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貝葉經是什麼樣子的
Ⅰ 佛教貝葉經不是用的古印度的梵文記載的嗎怎麼看的有點像緬甸文字!!!這是怎麼回事 很不解
不錯,你的圖片里的貝葉經的確是緬甸文,首先,東南亞的佛教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因此最早傳入東南亞的佛教經典是用巴利語書寫的,本身就不是梵文版,其次,貝葉經記載佛教經文是個傳統,但並不是貝葉經都是印度原文,佛經都需要翻譯後才會流傳,不是每個人都精通印度梵文或巴利文的,在緬甸當然會用緬甸文書寫貝葉經,西藏的貝葉經大多數都是藏文的,這很正常;
Ⅱ 請問,清中期(第五次世界佛教在緬甸大集結時)的緬甸字母巴利文貝葉經,目前的價格是多少錢一片(每片約
6月29日,《中國貝葉經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京隆重舉行,歷經9年編纂、總共100卷的《中國貝葉經全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已經將貝葉經的製作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貝葉經是刻錄於亞熱帶特產的貝葉棕葉上的經文,在世界佛教史、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價值。由於貝葉經過水煮漂洗等特殊工藝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所以用貝葉抄寫的經書、記錄的歷史能夠千百年流傳下來。雲南傣族地區,主要是西雙版納製作保存並使用的貝葉典籍,據說有84000部,目前西雙版納州收集到的有3000多部,主要記載了佛教經典、傣族天文歷法、社會歷史、法律法規、民情民俗、醫理醫葯等。
據悉,百卷本《中國貝葉經全集》售價達6萬元。
Ⅲ 你知道緬甸嗎
國名: 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獨立日:1月 4日(1948年)
國慶日:1月4日(1948年)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 5。旗面為紅色,左上角有一深藍色的小長方形,裡面繪有白色的圖案——14顆五角星環繞著一個14齒的齒輪,齒輪中空,內有一株谷穗。紅色象徵勇敢和果斷,深藍色象徵和平與統一,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14顆五角星代表緬甸聯邦的14個省、邦,齒輪和谷穗象徵工業和農業。
國徽:中心為一個由谷穗環繞的有14個齒的齒輪,上面繪有緬甸地圖。谷穗兩側各有一個獅子,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頂端為一顆五角星,在其兩側和谷穗周圍裝飾著緬甸花卉;底部的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國花: 東亞蘭花
國樹:柚木
國家政要: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 丹瑞大將(Than Shwe),1997年11月任職。
自然地理:緬領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寮國、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5300萬人(2004年)。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約8%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緬甸語為官方語言,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已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仰光 (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於2500多年前,高達百米,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整個高塔用20516張金片貼住,形成了晝夜金碧輝煌的外觀。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
2005年11月7日,緬甸政府發言人、新聞部長覺山准將說,緬甸政府部門已從6日起開始分批遷往緬甸中部城市彬馬那。覺山證實,已經開始搬遷的首批9個部門包括外交部、國防部、商業部和農業部等。其他政府部門也將陸續遷至彬馬那。彬馬那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附近有勃固山脈依託,目前常住人口估計不足10萬。彬馬那現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八莫獨特的佛寺座鍾
簡史: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貨幣>>>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潑水過大年 漫話緬甸佛塔
2006年1月4日,緬甸儀仗隊隊員參加在首都仰光舉行的獨立節升國旗儀式,紀念緬甸獨立58周年。 新華社記者張雲飛攝
經濟: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緬甸盛產的玉石和寶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外交: 緬奉行獨立、積極的外交政策,不依附於任何大國和國家集團。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重視發展同鄰國的睦鄰友好關系。
