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金波族在哪個省
Ⅰ 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平凡的世界》賞析
生活的真諦是什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們該怎樣去對待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從來沒有一本書可以如此震撼我的心靈,讀完之後讓我久久感動受益!作品中的情節牽動著我的心,即使臨近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我仍然在夜深人靜時,捧著書在燈下品讀。
作品截取的是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小村落——雙水村,在這個閉塞的小村莊生活著各色各樣的人們,他們大多是質朴老實的農民。為了生活他們長年累月地勞作,彷彿他們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勞動,但在作者的筆下你卻能真切地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滿足!作者以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展開了描述,向我們重現了新中國農村生活的真切變化,這裡面充滿著一個愛的世界——親情、友情和愛情!雙水村的少平、曉霞、少安、潤葉、金波,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不已,讓我們跟著或喜或悲,或笑或淚!
孫少平——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鄉下人,憑著自己的才氣,掙扎於在命運的邊緣。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縣城中學,踏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學校中,他盡已所能找到各種書籍學習,飽食精神大餐。但是,貧困出身的他每次都在別人打完飯才偷偷走進飯堂,買那最便宜的飯菜,如此艱難地捍衛著自己的尊嚴。也就在這個最不願意去的地方,他結識了一位地主出身的女孩赫紅梅,朦朦朧朧地開始了他的初戀。在那個剛剛從文革動亂中走出來的年代,階級斗爭的陰影還沒有從人們的心頭散去。為了有一個比較好的名聲和未來,赫紅梅選擇了拋棄孫少平而跟從另一個成分較好的男孩。就這樣,這段戀情還沒有等到開花就凋謝了。
然而,命運並沒有虧待這個年輕人,他在他哥哥孫少安的戀人田潤葉家裡結識他這一生中的愛人——田曉霞,潤葉的堂妹,黃原地委書記的女兒。田曉霞也是孫少平的同學,有了孫少安和田潤葉的關系,他們兩個理所當然地走得更近了,漸漸對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她和她的堂姐一樣,不嫌棄他的家境,她更看重的是他的人格和才華。他們共同參加了許多活動,讓兩個人的感情不斷加深,而堂姐田潤葉的支持,讓他倆的感情更加牢固。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家是心靈永遠的港灣!家的大門永遠為我們開著,不管我們離家有多遠,那個地方永遠牽動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在失落無奈時心不會跟著飄盪,因為有一個地方永遠在那裡,我們的家人永遠在牽掛著我們,祝福著我們!孫少平和他哥一樣有著強烈的家庭責任感,他們都可以為了家庭而放棄對於自己很重要的東西:孫少安為了弟弟妹妹可以繼續讀書,本來成績很優秀的他,願意輟學回家幫父親到地里幹活,沒日沒夜無怨無悔地忙碌著,以支持貧困的家庭;孫少平高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本來可以繼續升學的他選擇回家當一名民辦教師。「親情是一條永遠剪不斷的線」,孫玉厚的家是貧窮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少平和少安在親情方面有著共同的一面,但他倆在愛情上卻存在很大的差別。愛情在現實的面前往往都會扭曲,少安和潤葉的愛情讓人為著惋惜又為著無奈,現實是跨不過的鴻溝!少安知道他與田潤葉的感情阻力很大——自己是一窮二白的農民,而潤葉是縣城中學的公辦教師,他倆的距離讓他選擇了向命運屈服。他故意與田潤葉疏遠,最後一聲不坑地去山西娶回了一個農家女,想讓潤葉徹底對他死心!雖然孫少安在感情上很脆弱,但在事業上他卻無比堅強!他抓住改革開放這個機遇,利用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放開手腳地發展事業!創業之路並不平坦,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欠下了一身債,但並沒有放棄,而是不屈不撓地奮斗,最終取得了成功,創立了一間大型的磚瓦廠。
田潤葉,面對孫少安對她的傷害,她只有沉默,她的眼淚只能往心裡流!對她來說,此生沒有第二個人能代替孫少安在她心裡的分量。然而,由於祖父的誤導,她陰差陽錯地和一個局長的兒子李向前結婚。對於這樁錯誤的婚姻,她提出離婚,但是痴情的李向前並不同意,所以她只能用分居來繼續與命運的抗爭!無論丈夫怎樣做,她給他的永遠只有一張冰冷的面孔!幾年後,飽受妻子冷漠的丈夫,即使出車在外也只能借酒消愁,但過量的酒終於釀成了悲劇——李向前駕駛的車翻進了山溝,他的腳被壓斷而不得不截肢!田潤葉既有敢於自由追求愛情的性格,也有中國傳統女性對於婚姻責任觀的一面。雖然此時已經殘廢了的李向前主動提出離婚,但她不同意了。她認為此時應該挑起一個妻子應盡的義務,更何況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她讓李向前搬進了單位分給她的房子,開始與丈夫同居,對他悉心照顧,並生下了一個兒子。
作為整部作品的主線,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感情可真是催人淚下!在學校讀書時,他倆的感情就已經讓人們的體會到了其中的辛酸:一個是農家的孩子,一個是地位顯赫的地區最高領導人的女兒;一個三餐不飽,一個生活優裕…,但是,現實中差距並沒有消磨他們相愛的勇氣!即使在那段孫少平在工地里做苦力的苦澀日子裡,已經是一名大學生的田曉霞依然不離不棄地跟隨著他。在工地的每一個夜裡,他打著煤油燈翻閱著田曉霞從學校圖書館借給他的書——讓他夜不能寐的不僅僅是書中的知識,還有戀人的那一顆永遠不變的心!一次偶遇,他成為了礦工,這在當時算是拿上鐵飯碗,是一個拿公糧的人了,而此時田曉霞已經大學畢業成為省報的記者。雖然礦工與記者的愛情並不被人看好,但他們用事實詮釋了他們感情的高尚——沒有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的差別!田曉霞的從天而降,讓在煤礦上的孫少平更加堅信他們的感情!或許是由於之前太順利了,當愛情即將開花的時候,命運和他倆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田曉霞在執行采訪任務時,為了救一個落水的小孩,本來不會游泳的她不加猶豫地跳進水裡,小孩救起來了,可她卻被洪水無情地地吞噬了!當孫少平聽到這個消息時,時間凝住了腳步,眼前黑暗一片!我想當時的心情也只有他自己明白,別人是無法用文字來描述的。讀著曉霞生前的日記,他似乎看到了一個可愛美麗的曉霞在朝他微笑……無聲的淚水靜靜地從他的臉龐滑落,在那一片她走過的土地上濺起一朵朵浪花,而她正在浪尖上翩翩起舞!
