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控制到緬甸的哪些地方
1. 中國古代為什麼選擇征服緬甸後來為什麼又放棄了
緬甸,一個跟我們一衣帶水的西南鄰邦,曾經多次出現在我國的歷史記載之中。從今天的雲南省邊陲向西南方向遠眺,這個與我們共享多條重要河流的國家是我國邊疆與印度洋之間的唯一阻隔。
事實上,古代中國政權曾經多次與緬甸交戰甚至將之滅國,但我們卻始終沒能將之變成如內地一般的郡縣體制,進而打開通向印度洋的大門。
2. 中華民國是不是控制這緬甸北部
不包括。
果敢地區早先是屬於中國的,不過嚴格來說,在封建王朝時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存在宗藩朝貢制度體系,所以與周邊國家的邊界劃分不是很明確。到清末,1897年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中國與控制緬甸的英國正式勘定了中緬邊境,將果敢地區劃歸緬甸。
3. 漢朝時緬甸有哪些政權
緬甸是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實際上在歷史他曾是中國的屬地,可見從那時起中國就甚至緬甸位置的重要性,近代的二戰時期,緬甸更是成為了我國對外的唯一通道。
當時日軍封鎖中國,僅剩下陸地上的滇緬公路,這條公路讓中國得以接收到世界的援助,由此可見緬甸對中國的重要性,緬甸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對外方面,從軍事角度而言。
有軍事專家指出,控制緬甸就等於是給西方國家釘了一顆釘子,從自然資源來看,緬甸地區有著豐富的熱帶資源,既然緬甸如此之好,惦記這塊地區的人也不少,該地在歷史上也曾企圖獨立。
緬甸人不是吃素的,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古代緬甸人多數生活在叢林之中,是被劃入南蠻異類之中的,其好勇鬥狠不容易控制,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東漢明帝時期緬甸就歸屬於東漢。
4. 緬北很多地方講漢語,是因為古代屬於我國控制的嗎
緬北一直都同中國有非常深的淵源,其實,緬北也居住著非常多的漢族人,在這些地方,遇到講漢語的人是絲毫不奇怪的。
這些都是懂得打拚的人,從古代搬到緬甸後,他們都對自己的處境感到非常地安心,他們開始在他們生存的地方安居樂業。
這些地方都曾經是在中國的管制之下的,也是獲得了中原王朝的鼎力支持的,可惜隨著中原王朝內部出現問題,中國也喪失了對這些地方的控制,可是,不少漢族人也在其中生存了下來,一部分的人還是非常能打的,這使得他們的權益是要保障的,比如哪一個曾經叱吒一時的毒梟,就常常在緬甸地區活動,他們靠的都是實力。
5. 明朝為什麼要向緬甸割讓25萬平方公里領土
萬曆年間,公元1606年,明朝與緬甸大戰,可惜明朝戰敗,隨後明朝割讓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緬甸,這是一個十分憤怒的事情,尤其對於天子守國門的大明王朝。
可是,從1584年開始,明朝內部腐敗,用人不當,明緬之間戰爭不斷,互有勝負,沒有停息。到1606年的最後一次戰爭,大明王朝因經歷諸多戰爭,無法再顧及西南的戰事,被緬軍擊敗,因此才割讓土地,這也是大明由盛轉衰的一個見證。
6. 古時候的中國為啥無法征服緬甸,直達印度洋
緬甸作為我們的近鄰,在古代時就與我們多有摩擦,有的朝代甚至差點將其亡國。那麼,緬甸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正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我們也許可以輕易征服一個地區,但是卻難以使其歸心。緬甸地勢復雜,高低起伏,若是反復離心,征伐的成本會很大,所以採取懷柔政策。
所以,因為徹底掌控雲南的苦難程度以及緬甸自身地勢特殊的原因,朝廷軍隊很難政府緬甸,強行為之只會得不償失,甚至可能一敗塗地,故而中原王朝對待緬甸只能採取懷柔政策。
7. 明朝起設置的雲南騰越八關,是如何影響中緬疆域變遷的
明朝正統六年,麓川思氏土司反叛,明朝派出王驥提督軍務,征發十五萬大軍,從1441年到1448年七年間三征麓川,耗費大量糧餉兵力,才把思氏趕過金沙江,與思氏土司思祿發達成協議,允許他居住孟養,但不許越過金沙江。
"驥等慮師老,度賊不可滅,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約:石爛江枯,爾乃得渡。思祿亦懼,聽命。"
明朝靠軍事平定了麓川,卻沒能在政治上擺平當地的生態,思氏最後被緬甸宣慰司莽紀歲之子莽瑞體攻滅,並且建立起了緬甸東吁王朝。
東吁王朝吞並了眾多土司,到了萬曆年間,實力越來越強大,開始不斷深入明朝騷擾。這時已經到了晚明,明朝國力下降,又有三大征接連發生,哪裡還有力量再發動像正統年間那樣的遠征。
於是在萬曆二十二年,雲南巡撫陳用賓築八關抵禦緬甸東吁軍,本意是「斷屬夷挑釁之路,絕緬人私兵之端,樹天地自然之險,省芻粟轉運之勞,斯亦封疆之永利也」。
看得出來,陳用賓是一片好心。然而,騰越八關的設立,給之後中緬之間帶來了不少麻煩,並一直延續到近代。
明朝設騰越八關的目的和效果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古代的關隘,都是選擇一些易守難攻的地區建設,但並不是關內的土地才是領土,關隘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周邊的一片地區。如嘉峪關以西還有方圓近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海關以東有將近包括外興安嶺在內將近300萬平方公里土地。
騰越八關,指的是萬初、神護、巨石、銅壁、鐵壁、虎踞、天馬、漢龍這八關,它們分為上四關和下四關,每四關設置守備帶兵防禦。它們的具體位置見下圖:
八關建起來了,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關內土司和民眾越關而過,但也形成個新的問題,讓關內外的土司和民族產生了「內」和「外」的區分。
對於這些土司來說,原來是彼此一體,大家都是同一個部族,許多都是親戚,世代聯姻。但是八關一建,不少相同的部族就被隔成了兩個部分,產生了內外之別,明朝為了區分,也用內外來稱呼關內關外的部族,產生了「內夷」和「外夷」的稱呼。
這樣來區分,長此以往,大家就忘了原來都是一家人,關內外的土司和民眾們也有了這樣的感覺:八關以內是明朝的地方,八關以外則已經不屬於明朝。
外夷望見(八關),皆曰:「此天朝地也。」而內夷倚以為重焉。
明朝對於出入八關也進行了嚴格規定,對於擅自穿越的「越度」這種行為,視為私闖邊境一樣的罪行。如果沒有許可擅自通行,被捉到者要處以絞刑,守關者如果把守不力也要問罪。
除了明朝屬地的民眾,緬甸也這么看,八關的建築被稱為「屋瓦」,當地建築稱為「茅房」,他們說:屋瓦者漢人;茅房,我故地也。
這是把八關以外的土地都視為自己領地了。
