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佤邦到底屬於哪個國家
『壹』 佤邦軍是哪個國家的
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簡稱:佤聯軍,正規部隊總數約3萬人左右,總部設在邦康,在南方的泰緬邊境設有一個軍區:171軍區,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
佤邦聯合軍(緬甸第二特區),是從緬共領導下的緬共人民軍中分離出來的民族地方武裝,現已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總部設在邦桑(現改為邦康)。邦桑是原緬共中央和緬共東北軍區所在地。1989年4月,當時的緬共中央候補委員趙尼來和鮑有祥策動兵變,將緬共中央領導人驅趕到雲南孟連縣的孟啊,終止了緬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動,宣告成立緬甸國家團結黨(後改為佤邦聯合黨)和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後改為佤邦聯合軍)。
佤聯軍轄區由北至南分成兩部分。北部轄區位於撣邦東北部,薩爾溫江以東,北緯22°一23°和東經98°一100°之間。東北面與中國臨滄地區耿馬縣和滄源縣,思茅地區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邊境線長502公里,在中緬邊境145至210界樁之間,西北與果敢同盟軍控制區(撣邦第一特區)相鄰,東南是撣邦東部同盟軍控制區(撣邦第四特區),西面至薩爾溫江,南面是緬政府控制區。撣邦第二特區的北部轄區包括邦康、龍潭、南登3個特區和景北(勐冒)、景南、勐博和溫高4個縣,約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
南部轄區(即南部171軍區),指揮官魏學剛,政委鮑有義,副政委岩崩龍,副參謀長、軍訓總監李文。南部是泰國,東部隔湄公河與寮國相望,東北是第四特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北是拉祜族民族武裝控制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南部是蒙泰軍(坤沙殘部)控制區。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20餘萬。又從北部南移近6萬人。緬甸軍政府還將原蒙泰軍所控制的近1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劃歸佤聯軍南部軍區管轄,使南部軍區的面積增至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6萬。
『貳』 佤邦祖先到底是緬甸的還是中國的
都不是,是當地的土著坐地戶,正好被中緬給分開了。佤族是跨國境而居的民族。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省的滄源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及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縣,滄源和西盟兩縣是佤族主要聚居縣。據2000年雲南省人口普查統計,雲南境內的佤族有人口38.3萬多;國外主要分布於緬甸,人口比國內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區,山嶺重疊,平地極少,故又稱阿佤山。
中國的民族學研究者多數認為,佤族是現今雲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在史書的記載中,漢朝所稱的「閩濮」、 「裸濮」唐朝所稱的「望蠻」、「望苴子」,明清所稱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叄』 緬甸佤邦是獨立王國么,受緬甸管轄么
緬甸佤邦!全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名義上受緬甸聯邦政府管轄!但是實際手握重兵,有自己的政黨!怎能實際聽命於緬甸中央政府嘛!緬甸中央財力有限,大緬甸主義盛行!同時又要面對十幾支民地武組織!哪能招架住這個緊靠中國!電力,通信,經濟全面依賴中國的,手握號稱三萬正規軍,兩萬民兵的佤聯軍,以鮑有祥為首的佤邦政府!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高度自治地區!緬甸中央只是能夠派駐醫生教師人員能夠進駐!其它一兵一卒都踏入不了佤邦地區!如果有興趣網上有佤邦官方博客!可以進一步了解!
『肆』 佤邦族屬於哪個國家
緬甸的。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轄區的組成:
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22°~23°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控制國境線502公里, 即中緬邊境145~210號界樁之間。
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的瀾滄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孟連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與撣邦的曼甘孟、勐傑、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西南面和撣邦的勐洋、勐卡、萬塔凱接壤。
『伍』 緬甸佤邦是那個方是南方還是東方
佤邦(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名義上屬撣邦管轄,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通用漢語與中文,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人口約36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人口約10萬,首府是邦康市。佤邦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佤族。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經98°—100°間,東北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北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
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67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佤語叫「恩」)。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地圖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 State)這一名稱。
1948年開始,佤邦各族人民被中國國民黨領導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後出現了四家游擊隊,開始削弱了國民黨的勢力。1969年,緬共利用佤邦地區是聯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區,又控制了佤邦20年。佤邦在1989年脫離了緬甸共產黨的錯誤領導,在當年的5月份就與緬甸聯邦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從此走向了和平發展的道路。
第二階段
1967—1989年在部落混戰、各族群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志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須推翻反動的部落制度,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游擊隊。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岩城游擊隊。
1968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游擊隊。
1969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的出現,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游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岩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緬甸共產黨。以誠懇的態度請緬甸共產黨來領導游擊隊鬧革命。
