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傈僳族從哪裡來的
『壹』 傈僳族的介紹
傈僳族(英文名稱Lisu Li-Su Lisaw)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傈僳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雲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國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線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領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節日有刀桿節。
『貳』 傈僳族的歷史
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系,與彝族有著淵源關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於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叄』 傈僳族的傳說你知道嗎
我國的少數民族傈僳族也有一個關於「天狗吃太陽」的傳說,並且故事非常有趣。從前有一個小夥子,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媳婦,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生活非常幸福。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忽然有一天,小夥子染上了麻風病。麻風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因此小夥子只好離開村子獨自在遙遠的山裡找了個山洞住了下來。
一個人住多麼孤獨啊!於是,小夥子養了一條狗,從此和狗相依為命,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了下去。
後來,小夥子發現山洞附近出現了一條大蟒蛇,嘴裡含著一顆寶石。小夥子不敢去惹它,總是躲著它。但是小夥子的狗卻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小夥子非常悲傷,他認為一定是那條大蟒蛇把自己的狗咬死了。
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大蟒蛇除掉。小夥子在大蟒蛇經常出沒的地方埋了一把尖刀,刀刃露在地上一寸左右,如果蟒蛇從刀刃上爬過,就會被開膛破肚,必死無疑。果然,沒過幾天,蟒蛇就死掉了。
小夥子從蟒蛇嘴裡取出寶石,在狗的身體上摩擦,沒想到狗竟然活了過來!小夥子非常高興。然後他又用寶石在自己的身上摩擦,把麻風病也治好了。
小夥子馬上帶上狗回到村裡。他妻子驚訝地問題:「你的病好了?」小夥子一五一十地把寶石的事情告訴了妻子。
有一天,小夥子出去了,他的妻子對寶石很好奇,就拿出來到太陽底下仔細看。沒想到剛打開包裹寶石的手帕,寶石就消失不見了。
等小夥子回來,他的妻子不敢隱瞞,只好把寶石消失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小夥子說:「這寶石太珍貴了!一定是太陽神把它取去了,我要想辦法把它拿回來!」
於是,小夥子准備了很多竹竿,把竹竿一根一根接起來,一直夠到太陽所在的地方。臨別,他再三囑咐妻子,必須每十天給竹竿澆一次水,否則太陽的光就會把竹竿燒毀。然後,他就和他的狗一起爬上去找太陽神,要把寶石要回來。
就這樣,他不知爬了多久,他實在太累了,就休息了一下。在他休息的時候,狗首先爬了上去。這時候,小夥子的妻子忘記了澆水,結果竹竿一下子就斷掉了。小夥子從天上掉了下來,摔了個粉身碎骨。
小夥子的狗從此也只好住在太陽的旁邊。但是,每隔一段時間,狗就會想起自己的主人和他的寶石。於是,狗就狠狠地咬一口太陽,甚至把整個太陽都吞了下去。
每當這個時候,地上的人們就會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叫狗不要咬太陽。狗聽到人們的喊聲,以為是主人給自己送飯來了,就停止咬太陽。這樣,太陽也就恢復了原樣。
狗咬太陽的時候也就是發生日食的時候。直到現在,傈僳族中的一些人在發生日食的時候,還會發出「嗚嗚嗚」的聲音,不讓狗咬太陽。雖然,人們已經知道了日食並不是因為狗咬太陽造成的,但是這已經成了一個習慣。知識點傈僳族
傈僳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四川省、西藏和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肆』 傈僳族起源於何時,與彝族又有哪些歷史淵源
在中國民族版圖上,有很多色彩絢麗、歷史與文化極為濃郁的少數民族。雖然他們的人口數量、民族底蘊都無法與漢族相提並論,但卻以不同的民族風采彰顯著獨特的民族之光。在我國境內眾多少數民族中,有一個與彝族淵源頗深的民族,她就是傈僳族。
目前,傈僳族主要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印度。
傈僳族在中國少數民族中曝光度相對較低,這與其人口基數較少以及民族文化,過於單薄、社會參與度不高有很大關系。
我國境內的傈僳族,則聚居於怒江、恩梅開江流域地區。
結 語
筆者認為傈僳族作為古羌、氐族後裔,以及彝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最開始發源、萌芽、發展到成熟,這個過程實際上經歷了3000多年的時間。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悠久的民族,實際上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獨特的獨特的民族習俗。
傈僳族雖然在我國建立之初依然,處於比較原始的赤足公社階段。但是在進入新社會之後的幾十年中,不僅快速的融入了現代社會生活。而且其民風、民俗以及民族精神,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伍』 雲南傈僳族的一步千年是怎麼回事
雲南怒江,大峽谷兩岸,包括傈僳族在內的直過民族是中國最為貧困的人群之一。今年6月,傈僳族全族已達到脫貧標准,完成了這個古老民族的千年跨越,他們將與中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據悉,2015年1月,習總書記在雲南調研時強調,要加快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加緊奮斗。
如今,雲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已有9個實現整族脫貧,傈僳族、怒族今年內可實現全面脫貧。獨龍族鄉親給習總書記寄去感恩信,拉祜族人民唱起快樂頌歌,各族群眾發自內心地感恩黨和國家,民族凝聚力不斷增強。
(5)緬甸傈僳族從哪裡來的擴展閱讀:
傈僳族簡介
傈僳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系,與彝族有著淵源關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於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傈僳族總人口數為1261311人。
『陸』 什麼是傈僳族,傈僳族算不算是中國民族裡的呢為什麼在百度里56民族沒有傈僳族這個名族呢
傈僳族 (英文名稱Lisu Li-Su Lisaw)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雲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國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線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領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柒』 傈僳族在那裡
