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濤建公墓在哪裡

緬甸濤建公墓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0-07 01:20:38

❶ 鄭州附近的好墓地有哪些朋友母親過世,讓我幫忙看下墓地。

在鄭州的話,雖然墓地比較多,可選擇性也比較大,但是因為墓地不是普通商品,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多方面的因素要考慮,墓地經營是否正規,墓地環境是否良好,墓地服務是否完善,墓地質量是否有保證,這些都需要考慮比較。

鄭州公墓陵園大全:

一、北邙陵園

北邙陵園規劃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共分五期工程.將建成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墓葬、祭拜為一體的多功能場所。

二、河南福壽園

河南福壽園陵園,國家2A級旅遊景區公墓,公園式園林式陵園。

三、御泉森林陵園

鄭州市御泉森林陵園有限公司簡稱御泉陵園,是經省、市民政部門批准。園區位於鄭州市西南,距鄭州市區10公里,毗鄰我市新殯儀館,鄭密路可直達園區。

四、始祖山塔陵園

2000年7月,始祖山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始祖山被全國僑聯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黃河紀念園

中原吉祥地、北邙福壽陵」。河南黃河北邙福壽陵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黃河紀念公園是河南省民政廳批准。位於黃河南岸滎陽棗樹溝北邙山,總佔地面積2000多畝,其中陵園佔地800畝。

六、雲鶴生態藝術陵園

雲鶴生態藝術陵園成立前身「五里山公墓」,初期成立於1992年,河南省民政廳於2005年3月22日批准更名為「鄭州市雲鶴生態藝術陵園」。由天津銘裕集團投資建設的鄭州市雲鶴生態藝術陵園。

七、中原文化藝術陵園

河南中原文化藝術陵園有限公司。經省民政廳豫民文(2006)14號文批准。陵園設計佔地300畝,一期佔地100畝,距中原**都鄭州只有十餘公里,107國道直達園區,祭拜非常方便。

八、邙山陵園1

鄭州市民公墓邙山墓園(簡稱邙山公墓)是經河南省民政廳、鄭州市政府批准,惠濟區民政局主辦的永久性公墓。墓園位於黃河黃河風景名勝區的邙山之顛;東眺波濤滾滾、萬古不休的母親河--黃河。

九、青龍崗紀念園

鄭州青龍崗紀念園是經河南省民政廳批准(豫民民字[1995]第24號),由國家民政部投資與滎陽市民政局聯合興建的古典園林式永久性紀念園。

十、新密市皇帝陵陵園

新密市皇帝嶺陵園是經河南民政廳審核批准,新密市民政局主辦,由河南名謙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經營的一家合法性生態化藝術陵園。園區總佔地面積400餘畝,是一家集旅遊、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化人文紀念園。

十一、天賜福陵

天賜福陵是經河南省民政廳及焦作市民政局批准、武陟縣民政局主管、武陟縣天錫福陵公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和管理的經營性永久陵園;它坐落於太行山南麓、黃河北岸的武陟工業園區,與鄭州隔河相望。