在大草原上,金波的笛聲與蒙古族如娘的歌聲,跨越語言的障礙而達到了心靈上的交匯,他們的感情是那樣的純真!回鄉後,金波才發現雖然身回陝北,但心還留在大草原上。於是,他又回到了那片他感情的棲息地,去尋找那位趕馬姑娘。但是,八年的腳步並沒有實現這個小夥子的夢。你能不為這樣的痴情而感動落淚嗎?人生有種種沖動,但又有幾多像金波這么純凈的愛!當心中的愛情不期而遇的時候,是應該用世俗的眼光打量,用市儈的天平衡量,還是跟著愛情的腳步,信馬由韁?少平和金波的感情故事已經給你最好的詮釋!
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凄涼。」一份愛情,一份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情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主題,而愛後面又是什麼在支撐呢?是久久的「感恩」,感恩使情更長更深,也正因為感恩,才讓心與心零距離!
《平凡的世界》描寫了平凡的人們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平凡的人們造就了這個不平凡的世界!生活不在於追求偉大,平凡中自然能窺見偉大,從平凡中來到平凡中去,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但可以努力改變自己的際遇!
Ⅱ 金波是幾月幾日出生
中文名:金波
外文名:無
別 名:王金波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5.7
職 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畢業院校: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
Ⅲ 延邊隊金波國籍
金波,中國,朝鮮族,1993年出生,現為延邊體育運動學校足球隊隊員。司職中前衛,屬進攻型球員,善於突破和得分,有延邊「小中場發動機」之稱,現披國青隊25號戰袍,已成為國青隊的主力。
Ⅳ 吳然的創作特色和金波的藝術風格
對現實人生的深刻關注和細膩刻畫,是「太陽鳥作家群」一個重要創作特色 內容摘要:「按照巴金的說法,『寫作即生活』,散文中的生活,第一是最本真的,第二是創作主體自己的。」那麼,吳然散文中最本真的是西雙版納這片土地上山水風物的原生態;第二,則是作者自身的生活。前者包括這樣一些意象:關於自然的,「一串紅」、「萬花溪」、「龍血樹」;關於地域的「牛戀鄉」、「蒼山」、「洱河」;關於民俗的「潑水節」、「彩蛋節」、「孔雀舞」。這一系列物象構成了這片土地總的意象──這是一個相對於城市化進程之外的鄉村和民間,這是一群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和物。他們自然淳樸,單純而富有人情味。在自然、地域上為作者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原材料。後者是作者主體介入創作,通過喚醒自己的童年經驗和童年回憶來達到。這是屬於作者自身的生活。將這兩種生活通過藝術加工凝練成寫作,將個人經驗民族意識地域本位三者融為一體,便形成吳然散文的「三戀」── 即,自然之戀,地域之戀和童年之戀。
關鍵詞:吳然 兒童散文 自然之戀 地域之戀 童年之戀
一散文是一種最具個人情趣的文體。好的散文如同一杯好茶,或如龍井、碧螺春一般清爽適口,或如菊花、茉莉花茶口味醇香回甜。大凡優秀的散文家都在其中彰顯著自己的性情,感受生活的雅緻。周作人就曾把自己散文集結成輯,命名為《自己的園地》。散文正是一種作家在自己的藝術園地里經營的生活的美學和美學的生活,兒童散文也是如此。
讀冰心散文是一種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感覺,讀桂文亞的旅行散文有一種游歷四方之後的真實感和親歷性。讀吳然的散文更多的是懷有一種沉甸甸的故土情結。對於一片土地的關注,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成了吳然散文情致的聚焦點。
「按照巴金的說法,『寫作即生活』,散文中的生活,第一是最本真的,第二是創作主體自己的。」那麼,吳然散文中最本真的是西雙版納這片土地上山水風物的原生態;第二,則是作者自身的生活。前者包括這樣一些意象:關於自然的,「一串紅」、「萬花溪」、「龍血樹」;關於地域的「牛戀鄉」、「蒼山」、「洱河」;關於民俗的「潑水節」、「彩蛋節」、「孔雀舞」。這一系列物象構成了這片土地總的意象──這是一個相對於城市化進程之外的鄉村和民間,這是一群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和物。他們自然淳樸,單純而富有人情味。在自然、地域上為作者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原材料。後者是作者主體介入創作,通過喚醒自己的童年經驗和童年回憶來達到。這是屬於作者自身的生活。將這兩種生活通過藝術加工凝練成寫作,將個人經驗民族意識地域本位三者融為一體,便形成吳然散文的「三戀」── 即,自然之戀,地域之戀和童年之戀。
二
自然之戀──營造詩意的生存環境都市的煩躁與喧囂讓人們渴望接近自然。工業革命,大機器時代已經剝奪了人作為自然之子的權利。童年時代的「跳天堂」、「打水漂」、「捉泥鰍」在如今的孩子眼裡已經變得遙不可及,美國人尼爾�6�1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認為印刷時代創造了童年的概念,而電子時代又是如何消滅它的。孩子們在城市中過著和大人們一樣的生活。消失的童年,消失的自然,讓他們心靈經受著煎熬。在這樣的歷史與時代背景下,自然作為一個創作題材在兒童散文創作中顯得尤為重要了。吳然的散文正是用濃郁的鄉情和明凈的淡彩給我們描繪了一組西雙版納的風情畫。
對於一片土地的關注,自然是我們首先看到的意象。赤著腳,踩在厚實的黃土地上,所有關於童年快樂憂傷的記憶全一股腦兒的涌了上來。帶著對雲南地域特色風物的迷戀,作者在取材上更傾向於自然界。吳然說過:「因為我從小生活在山村,受到美麗的雲嶺風光的熏染,我的心性似乎更接近於自然。每當我吹著高原的風在太陽下旅行,在自然保護區采訪,心中便升騰起歌唱大自然歌唱故鄉土地的慾望。大自然的宏富與偉麗,雲南邊地獨具特色的山水人情,使我童心躍動,情不自禁拿起筆來。」[1]他筆下的每一朵花都帶著露,每一片雲都染著色,使每一塊石頭都流漾著詩情,使日、月、雲、光、影都發出悠遠的芳香和甜美的聲音。一個看似信手拈來的詞語,被他自然地置於文中,便能使花朵、太陽、月光、溪流和小草都有了生命,充滿柔情,顯出靈性。「火把花」、「葉子花」、「含笑花」、「太陽花」、「伊蘭香」、「鳳凰花」、「月光花」、「龍血樹」、「望天樹」、「梧桐樹」、「銀樺」……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山水花草和飾物,統統走進吳然的藝術殿堂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美麗的物質外殼。中國傳統自然審美意識是通過「天人合一」、「物我相親」、「物我同化」逐步升華而進入理想的審美王國。兒童的天性也在這樣的交融中自由舒展。他們歡呼,他們雀躍,為一朵鮮花的綻放而興奮,為一棵樹木的成長而歡呼。
