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和平協議是什麼

緬甸和平協議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0-02 18:56:08

1. 緬甸軍事沖突怎麼回事

緬甸的軍事沖突是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軍閥之間的內戰
由於歷史原因,緬甸中央政府和緬甸北部和東北的一些地方割據武裝一直都有著很多的矛盾,雙方的內戰也是經常打的很激烈。而緬甸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也就是那些地方軍閥們其實也不一條心,他們背後也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和背景,很多都有外部大國的支持。
作為緬甸的鄰國以及把緬甸當做西南出海口之一的中國,我們是希望緬甸國內保持和平穩定,並且人民生活健康,富餘的。因為穩定的緬甸能更好的充當中國的西南出海口,而戰亂的緬甸肯定沒法充當出海口的角色。所以中國對緬甸政府軍和個別地方武裝軍閥也是都有著聯系和支持的。至於如何判斷那些地方武裝是中國支持的,那你看看中國出面調解緬甸政府和地方武裝沖突的時候,那個地方武裝支持,不出來挑事就知道了。而出來挑事的,那肯定不是中國支持的,而應該是西方某些大國支持的來攪亂緬甸國家局面,阻止中國西南出海口建立的。

2. 最近的緬甸內戰是怎麼回事又為何升溫

這個問題非常復雜,除了緬甸民族的矛盾,剩下的就是大國博弈。(引用國際問題專家的分析—)
1:解釋緬甸內戰:
最近愈演愈烈的緬北戰事就在中國雲南省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臨滄市等地境外發生,有些戰場距離中國邊境僅幾十公里,鄰國的和平與穩定同樣會影響到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寧,因此,緬北戰事也引起了國內及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截止到2015年2月4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的戰事已全面升級,戰火已蔓延至接近緬甸古都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緬甸政府軍陸軍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已經投入到緬北戰場上,其精銳部隊33師、66師等已全部投入戰斗。

僅剛剛在抹谷、孟密、瑙丘、皎邁、莫湄等地區與德昂民族解放軍爆發的大規模武裝沖突中,緬甸政府軍參戰部隊就有:明布駐軍重裝88營、曼德勒駐軍重裝95營、莫湄駐軍機動223營。

到目前為止,雙方交火仍在繼續中。

其它在克欽邦密支那、八莫、帕敢等地,撣邦還有如棒賽、蠻崗、大勐穩、南帕嘎等很多地方的武裝沖突也仍在繼續中。

現在緬北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之間的激烈武裝對抗交火仍持續不斷,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武裝沖突尚未看到有趨緩和停止的跡象。

中緬兩國接壤並有著長達2000多公里的國境線,中緬邊境國境線南段全部在雲南境內,北段在西藏。

緬甸自獨立以來,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從未曾得到過真正的和解。

所謂的緬北戰事其實由來已久,如果對緬甸的國情沒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看新聞是弄不明白緬北戰事究竟是怎麼回事的,追根溯源就要回到緬甸的民族問題上去。

一些朋友在媒體上看到了關於緬北戰事的報道,近日來已經不止一次被問到緬北戰事的情況,但多數朋友可能並不清楚緬甸國內民族矛盾的來龍去脈,因此現特將祝湘輝先生關於介紹緬甸民族矛盾的一篇文章整理如下。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就能對緬北戰事的由來和成因略知一二。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60年的恩怨纏斗》

——作者:祝湘輝

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加上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作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民族矛盾和較深的隔閡。

緬甸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戰火綿延半個多世紀,少數民族武裝(國內習慣稱之為民地武)數量之多也屬罕見,民地武與緬甸政府對抗之激烈,持續時間之長,不僅在東南亞獨一無二,在全世界也屬獨一份。

緬甸各少數民族與緬甸政府沖突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經濟和社會等背景,想要弄明白這一切就要追朔到緬甸獨立之前甚至更久遠的歷史。