十二、萬福金像陵園

鄭州市萬福金像陵園是經民政廳批准(豫民民字[1999]18號)。萬福金像陵園位於黃崗寺村西南,距市區僅4公里,是我市貼近市區的一處花園式墓地。

十三、登封市少林連天公墓

少林連天公墓是一九九五年建成的一座永久性園林式公墓。一期征地一百畝,墓地設峻極,福壽福祿仙境閑擇八大園。可靠性:公墓由市民政局籌建,省民政廳批准,可信可靠。

❷ 緬甸的標志性建築物是什莫

仰光(Yangon) 仰光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是緬甸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人口500多萬.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城市」之稱。仰光古稱「大光」.十八世紀中是仰光河畔的一個漁村。1755年改名為「仰光」(緬文意為「戰爭終止」)。 仰光港為深水港.可進出萬噸輪.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仰光也是全國的航空樞紐.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國際機場。 仰光市內主要景點有: 大金塔(Shwe Dagon Pagoda):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踏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大金塔緬語名「瑞德宮」塔.聳立於仰光市中心丁固德拉山崗上.是仰光市的地標。大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8年.相傳塔下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佛發.是著名佛教建築和人類文化遺產。在緬甸百姓心中有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每逢月圓曰或佛教節日.大金塔都有盛大的佛事活動.香客信徒雲集。大金塔主塔高368英尺(110多米).佔地14英畝.從底至頂按壇台、雲鑼座、緣缽鍾座、飛檐座、蓮座、蕉包的次序層層砌高。頂部由寶傘、風標和鑽球組成。鑲嵌著無數的寶石翡翠.最頂端鑲有重76克拉的鑽石。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眾星捧月狀環繞在主塔四周。風格各異,錯落有致.整體合一,每座小塔的壁龕內均供奉著大小不一的佛像。主塔和小塔上貼滿金箔.僅主塔貼金就重達7噸多。大金塔上下四周懸掛1萬多枚金銀風鈴,風吹鈴動,聲傳四方,悅耳動聽。大金塔東、南、西、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門,每門入口處均有造型獨特的緬式獅身人面獸守護。南門建有電梯.供國賓及外國遊客登塔使用。塔東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苗中移植而來。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座古鍾.一座約16噸。系1778年緬王捐鑄。另一座約40噸。系1841年緬王捐鑄。塔南側為大金塔博物館。陳列著信徒捐贈的佛像、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緬語名「甘道基」), 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台,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卡拉威宮 卡拉威宮是緬甸風格的代表性建築,設計別具匠心,造型為兩只傳說中的神鳥——妙聲鳥.背馱一座寶塔.浮游在皇家大湖上。建築周圍的雕刻及大廳內的裝飾.描繪了緬甸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場景,金、紅兩色是整個建築的主體色彩.象徵吉祥、安樂。 卡拉威宮 (Karaweik Palace): 是仰光市內景點的標志之一。是一艘浮於湖中的鳥型大船,很有特色。外觀金碧輝煌,裡面裝飾豪華。每天晚上7點至10點有緬甸民族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開放。 茵萊湖(Inle Lake) 位於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是仰光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湖邊樹叢中,風格各異的豪宅別墅、茶餐廳、賓館或隱或現。在湖邊的咖啡館悠閑小坐,清風習習而來,遠看藍天微雲、白帆點點,讓人不禁入忘我之境。湖濱還有緬甸劃艇俱樂部,對這個水上項目有興趣者可以在這里花不多的錢當一次「一日會員」,由專業劃艇運動員陪你到泛舟湖上,體驗一次競技之樂。緬甸國賓館也建在湖畔。 茵萊湖長22公里,寬10公里,是緬甸主要的風景區。茵萊湖三面環山,處於盤地中間,湖面非常寬闊,湖水的顏色隨天氣變化。乘船游茵萊湖是主要的旅遊項目,浩瀚的湖面上有集市、菜園、寺廟、學校、工廠、酒店、參觀等。湖上船不多,在浩瀚的湖面上航行,正是「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昂山市場 (Bogyoke Market) :位於市中心,是仰光市內最大的旅遊工藝品市場,除供應仰光市民日常用的各種百貨外.還出售各種特色旅遊紀念品、天然寶石、翡翠玉器、金銀飾品、金線綉、木雕、漆器、皮具、藤器等傳統工藝品.是外國遊客的主要購物場所。是外國客人購物的天堂。 蘇里塔Sule 位於市中心.鬧中取靜.塔高46米.塔身鍍金.塔基呈八邊形。據傳建成於2000多年前迎接聖物的和尚自印度返回後,以Kakusana菩薩時代的保護神Sule的名字命名。周圍遍布出售工藝品的攤販。 波特濤塔Botataung 又名千佛塔.與Sule塔同時建成。據傳從印度來的護送聖物的千佛陪葬於此。1943年被皇家空軍炸毀.20世紀下半葉重建。重建中發現了許多2000多年前的文物和珠寶。遊客可進入塔身內部觀賞保存聖物的密室。 巧達吉卧佛塔 塔內有長70米的卧佛雕塑。雕塑完成於1907年,20世紀60年代重修。佛腳上的108種佛跡清晰可見。旁邊的英文說明逐一解釋各種佛跡的含義。 中心公園 位於仰光市政廳附近的中心公園,又叫瑪哈班都拉廣場,是為紀念抗擊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而得名。公園中央的獨立紀念碑高42.72米,像一枚刺向蒼穹的寶劍,象徵著緬甸的自由與獨立神聖不可侵犯.也向後人講述著班都拉將軍為爭取緬甸獨立而犧牲的英雄事跡。公園邊的仰光市政廳,是一黃色的緬式風格建築,外觀莊重、裝飾精美,遊客均會到此拍照留念。 珠寶展覽館 1992年建成,由南、北兩樓組成,南樓設有珠寶拍賣廳和貴賓休息室,每年的珠寶交易會和玉石拍賣會均在此舉行。兩樓間安放著緬甸的國寶…33噸的老坑玻璃種玉石,當年緬甸政府用大隊官兵,歷時數月才從開采地運到此處。北樓是一幢4層建築,頂層為珠寶和礦藏展覽廳,陳列著緬甸自獨立以來收藏的各種國寶級珠寶玉石珍品,令人在大開眼界之餘更增加不少知識。其中有個展台展示的是玉石的等級和分類,玉石愛好者是非看不可。展廳北側還陳列著緬甸主要礦藏示意圖,展有緬甸的各種礦產樣品.並配有一個緬甸地圖沙盤,全緬各地的主要礦藏一目瞭然。其餘樓層為珠寶首飾銷售廳,遊人在此可以購買到各種珠寶飾品 觀音古廟 位於唐人街.由第一代華人移民所建,供奉著從故土請去的觀音娘娘.歷來香火旺盛.緲緲香煙中散發著暖暖的鄉情。 國家歷史博物館 位於PYAY大街的使館區.從歷史、宗教、工藝等多方面介紹緬甸歷史,一樓展示緬甸歷史上歷朝的珍寶,二樓展示各類佛教藝術品,三樓是繪畫為主的藝術品。 丁茵水中佛塔 丁茵(Thanlyin)的水中佛塔(KyauktanYele Pagoda),在眾多緬甸塔群中獨樹一幟,別具匠心,塔群建在河中心的小島上,需乘渡船方能到達。信徒在這里放生魚,是該地的一大特色。沿途可觀賞丁茵大橋,Kyaik Kauk Pagoda、以及具有濃郁殖民色彩的丁茵(Thanlyin)小鎮,沿途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綠樹叢中點綴的緬式高腳茅屋也別有一番風情。如果時間富餘,可在途中的椰林餐廳稍事休息.,品嘗緬式小吃,體會一把忙裡偷閑的田園夕樂。 二戰英軍公墓 為緬懷二戰時期犧牲在緬甸的英國士兵,英國政府和緬甸政府在仰光郊區桃疆為他們建了一座紀念他們的公墓。 特色建築 仰光作為曾經的殖民城市.多座建築保留了西方建築風格.還有西式風格與緬甸特色的混合建築.更具藝術色彩和視覺美感.如仰光市政廳、天主教堂、海關大樓、仰光火車站等。 參考資料: http://as.bytravel.cn/art/mdl/mdlyjdqgl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4050983.html

❸ 去綿山旅遊全程攻略

綿山共有14個大景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棲賢谷、古藤谷和水濤溝。

其中風評較好的是小九寨溝——水濤溝、九曲一線——棲賢谷、抱腹古剎——雲峰寺、大明聖跡——朱家凹、三清上觀——大羅宮、盛唐遺蹤——龍頭寺。

綿山既然是以介子推而聞名遐邇,那介子魂歸——介公嶺和龍脊嶺上的介公母子雕像是一定要去看的!雖然這兩處地方都山高水遠,但絕對物超所值!