在吳然的眼裡人和自然是和諧共生的,沒有誰主宰誰,誰壓迫誰,亦沒有改造或者索取的欲求,只有平等,和諧。可以說「美是和諧」、「美是自然」是吳然散文的自然美學觀。作者在散文創作中體現了這種互敬,互愛,亦友,亦師的自然美學觀,人和自然的關系在這種美學觀中表現為以下三層:
①自然作為人類的夥伴,朋友,亦或者是長輩。
自然作為人類的夥伴,朋友,亦或者是長輩,帶給人們心靈的慰藉和關懷。在和自然的相處中人們學會了關心,學會了理解。吳然借兒童的口說出:「你是我們的朋友。」[2]在《春天的拜訪》里,人們希望與自然重歸於好。「哦,朋友們,你們錯了,我們已經不是淘氣包,我們不會再捕捉你們了。」在《我和小馬》中,人和動物和平相處,我們為小馬打扮戴花環,小馬為我們馱書包。自然甚至可以是我們的長輩,給我們呵護和關懷。
②自然作為人類崇拜仰慕的對象。
自然在這一層面化身為一種精神和信仰。《望天樹》中寫到「你是森林的旗手,你是森林的巨人」 自然是何等的神奇和壯麗,人在自然面前顯得是如此渺小,人們希望借自然的偉大力量來歌頌和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月光花》描寫的是一種夜晚開花的植物,表現對自我犧牲精神的贊賞。《風雨花》體現了一種在逆境中永生的高昂意志。《龍血樹》更多的表現為一種信仰的追求。老科學家為了真實中國大陸有「血竭植物」的存在,終其一生,執著探索追求。
吳然散文中描寫崇高和壯麗的相對較少,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自述中看出來,他在《談談我的散文》中說:「我生性柔弱。這種性格在我散文寫作上的反映是,我崇尚壯美與崇高,但自覺筆力不足,只好敬而遠之。我喜歡寫水寫月光寫野花與樹木。」因此,自然的優美迷人,吳然是不惜筆墨加以欣賞和贊美的。
③自然作為人類欣賞贊美的對象。
人們渴望擁有自由,靈動,生機,自然變成為人們欣賞和贊美的對象了。《珍珠泉》的泉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出五彩光芒,猶如一串串珍珠般美麗動人,作者由衷地贊嘆「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萬花溪》讓孩子們受到自然美的陶冶。吳然以抒情化的手法贊美大自然,在他的眼裡大自然的美麗彷彿是一幅畫,一首詩甚至是一段音樂。色彩、聲音、光線……所有的美學元素都加入進來,糅合成藝術。自然是一個沒有圍牆的花園,不需要門票只要你擁有一雙無塵的眼睛和一顆懂得呵護的心。
海德格爾曾說過:「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在日趨物質化的今天,文學成為了人們抵制心靈沙漠化的一劑良方。吳然散文營造出來的優美意境正是人們理想中的生活家園。以審美和諧的態度居住在大地上,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共同構建起人類心靈和精神世界的家園。
三
地域之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雲南這片熱土上居住的人們和自然和諧共生著,他們的生活構成了他們自身獨特的文化。文化的地緣性,必然帶來文學藝術的地方色彩。美國小說家赫姆林�6�1加蘭在他的《破碎的偶像》中說:「藝術的地方色彩是文學的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學一向獨具的特點。地方色彩可以比作一個人無窮的、不斷涌現出來的魅力。」[3]雲南是吳然的故鄉,他的年輕歲月是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度過的。古人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地域差異決定了作家創作的環境的不同造成了作者在創作觀念上的不同。體現為一個作家獨特的個人氣質和藝術魅力。但是,記寫家鄉的散文稍不小心就會陷入圖解故土,山水人物的老套路。然而吳然卻沒有,他通過日常生活中最微小,最不經意之處發現美、創造美,使得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文化顯得溫潤可感,富有獨特的韻味。在鄉村民間生活的樸素中抒寫民俗中親切可感的人情道理,在凡物凡事凡人中幻化出一個立體的美感世界。
讀吳然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怒江」、「洱河」、「圓通山」、「潑水節」、「楊梅會」……一系列極富地域特色的名詞時常跳入眼際。對於鄉村和民族風情的頂禮膜拜,使得作者在寫作時表現出極濃厚的地域特色和鄉村風格。
鄉村的日常生活是作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鄉村的日常生活描述中,體味到這一片土地上濃濃的親情和鄉情。《玉》以大理的一塊玉石的輾轉來預示母親一生的境遇,以及母親像玉一般堅韌溫潤的性格,贊賞了母親平凡的一生和她不平凡的愛。關於於母愛主題,吳然在《媽媽教我一個字》《我捧起了珍珠》等篇章中均有漸次深入的表現。《銅墨盒》從「山村人家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一兩件銅器……,而被許多人家視為傳家寶的,則是銅墨盒。」引出對年少讀書時光的追憶,和日久彌新的同學情誼。《爸爸的相冊》、《走月亮》、《女兒高考》、《保密》等都是以溫馨的親情為主旋律的篇目。
除了描寫從平凡的家庭瑣事中提煉出來的親情外,還有以耕種收割打鐵為特色的鄉村生活以及從中散發出來淳樸稚拙的鄉情也是作者描寫的主要內容。
如在《鬧春牛》中「村口的大道上,冒出一隊彩旗耀眼的『鐵牛』,收錄機很響的播放著《在希望的田野上》。呦,那打頭陣的,不就是農機站的阿興哥嗎?他揚著手大聲呼喊:「我們來『鬧春牛』了!」」[4]一幅早春收割的圖景躍然紙上。活潑鮮明的,泛著泥土氣息的鄉村話語在作者的筆下是如此的自然天成。
如在《村裡的打鐵鋪》,寫到鄉村打鐵時分的情景。「阿明叔舀了一瓢水,叉著腰咕嚕咕嚕猛喝。天曉得為什麼,他竟撲哧一聲又咳又笑,水花噴灑在滾燙的鐵砧上,絲拉拉響。這下我們可樂了,一擁而上,撒野地爭搶鐵錘火鉗,甚至亂拉風箱……」[5] 「打鐵」本是一項傳統的鄉村手工業活,是我們一般人所無法接觸到的行業。尤其是兒童所不了解的。作者在這里生動的描繪打鐵時分的情景,讓孩子們在這種新鮮的鄉村生活的敘事中既感到陌生,同時又感到陌生後的快感和新奇。
在鄉村敘事中,孩子們開始漸漸了解在他們生活環境之外的又一片世外桃源。鄉村的朴實、敦厚、單純、自由留住了孩子的目光,讓他們日益躁動不安的心靈得到滿足。故鄉的依戀是人們心底最真實的渴求,就象孩童的戀母情節,這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感情。