2:升溫原因:
簡單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

一、殖民地時期:埋下禍根

緬甸自古就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在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彼此之間形成了一種錯綜復雜的關系。

緬族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在十一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建立了蒲甘、東吁、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孟、撣、若開等少數民族也曾分別建立起過自己的政權或曾一度統治過緬族。

由於地理原因,加之緬甸各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步,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並因此演變成為不同程度的民族矛盾,彼此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

長期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只是形式上處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但在中央政權出現危機時,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就會反抗緬族統治,積極謀求擺脫緬族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十九世紀,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建立了對緬甸的殖民統治。

英國殖民者為維護殖民統治,制定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緬族集聚居住地區實行直接統治,並先後啟動了一系列行政司法制度改革。

1942年日本入侵緬甸,取代了英國在緬甸的殖民統治,也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禍根。

二戰初期,被譽為「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選擇了與日軍合作,試圖依靠外部力量謀求緬甸獨立,而克欽、克倫和印度選擇效忠英國。

在隨後發生的戰爭中,50萬印度人被迫離開緬甸,同時克倫族在與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的沖突中,也造成1800名克倫人的死亡。

雖然昂山此後努力加強民族關系和解,但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不信任這時已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二戰結束後,昂山將軍來到緬北,說服了撣族、欽族和克倫族一起聯合建立國家。

1947年9月24日,各民族力量經過較量並利益均衡後,共同制定了緬甸聯邦憲法。

憲法規定給予各民族上層很大權利,包括保留了各民族的世襲特權,還規定了撣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後通過投票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聯邦內。

但1947年的憲法並未能最終解決克倫族問題。

二、吳努時期:打開潘多拉盒子

緬甸獨立後,以吳努為首的自由同盟開始執政。

緬甸中央政府開始嘗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實現全國統一,對緬甸獨立前許諾給予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的特權採取了限制、削弱和剝奪的措施。

中央拒不兌現1947年憲法賦予撣邦和克耶邦可以通過公民自決選擇是否脫離聯邦的權利,同時在各民族中推廣佛教、推行緬語、著緬服等各方面對各少數民族進行其統一緬甸的措施。

接著在1961年緬甸聯邦議會通過憲法第三修正案,這一舉措激發了各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

1949年1月,克倫族為謀求民族獨立,正式與緬甸中央政府決裂,開始了克倫族與緬甸政府間曠日持久的武裝沖突。

戰火迅速蔓延開來,點燃了其它少數民族要求獨立或謀求更大自治的熱情,一時間緬甸烽火四起,大大小小的戰爭此起彼伏,硝煙彌漫。

在克倫族聯盟的支持下,以蘇貌雷為首的克倫族民族武裝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實現民族獨立,成立克倫國。

在撣邦,由於上層失去了傳統特權,而緬甸政府軍以追剿國民黨殘軍為由進入撣邦,引發當地撣族的不滿,最終形成武裝對抗。

與此同時,各少數民族紛紛揭竿而起,雖然各少數民族的訴求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自治權,有的是要求獨立建立自己的民族自治邦,反對緬甸政府幹預少數民族內部事務,盡管各少數民族政治訴求五花八門,但都是以反對聯邦政府為目的。

這一時期,緬甸民族矛盾已完全激化,武裝對抗持續不斷,延續至今。

三、奈溫時期:壓制與反抗

1962年3月2日,在緬甸民族問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形勢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奈溫將軍領導的軍人集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了國家政權,組成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和立法權。

軍事政變之後,奈溫立即宣布中止1947年憲法,並解散了聯邦議會和地方議會。

在民族政策上,奈溫監禁了多名撣邦和克耶邦的領袖及其它少數民族上層首領,還加大對少數民族武裝的軍事打擊力度,企圖減少或消滅民族自治權。

奈溫政府還採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以允許販賣毒品為條件,要求各地的自衛隊效忠緬甸政府,並協助緬甸政府打擊其它少數民族武裝。