(3)緬甸濤建公墓在哪裡擴展閱讀:

李唐文化景觀一日游:包括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3個游覽區,共69個景點。

道教文化景觀一日游:包括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5個游覽區,共97個景點。

佛教文化景觀一日游:包括雲峰寺、正果寺2個游覽區,其中包括玉皇閣的「介休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紀念館」,已成為紅色旅遊的重要景觀,是山西省文明委命名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66個景點。

❹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

龍頭寺
龍頭寺,原名塔岩頭,因岩下黃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貞觀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駕幸綿山禮佛時,有雙龍顯靈而改為現名。區內有毓德堂、關帝廟、真武廟、南天門等名勝古跡。有《葉劍英元帥論綿山》、《左傳·介子推不言祿》、屈原《九章》、宋廷魁《綿山賦》、唐太宗御制詩碑等,這些石刻是領略綿山厚重歷史文化的主要景觀。這里也是朝觀雲海,夕觀日落的絕妙去處。
龍脊嶺、介子推母子塑像、養生園
龍脊嶺因位居雙龍交匯的背脊而得名。該游覽區主要展現李唐軍事文化和道家養生文化,有龍抬頭、龍涎泉、龍須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園、仰止亭等二十餘處景點。子推母子塑像生動傳神,再現了當年介子推偕母歸隱綿山的情景。綿山唐營是國內唯一留存的唐代古營。督戰台、插旗石等歷史遺跡,講述著秦王李世民當年布兵督戰的故事。綿山的靈氣吸引了眾多的仙家、聖人,僅此處就有伯子常、彭祖、子喬、華佗、漢鍾離、呂洞賓、陳摶等歷代古賢的修行洞十餘處,是中國最古老的養生地。養生源用碑石圖文對養生功法做了簡明生動的介紹。

李姑岩
李姑岩,也叫皇姑岩,是國內罕見的皇姑出家的游覽勝地。這里保存有清代順治十七年(1660)的介休梁鍾豫《修李姑岩記》載:「綿山之岩有名李姑岩者」。相傳,貞觀十五年(641),唐太宗妹長昭公主隨駕禮佛,至此結廬,焚修有年,卒登覺岸,顯靈助人,後人在此塑其像祭祀。李姑岩位於龍脊嶺西側,是一處長達200餘米,深20餘米,高30餘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廟殿分建為上下兩層。依山築閣,別具特色。其中廟殿有皇姑殿、釋迦殿、關帝殿、都龍王殿、羅漢堂、三身佛殿等名勝。皇姑殿內九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遺物,十分珍貴。皇姑樓是當年李姑修行打坐的地方,其中的設置和壁畫,再現了大唐皇室風貌。其它各殿的來歷都與李姑有關,傳承著許多感人的傳說故事。整個游覽區座落在原始林木的樹蔭之中,雲垂煙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氣氛,是綿山旅遊區的獨特景觀。因此,千百年來,三晉百姓中流傳著在綿山「千游岩,萬游岩,最美還是李姑岩」的說法。為了方便遊客,開通了上下龍脊嶺的觀光纜車,使人去李姑岩十分便捷安全。
蜂房泉、天井賞月
蜂房泉,又名聖乳泉、母奶頭,是一處罕見的自然奇觀,中國絕無僅有的懸泉。北宋宰相張商英曾用:「水竇蜂房泉,山頭鹿(糧倉)頂圓;風吹鞴袋谷,雲罩簸箕天」來形容這里的山勢地貌。巨大的懸崖絕壁上數十對苔蘚茸結的石乳,乳汁如珍珠斷線,滴落池中叮咚作響,宛如琴弦彈奏出的山水清音。清代康熙年間山西名士傅山曾把此泉水比作佛家最正法、乳酪最上品,即使神龍那伽也只能品嘗一勺,而不許多貪。詩雲:「佛恩滋靜者,石乳敕龍潭。菡萏瓊茄引,摩尼玉線甘。惠該功德八,清徹法身三。一勺醍醐足,那伽不許貪。」該景區還有望峰門、五龍朝母殿、四海龍王殿、三皇閣、五嶽殿、媽祖殿、聖母殿、八仙洞、上善若水牌樓等景點。
大羅宮游覽區

