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第二次反攻緬甸打了哪些仗

第二次反攻緬甸打了哪些仗

發布時間: 2022-09-09 16:58:39

A. 二次反攻緬甸怎麼樣,具體情況,軍事愛好者請來具體說說。200師,新38師怎麼樣了

1942年7月15日,新38師由英帕爾開往藍姆伽,8月初,從緬北野人山脫險入印的的第5軍新22師和軍直屬部隊也來到了藍姆伽。根據中美協議,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撤銷,改稱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史迪威為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同時,國民政府利用駝峰空運飛機回航的機會,每天空運幾百名士兵到印度,以補充兵源。1942年底,由於史迪威與羅卓英矛盾不可調和,蔣中正被迫將羅卓英調回國內,經過反復考慮,決定派第8軍軍長鄭洞國中將接替羅卓英的職務。同時決定在駐印軍指揮部下設新編第一軍建制,下轄新38師、新22師。鄭洞國任軍長,孫立人為副軍長兼新38師師長,新廖耀湘為新22師師長。3月中旬,鄭洞國率軍部人員來到藍姆伽,正式成立新一軍。
1942年底至1944年春,新30師兵員陸陸續續空運到印度,新30師編入新一軍序列。1944年上半年,第14師與第50師的也兵員空運到了印度。中國駐印軍在藍姆伽換裝了美式裝備,有美國的軍事援助和充足的糧食,軍事訓練十分扎實。經過一年的整訓,練就了叢林訓練和叢林生存的過硬本領。再加上同時大批知識青年在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踴躍參軍,士兵的素質有了大大的提高,這兩點使得駐印軍的戰鬥力大為提高。
1942年6月,怒江防線穩定之後,國民政府積極訓練軍隊,准備反攻緬甸。1943年2月1日,蔣中正任命陳誠為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3月28日,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在雲南楚雄成立。陳誠從重慶飛到楚雄就任重慶,著手進行遠征軍部隊的訓練和反攻計劃的制定。1943年8月,遠征軍的5個軍編練和裝備基本完成。後調來的第54軍也在11月完成改編。其中,第11集團軍下轄第2、第6、第71軍和第200師。第20集團軍轄第53、第54軍共4個師。另外第八軍和第93師直屬遠征軍司令長官部。1943年冬,陳誠因病辭職,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
反攻
1943年3月,新38師的114團即先行開進野人山區,掩護中美部隊修築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區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乘車到達胡康河谷邊緣,駐印軍緬北反攻戰正式開始。經過血戰之後,新38師於12月29日攻克於邦。隨後在新38師的配合下,新22師於1944年3月5日攻克孟關。後來兩師合作攻下瓦魯班。新22師在攻佔瓦魯班戰斗中突襲18師團司令部,繳獲18師團發布作戰命令的關防大印,這在抗戰期間絕無僅有。蔣中正給其嘉獎電為:中國虎!1944年4月份新22師、新38師、第30師、第50師與美軍聯合圍攻下了密支那。攻克密支那後,各個部隊修整了2個月,此時第14師、第50師、新30師已陸陸續續空運來到緬北反攻的前線,中國進入緬甸的部隊已達到5個師,為便於指揮,將新一軍擴編為新一軍和新六軍兩個軍。新一軍下轄新30師和新38師,軍長孫立人。新六軍下轄新22師、第14師、第50師,軍長廖耀湘。鄭洞國升任駐印軍副總指揮。1944年10月16日,新一軍與新六軍開始向八莫發起進攻,12月初,日軍進犯獨山,貴陽告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新六軍回國保衛大西南,新六軍主力於12月1日奉命停止前進,新六軍軍部及新22師、第14師被空運至雲南沾益,以保衛重慶。留下第50師與新一軍作戰,歸新一軍指揮(後來正式編入新一軍序列)。1944年12月15日新一軍攻克了八莫。
在駐印軍開始反攻幾個月之後,國內滇西的中國遠征軍反攻開始。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團軍強渡怒江,於6月底血戰至騰沖附近。經過3個月的戰斗,於9月14日解放騰沖。第11集團軍於6月1日渡江,新28師於4日攻克臘猛,進圍松山,由於敵陣堅固,該師五攻未客。7月1日改由第8軍來攻,該軍以三個師輪換進攻,連續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敵陣,全殲守敵。遠征軍經過血戰,於11月3日攻克龍陵,20日攻克芒市,12月1日攻克遮放,1945年1月19日克復畹町。1月22日中午第53軍第116師與新一軍一部在木遮相會,旋以鉗形攻勢向芒友推進,
1945年1月15日,新一軍攻克南坎,並繼續前進,於1月27日畹町附近的芒友與雲南西進的中國遠征軍會師。1月28日中印公路通車典禮在畹町城舉行。會師後,滇西遠征軍回國,新一軍與第50師南下,新一軍先後拿下了新維、臘戌,第50師先後攻克了南渡、西保、南燕、皎麥等市鎮,新50師自從1944年渡過伊洛瓦底江以來,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挺進600公里,斃傷日軍3500餘人。3月30日,中國遠征軍攻克喬梅,與英軍勝利會師。隨後中國駐印軍凱旋迴國。至此,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的任務順利完成

B. 建國後中國都與哪些國家打了哪幾場戰爭

第一次印支戰爭(1950),對法國、法屬印支、寮國、越南國、柬埔寨聯軍;

抗美援朝(1950-1953),對韓國、聯合國聯軍;

中印戰爭(1962),對印度;

中蘇珍寶島(1969):對蘇聯;

第二次印支戰爭(1963-1975):對南越、美、韓、澳、紐西蘭、泰、高棉共和國、寮國共和國聯軍;

寮國民主戰爭(1969-1973):對寮國王國、泰國、南越、美國聯軍;

中越戰爭(1979,1984):對越南;

C. 新中國成立後,又分別和那些國家打過仗哪些勝利的哪些是失敗的

A中印邊境戰爭: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B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統稱(多指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開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C: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斗。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政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人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抗議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地是屬於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
D:中越戰爭: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D. 內戰戰敗後的國民黨軍入緬甸後的歷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據李彌部的動向,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先後集中7個團和4個團的兵力,對越境入竄的國民黨軍數幹人實施圍剿,在耿馬、西盟、孟連、滄源、瀾滄等縣殲其700餘人,余部又逃往國外。

1953年1月,在台灣國民黨當局支持下,逃緬國民黨軍實力曾發展到1.85萬人,編為1個總部、1個指揮所、3個軍區、4個師及16個縱隊,並改番號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1月以後,李彌總部及第8軍、第26軍部分兵力共5400餘人撤往台灣。在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強大政治攻勢下,留緬國民黨軍殘部3000餘人回國投誠。至1957年6月,逃緬國民黨軍僅剩3800餘人,而且內部混亂,對雲南邊境的武裝竄擾有所收斂。