與中國關系: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1950年6月8日兩國建交。50年代,兩國總理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0年10月,兩國政府簽定了中緬邊界條約,率先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中緬領導人一直保持互訪傳統,周總理曾9次訪緬,吳奈溫12次訪華。中緬友誼被稱頌為「胞波」(兄弟)情誼
回答者:開著賓士偷白菜 - 經理 五級 2-26 13:08
--------------------------------------------------------------------------------
知道啊,
回答者:黃河之心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2-26 13:09
--------------------------------------------------------------------------------
國名: 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獨立日:1月 4日(1948年)
國慶日:1月4日(1948年)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 5。旗面為紅色,左上角有一深藍色的小長方形,裡面繪有白色的圖案——14顆五角星環繞著一個14齒的齒輪,齒輪中空,內有一株谷穗。紅色象徵勇敢和果斷,深藍色象徵和平與統一,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14顆五角星代表緬甸聯邦的14個省、邦,齒輪和谷穗象徵工業和農業。
國徽:中心為一個由谷穗環繞的有14個齒的齒輪,上面繪有緬甸地圖。谷穗兩側各有一個獅子,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頂端為一顆五角星,在其兩側和谷穗周圍裝飾著緬甸花卉;底部的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國花: 東亞蘭花
國樹:柚木
國家政要: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 丹瑞大將(Than Shwe),1997年11月任職。
自然地理:緬領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寮國、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5300萬人(2004年)。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約8%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緬甸語為官方語言,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已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仰光 (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於2500多年前,高達百米,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整個高塔用20516張金片貼住,形成了晝夜金碧輝煌的外觀。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
2005年11月7日,緬甸政府發言人、新聞部長覺山准將說,緬甸政府部門已從6日起開始分批遷往緬甸中部城市彬馬那。覺山證實,已經開始搬遷的首批9個部門包括外交部、國防部、商業部和農業部等。其他政府部門也將陸續遷至彬馬那。彬馬那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附近有勃固山脈依託,目前常住人口估計不足10萬。彬馬那現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八莫獨特的佛寺座鍾
簡史: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貨幣>>>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潑水過大年 漫話緬甸佛塔
2006年1月4日,緬甸儀仗隊隊員參加在首都仰光舉行的獨立節升國旗儀式,紀念緬甸獨立58周年。 新華社記者張雲飛攝
經濟: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緬甸盛產的玉石和寶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外交: 緬奉行獨立、積極的外交政策,不依附於任何大國和國家集團。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重視發展同鄰國的睦鄰友好關系。
與中國關系: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1950年6月8日兩國建交。50年代,兩國總理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0年10月,兩國政府簽定了中緬邊界條約,率先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中緬領導人一直保持互訪傳統,周總理曾9次訪緬,吳奈溫12次訪華。中緬友誼被稱頌為「胞波」(兄弟)情誼
Ⅳ 請問一些有關重慶梁平雙桂堂《貝葉經》的事情
雙桂堂內文物珍品、石刻字畫眾多,泥塑、銅鑄佛像數百尊,情態栩栩如生,曾珍藏有十一、十二世紀印度梵文寫本《貝葉經》106頁
1990年,貝葉經被盜,隨後,生長了300多年的一株金桂花樹一夜間凋謝枯死。
貝葉文化是傣族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性提法。之所以稱為「貝葉文化」,是因為它保存於用貝葉製作而成的貝葉經本里而得名。貝葉文化包括貝葉經、用棉紙書定的經書和存活於民間的傣族傳統文化事象三個方面。