大羅宮游覽區,當地人俗稱「中岩」。「三清上,曰大羅」。道家認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傑閣,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整個建築群面積為三萬多平方米,共十三層組成,總高110米,遊客稱贊「可以與布達拉宮相媲美」,可謂天下道家第一宮觀。大羅宮始建年代不詳,據傳在春秋時介子推來綿山隱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動的遺跡,東漢時已有部分殿廟初具規模。唐開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時,專程駕幸綿山緬懷前朝聖祖功德,感戴綿山諸神護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羅宮諸殿。以後宋代元佑年間、明萬曆年間、清代康乾年間官方與民間屢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軍焚毀,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為今日勝狀。本區內包括大羅宮主殿的講經壇、混元殿、群仙殿。還有靈霄殿、三清殿、財神殿、救苦殿、元辰殿、三官殿、五老君殿、斗姆殿等諸殿。展廳內綿山唐、宋、元、明、清歷代精品彩塑,被稱為「山西的敦煌」。藏經閣是中國名勝區最大的藏書之處。宮內《道德經》木刻、石刻及英、日俄等譯文,堪為《道德經》文化之大觀。岩上有一天然石洞,夏日常有白雲飄出,故稱為「白雲洞」。洞旁建一草庵,叫白雲庵。庵內的《金剛經》石刻,為唐代遺留的稀世文物。
天橋
天橋是因修築在懸崖絕壁上的棧道而得名,有千餘年的歷史。長300餘米,寬 1 米多,上離峰頂80餘米,高入雲表;下距溝底300餘米,懸於危岩上。每逢雨過雲涌,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飄飄欲仙之感。景區內主要建築是洞神宮、祖師殿、七真殿、水母殿、懸空長廊等和回頭看柏龍、兔橋、須彌石等名勝景觀。有孔明和張良等人的修行洞。此外還有中國古代最險絕的軍事堡壘——石勒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洞神宮是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與劉武周在雀鼠谷度索原交兵時曾得洞神宮太清道德天尊護佑而大捷。唐太宗李世民為感神恩,於貞觀十六年(642)降詔重修。宋、元、明、清官方和民間先後增葺。1940年遭日軍焚毀。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擴建。
一斗泉
一斗泉是一處天然生成的石泉,因僅僅能盛一斗水而得名。傳說很久以前綿山缺水,元始天尊雲游至此,用拂塵醮東海之水,往綿山灑了幾點,綿山便出現了很多泉水,最後一點滴在此處,形成一斗泉。
朱家凹、卧龍賓館
綿山朱家凹景區和朱明王朝興起有關,是一處「聖跡」。據稱在元代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在這里修行,祈禱上蒼保佑兒孫富貴。結果他的兒子朱元璋的在靈寶天尊的庇佑下,統一了中國,當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洪武十八年派皇十七子朱權來綿山謝恩,大興土木,修葺洞玄宮,這就是朱家凹的來歷。朱家凹是上清靈寶天尊的道場,左右偏殿為十方靈寶殿和諸仙殿。西面山崗上有玉皇閣,嘉靖二十一年(1542)朱世宗在此建醮,祈求大明江山千秋永固。岩下是卧龍賓館,原意出自《易經》「潛龍在淵」、「利見大人」。在明代是個山房,明代天子朝山時都要在此駐蹕,所以稱卧龍賓館。
雲峰寺抱腹岩
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於抱腹岩而得名。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高僧迪公經營始建,距今一千七百餘年。抱腹岩坐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為天下「絕無僅有」。主要景點有毗盧殿、玉皇閣、空王殿、五龍殿、迪公洞、鸞公洞、志超洞、五龍松、鐵索嶺、《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餘處。寺內供奉有當地真神介子推、真佛空王佛。田志超是漢人第一個成佛的,塑像為包骨真身。寺內還保存有許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抱腹岩頂壁掛鈴,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贊嘆叫絕。鐵索嶺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鐵索棧道。鐵索嶺的鐵索和下方雲梯懸掛於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當年登山的一條險徑。明末清初大學者傅山於崇禎十年(1637)題寫的長聯,清光緒三年(1877)皇帝所賜「慈雲法雨」御匾,以及當代著名學者邑人張頷所題「抱腹棲雲」的匾額,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正果寺、全身舍利像
綿山原為五龍母子所有,志超來山後,龍母將綿山以下棋的方式讓給志超,五龍皈依佛法,常在說法台上聽空王佛說法。後來,五龍功力大增,飛升躍過對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溝壑,故名五龍躔。本區主廟叫「正果寺」。寺內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雖歷經千年而骨架完好,頗有靈氣,是研究綿山歷史文化和地理氣候的重要文物。此外還有通天雲衢、五龍松、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龍殿等,來歷神奇,廟殿靈驗。靈應塔明七暗九層,高達69米,高出雲霄,巍峨壯觀,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更兼這里地勢險峻,松柏參天,成為綿山極具特色的游覽勝地。
棲賢谷、九曲一線天大峽谷
棲賢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線天的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傳聲,須攀十餘架天梯才能通過。相傳當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經這里到達歸隱地的。封侯亭是當年文彥博宣旨誥封介子推為潔惠侯時所建,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具有皇家園林的氣象。亭內有宋神宗的聖旨碑刻,彌足珍貴。游覽區內還有清風洞、迎仙坊、天源瀑布、超凡洞、簫聲疊瀑、鱷魚石、仙界石、壁上園、蝴蝶窩、馴虎之神、點石為羊、仙泉等二十餘處景點。
介公嶺、介公墓
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以縣、以節、以俗銘記的歷史名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介公嶺便是千古先賢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本區內還有哀號坡、綿山碑林、神仙石林、一掌山、呼介石、子母石、蓮葉泉、白鴉山、如意泉、魚龜山、避火洞、思煙台、足下亭、介公嶺、柏樹嶺、介公墓、懾神石等主要景點。魚龜山,諧音「於歸」,是介子推的歸隱處。思煙台記載了晉文公焚山,有白鴉繞煙而噪,使火不能焚的故事。哀號坡、足下亭,講述著晉文公面對枯木余煙,用燒剩的木頭製成木屐穿在腳上口呼「足下」,頓足哀號的往事。介公墓建於 2000 級石階之上的柏樹嶺中央。居高臨下,放眼眺望,古代晉國山川盡收眼底。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歷代墓碑數通。介神廟坐落在一處深28米,寬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祠廟。
水濤溝
綿山秀色,首推水濤仙溝。溝前說法台蒼翠如黛,聳立於兩山之間,環繞於澗水之中,夏秋季節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 ,如詩如畫。十里仙谷中,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稱的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數十處,宛若鑲嵌在茂林和蘆葦叢中的一串串碧玉,使人如置身於撲朔迷離、神奇莫測的南國水鄉之中。溝中主要景觀有:五龍樹、五龍飛瀑、蓮花峰、仙籙榜、子月峰、刀劈石、雄獅瀑、水簾洞等自然山水奇觀;又有仙女坐龜,碧溪垂釣,牛角掛書、知章醉酒等雕塑小品。華夏奇瀑五龍飛瀑,落差80餘米,跌落於五龍潭;水簾洞,為天下修性養氣、辟穀成真第一洞。洞口飛流如練,洞內可容三四十人,為歷代高僧、高道辟關、辟穀的修煉場所。
古藤谷
古藤谷,俗名「西水溝」。它地處聞名遐爾的水濤溝西側,與水濤溝相媲美,又別具特色。據《史書》記載,這里曾經是綿山靜林河的發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創辦靜林書院之地。谷內古藤纏繞古樹,形成似傘、似尾、似洞、似橋、似網、似宮等形態各異的藤景奇觀。獼猴桃、山葡萄、山櫻桃、山核桃、野山楂、山梨、山杏等山珍野果,隨處可見。此外,這里還是天然的中草葯植物園,僅載入《本草綱目》的名貴葯材就有黨參、綿黃芩、五苓子、蜱蘚、菖蒲、茯苓等百餘種。許多天然造化的奇石千姿百態,酷似各種動物。因此,千百年來吸引了眾多的歷史名人來此游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題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辯的還有唐玄宗、令狐楚、文彥博、賀知章、張煊等的手跡。由於谷內是典型的溫帶雨林氣候,被遊人稱為「天然氧吧」,是消夏避暑的最佳去處。
毓德堂
綿山毓德堂,是集中體現綿山大道思想,供奉「天地君親師尊位」庄嚴神聖的殿堂。始建於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而建。意在告誡世人遵循天、地、君、親、師、諸道敬天敬地、忠君愛國、孝敬父母、仁愛兄長、尊敬長輩,用介之推的「忠孝仁信、禮義廉恥、慈儉溫良、謹讓謙和」16字箴言教化天下。綿山毓德堂是中國最早弘揚大道思想的殿堂。殿內庄嚴肅穆,皇家氣派。珍藏著歷朝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至理名言書法瑰寶。唐太宗李世民曾兩次幸臨綿山。朝拜介之推、空王佛後,他為介公的忠孝清烈、高風亮節和空王佛解民倒懸、普度眾生大道思想所啟發,在毓德堂留下了「為人君者,當為庶民父母、百姓應盡己之力,國家和諧,實實在在是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墨跡」。「皇上應勤政為民,朝夕聞道,鞠躬盡瘁,千萬不敢違背這些祖訓」。「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諫臣魏徵、出將入相50年的北宋著名宰相文彥博、明代著名天文學家劉伯溫,都是在綿山毓德堂留下了「治國必須厚德」、「人倫道德尊卑有序,綱常有法」的哲理名言。
毓德堂上層,正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右側為祭母文、祭社稷文、玄宗皇帝祭天地文,左側為神宗奠玉皇大帝文、秦王出師告天地文、太宗皇帝祭介山文。由此可見,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對天地君親師的崇拜理念,在綿山毓德堂得以傳承和延續,顯示了綿山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了博大精深的和諧社會理念。弘揚大道思想,傳承道德文化,繼承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這就是綿山毓德堂一貫遵循的宗旨。

