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怎麼看翡翠呢
1. 緬甸翡翠怎樣鑒別真假
另外,染的顏色沒有色根,常常是飄在翡翠的表面,著光看的情況下,轉動翠,找到能清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仔細觀察可以看見B貨表面有很多凹坑和麻點,是表面的硅膠經風化磨蝕剝離後形成的。
B貨
翡翠經過強酸浸泡後,泡去了雜質,又經過充膠的翡翠。B貨翡翠也叫沖涼翡翠,它的質地是假的。強酸浸泡之後的翡翠,臟的雜質被泡掉了,但同時翡翠的質地也被完全破壞了,沒有玉的韌性,松軟而充滿空隙,為了在外表上看不出來,又在空隙中加入了透明的硅膠。所以B貨翡翠看上去顏色都很漂亮,質地都很通透,但它的價格卻很低,常常是同等外觀A貨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很多人不小心買到B貨的原因,就是B貨往往看起來又好又便宜。但是B貨翡翠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一般幾年之後硅膠氧化,
翡翠會變得面目全非。曾有個別珠寶界人士稱,B貨翡翠也是真貨,只能說是經過了一些處理,如果消費者願意購買是消費者的選擇。
C貨
翡翠經過人工染色,在原本沒有顏色的翡翠上人為地加上顏色,它的顏色是假的,也是假貨。染色的方法有很多種,多數都是先將翡翠加熱,使結晶顆粒之間的裂隙加大,再局部放到染料中,使顏色順著裂隙進入翡翠,染上的顏色多為綠色、紫色、黃色、紅色。
在專業的珠寶鑒定所里,假貨很容易被鑒定出來,而作為一般外行人有沒有特別簡單易行的鑒定方法呢?鑒定假貨翡翠需要多年的鑒別經驗,作為外行來說沒有一用就靈的絕招。曾有咨詢者詢問,用頭發放在翡翠上燒是否能鑒別真假,據說這是在一個旅遊點的珠寶店裡學的。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用這種方法鑒定會使買翡翠的人遭受損失。翡翠首飾和別的玉石的主要區別在於,翡翠的硬度和密度都高於一般玉石,行家說翡翠鋼味足,手頭沉。翡翠的翠性也是區別於其他玉石的一個重要特點,但種份非常好的翡翠由於結晶顆粒非常細小,也看不出翠性,這一點也要引起注意。
2.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都有那些,怎麼去辨別它們
翡翠A貨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拋光外沒有經其他人工處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貨與翡翠的價值高低關系不大,只是相對處理過的B、C貨的說法。
如果說翡翠的品種呢:有A,有B,有C,也有B+C,還有仿品統稱D;
A貨按顏色可分:綠、白、黃、紅、紫、黑、雙色、三色、飄花等;
按質地可以分為玻璃種、冰種、豆種、糯種、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體分辨以上種類,需要專門參加培訓班,看豐富的標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覺得翡翠的評估很深奧,摸不到頭腦,其實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要從顏色、種份、大小、工藝四個方面去看,這與鑽石的評估體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顏色 (Color)、凈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顏色:鑽石的顏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顏色是越綠越好
色調:綠色中有偏藍、偏黃、偏灰的色調,最好的綠色是沒有任何其它色調的純翠綠色,這種綠色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管它叫「帝王綠」。偏藍色調的綠色顯得深沉,這種色調的翡翠往往種份很好,玉的感覺更強,人們常說的「祖母綠色」翡翠就是這種色調,北方人喜歡這種綠色,因為它更配北方人比較白的皮膚,那種深沉的調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黃色調的綠色顯得嬌艷、活潑,像「黃楊綠」、「秧苗綠」、「金絲綠」,都是上好的偏黃色調綠色,有時候行家也叫「黃味重」,南方人更喜歡黃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檔的翡翠都綠中偏藍或偏黃,但如果色調偏灰,則只能是中低檔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廣,從白到黑。綠中偏白,是「豆綠色」;綠中偏黑,是行家所說的「油青」;綠中偏灰的顏色則非常多,很多中低檔的翡翠都帶灰調。
