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地方武裝有哪些
⑴ 緬甸軍事力量分析,海陸空軍有多強
緬甸武裝力量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以及警察軍和邊防部隊兩個獨立部分。
陸軍裝備有287輛主戰坦克、250輛中型坦克、105輛輕型坦克、50輛水陸坦克、403輛履帶式裝甲運兵車、522輛輪式裝甲運兵車、144輛輪式突擊炮、108門自行榴彈炮、84門自行火箭炮、約1600門各型牽引火炮,雖然表面實力雄厚但整體技術水準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中期,甚至還有部分二戰時期的老式裝備仍在服役。同時,一些重型裝備在緬甸北部的山地峽谷地形中運用不便,這使得緬甸陸軍對當地武裝的技術優勢難以有效發揮。緬甸陸軍和警察軍總兵力越50萬人,這一規模遠超任何北部地方割據武裝,但在面對各方割據勢力的武裝力量總和時規模優勢並不顯著。
緬甸空軍在東南亞地區具有較強的實力,目前裝備有31架米格-29戰斗機、24架殲-7M戰斗機、21架強-5攻擊機、4架G-4攻擊/教練機,另外近期又訂購了16架FC-1戰斗機。此外,其6架殲教-7高級教練機、18架K-8基礎教練機、26架PC-7/9初級教練機也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緬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線)。擁有250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亞級護衛艦和3艘巡邏快艇)的PPFC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800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 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目前緬甸海軍的現役人員大約有15000人,而在三年前只有7000人。
⑵ 緬北有哪些武裝 為何亂個沒完
緬北六大武裝
撣邦武裝
撣邦擁有超過360萬人口,占緬甸人口總數的7%,信仰佛教,從300年前起就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發生武裝沖突。撣邦武裝最多時曾有100隻武裝,其中最出名有3隻,第一是撣邦軍(SSA),上世紀70年代,成為緬共最有利的同盟軍。
第二個為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殘留緬甸國軍聯合,從事搜集情報,走私毒品活動。
第三個是撣邦聯軍(SUA),其規模最大時,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導彈,迫擊炮等武器。雖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現在仍有相當力量在緬北活動。
佤族武裝
佤族生活在緬甸阿佤山一帶,靠近中國滇西南。該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數十個世襲部落首領統治整個社會。60年代,緬共來到佤邦建立根據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緬共軍隊,從而緬共為佤邦培養出大批軍政人員。
1989年4月,緬共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第12旅旅長趙尼萊突然包圍緬共中央總部,成立佤邦聯軍。
佤邦聯軍地盤與中國雲南的滄源縣,耿馬縣,瀾滄縣,孟連縣等接壤,總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佤聯軍的路線是: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
佤聯軍現在可以說是緬北最大的武裝力量,主要軍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陳祥,趙岩祥,魏學榮,扎老布,李祖烈,賽堂,三不勒等等,擁有5個師級部隊,超過2.5萬軍隊,裝備有地空導彈,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4管高射機槍,53式輕重機槍,56式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和M-16步槍。
佤聯軍還辦有4所軍事學校,並重金聘請解放軍和台灣退役軍官擔任教官訓練部隊。改變過去緬共陳舊的作戰方式。
果敢武裝
果敢特區面積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軍的最後一戰,失敗後流亡緬甸的明軍及其家屬。1942年,日軍侵佔緬甸後,果敢自衛軍與日軍作戰百餘次,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OBE勛章。果敢民風強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稱謂。
現在果敢最大武裝是果敢同盟軍,最早為1989年脫離緬共的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隊。果敢同盟軍控制面積較小,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在2000人左右。
克欽武裝
克欽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萬,與中國境內景頗族是同一民族。
克欽獨立軍,現在控制區域1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克欽在其控制區實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現擁有7000武裝力量和5000名民兵,實力僅次於佤聯軍。
為獲得武器,克欽武裝想盡辦法從印度,緬甸,泰國走私M-16步槍,M-24沖鋒槍,M-79型火箭筒及子彈。