❺ 山西綿山,集自然風光與人文建築和佛道合一的5A景區,第二次去了

位於山西介休市的綿山,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的發源地。

綿山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最高海拔2560米。

綿山的 歷史 文化起源於春秋時期。


據傳 晉國貴族介子推 曾跟隨晉國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餘年,在飢餓時曾經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重耳返國為君(晉文公)後,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卻獨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慕名利,攜母親來到綿山隱居。後晉文公派人前來綿山尋找,為逼迫介子推出山,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結果卻把介子推和他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令將綿山改為介山,把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這就是傳說中的清明節(寒食節)的由來。


到綿山乘坐景區公交至 終點站水濤溝 ,這里有三個景點。 水濤溝和古藤谷 在一個方向,是沿山谷而進,主要是自然山水風光。另一個方向上有台階和索道可直達山頂。那個山就叫 介公嶺

介公嶺便是介子推隱居、被焚、和埋葬地 。這里有哀號坡、碑林、呼介石、子母石、避火洞、思煙台、介公嶺、介公墓、懾神石等景點。這里可以說是風水寶地,集人文與自然景觀於一體,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可以遙想 歷史 ,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

綿山其實是中國無數不多的集佛道二教於一體聖山,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道教在這里活動。

大羅宮, 「三清上,曰大羅」。 道家認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


大羅宮 依山而建,高懸於岩壁之上,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氣勢恢宏。這里供奉著無形天尊、無名天尊和無上元君,以及「三清」、「四御」等道家最高神靈。整個建築群面積為三萬多平方米,共十三層組成,總高110米,建築群雄偉壯觀異常!遊客稱贊其「可以與布達拉宮相媲美」,可謂是天下道家第一宮觀。

大羅宮1940年遭日軍焚毀,現在的大羅宮是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綿山佛教的興盛和兩個漢人有關。一個是「 空王佛」田志超 ,一位便是大唐名君 李世民 。田志超是中國漢人最早成佛的(好像也是唯一的),綿山便是「空王佛」的道場。傳說中的「空王佛」還是李世民封的,有關的故事這里就不再多講,給朋友們留點兒懸念,待您親自去了綿山,再探個究竟。

有關田志超成佛的經過,正果寺邊上的靈應塔里的壁畫上便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到網上搜閱下,這里就不作累述。


與許多佛教名山裡面都有舍利子或真身像一樣,據說在綿山的 雲峰寺和正果寺 里,一共有 十六尊包骨真身像(到底有多少尊,介紹不一)


