖運河的地圖地圖
擬議中的泰國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西接十度海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中國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緬甸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十度海峽和緬甸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Ⅶ 中國在克拉地峽和尼加拉瓜修運河有何意義
1、克拉地峽修建運河的意義:
(1)修建期間,可以帶動泰國國內的就業,帶動中國勞力出口,拉動鋼材等工業企業的增長與出口,增加中國的海外修建工程的寶貴經驗。
(2)開通運河後,增加泰國的經濟增長與國民收入。緩解馬六甲海峽的運輸壓力,有利於避開荷槍實彈的美軍的監控與威脅。
(3)對中國而言,有利於提高石油等大宗進口物質的海運安全,有利於增進中國在東南亞的好感度,有利於制衡為美國馬首是瞻的新加坡等國,間接地削弱美國等國插手東南亞事務的影響力。
2、尼加拉瓜運河修建的意義:
(1)修建期間,帶動尼加拉瓜國內的就業與工業的增長。進一步增強中國海外修建運河的承擔力和影響力。
(2)運河開通後,縮短海運時間,增加輪渡的噸位運輸。有利於帶動尼加拉瓜的經濟增長,促進尼加拉瓜的國家在拉美的影響力和全球影響力,有利於緩解巴拿馬運河的海運壓力,更促進拉美石油的出口,帶動許多拉美國家旅遊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
(3)對中國而言,促進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促進中國與拉美國家的聯系,增強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促進中國石油的多渠道化,進一步促進中國企業進入拉美國家。
3、克拉地峽運河和尼加拉瓜運河目前都在籌建中,許多國家為此激烈爭論,甚至插手相關運河修建,本質是國家利益的爭奪,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當然應支持這兩條運河的修建,因為它們總體上利大於弊。
Ⅷ 建設瓜達爾港後,再挖克拉亞運河還有意義嗎
無意義瓜港的意義非常重大, 重大到目前沿線的涉及方都意識到了這裡面的機會,瓜港最初是作為海路的一個節點以為資源的一個輸入點來考慮的. 但在東南亞站隊, 緬甸形勢變化後, 原先准備分配給東南亞和緬甸的運輸節點變得不再安全可靠, 因此瓜港幾乎成為了中國在印度洋上唯一可以有效控制的港口. 這意味著瓜港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以適應資源和貿易的需要瓜港的第二個重要意義在於, 由於它是中國可以控制的唯一一個進出港, 因此原來准備分配給東南亞的工業轉移項目也將逐步移交瓜港地區, 在印度洋沿岸幾乎沒有工業區的前提下, 這意味著瓜港將成為印度洋甚至波斯灣地區唯一的綜合工業區. 想一想當年深圳是怎麼發展的, 就能想像瓜港未來20年會是什麼情況。如果不是東南亞自己要鬧, 瓜港幾乎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巴基斯坦人, 卑路支的長老甚至阿富汗人民一定非常感激東南亞人民的無私出讓,克拉運河的直接目的是擺脫美國對馬六甲的控制, 03年曾經發生過美國和新加坡惡意拖延中國海運船隻通過馬六甲的事情。當不需要通過馬六甲的時候, 克拉還有什麼意義呢, 何況泰國根本沒有動力來推動這個對它經濟有利但政治有害的項目馬六甲海峽還是公海,而運河挖完了,完全是內河,泰國一旦翻臉,限制更大。
Ⅸ 對我國來說,緬甸和泰國哪裡更適合修建運河
泰國 可以不用經過馬六甲海峽了
Ⅹ 古有運河,今有克拉運河,世界是中國的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 是指在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緬甸海的運河,西接十度海峽。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處不足50千米,但中間有山脈阻隔,最低的山口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處地勢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開鑿船閘運河成本較低。如果開鑿成無船閘運河,建設成本會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