克欽新民主軍,該武裝最早為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駐地在中國雲南怒江州,保山地區邊境外,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4%,擁有大量珍貴木材。其武裝力量包括1500名常備軍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
克倫族武裝
克倫族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為遠古古羌人集團較早南下的一支,與中國漢族同源。
克倫族自古代起就與緬甸中央政府作戰,英國殖民緬甸期間,又協助英軍進攻緬軍。二戰期間,更是在英國幫助下,猛烈進攻親日的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
始創於1945年,目前控制區域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軍事力量包括7個旅6個直屬營等7000人。
克耶解放軍
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已經接受民族和解,但仍然在其控制區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
緬甸政府的資金力量,軍事力量和武器質量都遠遠超過各個地方武裝。緬甸盡管在資金方面並不充裕,仍在20年間,引進價值16億美元中國武器,雖然這些武器不是最先進的,但對於壓制民族武裝綽綽有餘。例如在2010年,緬軍與克欽軍戰斗,緬軍以105毫米,120毫米,130毫米榴彈炮與加農炮占據絕對火力優勢。威力更強大的中國產155毫米榴彈炮和火箭炮還未投入戰斗。
在數十年的戰爭中,緬甸政府相繼擊敗眾多實力雄厚的地方武裝,現在緬甸民族武裝實力相對於70-80年代,實際已大幅度下降。早已不具備與緬軍正面對抗,乃至大規模游擊戰的能力。
但各個民族武裝已與緬甸中央政府交戰半個多世紀,各個民族武裝襲擊緬軍,緬軍又強迫當地居民遷移,以隔斷民族武裝後援,導致雙方怨恨很深,相互猜疑。有時為了打壓另一個民族武裝,緬甸軍方又不得不與其他民兵團體合作達成和解。又打又和,即是可利用的朋友,也是必須出掉的敵人,這也許就是緬甸近幾十年的現狀。
請採納
⑶ 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究竟誰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雖然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但是從武器方面,管轄土地范圍和軍隊人數方面對比,佤邦軍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由緬甸第六大克欽族支持的克欽軍隊預計總人口約100萬。克欽軍規定,13歲以上的人必須在軍隊服役,終身不能退休。每個家庭的子女都必須按一定比例參軍,因此據稱兵力已達到總人口的7%,即7萬人。不過,這只是為了嚇阻政府軍而誇大其詞。克欽軍的武裝戰士大約有15000人,其中包括攜帶槍支的平民和政府人員,總人數為32000人。佤族方面,佤族國軍管轄的人口有66萬,沒有克欽邦軍隊那麼多,但佤族人民更加團結,年輕人參軍意願很高,武裝戰士有3萬人。
⑷ 為何緬甸一直在打仗,二戰後過了幾十年還沒能實現太平
緬甸是內陸國家,恰處在印支半島,靠近中國的最里側,所以就成為外國勢力覬覦東亞的戰略立足點,所以此處各股政治勢力,角斗不斷。
⑸ 緬甸主要民武有哪些,果敢同盟軍、佤邦、克欽軍到底怎麼分
在東南亞地區領土最大的國家就要屬緬甸了,這個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經歷了近六十年的殖民地生活,一直到1945年。盡管緬甸從英國獨立出來了,擺脫掉了殖民地的身份,但是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依舊彌漫著硝煙。由於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多到你完全想像不到。
在薪水這一方面,由於緬甸這一國家並不是特別發達,所以總的來說普遍的工資水平也沒有特別高。克欽軍每個士兵的月薪大約是五十到一百元元人民幣,而瓦邦軍的會更高一些,大概有前者的兩倍。不僅如此,每個月還有大米可以領取。這樣看來還可以從士兵的狀態來看是屬於哪一個民族武裝部隊的,畢竟吃的好的總會比吃的不那麼好的,狀態更好一些。
⑹ 緬甸有哪些反政府武裝
撣東同盟軍(NDAA)
撣東同盟軍(NDAA)。是1989年4月由緬甸G**人民軍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3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以撣族為主體,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議族。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5月。該部主要以緬甸撣族為主體所組成。撣族為緬甸第三大民族,有緬甸撣族和中國撣族(傣族)之分。撣幫聯合革命軍於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了「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約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果敢同盟軍(MDNA)
果敢同盟軍(MDNA),是1989年3月由緬甸G**人民軍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逐了彭家聲,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成員主要是果敢族(漢族),其次是撣族(泰族)和苗族。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在霍雅。
⑺ 緬甸有多少地方武裝
■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軍(KIA)是緬甸克欽族獨立組織的武裝力量,約有6000名常備軍,分為5個步兵旅和1個機動旅。該部的經費來自對自治區域的征稅和開采玉石、木料等自然資源。克欽軍的武器主要是仿製的AK-47步槍。