貝葉經是用鐵筆在貝多羅(梵文Pattra)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貝多羅樹,形狀很像棕櫚樹,西雙版納傣語稱其為「戈蘭」。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蘭葉」(即貝葉)是運載傣族歷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來,傣族社會所有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貝葉作記錄世代相傳,傣族人民把貝葉經視為全民族的寶貴財富加以保護。歷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個藏經閣,傣語稱「林坦」,所有的貝葉經都要統一保管在這里,由佛爺、和尚嚴格看管。未經寺主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這里帶走經書。對貝葉經的管理也很嚴格,除綿紙抄寫的唱本、生產生活常識、醫葯、歷法、倫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裡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經典和其他內容的貝葉經是不允許個人帶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現貝葉經在佛寺里流失的現象。
貝葉文化的成文經本,主要有葉質形和紙質形兩種樣式。
葉質形一類是真正的貝葉經,傣語稱「坦蘭」。它是用民間製作的鐵簪子刻寫在經過特製的貝葉片上,其規格有每頁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種,傣語分別稱「蘭戲」、「蘭哈」、「蘭賀」、「蘭別」。以前三種規格的貝葉經本最為普遍。
紙質形一類是指綿紙經書,傣語稱為「薄嘎臘沙」。它是用野蕨桿削成的蕨筆蘸墨寫在綿紙本上而成。其規格有寬面頁式和連折疊式兩種,其中以寬面頁式最為普遍。
以上兩種形式的經書,貝葉經的數量最為浩大,其次才是紙質形的經書。以上兩類經書,由於數量眾多,內容、涵義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譽為「別悶戲版康」(八萬四千部),並在傣族史冊上流芳千古。
貝葉經的製作,需要經過三道工序:
一、取貝葉。從貝葉樹上砍下頁片,用鋒利的刀將貝葉一片一片修割整齊,三至五片捲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煮時要加酸角或檸檬,使貝葉表面上的皮脫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貝葉變成淡綠白色,才從鍋里取出來,拿到河邊用細沙子搓洗干凈,然後將貝葉壓平曬干,收起來讓它通一段時間的風後,再訂成匣。
二、制匣。製作貝葉經匣有專用的兩片木匣為標准。木匣長約一市尺半,寬約四寸,距木匣兩端約半市尺處各鑽一個小孔,把一片片曬干壓平經過透風處理的貝葉緊緊夾在兩片木匣中間,兩頭用繩子綁緊,然後用專門的釘子沿木匣兩邊的小孔將貝葉鑽通,再穿上搓好的線繩,按五百至六百片貝葉訂為一匣。訂好後用刀輕輕把貝葉匣修光滑,並用專制的墨線弓,按照刻寫格式,把墨線輕輕打在貝葉上,留待以後刻寫。
三、刻寫。最初是用小尖刀沿著打好的墨線把傣文刻寫在貝葉上。後來覺得用刀刻寫又慢又費力,才改用鐵簪子刻寫。刻寫好以後,用植物果油摻鍋底的黑煙,塗於刻好字的貝葉上,再用濕布擦拭一道,貝葉上的字跡就清晰顯現。刻寫好的經書裝訂成冊後,在四周邊沿塗上一層金粉或紅、黑漆加以保護和裝飾。
貝葉經本做工精細,規格統一,由於經本四邊都塗上一層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給人一種精湛、古樸、大方、美觀之感。因它是用鐵簪將文字刻寫在貝葉上,並塗以顏料,不但字跡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於貝葉經過水煮等工藝特殊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經久耐用。這也是貝葉經可以保存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Ⅳ 請介紹一下「緬甸」這個國家——
一、地理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二、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蘭里島)以及實兌南部諸島。據亞洲開發銀行能源評估報告,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塊,其中內陸開采區塊53個,近海開采區塊51個。根據測量結果,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2、森林資源
緬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1994年緬甸森林(包括43%的郁閉林和30%的疏林)總面積為3442萬hm2,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約為52.3%。
緬甸的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發現有1347種高大的喬木樹種、741種小喬木、1696種灌木、96種竹類植物,36種藤本植物和841種花卉植物。在2088種喬木樹種中,已有85種應用於多種用途的木材生產。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資源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於中國。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克欽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個省份,最後從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長2,200公里,總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為13,600立方米/秒。