1958年8月,逃緬國民黨軍500餘人竄至滇南孟連縣至勐臘縣附近,進行小股襲擾。解放軍昆明軍區從5個公安邊防團各抽調一部進行堵擊圍殲,給予其沉重打擊。1959年5月,雲南邊防部隊針對逃緬國民黨軍小股入竄的特點,制定和修改反竄擾作戰方案,組織小分隊分地區游擊作戰,粉碎了逃緬國民黨軍數十次竄擾。

1960年7月,台灣當局給逃緬國民黨軍空運大批武器裝備,其實力擴增至9400餘人,又加緊了入境竄擾活動。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軍昆明軍區集中5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進行了兩次勘界警衛作戰,殲國民黨軍740餘人。

此後,逃緬國民黨軍對雲南潞西、鎮康、孟連等邊境地區進行了8次小股竄擾,遭到雲南邊防部隊的沉重打擊。到1966年9月,逃緬國民黨軍撤往泰緬邊境地區,停止了對雲南的武裝竄擾活動。

1950年至1966年,雲南邊防部隊對逃緬國民黨軍和國民黨武裝特務進行大小戰斗1302次,殲其29800餘人,其中俘虜7600餘人,迫降16000餘人。

(4)第二次反攻緬甸打了哪些仗擴展閱讀

國共內戰中,國民黨軍雖有巨大的優勢,最終是還被解放軍打敗,逃到了台灣。那時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島還有部分國軍殘余部隊,大陸上幾乎是看不到國軍的影子了。不過,在雲貴川地區國民黨還留有一小部分殘余部隊,他們沒有來得及撤退,在無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緬甸。

這些國軍殘部逐漸在緬甸境內集合,很快就組成一支三萬多人的武裝部隊,還有個番號國民黨93師。蔣介石雖然敗走台灣,但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從來沒放棄過反攻回大陸的念頭。這樣說來,遠在緬甸的93師將會成為國軍之後的重要力量。蔣介石甚至還將他們編入正規軍,和其他部隊一樣給他們發放糧食軍餉。

雖然國共內戰中,國軍被解放軍打得很慘,但他們到了緬甸,和緬甸軍隊的實力比起來還是厲害不少的。緬甸軍隊每次討伐93師都要反過來被93師教訓一頓,緬甸肯定是很不服氣,就告到了聯合國。對於這件事,蔣介石也不能給出合理的說法,只能想辦法把這支部隊運回台灣。

不過在93師中很多士兵並不願意去台灣,他們中很多都是雲南人,這么多年來一直夢想著重回家鄉。出現這種情況蔣介石也沒辦法,只能把願意走的帶回台灣,不想走的就丟在當地,並且斷絕往來。

雖然留在緬甸的國軍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緬甸軍隊還是打不過。不過,這支部隊沒了供給,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他們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區很有名的毒品武裝部隊。緬甸和泰國的部隊來來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敗而歸,泰國政府沒辦法只能主動找他們談判。

E. 當年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的時候,200師在緬甸一個地方打了一仗,是叫同古還是叫東吁啊

1942年3月8日,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200師到達同古。在這里打了一個勝仗。
<br>同古,又譯作東吁、東瓜。

在中華民族抗戰中,戴安瀾將軍率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以身殉國,堪稱「域外死忠第一人」。

戴安瀾,字衍功,號海鷗,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學習,翌年參加了北伐戰爭。1932年冬 ,任第25師145團團長,率部移防抗日前線北平。1933年3月,在長城古北口抗擊日軍。七七事變爆發後,戴安瀾已升任第73旅旅長,先後參加了保定、漕河、台兒庄、中條山諸役。1938年,在台兒庄對日作戰中,因戰功晉升為第89師副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1月,升任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5軍200師師長。12月奉命參加桂南昆侖關戰役,苦戰一月,斃敵6千,擊斃日軍前線指揮官第 5 師團第12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寫下了抗戰史上輝煌的一頁,各報記者在國內外報刊上報道大戰經過,盛贊戴安瀾師長頗具北宋大將軍狄青的風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應美國和英國的一再請求, 1942年初,中國組建了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戴安瀾奉命率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揚威國外,藉伸正義」。冬瓜(亦稱同古)是阻止日軍北侵的重鎮, 3月20日,日軍向駐守冬瓜的第200師各主要陣地發起了進攻。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戴安瀾表示了決一死戰的堅定信念,於當日晚召集全師營以上軍官開會,帶頭立下了 「誓與同古共存亡」的遺書,他說:「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威國外的盛舉,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東瓜。」並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由步兵指揮官替代,各級照此辦理。」 在十多天激烈的東瓜保衛戰中,戴安瀾率部奮戰,以少勝多,擊斃敵軍5千餘人,取得了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美國政府認為,東瓜保衛戰是「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並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蔣介石對此的贊譽是:「中國軍隊的黃浦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英國的《泰唔士報》稱之:「東瓜之命運如何,姑且不論。但被圍守軍,以寡敵眾與其英勇作戰之經過,實使中國軍隊光榮簿中增一新頁。連日寇也不得不承認,冬瓜之戰是緬戰中「最艱苦的戰斗之一」。

4月21日,戴安瀾奉命收復棠吉。24日拂曉,戴安瀾率軍發起攻擊,先後攻佔西南北三面高地,並突入市區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將軍親臨前線指揮,戰斗至午夜,棠吉被攻克,捷報傳來,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然而,由於日大批日寇由泰國、寮國邊境竄入中國軍隊後方進行圍攻,戴安瀾所部陷入日軍重圍,形勢危急,上級急令其突圍回國。戴將軍率部突圍,退入泰、緬老邊區原始森林地帶,條件異常艱苦,將士們無衣無食,每天只能以野草雜菜充飢,爬山越嶺七十餘日。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軍重兵伏擊,激戰兩天後,全師傷亡慘重,戴將軍在一個小平山坡上指揮奪取敵軍陣地時,不幸被敵軍槍彈擊中肺部,血流如注,由於無醫無葯,傷口發炎潰爛。5月26日,第200師進軍至茅邦時,戴將軍流盡最後一滴血,以身殉國,年僅37歲。當時緬境無木棺,將軍馬革裹屍回國。途經保山、昆明、貴陽、柳州等地,至廣西全州,將遺體安放於湘山寺內,沿途民眾無不愴然淚下,隆重奠祭戴將軍。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的香山寺為戴安瀾舉行了國葬儀式。國共兩黨的領導人紛紛送來輓詩、輓聯和花圈,對戴安瀾的以身殉國給予極高的評價。

毛澤東在輓詩中寫道:

外侮須人御,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周恩來在輓詞中贊戴將軍道:

黃浦之英,

民族之雄。

蔣介石的輓聯是:

「虎頭食肉負雄資,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

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勛末成,虛予期望痛何如?」

戴安瀾去世後,美國政府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1942年10月29日向其頒授懋績勛章一枚,戴安瀾將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斗爭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的命令中說:「中華民國陸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