奈溫政府迷信武力征服,就在政府軍人數不斷增多的同時,少數民族武裝也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上個世紀80年代末,緬甸共有29支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這些少數民族武裝主要有:克倫、撣、克欽、克耶、孟、若開、勃歐、崩龍、拉祜、佤等民族的反政府武裝,總人數超過4萬人。

奈溫政府統治時期,其中實力最強的一股反政府武裝是緬共人民軍,緬共人民軍鼎盛時期總兵力曾經達到1.5萬人,緬共人民軍其中大部分士兵就是來自於少數民族,主要是佤族。

奈溫政府越採取高壓政策,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政府間的矛盾就愈發尖銳。

在奈溫執政的20多年間,民族武裝沖突一直是緬甸國內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因為緬甸中央政府與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連年戰亂,使得緬甸的社會經濟發展嚴重受阻,甚至倒退。

四、新軍人政府時期:國中有國

在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凋敝,緬甸的生活物資嚴重匱乏,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1988年3月開始,緬甸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政府遊行,迫於反政府運動的壓力,奈溫辭職,但隨後上台的領導人仍然未能控制住國內局勢。

1988年9月18日,以國防軍總參謀長兼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高級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對緬甸實行軍事管制。

新軍人政府對少數民族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和改革,改變了過去主要依靠軍事鎮壓和政治強權的做法,轉而採取了一系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軟硬兼施的策略。

從1989年以來,新軍人政府先後與脫離緬共的4支少數民族武裝進行和談並達成停火簽署了停火協議。

對於仍然支持反政府武裝的少數民族地區,軍政府繼承了奈溫時期的堅壁清野的戰略,將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驅趕到政府劃定的居住區,換句話說,也就是把少數民族群眾強行遷移至政府控制區內居住,想以此切斷少數民族武裝與當地群眾的聯系。

軍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經過新軍人政府的一系列行動,直至上個世紀末,共有17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新軍人政府簽訂了和平或停火協議,由此,與新軍人政府簽訂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在形式上成為了「特別行政區」,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之間長達50多年的對抗關系開始得到逐步緩解。

停火協議和特區自治模式雖然為緬甸換來了20年的相對和平,緬甸經濟在此期間也得以復甦,但卻因此形成了「國中有國」的尷尬割據局面,實際上緬甸並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也沒有真正解決緬甸國內的民族矛盾。

為了在2010大選前徹底解決少數民族問題,為未來的民選政府執政鋪平道路,2008年4月開始,新軍人政府分別與克欽獨立軍、撣邦軍和佤邦聯合軍等少數民族武裝進行了談判,要求他們將自己的軍隊改編為邊防警衛部隊,並安插政府軍官實行雙重領導,但槍桿子是緬北民地武(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的簡稱)安身立命的保障,因此,由新軍人政府提出的方案遭到各少數民族武裝的斷然拒絕。

2009年8月,新軍人政府對果敢特區發動了軍事攻勢,驅逐了彭家聲政權,扶植了聽命於中央政府的白所成,並持續向佤族特區和克欽特區增兵。

在新軍人政府的高壓下,部分民地武如克欽新民主軍(丁英部,原緬共101軍區)和克倫尼各少數民族人民解放陣線逐步接受了政府的改編,但新軍人政府與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撣東同盟軍的談判卻陷入了僵局。

五、吳登盛時期:推動和平進程

2010年11月7日,緬甸舉行了20年來的首次大選,但第二天在泰緬邊境妙瓦底地區就爆發了民主克倫佛教徒軍第五旅與政府軍的軍事沖突。

2011年上半年,撣邦、若開邦、克倫邦、克耶邦、克欽邦等幾個地方武裝較多的邦基本開始處於戰爭狀態,戰爭一觸即發。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民主同盟軍等武裝則與政府軍沒有爆發大規模正面沖突,但雙方也斷絕了政治關系與對話,自此與政府軍形成對峙。