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雲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經過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和孟邦,最後由莫塔馬灣歸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寮國、泰國的邊境線。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在緬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業後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從此可以「成人」,受到社會的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種形式:單獨一家一戶做剃度;幾家幾戶聯合起來給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門、街道、學校或集市為單位給孩子做剃度。
2、語言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3、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
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4、習俗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吳昂基」。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稱「瑪丹敏」。
五、著名旅遊景點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塔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台,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萊湖
位於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場所,更是情侶談情說愛的熱門首選。
Ⅵ 貝葉經是什麼來歷
貝葉經是用鐵筆在貝多羅(梵文Pattra)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貝多羅樹,形狀很像棕櫚樹,西雙版納傣語稱其為「戈蘭」。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蘭葉」(即貝葉)是運載傣族歷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來,傣族社會所有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貝葉作記錄世代相傳,傣族人民把貝葉經視為全民族的寶貴財富加以保護。歷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個藏經閣,傣語稱「林坦」,所有的貝葉經都要統一保管在這里,由佛爺、和尚嚴格看管。未經寺主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這里帶走經書。對貝葉經的管理也很嚴格,除綿紙抄寫的唱本、生產生活常識、醫葯、歷法、倫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裡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經典和其他內容的貝葉經是不允許個人帶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現貝葉經在佛寺里流失的現象。
貝葉文化是傣族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性提法。之所以稱為「貝葉文化」,是因為
貝葉經
它保存於用貝葉製作而成的貝葉經本里而得名。貝葉文化包括貝葉經、用棉紙書定的經書和存活於民間的傣族傳統文化事象三個方面。
Ⅶ 貝葉文化的貝葉文華的內涵和特點
傣族居住於亞熱帶平壩地區。這里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植物生長快、動物種類多,被稱為動植物王國。傣族村寨依山傍水,從這里放眼望去,遠處是茂密的森林,近處是成片的莊稼,庭院里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這樣的生存環境,使傣族文化塗上了一層濃重的綠色。千百年來傣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替,都離不開這個綠色的背景 。
對綠色的熱愛,就是對大自然的熱愛。貝葉經里這樣教誨人們:「有樹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這真是精闢無比,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都說透了。傣族人民正是根據這樣的法則來安排生活的。他們對賜予人類一切的大自然充滿了感激、敬畏、愛護之情,從不輕易去損害它們。貝葉經里還這樣告誡人們:「不要把鳥捉來關在籠子里,說不定將來有一天,鳥也會把人捉來關在籠子里。」①看到這樣的警句,我們不禁會為傣族人民對自然法則有這樣深刻的理解而拍案叫絕。正是這種理解和實踐,才使西雙版納這顆明珠綠得這樣耀眼,這樣醒目,這樣令人陶醉,這樣令人流連忘返。
與現代文化的快節奏、功利性、時尚性、娛樂性相比,綠色文化更多地是以它的田園牧歌式的韻味和山水詩情畫意以及由此涵養出來的民風民情顯示出它巨大的吸引力。這正是西雙版納旅遊的獨特優勢。
我們來看貝葉經中記載的一部長詩《相勐》中,傣族人民是如何描繪自己的生存環境的:「百鳥用清脆的聲音,把茫茫的森林喚醒,彩霞給山河穿上新衣,大地又迎來濃霧彌漫的早晨。」「無邊的壩子翠綠如茵,淙淙的溪水繞著竹樓人家,密密的椰子樹頂著藍天,高高的佛塔掛滿彩霞。」這樣美好的環境,這樣綠色的家園,怎能不能令人陶醉、令人嚮往!