飽和度: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綠色淺淡,則不珍貴。
均勻程度:在翡翠礦石中,綠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絕不會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會兒是一條線,一會兒是一團團綠花,一會兒是一個平面,一會兒又是幾個綠點。即使在同一塊料中,綠色也是時而濃、時而淡,時而純凈、時而又有很多雜質,有些時候更是綠隨黑走,綠中會夾雜很多黑點、黑花。所以行家都說綠有「色根」,色從根出,色隨根長,真是非常玄妙。可見翡翠中顏色均勻的非常少,越勻越好。
翡翠中除綠色外,還有紫色、紅色、黃色、灰色、白色、褐色、藍色、黑色等很多顏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羅蘭」,是非常美麗的顏色,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上好的紫翠價位也相當高,近年香港拍賣會上一對紫羅蘭手鐲、一串紫色大珠鏈都能賣到上百萬。僅僅十年前,紫翠的價格還要低得多,如果當時投資買紫翠的話,現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實紫翠蘊藏量大大低於綠翠,也許有一天紫翠的價格會超過綠翠也未可知。大膽設想也可能就會實現,正如幾十年前彩色鑽石被看作鑽石中的劣質品,不夠級別,而現在一粒頂級彩鑽價格動輒上百萬美元。在幾十年前,歐洲有一位收藏家專門去各加工廠低價收些工廠不願留下的彩色鑽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經成為寶藏了。
紅色、黃色翡翠稱為「翡」,翡的價值又低於紫羅蘭。翡往往位於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產量比較多,但種份好的較少,種好顏色均勻的紅翡亦有一定價值。2003年一串冰種蜜糖色的項鏈在香港亦拍賣了幾十萬,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價錢,一時間洛陽紙貴,冰種蜜糖色開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種和玻璃種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價值,因為種份太好了,沒有顏色也可以。白色冰種、玻璃種花件,零售價由幾百元、幾千元可至幾萬元。由於沒有顏色,其價值完全決定於種份、大小、雜質含量和工藝。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說在礦上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的,所以墨翠有一種煞氣,可以避邪。據說台灣警察都愛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時尚,有年輕人喜歡白金鑲的墨翠首飾,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衛時尚,與服裝配起來更「酷」。墨翠近年的價格也是日見其高。
這些非綠色翡翠近年來價格紛紛看漲,可能也是資源將盡,人們不自覺地擴大翡翠收藏門類,增加供給以配合日益增長的需求吧
凈度、種份:凈度指含有雜質的程度,含雜質越少,凈度越高。鑽石對凈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沒有這么高的要求,因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礦物組合在一起,具有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沒有特別明顯的雜質就算無瑕了。翡翠中常影響凈度的有黑花、白棉,還有綹裂。在戒面中,如果有這些雜質,對價值的影響比較大;而在花件中,這些雜質對價值影響不大,俗話說「無綹不做花」,花件中多少會有雜質、綹裂存在。
對於翡翠來說,比凈度更重要的是種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氈狀結構。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種份越好。