所謂的包骨真身像是指,一些得道高僧在生命將盡時,禁食禁水,坐化圓寂後,其身體能保持肉身不壞,形神不散,後由其弟子們請來藝匠,以其肉身為胎,包塑成像,供人信奉朝拜。

雲峰寺原名抱佛寺,俗稱大岩 ,因建在抱腹岩內而得名,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該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在岩中建寺,稱 抱佛寺 ,即雲峰寺。雲峰寺( 抱腹岩)有三絕:飛人掛鈴、包骨真身像和鐵鎖嶺 。原中央電視台地理中國曾有專門節目介紹該景。據說該寺距今已超過1700年的 歷史 了。


從雲峰寺有步道可以直達正果寺。正果寺聽名思義就是得道高僧修成正果的地方,裡面的「肉身佛像」就是明證。


正果寺處的 靈應塔 ,修建於唐貞觀十五年,為 唐太宗敕建 ,供奉的是漢人第一佛空王佛田志超。靈應塔明七暗九層,高達69米,高出雲霄,巍峨壯觀,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


以上這些個景點,是去到綿山之後必須要去的景點。綿山景區雖然地方也很大,不過其景區內的交通非常的方便,早上早點兒進山,正常的話有一天時間是完全可以逛完的。

我一共去過綿山兩次。第一次是在七年以前的一個國慶節,當時是先坐車到終點站,之後簡單逛了下水濤溝(沒有進到頭)然後上了介公嶺,從棲賢谷下來,准備去雲峰寺來著,結果下起了大雨,便匆忙乘坐景交車下了山,留下了遺憾!

當時感覺唯一不好的一點兒是在從介公嶺下來,去往棲賢谷的途中。因為人太多,從遠離棲賢穀穀口的山坡上就排起了長隊,整個過程行走太慢,耽誤了不少時間。

第二次去綿山便是去年的國慶節了。這次吸取上次的教訓,頭天晚上便入住到了綿山景區大門外的農家,一大早就起來吃飯,不到7點就買了票開始上山。

由於7年前來綿山走棲賢谷時,人太多,排隊時間長,行進中間也是人挨人,根本就玩兒不好,便還想再去一趟。趁著早晨人少,我們第一站就直奔棲賢谷,不過這次是從下往上穿越。


綿山棲賢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線天的峽谷。谷內溪流潺潺,兩邊山勢陡峭,被水沖刷的十分光滑,最窄處僅有1米多寬。沿山谷的兩側分別修有懸空棧道,有雲梯、鋼板梯、懸梯、石梯、木梯、梅花樁梯等。大多數為鋼制踏板梯,僅能容下一腳,還有的是軟索木梯和需手腳並用攀爬的雲梯。


據傳當年介之推母子就是經這里到達歸隱地的(當時是怎麼上去的)。

由於峽谷山高溝窄,本就十分幽暗,再加上我們來的早,谷內更顯靜暗,不大功夫我們就通過峽谷,上到了山腰。原來印象中挺深的棲賢谷距離竟然這么短?出谷後右轉沿山路便可到達介公嶺,介公廟和介休墓等景點就在那邊。由於我們上次是從上面下來的,這次便決定原路返回,去往其他的景點。


由於我們進來的早,一路上除了我們一家三口,谷內空無一人,可以說是玩兒的非常從容。只在返程快要出谷的地方,才開始有人從此谷上山。可能是今年天氣旱的緣故吧,今年穀內的水非常的少。

從棲賢谷出來,搭乘景區交通車(景區公交很是方便),我們往裡直接去了景區的終點站水濤溝。


水濤溝和古藤谷相鄰,都屬於綿山景區中的自然風景區,從景區交通車到終點站即到 。水濤溝全長15公里,有古樹、怪石、山花與長年流淌不息的山水,經過人工塑造的動物、人物典故和幾十處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簾洞,以及星星點點的茶樓、酒肆、木屋、藤橋、石桌凳,構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風光。由於該溝太深,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我們對水濤溝淺嘗則止,隨便往裡走了走便坐車去往綿山景區的幾個核心寺廟區。

綿山海拔最高處2566.6米,相對高度也有1000多米。除了像水濤溝、古藤谷和棲賢谷這樣的自然山水景觀之外,還有著眾多的寺廟宮殿,以及亭、台、樓、閣、軒、廓、榭、牌樓和古營門、古城池、營寨等人文 歷史 景觀。據傳早在北魏時期綿山就有了寺廟建築,及到唐初佛教建築就已具相當的規模。


這次,我們是從景區裡面往外倒著遊玩的。雖然是第二次來綿山,但是水濤溝和古藤谷依然等於沒玩兒。介公嶺上次去過,為了節省體力和時間這次就沒有再去。

從終點站水濤溝上車,我們便直接到了正果寺站。下車後發現該處只有電梯可以上山,沒有步道。於是我們再次搭車到雲峰寺站。


從雲峰寺有步道可以到達正果寺。

逛完正果寺,我們乘坐電梯下山,後面先後有朱家凹、一斗泉、通過天橋便到了大羅宮。

再往後是蜂房泉、龍頭寺、唐營、龍脊嶺等景點,每一個地方都有美的風景和故事流傳。


還有一個李姑岩,我們沒有去。下午4點多就結束了當天的行程乘車下了山。


整體來說,綿山這個5A級景區還是相當不錯的,非常值得一游。裡面到處林立的寺廟、道觀、長廊和絕壁棧道等建築依山就勢而建,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再與周圍的自然景色相搭配,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震撼和美的享受,令人不由得不對國人的智慧和建造手藝以及不畏艱辛的勞作精神而欽佩贊嘆。

山西綿山,你來過了嗎?