作者在不斷變化著的鄉村敘事中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民俗元素。使得原有的鄉村敘事話語變的更豐滿更妥帖了。雲南本身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有彝、白、哈尼、壯、傣、苗、傈僳族等25個少數民族,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和民俗風情。如彝族的「火把節」、「插花節」、白族的「鮮花節」、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為吳然散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這些直接以民俗節日命名的散文和散落在其它篇章中的民俗情節構成了吳然散文的重要內容,吳然「地域之戀」關注的第二個焦點。「復雜變換的各種民俗現象,像漫山遍野的山花野草,永遠和鄉土聯系在一起。」[6]民俗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現存社會生活所無法親歷的,帶著某些神秘的,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新的鄉村景緻。謝冕先生曾經說過:「兒童散文要喚起兒童閱讀的興趣。他們的特點是天真,喜好新奇,又缺乏成人的耐心。只有新鮮的故事,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不至於厭倦。」[7]吳然正是通過鄉村中新奇而富有特色的事物的描寫,吸引兒童進入他所營造的藝術散文的園地。讓兒童在這些新奇而陌生的土地上尋找童年的夢想。這種陌生又似曾相識的感覺,讓孩子們不由的一陣激動。一系列地理人文景觀,美麗而令人著迷的故鄉,民俗風情等……成了吳然散文「地域之戀」的原初動力。
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他們獨特的生活構成他們獨特的文化,透過吳然文字的敘述讓我們呼吸到了雲南濃濃的空氣,觸摸到空氣中的溫度和韌度,體味生活的原生態,使我們感染讓我們感動。這種以地域和少數民族風俗為本位的散文取材手法,在兒童散文的創作中也是獨樹一幟的。這不禁讓我們想到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兒童散文亦是如此。
四
童年之戀──擷取童年的萬花筒兒童散文與成人散文最大的區別在於「童心」的介入。於是,在兒童文學界便有人詮釋說:「兒童散文其實就是為兒童寫作的文學的散文,這種散文是向兒童傳達自己的「動人的人生經驗」,但是作者必須應用兒童能體會的題材,應用能激起兒童心理反映的語言。」[8]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童年視角,兒童文學家的童心童趣。那麼,吳然是如何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傳達給小讀者的呢?他的童年萬花筒里到底裝著什麼樣的玩意兒呢?
吳然的獨特性在於他把童話思維滲透到日常生活描述中,滲透到對自然民族的感受和依戀中,他以童心的世界來還原生活的本真。以童心關照自然,以豐富的想像點化自然,使自然之物富有生命和人格精神。明代詩人李贄說,童心未經蒙翳,「絕假純真」,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9]李贄的「童心說」和現代兒童文學所提倡的童心並非完全一致,但至少在抒發真情實感,上是一致的。這種情是樸素的情感,真摯的情感,能夠贏得少年兒童認同的情感。然後再加上作者自覺的呼喚自身的童年經驗。以兒童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以兒童的語言來闡釋世界,才會獲得兒童的認可,以質朴真實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贏得兒童親賴,使散文為兒童所喜愛。正是因為作者把時間維度設定在童年,從而使得自然和民俗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和理解。否則光有自然和風物,那便是成人文學也能夠表現的領域。地域之戀和自然之戀成了童年這個橫向緯度上的兩個縱向坐標。因而,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童年有了更多單純而質朴的感情,也有了更多迷人的童趣。
吳然散文的童心童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以擬人化手法來溝通人類社會和植物動物的自然界。用擬人手法溝通人類社會和動植物界,讓萬物具有人的特性,往往能產生迷人的童趣,散發人性的光芒。在兒童的世界裡,雪人胖胖也會怕冷,他也需要圍巾和帽子。「小男孩給胖胖帶去溫暖,胖胖激動得要融化了,他悄悄地對小男孩說:「謝謝!」」[9]雲娃娃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溜出來玩。它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玩耍,一會兒在水盆里洗澡,一會兒又揚帆遠航了。[10]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得散文產生了童話般美妙的意境。孩子們的幻想、想像在這里得到了舒展,他們彷彿進入了散文營造的優美意境中和大自然中的生物們親切對話。維柯說:「兒童的特徵在於他們把無生命的事物拿到手裡,和它們戲談,好像它們和活的人一樣」,「兒童的記憶力最強,所以想像也格外生動,因為想像不過是展開的記憶。」[11] 吳然展開自己的記憶,喚醒沉睡的記憶,尋找到一條回到童年的路。作者運用這種戲談、對話的方式深化擬人手法,使自己和兒童融為一體,想兒童之所想,言兒童之所言,《我和花朵說悄悄話》、《含笑花》、《清碧溪》……吳然散文很好的體現了這種精神的對話。
「你是蟬們的天堂。」[12]
「你的美麗正如你的名字。」[13]
「左旋右轉,你留下一個一個小水塘,清清的,碧玉般的小水塘。」[14]
「你好,山茶花!……山茶花,別只顧著笑,你倒是把你的秘密告訴我呀!」[15]
「我喜歡做在你白玉般的溪石上,看點水雀叼起一條閃光的小魚;看翠鳥順著你的溪流飛過。」[16]
在「你」與「我」的交流中,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交替出現的敘述中,散文產生新的藝術效果,彷彿像是老朋友在那裡聊天,對話。而不是自言自語,不是獨白。吳然在創作時更多地考慮到閱讀對象的年齡層次──兒童。他彷彿在和自己的童年對話,用幻想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一樣,像孩子們天真的囈語:「蹲下來,我也是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在人與物的交流中,親切感油然而生。沒有拒絕、沒有孤立,有的是對話、交流和博愛。從另一方面來說,對話的運用也體現了 「泛神論」的思想。彷彿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沾染了靈氣,處處是人性的光芒,平等而自由的對話,人和自然本來就是同為一體,兒童充當了人與自然交流的最好使者。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二、以單純的情感和朴質的生活歌頌詩意的童年。吳然散文的兒童情趣在於情感的單純和朴質。一種帶著濃濃鄉土氣息的童年,總是那麼自然,率真,朴實。往往能造成特別豐富的想像,同時情感也易於隨環境變化和變化,使得散文妙趣橫生,搖曳多姿。