僳僳族 (英文名稱Lisu Li-Su Lisaw)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雲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國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線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領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僳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僳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德昌等縣。僳僳族為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僳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捌』 傈僳族的起源與歷史來源是什麼
傈僳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氐羌人,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其族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稱「栗粟兩姓蠻」或「栗蠻」及「施蠻」、「順蠻」,均屬「烏蠻」,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瀾滄江兩岸等廣闊地帶;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
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分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寮國、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在歷史進程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緣。
傈僳族歷史悠久。其先民原來居住在金沙江兩岸。16世紀以後開始遷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稱唐代即已見諸史端。作為民族自稱音譯的「傈僳」二字,歷史上曾有「栗粟」、「力蘇」、「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蘇」、「俚蘇」等不同寫法。
(8)緬甸傈僳族從哪裡來的擴展閱讀: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德昌等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玖』 傈僳族是什麼民族
傈僳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雲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國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線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領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拾』 關於傈僳族的介紹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麗江和迪慶、大理、保山、德宏、楚雄、臨滄等州縣。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里、德昌等縣也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傈僳族人口數為634912。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過3種文字,一種是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一種是維西縣傈僳族農民汪忍波創制的音節文字,第三種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氏羌人,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其族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稱「栗粟兩姓蠻」或「栗蠻」及「施蠻」、「順蠻」,均屬「烏蠻」,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瀾滄江兩岸等廣闊地帶;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份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摑、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在歷史進程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緣。傈僳族是古夷人的一個分支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是不是今天的彝族呢?這是現在很多學者都很懷疑的一個問題。我認為族別是會消亡的,但是族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下面是我對彝族和傈僳族的一些認識。1、從傈僳族的族源來看他是夷人的一個分支。2、從他的宗教文化來看也和當今的彝族是一樣的,特別是和涼山的彝族是一樣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從圖騰來看都有龍、虎、雞、蛇、鳥、竹、蕎、樹,山等3、從社會組織來看是以血緣和紐帶的家支頭人制度,都有血族復仇的習慣。涼山彝族的「德古」與傈僳族的「實扒」和「搓吾」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充當了調解人員的角色。4、從巫術文化來看傈僳族有「尼扒」和「尼古扒」兩種,彝族有畢摩和蘇尼兩種。「尼扒」和畢摩的社會地位都高於「尼古扒」和蘇尼的。從他們的職責來看都是卜卦、驅鬼、辟邪、祭祖、祈福。5、從婚姻和喪葬來看,在婚姻中彝族和傈僳族都要給「舅舅錢」、父母包辦、近親結婚。喪葬和貴州彝族是一樣的,都用土葬,只有非命死者用火葬(其實都是後來收到漢族喪葬的影響才用土葬的。)7、9兩個數字在彝族的在葬禮上時隔吉祥的數字,在貴州死者男的葯穿9件外衣、女的要穿7件;在四川火葬的時候難得要架9層、怒的葯架7層;傈僳族祭男死者9塊肉,出殯時用9棵栗樹抬,祭女死者7塊肉,出殯時用7棵栗樹抬。難道這些數字出現在葬禮上只是一個巧合??6、從音樂舞蹈文學來看,音樂主要都是源於生活,所以由於歷史地理位置不同,人們所創造的音樂也是不同的,但是彝族和傈僳族都有「祭歌」。樂器主要有口弦、笛子。舞蹈都是通過下肢動作來表現(可能這些舞蹈都源於生產生活中。),以腳上動作為主,步伐矯健,動作粗獷。文學都有《洪水泛濫》《兄你們婚》《竹娃》。7、從服飾來看,就彝族服飾就楚雄型、涼山型、烏蒙山型、滇西型、紅河型、滇池及滇東南型等6大類型,傈僳族根據服飾分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有共同的特點都崇尚黑色、男的用青布包頭、女的都穿裙子。8、從語言比較很多單詞都是一樣的,如在傈僳族的語言里奴隸「搓巴」(P101《傈僳族簡史》)意為小人,分家「海途」(P144《傈僳族簡史》)這些和貴州彝語是一模一樣的。虎叫臘,過年為「闊什」這些和涼山彝語是一模一樣的。9、從酒文化上來看彝族了傈僳族都很一樣,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宴席!!10、從禁忌來看彝族和傈僳族都把火塘視為神聖的地方,傈僳族屋內火塘上的三腳架,禁止蹬踏或移動,也不能濺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腳代手往三腳架下添柴。11、彝族和傈僳族都要過火把節。這個轉自一個網友,那個網友轉自一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