2011年2月,12支少數民族武裝在泰國清邁成立了聯合民族聯邦委員會,開始共同對抗中央政府。

時間進入2011年下半年,新政府發出與民地武和解的信息,吳登盛於2011年8月18日發表了與緬甸各少數民族建立和平的宣言,並向各民地武提出停戰談判的邀請。

佤邦聯合軍和撣東同盟軍與緬甸政府在撣邦東部的景棟進行了談判,會後簽署了初步和平協議。

直至2012年底,先後有欽民族陣線、南撣邦軍、克倫民族聯盟等10支少數民族武裝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或和平協議。

但非常吊詭的是,緬甸政府一方面與主要民地武進行和談或達成停火、和平協議,另一方面卻又與克欽獨立軍矛盾激化,2011年6月9日以來,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雙方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武裝沖突,使得整個緬北局勢嚴重動盪。

3. 緬甸政府軍為什麼進攻果敢地區

2009年8月8日,緬甸政府軍以查緝毒品為由對緬北一特區發難,釀成「8.8」事件,緬北形勢由此急劇變化,戰事至今未歇。

●2009年8月8日上午,緬軍30餘人突然出現在據中國國家級口岸南傘一步之遙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楊龍寨口岸。一特區所屬民主同盟軍迅速做出反應,將緬軍30餘人包圍。經交涉,緬軍駐果敢老街最高指揮官(准將)出面正式通知一特區政府:受中國政府國務院某位部長的委託,要對位於楊龍寨的一個毒品加工廠進行檢查。隨後,經雙方高層談判,在一特區政府副主席王國政的陪同下,對所謂毒品加工廠進行了搜查。結果,該廠系一特區政府的軍械修理廠,並無毒品。

雙方的軍事對峙,引起了果敢百姓的恐慌,一時間銀行門前人滿為患,街頭秩序混亂,商鋪紛紛關張,大量人流、車流湧向中國南傘口岸,排隊進入中國的人、車「長龍」隊伍達三公里。

●2009年8月9日上午,緬軍駐臘戌部隊、一特區政府、中國雲南省鎮康縣「外事辦」三方派員,在果敢老街進行了三方談判,達成特區政府向緬軍交出該軍械修理廠,緬政府30天內處理完該廠的協議,隨即,緬軍接收了該廠。下午,中方談判人員撤出並沿途告知逃難人流:不要恐慌、不要再跑了,事態已平息……

●2009年8月10日晚,緬軍將一特區政府的6名談判人員扣為人質(包括一特區政府副主席王國政,老街市市長、彭家聲的胞弟彭家榮,果敢縣縣長明學昌),提出需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出面才能釋放所扣押之人員。消息傳出,果敢局勢急劇惡化,更多難民紛紛通過不同渠道湧入中國境內。中國口岸執勤人員規定每個難民只能隨身攜帶部分錢財,至使難民們只能來往於中緬邊境兩側搬運財物,形成了大量難民擁堵口岸現象,一時間,中國南傘人滿為患、物價暴漲,平日里100多元的長途客車票暴漲至1000多元,方便麵漲至10多元一包。

果敢老街這個平日里的「不夜城」,傾刻間變成一座空城,緬軍公然湧入娛樂場所搶錢,一些不同國籍的不法份子公開殺人、劫財,各種惡性案件頻發。

●8月11日凌晨,二特區政府(佤邦)正告緬軍政府,如不釋放所扣押一特區政府的談判官員,將率佤邦聯合軍盪平緬軍駐滾弄所部。上午,緬軍政府迫於二特區壓力,被迫釋放了全部一特區政府談判官員。

●8月12日,緬軍再次提出與一特區政府的談判要求,一特區政府回應不會再去與緬政府軍談判,要談,就到一特區政府談,形勢陷入僵局。

●8月13日,駐果敢老街緬軍家屬500餘人撤出老街,局勢進一步緊張。

●8月14日,緬軍政府讓一特區政府駐臘戌辦事處主任給彭家聲電話,轉達和解意願:忘記所發生的不愉快,雙方回到原來狀態。彭家聲回應:緬政府的行為已導致一特區社會動亂,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元人民幣以上,如何回到過去?雙方再次陷入僵局。