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對於外行來說,比較困難的是翡翠的種份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詞語比喻,像玻璃種、冰種、金絲種、油種、豆種、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種、又是地,其中的區別只能是意會和體味。其實這也沒什麼玄妙,因為老行家多沒什麼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樣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沒問題。但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分法實無必要也不科學,我比較提倡根據結晶顆粒由細到粗,簡單地將翡翠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干白種五級,其它比較常見的芙蓉種、糯化種可歸入細豆種,金絲種可歸入冰種,花青、白底青可歸入豆種,瓷底可歸入干白種
冰種翡翠龍佩
種也稱為「水」,所謂「種水」也。種是形容性的,水則是數量級的劃分。老行家常將水分三級,所謂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現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簡單使用不夠。對於在拍賣公司購買翡翠的買家,我幫他們將翡翠的水頭分為十級:玻璃種為9~10分水,冰種為7~8分水,油種為6~7分水,細豆種為5~6分水,粗豆種為3~4分水,干白種為1~2分水。
現在市場上較常見的「鐵龍生」(也叫「天龍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顏色很好,就是水頭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紙一樣薄。這種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樣顏色、種份的翡翠,當然是越大越珍貴。同樣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檔貨,整個一塊做成大擺件就可能成為高檔品。
與大小相配合,翡翠的類別對價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同樣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顏色、種份均相同,戒面的價格要大大高於花件,因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雜質、綹裂,顏色還要均勻,而花件則多是用不夠做戒面的材料做成。還有人奇怪:為什麼有些豆種的翡翠價格比玻璃種的高?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豆種可能顏色較好,而玻璃種無顏色價值就要低一些;另外,類別不同價值也不同,一隻豆種滿綠的翠鐲能賣到幾十萬,而一般玻璃種無色的小花件只賣幾千元。
工藝:工藝可分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級。
翡翠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玉器加工方法,雖然工藝價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佔的那麼重,但仍會影響到翡翠的價值。不合格的加工線條粗糙,連接不暢,會大大貶低翡翠的價值。好在現在這種劣質工藝的翡翠越來越沒市場。記得幾年前,北京某地賣了一件工藝粗糙的觀音擺件,賣的價錢還不低,想來現在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與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價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運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顏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價值。
3. 為什麼緬甸產翡翠卻不懂得欣賞翡翠