❻ 緬甸為什麼把中國遠征軍公墓鏟平

關於這一點,一方面是緬甸官方的行為。具體的說,就是跟緬甸當年實行的「土地國有化」運動有關。1948年緬甸獨立,華人在緬甸不再享有政治地位。1964年,奈溫政權實行「國有化運動」,僅在仰光一地就有700家華人企業被收歸國有,致使許多華人、華僑在傾刻間家破人亡。華人的勤奮,在東南亞地區大多富甲一方,在緬甸也是如此,可華人的財富受到許多當地人的嫉妒。這就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緬甸反華的重要背景之一。
緬甸政府的所謂「國有化」運動,不僅波及到緬甸當地的華人華僑,就連在緬甸境內的中國遠征軍墓地也難以倖免,不少遠征軍墓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緬甸官方破壞、鏟平,土地被轉作其它用途。
另一方面,是某些緬甸人個人的行為:
關於部分緬甸當地人搗毀中國遠征軍墓地的時間和原因說法不一。大體上有這樣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上世紀50年代,在解放軍的追擊下,盤踞在雲南的國民黨李彌殘部逃往緬甸,而緬甸政府不想接納這支殘余部隊,因此派出上萬人的部隊,試圖剿滅他們,結果卻被打得大敗。部分緬甸當地人就拿在緬甸各地的中國遠征軍墓地撒氣,派人搗毀墓地。
另一種說法是,上世紀60年代中國爆發了文革,緬甸受到波及,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緬甸華人華僑情緒激昂,和當地人發生了沖突,從而導致了中緬兩國交惡,緬甸當地人於是用搗毀中國人墓地的方式來實施報復。

❼ 沈陽市墓園哪些是在沈陽東南方位的

沈陽市龍泉墓園是沈陽市殯葬管理處和東陵區林場聯合主辦的經遼寧省民政廳正式審批的國有大型森林生態型墓園。佔地面積800多畝。

墓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東陵區祝家鎮東面的龍泉山,距市區22公里。此山為長白山余脈,遠望全山為一龍體,整個墓園地形像一條卧在山上的巨龍,頗具「龍脈」之象,龍頭面對貫穿祝家南北的母親河。墓地居於群山懷抱之中,座北朝南盡是兩溝夾一崗,蒼松蔽日、松濤陣陣、鳥語花香、風光獨具。山腳下泉水形成小溪,潺潺流到墓園對面大型人工湖,放眼望去一池碧水映照整個墓園。環境幽雅,是故人長眠安息的風水寶地。墓園佔地廣闊,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已規劃成森林生態型的墓園。從山門設計上就與眾不同,假山、噴泉瀑布、小鹿、仙人球等現代景觀式大門。山門右邊假山上刻有龍泉山森林公園,左邊假山上刻有龍泉墓園,改變了傳統墓園牌坊式的大門。景觀路通往墓園,並配有兩輛電瓶車免費接送喪戶。景觀路路邊有象徵出土文物、古詩、象形文字、甲骨文、孔雀等各種大型雕塑,體現了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的結合起來。

❽ 這里是寒食節故事的發生地,綿山一日游最貼心最詳細的攻略

說到綿山不能不說到介子推,引出一個寒食節的典故,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相傳春秋之時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十餘年,重耳回國為君成為晉文公後,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為逼迫介子推出山為官,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想把介子推逼出山,沒想到介子推誓死不從,和母親一起燒死在山中的大柳樹下。晉文公得知後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以示懷念。並規定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禁止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唐代以後寒食節逐漸被融合到清明節中,而寒食掃墓祭奠先人的習慣也由此而來。

為了方便早點進入景區,我們前一天晚上就住到景區門口的農家樂,好處就是早晨可以不用太早起。

綿山景區門票是提前在網上預訂的,景區交通車現場七點半就開始賣票運行,本來想坐頭班車進景區的,無奈網路購票要到八點才開始取票,眼看著現場買票的遊客已經坐上大巴了,我們還在等取票的工作人員來上班。

八點坐上景區交通車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站水濤溝,由遠及近是我遊玩的習慣。大部分遊客下了車直接進水濤溝,我們先拐了彎進了古藤谷。

古藤谷俗名「溪水溝」,這里曾經是綿山靜林河的發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創辦靜林書院的地方。這是一片原始的野生植物園,谷內古藤纏繞古樹,溪流湧泉隨處可見,吸引了眾多的 歷史 名人來此游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題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辯。這個古藤谷沒有其他遊客過來,我們只走了半個小時就退出來了。

水濤溝是綿山自然景觀最好的地方,水濤溝水系發達為北方少有,尤其在夏天因為溝里有水顯得格外清涼。水濤溝既有南方水色秀麗旖旎的一面,又不失北方山水氣勢磅礴的大氣。溝內空氣每平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達15000多個,有天然氧吧之稱。

「十里畫廊,疊瀑大觀」,一條湍流不息的十里水系,大小瀑布近百處重疊而下,形成層層疊疊的瀑布波段。真謂是步步有景,素有「北方小九寨溝」的美稱。

水濤溝瀑布最大落差為80餘米的五龍瀑,如果徒步的話走到這里就可以往回撤了,再往後新修建的人工痕跡太多太明顯,我們多走了好幾公里費了很多時間。

介公嶺便是千古先賢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介公墓建於 2000 級石階之上的柏樹嶺中央,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歷代墓碑數座。

介公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祠,坐落在一處深28米,寬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祠廟。

介公廟里的彩塑描述的是千古先賢介子推的一生,色彩鮮艷人物生動。廟里的大殿雖在炎炎夏日卻覺得十分陰涼。

從介神廟往棲賢谷可以走大路,也可以走一條驚險的峽谷棧道。站在上面看九曲一線天的峽谷不僅雙腿打顫,下到峽谷下面看到一路都有鐵鏈可以抓握也不算太危險。腳踏天梯棧道,仰望一線晴空,耳聽幽谷濤聲還蠻刺激的。棧道兩邊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攀十餘架天梯才能通過。相傳當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經這里到達歸隱地的。