同年12月,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並批准戴安瀾的英名入似南京忠烈祠。 1943年的秋天,戴安瀾的靈柩由廣西全州遷葬於安徽蕪湖故里。

1956年9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追認戴安瀾將軍為革命烈士, 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向戴安瀾的遺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F. 國民黨在對日作戰中都有哪些漂亮仗

電視上時候過分宣揚了中共在抗戰中的貢獻,畢竟歷史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其實抗戰的核心和中流砥柱都是國民黨。
而且國民黨確實打了不少的勝戰的,其中比較大的有:

第三次長沙會戰(全勝)
中方的統計,國軍傷亡28,116人,殲滅日本軍56,994人。日方的統計則稱傷亡60,000餘人。第三次長沙會戰是同盟國自珍珠港事件爆發以來第一場大勝,其戰果甚比台兒庄戰役更輝煌。蔣介石認為這是抗戰以來最令人鼓舞的勝仗。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同盟國士氣,以及國軍的奮勇形象。

衡陽保衛戰(失敗)(但雖敗尤榮)
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抗戰八年中戰斗最為慘烈的戰役。參加會戰的僅為 國軍第十軍殘余部隊17000人(在常德會戰中受重創,未回復元氣)獨守衡陽48天,殲敵近20000人,擊斃敵將多人,最後衡陽被日軍轟炸成平地,守軍彈盡糧絕,被迫投降。但他們雖敗尤榮。由於衡陽保衛戰的戰績,使得第十軍成為中華民國建軍史上至今唯一一個師長以上將官共獲得青天白日勛章達到四座的軍級部隊。
中國軍隊:17,000餘人(其中5,000餘人陣亡)(中國官方數字:6,000餘人)
日本軍隊:19,380餘人(含瘟疫傷亡總計30,000餘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2,186)

滇西緬北會戰(全勝)
滇西緬北會戰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抗日戰爭中殲敵最多己方傷亡較少的會戰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省緬甸北部交界,起始時間為1943年12月初。最終以日軍失敗,國軍成功收復滇西緬北16萬平方千米土地,打通中印公路結束。
傷亡
國軍:17,000
日軍:108,000

與上面的戰役比較,共軍打得戰役可以不值一提。所謂平型關不過殲敵幾百人,而國軍都是殲敵幾萬人的
另外國軍取得勝利的還有台兒庄戰役,第一次和第二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湘西會戰,鄂西會戰,昆侖關戰役,上高會戰,密支那戰役,桂柳反攻戰役等

G. 關於二戰

二戰著名人物:http://news.sohu.com/s2005/6805/s225395593.shtml
二戰風雲人物http://www.chongke.com/Article/xspd/jsls/200601/8628_381.html

美國篇

二戰期間上《時代》周刊最多的就是這位麥克阿瑟了。

雖然在日本攻佔菲律賓前夕,麥克阿瑟以「試試魚雷快艇能否通過日本人的水雷封鎖」的借口離開了他的部隊,留下可憐的溫萊特做了日本人的俘虜。不過他日後以獨創的蛙跳戰術逐個收復了被日本人佔領的太平洋諸島,直到最後攻佔日本本土,害的巴頓失去了再打一場仗的機會。

雖然後來在朝鮮被打了給灰頭土臉,似乎有些晚節不保,不過老麥最後確以一篇《老兵不死》的演說落了個滿堂彩。而且他一貫擺酷的作派和字斟句酌的用詞都吸引了媒體不少筆墨。

緊隨麥克阿瑟登上《時代》封面次數最多的是歐洲戰場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而且還被評為1944年的風雲人物。

曾經擔任馬歇爾副官的艾森豪威爾日後也成為繼馬歇爾之後美國歷史上第二位五星上將。

他的功績在諾曼第登陸和隨後的歐洲戰場的戰役中達到了顛峰。

他的老領導馬歇爾對他的評價是:「艾森豪威爾和他手下的人冷靜而自信,以非凡的效率完成了無比巨大和復雜的任務。」

另一位在《時代》封面人物上和艾森豪威爾比肩的是「血膽將軍」巴頓。作為潘興手下的愛將,巴頓組建了美軍第一隻裝甲部隊,堪稱美軍的「裝甲兵之父」。巴頓帶兵的成就和他的壞脾氣一樣出名。他被媒體寵愛不僅是因為他的赫赫戰功,更是由於他時不時的惹是生非和語出驚人。而他和蒙哥馬利之間的暗中較量也為媒體津津樂道。他帶領第三集團軍在歐洲戰場馳騁時的名言是:「以盡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進的地方前進!」

被稱為「大兵將軍」的布萊德雷榮登《時代》封面兩次。這位曾擔任過西點軍校和本寧堡執教的美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五星上將具備敏銳的軍事觀察力和潛在的軍事天賦,一直深受馬歇爾的賞識和器重,他升為准將甚至比他在西點軍校時的同學艾森豪威爾還要早,他也是同一屆西點畢業生中第一個當師長的(82師)。在北非戰場他雖然擔任巴頓的副手(第2軍副軍長),但等到諾曼第登陸時,他卻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巴頓的上司。他對朝鮮戰爭的那句著名的評論「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一直膾炙人口。有人這樣評論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艾森豪威爾是戰爭的組織指揮者;巴頓是戰場上的英勇鬥士;而布萊德雷則是美軍的思想機器。

另一位二上《時代》周刊封面的美軍將領是海軍上將尼米茲。珍珠港事件後,尼米茲臨危授命擔任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他指揮的轟炸東京和突襲馬紹爾群島大大振奮了美國人的信心。之後的珊瑚海和中途島海戰更是讓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1945年9月2日尼米茲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成為對他最好的褒獎。

還有一位二上《時代》封面的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曾任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司令、南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和第3艦隊司令。因作風勇猛而獲綽號「蠻牛」,因為人隨和又而被稱為「水兵的海軍上將」。躲過珍珠港一劫的哈里西在突襲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和威克島的戰斗中為美軍贏得了參戰後的最早的一系列勝利。而杜立特的率領的16架B-25從他的大黃蜂號航母起飛空襲東京成功也使哈里西名聲大振。但珊瑚海戰役和中途島戰役,哈爾西卻因病缺席。不過他指揮的瓜島、索羅門群島等一系列島嶼戰的勝利是他為自己贏得了上將的軍銜。山本五十六也是死在他的手裡。日本投降儀式就是詮��韉鈉旖ⅰ懊芩綻錆擰閉攪薪⑸暇儺械摹9�鏤韉拿�允恰吧彼廊氈糾校∩彼欄�嗟娜氈糾校 ?