貝葉文化作為一種綠色文化,它的產生固然有地理環境方面的因素。誠如貝葉經文獻中的論著《論傣族詩歌》所說:「傣族的祖先生長在野外,以森林為家,以花草樹葉為衣服,他們的眼見和感受,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傣族詩歌多以「花草、樹木、動物、星月、風雲、山水來比喻。」「要是我們的祖先是出生在無花無樹的沙漠里,那麼我們的歌,也一定是風沙之類的比喻。」一個民族的居住環境,決定了這個民族文化的特色。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看到人文因素對保持和強化這種文化特色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貝葉文化就是如此。貝葉經中有許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傷害自然就是傷害自己的論述。有些經書還將自然界神化,警示人們要尊敬自然、崇尚自然、保護自然。貝葉經中還記載了一些封建領主法規,其中就有保護森林、保護水源、興修水利等內容,對亂砍亂伐者要給予處罰,特別是對砍伐帶有佛教色彩的菩提樹者,要治以重罪。佛教還提倡信仰者要廣植五樹六花。這一切,經過久遠的歷史傳承,已經潛移默化地融人到人們心中,形成自覺的行動,養成良好的風俗。這些人文因素,也是貝葉文化之所以成為綠色文化的重要原因。 傣族是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據學者研究,遠在2000年前,傣族地區就有種植水稻的農業灌溉出現。貝葉經中記載的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曾寫到天神給人們撒下谷種,但被雀鳥老鼠吃了,他們吃了後從便中排出穀粒,掉在水溝邊發芽長大,結出谷穗。人們從這一自然現象中發現並找到谷種,在遠古時期傣族首領叭桑木底的指導下,學會了種植稻穀,後來又開闢田地,實現了耕作定居。貝葉經另一典籍《帕薩坦》也記載,遠在1000多年前,「傣泐王幾達沙力帶著十二個隨從在原來十二個邦的基礎上建立了十二個勐,任命他們為十二勐的『布悶』(即召勐)。隨後,各勐『布悶』就組織民眾開田挖溝,各勐『布悶』將開出的田地分成產量為一百挑、一千挑、一萬挑三種規格如數點清交給傣泐王,傣泐王又將這些開墾出來的田地交給百姓耕種,並規定應交的租谷數量」[2]。從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稻作農業已經發展到較高的水平。西雙版納(十二千田)這一名稱,最早就起源於此。
稻作農業的發展,使貝葉文化成為一種典型的農耕文化。這除了表現在金屬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水利灌溉設施的建造和維修,以及歷法節令的推算等自然科學層面的東西之外,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很突出。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從道德觀念來看,由於稻穀的栽培在人類生活中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人們就以是否有利於稻作農業的發展來作為衡量是非善惡的標准。這首先表現在贊美勤勞、譴責懶惰方面。大量的傣族民間諺語、民間故事都反映了這一內容。同時,為了保證稻作農業能夠不誤節令地順利進行,就要求人們約束自己的行為,處理好生產與其他社會活動的關系。每年的「關門節」,就是為了在農忙的三個月之內禁止人們外出,以集中精力搞好生產。稻作農業特別是平壩地區的水田農業,不是孤立的一家一戶的事情,需要全體村社成員的協調、配合,這就要提倡團結互助、集體主義的精神,由此形成了許多生產互助的傳統習俗。還有,稻作農業需要有實踐經驗,而村中的長者又往往是這種經驗的富有者,由此又形成了敬老的傳統美德。
第二,從民族心理素質來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村社是稻作農業的基本單位,傣族的村社又大多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組成,這就培養了人們的鄉土觀念和氏族觀念。這種觀念積淀為民族心理素質,使各村社成員之間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內聚力。傣族民間常用一棵樹上的枝葉,一根藤上的瓜蔓來比喻同一氏族成員之間的關系,誰要是主動斷了這種關系,就要受到族規的懲罰。正是有了這種強烈的認同感和內聚力,才使傣族村社在長期穩定中發展,才保證了稻作農業的歷史延續。
第三,從典章制度來看,為了保證稻作農業的順利進行,歷代封建領主還制定了各種法規,對妨礙、損害稻作農業的各種行為,規定了明確的懲罰辦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法規中,特別規定了頭人、官員子侄必須和當地百姓一起參與興修水利等農事活動[3]。
第四,從文學藝術來看,傣族民間文學作品,不僅多以農耕生活為題材,而且充滿強烈的田野氣息。傣族民間敘事長詩十分發達,也與稻作農業的發達有關。 貝葉經之所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具有這樣崇高的地位,主要原因不在於經書給他們提供了多少實用的內容,而在於經書給他們提供了一種精神寄託。因而貝葉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文化。直到20世紀50~60年代,我們在傣族農村還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從農田裡歸來,吃罷晚飯,圍坐在竹樓火塘邊,聆聽年長者誦讀貝葉經,演唱經書中記載的那些動人的敘事長詩,成了人們的一大精神享受。這種情況,在歷代漢文史籍中也多有記載。在這樣的場合和氣氛中,人們找到了一種精神上的寄託。那些開天闢地的天神,發明創造的英雄,繁衍後代的祖先,普度眾生的佛陀,各種神靈、鬼怪、山水、樹木、以至賜福給人類的整個大自然,都融人每個人的心中,成了神聖的崇拜對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信仰體系。這個體系主要由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兩部分組成。