■佤邦聯合軍佤邦聯合軍(UWSA)是緬甸佤邦聯合黨的武裝力量。該部編有8個師,兵力約2萬人。有消息稱,該部可能裝備有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以及超過40家小型兵工廠。2003年,美國給UWSA貼上了販毒組織的標簽。
■民主克倫佛教軍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成立於1994年,成員主要是早期克倫民族解放軍中的佛教徒。該部雖然名義上「尊重」中央政府的權威,但只要政府提出「整編軍隊,上交稅務」的要求,DKBA就會顯示出桀驁不馴。
■南部撣邦軍南部撣邦軍(SSA)被認為是最難纏的反政府武裝,該部在泰緬邊境有5個基地。2001年5月,SSA同其他幾個地方武裝達成協議,共同抵抗政府軍的圍剿,以實現撣邦全面自治。2008年12月,撣邦國民大會在泰良召開。
⑻ 緬甸現在還有多少地方武裝沒有沒有歸降政府
撣東同盟軍(NDAA)
撣東同盟軍(NDAA)。是1989年4月由緬甸G**人民軍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3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以撣族為主體,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議族。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5月。該部主要以緬甸撣族為主體所組成。撣族為緬甸第三大民族,有緬甸撣族和中國撣族(傣族)之分。撣幫聯合革命軍於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了「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約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果敢同盟軍(MDNA)
果敢同盟軍(MDNA),是1989年3月由緬甸G**人民軍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逐了彭家聲,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成員主要是果敢族(漢族),其次是撣族(泰族)和苗族。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在霍雅。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在多達瑪基。
克欽獨立軍(KIA)
克欽獨立軍(KIA),組建於1961年2月5日,當時,緬軍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 (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C)和「克欽政黨」(KIO)。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國內老牌的反政府少數民族武裝,當地人多稱其為「山兵」,部隊主要沿用英國軍隊的管理體制和教練方法。
1962年2月5日1987年5月,緬甸國防軍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於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來由於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國防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於是早邁決定與政府進行停戰談判,1994年2月24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東部第一特區」,46其轄區為位於緬甸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總人口約15萬人。
克欽獨立軍所轄地區是克欽邦最主要的罌粟種植區,但自1991年始即開始禁毒,不僅不準販毒,而且不準吸毒,凡販毒和吸毒者一律處死!經過努力,克欽獨立軍轄區內一度確實做到了無罌粟種植,無鴉片販賣。
克欽自衛軍(KDA)
克欽自衛軍(KDA)。是以克欽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在崗卡。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是以撣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在瑙都。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部分。1989年11月改名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其宗旨是謀求佤邦自治,並成為省級行政區。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個部分。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控制區以佤族為主體民族,人口數量約占總人口數的70%。依人口數量排列,下面是拉祜族和撣族,再次是克欽、漢、愛尼、僳僳、苗、布朗、回、本、崩龍、阿克、緬、克倫和老棉等民族。佤聯軍成員以佤族居多,主要領導人也大多是佤族人士。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任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趙明(最近去世)、肖明亮。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邦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政府給了正式名分,撣邦第3特區。原主要控制區是北部山區,土壤貧瘠,只能種毒。後來打敗坤沙,擴展了南部軍區。南部可以種水稻。政府派人車把北部居民運到南部,給安家費,在雲南省幫助下替代種植(水稻)。還發現了錫礦。用礦產和水稻來做主要經濟來源。
⑼ 緬甸撣邦軍和佤邦軍有什麼區別