還有一位二上《時代》周刊封面的是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卡爾.斯帕茲(Carl Spaatz)中將。1943 末,美國戰略航空軍在歐洲成立,卡爾.斯帕茲中將任司令。斯帕茲負責組織了對德國和日本的大規模戰略轟炸。

榮獲1943年《時代》風雲人物的馬歇爾,美軍歷史上第一為五星上將。馬歇爾雖然從未擔任過重要的戰場指揮官,但他在二戰期間任總參謀長,是羅斯福總統作為最高決策者所依傍的實際總指揮,無論是歐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他的總部署獲得了極大的軍事聲譽。

馬歇爾堪稱美軍的伯樂,除了他同輩的麥克阿瑟、史迪威少數幾位以外,他擔任美軍參謀長後提升了許多軍官,其中包括日後馳名於世的艾森豪威爾、布萊德雷、巴頓、克拉克等都在戰爭中無愧重任。

馬歇爾和中國也很有緣分,早年曾在天津的任美軍第15步兵旅旅長,二戰勝利後又被任命為美國特使來華進行和平調停。

發明了著名的「李梅火攻」戰術的美國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李梅少將。他在擔任第8航空隊第3轟炸機師師長時,曾指揮部隊在對德國戰略轟炸中建立過顯赫的戰功。他是晝間精確轟炸戰術的積極支持和倡議者,並在對德國空襲中將此理論付諸實戰取得驕人的戰績。以李梅火攻為代表的美軍戰略轟炸,直接動搖了日本維持戰爭的根本基礎。

第101空降師首任師長威廉.C.李准將

美第6 集團軍司令克魯格中將。艾森豪威爾曾在其手下任職,並被提升為准將。他指揮的第6集團軍是麥克阿瑟指揮的太平洋島嶼戰中的主力。

美國第7集團軍司令帕奇(Alexander Patch)

時任美國空軍第9軍指揮官的范登堡准將,日後擔任美國空軍參謀長。今天位於加州的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倒霉的溫萊特中將,麥克阿瑟離開菲律賓後,任命他接任美軍駐菲律賓的指揮官,並且囑咐他不得投降。然而溫萊特指揮的美菲聯軍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島75000名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美軍12000名。這是美軍建軍以來最不幸的日子,也是美國200多年裡遭遇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溫萊特後來被關押在位於吉林的戰俘營里,直到1945年8月被蘇軍解放。9月2日溫萊特在密蘇里號上見證了日本的投降儀式。也許是作為安撫,麥克阿瑟把他在投降書上簽字的那支筆送給了溫萊特作為紀念。

指揮瓜島和沖繩戰役的美海軍上將特納,朝鮮戰爭中任美遠東艦隊司令,負責指揮仁川登陸。後曾任美國中情局局長。

海軍五星上將威廉.李海(William.D.Leahy),曾擔任美國海軍參謀長和美國武裝部隊司令(即總統)的參謀長,同時主持參謀長聯席會議,參與制定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計劃。戰後美國有一級巡洋艦以他的名字命名。

負責陸軍新兵訓練的McNair將軍

第8集團軍司令羅伯特.艾克爾伯格。第8集團軍於1944年6月10日在太平洋組建,是麥克阿瑟手下的主力,參加的主要戰役有南菲戰役、萊特灣戰役和呂宋戰役等。日本戰敗後第8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成為美國駐日佔領軍。但艾克爾伯格日後確沒有和麥克阿瑟搞好關系,以至於失去了出任陸軍副參謀長的機會。

在沖繩戰役中陣亡的美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他是美國在二戰中陣亡的軍銜最高的指揮官。他是被日本炮彈炸碎的岩石碎片擊中胸部陣亡的。

第一聯合空降軍司令布里爾頓將軍(Lewis Brereton),第一聯合空降軍包括美國第17、82、101空降師(這三個美軍空降師組成第18軍團),波蘭第1傘兵旅(parachute brigade),英軍第1、6空降師和第52 低地師。二戰期間第一聯合空降軍參加的最著名的戰役當屬市場-花園行動了。

指揮第5兩棲軍的霍蘭.史密斯中將。第5兩棲軍由海軍陸戰隊第三、四、五師組成,參加了著名的硫黃島戰役

被稱為美國現代空軍之父的亨利•;阿諾德將軍是美國空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美陸軍副參謀長、陸軍航空隊司令,在美國空軍的組建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在太平洋戰場展開對日本本土的進攻性戰略轟炸,阿諾德將軍於1944年組建美陸軍航空隊第20航空隊,自任司令,20航空隊的B-29超級堡壘遠程戰略轟炸機將戰火直接燒到日本本土去,而且歷史還證明它的組建對美國建立一支獨立的空軍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命令是他負責下達的。

美軍陸軍航空隊的美空軍George Kenney少將,他曾參與了太平洋戰役,後任美軍遠東航空軍司令。

歐洲盟軍佔領區最高長官克雷將軍(Lucius Clay),二戰期間負責美國的軍火供應,他曾在柏林封鎖期間指揮了著名的「空中走廊」計劃。
美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中將,克拉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斗中負過傷。戰爭結束後,一直在本寧堡步校和陸軍參謀部任職。艾森豪威爾出任盟國歐洲戰區司令後,克拉克作為他的助手,從倫敦到北非,參與了各種軍事謀劃和戰役實施。克拉克出任第5集團軍司令時47歲,是同級指揮官中最年輕者之一。他指揮的第5集團軍在義大利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加了薩勒諾灣登陸和卡西諾戰役,也是第一支開進羅馬的美國部隊。
這位相必大家都很熟悉,美國四星上將史迪威。史迪威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漢語,1935年7月,以上校銜出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任內曾實地考察並同情中國的抗日戰爭。1939年8月離任回國,後被任命為第3軍軍長。1942年1月,晉升中將,出任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並根據中美協議兼任中國戰區最高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指揮盟軍抗擊日軍入侵緬甸;幫助改編、裝備、訓練中國軍隊;監督援華租借物資的使用;保證滇緬公路暢通。1943年兼任東南亞盟軍最高副總司令,在緬北反攻戰役中指揮盟軍與侵緬日軍作戰,1944年8月攻克緬北重鎮密支那。後因與蔣介石發生矛盾,於1944年奉調回國。同年晉升為陸軍上將。

史迪威被蔣介石排擠走後,魏德邁(Wedemeyer)在接替了他擔任中國戰區的美國司令。不過他和他的前任一樣對蔣介石和國民黨都沒有多少好感。

美陸軍供應部長薩摩維爾中將,史迪威離開中國後,杜魯門曾一度將其列為中國戰區司令的後備人選。

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1941年 8月,美國說什麼按租借法案援助中國 100架P-40B殲擊機。這批飛機由陳納德接收,組建美國志願航空隊,幫助中國進行抗日戰爭,被稱為「飛虎隊」。僅 1941~1942年,即擊毀日軍飛機 286架,粉碎了日本空軍不 可戰勝的神話。 1942年,飛虎隊撤銷,改編為美國第 10航空隊中國戰區空軍特遣隊,陳納德恢復軍籍,任隊長。1943年,特遣隊再改編,成為美國陸軍第 14航空隊,陳納德任司令,晉少將,直到戰爭結束。1946年,他在中國組織了「民用航空公司」。
第9集團軍司令辛普森中將
負責美國海軍婦女預備隊McAfee上校,她也是第一位榮獲傑出服務勛章的美國女性。