《斑鳩》講的是捉斑鳩的技巧,作者從斑鳩庸懶的性情入手,這樣描寫到,捉斑鳩先要挖幾個大洞,然後在洞中撒上麥粒,斑鳩到處尋找食物,最後,因為太想吃麥粒了一頭扎進了大洞,這時候只要拾進籠子里就算成功了。《捉石蹦》講是一些調皮的男孩子,點著香火去捉石蹦的故事,「我」也大著膽子捉了一隻,結果卻被石蹦尿了一手的屎。一個個活脫脫生動鮮明的兒童形象,似乎讓孩子們也想到了自己。就象照著鏡子替自己畫貓臉一般,孩子們也會被自己逗樂的。這樣的童年生活是多麼讓人回味。以真摯朴實的生活場景和生存技巧打動小讀者,使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走月亮》講阿媽和「我」走在鄉村的田間,暢想著美好的未來,彷彿像是走在天上的月亮上。孩子純潔的心靈和天上的月亮一樣澄澈透明。童趣的流露常常伴隨著故鄉的愛、人情的愛、花鳥魚蟲之愛的產生。《我捧起了珍珠》中母親的寬容、慈祥、善良品質在一個孩子的頑皮搗蛋中體現出來;《搶春水》中孩子們歡天喜地地舀春水,似乎搶到了春水就搶到了來年的幸福平安;《象鼻竹》中體現了孩子渴望和灰象一起生活的感情。這種純粹而自然的情感,常常是優美而含蓄的,從而使散文充滿美好的詩意。這種詩意不是簡單的感動,而是一種基於『愛』的特殊的打動。吳然顯然是把握到了這種詩意的情感表述方式,以單純的情感和朴質的生活贏得孩子們會心的微笑。這樣的微笑是兒童文學家最為寶貴的財富。
三、兒童散文的語言表述形式。兒童散文的寫作,必須注意兒童語言及心理,同時又要能喚起兒童閱讀的興趣,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論講小孩子的事情,還是講大人的事情,都不要忘了,要像小孩子一樣地看、想和說,這樣才能抓住童心,這些應該是兒童散文作家在寫作時不可忽略的主要地方。吳然散文的語言注意從兒童的感覺出發,通過聽覺、視覺、味覺……等一系列感性層面入手寫作。優美中見著朴實,活潑中透著簡約,規范中求得自然。深入兒童的口語又高於兒童的語言,如《清碧溪》中描寫小溪的情趣是多麼天真無邪。「跳躍著,跳躍著,你光潔的溪石上,有透明的珍珠跳躍著。你歡笑,你快樂,你和我一樣,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你是多麼調皮的小河。」動感,光感,視覺上的,聽覺上的,效果使文章產生童真般的俏皮和歡快感。
吳然的散文除了語言的選詞上注重兒童感覺外,在語句的排列上也呈現出詩的韻律和節奏,主要體現為散文語句的重復和變調。
「你開在靜靜的小院。你開在深深的小巷。……當我們帶著標本夾,帶著行李和炊具去野營的時候;當我們排著隊……」[17]
「媽媽,你是普通的農村婦女,你沒有文化,你……媽媽,當我躺在你的懷里,吮吸著你的乳汁,你輕輕地著我的小屁股……」[18]
「你窗前的銀杏樹落葉了吧?在那間仄小的書房裡,你在看書還是在寫字?你手裡正和我一樣握著一杯熱茶,一杯用銅茶壺燒的熱茶吧?溫厚的笑從你細眯著潮濕的眼裡溢出來,你是想起了我倆家結伴去麗江的愉快嗎?我感到陽光向我走來。是你筆下的陽光嗎?」[19]
一個詞語,一個句型在同一篇文章當中反復運用,交替出現,使得音響和意義再三地回盪在一個空間。不覺使人產生共鳴。達到聽覺上和視覺上的美感。「重復」技巧在文章的旋律和節奏上表現的尤為重要,使得散文飛揚起來成了一首詩。旋律美和詞的重復聯系在一起減慢了節奏的速度,賦予句子以柔美抒情的格調。這種重復不是人為的技巧,而是來自日常生活的口語,來自最天然的言語,來自最本真的自我舒懷。所以,吳然的散文常常也被許多人稱之為散文詩。兒童在這種近似於詩的語言中體會到美感,獲得藝術的熏陶。語言的重復本身就比較適合低幼兒童閱讀。
吳然童年的萬花筒里裝著朴質的感情,迷人的童趣,以及詩一般的語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轉起童年的萬花筒,我們看到了真正適合兒童為兒童所喜愛的散文佳作。
自然是這片土地之上生長的自然,民俗是這片土地之上留傳著民俗,童年是在這片土地之上度過的童年,吳然在「自然之戀」、「地域之戀」、「童年之戀」這三戀的情感推動下中投身於兒童散文的創作,使他的散文處處流淌著溫情默默的關懷和愛戀,成了兒童心靈家園的守望者。紮根在西南這片土地上的兒童散文,散發著獨特的藝術光彩。吳然正是這藝術光彩的締造者。
五於吳然而言,產生這「三戀」的主要原因還在於作者內心濃濃的故土情結,一種滿懷著對「鬍子里長滿故事,憨笑中埋著鄉音」的邊地生活的愛。這份愛,這份情,完全是來源於作者自身生活的積累和提煉,從而形成了一種屬於吳然個人化的散文風格──愛自然,愛土地,愛童年。吳然曾說「散文的肌體中,流動的是情感的血脈」[20]這種情感的自覺轉化為審美藝術的自覺。由此,經過作者審美提煉過之後的生活,變成為一種美學的生活,生活的美學。飛鳥、魚蟲、走獸、花草、樹木……所有的物象在這種心境的推動下創造出屬於他個人情趣的散文。或許用艾青的一句詩來形容吳然藝術個性頗為妥帖──「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顯然土地在吳然的眼裡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情感的紐帶。對於一片土地的愛戀成就了吳然的散文創作的最高境界。
雲南地處西南,在地理位置上遠離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又遠離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著原始時期的地貌和人文風情。雲南既有西雙版納的神秘古老,又有蒼山洱海怒江等氣象萬千的地理風貌。還有許多古老的風俗傳統,如雲南瀘沽湖至今仍保留著走婚的傳統習俗。這樣的生存空間與地域文化背景濡化著,影響著,關照著吳然以及吳然的散文創作。
列維�6�1布留爾在《原始思維》一書中指出原始民族和兒童有著共同的心理思維。雲南這樣一塊還留有大量原始特徵的土地上,與兒童有著更多的共性,這為西南兒童文學創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文學是表意生活的,因此,以這片土地為內容的兒童文學,將更多的適合兒童本身的思維方式,而由此產生的原始情感也更容易引起兒童的共鳴。我想原始思維更多的指的是一種感性知覺型思維。散文這種文體恰好是這種直接感性思維的最好載體,它以單純的形式,表現為一種厚重生活積淀。這種厚重的積淀體現為個人思維的同構同化。
羅蘭�6�1巴特曾在《寫作的零度》中談到一個作家親近某種文體,與其說跟歷史時代相關,不如說與個人的內在條件相近,它只能是文學意向與作者軀體結構之間的方程。那麼,吳然顯然是擅長散文創作的,這多少和他自己說的「喜愛真,和美」的性情也有關系,這種性情與兒童是一致的,因此他頗具地域特色的兒童散文常常能贏得孩子們的喜愛。
當然,僅僅以兒童的思維或語言方式來認識和描述世界是不夠的。吳然的兒童散文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去引導孩子發現美,發現真,發現善。在《兒童文學札記》中,吳然說「我常在雲南邊疆采訪。走在國境線上,一種強烈的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我由此想到我們的兒童散文,是否應該具有濃郁的鄉情!是否應該用包含鄉情的作品幫助孩子認識美,或讓孩子知道家鄉暫時的貧窮落後,激發他們改變家鄉面貌,建設美好生活的遠大志向?回答無疑是肯定的。」[21]作者懷有如此美好的願望創作散文,一方面在於他對兒童文學的執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建設美好的西南,而辛勤地筆耕著。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源自於他對這一方土地的愛戀。
一種極富個人情趣的文體──散文,要讓下一代人,下下代人都能讀懂喜歡並從中獲得藝術的熏陶和滋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吳然就象泡茶一般,將自己的生活經歷作茶葉再拿童心童趣的熱開水一泡,沖一杯具有濃濃雲南特色和風情的普洱茶。看茶葉恣意在水中舒展,嘗一口頓覺口味醇香回甜,香氣鬱郁而茶心溫和。相信,這樣一杯好茶即使是喜歡喝橙汁的少年朋友們也是很樂意換換口味的。