1969年三月,緬共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岩城。緬共代表與游擊隊領導經反復協商,密切合作,對各游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以紹帕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4049營,以昆馬游擊隊的基礎,成立了502營,以岩誠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501營。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志明、楊福康、魯興國、郭志、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4048、4049部隊到外區域作戰,501、502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群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1972年3月,緬共東北軍區總部遷到勐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4045、4046、4047、3035、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勐寧等地區。1973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緬甸共產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斗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共除以上部隊編號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號。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政權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佤邦民兵
緬共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校、5個醫院,動員群眾修了乾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開田挖溝等農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緬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趙明同志,被選為中央委員。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緬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置親信,拉幫結伙。連年戰爭,群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對此形勢,當時許多中下層幹部提了許多改進意見,但緬共主要領導聽不進,還加上「反黨」帽子。在這種情況下,3月11日,原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彭家聲在果敢宣布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在對待和處理果敢問題上,緬共內部有兩種主張:一是和平解決,二是軍事鎮壓。主張軍事鎮壓的佔了上風。他們組織了指揮部,命令當時任北佤縣縣長、12旅旅長的趙尼來和當時任中部軍區副司令員的鮑有祥,率部隊前往鎮壓。他們倆人都是主張和平解決的幹部。在這即將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危急時刻,趙尼來、鮑有祥左右為難,一邊是上級領導,不執行軍令不行;一邊是20多年同一戰壕的戰友,不忍心互相殘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最後決定:脫離緬共領導。這就是震驚內外的「4.17」事件。
第三階段
1989年4月17日,佤邦舉義旗,脫離了緬共錯誤領導,組建了佤邦聯合黨、佤邦聯合軍。5月18日和政府對話,達成停戰協議。4月17日是佤邦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從此佤邦進入了和平建設的新時期。
『陸』 佤邦屬於中國還是緬甸
緬甸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位置境域
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22°~23°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控制國境線465.37公里, 即中緬邊境145~210號界樁之間。
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的瀾滄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孟連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
『柒』 緬甸佤邦是什麼地方
佤邦(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名義上屬撣邦管轄,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通用漢語與中文,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人口約36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人口約10萬,首府是邦康市。佤邦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佤族。
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經98°—100°間,東北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北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
「佤邦」正式名稱為「撣邦北部第二特區」,首府邦康。佤邦官方語言是華語,官方文字是中文。設1個管委會、2個特區(縣)、3個縣,共50萬人口。
北面地區轄兩特區三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勐冒縣(原名北佤縣)、勐波縣(原名景北縣)、溫高縣(原名南佤縣)。與中國有近500多公里的邊界線,屬高寒山區,人口36萬多。
邦康特區:廣洪鄉、那洛鄉、南帕鄉、等俄鄉、永定鄉、芒冒鄉;
南鄧特區:南鄧鄉、擁莫鄉、邦空鄉、大岩鄉、爐房鄉、南溫壩鄉、南鄧街;
勐冒縣:營盤區、岩城區、王冷區、昆馬區、紹帕區、聯合區、納威區、曼東區、龍潭區、格龍壩區、公明山區、新地方街;
勐波縣:勐波區、勐嘎區、賀島區、南排區、勐念區、勐平經濟開發區;
勐能縣:曼相區、南抗伍區、邦洋區、納高區、弄切區;
南面地區設:南部地區管理委員會(原名景南縣、勐阮縣)。與泰國有近500多公里的邊界線,有7個行政區,人口10萬多。
南部行政事務管理委員會:永邦區、萬宏區、勐角區、勐崗區、回俄區、戶約區、開龍區
『捌』 誰知道佤邦這個地方而且是屬於什麼國家的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溫高縣、勐波縣、勐元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8)緬甸佤邦到底屬於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代先屬鎮康路、後分屬孟定路與木連路,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艮府,均為傣族世襲土官封地,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區脫離原傣族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 State)這一名稱。歷史上的「佤邦」與現階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區別。
佤邦這一稱呼從何時開始已無從考證,但有資料證明,自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就有人稱茫弄以北、緬甸一側靠近阿佤山區的地方為「佤邦「,其中 「邦」是指防禦工事良好、以土司為單位管轄的山寨。
『玖』 佤邦祖先到底是緬甸的還是中國
應該都不是,是當地土著民族,坐地戶。主要生活地區在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大約一百萬餘人
佤族是跨國境而居的民族,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省的滄源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及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縣,滄源和西盟兩縣是佤族主要聚居縣。據2000年雲南省人口普查統計,雲南境內的佤族有人口38.3萬多;國外主要分布於緬甸,人口比國內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區,山嶺重疊,平地極少,故又稱阿佤山。
中國的民族學研究者多數認為,佤族是現今雲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在史書的記載中,漢朝所稱的「閩濮」、 「裸濮」唐朝所稱的「望蠻」、「望苴子」,明清所稱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拾』 緬甸康邦是哪個國家
應該是邦康,屬於緬甸。
邦康曾經又稱邦桑,是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首府,位於緬甸東部,緬甸聯邦北部,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
通用中文漢語與佤語,人口數萬。與中國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勐馬鎮勐啊村接壤。南馬河穿城而過。整個城市建在山間平地上,依山畔水,風景優美,更有民族異域風情。
(10)緬甸佤邦到底屬於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1973年4月和1978年7月,緬甸共產黨人民軍東北軍區司令部與緬甸共產黨中央總部相繼遷到佤邦首府邦康。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康特區。
2008年,緬甸新憲法通過後,軍政府把佤邦地區整合為撣邦下屬的佤族自治區 ,其轄區包括勐冒、班歪、萬曼、戶板、邦康等五個鎮區,把勐波、賀島及南部地區劃出佤邦。佤邦聯合軍對該整編計劃極度抵觸,表示堅決不接受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