緬甸作為翡翠的原產地國家,所產出的翡翠品質堪稱世界最高,國內市場看到的那些能達到寶石級別的翡翠,其鑒定證書上標明「翡翠A貨」的,均是產自於緬甸。
就像瓷器代表中國一樣,翡翠則代表了緬甸,然而緬甸人卻很少有喜愛翡翠的。在緬甸,翡翠幾乎很少有人會戴,更別說收藏了,基本是無人問津。
緬甸產翡翠,卻不懂得欣賞其美,是什麼原因?
一、文化
翡翠自古以來傳承的就是中國文化,如在翡翠上所雕刻的人物、動物造型,均是出自中國的儒、道、佛三家文化,或者是一些山水意境、寓意等,跟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即是中國藝術的品鑒又是文化的積累。
而緬甸則沒有這種歷史悠久的玉文化,他們不懂得什麼是君子如玉,不知道中國成語,更別說什麼生肖、瑞獸及各種內涵的寓意。
二、經濟
緬甸是個動盪的國家,政治局勢極為不穩定,經常有武裝沖突發生,經濟也較為落後,他們更喜歡容易變現的東西,如黃金,對於藝術品、收藏品而言,不適應他們的價值觀。
三、工藝
玉不琢不成器,傳統雕刻及鑲嵌工藝在中國源遠流長。可緬甸的加工工藝技術一向沒什麼,只產原料,不做加工。
翡翠和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懂得欣賞翡翠之美,不得不說它確實是東方藝術的文化瑰寶。
4. 為什麼緬甸人只出產翡翠,卻不愛佩戴及不加工翡翠呢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的翡翠基本都來自於緬甸,作為玉石之王的翡翠深受我們中國人的歡迎,種水好些的翡翠更是受到熱烈的追捧。可作為翡翠的產地緬甸,喜歡翡翠的人卻並不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緬甸人之所以不喜歡翡翠,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1、緬甸格局動亂
我們老祖宗有句古話叫做「亂世黃金盛世玉」,意思是在亂世中,黃金更受歡迎,因為黃金是相當於貨幣存在的硬通貨。在亂世中能直接換到生活必需品和想要的東西,而玉石和古董之類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則很難出手。
緬甸這些年來戰亂頻繁發生,政局不穩定,當地人更喜歡黃金這樣的硬通貨以保障他們在戰亂中生存,像翡翠這樣不能直接變現的自然就不受他們的喜歡了。
2、緬甸的翡翠量很大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中國,翡翠都是通過商人去產地挑選、購買並加工後才最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尤其是種水好的翡翠更是數量稀少,自然非常珍貴;而緬甸本身就是翡翠的產地,翡翠的數量遠大於在中國的數量,緬甸的許多寺廟甚至用翡翠原石直接砌牆、鋪地,在中國人眼裡,這簡直是暴殄天物的行為。
被用來砌牆鋪地的翡翠原石
3、緬甸玉文化缺失
我國自古就有玉文化的氛圍,翡翠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是一件值錢的物件,更代表著一種品行和傳承。我們以佩玉為美,甚至將玉當成傳家寶,悉心保存後傳承給下一代繼續佩戴。而緬甸並不存在玉文化的氛圍,自然不會覺得翡翠代表著品行和美好的事物,也就談不上如何喜愛翡翠了。
4、緬甸翡翠加工技術落後
中國的玉商從緬甸買回來的翡翠基本都是原石,再通過國內的加工和雕刻工藝,最終才呈現出精美的翡翠飾品。而緬甸的加工技術非常落後,戒面已經是他們能加工的極限了,那些精巧絕倫的吊墜雕工他們是很難做到的,緬甸人看的最多的就是翡翠原石這種幾乎沒有美感的石頭,肯定是提不起對翡翠的喜歡的。
5、緬甸經濟條件落後
我們都知道,緬甸的經濟水平相對落後很多,而在落後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首要的需求,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所以像翡翠這樣主裝飾和養生效果的東西對緬甸人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
而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對珠寶首飾的購買和收藏力也很弱,直到後來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的經濟條件上來了,才開始把眼光瞄準到兼具裝飾和收藏升值能力的玉石上來。