衛生、教育和福利部長Olveta Culp Hobby

一戰時候的鐵錘將軍」潘興。

雖然他沒有參加二戰,但作為美國人的英雄,他還是登上了《時代》的封面為美國人打氣
美國大兵的形象「Willie」
蘇聯篇

斯大林在二戰期間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次數和希特勒一樣多,但他卻兩次成為時代風雲人物(1940/1942),比猿首多一次。斯大林大家也太熟悉了,我這兒就不多費筆墨了。
二戰期間榮登《時代》封面最多的蘇聯將帥不是勞苦功高的朱可夫,而是老牌的第一騎兵軍三元帥之一的鐵木辛哥,另二個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蘇德戰爭開始時三個老元帥又擔任方向總指揮。鐵木辛哥擔任西方向總指揮,但由於斯摩棱斯克失守使斯大林大為震怒,要撤了他,虧得朱可夫為他求情才作罷。但不久之後還是被改任西南方向總指揮,正趕上基輔會戰,但鐵木辛哥指揮部隊穩住了戰線。1941年冬,鐵木辛哥指揮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在羅斯托夫反擊戰中重創克萊斯特坦克集群,這是紅軍第一次大的勝利。但好景不長,1942年春,在哈爾科夫戰役中卻導致紅軍3個集團軍被合圍,西南方面軍差點全軍覆沒,之後節節敗退。斯大林從此再也不象以前那樣信任鐵木辛哥了。鐵木辛哥被貶到西北方面軍任司令員。雖然在那兒表現不錯,但再也沒有得到重用。但最終鐵木辛哥還是獲得了蘇聯最高軍功勛章--勝利勛章。
和許多其他的蘇聯元帥一樣,朱可夫也是白俄軍隊出身,而且在一戰中獲喬治十字勛章2 枚。1918年參加了著名的紅軍第一騎兵軍,從排長干起直到軍長。值得一提的是朱可夫還曾擔任過短暫的駐華軍事顧問。1939年指揮蘇軍第 1集團軍,在蒙古諾門坎地區狠狠教訓了一頓小日本。蘇德戰爭期間,朱可夫歷任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和代表,戰時 最高副統帥、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方面軍司令、方面總司令等職。朱可夫在蘇德戰爭時期,活躍在各個重要的戰場上,出色地組 織和指揮了許多有聲有色的重大戰役。就象一個消防隊員,哪裡情況緊張,戰事危急,那 里就會出現他的身影。在戰略防禦階段,朱可夫指揮了莫斯科會戰,同兄弟 方面軍一道將德軍擊退 100~250千米。在戰爭轉折關頭,成功地協調了參加斯大林格勒會戰、突破封鎖列寧格勒的作戰、庫爾斯克會戰 和第聶伯河會戰的各方面軍的計劃和行動,扭轉了蘇德戰場的戰局, 奪回了戰略主動權。1943年 1月,因功績卓著晉升為蘇聯元帥。在戰 略反攻階段,又直接組織和協調實施了白俄羅斯戰役、維斯瓦河一奧 得河戰役和柏林戰役,直到最後搗毀法西斯巢穴柏林,代表蘇軍最高 統帥部接受德軍投降。他不但為打敗德國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貢 獻,而且其卓越的指揮藝術也為蘇聯軍事學術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朱可夫曾 4次榮 膺蘇聯英雄稱號,獲得列寧勛章 6枚
布瓊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作戰勇敢獲4枚喬治十字勛章和4枚獎章。1917年夏被選為駐明斯克高加索騎兵師第5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團士兵委員會主席和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布瓊尼加入紅軍,組建了著名的「第一騎兵集團軍」,並任司令。第一騎兵軍在與「白軍」的國內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布瓊尼也顯示出了傑出才幹。看過電影《第一騎兵軍》的人一定對影片中布瓊尼身披雙肩高高翹起的斗蓬,騎著戰馬,揮舞軍刀率隊向敵人陣地充分的鏡頭記憶猶新。國內戰爭結束後,布瓊尼曾擔任紅軍總司令助理(主管騎兵)、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工農紅軍騎兵監、莫斯科軍區司令等職。衛國戰爭時期,布瓊尼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歷任大本營預備隊集團軍集群司令、西南方向總司令、預備隊方面軍 司令、北高加索方向總司令、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1943年1月被任命為蘇軍騎兵司令和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戰後布瓊尼兼任蘇聯農業部副部長,主管養馬業。布瓊尼獲列寧勛章8枚,紅旗勛章6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1枚。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也是從白俄軍隊干起的。蘇德戰爭爆發時任蘇軍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由於工作出色,斯大林任命他為代理總參謀長,並負責擬定莫斯科戰役反攻計劃。在他的謀劃下,蘇軍在莫斯科實施了自開戰以來的首次大規模反攻,迫使德軍敗退,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鑒於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貢獻,華西列夫斯基於1942年4月被晉升為上將,並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告急,斯大林派他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協助朱可夫指揮戰事。兩位將領擬定的計劃獲得斯大林的批准。華西列夫斯基出任南部戰線斯大林格勒地域作戰的總指揮官,指揮三個方面軍圍殲了斯大林格勒地域的30萬德軍。斯大林格勒會戰後,華西列夫斯基榮獲「蘇沃洛夫一級勛章」,這是首次向高級將領頒發象徵統率級別的獎章。不久他被授予元帥軍銜。隨後華西列夫斯基有參與指揮了庫爾斯克會戰和進攻德國本土的戰役。1944年4月華西列夫斯基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並獲得二枚「勝利勛章」。在整個蘇德戰爭中,只有斯大林和朱可夫元帥同樣獲得兩枚「勝利勛章」。歐洲戰場勝利後,華西列夫斯基出任遠東蘇軍總司令,指揮遠東三個方面軍向日本關東軍發起強大攻擊並迫使其投降。時年50歲的華西列夫斯基又一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