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內容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靈崇拜。
傣族地區的山、水、河、湖、樹、石,以及田園、村寨,往往都附有一個傳說,將這些自然物神化,其目的就是要人們將這些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自然物當作神一樣來看待,誰得罪了它們,損害了它,誰就會受到懲罰。最典型的就是村邊的「龍林」,由於它是神林,村民們都有一種畏懼心理,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這集中反映了人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方面,從遠古時期教會人類狩獵的沙羅,到指導人們農耕定居的叭桑木底,再到追金鹿來到田野開辟了十二版納的叭阿拉武,都是人們崇拜的對象。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寨神、勐神,他們或是本寨、本勐的祖先,或是有功於本寨、本勐的英雄,都受到人們的崇拜,每年舉行的祭寨神、勐神活動,就是表達崇拜祖先、祈求保佑的心理。
佛教信仰方面,1000多年前南傳佛教傳人傣族地區以後,逐漸成為一種全民性的信仰。傣族的每一個村寨幾乎都有佛寺佛塔,僅西雙版納一個地區,佛寺就達500多座,比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還要多。傣族的佛教信仰有自己的特點。即信仰者並不認為人生一切皆苦,並不嚮往虛幻的來世,而是著眼於現實,追求今世的幸福。他們雖然也虔誠地到寺廟里當和尚,但在世俗百姓的眼中,人們往往把進寺廟當和尚看作是學習文化知識、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機會。這些情況說明,傣族的佛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種世俗信仰。
傣族信仰體系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原始宗教與佛教並行不悖、共同存在、相互吸收、對民眾具有同樣的影響力。原始宗教歷史悠久,對傣族民眾影響深廣。佛教傳人以後,它必須面對這個現實,才能吸引信徒,壯大勢力,兩種信仰力量的融合,才形成了這一特點。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貝葉經中記載了作為原始宗教的神叭桑木底與佛爺的一次辯論,辯論的焦點是「毫兵召」還是「召兵召」(意為「穀子是王」還是「佛主是王」)?辯論的結果,叭桑木底是勝利者。正因為如此,谷魂奶奶(雅歡毫)的故事不僅在民間、寺廟廣為流傳,而且被載入貝葉經。這正是文化寬容性的一個突出表現。 傣族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處處追求一種和諧的狀態。這種和諧的狀態,體現在天人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個人與社會的和諧三個方面。
天人和諧 傣族傳統文化里的「天」,是指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自然界,包括大地、海洋和天空。天神把天空分為若干層,每層都設相應的神進行管理。他們各司其職,各管其事,以保證天地萬物的正常運行。貝葉經里記載的《創世紀》中,曾寫到某一天神受命到人間給人們劃分季節,以利耕作,因他工作疏忽,劃分中出了差錯,誤了農時,結果受到上一級天神的懲處。違反了自然界的規律,連神都要受到懲罰,更不用說普通的人了。所以人們自覺地維護這種規律,按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辦事,給自己創造一個和諧、優美的生存環境。在傣族村寨的房前屋後,我們隨處可見一種鬱郁蔥蔥的速生樹種——鐵刀木,這是傣族居民為解決柴薪燃料而又不去砍伐森林而採取的一個明智之舉。人們對山神、樹神、水神以及各種自然神的崇拜、敬畏,實際就體現了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必須尊重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心理需求。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反映在人際關繫上,就是誠信、友善、互助和尊老愛幼、男女平等。貝葉經中有許多記載,要求人們按上述原則待人處事。其習慣法規定,不誠實的人不能作為辦案的證人。傣族熱情好客,有的人家用來接待客人的被褥,甚至比自己用的還漂亮。貝葉經記載的長詩《千瓣蓮花》,寫主人公在尋找千瓣蓮花的過程中,曾得到素不相識的人們包括國王、大臣、佛爺、百姓的熱情接待和幫助,其情節是很感人的。貝葉經中的另一作品《線秀》反復歌詠了「真正的友誼像太陽,真正的愛情像月亮,真正的友誼和愛情啊,永遠在世間放光。」傳統的《賀新房》唱詞,描寫村寨里有人要蓋新房的時候,「上寨的人來了,下寨的人也來了。黃牛角嗬嗬地一吹,大家都上山去,割茅草,砍竹子,砍木料,笑聲鬧聲震動山岡,……新屋蓋好了,主人擺出酒菜,請所有的鄉親來吃,請所有的鄉親來玩。」這里展現的是一幅古老的團結互助、和諧美好的風俗畫卷。