●8月15日至18日,美國參議員吉姆•韋伯出訪緬甸,果敢局勢出現了難得的平靜,部分難民開始陸續返回,果敢老街部分店鋪重新開張。

●8月19日上午,緬軍政府突然提出,需派出50輛軍車,每車5名全副武裝的軍人前往楊龍寨搬運所接收的軍械修理廠設備,要求沿途不許阻攔、檢查。一特區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只允許緬軍通過3輛車,每車只能2名緬軍,不能帶任何武器,不能著軍裝。雙方互不相讓,果敢局勢再趨緊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不幹涉緬甸內部事務。

●8月20日,緬軍調動30輛軍車裝載部隊至滾弄,部隊下車後空車進入果敢地區。

●8月21日,緬軍政府臘戌警察局給一特區政府發出一份公函,稱兵工廠(即軍械修理廠)為一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同盟軍總司令彭家富、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副總司令彭德仁、果敢特區銀行行長彭德禮四人私產,違背了緬甸法律,被正式列為緬甸政府通緝的罪犯,軍政府將派警察進入一特區實施抓捕。

●8月22日,大批緬軍政府警察進入一特區。一特區政府正式發出抗議書,稱緬軍政府行為為誣陷和政治迫害,並揭露了緬軍政府的挑撥、分裂行為。(抗議書全文)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總司令彭家富被中國南傘邊防武警扣押,一特區其他領導陷入恐慌中。

●8月23日,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縣長明學昌反叛一特區政府,率叛軍百餘人投靠緬軍政府,佔領老街雙鳳城,表示要協助緬軍政府緝拿以彭家聲為首的特區政要。一特區政府被迫撤至與中國南傘毗鄰的楊龍寨。

●8月24日中午,中國福建籍黃醫生率同盟軍一部包圍了白所成、明學昌叛軍,但因缺乏軍事指揮常識,至使白、明二人僥幸逃至緬軍駐果敢軍營,叛軍80餘人投降。緬軍迅速調集部隊,進駐果敢東城,與黃醫生所率同盟軍形成對峙。二特區(佤邦)政府應一特區要求迅速派兵接管了清水河口岸。隨著進入果敢城區的緬軍越來越多,為避免平民受戰火之害,特區政府下令黃醫生率部退出城區。同盟軍與緬軍在老象塘附近形成對峙。

●8月25日凌晨,彭家聲得知其三子彭德禮被中國邊防武警扣押的消息,因害怕中方對自己動手,將指揮部遷往127界碑緬甸一側,准備突圍或與緬軍政府談判。晚,被中方所扣彭家富、彭德禮二人被中方釋放,同盟軍上下士氣大振,一鼓作氣突出重圍。

●8月26日,一特區政府轉移至二特區所轄南鄧地區堅持斗爭,開始部署對緬軍作戰。中午,彭家聲的腦殘兒子「大佛爺」及其隨行保姆5~6人被中國邊防武警扣押,沒收所有證件,欲將其轉送白所成叛軍,同盟軍上下士氣再次受挫。緬軍派兵借道中國境內欲圍剿楊龍寨彭家聲住所,被中方抓獲40餘人。

●8月27日上午,緬軍再次派兵借道中國境內攻擊楊龍寨彭家聲住所,被同盟軍擊潰,打傷一人,被擊潰之緬軍逃至中國境內。中國邊防武警釋放了彭家聲殘障兒子等人,但限制在南傘活動。下午,緬軍在楊龍寨、老象塘、清水河、芭蕉河、大興寨等方向上對同盟軍發起攻擊,大量難民湧入中國境內,20餘名被緬軍炮火擊傷的傷員被送進南傘醫院救治,經查實,傷者大多為中國人,部分為緬甸果敢百姓。清水河口岸方向也有大批百姓死傷,橫屍街頭,無人料理。緬軍數發炮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部分中國邊民和邊防人員傷亡。據同盟軍報,緬軍傷亡百餘,被俘百餘。