羅科索夫斯基一戰時參加俄軍龍騎兵,獲得三枚喬治十字勛章。後加入紅軍,1929年作為獨立騎兵旅旅長曾參加蘇軍同張學良部隊在東北的沖突,並獲他的第三枚紅旗勛章。大清洗中由於是波蘭出生,被誣陷為波蘭間諜,投進監獄。後來由於鐵木辛哥說情,加上蘇芬戰爭爆發前線急需將領,斯大林將其釋放。蘇德戰爭爆發後,羅科索夫斯基率領第16集團軍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1942年9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中他擔任頓河方面軍司令,率部包圍了保盧斯的的第16集團軍並最後迫使其投降。1943年2月,羅科索夫斯基調任中央方面軍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了德軍的反撲。戰爭後期,羅科索夫斯基任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向華沙挺進。但是正當蘇軍兵臨華沙城下,波蘭地下抵抗組織舉行起義之時,斯大林卻下令讓蘇軍停止行動的,對德軍鎮壓起義坐視不管。作為波蘭後裔的羅科索夫斯基因此倍受外界指責。1945年6月24日,是羅科索夫斯基一生中最為光輝的日子,這一天,他在莫斯科紅場主持了勝利閱兵式,率領紅軍接受了斯大林的檢閱。在這次閱兵式上,紅軍戰士將在戰場上繳獲的數百面德軍軍旗擲到了列寧墓前,重演了歷史上將繳獲的拿破崙軍旗擲到亞歷山大一世沙皇腳下的光輝一幕,閱兵儀式達到了高潮。羅科索夫斯基生前曾兩次榮獲 「蘇聯英雄」稱號,並獲蘇聯「勝利」最高軍功勛章。戰後羅科索夫斯基曾任波蘭國防部長和部長會議主席。
沙波什尼科夫被稱為「蘇聯紅軍的大腦」,這是因為他不僅是元帥、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寫的《軍隊大腦》一書闡述總參謀部的作用,堪稱經典。斯大林曾經說:如果沒有沙波什尼科夫在我的周圍,我真不知道這仗該怎麼打。在國內戰爭中,沙波什尼科夫參與了殲滅鄧尼金的作戰計劃,並獲得紅旗勛章。30年代初他曾任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在後來的20世紀30年代的「大清洗」中,他曾被投入監獄並差一點被槍斃,直到1940年才被釋放並被授予元帥。蘇德戰爭爆發前他擔任副國防人民委員和蘇軍總參謀長起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初期蘇軍一連串的戰事失利,1943年斯大林把他調任總參軍事學院院長。他總共獲列寧勛章3枚,紅旗勛章2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1枚,紅星勛章2枚。戰後蘇聯的一級大型反潛艦以他的名字命名
空軍主帥諾維科夫元帥在衛國戰爭年代是蘇軍的空軍司令,也是戰爭年代的傑出統帥之一。他是被授予空軍主帥的第一人,他在使用航空兵的理論和實踐方面有許多創新,對蘇聯空軍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在多次重大戰役中,作為最高統帥部的代表,成功地協調了數個方面軍的航空兵的戰斗行動。然而1946年因斯大林之子瓦西里的升遷問題開罪於斯大林,被捕入獄,判處6年徒刑,空軍主帥軍銜和各種獎勵均被剝奪。1952年他得以恢復自由。斯大林逝世後,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庭取消了對他的判決,恢復黨籍、名譽、元帥軍銜和各種獎勵。雖然他後來短暫地出任遠程航空兵司令、空軍副總司令,但監獄中的生活已徹底地摧垮了他的身體。而不得不於1956年退役。
[被譽為「炮兵戰神」的沃羅諾夫炮兵主帥是蘇聯炮兵戰術和理論的創立者。1939年夏,沃羅諾夫參加哈拉哈河戰役,計劃和指揮集團軍級集群規模的炮兵行動給予日軍沉重打擊。1943年一1950年任蘇聯武裝力量炮兵司令。在研究炮兵進攻和反坦克作戰的理論和實踐,在創建大規模的炮兵兵團(炮兵師和軍),在發展作為戰役機動的基本手段——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炮兵等方面,建立了巨大功勛。衛國戰爭時期,曾多次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駐方面軍的代表,直接參加了各個方面軍的各次戰役的計劃、准備和領導工作,並共同領導了消滅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軍集團。戰後,沃羅諾夫對炮兵的發展也做出很大貢獻。獲列寧勛章6枚,十月革命勛章1枚,紅旗勛章4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3枚,紅星勛章1枚。
出身紅軍中國團的戈利科夫元帥。國內戰爭時期,戈利科夫先後在「紅鷹」農民志願兵共產主義步兵第l團等部隊參加作戰。戰爭爆發前任副總參謀長兼情報總部部長。衛國戰爭初期,率領蘇聯軍事代表團去英國和美國進行關於向蘇聯提供軍用物資的談判。回國後參加了莫斯科、布良斯克、沃羅涅日、斯大林格勒等戰役1943年4月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主管幹部工作)。1943年5月起任總幹部部長。戰後任獨立機械化集團軍司令、裝甲兵學院院長、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總監組總監等職。先後獲列寧勛章4枚,十月革命勛章1枚,紅旗勛章4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1枚,一級庫圖佐夫勛章l枚,紅星勛章2枚,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勛章1枚。

英國篇
相比美蘇德三國,英國方面上榜的人物就少多了。上榜最多的是蒙哥馬利元帥。二戰爆發時,蒙哥馬利率第3師橫渡海峽,出征西歐大陸,但很快被德軍從敦克爾克趕回了英國。1942年蒙哥馬利被任命為駐中東軍第8集團軍司令,他的對手是「沙漠之狐」隆美爾。吸取了前任的教訓,他以逸待勞,使用一次大戰陣地戰辦法對付隆美爾,迫使隆美爾與他進行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是缺儼垢�穆∶藍�娜砝摺?942年10月,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重創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徹底扭轉了盟軍在非洲戰場的態勢。蒙哥馬利也因功被提升為上將。非洲之戰結束後,蒙哥馬利與巴頓一同在西西里島登陸,進軍義大利,並上演了一場攻城略地的競賽。接著又指揮了沙納姆戰役和阿登戰役。1944年蒙哥馬利被室晉升為元帥。戰後蒙哥馬利升任英軍總參謀長,積極推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對蒙哥馬利爭議最大的是他在歐洲戰場指揮和策劃的那些不成功的戰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市場-花園行動了。
和蒙哥馬利相比,邱吉爾只上了一次《時代》封面。對於邱吉爾也就不多說了。2002年10月,溫斯頓·邱吉爾被英國人民選為「最偉大的英國人」,排在他身後的英國偉人,依次為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等。邱吉爾可謂名門之後的祖先馬爾巴羅公爵是英國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他的父親倫道夫勛爵是上世紀末英國的傑出政治家,曾任索爾茲伯里內閣的財政大臣。1953年,他以《二戰回憶錄》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邱吉爾以傑出的演講口才而著稱,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時刻,發表了許多富於技巧而且打動人心的亞歷山大元帥。畢業於桑赫斯特皇家陸軍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4年後任步兵旅旅長、第1步兵師師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赴法參戰。1940年12月,任英格蘭南部軍區司令。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1942年3月赴緬甸參加對日作戰,指揮駐緬英軍由仰光撤至印度。同年8月任駐中東英軍總司令,為英國第8集團軍取得阿萊曼戰役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戰區盟軍副總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指揮盟軍在北非的軍事行動,取得突尼西亞戰役的勝利。1943年7月任義大利盟軍總司令,參與指揮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和進軍義大利本土。1944年6月晉升為元帥。12月任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1945年5月2日,亞歷山大元帥代表盟軍接受駐意德軍投降。1946年任駐加拿大總督。1952年任英國國防大臣,受封伯爵。1954年10月退役。1969年6月去世。著有《亞歷山大回憶錄》。
安德魯·坎寧漢元帥,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在馬塔潘角海戰中重創義大利艦隊。盟軍發起北非戰役時,任海軍遠征軍總司令。在歐洲戰役是被任命為盟軍海軍總司令,曾參與指揮了義大利戰役中的「雪崩」計劃。
皇家空軍元帥內維爾。內維爾出生於印度,一戰期間加入皇家空軍,1931-34指揮在中東地區的皇家空軍。1937-40間擔任皇家空軍司令。1941-47年間擔任駐紐西蘭總督。他擔任空軍司令期間大力發展英國空軍力量,為日後的不列顛空戰打下了堅實的
Menɡbɑn 蒙巴頓,L. Mountbatten, Louis, 1900.6.25~1979.8.28 英國海軍元帥。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外孫。生於英 格蘭。1913年入英國海軍軍官候補學校。1916年起在戰列巡洋艦和潛艇上服役。1921~1922年兩次作為威爾士親王副官隨訪印度等國。1947年受封伯爵,任印度總督,提出「蒙巴頓方案」,實現印、巴分治。1948~1954年先後任地中海艦隊第1巡洋艦隊司令、海軍部第四次官、北約地中海艦隊總司令。1979年在愛爾蘭因所乘遊艇被炸身亡。