封侯亭是當年文彥博宣旨誥封介子推為潔惠侯時所建,具有皇家園林的氣派。亭內有宋神宗的聖旨碑刻彌足珍貴。

上山的路上遇到幾個可以免費提供導游的人,我們開始以為是景區的自願者,被引領進小屋才知道原來是測字算命讓燒高香的。

登上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如穹窿,下部凹回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來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當地真神介子推、「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

抱腹岩頂壁掛鈴,為綿山特有的一景。據說掛鈴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贊嘆叫絕。

抱腹岩向東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鐵索棧道,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攀爬。鐵索嶺的鐵索和下方雲梯懸掛於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當年登山的一條險徑,賀知章也是位戶外達人啊。

上正果寺15元的電梯建議要乘坐,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體力。步行從雲峰寺到正果寺雖然有路相通,但是走過去我們將近一個小時才走到。

正果寺內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雖歷經千年而骨架完好,頗有靈氣。靈應塔高達69米,明七暗九層,高出雲霄,巍峨壯觀,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

此外還有通天雲衢、五龍松、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龍殿等,來歷神奇,廟殿靈驗。

天橋是寬一米左右的雲中棧道,上離峰頂80餘米,下距溝底300餘米,修築在懸崖絕壁上,有千餘年的 歷史 。每逢雨過雲涌,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飄飄欲仙如在天上之感。景區內有中國古代最險絕的軍事堡壘——石勒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還有孔明和張良等人的修行洞。

大羅宮當地人俗稱「中岩」。「三清上,曰大羅」。道家認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

大羅宮依山而建,共十三層組成,為全國廟觀之最,可謂天下道家第一宮觀。游覽大羅宮,如步步臨仙境,步步升高。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早在春秋時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動,介子推作為道家思想的先驅之一,身體力行道家清凈無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樸素思想。

綿山遊玩Tips:

地址:晉中市介休市城東南20公里處新地村

交通:介休火車站公交站302路公交直達綿山景區,整點發車,票價5元。

門票:旺季110 、游覽車50元(04月01日-10月31日);淡季90、游覽車50元(11月01日-次年03月31日)

免票范圍: 65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身高低於1.2米的兒童免票。

半票范圍:全日制在校學生、殘疾人、60-65歲老年人、身高1.2米以上1.4米以下的兒童門票半價優惠。

綿山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景點眾多,景區交通車下午五點就停止運行了,一日游一定要控制好在各個景點的時間。

❾ 惠州的公墓有哪幾個

1、廣東惠州市長青墓園,坐落於惠州市惠城區下角梅湖南東坑,佔地500餘畝,是與市殯儀館配套建設的經營性墓園。

2、廣東惠州羅浮凈土人文紀念公園,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福田鎮境內,羅浮山風景區後山(西側),總用地面積約96.75公頃。場地內群山環抱,古木參天,自然生態優越。

3、廣東惠州松濤墓園,坐落在惠東縣大嶺鎮十二托,是1993年經廣東省民政廳審批建立的合法性經營墓園,墓園佔地面積約180畝。

墓地使用年限:

墓地使用期限與其佔用的土地使用年限一致,所謂「20年」的說法不是指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護墓費以20年為一個繳費周期,只要按期交納護墓費用,即可繼續使用墓地。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處理,如果土地使用年限延長,其土地上的墓地使用年限應自動延長。

❿ 誰知道國軍第五軍抗戰紀念碑和安瀾紀念碑在哪

當年樹立在昆明圓通山上的戴安瀾紀念碑和滇西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1947年9月7日,松山戰役勝利三周年之際
曾在昆明圓通山修建了滇西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一座
祭文這樣寫道:「九攻九伐,歷時六旬,數千猛士,慷慨成仁。敵無生降,我以死爭
戰斗之烈,鬼泣神驚……今於螺峰,立碑紀念,以悼國殤。」
基座上銘刻了陳誠將軍的悼文:「恆恆將士,不顧艱危,十盪十決,甘死如飴」。
1945年在圓通山修建了戴安瀾紀念標(緬甸戰役中國陣亡將士碑)
以紀念中國遠征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及在緬甸戰役陣亡的中國數萬遠征軍將士
在上世紀60年代,兩座紀念碑先後被拆除。
==================
蕪湖將新建一座
戴安瀾烈士墓進行改建並完善設施、擴大規模。
同時,將赭山公園海洋爬行動物展覽館及其前面廣場上的工農兵雕塑,
分別改建為戴安瀾烈士紀念館和戴安瀾烈士紀念碑,並在小赭山上山路口興建紀念牌坊
============================
第五軍紀念碑
國民黨政府在南京總理陵園附近的靈谷寺前設置
第十九路軍和第五軍各立一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但在1937年南京失陷後就被日軍毀壞了。
在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祭堂無梁殿後,既是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第一公墓墓場,「文革」期間被改建為草坪花壇,後來靈谷公園在原第一公墓墓場中央種植一株南京最大的桂花樹,曰「金陵桂花王」。陣亡將士公墓區,分別由第一、二、三公墓組成。居中的第一公墓,當時由於陣亡將士較多,採取以師為單位,用抽簽方法,從每一軍階將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第二公墓在靈谷寺東側,1957年改建為鄧演達烈士墓。第三公墓在無梁殿西側,「文革」中已廢。當時公墓區的所有墓穴,全以紅磚砌築為長方形,上蓋水泥預制板,南北朝向,每墓前立一塊約30厘米高的半卧形青石碑,不刻姓名,全以編號代姓名,而陣亡將士名單則在南京市檔案館保存。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1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5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8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5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3