●8月28日凌晨,戰火重燃。緬軍對同盟軍各陣地進行炮擊,重點為清水河。同盟軍頑強堅守,但彈葯、給養越來越少,形勢危急。戰至中午時分,緬軍調集重炮、裝甲戰車及二個師兵力馳援,二特區佤邦聯合軍加入了同盟軍對緬軍作戰,堅守清水河,目前,戰斗仍在進行中;在緬軍後方補給線的瓦城、臘戌方向,部分橋梁被炸。

4. 果敢同盟軍未來的命運如何

關於這個問題,得從最早的時候,英國割裂了果敢地區和我國之間的聯系開始說起,按理來說果敢應該是屬於漢族,裡面所有的居民也都是漢人。

但是,可恨的英國人卻將其割裂了出來,還將當地人都稱為了“果敢人”,很顯然他們的這個做法絕對是極其愚蠢的,因為不管怎麼樣,在果敢人的心中,他們永遠都是中國的一份子,即便是在名義上他們已經成為了另一個國家的子民,但是他們卻依舊忘不掉自己身為一個漢人的事實!

所以,果敢同盟軍未來的命運,將會如何?似乎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這些人將會混得越來越差,因為他們除了要被迫制衡陰晴不定的緬甸政府大軍之外,還得一邊照顧已經慘不忍睹的果敢地區。所以,果敢同盟軍說不定哪天就會被緬甸政府大軍給徹底消滅,然而,他們要是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還不能有所提升的話,那麼也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5. 停戰協定和和平協定

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是在一場戰爭中參戰者同意暫時停止作戰的協議,停戰協定往往是和平的前奏。

停戰協定與停火協定不同。停火協定只是一個局部的、短暫的停止作戰的做法,一般只是為了達到一個小的目的,比如救護受傷的士兵、埋葬陣亡的士兵或者為了使得醫護、人道人員通過、撤退平民或外交官等等。停戰協定則是一個長期的協定,一般在停戰協定中規定有明確的停戰條件,甚至規定有停火線。

停戰協定必須由作戰各方簽署,它禁止任何作戰方進行進攻。它是受到國際法保護的,規定停戰協定的國際法條約是1907年的海牙公約。

雖然如此停戰協定與和平條約不同。有時停戰協定達成和執行後數月以至於數年後一個正式的和平條約才能被簽署(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是朝鮮戰爭,至今為止沒有達成一個和平條約)。在和平條約生效之前作戰各方之間依然處於戰爭狀態。

和平協定

維持和平是幫助飽受沖突國家創造可持續發展條件的一個途徑。維持和平人員--來自許多國家的士兵和軍官、民事警官和文職人員--監督和觀察沖突後形勢下出現的和平進程,並協助前戰斗人員執行他們簽署的和平協定。此類援助採取多種形式,其中包括建立信任措施、分享權力安排、選舉支助、加強法制、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

《聯合國憲章》賦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採取集體行動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權力和責任。為此,國際社會通常訴請安全理事會批准維持和平行動。大多數此類行動都是聯合國自己建立和實施的,其部隊服從聯合國的作戰指揮。在聯合國的直接參與被視為不妥或不可行的其他情況下,安理會則授權區域組織,例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有此意願的國家聯盟,行使某些維持和平或執行和平職能。

6. 中國與哪些國家簽訂了和平條約

1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2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3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4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5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6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7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8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9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10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11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12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13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15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16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17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8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19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20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21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22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23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24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25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26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27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28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29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30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31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32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33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望採納,謝謝

