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首都為什麼是仰光
⑴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內比都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陸進侵,及控制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所以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內比都,人口約80萬。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
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
⑵ 緬甸的首都是哪
緬甸從前的首都是仰光Yangon,緬甸最大的城市。2005年遷至內比都Naypyitaw
⑶ 緬甸的首都是哪裡
緬甸以前的首都是仰光,是緬甸最大的城市。直到2005年遷至內比都,所以緬甸現在的首都是內比都。
⑷ 仰光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仰光是緬甸故都,現為是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里,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
仰光在2500年前,曾是孟族(又稱得楞族)漁村,名叫奧加拉巴,11世紀時稱為達貢(又稱大光Dagon),這個名稱來自梵文,意思是「三崗村」,傳說古時候這里有三個山崗。後來成為一個很小的城鎮,主要以瑞光大金塔(ShwedagonPagoda)而聞名。
仰光兩個字緬語為「戰爭結束」之意。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仰光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
⑸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為了內陸經濟發展。
對於遷都的原因,緬甸說是緬甸的國家重心過於靠海,廣大的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不起來。如果遷都中部,就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經濟崛起。中部地區的經濟好起來,緬甸就有更多的辦法,來加強對撣邦高原地區的管理。大家都知道,緬甸東北部向來比較「熱鬧」。
遷都的另一種說法:
仰光失去了首都地位,是因為仰光在戰略不是特別安全。前些年,緬甸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和美國不是很對付。仰光位於沿海,西南不遠就是印度最大的島嶼群——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西出口。仰光位於馬六甲海峽西出口的正北方向,美國的船隻要聚集在仰光附近的海域,是輕而易舉的。
⑹ 緬甸首都是哪個城市仰光
內比都(Naypyidaw),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位於仰光以北,距仰光約400公里。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Taw(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內比都原名彬馬那,為緬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沖及緬甸共產黨游擊隊大本營,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內比都城市規劃分成賓館區、住宅區和政務區等不同區域。面積約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目前比較空曠但比較適合旅遊觀光,很多市政設施和建築物正在建設。其中新政府建築群分散在內比都的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
⑺ 緬甸從前的首都是什麼
緬甸從前的首都是仰光Yangon,緬甸最大的城市。2005年遷至內比都Naypyitaw。
仰光靠近海邊,內比都在中部,緬甸遷都應該是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防止敵國從海上直接入侵,二是更好地控制本土。
附緬甸周邊地圖:
⑻ 緬甸首都不是仰光嗎
不是。緬甸的首都經過搬遷,現在是內比都。仰光是原來的首都,現在成了經濟文化中心。
緬甸現在的首都是內比都,2005年之前是仰光,因為仰光的地理位置沒有內比都易守難攻,緬甸政府考慮到如果發生戰亂,內比都容易防守,所以從仰光遷都了。
緬甸是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它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