Ⅳ 金波水庫
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距離縣政府駐地牙叉鎮約53公里,土地界域東鄰青松鄉,南鄰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接石碌水庫及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北鄰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
金波鄉
金波鄉(jinbo xiang),因歷史流傳而得名「心波」。解放後,按近音改為「金波。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土地界域東臨青松鄉、南臨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與石碌水庫及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相連、北臨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1]
區劃人口
全鄉現轄有白打、牙加、金波等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和一個鄉辦企業的鄉青年橡膠場。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中共創建了11個文明生態村。2011年,轄區總人口4376人,其中以黎族為主,達3878人,佔88.62%;其餘為漢族人口498,佔11.38%。[1]
鄉境主要聚居黎族、漢族,黎族人口有3878人,約佔89%,漢族及其它民族人口479人,約佔11%。全鄉有浪豐村、古弄村,金波新村、金波老村的少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
建制沿革
1972年原七坊人民公社劃出成立金波人民公社,1982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決定將原來金波人民公社轄區內的牙表一、二、三生產隊等三個村莊劃撥並入國營金波農場管轄。1983年12月成立金波區公所,1986年成立金波鄉人民政府,1987年置金波鄉,1988年4月成為海南省白沙縣轄鄉,轄白打、金波、牙加3個村委會。
領導分工
吳 妹(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鄉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曾永軍(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
王建兵(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黨務、團委、婦聯工作,主持紀委工作,掛鉤金波村。
徐瑞吉(鄉黨委委員、鄉政府副鄉長):分管黨政辦、農業、科技、統計、水務、扶貧、國土、住建、商貿、旅遊、節能減排工作,掛鉤牙加村。
詹珍彪(鄉黨委委員):分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協助王建兵具體負責黨務工作、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掛勾白打村。
劉郁松(鄉黨委委員):分管宣傳、文化、教育、衛生、新農村建設工作、協助鄉長財稅工作、掛鉤白打村。
符仁安(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武裝、政法、消防、統戰、工會、安全生產。
符永偉(鄉人大副主席):負責鄉人大具體工作、協助劉委員美麗鄉村建設、沼氣,掛鉤牙加村。
符國莉(鄉政府副鄉長):分管計劃生育、民宗、民政水庫移民、危房改造工作、。
符彩英(副主任科員):具體抓關工委、老體協、掛鉤白打村。[2]
地理環境編輯
水文地貌
金波鄉是一個地處周圍環山的盆地之中,四周被有海拔高800~1400米的山嶺環繞著的一個鄉。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昌化江主、干支流之一的石碌河(在金波鄉境內又稱為南域河、南叉河),其發源於金波鄉境內南部山區,又是石碌水庫水資源主要補充河流,同時也是金波鄉、國營金波農場和昌江縣農業生產主要灌溉用水及縣城石碌鎮附近農場、農村群眾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河流。因此,採取加大法律宣傳、實行生態補償等長遠有效機制,切實保護好金波鄉境內森林資源、水資源等生態環境極為重要。
氣候條件
金波鄉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良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壤屬於花崗岩變化形成的磚紅壤或赤紅壤,一般土層中多含礫質,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根據歷年來有關氣象資料反映,年均氣溫23.3℃,月平均最高氣溫27.6℃,最低氣溫18.1℃,極端最高溫40.1℃,極端最低溫1.4℃,年平均降雨量為2163.1毫米,雨日年平均158天,2—4月份多霧,每年在熱帶低氣壓影響下均有2—4次,一般風力7—8級的台風,極少出現10級以上台風。為了做好預防金波地區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工作,2003年白沙縣建設局在金波鄉白打村委會白打村後的白打嶺建立了地震觀察台。
自然資源
根據縣國土局資料顯示金波鄉的礦產資源豐富,分布較廣,主要的礦產有:金、鎢、黃蠟石、水泥灰岩、飾面花崗岩、銀、螢石、鐵礦等。目前,國家對金波鄉的各礦種只是進行了初步的勘探,還未進行開采。金波鄉資源豐富,擁有原始森林景觀、珍稀動植物資源和生態水資源,是海南省生態發展的核心區,其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是昌化江的源頭。[1]
旅遊資源
目前,金波鄉有3個尚待開發的旅遊景點。一是位於石碌水庫上游旁邊國營金波農場二隊的山嶺,具有「小桂林」的美稱,是有可開發供旅遊的好地方。二是金波鄉境內的石碌水庫上游地區,每年8月份開始至次年2月份是台風暴雨季節,石碌水庫庫容水位積蓄上漲,石碌水庫庫區更是一個乘坐遊船度假旅遊觀光山水的好地方,如能合理規劃開發利用好,更是別具特色,到此一游的客人還能吃上放養的口味佳美的水庫桂花魚和羅非魚等。三是金波十五隊附近有一個自然形成的長20米、寬10多米、坡度30o左右的大石塊,山水從此石塊流過,在石塊底下有一個小水潭,形成一個自然的滑梯。
社會事業編輯
教育事業
全鄉有1所的金波鄉中心學校和牙加村、金波村兩所小學校。
