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怎麼有中國老兵
1. 遠征軍老兵滯留緬甸70多年,想家了就看地圖,現如今怎麼樣了
弊裘蘇季子,歷國未知還。——《遠游》
中國在跟隨世界的發展中,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曾閉關鎖國,不與世界交流,以天朝上國自居,我們曾自大的以為沒有任何國家的國力能夠超過我國,更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威脅到我國的安危。但歷史一次次地證明了,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居安思危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忽略的思想。中國以及國人經歷的苦痛,只有我們自己能明白,所以我們更堅信了只有自強自立,才能夠保護自己,才有資格去談人道主義,去與世界各國建立友好的關系。
侵略戰爭結束後,他曾一度以為自己可以回到中國,建國之後李錫全由於自己國民黨的身份,以為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家鄉。因為他有一個遠征軍的戰友曾經偷偷回到祖國被槍斃了,無奈之下李錫全也只得在緬甸安定下來成立家庭。但是他真的實在是太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幸而在記者的幫助下,他的聲音被更多的人聽到。終於在2008年這位遠征軍老兵終於回到了自己思念良久的祖國,也終於回到了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為國家為同胞犧牲自己的英雄不會被忘記,我們將永遠記住你們曾做出的努力,曾流出的每一滴血。你們是英雄是楷模,你們所做的一切都會被歷史銘記,被後人銘記。
參考文獻:《桃花源記》
2. 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是怎麼回事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帝國陸軍以及保衛中國 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立下赫赫戰功。1942年後稱為中國駐印軍,由於古代印度從來沒有和阿薩姆地區統一過,18世紀英國殖民者侵入阿薩姆地區,後來才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隨英國在緬甸的軍隊進入阿薩姆地區後,中國遠征軍又被稱為中國駐印度軍隊。詳細可以查一下網路。
3. 中國遠征軍老兵流浪異國67年,拒絕入異國國籍,一心渴望回國
有這樣一位老兵,流浪異國他鄉67年,卻拒絕加入外國國籍,這位老兵就是李光鈿。
1921, 李光鈿出生於雲南宣威。1939年,剛滿18歲的李光鈿自願從軍。此時正值抗日戰爭關鍵時期,李光鈿緊隨部隊艱難作戰。
入伍不到三年,他就被編入中國遠征軍。這支部隊是中國軍隊首次出國戰斗,其目的不單單是為了援助緬甸,更是為了保護滇緬公路——被稱之為中國與國際的陸地生死線。
1941年,日軍陸相為了徹底遏制中國對外運輸,糾結了十個師團的兵力,就海上運輸徹底切斷。海上運輸切斷之後,剩下的滇緬公路就是最後的國際交通運輸線。
很顯然,若是滇緬公路不保,中國抗戰將變得更加艱難。為此中國派出遠征軍,奔赴緬甸與日軍搏鬥。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這支部隊從祖國西南出,跨過國界,遠赴緬甸。李光鈿在緬甸兩年多,見到了太多的生死離別,所以深知和平的重要,以及心中對祖國的那份熱愛。
1944年,中國遠征軍開始進行大反攻。李光鈿在龍陵戰役中帶領一個排向前沖鋒,不幸中彈,最終光榮負傷。
在醫院療傷後,他就留在龍陵黃草壩軍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消息傳來。李光鈿原本以為這就是最後的戰爭,會迎來好日子。可是不久內戰爆發,這讓李光鈿十分揪心。
他不怕死,但是他不願意自己為內戰流血。所以李光鈿選擇了重返緬甸,最終留在了異國他鄉。當新中國成立之後,想回到祖國的李光鈿,因為和國內失去聯系,最終並沒能如願。
歸國而不能,只能望而生嘆。李光鈿因為沒有多少文化,加之只會拿槍打炮,所以並沒有理想的工作。
沒有辦法,只有出力掙錢。拉板車、下苦力,憑著中國人那股子韌勁,李光鈿在緬甸還是闖下了一片天,他有了孩子、妻子,在緬甸也算有了家。
但是這里並不是他的根,中國才是。他想要回來,為此他甚至都沒有加入緬甸國籍,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再回中國。
在生活中,李光鈿對子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對呀,中國才是他的家。就算離開家幾十年,但是家鄉的味道、家鄉的人始終沒變。
多年來,李光鈿靠著繳納稅金,一直以"中國人"身份定居緬甸。李光鈿的決心感動著每一個陌生人,國家也不曾忘記。
1997年,李光鈿帶著孩子回到祖國。他想要回來了,年齡大了,這種願望更加強烈。但是在面臨身份問題時,李光鈿能夠得到中國身份證,但是其子孫後代卻不能入中國籍。
這讓李老為難,他想要重回祖國,但是卻不願意一家分離。這一次歸國旅程依舊沒能如願,但是他從未放棄。
2005年,李光鈿接到一枚沉甸甸的紀念章。這枚紀念章讓他滿臉感動,對國家的那份歸宿感更加強烈。
他帶著獎章,緩緩來到密支那不遠處的一處集體墓園。這里埋葬了他當年的戰友,以及他的妻子。這瞬間,老者是滿足的。國家不曾忘記他、不曾忘記這些為國戰死疆場的英雄。
2015年,在多方努力下,李光鈿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這次他的身份不再是老兵,而是一個流落海外、如今歸來的遊子。
67年,一個甲子。有多少人還記得他?當初征戰緬甸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翩翩少年,如今歸來,已然是垂暮之年。這期間的辛酸只有他知道,好在這一切堅持都有了意義。
如今他回來了!
但是自己的孩子、後輩都在緬甸,所以他還是留在了緬甸。但是歸國的願望已經實現,老者也沒有遺憾了。
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布投降。2020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5周年。這一天,李光鈿沒有再如往日一樣,來到戰友墳前祭奠。就在當天,這位百歲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祖國是根,許多人即便飄盪在外,依舊對國家保持最真摯的感情。因為這里養育了我們的先輩,這里有我們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