英國空軍元帥亞瑟.泰德勛爵,泰德1929年加入皇家空軍,曾任英國空軍部訓練部部長和皇家空軍駐新加坡的指揮官。1939年提升為副元帥後任皇家空軍駐中東地區的指揮官,參與了北非戰場於隆美爾的戰斗。1940年出任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的副手,是諾曼第登陸戰役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在空軍的戰術使用策略上,他於美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茲將軍之間有矛盾。1945年他出訪莫斯科,於斯大林討論歐洲戰後的分治問題。戰後泰德任皇家空軍司令。
德國篇

德國方面上鏡率最高的當然非「猿首」莫屬,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評為《時代》風雲人物,比盟軍方面最多的麥克阿瑟還多一次。當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訊的封面。猿首大家都太熟悉不過了,這里就不多費筆墨了。一個問題本人一直很感興趣:如果當初維也納美術學院錄取了那個年輕的一心想投身美術的奧地利青年,日後的人類歷史又會是怎樣的
僅次於猿首的是他的左幫右臂海因里希·希姆萊。這位養雞場場主出身的納粹黨徒一生追隨希特勒,很得希特勒的信任。29歲時,參與建立黨衛隊並充任黨衛隊首腦;34歲時,任德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的頭子;36歲時,總攬法西斯特務組織,權力一度僅次於希特勒。他一手推行的種族滅絕成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劇。他如此執迷於所謂優秀人種論,以至於在歐洲各國建立所謂的「生育農場」,專門批量生產純種的「雅利安嬰兒」。1945年德國戰敗後落入英軍手中,最後咬碎了鑲在?/div>

H. 多方是怎樣最終明確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的

蔣介石希望英國和美國能夠把主要軍事力量投放到亞洲太平洋戰場,動員更多的英美軍隊的力量對日作戰,這樣可以早日結束抗日戰爭。蔣介石提出,對侵緬日軍的反攻行動,中國軍隊不能再冒第二次失敗的危險,必須中、英、美三國陸海空軍全力以赴,以求必勝。但是,英國和美國的主要戰略利益在歐洲,當時不可能集中力量對日作戰。美國表面上對反攻緬甸比較積極,實際上只是敦促英印軍隊發動反攻,他們只是派遣史迪威將軍來指揮中國軍隊作戰。英國把海上行動看作是擊敗日軍的首選戰場,因而不願意在遠東發動大規模的對日戰爭。這場爭論從日軍侵佔緬甸全境開始,經過各國首腦多次重要會談,直到1943年秋,才基本明確了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

I. 二戰的著名戰爭概況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

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中去。

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

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

中同沖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沖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

市區爭奪戰開始了。

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

神贊歌。

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沖鋒不止,他們死

傷殘重。據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斗。

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爭奪被德軍佔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

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

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

一次的還擊。

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

的部隊趕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

給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

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

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

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佔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

「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

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准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飢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

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斯大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