常見的翡翠處理品都是會進行染色的,只有這樣才能買個高價。無色翡翠處理品比較少見,識別難度也更大。對翡翠處理品的肉眼鑒別,主要是從三個角度去看:表面、結構、顏色。至於測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僅憑肉眼是做不到的。
(1)看錶面
翡翠處理品因為經過強酸處理,表面會有類似「橘皮」的坑坑窪窪,用十倍放大鏡即可觀察到,這是最容易觀測到的翡翠處理品特徵。也有部分質地較差的翡翠,或者是出土的老翡翠由於天然腐蝕,表面會有類似的效果。
(2)看結構
天然翡翠都有「蒼蠅翅」結構,但不要以為有「蒼蠅翅」結構的就是天然翡翠,翡翠處理品同樣也會有此特徵。翡翠處理品的結構鬆散,不夠緻密,充膠以後大多數表現出蠟狀光澤。染色翡翠內部往往呈現出「網狀結構」的色根,還有部分有色素沉澱的點狀色根。
在一次翡翠原料拍賣的時候,我看見一件冰種無色翡翠,種水極好但是質地鬆散,心理一直比較疑惑。後來有朋友告訴我,那件原料是經人酸洗處理過的,這類沒充色、沒加工成成品的翡翠處理品原料迷惑性極大。
(3)看顏色
大部分翡翠處理品都是有顏色的,經過酸洗洗掉雜質,充色然後充膠。通過顏色,能識別大多數翡翠處理品。翡翠處理品的色根一般都浮於表面,色根的邊緣模糊不清,基本上以團狀、塊狀為主,不會深入到翡翠內部。天然翡翠的色根則非常清晰有力,明顯可見色根走向。
以上三種方法,是鑒別翡翠處理品的主要方法,需要結合起來綜合判斷。比如看種水和顏色的關系,有些翡翠質地極差,卻有極好的顏色,這就是明顯的「種水和顏色不相符合」,基本上可以斷定為翡翠處理品。
5. 怎麼識別緬甸翡翠真假
1、看翡翠的顏色
天然翡翠顏色有色根,顏色有形,分布不均勻,染色翡翠顏色發散,無形,有浮感,呈絲網狀分布於表層。
2、看顏色的界線
A貨翡翠透明度不均勻,透明與不透明部位界線分明;B貨翡翠透明度各處一致,綠色與白色界線為逐漸過渡。
3、看透明度
A貨翡翠的有色部位相對透明,B貨翡翠總體泛白,有霧感,渾濁不清;透明度各處一致。
4、看內部干凈程度
A貨內含少量雜質,尤其是臟點和黃褐色氧化銹色(次生色),B貨和B+C貨內部干凈,一般不會出現氧化銹色。
5、看翠性表現
翡翠反射光下觀察,粗糙面上可見到的硬玉礦物的解理面反光,即為「蒼蠅翅」 ,光滑平面上,通過聚光電筒照明,也可以看到「蒼蠅翅」,如果能看到蒼蠅翅,說明翡翠的質地比較粗糙。
6、看橘皮效應
天然翡翠在拋光平面上,通過反光觀察,會表現出大小、方向不同的一個個突起與凹陷——桔皮效應,A貨翡翠突起與凹陷的界線為逐漸平滑過渡。
6. 緬甸翡翠玉如何鑒別
鑒別天然翡翠的鑒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顏色:色漂浮,模糊不清,沿裂隙分布,為人工染色。天然翡翠色多數鮮活艷麗,深入骨髓,入木三分。
質地:人工處理翡翠多質地暗淡,且同大小的翡翠,重量偏輕。而天然翡翠質地發玻璃光澤,鮮亮,份量相較更重。
水頭:人工處理翡翠由於經過化學處理,水頭即透明度會受到影響,就算加以注膠處理,也多數水頭偏低,甚至水干。
翡翠的價值是由翡翠的種水(剔透程度)顏色(明艷程度)雕工(精湛程度)器形(規整程度)才是決定的,也是將來保值升值潛力的關鍵
7. 為什麼緬甸產翡翠卻不懂得欣賞翡翠
本文零代玉告訴你:翡翠雖然產自緬甸,但為什麼緬甸人卻不懂得欣賞翡翠?
緬甸作為翡翠的原產地,所產翡翠品質最高,我們在國內市場上看到的能達到寶石級別的翡翠,寶石鑒定證書上標明「翡翠A貨」的,均產自緬甸。
就像瓷器代表中國一樣,翡翠則代表了緬甸,然而緬甸人很少有喜愛翡翠的,在緬甸,翡翠幾乎沒有人會戴,至於收藏,就更是無人問津了。
緬甸只產翡翠,卻不懂得翡翠之美,是什麼原因?
一、文化
翡翠自古以來,傳承的就是中國文化,例如翡翠雕刻出的人物、動物造型,均出自於中國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又或是一些山水意境、寓意等,都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即是中國藝術的品鑒也是文化的積累。
而緬甸人則沒有這種歷史悠久的玉文化,他們不懂得君子如玉,不懂得中國成語,也不懂得山水、龍鳳、生宵、瑞獸以及各種內涵的寓意,因為翡翠不單只是飾品,更是一種美好象徵。
二、經濟
緬甸是一個動盪的國家,政治局勢極為不穩定,經常發生武裝沖突,經濟較為落後,所以緬甸人喜歡容易變現的東西,例如黃金,對於藝術品和收藏品而言,不適應緬甸人的價值觀。
三、工藝
玉不琢不成器,傳統的雕刻及鑲嵌工藝在中國源遠流長。而在緬甸,則沒有任何的加工工藝技術,所以一直以來,緬甸只產原料,不做加工。
翡翠和中國傳統文化是完美的結合體,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懂得賞析翡翠之美,翡翠不得不說是東方藝術的文化瑰寶。
如果你也喜歡翡翠,歡迎與我們、與玉共同結緣!零代玉在這里以翡翠會友!