金波的發展基礎在於教育,在於培養人才。一是鄉委、鄉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充分提高認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重要性,善始善終抓好鞏固和夯實教育基礎地位工作。2008年全鄉小學學生入學人數347人,入學率100%,升學率100%,中學生入學人數195人,入學率97%;升學率91%,在校教師47人,其中有4個特崗教師,去年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工作和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工作,著力改善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育教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教學綜合質量有所提高
文化建設
全鄉有村級文化活動室有4間。鄉文化站現存書量5000多冊和電視機。每年根據本地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都舉行「文化三下鄉」活動和黎苗族「三月三」活動及新興的廣場健身操等。黎族民族服飾技術悠久精緻,如牙加老村等一些村莊黎族同胞群眾編織有「雙鹿」圖案黎族服裝,2005年經省委宣傳部文體廳有關人士考察發現證明「雙鹿」黎族服裝仍在民間流傳和保存。同時,民族體育活動、老人健身活動也取得有所發展。
醫療衛生
全鄉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落實完成參合人數3807人,完成率占縣下達指標任務3775人的100.8%,農民上繳參合金76140元;其中特困、五保戶群眾31人、政府補貼620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全鄉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非從業人員59人,實際參保人數65人,參保率達130%。
計劃生育
2008年,全鄉總人口4357人,已婚育齡婦女784人,占總人口17.7%,初婚50人。全年共出生66人,其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符合法定生育人,符合法定生育率100%,男女性別比為120,全鄉死亡16人,人口出生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計生統計准確率達100%,建檔率達96%以上,徵收社會撫養費3100元;完成「四術」任務48例,其中:結扎21例(二孩結扎15例),上環14例,取環10例,人流2例,引產1例。
積極落實國家對部分農村獎勵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生一個小孩或兩個女孩的夫婦,年滿六十周歲,國家給予每人每年900元的獎勵;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戶、二女戶或少數民族三女戶,對子女上學給予補助,小學階段每學期補助100元,初中階段每學期120元,高中階段每學期150元;落實「少生快富」政策,對農村少數民族夫婦願意放棄生育三孩指標的結扎後一次性獎勵3000元;農村少數民族夫婦已生育兩個女孩,自動放棄生育第三孩並落實「吉妮環」並和計生部門簽訂計生協議書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
社會發展
近幾年來,金波黎族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得到完善。2011年全鄉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共42公里,建設文明村10個,環村硬化道路10條。修建了牙表、紅春打阜、金波老村攔水壩共3條,累計達120餘米,水泥硬化渠道5條,26.5公里。為整合教育資源,將金波中心校和金波實驗校合並,投入80萬新建教學樓 。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 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846人,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人數2032人,參保率90%,城鎮養老保險參保44人,參保率100%。2011年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戶,人數172人,支出159267元,比上年增長8.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3人次,共支出5650元,比上年增長6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支出 82800元,比上年增長43%。 [1]
經濟概況編輯
農業
2011年農業用地總面積41190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2309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7畝,林地面積為 28249 畝,水產養殖用地面積為218畝。 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木薯、甘蔗、生薑、竹子、瓜菜等;2011年全鄉橡膠面積達到17050畝(其中開割10872畝),干膠產量預計達到760噸;木薯種植面積3655畝,總產量9393噸;甘蔗3823畝,總產量18517噸;2011年農業總產值3825萬元,佔全鄉工農業總產值80%。[1]
畜牧業
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全鄉發展專業養殖42戶,2011年生豬飼養量9427頭,年末存欄2760頭;家禽飼養量139976隻,年末存欄31000隻。畜、禽等林下養殖業逐步走向規范化和規模化,先後發展一家扶貧互助社,成立了金達、金珠兩家養殖專業合作社。[1]
林業
金波鄉作為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鄉鎮之一,認真制定嚴密的林改工作保障機制,精心組織,依法規范操作,2008年,共投入林改工作經費16.8萬多元,林改工作取得穩步推進,全鄉已完成林改總面積 27767.67畝,其中生態林面積10340.77畝,商品林面積15807.5 8畝,非規劃林1855.4畝,規劃林登記發證率為96.7%,並健全檔案管理。通過省、縣有關部門考核驗收,廣大林農對林改工作滿意率達98.8%。今後全鄉注重於鞏固後續工作和完善健全林業工作發展機制,解決查漏補漏、林地糾紛問題,著力發展林下經濟,鞏固林改發展成果。
Ⅵ 金波2022還活著嗎
活著。
金波,原名王金波,筆名金波,生於1935年。現年高壽86歲。
金波祖籍河北冀縣(現河北冀州市)。民族漢,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歷任北京師范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Ⅶ 查找金波的資料
金波簡介