撣邦軍是以撣族為主體,爭取撣邦獨立為目標的緬甸地方民族武裝。撣人的目標是從緬甸獨立,建立自己的撣人國家。
佤邦軍是以佤族為主體,由緬甸共產黨解體而分裂出的地方武裝,是爭取佤邦成為緬甸高度自治邦為目標的地方武裝。
在坤沙為撣邦軍首領的九十年代初,撣邦軍和佤邦軍曾爆發過一場長達六年的叢林游擊戰爭,最後坤沙戰敗,被迫投降,被軟禁在了緬甸仰光,撣邦軍也因此解體,分裂成北撣邦軍,南撣邦軍,撣邦軍中央三部分,佤邦軍則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
緬甸獨立前夕,聯合撣邦等向英國申請獨立,最後達成了《彬龍協議》。這個協議將成為撣人永遠的記憶,因為根據《彬龍協議》和後來的緬甸聯邦憲法,撣邦有權要求從緬甸獨立!後來這個協議被終止了,憲法被修改了,撣邦從法律上失去了獨立的權力。然而,這種尋求獨立的呼聲並沒有停止,在新世紀里仍然有它的影子,撣邦竟然成立了流亡撣國過渡政府!這種尋求獨立的要求還會持續很多代撣人。
撣人,這是緬甸的稱呼;在中國,它被稱為傣人;在泰國,它是主體民族,被稱為泰人;在佬國,它被稱為佬人;在越南,它被稱為岱人。它是一個分布極廣的民族,撣人要求獨立的呼聲得到了泰國的暗中相助,並且,這種相助還會繼續下去。所以,撣人要求獨立的呼聲現在不會停止,還會持續很久。
撣邦是緬甸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邦,佔了緬甸國土近1/4,對緬甸的國家安全構成重要影響,也可以說是緬甸防止少數民族獨立的主要區域。因為這一區域主要是山區交通不便,民族關系復雜,又緊鄰泰國,緬甸本部的力量相對薄弱。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允許其境內的其它民族獨立並不多見,除非當權的政府實在是無力繼續維持統治了。若要讓撣人獨立,我想,緬族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雖然緬甸軍政府專制不斷,但由於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維護國家統一是緬甸軍政府得以合法的一個重要基礎,也將是緬甸未來民主政府合法的重要基礎。一句話,緬甸政府和緬人不可能允許撣人獨立。
對中國而言,由於要尋求西南的出海通道,緬甸的利益顯然大於撣邦的利益,當不得不進行取捨時,撣邦最終會被拋棄。除此而外,中國還存在台灣、西藏、新疆等問題,支持撣邦獨立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一旦支持撣邦,這種作法就可能會被其它國家引用。然而,中國還不會支持緬甸完全統一撣邦,最多也就是看著緬甸通過武力逐漸完成他們的目標,持不幹涉的態度——因為撣邦的背後還有泰國,而中國需要泰國政府的支持。
佤邦的政治要求是成為緬甸的一個邦,而不是撣下的一個特區。
佤邦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其民族人口相對較少,只有40多萬,再加上中國境內的30多萬,一共才70多萬。由於其人口少,面積小,要求獨立的可能性不大,其要求獨立需要得到外國的支持也比較困難。中國可能支持佤邦,但不可能支持它獨立,因為中國境內還有30多萬人!更何況,中國需要緬甸提供通道,保持邊境和平等。同時,它得到泰佬兩國支持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佤軍滅了曾經的撣人軍隊,而這些軍隊仍有一些殘余流串在泰國邊境,其仇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泰國最多也就是暗中支持佤人反對緬甸政府,而不會支持它獨立!
佤人的這些特點我想他們的領導人和多數精英不可能看不到。也就是說,佤人的要求僅僅是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其要求也就是自治,而不會要求獨立。
佤人要求成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緬甸會答應嗎?它肯定不會那麼輕易就答應了,緬甸還沒有被眾多少數民族弄得暈頭轉向啊?所以,在目前來說,緬甸最大的政治不是民主與自由,而是維護國家的統一,民主只能是在統一這一前提下,在統一後。對緬甸而言,少一個邦就少一個危險,它不會那麼輕易地答應的。剩下的就是談判、武力統一或收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條件允許,緬甸也不是沒有可能同意佤邦成為緬甸的一個邦國。
對緬甸而言,維護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撣邦,而不是佤邦。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不失為一種可取之策,也就是把過於龐大的撣邦分割開來,讓佤邦來統治,以佤來治撣。
如果把薩爾溫江以東的地區作為一個整體,成立佤邦,那麼,佤族人不過半,其治理必定陷於內斗,實力反而大打折扣,不足以對抗緬甸政府,同時又把泰國與撣邦分隔開來形成緩沖區,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中國而言,要的是邊境的和平,貿易通道的通暢,毒品的禁絕,至於是誰當權則是其次。而中國又一向就主張不幹涉它國內政,緬甸國內怎麼發展又不好直接干涉,更何況還有求於人哩。相對而言,中國更喜歡看到一個穩定但又不是步調完全一致的緬甸——還是一句話,分而治之。 所以,對佤邦而言,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與緬甸政府達成妥協,成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國,擁有較高的自治權,並在適當的時候解決大規模的軍隊,專心發展經濟與文化。只有這樣才是它的生存之道。
要求成為一個邦的要求現在能夠實現嗎?非也。緬甸今年10月將會舉行大選,如果佤邦要成為緬甸的一個邦,也只有等到新政府上台後修改憲法。 而現階段佤邦政府就必須極度忍耐,避免和緬甸政府軍沖突,不給其抓住把柄的機會,保存好自己的實力,維護好禁毒成果,發展經濟,爭取中國和其它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樹立好下面的形象。
⑽ 緬甸有多少反政府武裝或獨立武裝
撣邦軍(SSA)。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