7. 果敢地區有從緬甸獨立的可能嗎不能獨立的原因有哪些

緬甸果敢地區,緊連著我國雲南省的臨滄市,總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5萬,這一塊地區面積算不上不廣闊,人口也不繁盛,資源也難言豐富,經濟更是十分落後,除了與中國毗鄰,似乎與緬甸其他地區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這個地區卻以絕對優勢,成為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緬甸地區,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果敢地區雖屬緬甸境內,自古以來卻與中國關系密切,或者說,這塊地區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土地上的人,自然也與中國有著極為密切額聯系。

早在350年前,南明永樂帝從雲南逃往緬甸,這個逃難的落魄皇族的一直部將,就是當地果敢族的雛形。清朝年間,由於當地逐漸壯大的楊氏一族被道光皇帝封為“世襲果敢縣令”,楊氏一族擁有了合法的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開始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這個土司之地,當然也是中國的領土。不過這一情況在近代發生了變化,果敢地區最終成為了緬甸的一部分。

從以上2點來看,由於果敢地區對於緬甸的認同感較低,同時緬甸政府又推行不合理不公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政策,導致少數民族的武裝勢力與政府的信任感不斷下降,矛盾日益累積。所以如果從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果敢地區走向獨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如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一樣,果敢的命運其實並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由地球上的大國們左右。果敢地區固然有獨立的傾向,但是這種傾向最終能否成功,或者如許多人期待的並入中國,歸根結底還是大國較量的結局。

如今面對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由於美國從中作梗,果敢地區獨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隨著中國的復興和崛起,一旦中國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和勢力范圍,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向外擴張,終究有一天,與中國關系極為密切的果敢地區,將有機會迎來中國最想看到的結局。

8. 緬甸政府在10年前瓦解了果敢同盟軍,為何卻不敢動佤邦聯合軍

因為佤邦聯合軍他們武裝力量相當厲害,已經比緬甸厲害很多。

佤邦,由南部和北部兩個地區組成,總面積大約有三萬平方公里,略小於海南島面積,北部在緬甸的東北部,面積有1.7萬平方公里,佤邦的南部與泰國交界。

1989年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將控制區域設置「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駐地為勐拉。

9. 果敢同盟軍與緬甸政府軍為什麼打

果敢在清朝以前都是中國領土,清以後被英國佔領。後來英軍撤退將該地區規劃在緬甸管理之下,但當地居民九分之一是漢族人,說的是雲南漢話,用的是人民幣,和中國本地沒有什麼區別。但因歷史問題,該地區內戰不斷。1989年,該地區主席與緬甸政府簽訂了為期20年的和平協議,從此成為緬甸的自製特區。2009年,協議到期,緬甸派政府軍收回此地,該地區特區主席也在逃亡中。

10. 為何緬甸少數民族與緬族的矛盾甚至戰爭持續不斷

因為緬甸的少數民族實在是太多了,並且大部分民族的觀念都是不一樣的,緬甸的少數民族和緬族戰火已持續了數十年,基本上都是因為民族觀念的不同和資源的掠奪而爆發戰火,並且作為緬甸主體的緬族沒有實力將全部少數民族都集結起來。

緬族沒有足夠的實力將少數民族都統一起來,緬族作為緬甸的主族,占緬甸人口的百分之六十,緬甸戰火不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實力強大的領頭羊,緬族就是實力沒有強大到能夠其他少數民族折服,在1948年的時候緬族就和少數民族簽訂了協約,一起建立一個城邦,並且賦予少數民族高度的自治權,也是在那個時候起少數民族開始武裝自己,甚至出現了好幾個能夠單獨抗衡中央的少數民族。緬甸也有平靜過,那是在1998年的時候中央與少數民族簽訂和平協議,但是這份協議只是給緬甸帶來了20年的和平,在2008年中央與少數民族產生軍事方面的矛盾,再加上長期以來的民族矛盾,中央與少數民族之間又爆發了戰爭,直到現在依然還是這樣的局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1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5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8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5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