金波,1935年7月生於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影子人》、《白城堡》、《追蹤小綠人》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評論集《追尋小精靈》。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以及《金波詩詞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
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金波,1935年7月生於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影子人》、《白城堡》、《追蹤小綠人》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評論集《追尋小精靈》。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以及《金波詩詞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
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聖野 原名周大鹿,現名周大康。1922年生,浙江東陽人。1945年就讀於浙江大學。1947年參加《中國兒童時報》的編輯工作。1949年3月離開浙大參加浙東游擊隊金蕭支隊。40年代末出版過詩集《啄木鳥》《列車》和《小燈籠》。建國後曾在部隊做文教宣傳工作。1957年復員轉至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同年起主編《小朋友》雜志,此後長期從事編輯工作,業余創作了大量兒童詩和其他樣式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版有《歡迎小雨點》《和太陽比一比》《奶奶故事多》《春娃娃》《神奇的窗子》《竹林奇遇》等四十多本兒童詩集。一些詩作曾多次譯成外文介紹至國外。作品多次獲全國獎。
1997年,步入廣東流行歌壇,一曲《大妹子》唱遍大江南北,成為國內知名歌手,並以一首《老轉哥們》獲得獲九十年代征歌一等獎。
歌劇演員出身的金波,有著豐富的舞台經驗。形象。氣質。表演、唱功。舞蹈等皆出類拔革。歌唱方面將近8年「苦行僧」似的嚴格訓練,令他的演唱己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站在舞台上的金波,英俊、涕灑、揮酒自如,連歌壇大腕劉歡。屠洪剛等看過他的現場演唱後,也個由拍手叫好,認定他前途無量,絕對實力加偶像。
98年初(h東省唱片公司蔡德暖先生慧眼識英對·為金波全新專輯的問世,特別邀請著名音樂人朱德榮。浮克。宋書華等為其度身定做並篩選最具實力的極品金曲。從此,身為歌劇演員的金波步人流行歌壇之後,一曲《大妹子》唱響神州,輕快的節奏,粗曠朴實的曲調,極具陽剛之氣的演唱風格,受到不同年齡歌迷的喜愛,火速般竄入全國各大排行榜冠軍寶座,各地歌迷瘋狂「圍剿」,成為偶像之星。
金波檔案
一、演員經歷
專業歌劇演員出身,在舞台上有著扎實的演、唱、說、舞等表演功底,曾在歌劇《江姐》、《洪湖赤衛隊》、《四月卡》、《櫻花》等大型歌劇中扮演不同類型的重要角色。
二、影視表演經歷
主演過《深圳故事》、《鄂東烽火》等十幾部電視連續劇,其中《村支書》、《男兒女兒好看時》在央視播出後受到廣泛好評,《家在三峽》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目前金波在央視拍攝的大型歷史連續劇《武聖關公》中扮演英雄美男趙雲,並演唱劇中歌曲《報孝娘親》。
三、步入廣州歌壇
1997年金波以一曲《大妹子》唱響大江南北,成國國內知名歌手,簽約於廣東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金波演唱的《老轉歌們兒》獲全國九十年代征歌一等獎,此歌在全國部隊官兵中廣為傳唱。1999年,金波冒著生命危險遠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拍攝MTV《羚羊》,該作品使金波喜獲2000年匈牙利國際音樂節「最佳新人獎」,這也是我國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國際音樂節上獲此殊榮。
四、紮根北京歌壇
2000年春節,金波從廣州移師北京,在事業上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金波進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電視台的《每周一歌》、《中國音樂電視》中隆重推出一炮打響,全國百餘家省市電視台也熱播了這首歌。2001年,金波被北京《了視周刊》「星迷俱樂部」評選為「心連心」大型慰問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金波參加央視著名品牌欄目《同一首歌》愛心大行動演唱會,金波的演唱風格受到總導演孟欣的贊賞,並為他在央視隆重推出《我們是朋友》的MTV,從此,金波屢屢在《同一首歌》《激情廣場》《同樂園》等欄目中閃亮登場,演繹了眾多經典老歌,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2003年金波入圍了CCTV—MTV音樂盛典的「最佳新人獎」提名。2004年金波挺進了中國歌壇的一線陳營,成為國內上鏡率較高的歌手。2005年春,金波傾心打造新歌《男人傷心也流淚》,這首被業內人士稱為能「治病療傷」的歌曲,將引起社會名界的極大關注。
五、歌聲答謝社會
金波,一個踏實、勤奮、上進、謙虛的青年歌手,在全國各種形式的大型晚會、公益活動、商業演出、歌迷見面會等表演中,他現場演唱的實力、幽默高雅的台風,每演一處都能掀起一個高潮,給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金波用歌聲表達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和對社會的深情回報。他人生的座右銘是:做實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後悔!
Ⅷ 歌唱家金波是什麼級別
歌唱家金波在軍旅歌手中的級別是比較高的。
金波的演藝經歷:
金波,3月15日生於湖北省枝江市,著名歌唱家、演員。
2011年6月18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個人演唱會,成為內地男歌手在鳥巢開個唱的第一人。
2012年1月9日,金波在廣州的海心沙成功舉辦了"金波愛家鄉"廣州演唱會。
2015年10月13日,金波演唱由著名音樂人羅斌創作的《好妹妹》在QQ音樂首發。
人物評價
金波對軍歌流行化進行了艱難的探索,適時適當地吸收和借鑒美聲和民族唱法及其他藝術門類精華,創造性地提出了「新軍歌」概念,開創了一條軍歌時尚化的閃光之路。可謂是新軍歌理論的重要開創者和實踐者,為軍旅文藝和通俗音樂的再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僅如此,金波演唱了多首為觀眾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如《有事你就說》《班長的紅玫瑰》等。他的歌聲名不虛傳,贏得了專家高度評價及歌迷的廣泛好評,被譽為「金質聲波」,獲封「新軍歌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