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貝葉經里曾記載,原始的狩獵經濟解體之後,曾出現了一個傣族首領叭桑木底,是他率領人們劃地盤,分山水,開始了「立寨蓋房子,挖地種野瓜」的農耕生活。後來他又把大片濕劃分成若干塊,供給人們耕種。為了避免爭土地而產生的糾紛,叭桑木底又在地邊栽樁壘硬,以示界限。這實際上是最早出現的社會規范,它有效地調節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後來隨著社會生活的豐富和發展,這種規范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范圍越來越廣泛,逐漸形成了涵蓋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習慣法。習慣法是人人必須自覺遵守的法則,也是處理各種糾紛的依據。到了封建領主時代,歷代統治者又把這些習慣法集中起來,不斷加以完善豐富,分門別類,制訂出詳盡的可操作的封建領主法規。這在貝葉經中有很多記載。佛教傳入以後,其戒律教義和行為規范又與長期形成的領主法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傣族共同的風俗習尚和價值取向,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處於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之中。 貝葉文化不僅僅是存在於我國的傣族地區,在東南亞,南亞各國,如泰國、緬甸、寮國、印度、斯里蘭卡等都存在。貝葉文化是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現象,是一條聯系各國的文化紐帶,這就決定了它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的文化。
我國傣族的貝葉文化也是如此。它不是在封閉、孤立的狀態下生存的,它吸收了內地漢族和東南亞各國的文化,加以融合和創造,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
傣族對內地漢族文化的吸收,可以追溯得很早。遠在秦漢時,傣族地區常以象和象牙進獻中原王朝,故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傣族居住的地區稱為「乘象國」。這說明遠古時期傣族就開始了對中原文化的接觸和交流。東漢,又有傣族封建領主派出的樂團、雜技團到洛陽演出,接受了漢王朝的封賜。從秦漢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在傣族地區設置郡縣。從內地派往這些地區的邊官,大都致力於傳播中原文化。歷代都有漢族移民遷入傣族地區,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軍屯,明朝的軍屯、民屯和商屯,都促進了傣族與漢族的頻繁交流,有利於他們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傣歷與漢歷的相似,傣族農業生產技術、金屬冶煉鑄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將漢族的一些名著如《西遊記》等譯為傣文,將滇戲《楊家將》移植為傣戲等等,都是吸收內地漢族文化的結果。在傣族地區廣為流傳的神話《九隆王》,與歷史上哀牢夷族群的《九隆神話》有密切的關系。貝葉經中記載的因叭創造天地的神話,與漢族的盤古創造天地的神話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貝葉經中將傣族古代詩歌分為三大類:民間歌謠、敘事詩和頌歌,這有點類似於漢族《詩經》將其詩歌分風、雅、頌三類。
貝葉文化還吸收了東南亞、南亞各國的文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從印度到斯里蘭卡再到泰國、緬甸、寮國傳入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吸收。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傣族原有的文化沖擊很大,影響也很大。傣文的產生和完善,就與佛教的傳入直接有關。隨佛經傳入的大量的佛經文學作品,從內容、人物、情節、主題和表現方法等方面大量滲入並影響了傣族原有的民間文學,給傣族文學提供了新的養分和氣息,促進了傣族文學的變化和發展。正如貝葉經《論傣族詩歌》所記載的:「佛經中有故事,有情節,完整地敘述了每一件事情的始終,有好人,有壞人,有神有鬼,有哭有笑,有水有湖,有山有嶺,有樹有花,談到天講到地,無處不講到。經書的這種文學意境,有骨有肉和它寫寫唱唱的巧妙手法,對促進和改造詩歌,使之成為有頭有尾的敘事詩體,起了寶貴的積極作用。」我們今天能看到這么多的閃耀著藝術光彩的傣族敘事長詩(民間傳說有500多部),是與吸收佛經文學分不開的。
傣族人民吸收了佛教文化,也改造了佛教文化,使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更具有傣族的特點。從思想信仰上來說,它不偏重於佛學哲理的論析,而比較注重現實的修持;它不過分追求「普度眾生」,而主張求得個人的解脫;它不神化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而把他看作是一位現實的教祖。從現實的民間文學創作上來說,傣族人民既吸收大量的佛經文學作品,又大膽地加以發展創造。最突出的例子是貝葉經中記載的著名長詩《蘭嘎西賀》,它雖然來自於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但是經過傣族人民的加工再創造,已經變為具有濃郁傣族風格、特點的傣族人民自己的文學作品了。 這是就貝葉文化的風格而言的。我們常說七彩雲南、雲南民族文化豐富多彩。這裡面的「彩」,很大程度上是由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風格所帶來的。
各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藏族的雪域文化,具有一種奔放高亢的風格;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具有一種古老神秘的風格;彝族的畢摩文化,具有一種剛健火熱的風格;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具有一種深沉凝重的風格……與上述各民族的文化相比,傣族的貝葉文化,具有一種柔情似水的風格。