以下是更多美玉的欣賞,願你也跟我們一起成為一個愛玉之人,君子如玉!
提醒:「零代玉」翡翠美圖天天更新!
8. 緬甸人用什麼工具看翡翠原石晶體
剛看到有個朋友說用x光本人絕對相信,他們用看恐龍化石機看,一看便知有無再加上一層層分落去,能夠拿到好料機會等如零
9. 緬甸翡翠怎麼鑒定真假
翡翠是屬於硬玉的一種,而且它的硬度還是非常高的,高到用刀是無法刻出痕跡的,一旦用刀能劃出痕跡來,那十有八九就是假的了,但這種方法千萬不要輕易地去嘗試,就算用這種方法鑒別出翡翠真假,可以會對翡翠造成一些損傷。鑒別這兩種可以靠聲音去鑒別,翡翠的聲音是非常脆的,而玻璃的聲音是沙啞的。--引自網路
翡翠被稱作玉中之王,普通玉石的價格已經在上萬元左右,翡翠的價格更是普通玉石價格的幾十倍,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稀有珍貴的物品。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人工翡翠,在購買翡翠之前,一定要有鑒別產品的基本知識,才能避免很多雷區,去了解翡翠鑒別的知識是非常必要。
翡翠以綠色為主,綠色越深厚越濃郁本身的價值越大。翡翠是一種純天然礦物質,內部包含很多化學元素,真正的翡翠不同顏色之間幾乎看不出任何分界線,不同顏色摻雜非常均勻,有一種純天然的感覺,人工翡翠。是把色素注入到玻璃製品當中,這種人工手法雖然巧妙,但是會讓不同顏色之間產生一定的區域性,能夠看到明顯界限。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假貨和真貨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可以把人工翡翠和天然翡翠拿到一起,自己感悟其中的微小差別,現在造假手段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端。消費者要擦亮自己眼睛。
10. 緬甸盛產翡翠,但為什麼緬甸人不愛翡翠,以至無人問津
說起緬甸,有些人會想到緬甸的美女
有些人會談到緬甸的佛教
但是絕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是緬甸盛產的翡翠
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來自緬甸,緬甸翡翠又成為緬翠,除了緬甸,日本、俄羅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地也出產硬玉,單產量和質量遠不及緬甸。
雖然世界上緬甸是翡翠的主要產地,但是緬甸卻很少出售翡翠,收藏翡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為什麼翡翠在中國炙手可熱,而在緬甸卻無人過問呢?
1、緬甸經濟落後,政局不穩定,所以緬甸人更喜歡黃金可以快速套現的藏品
亂世藏金,對於緬甸人而言,翡翠消費群主要集中在中國,對於玉石收藏,能否及時變現更為重要,政局不穩定,緬甸人喜歡收藏黃金,黃金比玉石更容易變現。
2、緬甸沒有形成玉石文化的氛圍
君子比德與玉研、玉之五德等等,玉文化已經在中國流傳了千年,自古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緬甸沒有玉石文化的氛圍,大家並不以佩戴玉為美,這樣少了玉石文化的傳承和熏陶,就不存在對玉石延伸寄託,所以緬甸本土消費翡翠並不多。
3、緬甸玉石加工工藝落後,只有原料無成品
緬甸的玉石加工工藝十分的落後,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翡翠成品都是中國人加工的,緬甸只有原料,基本是買不到成品翡翠的,對於緬甸人而言戒面就是他們所能加工的最高級的成品了,如果緬甸人再從中國人手中購回成品,那成品價格和原石價格相比,就是差距幾倍甚至幾十倍了。
大自然將翡翠送給了緬甸,但是緬甸人並不懂得欣賞翡翠的美,幸而翡翠受到了華人的喜愛,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美麗的玉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