事實緬甸也是這么做的。從萬曆中期到崇禎末期,明朝國力一天不如一天,自顧尚且不暇,更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來管八關這攤子事。
明朝在在西南邊疆,原本有六個較大的宣慰司,分別是:孟養(緬甸克欽邦)、緬甸(緬甸曼德勒地區)、木邦(緬甸北撣邦)、八百大甸(泰國清萬一帶)、寮國(寮國琅勃拉邦一帶)、車里(西雙版納)。
這么一發展,到天啟七年(1627年),八關外的三個宣慰司已經被東吁軍攻破,「三宣無恙三慰既盡」,到崇禎十七年,八關以外已經沒有明朝能控制的地方,「八關之外,復成異域」。八關之內,只剩下了一個車里宣慰司。
八關的設立,相當於從心理上設置了一道防線,又使當地民眾開始有了內外之分,緬甸也名正言順乘著明朝力盡的時機,蠶食八關外的土地,這些負作用將在隨後體現出來。
8. 中國古代為何征服緬甸,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中國只瀕臨了一個大洋,那就是太平洋。如果中國的船隻要到波斯灣進口石油,那就必須要繞道馬六甲海峽,但是馬六甲海峽受制於他國,使得我國的石油安全頗受威脅。這就引起我們思考了,中國的雲南距離印度洋只有470公里,隔著一個緬甸。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將緬甸納入版圖,開拓印度洋呢?
一,漢朝的開拓
我們必須先了解中國古代在西南的開拓歷程,才能知道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向印度洋靠近的。在古代,西南地區就是一片山高谷深、森林密布的瘴癘之地,無法穿越。先秦時期,人們不知道“西南夷”的存在,更不知道印度洋的存在。就算是武功赫赫的秦朝,也未能登上雲貴高原。
西漢時期,來自於印度的誘惑終於讓漢武帝有了開拓西南的野心。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國(巴克特里亞)見到了蜀地的物產,詢問才知道,這些物產是從身毒(印度)轉運而來。張騫將這事告訴了漢武帝,於是漢武帝試圖打通到印度的交通,派遣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人出使西南夷,尋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綜合以上內容,原本元朝曾經將疆域推進到了印度洋周邊,可惜明朝未能控制這一帶,最終被東吁王朝統一。東吁王朝又和明朝戰爭,使得雲南的面積大幅度縮水。清朝建立後,收復了木邦等地區,但是在末期還是被英國占據。如此,大家就能夠較為清晰地了解這個線索了。
9. 中國古代王朝,統治到最遠的地方是哪裡
中國古代王朝,統治到最遠的地方。西到今天的中亞鹹海一帶,甚至占據了半個鹹海的面積,北邊到如今的西西伯利亞,甚至還到達了北冰洋,還有東邊,到達的地方是如今的白令海峽,再說南邊大致包括了如今的泰國北部,寮國以及緬甸。
再來看北邊,北邊的范圍包括正北以及西北。中國古代的最北邊在今天的西西伯利亞以及中西伯利亞,最後直到北冰洋,有史書記載那裡黑夜很多,多漆黑一片不見太陽。這是由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統治的,是由忽必烈的父親那一代人統治的,到了忽必烈這一代更多的是繼承以及繼續擴招,最終達到了一個極致的土地面積。
接著說東邊,到達的地方是如今的白令海峽,包括整個東西伯利亞,這個是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統治。最後來看南邊包括了如今的泰國北部,寮國以及緬甸,這也是中國在西南方向的土地擴招的極限。
10.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嗎
不是,緬甸與中國歷史上只有過附庸關系。
1、蒲甘王朝時期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國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
1279年,元滅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敗蒲甘國後,其領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
二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緬甸境內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於元明兩朝,或俯首於暹羅,延綿250餘年,直到16世紀30年代中國明朝萬曆年間。
2、東吁王朝時期
東吁同中國明朝關系密切。1635年遷都阿瓦後,又稱阿瓦。明朝於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東吁)設宣慰使司。
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東吁曾兩次遣使來中國訪問。1582( 萬曆十年)~1583年莽應里曾進犯雲南,被擊退。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帝逃亡到緬甸,緬甸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得引渡永曆帝以換取清軍的撤兵。
3、貢榜王朝時期
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
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10)中國古代控制到緬甸的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清緬戰爭:
18世紀末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爆發了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
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清朝緬甸雙方都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這場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大清軍隊進攻。
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扎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軍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
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