傣族多傍水而居,歷史上與東南沿海的百越族群有淵源關系。傣族居住的地方多處於熱帶亞熱帶平壩地區,氣候炎熱,雨量充沛,自然條件較好,生活相對比較富裕。除了農耕勞作時間以外,人們有較多的時間從事業余文化活動。由於特殊的厲史原因,傣族的封建領主社會長期處於穩定狀態,生活節奏較慢,再加上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逐漸形成了悠閑、委婉、柔和、多情的民族性格。正如人們常說的傣族是一個水的民族,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種柔情文化。筆者在傣族地區生活數年,很少看到吵架、打架、說粗話等現象,鄰里之間,家人之間,總是彬彬有禮、輕聲細語、和睦相處。外人到村寨傣家投宿,總會受到主人無微不至的款待。
這種心理最集中反映在傣族民間風俗和文學創作中。每當月明風清的夜晚,在傣家竹樓的陽台上,姑娘支好紡車,一邊紡線一邊等待她的情人。陽台下的竹籬外,來求愛的小夥子吹著一種叫瑟的樂器,其音色的優美,曲調的柔和,彷彿使你置身於夢幻之中。小夥子向姑娘傾訴愛慕之心時,總要很客氣地唱道:「啊,姑娘,請告訴我,不知你這朵花,是否有蜜蜂來采過?」如果哪個小夥子言詞粗俗,沒有禮貌,那肯定要失敗的。在傣族民間創作中,有一種特殊的文體叫《鳳凰情詩》。在紙上畫一隻鳳凰,在鳳凰的頭、腳、胸、背、翅等部位上畫上各種表意的符號,把它寄給心儀的對方。對方接到以後,要對這些符號反復琢磨、猜測、意會,才能讀懂對方的一片真情。這種文體很受傣族青年男女的喜愛,因為它最能體現相愛雙方含蓄、復雜、細膩、纖柔的內心感情。再一個典型例子是,20世紀40年代傣戲移植漢族劇目《楊家將》時,傣族認為原劇中男女主人公一上場就武打起來「不合情理」,人與人之間怎麼能這樣呢?於是他們改為男女主人公上場後先有一段含情脈脈的對唱,慢慢引出矛盾,雙方不合最後才打了起來。這一改動,最能體現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徵和他們的心理素質。 柔情似水,似水柔情,這是貝葉文化的鮮明特徵,也是西雙版納的魅力所在。
Ⅷ 誰知道哪個博物館里有貝葉經或者梵夾裝的經文展示
三峽博物館獲贈5部貝葉經 其價值無法估量
北京國家博物館展出清代「貝葉經」
西雙版納州政府向雲南民族博物館贈送《中國貝葉經全集》
河北省博物館獲贈兩部佛教經典《貝葉經》
Ⅸ 什麼是貝葉佛經
什麼是貝葉佛經?貝葉佛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源於古印度。貝葉佛經相當於現在我們使用的紙張佛經,在造紙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貝書葉子書寫東西,佛教徒們也用貝葉書寫佛教經典和畫佛像,貝葉佛經的名字便由此而來。據研究,貝葉佛經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用「齋雜」和「瓦都」兩種文字寫的,有的是用針刺的。貝葉佛經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語言文字、佛教、宗教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資料。
貝葉佛經寫在哪裡?
貝葉佛經一般都是寫在哪裡呢?據史料記載,貝葉佛經是用鐵筆在貝多羅(梵文Pattra)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佛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貝葉佛經所用的貝多羅樹,形狀很像棕櫚樹,西雙版納傣語稱其為「戈蘭」。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蘭葉」(即貝葉)是運載傣族歷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來,傣族社會所有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貝葉佛經作記錄世代相傳,傣族人民把貝葉佛經視為全民族的寶貴財富加以保護。歷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個藏經閣,傣語稱「林坦」,所有的貝葉佛經都要統一保管在這里,由佛爺、和尚嚴格看管。未經寺主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這里帶走經書。對貝葉佛經的管理也很嚴格,除綿紙抄寫的唱本、生產生活常識、醫葯、歷法、倫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裡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經典和其他內容的貝葉佛經是不允許個人帶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現貝葉佛經在佛寺里流失的現象。
貝葉佛經是如何保存的?
說來也奇怪,一片小小的樹葉,怎麼能夠保存大大的佛經呢?因為貝葉佛經是用鐵簪將文字刻寫在貝葉上,並塗以顏料,不但字跡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又由於貝葉經過水煮等工藝特殊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經久耐用。這也是貝葉佛經可以保存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現存的貝葉佛經
目前,流傳在我國的《貝葉佛經》少之又少,僅在鎮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國國家博物館等處存有少量版本,《貝葉佛經》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傳說「唐僧」當年取回的就是《貝葉佛經》。
據介紹,《貝葉佛經》發源於印度。古印度人採集貝多羅樹的葉子,用來書寫佛教經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經,取回來的也是《貝葉佛經》。貝葉耐磨輕便,千百年後字跡仍可清晰辨認。在印度,早期的《貝葉佛經》寫本幾乎已失傳。在中國同樣已相當稀少。玄奘從印度帶回來657卷《貝葉佛經》,在長安翻譯佛經。這些《貝葉佛經》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