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

「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

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

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

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

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

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

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

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

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

打敗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中途島海戰

--------------------------------------------------------------------------------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獲得了重大勝利,但美國的航空母艦當時不在港內,所以一艘也沒
有受到損失。日本決定再集中優勢兵力,徹底殲滅美國航空母艦。
要實現這一計劃,首先就要拿下位於夏威夷群島東北方的美國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島,
把它作為日軍的作戰基地。進攻中途島的日本海軍,仍由策劃指揮偷襲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海軍大將率領。艦隊分為八支特遣隊:第一支由南雲中將指揮,從西北方向主攻中途島;第
二支至第七支分別擔任掩護、偵察、警戒等任務,並協同進攻作戰。山本五十六自己率領第
八特遣隊,守候在中途島西北海面上,指揮整個作戰。
日本海軍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的這次偷襲行動不會成功了!美國情報機關不僅破譯出了
日軍的密碼電報,而且設計弄清了密碼電報中「A�E」這個目標就是指中途島。美國決定
將計就計,設下埋伏,讓日本海軍自投羅網。
6月4日,在黎明的晨曦中,隱蔽在預定海域的日本艦隊,開始進攻了。
「戰斗機起飛!」南雲中將的命令從擴音器的喇叭中傳出。「赤誠」、「加賀」、「飛
龍」和「蒼龍」四艘巨型航空母艦上燈火通明,15分鍾內,108架飛機飛離了甲板,轟
鳴著向東南方向的中途島飛去。
不一會,擴音器又發出了命令:「第二次攻擊准備!」升降機立刻又把一架飛機提到了
甲板上。南雲站在指揮艙窗前,急切地等待著第一批飛機攻擊勝利的消息。
與此同時,中途島的美國空軍早已嚴陣以待。當日機距離中途島還有30英里時,25
架「野貓式」戰斗機組成的攔截隊出現在日本機群前。日本護航的「零式」戰斗機隨即上前
纏住「野貓式」,雙方展開了激戰,日本轟炸機則繼續飛赴中途島。穿過美軍高射炮的猛烈
火網,一顆顆250公斤重的炸彈從日機上投下。12架水平轟炸機開始用800公斤重的
炸彈,轟炸機場和跑道。然而,機場和跑道上空空如也,美軍飛機早已作好准備,有的飛到
空中,有的進行攔截和攻擊,其他的則隱藏了起來。
負責指揮轟炸的指揮官返航時,向南雲報告了轟炸的情況,並請求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
轟炸。此時,升到甲板上的第二批飛機,已裝好魚雷,准備前去轟炸美軍軍艦,南雲命令士
兵卸下魚雷,換上炸彈。甲板上頓時一片忙亂。
就在此刻,日本偵察機報告:東北200英里處發現10艘美國軍艦。南雲大吃一驚,
他知道,這么大的艦隊,至少擁有一艘航空母艦。他趕忙又下令,戰斗機重又卸下炸彈,裝
上魚雷,改去襲擊美軍艦隊。
恰巧這時,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飛機歸來。南雲只得又命令把飛行甲板騰出,讓返航飛
機降落。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裝好魚雷的飛機很快整裝待發,信號兵發出了起飛命令的信號。
然而,正是這很短的一段時間的耽擱,戰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美國轟炸機!」
隨著瞭望兵的喊聲,3架美國「無畏式」轟炸機朝南雲所在的旗艦「赤城」號垂直俯沖
下來。日艦上的機關炮向轟炸機猛烈射擊,但是已經晚了。只見,一顆顆黑色的炸彈從美機
機翼下落下。一陣尖厲的嘯聲後,「赤城」號閃起奪目的閃光,隨即便是巨大的爆炸聲。機
關炮啞了。彈片到處飛舞,大火在甲板上蔓延,又引起飛機上剛剛裝上的魚雷爆炸。整個機
庫成為一片火海。
南雲驚呆了。在萬般無奈下,他不得不離開火焰沖天的「赤城號」。
此時的山本五十六正威風凜凜地端坐在「大和」號戰艦上,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
艦。南雲慘敗的消息使山本目瞪口呆。看著烈火蔓延的「赤城」號,山本忍痛發出炸沉它的
命令。「野分」號驅逐艦射出強大的新型魚雷,「赤城」號在猛烈的爆炸聲中,葬身海底。
這竟是「野分」號在這次海戰中的第一個射擊目標。
山本終於急紅了眼,他知道日本艦隊慘敗的命運不可避免了,但他還要做垂死的掙扎。
他命令所有的艦隊向他集中,陰謀誘使美國艦隊西移到他的艦隊猛烈的炮火射程內。但美國
人識破了山本的詭計。
6月4日中午,日本只倖存下「飛龍」號航空母艦。在6架零式戰斗機掩護下,「飛
龍」號上18架轟炸機重創美國航空母艦「約克頓」號,「約克頓」號慢慢沉沒海底。
「飛龍」號成為美國艦隊猛烈攻擊的目標。雖然它成功地躲過26條魚雷和大約70顆
炸彈,但最後還是被擊沉,在一條大火中被日本艦隊自己的魚雷擊沉。
5日凌晨,日本艦隊聽到山本的命令:「取消中途島行動。」
中途島戰役美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而日本卻損失了4
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幾千名艦員。
日本海軍從此走向了失敗。為了掩護自己的慘敗,避免挫傷部隊的士氣,6月10日日
本電台播放了響亮的海軍曲,並宣稱日本已「成為太平洋上的最強國。」當慘敗的艦隊疲憊
不堪地回到駐地時,東京竟舉行燈籠遊行以慶祝勝利。
美國海軍首腦事後評價道:「中途島戰斗是日本海軍350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
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
阿拉曼戰役——將盟軍帶入反攻的坦克大戰

性質:扭轉北非戰場的關鍵性戰役,盟軍從此開始反攻

時間: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4日

對抗方:德國軍隊VS英國軍隊

武器對決:「謝爾曼」坦克

戰果:殲敵5.5萬人,擊毀坦克裝甲車350輛。

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進行的同時, 北非戰場上同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拼殺。1942年10月23日,由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率領的盟軍向德國隆美爾率領的德意聯軍非洲軍團發起了進攻。經過12天的激烈廝殺,盟軍終於在11月4日勝利地結束了整個戰役

戰役的勝利保證了盟軍從中東通往蘇伊士運河這條供應線的暢通,在士氣上對盟軍的意義更是非同小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評價說:「在阿拉曼戰役前,我們從未打贏過一仗;但在阿拉曼戰役後,我們所向無敵。」

為了保證戰役的勝利,一代軍事帥才蒙哥馬利同樣是絞盡腦汁,最終將計就計,為自己的老對手隆美爾精心設計了連環套,為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42年8月份,請倫敦監督處中東特派組的指揮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爾間諜「康多爾小組」的名義給隆美爾發了一封電報,稱英軍准備在阿拉曼防線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嶺組織抵抗,但防禦力量很薄弱,如發起進攻,很容易突破英軍陣地。

幾天後,克拉克又發出第二封電報,報告了英軍的防禦命令。隆美爾對電報內容深信不疑。為進一步引誘隆美爾,蒙哥馬利還命令繪圖員繪制了一張假地圖,上面標明拉吉爾地區是一片「硬地」,便於裝甲部隊行動,並讓德甘岡設法送到德國人手裡。

1942年8月30日夜,隆美爾根下達了進攻命令,想用突然襲擊,一舉突破英軍防線。出發不久,就遇到了英軍的一個新雷區。隆美爾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時空中突然出現了英軍飛機,投下的照明彈將大地照得如同白晝,緊接著就是猛烈的轟炸。德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掙扎著過了雷區。

31日凌晨,德軍與英國裝甲部隊展開激烈的交火。戰斗中,隆美爾吃驚地發現,原來設定的英軍一個裝甲師竟然變成了3個。隆美爾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前進。此時,地圖上的「硬地」,逐漸變成了沙漠。幾百輛坦克、裝甲車和卡車在「硬地」上東倒西歪地掙扎著前進。英國空軍的飛機從早到晚不停地轟炸,傷亡報告不停地送到隆美爾手上。

這時,他接到報告,說燃油即將耗盡,3艘油料供應船在離開義大利橫渡地中海時,被英軍擊沉。9月4日凌晨,隆美爾終於下達了總撤退的命令,結束了這場恐怖的阿拉姆•哈勒法戰役。

1942年10月23日夜,隨著蒙哥馬利的一聲令下,英軍手中的數千門美製「謝爾曼」坦克炮彈齊發,共殲滅敵軍5.5萬人,擊毀坦克裝甲車350輛。但因英軍沖擊不果敢,行動遲緩,未能全殲德意聯軍。盡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的轉折點。從此,戰爭主動權落入英軍手中。

評論:正與邪的較量——蒙哥馬利與隆美爾

假如戰爭的性質可以忽略不計的話,蒙哥馬利與隆美爾都可以作為罕見的軍界帥才名垂青史。一個被成為「沙漠之鼠,一個被成為「沙漠之狐」,都為各自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進程。而兩人在戰場上的鬥智斗勇,更是為後人的研習留下了無數的經典案例。

但是歷史畢竟沒有假如,蒙哥馬利成為了歷史上的大英雄,而隆美爾卻成為了遭受唾棄的亂世梟雄,不為別的,僅僅因為他選擇了一條走向黑暗的歷史之路。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他最終的服毒自殺。歷史的正與邪,也便在此得到了展現。

J. 中國和緬甸有打過仗嗎

打過,在清朝乾隆年間,即清緬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不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8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